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仪器分析实验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合集下载

分光光度计使用步骤方法

分光光度计使用步骤方法

分光光度计使用步骤方法
1. 打开分光光度计前,先检查仪器部件是否齐全并处于良好状态,确保仪器正常运行。

2. 校准分光光度计,将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放入比色皿中,按照仪器使用说明进行调整,直至光谱分布符合理论曲线,光度值稳定。

3. 准备样品溶液:将待测的溶液加入比色皿中,液面不能超过比色皿的两侧刻度线。

4. 选择适当的波长:根据测量所需的吸收波长,调节分光光度计的波长选择器。

5. 调整路径长度:使用样品比色皿和纯水比色皿,先针对纯水比色皿记录一个基准值,然后换成样品比色皿,调节路径长度,直至读数稳定。

6. 测量样品吸光度:将已校准并调整好的分光光度计设置在待测波长上,置入待测样品比色皿,即可测量吸光度,并记录数据。

7. 完成测量后,关闭仪器并彻底清洗,确保干净整洁,以便下次使用。

根据实际应用需要,如果需要进行更加精细的测量,可以再进行一些控制步骤。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一、准备工作1.检查仪器:确保分光光度计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是否有损坏或故障。

2.准备试剂:根据实验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试剂溶液或样品。

二、进样1.打开仪器:打开分光光度计电源,并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启动和预热。

2.选择光程:根据样品的吸收强度选择适当的光程,一般来说,如果样品浓度较高,可选择较短的光程,反之则选择较长的光程。

3.选择波长: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当的波长。

一般情况下,可根据物质的吸收峰选择最大吸收光的波长。

4.进样:将试剂溶液或待测样品倒入透明的样品池中,注意不要溢出或弄脏边缘。

三、调零1.调节零位:根据仪器说明书调节零位,通常为调整样品池为空极或将样品池填满纯溶剂。

确保读数为零或接近零。

2.稳定仪器:根据仪器要求等待一段时间,使仪器系统稳定。

四、测量样品1.设置参比:根据需要选择一个参考物质,可以是纯溶剂或者与待测样品相似的物质,通过与参考物质的比较,可以减少溶液浑浊、杂质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读取数据:进行光度值的测量。

读取数据的方法有两种:直接读取和保存数据。

直接读取:先置于比色池中参比物,调节至零位,再将样液置入比色池中,测量吸收度,读取显示屏上的数值。

保存数据:通过设置保存模式,将测量数据保存到仪器的内存中,后期可以通过导出功能将数据导出到计算机或者其他设备中进行分析和处理。

五、数据处理1.曲线绘制:若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比较各组数据,可以根据测得的吸光度数据绘制吸光度-浓度曲线。

2.数据分析:根据实验需要进行吸光度数据的定量或定性分析,例如计算样品的浓度、比较各组数据等。

3.定量测定:根据标准曲线或者已知吸光度和浓度的关系,计算样品的浓度。

六、使用注意事项1.操作规范: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

2.避免污染:保持样品池的清洁,避免样品残留对后续测量的影响。

3.避免干扰:仪器放置在稳定的平台上,避免机械振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4.选择适当的波长:根据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选择适当的波长进行测量。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流程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流程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流程1. 准备工作在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以下是一些必要的准备事项: - 确保荧光分光光度计已经连接到电源,并且通电正常。

- 检查荧光分光光度计的灯泡是否正常工作,灯泡是否需要更换。

- 确保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样品室是干净的,没有任何杂质或污垢。

2. 打开荧光分光光度计软件打开荧光分光光度计的软件,通常会有一个图形界面供用户使用。

以下是打开软件的步骤: 1. 双击荧光分光光度计软件的图标,启动软件。

2. 在软件界面上找到并点击“打开”按钮,选择要分析的样品文件。

3. 样品的输入在荧光分光光度计软件中,需要输入样品的相关信息。

以下是样品输入的步骤:1. 在软件界面上找到并点击“新建样品”按钮,创建一个新的样品文档。

2. 在样品文档中填写样品的名称、浓度、体积等信息。

4. 调整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参数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参数调整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实验结果。

以下是参数调整的步骤: 1. 在软件界面上找到并点击“参数设置”按钮,进入参数设置界面。

2. 根据实验要求,调整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激发波长、发射波长、积分时间等参数。

