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原理比较

中西医原理比较
中西医原理比较

西医中医比较论

1879年,浙江儒学保守派人士俞樾先生发表《废医论》(笔者注:作者所欲废者乃中医也),中西医之争在我国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然而,尘埃并未落定。

不过,在普通大众看来,西医已经战胜中医。看看城市、乡镇的医院,高楼大厦、气派非凡者,百之九十九是西医医院。相形之下,各地的中医院简直就是破庙,难登大雅之堂。又看看周围的亲戚、朋友、同学和陌生人,偶有感冒,吃药看医生也多是进西医医院,又是X 光,又是葡萄糖,又是各种带着洋名的抗生素、激素或其他退烧药,动则几十元上百元,甚至上千元也是常事。即使不进医院,自己?对症?买药,也多是什么严迪、白加黑、阿莫西林、感康、阿司匹林等等?国产化?西药。

最近在医学8号楼网站上又看见一篇文辞激越的揭批中医的檄文《告别中医中药》,作者是中南大学科学技术与发展研究所的的张功耀。他当然不是医生,也不懂中医,从其工作单位名称也略知一二。作者在文章的内容提要中?一针见血?的指出:以文化进步的名义,以科学的名义,以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名义,以人道的名义,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告别中医中药。实际上,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大量的历史名人反对中医中药,比如新文化运动的战将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就曾讽刺中医中药,他写道:?我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胡适也说:看这本书?叙述的西洋医学每一个方面的演变过程,我们也可以明白我们现在尊为’国医’的知识与技术究竟可比人家第几世纪的进步。??回头想想我们家里的阴阳五行的‘国医学’,在这个科学的医学史上能够占一个什么地位。?陈寅恪则说:?宁愿让西医治死,也不愿让中医看病。?近现代史上反对中医的名人还包括梁启超、孙中山、梁漱溟、陈独秀、郭沫若、巴金等。

西医真的优于中医吗?中医真是阻碍文化进步的、非科学的、不人道的医学吗?本文仅从西、中医论治感冒的角度来分析二者孰优孰劣。

西、中医对感冒的病因、病理分析

那么,这两种医学是如何分析感冒的病因、病理的呢?

在西医看来,人的感冒是由人体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因而产生发热、恶风寒、咳嗽、咽喉肿痛、呕吐、鼻塞、流鼻涕等症状。然而,中医

却独树一臶,她并不从病毒、细菌的角度立论,而认为人之感冒是由人体感受外界风寒或风热等邪气而引起的。在医圣张仲景看来,感冒属于太阳病,一般是人体六经中太阳中风(《伤寒论》第二条)(狭义中风,并不是现代心脑血管病所称中风。)或太阳伤寒(《伤寒论》第三条)所致。风寒袭表,营卫郁于中而发热;寒邪束表,卫阳被遏,故见恶寒;人体腠理疏松,感受外邪后卫不外固,卫失温煦,从而玄府开张,不耐风袭,故见恶风;外邪犯肺,肺气宣发受阻,故见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卫气受伤,肺气不降,胃气上逆则见呕吐;外邪袭体,太阳经气不降,则见脉浮。等等。

从科学主义的观点来看,西医对感冒的病理、病机分析更为合理。西医所论感冒为上呼吸道感染,感染者感染细菌耳。细菌在现代仪器下确凿可见。而中医所谓风寒、风热则无迹可寻,凭你现代什么高科技设备都检查不出,这如何叫人相信?因此,在当代科学主义占据话语霸权的世界上,中医在西医咄咄逼人的攻势下、中医医生在受西医理论影响后多数成为庸医的情形下节节败退,阵地不断丢失,在一些人眼中(如上文提及的张功耀先生),中医甚至成了愚昧、阻碍科学与文明进化及危害生物多样性的代名词。

那么,如此说来,西医果然比中医疗效更好、更加科学吗?西医果然已经战胜中医了吗?二者对感冒病因、病理的分析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吗?

西、中医对感冒的治疗及其引发的问题

那么,西、中医如何治疗感冒呢?

首先来看西医。现在国内很多西医医院对感冒中出现的?炎症?都使用各种抗生素来?消炎?,比如对咽喉肿痛。抗生素在其中的疗效一直令人怀疑。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90%以上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对感冒病毒根本不起作用。这在国外医疗界是常识,国内众多西医医生也很清楚。“科学的”西医至今仍然无针对病毒的特效药。例如“咽痛是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常见症状。多数在24~48小时间缓解。偶尔是急性会厌炎所致……A 咽炎不应常规使用抗生素,绝大多数病人即使不用抗生素均良好结果(A类, Ⅰb级)……经6组儿童荟萃分析表明,用抗生素治疗儿童URTI 无效。经700多例成年病人的随机对照研究,分抗生素组、不给药组、迟给药组,为期3天,结果3组间无主要差别。……咽痛时不应使用抗生素缓解症状(A类, Ⅰb级)抗生素可缓解非细菌性咽痛,但对缩短病程和减轻病情,抗生素并不优于一般镇痛剂。”尽管如此,各种昂贵的抗生素仍然在国内医院的感冒治疗中广泛使用。其中原由,自

不待言。

对于感冒中出现的恶风寒、咳嗽、呕吐、鼻塞、流涕等症状,西医也没有什么特效药,只能略为缓解症状。不客气的说,?只能缓解症状?就是无效,因为这种效果只是一种假相。但是,具有科学迷信(这是个很奇怪的组合,科学与迷信本是对立的,但在这里却?奇妙?的结合在一起。)的人却很乐意被忽悠。

