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各阶段生长标准
温室蝴蝶兰栽培

孙桥农业园蝴蝶兰温室栽培梗概蝴蝶兰的各种规格分级:瓶苗、小苗、大苗、抽梗苗、开花株瓶苗:进行严格的分级筛选,叶片3-5公分以上,根长3-4公分,生长旺盛的无菌无毒苗。
小苗:栽培3.5-4.5月,双叶展开12公分以上,2.5寸软杯,根系良好,生长健康,适应能力强的无病害兰苗。
大苗:栽培8个月以上,双叶展开距达18-20公分,3.5寸软杯,叶片数达4片,根系密集,叶片厚实坚挺的无病害兰苗。
抽梗苗:栽培14个月以上的大苗,叶腋有一枝花梗抽出,梗径粗长、长势良好,叶片挺拔健康,假球茎饱满,无病虫害的优秀苗株。
开花株:栽培18个月以上的大苗开花株,植株健壮,叶片肥大,根系发达,花更粗壮,花瓣厚实,着色均匀密致,排列整齐,向光性良好的兰株。
各时期苗株管理,如下表:蝴蝶兰温室栽培生长历程,如下示意图:瓶苗换盆小苗换盆大苗催花抽梗苗开花株换盆的依据是:盆苗长大,旧盆无法满足兰苗的生长,这时就应进行正常的换盆;浇水过多或施肥浓度过高引起的根系坏死应及时换盆;水草腐烂,根系周围的微环境变坏;年限较长,根系大部分往盆外生长。
催花:蝴蝶兰催花过程中,需要的夜间低温16-18摄氏度,要持续8-10小时,白天25-28度,催花4周。
当然不同品种之间也有差异。
从开始催化到成品花需要四到五个月的时间,所以要算好时间提前做好催花的准备工作。
日常工作注意事项1:巡园蝴蝶兰温室每天都需要观察,内容包括:观察温室环境是否适宜,如温度、光度、湿度、通风等;检查植株地上、地下部发育是否正常,有无病虫害、黄叶、枯叶、杂草等;根据介质湿度预估浇水时间,根据苗长势预估换盆时间。
2:浇水掌握见干见湿的原则,以每7-10天浇水一次即可,具体根据气候环境和苗的种类而定。
如发现部分区域水分不足,则可就该区域实施补洒水。
浇水宜在上午10时左右实施(开花株应尽量避免将水洒在花朵上),浇水后应采用强制通风,使叶面或花朵残留水分尽可能散失,以减少植株病害。
刚栽植的蝴蝶兰苗或换盆植株根吸水性较弱,应少浇水,不能浇叶面,不能让水滴残留叶面过夜,否则造成病害。
蝴蝶兰种植技术标准

盆栽蝴蝶兰栽培技术规程一、种前温室准备1、卫生清理种植前清理温室内部及周边杂物杂草,保持种植区域的卫生整洁。
2 、杀虫应采用高效低毒杀虫剂,可使用40%辛硫磷乳油1.25%浓度液喷洒地面、苗床、排水沟等。
喷洒应均匀,避免遗漏,喷至表面布满水滴为宜。
也可以使用过期农药,适当提高浓度同样可以起到很好杀虫效果。
3、杀菌种植前7-10天用广谱性杀菌烟剂,可使用45%的百菌清烟剂或3%高锰酸钾,密闭熏蒸12h-24h,期间人员不得进入,结束后开启温室天窗、侧窗等通风6h-12h。
4、基质准备(1)基质种类盆栽蝴蝶兰宜选用长度5cm-15cm的水苔作为栽培基质。
建议采用进口水草,国内水草因草籽处理不当,后期生长管理过程常长出杂草,需人工清理。
(2)基质处理用清水浸泡4h-6h后排出多余水分,捞出后放入用干燥机或压缩机脱水,以水量滴状流出为宜。
5、水质要求浇灌蝴蝶兰的水质要求 pH值5.5-6.5。
不同规格的蝴蝶兰种苗能够耐受的EC值范围不同,小苗控制在0.6-0.8,中苗控制在0.8-1.0,大苗控制在1.0-1.2之间。
为了能够在灌水过程中加入足量肥料或药物,要求生产用水的EC 值不能高于0.3且越低越好。
必要时应采用净水设备以降低灌溉用水的EC值。
6、营养钵及植架(1)营养钵宜选用白色透明软质塑料营养钵。
尺寸按营养钵口径大小分为1.5寸、1.7寸、2.5寸、2.8寸、3.0寸、3.5 寸、3.5寸加高等。
(2)植架宜选用孔数为50孔、15孔、12孔不等的硬质塑料托架。
二、生长环境条件1、新栽或新换盆一周内的环境条件温度控制在 22℃-30℃之间。
湿度控制在 70%-90%之间。
新栽小苗光照强度控制在6000Lux以内,新栽大、中苗光照强度15000Lux以内。
2、生长期环境条件蝴蝶兰生长期适宜温度为20-30℃,湿度60%-80%。
光照强度因苗大小而异,小苗一般光照强度应控制在8000Lux-10000Lux之间,中苗光照强度应控制在12000Lux-15000Lux,大苗光照强度在18000Lux-25000Lux为宜。
蝴蝶兰叶片和花蕊的生长变化规律

