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血液学一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免疫学全套课件ppt

医学免疫学全套课件ppt
易接近性是指抗原表面这些特殊的化学基 团与淋巴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相互接触的难 易程度。
易接近性常与这些化学基团在抗原分子中 分布的部位有关。
三、机体因素
遗传、年龄、生理状态、个体差异等因素
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和途径也有关。
四、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
抗原进入机体的数量、途径、两次免疫间的 时间间隔、次数以及免疫佐剂类型等都影 响机体对抗原的应答。
决定簇; ②多存在于抗原分子的内部。 ③一般不能引起免疫应答,称为隐蔽性表
位。 3.抗原结合价 能和相应抗体结合的功能性表位的数目。 半抗原为单价,天然抗原为多价。
二、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
实验: BSA 免疫动物 抗BSA抗体 针对BSA的效 应淋巴细胞
天然BSA 结合抗BSA的抗体 刺激T细胞增殖
三、异嗜性抗原(Forssman 抗原)
概念:是一类与种属特异性无关,存在于不同 种系生物间的共同抗原。
如:溶血性链球菌的多糖抗原或蛋白质抗原与 人的心肌、心瓣膜或肾小球基底膜之间;
大肠杆菌O14型的脂多糖与人的结肠粘膜之间; 肺炎支原体与链球菌MG株之间等。
四、同种异型抗原
红细胞抗原(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 白细胞抗原、免疫球蛋白的抗原性
(3)无MHC限制性
(4)诱导的T细胞应答是通过分泌大量 细胞因子而参与某些病理生理过程的发 生与发展。
4.生物学意义 (1)毒性作用与诱导炎症反应 (2)自身免疫病 (3)免疫抑制
八、丝裂原(有丝分裂原)
第二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
根据所用的技术和方法,免疫学的发展历史可分 为三个时期:
一、免疫学的经验时期
1.用人痘苗接种预防天花。
2.接种牛痘苗预防天花。
Jenner

医学免疫学-血液病基础之一122页PPT

医学免疫学-血液病基础之一122页PPT

实验室检查
血象


15×109∕L

白细胞↑ 常在 50-200×109∕L

少 ﹥1000× 109∕L

分类,粒各阶段:嗜酸↑嗜碱↑

血小板↑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 早期↓

晚期↓↓
骨髓

增生度↑↑

粒系统↑↑

中、晚为主

原粒﹤10%

NAP↓
实验室检查
染色体
Ph+(90%↑)
诊断
医学课件园 yxkjy
54
霍奇金氏淋巴瘤
联合化疗 Ava-c

2、干扰素
3、血细胞清除
4、干细胞移植
5、急变期治疗
慢粒的预后
化疗患者生存期:39~47月 5年生存率:25~50% -干扰素治疗者可平均延长生存1年 异基因移植患者:3~5年生存率60%以上,部分治愈。 预后危险因素:
脾脏大小、原始细胞数、血小板数、有核红。
积极查找病原菌:如有感染迹象时,应及时查找 感染部位,血尿大便等的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尽早 应用广谱抗生素,待明确病原菌后,根据药敏试验选 择有效抗生素。
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如重组人粒系集落刺激因子 (G-CSF)或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以缩 短粒细胞缺乏期
医学课件园 yxkjy
24
2. 纠正贫血——输血维持Hb在60g/L以上 严重贫血可输全血或浓缩红细胞,然而积极
医学课件园 yxkjy
31
[治疗]:特异性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
骨髓 外周血
胎盘脐血
同基因 异基因
AML的预后因素

