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及容积率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一、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管理水平,制定本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
二、本控制指标是对一个工业项目(或单项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在土地利用上进行控制的标准。
三、本控制指标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用地预审和审批阶段核定工业项目用地规模的重要标准,是工业企业和设计单位编制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的重要依据。
工业项目所属行业已有国家颁布的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应与本控制指标共同使用。
四、本控制指标由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四项指标构成。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必须同时符合四项指标。
具体如下:(一)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二)容积率控制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三)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应不得低于30%;(四)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
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五、工业项目建设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缩短工艺流程,节约使用土地。
对适合多层标准厂房生产的工业项目,应进入多层标准厂房,原则上不单独供地。
六、工业项目建设要严格控制厂区绿化率,在工业开发区(园区)或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不得建造“花园式工厂”。
七、本控制指标由正文、控制指标应用说明(附件1)、城市等别划分(附件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附件3)共四部分组成。
八、本控制指标适用于新建工业项目,改建、扩建工业项目可参照执行。
表1: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单位:万元/公顷地区分类行业代码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六类七类市县等别第一、二、三、四等第五、六等第七、八等第九、十等第十一、十二等第十三、十四等第十五等13 ≥1680≥1350≥975≥675≥570≥510≥38014 ≥1680≥1350≥975≥675≥570≥510≥38015 ≥1680≥1350≥975≥675≥570≥510≥38016 ≥1680≥1350≥975≥675≥570≥510≥38017 ≥1680≥1350≥975≥675≥570≥510≥38018 ≥1680≥1350≥975≥675≥570≥510≥38019 ≥1680≥1350≥975≥675≥570≥510≥38020 ≥1350≥1080≥780≥540≥450≥405≥38021 ≥1575≥1260≥915≥630≥525≥480≥38022 ≥1680≥1350≥975≥675≥570≥510≥38023 ≥2250≥1800≥1305≥900≥750≥675≥38024 ≥1680≥1350≥975≥675≥570≥510≥38025 ≥2250≥1800≥1305≥900≥750≥675≥38026 ≥2250≥1800≥1305≥900≥750≥675≥38027 ≥3375≥2700≥1965≥1350≥1125≥1020≥380注:城市等别划分见附件2。
工业容积率控制指标

关于发布和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字号:大大中中小小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一、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管理水平,制定本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
二、本控制指标是对一个工业项目(或单项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在土地利用上进行控制的标准。
三、本控制指标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用地预审和审批阶段核定工业项目用地规模的重要标准,是工业企业和设计单位编制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的重要依据。
工业项目所属行业已有国家颁布的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应与本控制指标共同使用。
四、本控制指标由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四项指标构成。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必须同时符合四项指标。
具体如下:(一)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二)容积率控制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三)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应不得低于30%;(四)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
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五、工业项目建设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缩短工艺流程,节约使用土地。
对适合多层标准厂房生产的工业项目,应进入多层标准厂房,原则上不单独供地。
六、工业项目建设要严格控制厂区绿化率,在工业开发区(园区)或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不得建造“花园式工厂”。