西医消炎退热最后一招就是使用抗生素,比如2003年对SARS(虽非一般感冒)高热病人之无效的西医治疗,最后大剂量使用激素与联合抗生素也难见效果。以冰镇的来对治临床高热病人也是常见方法,其效果如何恐怕就不必多言了。这种西医“绝招”其实毫无效果,即使当时似乎有效,也是一种骗人的假相。实际上,冰镇不但降不了热(其暂时的降热必将引起更严重的反弹),还会加深寒邪对病人的侵袭。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这种方法思考问题方式之简单简直令人吃惊,这是纯粹把人当作比如一杯水,认为杯中水温的降低就是人体体温的降低。这是把人作为无生命机器的自然推论。

对于这些,连西医医生也是承认的。?治感冒没有特效药。感冒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的,但即使吃药也要大约一周才好,这是因为医学界至今还没有治疗感冒的决定性方法。??患感冒后,人们常想把病马上治好,追求所谓的特效药,其实,感冒是没有特效药的。现在治疗感冒的药物,事实上只能使患者症状减轻而已。感冒大体是由病毒引起的,对合并细菌感染的感冒,抗生素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对病毒引起的感冒,治疗药物很少。现在人们习惯于用抗生素治疗感冒,而且越用越升级,有时几种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混用。这种做法弊多利少,因为绝大多数抗生素对感冒病毒无效,而且长时间大量应用抗生素会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毒副作用。??治疗流感,目前还没有什么特效药!”

换句话来说就是现有的西医西药对感冒几乎无效。其中的原因就在于西药对于病毒的无效果。西医说没有特效药实际上仍然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说法:虽然无效,但要说得委婉一些,不要太赤裸了。不过,上述说法只是对于西医西药来说才正确。其中谈及的?即使吃药也要大约一周才好?是很多人的经历。那么,这是否说明西药对感冒产生了作用呢?感冒一周左右好是否为当代最新的发现呢?答案都是否定的。

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说:?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从本条我们可以看到,感冒通常的自然病程只有6-7天。如果感冒不经过误治而且患者的体质

不是特别虚弱的话,多数经过一个自然病程就可不药而愈,少数要两三个自然病程的时间。其中的原理,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谈到的人体阳气的“一阳来复”后对病邪的抗争。由此可见,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医圣就已经揭示出感冒的自然病程。这样一来,我们就发现,虽然感冒后用西医、西药治疗,但仍然多数人要经过约一周才能好,这只说明:一、感冒之后常常要经一周左右而愈并不是个新发现,今人只是拾古人之牙慧,如果还有人说现代医学更科学和发达,那么在这一点上我们并没有任何的证据表明这点;二、西医、西药对感冒的治疗实质上是无效的,而这点也恰好证明了上述西医医生的西药于“治感冒没有特效药”的说法。但是,尽管如此,西医仍然孤芳自赏的自认为科学,普通大众仍然在接受着这种科学的迷信。

那么,中医是如何治疗感冒的呢?其效果又如何?我们这里只以仲圣人《伤寒论》中的两个方子来讨论。《伤寒论》中对外邪经由太阳经入侵形成的感冒的治疗有两个主方:麻黄汤和桂枝汤。麻黄汤针对伤寒感冒,主要症状表现为无汗、恶风寒、发热、周身疼痛、流涕、鼻塞、脉浮紧;桂枝汤则针对中风感冒,其主要症状为汗出、发热、恶风寒、头痛、大量流涕、鼻塞、脉浮缓。此二方均为发汗方药。

那么,这两张方子是否会如《黄帝内经》上说得那样用后?效如桴鼓?呢?或者按照上述说法,这两个方子是否是?治感冒的特效药?呢?这要取决于辨证是否准确,药量是否足够,发汗是否过度,饮食调理是否得法。笔者就曾以这二方治过自己的感冒,确实?效如桴鼓?。2005年春节过后几天,本人感冒后鼻塞、流涕、恶风寒、无汗、周身不爽、轻微发热,晚上煮麻黄汤一碗,喝后捂被睡觉,约两小时后周身烘热,血脉鼓动,汗出,鼻塞流涕解除。第二天早上起来,感冒症状全无,只剩些许不适。接着节饮食半天,不适感消失。2006年6月底,某因正对后背颈项大椎穴等处吹空调,翌日鼻塞多涕、恶风寒、汗出、全身不爽。照方抓桂枝汤二剂,连续服药一剂,鼻塞除、几无流涕、汗出;再进二剂之不足三分之一,功毕病除如初。以往本人以西医、西药治感冒时,从未好得如此快过。

由上可知,《伤寒论》方药用之得法,则其效桴鼓,所谓?一剂知,二剂愈。?是为感冒之特效药,根本不存在所谓一边服药一边还要一周左右时间才能好的问题。本人曾为他人开用此方,服后亦效。

如果说感冒的发病主要是因为西医所说的病毒或细菌所致,那么,为何桂枝汤和麻黄汤以其发汗法而能收到特效?有所谓汤剂的现代研究说,此二方汤剂具有抗菌和

抗病毒的效果,那么,就请把病毒放入二方煎好的汤剂里面,看其抗病毒、抗菌效果是否足以起到效如桴鼓的作用?显而易见,把细菌放入此汤剂中的杀菌效果绝对会让?现代?研究者失望的。不然,现代研究者早就欣喜若狂了。这种所谓中西结合的研究方法实际上走的是中医西医化的路子,是以西医的理论来指导中医中药的研究,是弃医留药的、医药分家的做法,也是促使中医迅速灭亡的捷径。

通过桂枝汤或麻黄汤的发汗法而不是西医的杀菌、杀病毒法,不但退了烧,其他症状也迅速消失,这说明了什么?至少说明西医对感冒病因、病理的解说是极端片面的。发人深省的是,虽然现代西医根据其病因理论解释了感冒的起因但却治不了,这一点从没有引起西医人对西医感冒病因认识正确性的怀疑,却仍是一味从原子论出发,把其解释为病毒结构的特殊性阻止了人类药物的有效性。

