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库仑定律的演示实验
库仑定律的演示试验

按课本图,应当用双线悬挂。
圄1
库仑定律的演示实验
可以用图1所示的方法做半定量演示。
Q是聚苯发泡塑料小球,表面包上香烟盒中铝箔,要尽可能光滑,直径8mm
用长约30cm的双丝线悬在支架Z下。
Q2和Q是直径8mm的钢球,粘在有机玻璃绝缘柄B上。
Q2的柄下有滑块可在轨道G内平移,移动方向与Q的两条悬线所在的竖直平面垂直。
Q应与Q等高且Q在两轨道中间线上方。
D是小灯泡,P是有刻度
的毛玻璃屏。
为避免气流和外界电场干扰,用适当大小的金属箱把Q和Q屏蔽起来,箱上面开槽伸入悬Q的丝线,箱前面
开槽,供灯光射入,箱后面开孔,供嵌入毛玻璃屏P。
记下Q不带电静止时的投影位置a,然后使Q和Q2都带电并将Q移
近Q,静止后他们的投影位置分别是b、c。
由图2可知,Q受库仑力-S,由投影量出s就反映了F的大小。
QQ
L
距离r也由投影量出。
移动Q2能改变r (但勿使0角太大)。
用不带电的球Q分别接触Q1、Q2可等分地改变它们的电量。
在不同的电量Q、Q2和距离r时分别测出若干s值,可粗略看出F与Q、Q和s的关系。
因为本实验是研究比例关系,所以投影的r、s不等于实际的r、s值也无妨。
库仑定律-ppt课件

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45°,g取 10 m/s2,k=9.0×109 N·m2/C2,且A、B两
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求:
(1)A、B两球间的静电力的大小;
(2)A球的质量。
【答案】(1)0.02 N
作者编号:43999
问题3:r1、r2与B、C的电量关系?
C qc
中间电荷
靠近两侧
电荷量较
小的那个
r1
FCA
Aq
A
A
r2
FCA FBA
B q
B
FBA
结论3:近小远大
k
qC q A
qB q A
k
2
2
r1
r2
2
qC
r
12
qB
r2
r1 r2时,qC q B
r2 r1时,q B qC
三个自由电荷平衡的规律:三点共线、两同夹异、两大夹小、近小远大。
新知学习
2.理想化的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3.均匀带电的球体,由于球所具有对称性,即使它们之间的距离不是
很大,一般也可以当作点电荷来处理---电荷集中在球心的点电荷。
两个带电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这种相互
作用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作者编号:43999
新知学习
02 影响静电力的因素
如图所示,用摩擦起电的方法分别让球形导体 A 和通草球 B 带同种电荷,并使
(2)2×10-3 kg
作者编号:43999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
库仑定律Flash动画演示实验ppt课件

2、三个自由的点电荷只受库仑力的平衡规律
两同夹异、两大夹小、近小远大
横梁平衡
验 (2)用完全与A、B相同的带
正电荷的C靠近A,作用力使
得银丝有一个扭转角,力越大
扭转角度越大。
库
仑 扭 秤
结果
(1) 改变A、C的距 离看扭转程度得:
F
1 r2
(2)改变A、C的 电量看扭转程度得:
Fq1q2
Made by Xue
内 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
二
容
所带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距离的二 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它们的连库线仑。力或静电力
课
2、表达式 F
k q 1q 2 r2
堂 3、适用范围: ⑴真空中
静电力常量: k=9.0×109N·m2/C2
⑵点电荷 (3)静止
小 二、库仑定律的使用
理想化模型,类似质点 一般都是说空气中
结 1、库仑力叠加
先求出每个电荷对所研究电荷的库仑力 然后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
力
是+2 x 10-6 ,求它们各自所受的库仑力?
的
解:q3共受F1和F2两个力的作用,q1=q2=q3=q ,相互间距离都是r,所以
叠 加
q2+
=0.144N q1
+
F1 = F2 = k
q2 r2
q3 +
F2 平行四边形定则 F=2F1cos30=0.25N
F1 F3 方向沿q1与q2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题的影响是否可以忽略不计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 .点电荷就是体积很小的电荷
9.2库仑定律精品PPT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三册

1.1 作用点
问题2:在什么条件下能把橡胶棒简化 成一个带电的点?