七、本控制指标由正文、控制指标应用说明(附件1)、城市等别划分(附件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附件3)共四部分组成。
八、本控制指标适用于新建工业项目,改建、扩建工业项目可参照执行。
表1 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单位:万元/公顷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六类七类地区分类行业代码市县等别第一、二、三、四等第五、六等第七、八等第九、十等第十一、十二等第十三、十四等第十五等13≥1680≥1350≥975≥675≥570≥510≥38014≥1680≥1350≥975≥675≥570≥510≥38015≥1680≥1350≥975≥675≥570≥510≥38016≥1680≥1350≥975≥675≥570≥510≥38017≥1680≥1350≥975≥675≥570≥510≥38018≥1680≥1350≥975≥675≥570≥510≥38019≥1680≥1350≥975≥675≥570≥510≥38020≥1350≥1080≥780≥540≥450≥405≥38021≥1575≥1260≥915≥630≥525≥480≥38022≥1680≥1350≥975≥675≥570≥510≥38023≥2250≥1800≥1305≥900≥750≥675≥38024≥1680≥1350≥975≥675≥570≥510≥38025≥2250≥1800≥1305≥900≥750≥675≥38026≥2250≥1800≥1305≥900≥750≥675≥38027≥3375≥2700≥1965≥1350≥1125≥1020≥380续表1 单位:万元/公顷地区分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六类七类类行业代码市县等别第一、二、三、四等第五、六等第七、八等第九、十等第十一、十二等第十三、十四等第十五等28≥3375≥2700≥1965≥1350≥1125≥1020≥38029≥2250≥1800≥1305≥900≥750≥675≥38030≥1800≥1440≥1050≥720≥600≥540≥38031≥1350≥1080≥780≥540≥450≥405≥38032≥2700≥2160≥1575≥1080≥900≥810≥38033≥2700≥2160≥1575≥1080≥900≥810≥38034≥2250≥1800≥1305≥900≥750≥675≥38035≥2700≥2160≥1575≥1080≥900≥810≥38036≥2700≥2160≥1575≥1080≥900≥810≥38037≥3375≥2700≥1965≥1350≥1125≥1020≥38039≥2700≥2160≥1575≥1080≥900≥810≥38040≥3825≥3060≥2235≥1530≥1275≥1155≥38041≥2700≥2160≥1575≥1080≥900≥810≥38042≥1350≥1080≥780≥540≥450≥405≥38043≥1350≥1080≥780≥540≥450≥405≥380注:城市等别划分见附件2。
工业用地通用厂房建筑密度及容积率控制指标表

工业用地通用厂房建筑密度及容积率控制指标表工业用地通用厂房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是土地利用和管理的重要指标,对于区域产业布局、土地利用效率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关于工业用地通用厂房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控制指标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工业用地通用厂房建筑密度控制指标:1. 建筑密度定义:建筑密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建筑物的占用面积比例。
通常以百分比或者小数表示,可以用来衡量建筑物在土地上的分布密度。
2. 建筑密度控制原则:建筑密度控制需要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一方面要综合考虑土地的开发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另一方面要合理布局建筑,保持合理的绿地面积,提高城市景观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
3. 建筑密度控制指标参考范围:根据不同的建设用地类型、地理位置、建设规模和土地利用政策等因素,建筑密度控制指标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工业用地通用厂房建筑密度可在20%~50%之间。
4. 建筑密度的计算方法:建筑密度计算可以通过将建筑物占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进行比较来进行。
建筑物占地面积包括建筑物的地面占地面积和建筑物的外部占地面积(如停车场、绿化带等)。
总用地面积为指定范围内所有建筑物所占地面积的总和。
二、工业用地通用厂房容积率控制指标:1. 容积率定义:容积率是指建筑物总建筑面积与宗地面积的比值,是衡量建筑物高度和基地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
2. 容积率控制原则:容积率控制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因素。
合理的容积率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并为城市发展提供空间;但是过高的容积率可能导致建筑物过密,增加了人口流动和交通拥堵的风险。
3. 容积率控制指标参考范围:根据不同的土地利用政策、规划要求和建设用地类型,容积率的控制指标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工业用地通用厂房容积率可在0.5~2.0之间。
4. 容积率的计算方法:容积率计算可以通过总建筑面积除以宗地面积来进行。
总建筑面积包括各层建筑面积之和,不包括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

关于发布和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和《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加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管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国土资源部对2004年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发布,请认真贯彻实施。
一、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控制指标》与相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不符合《控制指标》要求的工业项目,不予供地或对项目用地面积予以核减。