5. 测量样品的荧光信号完成参数调整后,可以开始测量样品的荧光信号了。

以下是测量样品荧光信号的步骤: 1. 将准备好的样品放入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样品室中。

2. 在软件界面上点击“开始测量”按钮,荧光分光光度计开始记录样品的荧光信号。

3. 等待一段时间后,荧光分光光度计会自动停止测量。

6. 分析和保存实验结果测量完成后,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保存。

以下是实验结果分析和保存的步骤: 1. 在软件界面上找到并点击“数据分析”按钮,进入数据分析界面。

2. 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

3. 点击“保存”按钮,将实验结果保存到指定文件夹中。

7. 清洁和关闭荧光分光光度计实验结束后,需要进行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清洁和关闭。

以下是清洁和关闭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步骤: 1. 关闭荧光分光光度计软件,确保所有操作已保存。

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

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

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一、仪器准备1.打开分光光度计电源,并等待仪器进行自检和初始化。

2.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并设置好光源的强度。

二、校准1.使用空白试剂(比如去离子水)进行校准。

2.将空白试剂放入样品池中,关闭池盖,通过界面上的按钮选择“空白”模式。

3.调节光源的强度,使得光学通道中没有样品的情况下,检测到的光强度为基准值。

三、样品处理1.准备好带有试剂的样品,将样品移至样品池或比色皿中。

2.确保所有试剂和样品都处于相同的温度和搅拌状态下。

3.注意避免样品与池壁或污染物接触,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四、测量1.将样品池或比色皿插入光度计的样品槽中,并关闭池盖。

2.通过界面上的按钮选择所需测量的波长。

3.选择测量模式,通常有吸光度测量和浓度测量两种模式。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吸光度测量模式:用于直接测量样品的光吸收情况,通常用于检测样品的纯度或含量检测。

-浓度测量模式:通过预先建立吸光度与浓度的标准曲线,来计算样品的浓度。

五、数据处理1.根据测量所得的吸光度值和浓度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的浓度。

2.将结果记录并保存,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和绘图。

六、维护和保养1.定期清洁光度计的样品槽,以确保准确测量。

2.注意定期校准仪器,校准周期可根据实验室标准进行调整。

总结:分光光度计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实验仪器,可以用于各种领域的分析检测。

使用分光光度计时,需要准备好试剂和样品,并正确设置仪器的波长范围和光源强度。

在进行测量前需要进行校准,并注意样品的处理和池壁的清洁。

通过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和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得到准确的浓度或吸光度值。

使用完成后,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保证仪器的正常工作和准确性。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流程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流程

荧光分光光度计操作流程荧光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物质荧光发射和吸收的仪器。

它通过激发样品中的分子发生电子跃迁,然后测量这些分子返回基态时所发射的荧光强度,从而确定样品中特定物质的含量。

以下是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流程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1.打开荧光分光光度计电源,并确保仪器正常启动。

2.检查仪器是否连接到电脑或其他数据采集设备,以便记录和保存实验数据。

3.清洁测量室并检查样品池是否干净,如果有杂质应先清洗。

步骤二:校准仪器1.进行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校准,以确保仪器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选择适当的参考物质(例如标准溶液)进行校准。

3.将参考物质放入样品池中,并在仪器上设置相应参数(例如激发波长、发射波长和积分时间)。

4.进行校准测量,并记录校准曲线。

步骤三:设置实验参数1.根据实验需要,确定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并在仪器上进行设置。

2.设置积分时间,以确保荧光信号能够充分积累并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步骤四:样品处理1.准备样品溶液,并将其转移到荧光透明的样品池中。

2.确保样品池中无气泡或杂质,以避免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

3.根据实验需要,可以对样品进行稀释或前处理,以提高测量灵敏度和准确性。

步骤五:测量荧光信号1.将样品池放入仪器的样品室中,并关闭仪器的盖子以避免外界干扰。

2.启动荧光分光光度计并开始测量。

3.仪器会自动激发样品并记录返回的荧光信号。

4.测量完成后,仪器会显示荧光强度值或荧光曲线图。

步骤六:数据分析和处理1.将测量得到的荧光强度值或荧光曲线导出到电脑或其他数据处理软件中。

2.进行数据分析,例如计算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或比较不同样品之间的荧光强度差异。

