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英语教学案例
初一英语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英语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初一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效率,成为了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本案例以情境教学法为基础,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本节课的单词和句型,了解西方文化背景。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敏捷性和反应速度。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学对象初一学生,年龄在12-14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但自制力相对较弱。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播放一段英文歌曲,如《Happy》,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 引导学生说出歌曲中的单词和句型,复习旧知识。
(二)呈现新知(15分钟)1. 创设情境:以“学校生活”为主题,展示一张校园地图,包括教室、图书馆、操场等地点。
2. 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地图上的地点,如:“This is our classroom. That is the library. O ver there is the playground.”3. 教授新单词:classroom(教室)、library(图书馆)、playground(操场)等。
4. 教授新句型:Where is...? It is...(在哪里?它在...)(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游戏环节:进行“找朋友”游戏,让学生用所学单词和句型描述自己,如:“I am in the classroom. I like reading books.”2.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设计一个校园地图,并用英语标注地点。
3. 角色扮演:模拟校园生活场景,如上课、借书、运动等,让学生用英语进行对话。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单词和句型,强调重点。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5优秀教学案例

4.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相互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提高方向。反思与评价的教学策略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5.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本案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灵活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等多种教学策略。这些策略的有效结合,使教学内容与过程丰富多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5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基于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5,该单元主题围绕“My family and friends”(我的家庭和朋友)展开,主要介绍家庭成员和朋友的相关知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描述家庭成员和朋友的词汇,学会使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你认为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朋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根据小组成员的特点和能力,分配不同的任务和角色,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2.设计小组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小组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学生相互评价,鼓励学生给予他人肯定和鼓励,培养学生的友善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提高方向。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精选5则)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英语教学案例分析(一):Whales Are Not Fish现场观察与分析一、背景?1、上课时光:2001年2月15日2、上课地点:奉贤县钱桥中学初一(2)班3、学生状况:30位来自远郊农村,5位外地借读生,1位三峡移民。
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理解潜力较差。
4、知识背景:学生在第一课The Moon 中已学会了单音节和双音节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并在教授Drill 1 时讲明了比较级与最高级的构成法规则相同,掌握了good, much , many,bad, little等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5、教学资料: Whales Are Not Fish 七年级第二学期Lesson Two 第一教时?6、教学目标:能掌握单音节和双音节形容词的最高级的用法;能归纳总结形容词原级、比较级、最高级的用法并能理解运用。
?7、预期目的:传统的语法教学中,教师往往给出语法规则,然后让学生操练、套用规则以到达巩固目的。
这对学生来说,属于理解性学习方式。
这样的教学,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气氛较沉闷,学生较易感到枯燥乏味。
因此,我想将探究性学习方式渗透在课堂语法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语法规则,巩固规则,运用规则,从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潜力、创新精神。
?二、设计意图、教学片段及诊断分析“探究性学习”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中心,研究为手段,实践为途径,过程体验重点,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培养为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本课设计时,我力求将上述特征体此刻课堂教学中。
我发现,研究性学习实施时三个相互交叉推进的阶段-进入问题情景、实践体验、表达和交流与外语教学“3P模式(Presentation -Practice-Production)”是相通的。
因此,我在Presentation这一阶段中,从身边的事物出发,创设情境,引出最高级,激发学生探求最高级使用规则的欲望并归纳总结(即发现、探究问题)。
在Practice这一阶段中,我让学生前后联系,构成形容词三种形式用法的知识网络,并探求相应的记忆策略,然后操练(即探究、实践问题)。
中学英语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本文以某中学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一节课为例,探讨如何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二、案例描述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有关旅游的词汇和短语,了解不同国家的旅游文化。
(2)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2. 教学内容(1)词汇:travel, tourist, culture, scenery, famous, etc.(2)短语:go on a trip, visit a place, enjoy the scenery, etc.(3)句型:What do you like to do during your vacation? I like to visit famous places. I enjoy the scenery very much.3.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旅游的英文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What is the video about? What do you see in the video?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The video is about traveling. 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places in the world.(2)新课导入教师展示一张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谈论自己想去哪些国家旅游。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关的国家名称和旅游景点。
(3)任务一:词汇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新课词汇,并让学生用新学的词汇造句。
例如:I like to visit the Great Wall in China. I enjoy the scenery of the Yellow Mountains.(4)任务二:听说练习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组选择一个国家作为旅游目的地。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七单元优秀教学案例

3.最后,我会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强调重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3.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体验到学习英语的快乐,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通过对水果话题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健康饮食,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课堂导入:以一首关于水果的英文歌曲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2.实物的展示:准备一些水果实物,如苹果、香蕉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认识这些水果。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设计一些与水果话题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知识,如填空、选择、翻译等。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本节课所学词汇和句型,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3.鼓励学生在课后与家人、朋友分享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4.最后,我会提醒学生在下一节课前准备好相关水果,以便进行课堂展示。