免疫血液学基础

免疫血液学基础
15
血型抗体
免疫性抗体根据应答机制又可分为两大类:
自身抗体(Auto-antibody)
可凝集或致敏机体自身的红细胞,常见于自身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性溶血性贫血或各种 自身免疫病
• 同种抗体(Allo-antibody)
可凝集或致敏机体外来的红细胞,常见于各种 输血引起的溶血性疾病
16
血型抗体
血型抗体模式图
IgM
IgG
18
完全抗体 可以直接凝集红细胞
IgM分子 的跨度可 达34nm
19
不完全抗体 不能直接凝集红细胞
IgG分子的 跨度仅为 14nm
20
血型抗原-抗体反应
抗-A抗体破坏A型红细胞
缩短红细胞寿命 破坏红细胞 溶血
抗-A抗体
死亡
21
ABO血型系统
• 目前所发现的人类最重要的血型抗原系统 • ABO血型系统的“天然抗体”几乎存在于不含
36
五、柱凝集技术检测法
是微柱凝集技术与上述
所有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1986年由法国人
柱凝集技术原理
Dr.Yves Lappierre发明
1994年获得美国FDA认
证,目前在许多发达国 家已经作为常规技术应 用于临床
37
六、抗人球蛋白试验 Coombs试验
在盐水凝集法或低离子强度盐水法的基础上,
加入抗人球蛋白抗体,通过抗人球蛋白抗体的 特异性桥连作用,促进红细胞的凝集
38
抗人球蛋白实验
+ Anti-Human Globulin (AHG) 试剂 致敏红细胞的IgG抗体 或补体成份
加入抗人球蛋白试剂后 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
39
抗人球蛋白实验

血液与免疫系统PBLppt课件

血液与免疫系统PBLppt课件

抗CD20单抗
IL-1抑制剂
生物制 剂
CTLA-4抗体
IL-6受体拮抗 剂
生物制剂的药物机制

1、RA患者血清中的炎性细胞因子 TNF-α,INF-γ,IL-6,IL-1的水平均高 于对照组,其中TNF-α,INF-γ,IL-6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具有显著性 差异(P<0.01)。 2、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低于健康对 照组,但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3、益赛普 治疗RA 后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TNF-α、INF-γ、IL-6、IL-1的水 平明显降低( P<0.01 ),而 Th2 型细胞因子 IL-10 的水平明显提高 (P<0.001)。 4、RA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与肿胀关节数 及肿胀关节指数成正比(P<0.05)。 对临床指标的分析表明, 益赛普治疗RA疗效确切。
血液与免疫系统PBL
类风湿关节炎之治疗药物
治疗RA的药物较多,基本分为以下几类:
① 非甾体抗炎免疫药(NSAIIDs) ②慢作用抗风湿药(SAARDs) ③肾上腺皮质激素
④生物制剂
⑤中药制剂
⑥其他
糖皮质激素(又名肾上腺皮质激素)
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也可由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由於可用於一般的
中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而从此丧失劳动能力)。
生物制剂
概述:应用微生物(细菌、噬菌体、立克次体、病毒
等)、微生物代谢产物、寄生虫和动物的毒素、人或动 物的血液或组织等,直接制成或用现代生物技术、化学 方法制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它有 关疾病的制剂,通称为生物制品。
生物制剂的分类
TNFa抑制剂
优点:益赛普作为生物制剂,副作用相较于其他更小。