3.根据实验需要,绘制荧光谱图、浓度曲线等图表以可视化展示结果。

步骤七:清洁仪器1.测量完成后,及时清洁样品池和仪器表面,避免样品残留对下次实验产生干扰。

2.关闭荧光分光光度计电源,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以上就是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流程步骤。

高等仪器分析实验-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高等仪器分析实验-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高等仪器分析实验(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实验目的1.掌握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使用方法:扫描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荧光强度,同步荧光光谱2.掌握荧光定量分析方法实验原理荧光分光光度计是常用的光学仪器,在定量分析,样品的光谱性质表征时经常用到。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功能是完成激发光谱,发射光谱的扫描,进行相对荧光强度的测量。

从激发光谱可以获得样品激发态能级的分布情况,用来选择定量分析的最佳激发波长。

从发射光谱可以知道样品基态能级的分布情况,用来选择定量分析的最佳发射波长。

荧光定量分析法的方法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类似,但需要注意荧光强度值是相对值,同一样品,同一仪器在不同仪器参数时获得的荧光强度是不同的。

只有当测量时仪器参数完全相同时,不同样品荧光强度的相互比较才有意义。

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类似,分子荧光光谱也是分子光谱,其谱峰较宽,特征性不是很强,谱峰重叠现象比较普遍。

为了减小谱峰宽度,避免谱峰重叠,提高分析的选择性,在定量分析时常采用同步荧光的方法进行。

同步荧光是同时扫描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激发和发射单色仪得到的谱图,通过选择合适的扫描参数,可以使样品谱峰变窄,并避免不同组份的谱峰重叠,得到比较好的分析效果。

同步荧光扫描有固定波长同步荧光法,固定能量同步荧光法,可变角同步荧光法,导数同步荧光法等,其中以固定波长同步荧光法最为常用。

扫描已知样品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时,可先根据参考波长来进行。

扫描未知样品的荧光光谱,可以将发射波长先每隔一定波长(例如50nm)扫描一个激发光谱。

对比不同位置的激发光谱,从最强的激发光谱中选择最大激发波长,设定该波长为激发波长,扫描发射光谱。

再从新得到的发射光谱中找到最大发射波长,在最大发射波长处重新扫描激发光谱。

扫描样品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时,需要注意:扫描激发光谱时,激发单色器扫描范围的长波端一般应小于发射波长;扫描发射光谱时,发射单色器扫描范围的短波端应大于激发波长。

否则在发射光谱(激发光谱)中与激发波长(发射波长)波长相同的位置会出现很强的散射谱峰,这不是样品的荧光引起的,应注意区分。

仪器操作流程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指南

仪器操作流程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指南

仪器操作流程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指南操作指南荧光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样品的荧光光谱和荧光强度的仪器。

准确的操作流程能够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本操作指南将介绍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操作流程,以帮助您正确地操作该仪器。