针对这个单元,我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案例中包含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如歌曲欣赏、游戏、小组讨论等,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我也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他们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3.情境对话:设计一些水果店的情景对话,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并运用本节课的重点句型。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案例(初一年级)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案例(初一年级)一、教学背景本案例适用于初一年级学生,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课程主要着重于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英语口语表达,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研究并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英语口语表达;2. 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能够流利地运用所学表达方式进行简单对话;3.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1. 问候与介绍- 表达问候:Hello, Hi,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 自我介绍:My name is [name]. I'm [age] years old。
2. 日常交流用语- 表达感谢:Thank you, Thanks a lot, I appreciate it。
- 表达道歉:I'm sorry, Excuse me, Pardon me。
- 请求帮助:Can you help me? Could you please help me? Would you mind helping me?3. 询问与回答- 询问时间:What time is it? Do you have the time?- 询问日期:What's the date today? What day is today?- 询问身份:What's your name? Where are you from?4. 日常生活话题- 谈论天气: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t'ssunny/cloudy/rainy。
- 谈论学校:What grade are you in? Which subjects do you like? Who is your favorite teacher?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英语口语表达。
七年级英语上册人教版Unit5FunClubs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我国七年级英语上册人教版Unit 5 Fun Clubs为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介绍不同的俱乐部以及学生们喜欢的俱乐部类型,通过介绍俱乐部活动,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学习俱乐部相关的词汇和短语;2.能够运用一般现在时描述自己喜欢的俱乐部及原因;3.通过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及时的反馈,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上述策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我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教学评价方面,我会坚持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过程表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总之,我将全力以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生活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各种俱乐部活动,如运动俱乐部、艺术俱乐部等,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知和运用英语。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俱乐部的成员,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真实的语言交流,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图片展示:利用图片展示不同的俱乐部场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
2.学生能够尊重他人的兴趣和选择,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3.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仁爱版七年级英语下册优秀教学案例:Unit8Topic3SectionC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例如,在巩固环节,我可以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时间段,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和描述。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1.学会尊重他人:在询问时间时,要注意礼貌用语,尊重他人的时间安排。
2.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通过学习时间表达,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3.培养合作精神: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中,学会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增强自信心: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1.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询问时间的句型“What time is it?”以及回答句型“It's time for lunch/dinner/school.”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表达日常生活中不同时间段的活动,如“morning”,“afternoon”,“evening”等。
3.能够理解并运用一些与时间相关的表达,如“half past”,“quarter past”,“ten to”等。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日常生活中询问和表达时间的方式。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角色扮演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下的时间询问和表达。这种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英语教学案例
当今英语教学也采用了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思维能力提高了,创新意识也更强了,从而更好地达到了听说读写交际英语的目的。
下面就本人在实践中的一些心得来谈谈“任务型教学模式对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些要求”这一问题。
一、要求教师合理安排好小组成员,落实角色, 保证任务型教育的顺利进行。
二、要求教师设计任务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呈现任务具有科学性、发展性和可拓展性.
三、要求教师操作任务放得开,活得起,收得拢。
四、要求教师成功结束任务完成过程。
附[案例]一课时
课题:Where is my backpack? (Period 1)
一、教学过程
Step 1. Warm up
T: There is something in our classroom. Is there a blackboard in our classroom?
Ss:Yes.
(Ask children to say some sentences with "There is …")
Step2. Presentation
1. Lets do. Ask students take out their hands and make
gesture "in/ on /under /near /behind".
(Students do with the teacher.)
2. T:I have a backpack, But I cant find it, can you help me?
Ss: Yes.
T: Where is my backpack?
3.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Listen and circle.
Step3. Practice
1. Reading practice. BACKPACK show a dialogue, children read and think.
2. Ask children take out their pictures and describe their rooms.
3. Writing practice. Ask children to write a composition about their rooms.
二、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不同介词的用法,并会表达不同的方位。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语言。
但在教学中,学生在读的时候都是没有出声的,不叫朗读,叫默读,看不出读的效果。
在写的训练上也流于形式,没有给范文,就让学生直接写,而且写的时间太短,就一分钟,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教师充分发挥在情境中教学,逐步引导学生去感悟,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大大降低了教学的难度。
三、成果经验
在本节课上,教师教学设计合理,容量大,重难点突出。
在英语听、说、读写四个环节上,均有所体现,遵循了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教学原则。
在听说教学上落实得还可以,到了读写的时候明显有走过场的痕迹,但是,教师充分发挥在情境中教学,逐步引导学生去感悟,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大大降低了教学的难度。
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首先,从课堂教学氛围来看,感觉有些单调,初中生不像小学生那样大胆,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他们好像是被动的, 老师叫到了就主动参与, 没叫到就不发言。
其实这种学习的方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如果课堂上少了学生的积极发言,那学生不就成了观众了吗?这样的课堂缺乏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那么我们应该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说,鼓励的微笑和眼神、行赏的话语、关注的神态,暖暖的掌声,分组活动,做游戏等,从各方面去启发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不仅能学会教的语言,还能创造新的语言。
其次,在本案例中,小组合作的方式有所体现,教师将学生分成6人小组,并且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搭配,在讨论的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样很好。
但总感觉讨论得不是很热烈,合作的氛围不浓,还有些学生说当地方言。
怎样才能使小
组合作落到实处,这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
可能运用评分、比赛的办法,让小组里的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参加小组的活动,并能在活动中获得知识。
最后一点,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虽然得以落实,但在教学评价上似乎也有所欠缺,其实在小组中完全可以对每一个学生都进行评价,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也有助于老师从多方面了解学生情况。
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