医学免疫学全套完整版PPT课件

医学免疫学全套完整版PPT课件

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机制
感染因素
免疫调节异常
遗传因素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家族 聚集性,与遗传基因密切相关。
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 应答,导致自身组织损伤。如T 细胞和B细胞对自身抗原的识别 障碍、免疫调节分子的异常表 达等。
某些感染因子可诱发自身免疫 性疾病,如EB病毒与鼻咽癌、 幽门螺杆菌与胃炎等。
探讨疫苗在预防慢性病中的潜力,如糖尿病、阿尔茨海默 病等疫苗的研究进展。
4 未来疫苗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疫苗研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如个性化疫苗、多价 疫苗等。
抗体工程在医学领域应用
抗体工程基本技术
介绍抗体工程的基本技术,包括基因工程抗 体、人源化抗体等。
抗体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抗体在疾病治疗中的潜力,如单克隆抗 体治疗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通过识别病原体表面的甘露糖等糖类分子而激活, 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早期阶段。
补体系统激活途径和效应
溶解作用
直接溶解某些细菌和病毒感染的 细胞。
免疫调节作用
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调节和激 活。
01
调理作用
促进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和 清除。
02
03
04
炎症介质作用
参与炎症反应,吸引和激活炎症 细胞。
04
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及类型
01
I型超敏反应
由IgE抗体介导,肥大细胞和嗜 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等活性介 质引起的速发型超敏反应,如 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
02
II型超敏反应
由IgG或IgM抗体与靶细胞表面 抗原结合,引起靶细胞溶解或 组织损伤的超敏反应,如输血 引起的溶血反应、新生儿溶血 病等。
03
03
固有免疫系统

免疫血液学实验的质量控制培训课件

免疫血液学实验的质量控制培训课件
2.本例应吸取什么教训?
免疫血液学实验的质量控制
26
调查发现
血库人员误将39岁看成39床,错用39床的血 标本测定血型并作配血试验。39床血型为A 型,女,李×兰。 实际上,患者为28床,血型为B型。
免疫血液学实验的质量控制
27
病例
互不相识的一女和两男因车祸而被同时送至某医院急诊 室。女伤员(李某)清醒,右腿部创伤,伤口有少量出血 ;两位男伤员均昏迷,初步检查发现男伤员-I的下腹部 有严重创伤和出血,血压低,双腿骨折;男伤员-II的 头、腹部多处外伤,并大量出血,深度低血压。立即 给两位男伤员输注大量晶体和胶体溶液,但低血压未 能纠正,未能复苏。急诊室医师在对伤员进行急诊处 理的同时,将3位伤员的血标本送血库作输血前检查, 分别标记为“李某”,“男伤-I”,和“男伤-II“”,申 请单上要求立即检查血型,对两位重症男伤员急诊配 血,输血抢救。血库立刻按要求作输血前有关检查, 结果如表
各类洗涤细胞的试验离心60秒。
离心机每六个月应校正一次,以保证其准确性。
水浴箱使用的关键是控制其温度,有时其自带的 温度计不准确,要另用温度计测试水温。
冷藏设备要注意温度和电源,要定时记录温度,
保证温度在正常允许范围。
免疫血液学实验的质量控制
15
1.2 试剂 常用的试剂有: 试剂抗血清抗-A, 抗-B, 抗-AB, 抗-D; 其他血型试剂;抗人球蛋白血清。 试剂红细胞: A、B细胞;筛选细胞 (O1,
12
说明书也要有实际运用时的考虑事项,如: 体积 一滴的体积 瓶子质地(玻璃/塑料) 供应和输送
如果购买试剂,需要给出派送的各个细节要求 。相同批号的试剂至少能保证用到一年。
免疫血液学实验的质量控制
13