西医认为,病毒和细菌才是感冒的真正原因。但是,从上文我们知道,西医因为没有杀灭病毒的特效药,所以对90%以上的感冒无能为力,从而绝大多数感冒药只能略微缓解症状,其他只能靠人体的自愈机制来解决。然而,从天气炎热而吹空调致感冒来看,吹空调之前并不存在病毒的猛增,结果致感冒。中医认为,空调的风寒之气突然来袭,致使人体营血卫气难于适应变化而被遏致感冒。药用桂枝汤或麻黄汤鼓舞人体阳气驱除风寒邪气,汗出热退病愈,若汗不出,则病必不除。其中机理与杀灭病毒或细菌了无干系。这样就有了一个令人奇怪的对比:自称科学并找到感冒原因而坚称病毒、细菌才是感冒罪魁祸首的西医治不好感冒,但是,被西药认为“不科学”、“愚昧”的中医中药却能治好感冒。究竟是能治好感冒的医学是科学,还是治不好感冒的医学才是科学?读者自可作出判断。

进一步分析,西医西药对病毒性感冒束手无策,杀不了病毒,同时也祛不了风寒风热。感冒后要等待人体正气来祛除邪气而自愈,要不就只有等着风寒等邪气内陷脏腑,继而成就脏腑重病、难病。再进一步,即使西药能够杀灭病毒,外来邪气也仍滞留人体,如果人体正气不足抗邪,外邪就会巡经入脏腑。综上可见,病毒并非感冒的主要原因。

那么,细菌性感冒呢?抗生素是可以杀灭无抗药性细菌的,它是否就能治好细菌性感冒了呢?其实,这与病毒性感冒分析一致。虽然抗生素可以杀灭细菌,但仍然祛除不了风寒之邪,仍然只有等待人体正气来祛除邪气而自愈,或者等着风寒邪气内陷脏腑。西医往往把发热分析为人体免疫细胞吞噬细菌或病毒而来,是有了炎症,认为

炎症与发热是二而一的问题,因而顺理成章的用抗生素杀细菌,认为这样就能消炎退热。中医用发汗法,汗出则热退,风寒等邪气也同时被驱逐而出,没有半点遗留问题。西药用抗生素后,则常常见到无其余诸症但留长期低热或咳嗽等,实际上,这就是风寒等邪气滞留体内所致。

当然,感冒的主要原因不是病毒与细菌及其与人体的矛盾,而是风寒等邪气及其与人体卫阳等正气的矛盾,但这并不是说病毒与细菌在感冒中不起任何作用。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对该问题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的认识与把握,对于感冒等疾病也是一样。

有人会说,如果受风寒是感冒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为什么爱斯基摩人常年生活在严寒地带却少感冒呢?这不正是严寒地带致病病毒、细菌少,说明风寒不是感冒的原因或主要原因吗?这里要反问的是,为什么非极地人生活在病毒与细菌包围之中但却并不是每个人每天都在疾病之中呢?这难道不也证明了病毒与细菌不是感冒的原因或主要原因吗?有人可能会解释说,因极地环境病毒、细菌少,人的免疫系统也少受其侵袭,故而免疫力下降。但既然是免疫力低下却又为何少病?其中岂非矛盾??免疫力?真是个西医创造的好名词,凡是西医治不了、解释不同的病,一个?免疫力低下?就完事了。

疗效是硬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对中医药批评最甚之处莫过于言其不科学,因为她的理论基础阴阳五行、经络脏腑理论不合于现代科学和医学的理论,不符合现代科学和医学制定的标准。她认为人体致病的因素主要是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五劳。而现代科学和医学几乎对所有疾病都要从细胞、微生物和微粒子的角度去追寻病因、病理。所以,中医中药对于现代科学和医学来说,实在是大逆不道。

实际上,中医是否科学并不需要看她是否符合西医和现代科学的标准,疗效才是硬道理,只有疗效才是检验医学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头头是道,说是客观可见,嘴上天花乱坠,背着唢呐坐飞机——吹上天了,却治不好感冒,这有什么用?这就是科学的医学吗?如果?科学的?西医治不好,而?愚昧?的中医却能治好,那我宁要?愚昧?,不要?科学?。中医虽然被西医和现代科学批为不科学,更有甚者视其如巫术,但是如《伤寒论》中的桂枝汤和麻黄汤,只要正确运用,必定其效疾速。

众所周知,青蒿是中医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西药至今并无特效药。现代常用的青

蒿素是青蒿的提取物。但是,这种药物如果单独使用,疗效并未达到百分之百,而且可能产生抗药性。只有按照中医理论进行中药配伍组方,而不是提取青蒿素,才能确保青蒿的疗效。

肝硬化腹水几乎是西医的绝症,虽然很多广告说得神乎其神,但临床上西医治愈(治愈与有效几乎完全是两回事)的概率极低,能见到的西医西药对其治疗统计中所称的有效率多高也是完全值得怀疑的。以本人母亲为例(对此,笔者实在不想再提起,这是本人心中永远的痛。但为真实起见,仍然提及。),因心脏病和肺病等导致全身性水肿,西医以?速尿?治疗,每次注射后都均有速效,但均只能维持三五天。但是,尽管如此,医院仍然是写?有效??好转?。笔者父亲年轻时患极其严重的肝硬化腹水却纯粹用中药治愈,至今已四五十年。同村另一中年男性亦曾患严重肝硬化腹水,西医结论是可以准备后事了,但是后来服用中药也痊愈,直至二十多年后因他疾而终。这些对于西医治疗来说几乎是神话。