当带电体之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大小 大得多,以至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 荷分布状况对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的影响 可以忽略时,这样的带电体就可以看成 带电的点--点电荷.
质点和点电荷的区别 质点 -----一个有质量的点(大小形状) 点电荷-----一个带电的点(大小形状电荷分布)
平分电荷量
定量实验验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 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
大小:F
k
q1q2 r2
①k为静电力常量:k = 9.0×109 N·m2/C2。
②q为电荷量:计算大小时只将电荷量的绝对值代入。
例三.两个半径均为 R 的带电金属球所带电荷量分别为 Q1 和 Q2,当两球心 相距 3R 时,相互作用的库仑力大小为( D )
A.F=k Q1 Q2 3R2
B.F>k Q1 Q2 3R2
C .F<k Q1 Q2 3R2
D.无法确定
课堂小结
库仑定律
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
F ②两个带电体距离大就可以简化成点电荷。 A.2F B.F C. 实验演示:在圆筒与大球之间插入一张纸, 4 在 电学中,我们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做静电力或者库仑力.
(以上两个条件是理想化的,在空气中也近似成立)
D.F 2
点电荷-----一个带电的点(大小形状电荷分布)
实验演示:在圆筒与大球之间插入一张纸,
距离,电荷量 在 电学中,我们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做静电力或者库仑力.
实验演示:在圆筒与大球之间插入一张纸, 那么要是能够把它简化成一个点,这个困难也就不存在了. 问题2:在什么条件下能把橡胶棒简化成一个带电的点? 实验演示:在圆筒与大球之间插入一张纸,
库仑定律课件-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物体间静 电力大吗?
知识讲解
第 12 页
★★两个导体球,球心之间的距离为r,由于电荷间力的作用,
电荷在导体球上的分布如图所示,两球带同种电荷时F<
,
两球带异种电荷时,F >
。
知识讲解
四、静电力的计算
第 13 页
1.静电力的计算:静电力的大小计算和方向判断一般分开进行:
(1)大小计算:利用库仑定律计算大小时,不必将表示电性的正、 负号代入公式,只代入q1、q2的绝对值即可。 (2)方向判断: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来判断。
2.静电力的理解:库仑力是一种性质力,与重力、弹力、摩擦力
地位等同。对带电体的受力分析,一定不要忘记画库仑力。库仑
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库仑力遵守牛顿第三定律,
一对库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知识讲解
四、静电力的计算
第 14 页
3. 多个点电荷的静电力叠加:
【例题】真空中有三个点电荷,它们固定在边长0.5m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 顶点上,每个点电荷的带电量都是 2×10-6 C,求它们各自所受的库仑力。
D.保持点电荷的带电荷量不变,将两点电荷间的距离减 小到原来的1/4
知识讲解
课堂练习
第 18 页
【练习2】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ABC中,∠B=30°,在A、B处的点
电荷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A、QB,测得在C处的正点电荷所受静电力
B 方向平行于AB向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的点电荷带正电,QA∶QB=1∶8 B.A处的点电荷带负电,QA∶QB =1∶8 C.A处的点电荷带正电,QA∶QB =1∶4 D.A处的点电荷带负电,QA∶QB=1∶4
库仑定律的实验验证

库仑定律的实验验证
库仑定律是1784--1785年间库仑通过扭秤实验总结出来的。
扭秤的结构如下图。
在细金属丝下悬挂一根秤杆,它的一端有一小球A,另一端有平衡体P,在A旁还置有另一与它一样大小的固定小球B。
为了研究带电体之间的作用力,先使A、B各带一定的电荷,这时秤杆会因A端受力而偏转。
转动悬丝上端的悬钮,使小球回到原来位置。
这时悬丝的扭力矩等于施于小球A 上电力的力矩。
如果悬丝的扭力矩与扭转角度之间的关系已事先校准、标定,则由旋钮上指针转过的角度读数和已知的秤杆长度,可以得知在此距离下A、B之间的作用力,并且通过悬丝扭转的角度可以比较力的大小。
《库仑定律》PPT课件(第1课时)

两个或两个以上点电荷对某一个点电荷的作用力,等于各点电
荷单独对这个点电荷的作用力的矢量和。
已知:真空中有三个点电荷,它们固定在边长 L=50cm的等
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每个点电荷都是 +2×10-6C。
求:它们各自所受的库仑力
q1
q3
F2
F
F1
q2
13
F1=K 2
F=2F1cos
2.定量研究
库仑扭秤实验
带电小球C
带电小球A
作用:(1)控制变量
(2)微小量放大
平衡小球
库仑扭秤实验
操作方法: 力矩平衡(静电力力矩=
金属细丝扭转力矩)
思想方法:放大、转化
库仑
设计思想:控制变量法
库仑扭秤
实验表明:
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随着电荷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距离的
增大而减小。
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猜想:电荷间的作用力会不会与
过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显示出来。
F mg tan
T
实验过程
F
①探究F与r的关系
保持电荷量不变,改变悬点位置,观
察夹角变化情况。
②探究F与Q的关系
mg
改变小球带电量,观察夹角变化情况。
探究影响电荷之间作用力的因素
实验现象 ①Q不变时,
r变大,α角变小
r变小,α角变大
q1
q2
②r不变时,
Q变大,α角变大
1.内容:
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
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电荷间的这种作用力叫做库仑力或静电力。
库仑定律ppt课件

q
L=30r
q
们之间的距离
q
q
一、问题的提出
2. 怎样简化这些 因素,方便进行 实验探究?