蝴蝶兰叶片和花蕊的生长变化规律蝴蝶兰(Phalaenopsis)是一种常见的室内观赏植物,其美丽的花朵和独特的叶片形态深受人们喜爱。
本文将探讨蝴蝶兰叶片和花蕊的生长变化规律,帮助园艺爱好者更好地养护蝴蝶兰。
一、叶片的生长变化规律蝴蝶兰的叶片生长变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幼苗期、生长期、成熟期和老化期。
1. 幼苗期:蝴蝶兰种子萌发后,会出现幼苗期。
幼苗期的叶片较小,呈淡绿色,叶片表面光滑,没有明显的纹理。
幼苗期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提供充足的光照和营养,有利于叶片的正常生长。
2. 生长期:幼苗期过后,蝴蝶兰进入生长期。
生长期的叶片逐渐增大,颜色变得鲜绿,叶片表面开始出现细腻的纹理。
在生长期,蝴蝶兰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和适宜的温度,同时提供适量的水分和营养,有利于叶片的茂盛生长。
3. 成熟期:生长期过后,蝴蝶兰进入成熟期。
成熟期的叶片形态较为完整,叶片表面纹理清晰,颜色鲜绿。
此时的蝴蝶兰需要适度减少水分和营养的供给,避免过度生长导致叶片过大而影响花蕾的发育。
4. 老化期:成熟期过后,蝴蝶兰进入老化期。
老化期的叶片逐渐变黄,叶片表面纹理模糊,同时叶片的质地变得较为脆弱。
在老化期,蝴蝶兰需要适当减少浇水频率,避免过度湿润导致叶片腐烂。
二、花蕊的生长变化规律蝴蝶兰的花蕊生长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芽期、蕾期和开花期。
1. 芽期:花蕊的芽期是指蝴蝶兰的花蕊刚开始形成的阶段。
芽期的花蕊呈小而圆的形态,叶鞘紧紧包裹着花蕊。
此时,蝴蝶兰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同时注意避免过度施肥,以免影响花蕾的正常发育。
2. 蕾期:芽期过后,花蕊进入蕾期。
蕾期的花蕊逐渐增大,叶鞘逐渐展开,花蕊的颜色也开始呈现出花朵的特征。
在蕾期,蝴蝶兰需要提供充足的阳光照射和适宜的温度,同时注意避免过度浇水,以免花蕾腐烂。
3. 开花期:蕾期过后,花蕊进入开花期。
开花期的花蕊完全展开,花朵的颜色鲜艳,花瓣丰满而有光泽。
在开花期,蝴蝶兰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提供充足的阳光照射和营养,有利于花朵的良好开放和持久花期。
蝴蝶兰花芽分化与生长的制约因素——温度、光照

蝴蝶兰花芽分化与生长的制约因素——温度、光照蝴蝶兰花芽分化与生长的制约因素——温度、光照蝴蝶兰在营养生长过程中,接受了一定的光周期。
温度、营养条件等调节发育的刺激,使茎上一定部位的顶端分生组织分化出花原基,即形成花芽的绉型。
花芽的出现是蝴蝶兰从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的重要标志,花芽分化时间的早晚是其产品能否及时赶上销售市场的关键。
因此人们历来对蝴蝶兰的花芽分化和生长的研究都很重视。
我将蝴蝶兰从花芽分化开始,经过生长过程直到开花分以下几个阶段。
同时将温度、光照对它们每个阶段的影响也在以下说明。
一、蝴蝶兰花芽分化阶段:是指从顶端分生组织分化出花原基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在蝴蝶兰直立茎的表皮内完成的。
花原基的形成是受多方面的物理化学因素控制的。
其中温度对它的花芽分化影响因素最大。
蝴蝶兰在经过夏季高温后,进入秋季。
此时夜温降低。
顶端分生组织因低温度的刺激而分化出花原基来。
其实在我们生产实践中,经常利用低温技术打破种子或芽的休眠。
现在种植蝴蝶兰一般是把夜温控制在18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5度之间,一个月左右则可以形成花芽并突破茎表皮。
同时光照强弱和日照长短对蝴蝶兰花芽分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将两组蝴蝶兰(每组约1万苗)长期放置在两种光照不同的环境下种植。
结果发现在光照0.8-1.5万LUX下蝴蝶兰比光照在0.4-0.8LUX下的蝴蝶兰提前25天左右萌芽,这说明光照的增强有利于蝴蝶兰提前花芽分化。