斑秃性脱发是西医的疑难病症,现代西医一般使用激素和皮植法治疗。激素疗法副作用大,疗效不稳固。皮植法虽能治愈脱发,但与针灸治疗比较,却是复杂而昂贵。我曾亲见一位80岁的老中医运用针灸治疗一小孩斑秃。该患者家长为其多方寻医,中西医方法均未效,只剩未用激素疗法和皮植法了。但在该老中医的针灸下,一个月左右就在斑秃处长出了许多头发。不知道仍在胡说穴位经络为子虚乌有者如何感想。本人也曾见该老先生以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极为显著,痊愈者很多。而类风湿在西医却是绝症(非指会很快死亡的病症,而是指西医治不好的病。),还认为类风湿的发病机理原因不明。

以上病案均可以见到中医中药的高效。如果说有效且效果卓著的医学不算医学,而无效或效微的医学才是医学,那实在是时代给我们开了天大的玩笑。如果仍然以其不符合现代科学之片面的所谓客观标准来否定她,或者对其视而不见,就只能是自欺欺人了。实际上,现代科学和医学解释不了,只说明其严重的不足。可笑的是,时下仍有许多狂傲的西医人和科学迷信者,不知自我反思,却竟然以此来否定中医。?只要能治病,不管现代科学的理论能不能解释都说明这种方法是实用的,也没有必要一定要用现代科学解释治病的原理。其实能治病首先就说明了方法的正确,现代科学不能解释只能说是现代科学的理论还有局限,还需要不断完善,不能用局限的理论来否定实用有效的方法。?

何谓中医中药阻碍文化进步、不科学、破坏生物多样性及不人道

《告别中医中药》的作者反对中医的理由之一就是认为中医中药理论千余年几乎不变,没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是阻碍文化进步的。所以作者要?以文化进步的名义?坚决反对中医。尽管中医史上有后代对前代的突破,但?其创新程度,还不如轻便自行车与山地自行车之间的差异。?

这能否成为论证的理由呢?不能!自称科学的西医追随者在这里根本没有遵循科学的精神。理论不更新并不一定意味着落后与无效。千古以来,感冒都是如此感冒,治感冒的方法当然没有必要创新,其他疾病多数亦是如此,?几千年过去了,人类的食物种类虽然有些变化,但还是用嘴吃饭,消化排泄方法也没有随着化学的产生发生本质的改变,只是人类的疾病种类增加了化学破坏的原因。?有着良好疗效的中医中药。文化史上也常常见到这样的例子,后代在文化的某些方面无论如何都无法超越古人。众所周知的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艺术就是如此;晋朝的书法公认为无法超越,所以后人只好另辟蹊径;唐诗成为诗之颠峰,宋代只好在词方面进行开拓;元代也因此而创出元曲。

作者继之?以科学的名义?反对中医中药,柏杨也说?不科学是中医最严重的致命伤?。中医之所以不是科学医学,据说就在于她还没有建立?明晰而可靠的原理关系或因果关系?,并且认为?中医的绝大部分概念和陈述没有经验基础?,?古代立方大多凭经验,没有什么理论。?例如五味就不能?在经验世界中得到任何解析?,所以,生姜吃起来就不辣了,蜂蜜吃起来就不甜了,大枣吃来也变苦味了。难道小学生理解不了量子力学,量子力学就没有了?明晰而可靠的原理关系或因果关系??难道牛顿力学理解不了相对论,相对论就不科学了?例如,中医辨证首明阴阳,这具有非常明确而可靠的原理关系。只是作者理解不了而已。作者在文章中多次提及,人参经过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既没有发现其确切的营养价值,也没有发现其确切的药用价值,相反却发现了它对于某些疾病(如高血压、便秘、咯血、重感冒、失眠、过敏)的有害作用。”说人参无任何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即使从西医营养学的角度来看也是信口雌黄。说其对某些疾病的具有有害作用也是胡说八道,因为如果口腔严重溃疡的人吃饭,那么饭对他的溃疡也具有?有害作用?;即使没有溃疡,食物对于已经吃饱的人危害也极大;高血脂患者吃油脂也有?有害作用?;糖尿病患者像常人一样吃糖的话,西医绝对可以发现糖对患者的?有害作用?。任何事物不恰当运用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害处。

况且,一个理论是否正确而科学,并不能完全以现代科学及其解释为准,把不符合当代科学及其标准的事物与理论都归之为?不科学?,那就会严重阻碍真正科学的发展,因为现代科学本身也是不断发展的,现代的解释与理论还要接受以后的科学的检验。牛顿力学时代,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不可想象的歪理邪说。又如,当代科学还有许多地球生命有待于发现,现在发现的许多生命形式,例如极地生命(并非指南北极之极地生命,例如火山口附近生存的生命。),其生存条件完全突破了之前的科学所坚持的标准。虽然大家都认为现代生命科学已经高度发达,已经破译了一些生命形式的密码,但是最多也只能?克隆?生命,即利用大自然创造的细胞来培植生命,而不能?无中生有?的运用现代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基因技术等任何现代?高科技?创造出一个新生命,哪怕仅仅是一个现代认为简单的单体细胞。可见,真正的生命?密码?远未被科学家破获。在这种情形下,以这样的科学来框中医,是必须极其谨慎的。

而且,从科研的角度来看,路径和方法论问题一直是现代学者所关注的。以不同的方法论为指导,从不同的路径进行研究,可能会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而这些结论常可分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对错毕居其一;二是两者均很片面;三是二者皆是谬误。中医与西医的研究,就是从不同的方法论和路径出发展开的研究:一个从生命整体及生命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展开研究,一个着重从部分的、分解式、原子论的角度展开研究。以一种路径的标准来套另一种路径的研究,结论可能就是谬误。

