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读《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有感1000字 精品
《丝绸之路》读后感

《丝绸之路》读后感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历史书,作者彼得·弗兰科潘通过讲述丝绸之路的历史,向读者展示了人类文明的交汇融合、互通有无的历史。
这条道路始于两千多年前,连接了中国、印度、中亚、伊朗、中东、地中海、欧洲,是一条贯穿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它不仅仅是一条商业通道,更是一条文化交流、宗教传播、政治互动、战争征伐、瘟疫传播的历史舞台。
在这本书中,作者不仅仅讲述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更深入挖掘了丝绸之路上的各种文明、种族、宗教、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
例如,他讲述了中国丝绸的制造过程、佛教的传播过程、拜占庭帝国的兴衰、伊斯兰教的形成、蒙古帝国的征服、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崛起等等。
这些历史故事,让我对各种文明的发展和交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我理解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此外,作者还通过讲述丝绸之路上的战争、政治争端和灾难,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阴暗面。
例如,他讲述了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在边境争端中的冲突、蒙古帝国的屠杀、黑死病的传播等等。
这些历史事件,让我看到了人类文明发展中的血腥和痛苦,也让我意识到了和平发展的重要性。
总之,《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历史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仅了解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更深入认识了人类文明的交流和发展。
同时,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了和平、合作、互信的重要性,希望人类社会能够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英]彼得.弗兰科潘 (Peter Frankopan)读后感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英]彼得.弗兰科潘 (Peter Frankopan)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e93c96a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4.png)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英]彼得.弗兰科潘 (Peter Frankopan),邵旭东,孙芳 译,徐文堪 审读后感第一篇范文《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是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Peter Frankopan)的一部力作,通过描绘古代丝绸之路的辉煌,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史观。
这本书由邵旭东、孙芳两位译者精心翻译,并由徐文堪教授审读,使得这部作品在我国读者面前展露无遗。
“丝绸之路”这个词汇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弗兰科潘在书中指出,“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商路,它更是一条文化、宗教、技术的传播之路。
”这正是本书的核心观点,也是我所深感震撼之处。
作者通过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叙述,让我对这条古老的道路有了全新的认识。
书中引用了许多原始资料,如阿拉伯地理学家伊本·胡尔达兹比赫的描述:“(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商品琳琅满目,人口众多。
”这些资料不仅为作者的观点提供了有力支持,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繁华与活力的时代。
这本书的文字犀利,旁征博引,触类旁通。
例如,在讲述丝绸之路对欧洲的影响时,作者提到:“欧洲的繁荣离不开亚洲的丝绸、香料和瓷器,而亚洲的这些商品是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欧洲的。
”这样的叙述既揭示了历史真相,又让人对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互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书中还阐述了丝绸之路在宗教传播方面的作用。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曾沿着这条道路传播,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正如弗兰科潘所说:“丝绸之路不仅是商品的流通,更是观念和信仰的碰撞与融合。
”读完这本书,我对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它不仅仅是一条商路,更是一部人类文明交流与发展的史诗。
在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让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理解丝绸之路的价值和意义。
总体来说,《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是一部极具启发性和学术价值的作品。