实践还表明长日照有利于蝴蝶兰花芽分化,使花提前开放。
二、蝴蝶兰花芽生长的过程:指从花芽刚萌发到开花完毕的过程。
可分为三个阶段:1、花原基突破茎表皮(萌芽)到花芽花化出第一个花蕾这个阶段,这时花芽的生长速度直接受温度的影响。
温度高则花芽生长快,温度低则生长慢。
对某些品种来说如果温度在15度-16度来说花芽将停止生长。
在正常温度下(一般为18-25度)这个过程大约需要30天左右。
同时因蝴蝶兰花芽有趋光性,因此蝴蝶兰花芽总是向着光强的地方生长。
蝴蝶兰(兰科、蝴蝶兰属植物)详细资料大全

蝴蝶兰(兰科、蝴蝶兰属植物)详细资料大全蝴蝶兰(学名:Phalaenopsis aphrodite Rchb. F.)为兰科蝴蝶兰属,原产于亚热带雨林地区,为附生性兰花。
蝴蝶兰白色粗大的气根露在叶片周围,除了具有吸收空气中养分的作用外,还有生长和光合作用。
新春时节,蝴蝶兰植株从叶腋中抽出长长的花梗,并且开出形如蝴蝶飞舞般的花朵,深受花迷们的青睐,素有“洋兰王后”之称。
分布在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中国台湾。
基本介绍•中文名:蝴蝶兰•学名:Phalaenopsis aphrodite Rchb. f.•别称:蝶兰、台湾蝴蝶兰•界:•亚界:绿色植物亚界•总门:轮藻总门•门:木贼门(有胚植物门)•亚门: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纲:木兰纲(被子植物纲)•亚纲:百合亚纲•超目:天门冬超目•目:天门冬目•科:兰科•属:蝴蝶兰属•种:蝴蝶兰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地理分布,栽培技术,繁殖方式,养护管理,病虫防治,观赏价值,植物文化,花语,市花,形态特征茎很短,常被叶鞘所包。
叶片稍肉质,常3-4枚或更多,上面绿色,背面紫色,椭圆形,长圆形或镰刀状长圆形,长10-20厘米,宽3-6厘米,先端锐尖或钝,基部楔形或有时歪斜,具短而宽的鞘。
花序侧生于茎的基部,长达50厘米,不分枝或有时分枝;花序柄绿色,粗4-5毫米,被数枚鳞片状鞘;花序轴紫绿色,多少回折状,常具数朵由基部向顶端逐朵开放的花;花苞片卵状三角形,长3-5毫米;花梗连同子房绿色,纤细,长2.5-4.5厘米;花白色,美丽,花期长;中萼片近椭圆形,长2.5-3厘米,宽1.4-1.7厘米,先端钝,基部稍收狭,具网状脉;侧萼片歪卵形,长2.6-3.5厘米,宽1.4-2.2厘米,先端钝,基部收狭并贴生在蕊柱足上,具网状脉;花瓣菱状圆形,长2.7-3.4厘米,宽2.4-3.8厘米,先端圆形,基部收狭呈短爪,具网状脉;唇瓣3裂,基部具长约7-9毫米的爪;侧裂片直立,倒卵形,长2厘米,先端圆形或锐尖,基部收狭,具红色斑点或细条纹,在两侧裂片之间和中裂片基部相交处具1枚黄色肉突;中裂片似菱形,长1.5-2.8厘米,宽1.4-1.7厘米,先端渐狭并且具2条长8-18毫米的卷须,基部楔形;蕊柱粗壮,长约1厘米,具宽的蕊柱足;花粉团2个,近球形,每个劈裂为不等大的2爿。
蝴蝶兰常识

一、蝴蝶兰的家庭养护大凡美丽动人的事物都带有几分娇贵,面对如此娇艳欲滴的蝴蝶兰,许多人望而却步,以为是“兰”上加“难”,其实只要您把握住几个要点,您会发现养护蝴蝶兰其实并不难。
温度:家庭养蝴蝶兰,首先要保证温度。
春节前后是蝴蝶兰的盛花期,当您购回一株蝴蝶兰时,千万不能让她受冻,开花时夜间温度最好控制在13至16摄氏度,以延长花期,但不能低于13摄氏度。
正常生长期最低温度应保持在15摄氏度以上,以18至27摄氏度最为合适。
秋冬和冬春之交以及冬季气温低时应注意增温,一般放在有供暖设备的房间里即可。
同时要避免干热的风直吹植株。
夏季高温时应通风降温,若温度高于32摄氏度,她就会进入半休眠状态,而受抑制她的生长。
水份:经验告诉我们,人们所养的花草死掉,往往不是因为浇水不及时“渴死”的,而是因为过量浇水“淹死”的。
每天浇水许多花草都受不了,而蝴蝶兰就更不可以天天浇水了。
蝴蝶兰属于附生兰,在原产地大都着生在树干上,根部暴露在空气中,可以从湿润的空气中吸取水分。