当然,我们并不因此就否认中医某些方面是错误、效微或无效的,并不认为中医是铁板一块的,但在基本方面、在主体上,中医是正确而高效的。

作者反对中医中药的第三个理由是?以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名义?和?人道的名义?。按照作者的说法,中医是不人道的医学,西医是人道的医学。那么请问,进行动物医学实验的是西医还是中医?这种试验是人道还是残忍?进行动物解剖实验的是西医还是中医?是人道还是残忍?如果不以人类中心主义来回答这些问题,西医就是不人道的、残忍的。有人可能会说,这些实验是为了新药物的开发利用,是为了救人,所以是人道的。如此回答,不也正好用在中医上吗?作者说中医?装腔作势,欺骗患者。?那么请问,例如糖尿病的西医治疗,西医明明治不好,却仍然不断的叫患者做血糖检查,明明治疗不好却仍然建议患者吃什么什么降糖药物,而实际上,西医根本还没弄清楚糖尿病的病因与机理。再比如前文所述感冒治疗,明明抗生素对90%以上的感冒

无效,国内医生却仍然坚持给几乎所有患者打抗生素。这算不算装腔作势?明明西医对恶性肿瘤无能为力,医生却给几乎所有患者做“高科技”的放疗、化疗,或者手术切除,结果本来已经痛苦无比的患者又需承受新的痛苦,这是不是装腔作势,欺骗患者?中医还?推行异物、污物、毒物入‘药’,坑害患者。?固然,中药中有些是有问题的,有些固然是污物或毒药,但即使如此也应该以疗效为准,以准确运用为准。其实,西医中的许多疫苗就是以污物、毒物为原料的。比如说到毒药入药,作者说?除中医推荐用来治疗精神性疾病的朱砂、辰砂含汞,密陀僧、禹余粮含铅以外,国内已有临床报道证明,中医成药的天王补心丹、牛黄解毒片、大活络丹、至宝锭、紫雪散容易导致肾中毒,甚至双肾萎缩;六神丸、六应丸、喉症丸等,可引起洋地黄样心律失常;云南白药、小活络丸、附子理中丸等中毒可出现口唇麻木、头晕恶心、最终可致心律紊乱以致死亡。如此等等。?中医认为?凡药三分毒?,古时中医就称药物为?毒药?,因其性偏之故,而中医恰恰利用药物的偏性来治病。如果运用中医理论正确辨证疾病,在其药物理论指导下合理用药,药物则不会有毒副作用。现代很多中药被发现有害,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现代中国仿照西医做法,推行医药分家,使得中药脱离了中医的辨证论治与配伍运用。当然,也有现代中医脱离经典,辨证错误所致。如果要以中医庸医的害人作为论据,毫无疑问是别有用心的。正如当代一位著名医家所言?中药本身不具备副作用,只有不正确的使用才会产生负作用。?与此同时,西药的毒害作用与副作用却是世界公认的。即使如大家推崇的维生素,国外研究也发现了其毒副作用。?由瑞典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当妇女的每日维它命A摄取量超過1.5mg以上时,骨质密度的测定值就会减少6-15%,相对地计算,每天如果多摄取1mg的维它命A,则发生盆骨骨折(一种常发於60岁以上妇女的骨折,因骨质奢松症而起)的机会,将会增高68%左右。”而且西药之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远非中药可比。比如激素,西医使用极其广泛,例如高烧不退常用激素,其危害性极大(笔者有一至亲之人,就因生病被医生注射激素,造成笔者的永久伤痛。)。所谓被西医治好的SARS病人,都被大量使用了激素,这几年已经报道出,几乎所有接受激素疗法的被“治愈”者均患有股骨头坏死症这种西医绝症。

作者还对于中医讲究药材的地道、采集和制作也非常不满,认为?产之有地,采之有时,制之有法?是?以严格的‘奇方’追求‘奇效’为难患者,并为医生的无效施治开脱责任。?这是作者对自然生物的无知。以产地为例,茯苓以云南等地所产者

为佳不是没有道理的。任何一种生物都受当地自然环境的严格限制。作者岂不闻?南桔北枳?之说?对比南北方的松树也可知道,南方松树长得高、长得快、松针长、木质疏松,北方松树则长得慢、相对矮、松针粗短、木质细密些。除了自然生物讲究产地外,难道作者没听说过市场上的产品也讲原产地?可见古人说得没错。作者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西药多为化学产品制剂,是实验室和工厂所生产,当然它就不必讲究?产之有地,采之有时……?,而且即使想?产之有地,采之有时……?也不可能。但是,难道作者连基本科学常识也没有,竟然会认为化学产品制剂?制之无法??虽然其与人体的亲和性是不能跟自然生长的中药相提并论的。

?以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名义?反对中医,这是很堂皇的理由。在现代医学还没有兴起的古代,作者承认世界各国都曾利用草药医学来治病救人。那么,请问作者,那时候世界上生物的多样性比当代世界更差吗?有人或许会说,现代之所以很多生物灭绝了,是因为现代世界的人口过多,资源消耗过多。既然如此,那么罪过当然不在中医,而在人口与资源的比例失衡。为何还要别有用心的嫁祸于中医呢?

在反对中医的论调中,有一点叫得特别响亮,那就是认为自从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西医广泛运用之后,人类的平均寿命得到极大的提高,这毫无疑问是科学的西药的功劳。事实并非如此。把人类平均寿命的提高归功于西医,这是想当然的结果,是简单的、直线式思维的结果。只要略为研究历史就可以知道,人类寿命的大提高,一般情况下,主要原因不是医药(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的进步,而是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社会的安定富足。当然,厉害的流行病肆虐时则有所不同。以西汉为例,秦朝末年,社会战乱不断,人们生活颠沛流离,或死于缺衣少食,或死于战乱,平均寿命极短,社会总人口少。正因为如此,西汉建国后遵循黄老之术,社会得到休养生息,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平均寿命得到增长,社会总人口迅速增加。在这其中,医药并未发挥主要作用。?中华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平均寿命则是:夏代,18岁;秦汉,20岁;东汉,22岁;唐朝,27岁;宋代,30岁;清代33岁;民国时期35岁;新中国1957年,57岁;1981年,68岁。中国人口寿命一直呈上升趋势。今天,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人均寿命已与世界发达城市相同,为76岁上下。?