血液与免疫 ppt课件

血液与免疫  ppt课件

ppt课件
50
功能:① 维护血管壁完整性 ② 参与生理止血(见后) 血小板过少: 小于50×109/L, 出血倾 向 血小板过多: 血栓形成 ,见于真性血小 板增多症及继发性增多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第1小时末红细胞沉降距离,也叫血沉。 男性小于15mm/h,女性小于20mm/h. 病理情况下,如风湿,活动型结核时,血 沉升高。所以血沉可提供诊断,治疗依据。
临床意义:血沉愈快则表示悬浮稳定 性愈小。(RBC叠连→表面积与容积比值 ↓→与血浆摩擦力↓→血沉加快)
ppt课件 36
3破坏与生成
动态平衡
A破坏 由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红细胞寿命120天, 每4个月全部更新。 场所:脾脏 脾亢,贫血。
ppt课件
37
B 生成: 部位:骨髓 红骨髓内:髓系多能干细胞 红系定向干细胞 早幼红细胞 中幼红细胞 晚幼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 再障:物理,化学因素破坏骨髓造血功能。
ppt课件 46
单核细胞:功能不清,吞噬力弱,进 入组织后,形成巨噬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杀灭微生物,尤其是细胞内致病物; 识别清除红细胞,血小板; 激活淋巴细胞; 识别杀伤肿瘤细胞。
ppt课件 47
嗜碱性粒细胞:可释放组胺、过
敏性慢反应物质、嗜酸性粒细胞 趋化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参与 速发型过敏反应,无吞噬力。
ppt课件
48
嗜酸性粒细胞;抑制嗜碱性粒细胞
和肥大细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可 将释放的物质吞噬;减轻过敏反应 症状;参与蠕虫免疫反应;无杀菌 能力。 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T细胞: 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 B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
ppt课件 4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反应 能
ABO抗体的产生及存在部位
• 人在出生前尚未产生抗体.
• ABO抗体出生后3-6个月出现,5-6岁时达高峰 ; 成人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 新生儿血清中抗体常是来自母体的IgG,偶尔 也有胎儿自身产生的IgM。由于新生儿血型抗原 位点少,抗体效价低,为此检测血型时应十分 慎重,可因抗原少或抗体效价低而凝集不明显 而误定血型。
• 白血病 • 消化道疾病 • 多发性骨髓瘤 • 冷凝集素病 • 大量输血输液患者
• 区分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 • 分离自身和输入的红细胞 • 正确鉴定血型 • 正确鉴定抗体 • 血浆置换 • 交换输血
1818年英国妇产科医生布伦德尔成功地用输血 救活了一名产后大出血的产妇,成为人类历史 上成功输血的第一例。
• 通常情况下O型红细胞加AB血浆可以解决
问题,但不总是这样。
?
• 孟买型和类孟买型常常不能输O型血
• Rh阴性的患者输什么样的血?输什么样 的血成分?
• RhD亚型问题(弱D,不完全D,Del) • Rh系统抗D、C、c、E、e抗体及其联合 • Rh血型错误输血的后果
• 常见红细胞同种抗体有那些?
决定簇
抗原
分布
糖分子
ABH,Lweis Ii,T/Tn
存在多种细胞表面 体液和分泌液中
多肽
MNSs,Rh, Kell,Kidd
只分布于红细胞膜 其他血细胞膜上
组织血型抗原可以表示细胞分化和成熟的标志,
胎儿和新生儿红细胞表达强i抗原,弱I抗原,而 成人则为强I抗原,弱i抗原。
IgG
• 相对分子量为15万,由2条重链及2条轻链构 成,根据重链恒定区氨基酸序列的差异, 分为IgG1、IgG2、IgG3、IgG4四种亚类。
ABO血型系统 从血清学到分子生物学
1900年→ → →2009年
1990年 1985年
抗原决定簇 (表位)
• 血型抗原是红细胞上的一种特异性的呈 立体排列的化学基团。 • 依生化性质人红细胞抗原决定簇可分为 多肽和糖分子两类。
人出生时,抗原决定簇是多肽的红细胞膜 的血型抗原已发育成熟,而决定簇为糖分 子的血型抗原则在出生后逐渐发育成熟。
ABO抗体的特性
• ABO血型系统抗体若按产生的原因又分为 “天然抗体”和“免疫性抗体”。
• “天然抗体”主要由自然界中与A、B抗原 类似的物质(细菌)免疫刺激产生,以IgM为 主。
• “免疫性抗体”主要是由母婴血型不合的 妊娠、血型不合及有输血史的输血产生,以 IgG为主。
“天然抗体”与“免疫性抗体”的特征及区别
• 抗A、抗B、抗AB抗体存在于所有缺少相应抗 原的人血清中,唾液、乳汁、泪液等各种体液 及分泌物中也可发现ABO抗体.
2 第一节
9 个 血 型 系 统 ,
2
0
0 多 个 抗 原
红细胞血型系统
一、ABO血型系统
• ABH血型抗原不仅存在于红细胞表面 ,而且还广泛存在于消化道,皮肤上皮 细胞,呼吸道及泌尿系统,包括唾液、 眼泪、尿液、消化液、胆汁、乳液、羊 水、体腔液及卵巢囊肿液中。
• 如何锁定目标?
– 谱细胞,抗原/抗体测定,效价测定
• 它们的临床意义
– 是否为温抗体?是否致敏补体?红细胞上有 多少抗原?以往表现如何?
• 是否能提供配合型的血?是否有权宜方 案?(亲属血)
• 自身抗体 – 冷自身抗体和温自身抗体
• 如何锁定目标? – 针对红细胞的直抗试验和放散试验,针对血 清的间抗试验
ABO血型的发现
• 1900年奥地利维也纳大 学 Landsteiner
• Landsteiner(1868- 1943)获得1930年诺贝 尔奖金
• 发现了ABO、MN、P、RH 等许多血型
ABO血型发现的意义
• 打开了免疫血 液学、免疫遗 传学的大门
• 为临床输血铺 平了道路,使 它成为一项有 效的治疗手段 。
1. 母胎不相容 2. 输血不相容 3. 自身溶血性贫血
ABO血型的主要抗原和抗体
血型 A B O AB
抗原 A B A,B
抗体 抗B 抗A 抗 A,抗 B -
已知血清+受检者红细胞 (正定型)
抗A 抗B 受检者血型
特性
天然抗体(IgM) 免疫性抗体(IgG)
抗原刺激
无察觉
有(妊娠、输血)
分子量 与红细胞反应的最适温度 被血型物质中和
100万 4--25℃ 能
15万 37℃ 不能
溶血素效价
较低
较高
耐热性
不耐热(冷抗体) 耐热(温抗体)
在盐水中与相应红细胞
பைடு நூலகம்
反应发生肉眼可见凝集