一、准备工作1. 检查仪器:确保仪器运行正常,灯泡、滤光片和样品池等部件是否齐全、完好,无破损或损坏。

2. 清理仪器:使用干净的软布轻轻擦拭仪器表面,以去除灰尘和污垢。

二、打开仪器1. 打开电源开关,待仪器运行稳定。

2. 检查仪器显示屏是否正常显示。

三、选择测试模式1.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测试模式:荧光光谱或荧光强度测量。

2. 使用仪器面板上的选择钮或相关命令设置仪器工作模式。

四、设置仪器参数1. 设置激发波长:根据需要,在仪器面板上或相关命令中设置激发波长。

2. 设置发射波长:根据需要,在仪器面板上或相关命令中设置发射波长。

3. 设置积分时间:根据样品的荧光强度,确定适当的积分时间。

4. 设置滤光片: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滤光片。

5. 设置温度:如需要稳定的温度环境,设置合适的温度参数。

五、样品处理1. 准备样品:根据实验要求,制备需要测量的样品。

2. 使用无尘纸轻轻擦拭样品池,确保样品池表面干净无污垢。

3. 将样品注入样品池中,保持样品池盖密封。

六、开始测量1. 点击仪器面板上的开始测量按钮,或输入相关命令以开始测量。

2. 仪器将自动进行激发和发射光源的控制,同时记录测量数据。

七、数据处理1.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数据处理方法。

2. 对荧光光谱测量结果进行波长校正、基线校正等处理操作。

3. 对荧光强度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计算等操作。

八、保存数据1. 将测得的数据保存至计算机或其他存储设备中。

2. 如需要,可以在仪器面板上导出数据以备将来使用。

九、关闭仪器1. 停止测量操作。

2. 关闭仪器电源开关。

操作荧光分光光度计需要仔细的步骤和耐心,确保操作准确无误,以获取可靠的测量结果。

荧光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荧光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荧光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一、开机
1、确保分光光度计与个人电脑是通过随机配带的USB数据线连接
2、将电脑打开,打开荧光分光光度计的电源开关。

3、检查表示氙灯是否被点着及仪器处于工作状态的批示灯是亮的。

4、双击桌面上荧光分析软件快捷图标。

5、等待程序初始化,系统将自检,如果出现错误提示,立即关闭荧光分光光度计,过15
分钟再重新启动。

二、关机
1、选择文件菜单里的“关闭”命令,点击“是”终止联机。

2、出现是否关机的图示,点击“是”关灯并退出荧光分析软件。

3、等氙灯充分冷却后再关荧光分光光度计。

三、操作
1、创建一个分析方法
从工具菜单中,选择配置命令来设置分析条件。

扫描类型选择波长扫描,根据标准再设定扫描模式、数据模式、发射波长、激发波长等参数。

2、测量样品
选择好测量方法后,进入波长测量界面,将样品入入指定的样品槽,点击菜单工具-扫描进行测量或点击扫描按钮进行测量,如果中途暂停测量,点击工具条上的停止按钮。

扫描完毕后,图谱处理窗口或打印窗口将会自动弹出。

峰值表将显示峰数、峰的起始位置、峰的终止位置、峰高值、谷位置、谷值、半峰宽等信息。

3、谱图处理
对样品和标准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对数据结果进行打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仪器分析实验(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实验目的
1.
2.掌握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使用方法:扫描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荧光强度,同步荧光光谱
3.
4.掌握荧光定量分析方法
实验原理
荧光分光光度计是常用的光学仪器,在定量分析,样品的光谱性质表征时经常用到。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功能是完成激发光谱,发射光谱的扫描,进行相对荧光强度的测量。

从激发光谱可以获得样品激发态能级的分布情况,用来选择定量分析的最佳激发波长。

从发射光谱可以知道样品基态能级的分布情况,用来选择定量分析的最佳发射波长。

荧光定量分析法的方法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类似,但需要注意荧光强度值是相对值,同一样品,同一仪器在不同仪器参数时获得的荧光强度是不同的。

只有当测量时仪器参数完全相同时,不同样品荧光强度的相互比较才有意义。

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类似,分子荧光光谱也是分子光谱,其谱峰较宽,特征性不是很强,谱峰重叠现象比较普遍。

为了减小谱峰宽度,避免谱峰重叠,提高分析的选择性,在定量分析时常采用同步荧光的方法进行。

同步荧光是同时扫描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激发和发射单色仪得到的谱图,通过选择合适的扫描参数,可以使样品谱峰变窄,并避免不同组份的谱峰重叠,得到比较好的分析效果。

同步荧光扫描有固定波长同步荧光法,固定能量同步荧光法,可变角同步荧光法,导数同步荧光法等,其中以固定波长同步荧光法最为常用。

扫描已知样品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时,可先根据参考波长来进行。

扫描未知样品的荧光光谱,可以将发射波长先每隔一定波长(例如50nm)扫描一个激发光谱。

对比不同位置的激发光谱,从最强的激发光谱中选择最大激发波长,设定该波长为激发波长,扫描发射光谱。

再从新得到的发射光谱中找到最大发射波长,在最大发射波长处重新扫描激发光谱。

扫描样品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时,需要注意:扫描激发光谱时,激发单色器扫描范围的长波端一般应小于发射波长;扫描发射光谱时,发射单色器扫描范围的短波端应大于激发波长。