以新中国建国为例,1957年人均寿命比民国时期提高了20多岁,其中主要原因在于社会整体安定,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社会总人口持续增长,人均寿命迅速

提高。

西、中医的哲学基调比较

无论是西医医生,还是主张西医的一般人,都没有从哲学上反思西医的哲学基础究竟是什么。坚持中医者也少有从此着眼。因此,从哲学上反思中、西医就特别有现实意义。

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是所有学科的归纳总结。任何问题都可以上升到哲学层面。中、西医问题也不例外。

那么,传统中医与现代西医的哲学基调是否一样呢?绝对不同。

从方法论而言,传统中医(以别于现代中医)重整体,分析人体疾病多从整体出发,从而治疗也从整体入手。西医基本上与此相反,它注重的是分解与部分,治疗亦从此入手,整体而言,西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科学??医学?,是原子论式的?医学?。

例如慢性咽炎。有西医医生认为?慢性咽炎是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所致,这是典型的就咽喉论咽喉,就事论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机械唯物论跃然纸上。由此,治疗无非就是消炎杀菌杀病毒等。正因如此,西医治疗疗效极差,以至于慢性咽炎也成了西医绝症。传统中医则认为,慢性咽炎多数为肾火真阴亏虚乃至阴格阳于上所致,亦有七情郁结、痰滞咽中者。治标则需清咽利喉化痰,治本则要回阳救逆、滋补肾中水火或舒肝理气。于此可见,中医治慢性咽炎着重从整体入手、从根本入手,对于病因追溯至阴阳消长,不单就咽喉而论咽喉。

又如手术治疗肾衰竭病。有西医医生说?慢性肾衰是一种常见多发病症,其发病机理至今仍不十分清楚,病情常进行性发展,临床尚无有效办法阻止其病情进展。对于晚期慢性肾衰患者,目前主要是靠维持性透析或肾移植延长生命……?. 西医根本没有弄清肾衰的真正原因,手术换肾之后,表面上似乎已经治好了肾病,实际上这只是一个表象,肾衰的真正病因并未清除,就是说肾衰的病根仍然在手术后患者体内。换肾疗法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即把人当作一部机器,机器坏了零部件就换一个零部件。这是机械唯物主义哲学指导医疗理论与实践的产物。

正如上文所述,西医的哲学基调至今为止基本上是机械唯物论的。西医基本上持?人是机器?,人是化学、物理物质的简单整合的观点。它不但孤立的、片面的看问题,同时也静止的看问题。所以,才可能出现这样的、在西医界极为普遍的情况:?我有一

位搞计算机的朋友,发明了一种电化学治癌仪。当时我很惊讶,一个根本不懂医学的人,怎么可能发明治疗癌症的仪器呢?现在明白了,治疗癌症的人并不需要懂得癌症的发病原因,亦即不需要懂得医学,只要能找到某种杀死癌细胞的技术手段就可以了。发明X光、CT、肠镜、胃镜的人,我相信都不懂得人体的复杂性,都只把人体看成一架由无数零部件构成的机器。用X光照射人体,就像海关用超声波探测集装箱里的走私货物一样。”

不仅如此,当代西医的这种机械唯物主义的原子论基本上还停留在十七、十八世纪时期的机械唯物主义水平。结果,?20世纪的外科对于人体的骨胳、肌肉、神经、血管和各种器官的细微结构研究得更清楚了,然而,在人体观念上,仍然是19世纪尸体解剖学的观念,即把人体看成是一架静止的、结构复杂的机器,对于人体内部各种复杂的相互关系则完全缺乏了解。例如,有的人由于长期心情忧郁而导致胃溃疡甚至胃癌,但是,无论在什么时刻打开人体,外科技术能够发现这种联系吗?外科医生只能看到人体某一时刻的状态,严格地说,甚至某时刻都看不到。由于人体被打开,人体内部的各种状态就发生了重要变化。打个比方说,人体是一条奇妙的不停运动的河流,外科医生甚至一次都不能踏进这条河流。非要踏进去,则河流必将发生改变。”“所以,外科技术的进步实际上只能解决骨折等瞬间性、局部性的疾病。”“西方医学体系在错误的人体哲学支配下,正在从错误走向更深的错误,其具体表现就是从细胞生物学(产生抗生素理念)走向基因生物学(寻找犯罪基因、疾病基因),从基因生物学走向分子生物学。这是西方医学的原子论思维的继续。如果病因不能在细胞层被找到,就到基因层去找;如果基因层找不到,就到蛋白质层次去找。这样,很可能就根本上颠倒了疾病的因果关系。现在,医学院的学生都把分子生物学当作未来医学的至高点,甚至一部分中医学院的学生也如此,这是非常值得担心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可能离单细胞生命越近,而离人体越远。?作者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的。

?如此幼稚的原子论、机械论的人体哲学,居然统治了全世界的医学界。西医把自己宣布为唯一的科学,扼杀其他各种整体论、运动论的人体哲学指导下的传统医学,特别是扼杀中医。如果在西医治疗下病人死了,这是病人该死;如果在中医治疗下病人死了,这是医疗事故。如果在西医治疗下病人好了,这是西医的科学性、必然性的结果;如果在中医的治疗下病人好了,这是偶然的、无科学根据的、不可重复的奇迹。?物质世界的运动形式,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可以分为五种:机械运动、

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和社会运动。每一种运动都有其特别之处,都有其特殊的矛盾,都有其特有的运动规律,决不能以一种运动形式的规律来代替其他运动形式的规律。