电荷量(q1和q2 ) 距离r
二、实验探究
1. 定性研究
P1
+C
+A
q1
q2
实验探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研究: (1)电荷量q不变,改变距离 (2)距离r不变,改变电荷量
二、实验探究
1. 定性研究
演示实验1
电荷间这种相互作用力叫做静电力或库仑力。
三、库仑定律
2. 表达式
F q1q2 r2
F电
k
q1q2 r2
比例系数 k 叫做静电力常量, 国际单位制中,k = 9.0×109N·m2/C2
三、库仑定律
3. 理解
(1)适用条件: 真空中 静止 点电荷
三、库仑定律
3. 理解
(2)相互作用力的方向 :在它们的连线上。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
F引
G
m1m2 r2
31
27
11 9.110 1.67 10
= 6.6710
11 2
N
(5.310 )
47
= 3.610 N
四、静电力的计算
F电 = 8.210-8 N
F引 = 3.610-47 N
F电 =2.31039 F引
氢原子核和电子之间的静电力远大于万有引力。 研究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时,经常忽略万有引力。
实验探究:
(2)距离r不变,探究作用 力F与电荷量q的关系
演示实验3
实验探究: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电荷间相互作 用力与两带电体电荷量乘积成正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墼堂:焦星
堡堡垫童竺查
竺!竺塑塑塑堕!璺堕兰熊
:垫!兰生』旦
圭鱼型
图(1) 把8K白纸裁剪成26cm}26cm的正方形,并分成灰白相 间的12等分。如图(1)
图(4) 改变a、b两支有机玻璃棒的弧度间距,重复操作步 骤c),并记录有机玻璃棒a的转动角度。 e) 同时用两支有机玻璃棒b、c代替一支有机玻璃棒
・79・
(1)要认真听老师讲解 在每堂实验课的开始阶段,教师都会对本次实验的内容 进行讲解,同学们应该认真仔细地听讲,不要认为已经预习过 了,就忽视了听讲这个环节。因为你的预习,是按照你的理解 能力进行,难免会有遗漏和偏差,而教师的课堂讲解一般都比 较都比较精辟,是整个的概括和总结,同学们正好可以补遗解
作。 参考文献:
1.梁灿彬.电磁学【M1.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2004 2.陈佳洱,赵凯华,王殖东.面向2l世纪急待重建我国的 工科物理教育【J】.科技导报,1992.128.31. 3.宋德生,李国栋.电磁学发展简史【M】.南宁:广西人民出
版社。1987.