对因生产安全等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控制指标》的,应当根据有关规定,结合项目实际进行充分论证,确属合理的,方可批准供地,并将项目用地的批准文件、土地使用合同等相关法律文书报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
二、编制工业项目供地文件和签订用地合同时,必须明确约定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绿地率等土地利用控制性指标要求及相关违约责任。
三、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控制指标》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
要根据本地区实际,在符合《控制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制定或调整本地区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并报部备案。
要加强对工业用地利用状况的评价与分析,总结典型经验,加大宣传推广的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四、部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进步、节约集约用地要求和《控制指标》实施情况,适时修订《控制指标》。
本《控制指标》发布实施后,《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国土资发〔2004〕232号)停止执行。
工业用地通用厂房建筑密度及容积率控制指标表

工业用地通用厂房建筑密度及容积率控制指标表工业用地通用厂房建筑密度及容积率控制指标表是指通过规划和管理的方式,对工业用地内的通用厂房建设按照一定的密度和容积率进行控制和规定,以保证厂房建设的合理性和城市规划的美观性,同时也是为了促进工业用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建筑密度控制指标建筑密度控制指标是指工业用地内允许建设的厂房总面积与工业用地总面积的比例。
通常情况下,建筑密度控制指标分为建筑物密度和相对密度两种。
建筑物密度是指工业用地内每公顷土地上允许建设的厂房总面积,一般设置在1000-2500平方米之间。
而相对密度则是指工业用地内厂房建设占用土地面积和工业用地总面积的比例,常见的值为50%左右。
建筑密度的控制能够有效地保证工业用地内通用厂房的建筑面积与城市规划的整体美观性和资源利用效益之间的良好平衡。
二、容积率控制指标容积率控制指标是指工业用地内厂房建筑的总体积与占据土地的比率,是衡量工业用地内厂房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常见的容积率控制指标为1.0-2.5。
不同的厂房类型可设置不同的容积率控制指标,例如,通用厂房、装配式建筑和轻钢结构厂房的容积率一般较低,而重型厂房和化工厂房的容积率则相对较高,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配置。
通过容积率的规定,可以有效地控制通用厂房的建设规模和工业用地内的建筑高度,进一步提高工业用地内的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总体设计控制指标总体设计控制指标是为了保证工业用地内通用厂房建筑的建设质量和美观性,规定厂房建设必须遵循的建筑、设计、装修和总体规划等各方面的指标。
通常指标包括建筑框架结构、建筑安全、建筑材料的安全和环保性、通风、照明、消防等方面的规定。
在设计阶段,总体设计控制指标的合理规划能够有效地维护建筑的安全和稳定,并确保工业用地内建筑物的设计和美观性。
综上所述,工业用地通用厂房建筑密度及容积率控制指标表是为了规划和管理工业用地内通用厂房建设的控制方式,包括建筑密度、容积率和总体设计等方面的规定。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22〕24号-工业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22〕24号-工业用地控制指标《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22〕24号-工业用地控制指标1. 引言1.1 目的1.2 合用范围1.3 术语定义2. 规划原则2.1 市场需求2.2 区位选择2.3 用地布局2.4 设施设置2.5 环境保护3. 控制指标3.1 用地总量控制3.2 用地类型控制3.3 容积率控制3.4 绿地率控制3.5 建造高度控制3.6 车辆停车位控制3.7 其他控制要求4. 技术标准4.1 用地利用率4.2 供电标准4.3 给排水标准4.4 道路交通标准4.5 环境保护标准4.6 其他技术标准5. 操作指南5.1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 5.2 项目建议书编制要求5.3 工程建设模式选择5.4 用地申请流程5.5 工程建设审批流程6. 项目实施6.1 划拨土地程序6.2 质量监督程序6.3 进度管理程序6.4 安全管理程序6.5 财务管理程序7. 监督与审核7.1 监督要求7.2 审核程序7.3 违规处理8. 附件8.1 用地规划图8.2 工程建设模式说明 8.3 技术标准表8.4 相关法律法规9. 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9.1 城市规划法9.2 土地管理法9.3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10.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艰难及解决办法10.1 土地供应紧张解决办法: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完善土地市场机制。
10.2 环保要求严格解决办法:加强环境保护监管,推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
10.3 融资难题解决办法:创新融资模式,引入社会资本,稳定项目资金来源。
10.4 项目审批程序复杂解决办法:优化审批流程,简化手续,提高效率。
附注:仅为参考,具体操作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工业用地指标

工业用地指标1. 简介工业用地指标是指用于工业生产和经营的土地的相关指标。
工业用地指标的规划、管理和使用,对于促进工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工业用地指标中常见的几个指标,包括建设用地规模、开发强度、绿地率等。
2. 建设用地规模建设用地规模是指工业用地的面积大小。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工业发展需要,确定合适的建设用地规模是重要的规划决策。