生命运动是比前三种形式更加高级的运动形式,其运动的规律性当然不能以机械运动、物理运动或化学运动的规律来替代,即使是当代的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也是如此。疾病是生命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这种问题的解决方式当然应该有别于其他运动形式。然而,西医自产生起至今,仍然极力以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和化学运动的方式来解决更高级的生命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完全没有考虑到生命运动的特殊之处。这就注定了西医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力是极为有限的。它不但难于真正理解疾病的病因与机理,治疗方法也难于奏效,对于内科杂病和所谓亚健康状态更是如此。例如现实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发生,患者个人浑身很不舒服,或者有些地方疼痛等,但西医使尽浑身解数也检查不出问题。

?更加严重的是,即使中医能够按西医的统计标准可重复地治疗疾病,西医还是傲慢地拒绝承认。2003年的SARS疫情在广州爆发时,广州普遍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非常明显。到2003年5月中旬,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治疗50余名病人,无一例死亡,平均退烧时间3天,且医护人员无一人感染。而钟南山院士所在的西医型医院治疗的117名病人,有10人死亡;其中有71名病人接受中医介入治疗,仅一例死亡。也就是说,在人称“抗击非典第一功臣”的钟南山领导下的医院里,接受纯西医治疗的46名病人中,有9人死亡。”

?事实上,西医承认的只是原子论、机械论的科学,是牛顿力学时代的科学。?癌症目前是西医绝症,但是西医已经发展出来许多?治疗方法?,普通手术、射线手术、抗肿瘤药物、介入疗法等等,所有这些方法其实都基于一种思路,即直接针对病灶进行处理,把病灶作为人体独立的、与其他部分毫无关系的一部分,这仍然是以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形而上学的观念作为指导。

当然,在外科手术这种机械物理式方法上西医有其较中医先进之处,不过,这种治疗并未清除疾病的根源。另外,手术疗法也有其适应症,主要适应于外科疾病而非内科杂症,但现代西医在这点上不断滥用,国内西医更是如此。

由此看来,?西医还不能算作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医学,最多只能算作是杂合解剖学、化学、生物学、细菌学等等的综合学科。??实际上西医是经验医学,其理论对疾病

的描述是本末倒臵的,西医能够很细致地描述疾病的结果,却无法清楚地说明致病的原因。至于那些还没有发生器质性变化的疾病西医更是无法诊断,这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任何一面之词都不能抹煞的。?

我们应该寻找一种新型的解决生命运动问题的方法。中医就是一种不同于西医的方法。这种方法注重从整体上、从过程中来探讨疾病的病因与机理。更值得提及的是,生物是自然界千万年来演化的结果,每一种生物与其所生存的外部世界、与这个星球和太阳系等宇宙息息相关。中医的?天人相应?、?天人合一?观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不但注重生物个体的整体性,而且认为人与大自然也是统一的,由此来分析人体疾病产生的原因与机理,视野开阔。国外西医虽然也有医学气象学,但一则其还处于起步阶段,二则其指导思想与分析方法仍然极为不同。因此,根本无法与中医运气学说相提并论。

中医在解决生命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的高效性早已经过了千百年的医疗实践的验证。以2003年肆虐全国的SARS治疗为例,“中日友好医院仝小林教授主持的课题组对该院第十二病区收治的16例新发病的SARS病人进行了单纯中医中药治疗观察,结果显示:中药在SARS治疗中不仅有退热快、不反复、有效缓解症状的特点,而且中医药早期干预在这一疾病的发展中对减轻肺损害程度有一定作用。单纯中医中药治疗期间,无一例病情发生恶化。”而西医的治疗至今仍然令人绝望。从本文一开始提及的感冒的西医治疗也可以证明这点。

总之,从哲学上来分析,西医基本上是停留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的水平上,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分析和解决人体生命运动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对疾病的产生与治疗采取原子论的观点。中医则不同,她注重联系的、全面的、运动的分析和解决疾病,注重人体自身的整体性,注重人与自然的统一之?天人相应?、?天人合一?。

2006、7、28-8、3初稿于大连 8、8-9二稿于大连

人体发烧的原因

赵丰军

这个问题是一个基本问题:从物理学的定义可见,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也就是分子平均动能越大,温度越高。需要知道是什么力量让分子运动起来,是什么力量让分子有了平均动能,才能知道为什么人体会发烧。

从目前分子、原子理论找不到分子运动的动力,如果只用分子相互碰撞解释不了这个问题,由于目前的中医学,西医学都是站在分子、原子理论上研究人体的科学,无法理解人体会发烧的原因。

但是从光子是物质基本粒子的观点可以理解人体会发烧的原因。由于分子是由光子构成的,分子的存在,一定是由于分子不断与环境相互作用光子才能体现自己的存在,当环境的光子能量密度比较大的时候,一个分子单位时间内与环境作用光子的次数、能量会增加,平均速率会增加,另一个因素就是环境光子运动杂乱无章的程度,这两个因素决定环境分子的平均动能,也就是决定环境的温度。注:光子能量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体积内的能量,应该取极限。

平常的人体信息是流通的,保持一个正常体温,当由于某种原因,人体光子信息中断的时候,也就是出现杂乱无章运动的程度加大的时候,人体分子平均动能会加大,出现体温升高。具体表现为多种形式,归纳为一种就是信息中断。例如:一个人的骨折,可能引起发烧,一个人做了手术,中断的人体的信息,会发烧;一个人出现血管阻塞,可能会发烧;一个吃的过多,某一个器官接收不了对方的信息,使人体信息中断也可能会引起发烧等等,对中医来说是有了炎症发烧,对西医来说是细菌过多而发烧。

一个人,只要你感觉不舒服,自己的信息就可能变化,就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体温的变化,或者是某一处出现温度变化。