当人工栽培时,根被埋进栽培基质中,如浇水过多,基质通气性就会变差,肉质根就会腐烂,一般叶子变黄,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浇水的原则见干见湿,当栽培基质表面变干时再浇一次透水;室内空气干燥时,可用喷雾器直接向叶面喷雾;但注意,花期喷水不可将水雾喷到花朵上去,否则那可爱的“蝴蝶”会“红颜薄命”的。
光照:尽管蝴蝶兰较喜阴,但仍需要使兰株能接受部分光照,尤其花期前后,适当的光照可促使蝴蝶兰开花,使开出的花艳丽持久,一般应放在室内有散射光处,勿让阳光直射;如放在室内窗台上,要用窗纱遮去部分阳光。
施肥:栽培蝴蝶兰一般选用水草、苔藓作栽培基质。
施肥的原则应少施肥、施氮肥。
正常生长期施用兰花专用肥2000倍液,进行根部施肥,2周至3周一次。
花期和温度较低的季节停止施肥。
其它:如果想来年再度开花,那么要尽早将凋谢的花茎从基部剪下。
在每年的5月份,新叶长出时要换一次盆,换盆时除去腐烂的根系以及老化的基质(水草),换以新鲜的基质,增加透气性,加速植株生长。
蝴蝶兰不同生长时期的栽培管理要点

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定期开窗通风 ,避免空气不流通影响蝴蝶兰的生长 。
施肥与浇水策略
施肥
根据蝴蝶兰的生长情况,定期施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避免施用过量或过浓的肥料 。
浇水
掌握“见干见湿”的原则,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适时浇水,避免过度浇水导致根部 腐烂。
03
蝴蝶兰开花期栽培管理要点
温度与湿度保持
04
蝴蝶兰休眠期栽培管理要点
温度与湿度控制
要点一
温度
保持室内温度在10-15℃,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影响蝴蝶 兰的生长。
要点二
湿度
控制室内湿度在60%-80%之间,保持空气湿润,有利于蝴 蝶兰的生长。
光照与通风调整
光照
适当减少光照时间,避免强光对蝴蝶兰造成 伤害。
通气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调节温度和湿度 ,有利于蝴蝶兰的生长。
施肥与浇水策略
施肥
在休眠期间,蝴蝶兰的生长速度较慢,对养 分的需求也相对较少。可以适当减少施肥次 数和量,以避免过度施肥对蝴蝶兰造成伤害 。
浇水
控制浇水量,避免过度浇水导致根部腐烂。 一般建议每隔2-3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 润即可。同时要注意排水,避免积水对蝴蝶
兰造成影响。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温度
开花期间,蝴蝶兰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通常在18-25摄氏度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花朵的开放和保 持。
湿度
相对较高的空气湿度有助于保持花朵新鲜和延长花期。可以通过喷雾、使用加湿器或放置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来 增加湿度。
光照与通风优化
光照
蝴蝶兰需要充足的光照来促进花朵的开放和保持。确保它们在开花期间接受足够的阳光,但避免直接 暴晒。
蝴蝶兰的花序发育与控制

蝴蝶兰的花序发育与控制蝴蝶兰(Phalaenopsis)是一种被广泛种植的热带兰花,以其美丽、多样的花序而闻名。
了解蝴蝶兰的花序发育与控制对于种植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蝴蝶兰花序的发育过程,并介绍一些控制花序发育的技术。
1. 蝴蝶兰花序的发育过程蝴蝶兰的花序发育经历了几个阶段:幼花期、膨大期、成熟期和休眠期。
幼花期:在这个阶段,蝴蝶兰的花序开始形成。
花序的幼芽出现在叶腋,然后慢慢生长并成为枝条。
膨大期:花枝逐渐膨大,并开始分化出花蕾。
花蕾将逐渐发展成为成熟的花序。
成熟期:花序在这个阶段完全成熟,并开始开花。
蝴蝶兰的花序通常持续开花2-3个月,花朵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休眠期:开花过后,蝴蝶兰的花序会进入休眠期。