4.李贵福,段金梅,霍立林.中国物理教学法实验【M】.北 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5.何全.大学实验课的教学探讨叨.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学 报,2009 6.冯端,物理概念与实验演示阴.物理,1993,22(11):64l
・80・
今中外许多名著中的人物命运和喜怒哀乐,所描绘的自然景
万方数据
关于库仑定律的演示实验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周省三 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 江苏镇江212003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2012(2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kcjyyj201222089.aspx
7
预习时计算出的理论值进好比较。若数据不可信或理论值糍
差实在太大,说明你的实验不正确。需要重傲重涓。在攒绘记 录图形的时候,力求做到正确、完整。对周期性图形。一定要画 出不少于一个周期的完整图形。图形上的几个典型数据或者 关键的几个点(如转折点、交点、顶点、起点、终点等等),可以 在其旁边直接注明坐标的数值。 (3)科学的安排进度,按时完成实验任务 虽然我们提倡实验室小心细致,但实验内容比较多,所以 同学们要合理地安排进度,一般来说,每次试验,排在前面特 实验任务比较容易一些,后面的难度就要大了。因此。对前面 的实验内容就要安排的不能太慢,要为后面实验留出足够的 空间,所以实验课刚开始的时候,同学们就要计划安排一下实 践,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进度。 为了提高这一演示实验的实验效果.我经过长时筒多方 探究,对探究影响电荷问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实验避行了改进 和创新。通过改进积刨新,实验现象有了很大的提高,实验的 成功率也大幅度提升了,而且不受空气湿度的影响。 3。买验 (1)器材用品的准备: 8K白纸一张,直径5cm、高10cm的木质圆柱体一个.直 径5cm的三角板一块,大头钟一枚,教学用J23Ql有枧玻璃挎 三根,丝绸一块。 (2)器材用品的制作:
关于库仑定律的演示实验
周省三
(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 江苏镇江212003) l摘要】库仑定律走电学发表史上的第一个定量规律,关于库仑定律的实验课也是高职教学的重点与堆点。龙表臻电擘的研 究从定性进入定量阶段。是电学史中的一块重要的里程碑。库仑定律阐明。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阍.寺相互作用力与距离平 方成反比,与电量乘积成正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残上。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整个定理的过程比较枯燥.光口速 学生不一定能够直接接受,需要通过演示实验的方法深入讲解。以下本文就简单地谈谈库仑定律j夷示实验改进对高取教学的重
合能力。 2.实验课的基本要求
I文章编号】2095—3089(2012)调—・0079—02 惑,加深理解。另外,教师的经验比较丰富。知道同学们在实验 时经常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了解同学们在实验过程 中常常容易犯的各种错误。因.I}|:在教舜的讲解过程孛,同学们 可以避免再犯同样的毛病。还有,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方法 等做出一些必要的修改、调整和更新,因此课堂听讲对于学生 们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其次。正因为如此。同学们把实验 的预习和课堂听讲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是真正上好实验课 的关键所在。 (2)认真观察现象。仔细记录实验结果 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应该认真观察实验产生的现象。需 要记录的要仔细描绘出到的现象,在记录实验数据的时候,首 先要先判断以下数据是否正确可信。有理论计算值的要稚你
单易行。 5.实验结论
I F=与
l l
图(3) 在三个有机玻璃棒中选其一。用细线悬挂法确定 有机玻璃棒的重心,然后再用电钻(钻头用缝纫机小号针头) 在有机玻璃棒重心处打孔,孑L不要打穿透,打孔到有机玻璃棒 直径的三分之二处即可。 4.实验的操作步骤 a) 把灰白相间的12等分正方形纸平整摆放好,再把 做成支架的圆柱体放在正方形纸的中心处。 b) 用丝绸同时摩擦三根有机玻璃棒,使其一端都带 电。把其中打孔的一支有机玻璃棒a放在圆柱体大头针支架
的新的解释。它的更重大的意义。在于它给传统教育观念带来 的巨大冲击。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个人发展的模 式,从而使我们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学生发展。审视 我们对学生的评价。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华出版
社1999年版
2.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 2001年版 3.霍力岩.沙莉.<美国”多元智力理论实验学校研究项目“ 及其启示>‘比较)(京)20a7年I期 4.陈琦。刘儡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 版)
堡垒整童堑壅
堡燮幽堂里墅壁垒堂。
2012年8月
上旬刊
教学・信息
调整学习策略;后期要进行分析与总结,检测是否达到预期效 果,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启自我认识智能。 8、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堵养自然智能 自然智能是指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 认和分类。能够洞察自然或改造自然的能力。语文教学可以引 领学生离开教室,走出校园、贴近自然环境。让学生进行社会 实践活动,近距离地观察、调查当地的环保状况,研究当地风 土人情等。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要督促学生养成写观察日记的 习惯。自然观察能力是一种超学科的能力,要努力使学生在生 活中形成持久而又稳定的观察注意,还要指导学生在观察事 物时进行积极思维,尽可能地调动全部感官。运用视避、听觉、 触觉等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 以上谈的是多元智力理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实施 策略。事实上,多元智能理论不仅仅在于提出了一种对于智力