《丝绸之路》阅读心得(精选5篇)

《丝绸之路》阅读心得(精选5篇)《丝绸之路》阅读心得(精选5篇)以往提起丝绸之路,人们往往是以华人视角看待这样一条略带传奇色彩的媒介之路发展之路。
但彼得·弗兰克潘却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重新诠释了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阅读心得【篇1】《丝绸之路》一书出自英国知名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它详细的记载了公元前6之前各宗教传播路线到现在的新丝绸之路,这本书颠覆了我对丝绸之路单一的认知,让我从另一个角度重新的认识了历史,并点燃了我对于丝绸之路历史的兴趣。
初次认识丝绸之路是在高中历史的课本上,我一直以为丝绸之路是亚洲通向世界的一张门票,以为丝绸之路只是一条单一的商人道路,但是看完这本书后,这本书的二十五个章节令丝绸之路印于我眼前,丝绸之路的诞生经历可谓是跌宕起伏,时而被称为天堂之路,时而又被抨击为纳粹之路,这不仅说明了丝绸之路本就连贯了国家地域民族的象征,它也更是商业军事文化文明传播的纽带,很多新的文明因丝绸之路而诞生,也有不少文化因丝绸之路而泯灭。
丝绸之路可以说是一条文明冲突的道路,东方文化兼容并蓄,西方文化开放激扬,两种文化因为有差异而互相传播,这是人类文明进步必然要经历的道路,然后中西亚相对宽松的环境,深处于东西方两个文明中间,变成一种纽带关系,因此也被视为应当予以控制的关键地带,成为各个王朝部落的必争之地。
随之宗教和信仰也通过商人迅速的传播世界各地,而现代社会的学者也因此将战争问题归结于文明的冲突,而忽视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丝绸之路其实也让新的文明孕育而生。
可以说,《丝绸之路》这本书是从地理变换发展对历史事件的推进,作者开篇就将丝绸之路的中心论点抛出,并在后面的叙述中不断突出这一观点,所有的事实也都围绕论述丝绸之路展开,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总结,预测出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总体来说,《丝绸之路》是一本没有相关方面历史知识较难读懂的书,却也是一本吸引人研究相关历史的书,“以史为鉴,可以知更替”,时代虽然永远是进步的,但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而学习历史,在充实我们生活中,也可以让我们对一些问题有新的理解,可以说,《丝绸之路》是一本很值得细读的书籍。
读《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有感1000字_读后感_模板

读《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有感1000字_读后感_模板读《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有感1000字海北中支谈岩莹在12月初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团委”悦读”活动第三期书单新鲜出炉后,看完书单后被《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这本书深深吸引,便在网上购买了这本书。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被它的厚重与华丽惊到了,这部书的封面设计,选用了最具中亚民族、宗教和文化特点的纹饰,华美绝伦又极具品味,来展现丝绸之路上中亚、中东各民族独有的宗教和文化特性,如果用一句成语形容它,我想一定是精妙绝伦。
说起丝绸之路,记忆一下子回到从前读书时候。
个头儿不高的历史老师一遍一遍在讲台不厌其烦地讲述丝绸之路,并不忘再三叮嘱同学们一定要牢记,这是考试必考内容。
于是,我和同桌默默在书本上打一个星号,算是做记号。
然后晨读的时候开始阅读背诵。
那时所了解的丝绸之路是狭隘的,大多仅限于课本。
它是这样定义的:”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
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
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但是翻开这部包罗万象的史诗巨著,你将发现,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丝绸之路就是人类文明最耀眼的舞台。
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帝王、军队、商人、学者、僧侣、奴隶,往来在这条道路上,创造并传递着财富、智慧、宗教、艺术、战争、疾病和灾难。
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罗马和波斯在路边缔造了各自的南国;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并传遍整个世界;成吉思汗的铁蹄一路向西,在带来杀戮的同时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大英帝国通过搜刮丝绸之路上的财富,铸就了日不落的辉煌;希特勒为了这条路上的资源,将世界推入了战争和屠杀的深渊。
它不仅塑造人类的过去,更将主宰世界的未来。
时至今日,丝绸之路上的恐怖主义,依然是美国争霸道路上挥之不去的梦魇。
读《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有感

读《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有感以下是关于读《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有感,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读《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有感设计管理部丘科此书架构上十分独特有别于其他的历史书籍,从第一章"丝绸之路的诞生"到结语新丝绸之路,中间是各种之路,这样的章节编排架构强烈地提示读者丝绸之路上所流通的远非丝绸一种物质。
丝绸之路,1877年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