不能
对酶处理红细胞的反应 通过胎盘
变化不大 不能
第四章 免疫血液学
医学检验系 张晨光 3832185
免疫血液学
主要内容:
1、红细胞血型系统 2、HLA血型 3、血小板血型系统 4、血清型 5、输血前免疫血液检查 6、新生儿溶血病
• 问题的发现——正反定型不符
• 可能性有许多种
–ABO亚型,疾病因素,年龄体质和个体 差异,冷抗体,自身抗体,输血,其它 血型抗体的干扰,蛋白干扰,多凝集等 。
ABO血型系统的独特特点
• A和B抗原的免疫原性强 • 血清中规律性存在抗A和/或抗B抗体 • 分泌型个体的血浆、唾液、组织细胞等
处存在A、B、H血型物质
ABO血型系统是根据每个人红细胞上是 否存在A和B抗原,可将人分成四种血型
ABO血型的配合性是 输血前试验的重要基础
血型抗原能够激活免疫系统 :
• 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到达胎儿的免疫球 蛋白(1gG2通过胎盘效率最低),并有结合 补体的能力,IgG3结合补体能力最强。其 次是IgGl,所以IgG3和IgGl在溶血性输血 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中有重要意义。
IgM
• 相对分子量为90万,由5个免疫球蛋白单 体通过J链连接而组成的五聚结构。
• IgM是胎儿免疫系统成熟时最早出现的免 疫球蛋白,并具有高度的有效凝集素,使 补体活化的效率高,1个IgM分子与红细胞 表面的抗原结合,就能引发补体介导的细 胞溶解现象。
– 病史,输血史 • 它们的临床意义
– 是否为温抗体?药物抗体,类抗体,多凝集 • 是否能提供配合型的血?是否有权宜方案?
• 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诊断 – 直抗试验、游离试验、释放试验
• ABO溶血病 – 换血血液的选择
• Rh溶血病 – 换血血液的选择
• 红细胞血型的选择 • 血小板血型的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