在语文教学中挖掘美
韩畅
(齐齐哈尔市第二中学161006) 【摘要】中学语文课本里蕴含着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及科学美,本文结合实例,介绍了如何凭借课文挖掘美,继而着重谈论 了依托课堂创造教学之美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现美创造美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80—02 语文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古
d) b,重复操作步骤c)。
图(2) 在直径5cm的三角板圆心上钉入大头针,针头朝 上。如图(2) b) 把钉好大头针的三角板用万能胶固定在圆柱体 上,做成支架。如图
a) (3)
a
比较c)、d)实验现象,我们不难发现,随着a、b间弧度间 距的增大,有机玻璃棒a绕大头针的转动角度变小,从而证明 电荷间的作用力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少。 再比较c)、e)实验现象,我们又发现,两支有机玻璃棒b、o 比一支有机玻璃棒b更能使有机玻璃棒a转动的角度大,从 而说明电荷间的作用力随着电荷量的增大而增大。通过上述 实验的创新和改进。电荷问的作用力随着电荷量的增大而增 大。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少的实验现象非常明显,而且操作简
c) 上,静止不动。 c) 将另一支有机玻璃棒b的带电一端放在有机玻璃 棒a带电一端旁。则有机玻璃棒a绕大头针转动。对照正方形 纸的灰白弧度间距,记录两支有机玻璃棒的弧度问距和有机 玻璃棒a的转动角度(几个灰白间距)。(如图4)
演示实验是学习库仑定律的基础.是科学探究的一种精 神。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处于重要地位,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过程.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在人类探索物质的微观和宏观 领域,研究二者问的关系,为人与自然界普遍性规律提供’r一 个”范畴”。在复杂的系统中。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层次在不 断加深,如描述静止电荷之间的作用力等,是有着丰富探究方 法的富矿区域。在当今科技竞争极为激烈的时代,人们在注重 探索自然界基本规律的同时。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广泛性和复 杂性认识层次在不断加深,为从事物理教学,进行高职人才培 养提供了大有可为的领域。因此,在高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坚持”:三个方向”方针。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教学功能和能力 培养功能。深入研究演示实验的科学性、艺术性、培养方法、能 力与创新意识,在教学中适当安装接口,培养科学素质,坚持 和发扬物理本身所具有的探索性、革命性、追求基本理论的重 大精神.创造一个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求实创新、追求理 想、崇高科学的学术范围,为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生活而努力工
要性。
【关键词】高职教学库仑定律演示实在离职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本人看过一篇有关于库仑定律的电荷问相互作用力的实 验探究报告,其中有一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演 示实验。笔者在高职的相关教学中发现。若以该文中的文字和 图示要求做这一演示实验。实验现象不明显,甚至无任何现 象,成功率很不高,很难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这主要是因为 静电不易储存,而且做静电实验对实验器材及空气湿度要求 较高,所以实验实施难度较大,实验现象也不明显。这样很不 利于高职教学演示实验的改进,因而,如何提高该演示实验的 真实成效尤为重要。我们的实验体会和考虑概括如下: (1)推进”基于问题“的实验教学模式,学生在进入实验室 前,预先准备好要探究的问题和实验方案,指导教师进行必要 的辅导。这样便于学生的有的放矢,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实验 室,学生市实验的主导者和主动者。培养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 者,两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刨新能 力、实践能力与学习能力。 (2)教学实践表明,在传统的2—3实验课时内仅能完成一 些验证性的基本实验,而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需要有 更加充足的时间保证,才能达到预先的效果。推进开放实验室 秘课内外实验相结合的模式,有效地开展设计性、综合性秘研 究性实验的重要条件。开放实验室和课外教学模式。能有效地 解除时间对学生的束缚,为学生创造出更大的学习空间,学生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灵活的选择时间,保证设计性、综合性和 研究性实验内容的完成。 (3)引入并且逐步加大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能力 在学生的成绩考核评定中所占的比例,通过这一考核方式和 内容的改革,以教促考,以考促教。促迸学生的设计性、综合性 和研究性实验能力的锻炼与培养,科学、全面地衡量学生的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