他根据中国和欧洲史家关于中西贸易的记载,在地图上绘制了一条横贯欧亚的贸易路线,并命名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最大的影响,并不在于货品的流通,而在于丝路上穿行的人们将他们各自的文化像种子一样沿途撒播,包括观念、信仰、技术以及它们在物质上的表现。
因此,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诸种文明的穿行与交流之路。
历史上,不同文明在此相遇交流,古老文明在此创生成长。
而当今,这里既有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和时尚之都,又是世界上最为动荡不安的地区。
丝绸之路是生活在这条道路两端、沿线的民族共同开辟的;它一直都存在,而且不仅仅通往中国,还通往南亚次大陆;它·不仅仅是经贸之路,更是思想之路、文化之路、宗教之路、战争之路、资源之路;它不仅牵涉到沿线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更关涉整个世界的发展大局。
丝绸之路对于人类文明进步非常重要,因为它将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紧紧相连。
彰显出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把世界上其他的文化和文明影响缩小甚至掩盖。
在16世纪西方崛起成为世界霸主以前,东方的丝绸之路"一直是世界的中心":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和帝国都出现在丝绸之路上,世界主要宗教都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壮大,丝绸之路上的贸易让全球化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形成,古代学者聚集在丝绸之路上创造交流智慧和艺术。
丝绸之路是人类诸文明展示其魅力的共同舞台,也是诸文明获取资源和文化的共有路径。
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在争夺丝绸之路的硝烟散去之后,是沿途文明接力传递、利益共享的常态。
心得体会:读《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有感

心得体会:读《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有感为积极响应我局开展的青年干部读书会活动,我结合自身读书需求和社会热点,选取了《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一书,利用业余时间认真阅读了这一500多页的大部头著作。
此书让我对于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重大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于世界史的著作近年来涌现了很多,如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费尔南·布罗代尔的《文明史》,它们大多从西方视角出发审视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历程,而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却另辟蹊径,以“丝绸之路”为轴线,串联起极少受人关注的欧亚大陆腹地的兴衰变迁,写就了一部与众不同的世界史。
立意之新:叙述独特的历史史观弗兰科潘深知“丝绸之路”辐射下的这片区域,其繁荣时期要比今天的西方国家久远得多,而其未来的发展前途也与整个世界的命运休戚相关。
将处于主流学界研究边缘的中亚、中东、西亚、北非族群及国家拉入大众视野,挖掘因傲慢偏见、目光短浅而被深埋的人文风土,重塑它们在历史长河中应有的地位,其意义和价值不容小觑。
阅读这本书是需要一定古代史基础的,因为在内容上本书无意于考证丝绸之路具体线路的位置、古今地名的对照,也无意于逐一介绍丝路沿线各人种的流变及赫赫有名的帝国或战役,而是用26章的篇幅将“丝绸之路”在不同时期的主要特征概括出来,冠以基督之路、变革之路、黄金之路、危机之路等凝练、易记的名称,多线程勾勒世界历史,绘制出层层叠叠、错综复杂又气势恢宏的奇崛大路。
虽说本书站位很高,言简意赅,但在很多细节上却并不吝惜笔墨,整合了不少其他历史书中难以看到的史料,如在谈到威尼斯14世纪后期崛起时,专门写到它成为绘画颜料的进出港,“包括铜绿、朱红、胡芦巴、铅锡黄、骨黑”......这些五彩缤纷的颜料贩运为此后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等巨匠的诞生做好了铺垫。
这些看似极其琐碎的文献搜集与整理在书中不胜枚举,其实弗兰科潘这样做能将丝路上的人与事有血有肉地呈现出来,是为了让读者更直观、更细致地了解那段历史。
读丝绸之路读后感8篇

读丝绸之路读后感8篇写读后感是提升写作技能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写读后感是提升写作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读丝绸之路读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读丝绸之路读后感篇1此书是由国外的作者编著,中国人学者翻译,一本关于丝绸之路的带有一定学术性的书籍。
初读下来,前半部分感觉比较专业,晦涩难懂,涉及到大量的地名、语言、地名,后续到国内敦煌和西安部分才有点感觉。
文章是通过丝绸之路的路上各个结点发现的考古材料进行大量的描述,借用材料得出分析的结论,这种方法理论上是可行的,但也不够严谨,一是我们发现的未必是事实的全貌,二是作者知晓的材料也未必就是考古材料的全貌;通过此书,侧面印证了我国最伟大的历史朝代乃是汉唐,汉唐对西域文化的影响久远,也感谢清朝为我们保留下了这么大的疆域面积;汉唐对西域的影响以军事实力为先导和实力,再以文化渗透为主流,辅以经济影响;任何时候,如果没有了军事实力,那么就是丧失了地区影响力,就会被更强的军事组织所替代。
通过大量考古材料颠覆我们对丝绸之路的传统印象,但正值我国大力推广以对外贸易为目的的一路一带关键时期,如无其他目的,纯属学术讨论范畴亦无矛盾。
丝绸之路概念源于西方德国学者,新史也来源于西方,望我国学者多有建树,多做这方面的贡献。
本书展现的多民族融合、历史的变迁还是值得深思的。
不管历史如何已不再重要,更多的是现在的人和未来的人如何去继续创造历史,遵循历史的规律,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一点点东西。