否则在发射光谱(激发光谱)中与激发波长(发射波长)波长相同的位置会出现很强的散射谱峰,这不是样品的荧光引起的,应注意区分。

如果样品不是真正的溶液,或包含有不溶颗粒物,或是固体样品,如果扫描范围较宽时,通常在发射光谱(激发光谱)中激发波长(发射波长)整数倍波长的位置也会出现弱的散射谱峰,称为倍频峰,在分析光谱情况时也应注意区分。

对散射倍频峰或样品荧光峰,可通过适当改变激发波长来进行区分,散射倍频峰的位置会随着激发峰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而荧光峰位置通常是不变的。

如果倍频峰对样品的测量有干扰,可使用合适的滤光片消除倍频峰。

合适的消倍频峰滤光片应可以使发射光透过,而阻挡激发光不能透过。

如果样品荧光较弱,使用高灵敏度档测定时,通常会观察到溶剂的拉曼峰,也应注意与样品荧光进行区分。

拉曼峰的位置也与激发波长有关,同时会随着激发波长的变化而变化。

其位置估算方
法:?laman=1/(1/?ex-?H2O/107),其中波长单位为nm,?H2O为溶剂的红外吸收波长,单位为波数,溶剂为水时,主要的红外吸收是O-H伸缩振动,波长在3300波数。

狭缝的选择:激发和发射狭缝通常并不要求严格一致,为获得较好的灵敏度和准确反应谱峰形状,测定激发光谱时,选用较大的发射狭缝和较小的激发狭缝是比较好的。

而测定发射光谱时则恰好相反。

灵敏度档的选择:灵敏度档与仪器中光电倍增管的放大倍数有关,对荧光比较弱的样品,应选择灵敏度较高的档位,反之亦反。

但注意不同档位之间的荧光强度值没有确定的换算关系,不能相互比较。

进行定量分析时,所有样品必须在同样的狭缝和灵敏度档位测量。

仪器及试剂
970MC荧光分光光度计
缓冲溶液:10-2mol/L Na2HPO4-NaOH缓冲溶液,pH=11-12
1-萘酚储备液:10?g/ml
实验内容
1.
2.溶液配制
1-萘酚溶液:取一定量10?g/ml 1-萘酚储备液到25mL容量瓶中,加入3mL pH=11-12缓冲溶液,用蒸馏水稀释到刻度。

得到1-萘酚浓度为2.0?g/ml的标准溶液。

3.
4.1-萘酚荧光光谱的扫描
分别以400,450,500纳米为发射波长,测量样品的激发光谱,初步找到样品发光最强的激发和发射位置,然后以最佳激发波长扫描发射光谱,再从中找到最佳发射波长扫描激发光谱。

5.
6.同步荧光光谱的扫描
分别以??=60,90,120,150纳米为波长差扫描样品的波长固定同步荧光光谱。

观察光谱的区别和变化,说明同步荧光和普通激发和发射光谱的区别及如何选择最佳的??。

7.
8.观察水中杂质的荧光
分别取自来水,去离子水,二次蒸馏水,饮用纯净水,以激发波长370纳米,发射范围380-600纳米,测定样品的发射光谱,观察光谱的情况。

9.
10.观察荧光光谱中的瑞利散射
取去离子水,1-萘酚样品,分别按如下条件扫描发射光谱,观察不同样品中拉曼光谱的差别
11.
12.观察荧光光谱中的拉曼散射
取去离子水,1-萘酚样品,分别按如下条件扫描发射光谱,观察不同样品中拉曼光谱的差别
13.狭缝宽度对样品荧光强度和谱峰形状的影响
取1-萘酚样品,固定激发波长为332纳米,发射范围350-600纳米,调整不同狭缝宽度,观察荧光强度和发射光谱的变化。

14.灵敏度档次对荧光强度和谱峰形状的影响
取1-萘酚样品,固定激发波长为332纳米,发射范围350-600纳米,固定激发和发射狭缝宽度均为5纳米,调整不同的灵敏度档次,观察荧光强度和发射光谱的变化。

15.荧光光谱仪的稳定性
取1-萘酚样品,固定激发波长为332纳米,发射波长为460纳米,固定激发和发射狭缝宽度均为5纳米,灵敏度档次为?,选择动力学扫描时间为5分钟,时间间隔为秒,扫描样品的荧光强度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