在这个时期,花序慢慢枯萎,并准备迎接下一轮的花序发育。
2. 控制蝴蝶兰花序发育的技术对于种植者来说,控制蝴蝶兰花序的发育是一项关键技术,可以影响花朵的品质和数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控制技术:温度控制:蝴蝶兰的花序发育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
在幼花期和膨大期,较高的温度(约25-30摄氏度)有助于促进花序的生长。
而在成熟期,较低的温度(约15-20摄氏度)有助于延长花朵的寿命。
光照控制:蝴蝶兰的花序发育需要适当的光照。
在幼花期和膨大期,较高的光照强度(约10000勒克斯)有助于促进花序的形成。
在成熟期,适度的光照(约5000勒克斯)对于花朵的开放和色彩的鲜艳很重要。
营养控制:蝴蝶兰的花序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供应。
适当的施肥可以促进花蕾的分化和生长。
建议使用含有氮、磷、钾、镁和微量元素的均衡肥料,并在花蕾鼓出时增加磷肥的施用量。
水分控制:适当的水分管理对于蝴蝶兰花序的发育至关重要。
保持适度的土壤湿度,并避免过度浇水或干燥,可以提高花序的质量和数量。
3. 蝴蝶兰花序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在种植蝴蝶兰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花序发育方面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花序过长或过短:花序长度过长可能是由于温度过高或光照不足导致的,可以调整温度和光照条件来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培育出植株健
壮、花朵硕大、花数多、
排列良好及瓶插寿命长
的蝴蝶兰,除选优良品
种外,必须使叶片充实、
肥厚,植株挺硬。
健全
的植株需有健全的根来
支持,并供给充足的水
分和营养。
若植株遭到
病虫害,或温度不适、
光线过度或不足,以及
养分不平衡时,较易出
现不良症状。
而当不良症状尚未达到某种程度时,不易被发觉;待植株呈现异常时,其根部大都已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一、蝴蝶兰各阶段生长标准
1、瓶苗:进行严格的分级筛选,叶片3-5公分以上,根长3-4公分,生长势旺盛的无菌无毒苗。
2、小苗:栽培3.5-4.5月,双叶展开12公分以上,根系良好,生长健康,适应能力强的无病害兰苗。
3、中苗:栽培8个月以上,双叶展开距达18-20公分,叶片数达4片,根系密集,叶片厚实坚挺的无病害兰苗。
4、抽梗苗:栽培14个月以上的大苗,叶腋有一支花梗抽出,花梗10公分以上,梗径粗长、长势良好,叶片挺拔健康,假球茎饱满,无病虫害的优秀苗株。
5、成花:栽培18个月以上的大苗开花株,植株健壮,叶片肥大,根系发达,花梗粗壮,花瓣厚实,花形硕大园润,着色均匀密致,花序大,排列整齐,花期持久,向光性良好的兰株。
二、蝴蝶兰生长环境
简易温室投资少,但温室管理复杂而风险大。
玻璃或PC板温室投资高,但温室环境管理简易而风险小。
蝴蝶兰自瓶内移出后,一般需在设施里养18个月以上才会开花。
过去简易的遮光设施不易调控蝴蝶兰生长的环境条件,蝴蝶兰在此种环境下生长,总是生长发育不良,品质不一。
高温的夏天,叶片易受光灼伤,导致软腐病及其他病害的发生。
遇上寒流若我加温设施花蕾黄化掉落,兰苗失去商品价值。
因此,大量栽培蝴蝶兰,应投资建设玻璃或PC板温室,建立可调控的栽培环境,使兰苗正常生长。
三、健壮种苗的选择
瓶苗的健壮与否,直接影响其出瓶移植后的成活率、生长势,甚至抗病力。
同一瓶内各植株生长整齐均一、叶片不徒长、下叶不黄化,这是健壮的瓶苗应该具备的条件。
兰苗从瓶中移出后,大致分成大、小两级,苗株以水苔包根至
底叶梢为止,小株直接植入120格穴里,大株植入4厘米软盆,再放入30格穴盘中。
7厘米盆、11厘米盆的换盆方法是用新水苔包住原植株根团后再植入大一号种植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