作者:王者之道读丝绸之路读后感篇2今天,我学习了《丝绸之路》这篇课文。
使我受益匪浅。
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
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今峡西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在这条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丝绸最有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而得名。
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历史上一些著名的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
丝绸之路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丝绸之路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丝绸之路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丝绸之路的读后感1今天老师生动形象的讲了《丝绸之路》这篇文章,同学们听得仅仅你津津有味,我为那些西域商人产生了敬佩之情。
课文一开始就向我们介绍了丝绸之路两旁的巨型石雕,它反映的是当时那些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一个个精神饱满,栩栩如生。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伟大的路,还是一条艰辛的路。
每一座石雕,每一个脚印,都记录着英勇的中国人为亚欧的友谊和文化付出的艰辛,正向文中写的:望着这群石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知道了丝绸之路是横贯亚欧的通道,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在通过这条慢慢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因此取名为“丝绸之路”。
在这条路上发生的故事不计其数。
我印象最深的是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欧内陆交通要道,于西域各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成了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我还知道投笔从戎的班超,他为了祖国的利益,再西域竟然住了32年,才使西域和内地连为一体,为中华民族的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还知道去西天取经的玄奘,热爱建筑的铁木尔。
他们都为亚欧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看看这些英雄的行为,想想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丝绸之路的读后感2说到丝绸之路,人们一定会联想到那一峰峰骆驼,一个个硬汉,是啊,就是他们,打开了中西商贸、文化交流的陆上通道,给中西双方带来了繁荣。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付出多少鲜血和汗水啊!他们被匈奴追杀,死的死、伤的伤,但是我们伟大祖先没有向困难低头,没有向失败让路,他们忍受着干咳、冷冻和炎热的煎熬,穿越沙漠戈壁,翻过草原高山,迈着顽强的步伐,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战胜了一切困难,来到了西域,为中西方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有感1000字读《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有感1000字
海北中支谈岩莹
在12月初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团委"悦读"活动第三期书单新鲜出炉后,看完书单后被《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这本书深深吸引,便在网上购买了这本书。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被它的厚重与华丽惊到了,这部书的封面设计,选用了最具中亚民族、宗教和文化特点的纹饰,华美绝伦又极具品味,来展现丝绸之路上中亚、中东各民族独有的宗教和文化特性,如果用一句成语形容它,我想一定是精妙绝伦。
说起丝绸之路,记忆一下子回到从前读书时候。
个头儿不高的历史老师一遍一遍在讲台不厌其烦地讲述丝绸之路,并不忘再三叮嘱同学们一定要牢记,这是考试必考内容。
于是,我和同桌默默在书本上打一个星号,算是做记号。
然后晨读的时候开始阅读背诵。
那时所了解的丝绸之路是狭隘的,大多仅限于课本。
它是这样定义的"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
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
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但是翻开这部包罗万象的史诗巨著,你将发现,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丝绸之路就是人类文明最耀眼的舞台。
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帝王、军队、商人、学者、僧侣、奴隶,往来在这条道路上,创造并传递着财富、智慧、宗教、艺术、战争、疾病和灾难。
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罗马和波斯在路边缔造了各自的南国;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并传遍整个世界;成吉思汗的铁蹄一路向西,在带来杀戮的同时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大英帝国通过搜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