建设用地规模的确定应考虑到以下因素:•工业发展需求:根据预测的工业发展趋势和产业结构调整,合理确定建设用地规模,以满足未来的工业用地需求。
•环保要求: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需要,合理划定工业用地的规模,限制过度扩大规模,以避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避免浪费。
3. 开发强度开发强度是指工业用地的利用程度。
开发强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业用地的经济效益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一般通过容积率来衡量开发强度的大小。
常见的指标有:•容积率:容积率是指建筑占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
通常,容积率越大,开发强度越高。
但过高的容积率可能导致用地不足、交通拥堵等问题。
•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占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
建筑密度与容积率有一定关系,但建筑密度更多地考虑到建筑物之间的布局和空间利用的合理性。
适当控制开发强度,可以提高工业用地的利用效率,避免浪费。
4. 绿地率绿地率是指工业用地中绿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
绿地率是衡量工业用地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较高的绿地率可以改善工业用地周边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提高工业用地的绿地率,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建设绿色工业园区:将绿地与工业厂房相结合,打造绿色、生态的工业用地。
•开展植绿行动:在工业用地周边种植树木、草坪等绿化植被,塑造宜人的工作环境。
•推广雨水收集利用:在工业用地中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利用雨水进行绿地灌溉,减少自来水的使用。
5. 其他指标除了以上介绍的指标外,工业用地指标还包括建筑高度、绿化率、建筑物布局等。
工业用地通用厂房建筑密度及容积率控制指标表

工业用地通用厂房建筑密度及容积率控制指标表工业用地通用厂房建筑密度及容积率控制指标是指用于规范工业用地建设的相关指标,包括建筑密度和容积率。
建筑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建筑物占地面积的比例,容积率是指建筑物总体积与占地面积之比。
这些指标的制定旨在合理规划和利用工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确保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密度的控制指标1. 厂房建设总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例控制。
根据不同地区和行业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建筑密度管理办法,例如,工业发达地区的建筑密度可较高,而资源匮乏地区的建筑密度应相应地压低。
2. 建筑物占地面积的控制。
根据不同类型的工业用地,设置不同的建筑物占地面积限制。
对于高技术产业用地,建筑物占地面积可适度增大,而对于传统工业用地,建筑物占地面积应适度控制。
3. 绿化和景观措施要求。
在工业用地中,应规定一定比例的绿化和景观面积,以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
建筑物周围的绿化与景观面积应占用地面积的一定比例,并应在建筑物使用年限内保持良好状况。
二、容积率的控制指标1. 控制总建筑体量。
根据工业用地规模和产业特点,确定合理的总建筑体量,并制定相应的容积率标准。
总建筑体量应综合考虑土地资源、环境容量、交通条件等因素,确保工业用地的可持续利用。
2. 控制建筑高度。
根据工业用地所在地的规划要求和环境条件,设置建筑物的最高高度限制。
建筑物的最高高度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部分地区还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等级的控制区,对不同区域的建筑高度作出不同的要求。
3. 道路和绿地配置要求。
根据工业用地的规划要求,规定一定比例的道路和绿地面积,以满足工业用地的交通需求和环境要求。
道路和绿地面积的配置与容积率、建筑物高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应综合考虑。
综上所述,工业用地通用厂房建筑密度及容积率控制指标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能够对工业用地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通过合理确定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工业用地环境质量,实现工业用地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行业类别 农副产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 烟草制品业 纺织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木材加工及木、竹、滕、综、草制品业 家具制造业 造纸及纸制品业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橡胶制品业 塑料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工业品及其他制造业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注:我县土地类别度 控制指标
≥590 ≥590 ≥590 ≥590 ≥590 ≥590 ≥590 ≥470 ≥555 ≥590 ≥780 ≥590 ≥780 ≥780 ≥1175 ≥1175 ≥780 ≥625 ≥470 ≥935 ≥935 ≥780 ≥935 ≥935 ≥1175 ≥935 ≥1330 ≥935 ≥470 ≥470
容积率 控制指标
≥1.0 ≥1.0 ≥1.0 ≥1.0 ≥0.8 ≥1.0 ≥1.0 ≥0.8 ≥0.8 ≥0.8 ≥0.8 ≥1.0 ≥0.5 ≥0.6 ≥0.7 ≥0.8 ≥0.8 ≥1.0 ≥0.7 ≥0.6 ≥0.6 ≥0.7 ≥0.7 ≥0.7 ≥0.7 ≥0.7 ≥1.0 ≥1.0 ≥1.0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