这个问题可以说明地球上存在热层的原因,按道理,地球作为一个星体,离地球越近,光子能量密度越大,温度是越高的,其中地球的中心光子能量密度是最大的,地球中心温度是最高的,这一点无可争议,但是从地球的无限远处到地球的中心,温度并不是逐渐升高的,而出现过波动,其中地球上出现一个热层,目前物理学有一个很好的解释,就是太阳能量不能传导出去,地球热层的温度才远远高于地球表面的温度,达1000多度,从光子是物质基本粒子的观点来看,到达这里的光子是平衡的,就是说这个区域的能量密度没有地球表面的大,但是杂乱无章的运动程度是最大的,它的温度远高于地面。

在太阳周围同样存在一个达到100万度的地方,远高于太阳表面,同时低于太阳

中心,你看推论是不是成立:任何一个星球空间,都存在一个区域的环境温度远高于星球表面,而低于球心的温度。这个区域就是因为光子运动出现杂乱无章的程度最大,导致了,光子密度没有星球表面大,环境温度却比较星球表面高的原因。

结论:环境的温度由两个因素决定1、环境的光子能量密度;2、环境光子运动的杂乱无章程度。其中人体发烧是由于人体信息中断,加大了人体部位光子信息的杂乱无章程度。

中医让人退烧的办法,就是让人体信息接通,可以利用针灸,可以利用中药,可以利用推拿等,它没有西医的副作用大,这就是中医的科学性。

发布时间:2006-8-25 来源:全球幸福家庭网

毛泽东的魅力

小学五年级时不经意地接触到《三国演义》,就被其深深吸引,少年的我崇拜的英雄是诸葛亮,因为他是智慧的化身。从此我喜欢上了历史,长大后读大学历史系,心目中最崇拜的就是毛泽东主席了,因为他是神的化身。我发现,在人类群星璨烂的历史长河中,毛泽东就是那颗最耀眼的星,是光芒万丈的太阳,其他星与之相比,不禁黯然失色。且看毛泽东的魅力:

魅力之一:

人类历史上集政(政权)教(信仰)合一于一身的领袖人物只有两个,一个是穆罕默德,他创立了伊斯兰教,并建立了阿拉伯国家;另一个是毛泽东,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建立了与过去几千年完全不同的新中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装。

两人创立的信仰,都是在历史走到十字路口的关键时刻,顺应时代而生,又影响、改变了历史的走向;都是深刻影响人类历史的两个绝无仅有的政教巨人。其它巨头信仰,象基督教、佛教、儒家学说,都是由后世的统治者提倡才得以大行其道的。

魅力之二:

他对中国的影响是孔子加秦始皇。孔子和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两个最有影响的人物,孔子在思想方面,秦始皇在政治方面。

孔子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今后,毛泽东思想倡导的?为人民服务?,也必然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这是社会发展的需

要,中国领导精英乐意选择也别无选择,因为只有高举?为人民服务?的旗臶,才能够凝聚人心,统领社会思潮,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高歌猛进。

一些网民呼吁中央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30周年,表达了对毛主席的热爱,其实大家不用担心,毛泽东及其思想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任何执政者冷落毛泽东思想,中国必乱;倡导毛泽东思想,中国必强。

秦始皇创立的政治制度,使中国历史以统一为主流而不象欧洲四分五裂,毛泽东为新中国,创立了全新的政治制度并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变革。

另外,毛泽东诗词表现出的魄力、情操对中华民族的人格塑造不可低估。例如《沁园春〃雪》是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的壮丽颂歌,一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将鼓舞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

魅力之三:

是伟大的T型天才,集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书法家于一身,历史上罕见,而且各个领域的成就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军事方面更是独步古今,是站在昆仑之巅倚天抽宝剑的以弱胜强的无敌战神。

魅力之四:

他的不朽经历,他的革命关键时刻的特立独行,他的神一般的扭转乾坤的能力,他的魄力,他的浪漫情怀,他的人情味,他的梅花般的性格等等等等,无不散射着魅力光芒,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与劳苦大众鱼水难分的真挚感情,炽热而又至死不渝,中今中外的伟人无出其右。

他是一座金山,社会主导阶层的思维习惯﹑语言表述常可呈现他的印记,街边无牌小贩钟情他的游击战术,身心疲惫的创业者想起他就能重新升腾起高昂的斗志----总之,他是与民众有极大亲和力而又威严的具有超凡魅力的精神领袖,各类民众都可从他身上汲取智慧的养料。

魅力之五:

在毛泽东身上缠绕着许多神奇的东西。举例:

1、1927年9月9日他发动秋收起义,1976年9月9日去世,其间相隔49年,而49年他建立新中国,1949年到1976年是27年,跟1927年相合,99又是不凡的数字。他去世时间是刚跨入一天的零时十分,似乎对9月9日秋收起义开始武装夺权的日子深怀眷恋。

2、二十八画生:毛主席上学时曾以“28画生”为笔名诚征奇友(“毛泽东”三个字的繁体字是28画)。他的一生正好由3个28年组成。

1921年他参加中国共产党诞生时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好28岁。1893年到1921年,正好28年。

28年后的1949年10月1日,他站在天安门城楼,向世界庄严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28年后的1976年9月9日0时10分,他老人家走完了自己伟大的一生,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留下了无尽的思念和巨大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3、8341部队。8341是他警卫团的编号。他享年83岁,执政41年。(遵义会议1935年算起,1935---1976年。)

4、唐山大地震、东北降陨石这些事情等等。

还有很多,都好像符合中国的玄学。

难道毛泽东真是天子下凡?

真是说不尽的毛泽东,令人眼花缭乱的毛泽东----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虽然不是很科学,但我信。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是中国人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毛泽东的旗臶下,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进步。

毛泽东(及其毛泽东思想)的英名,给中华民族带来了锐气,重塑了民族性格,中华民族昂扬上进的步伐变得更加坚定和自信,从某种意义上说,注定了古老的东方巨龙的腾飞已经是不可遏制。

毛泽东离我们远去了,他已化为一面旗臶、一种文化、一种象征,这样的伟人离去的越远,人们对他的思念愈深。

思想和意识是物质的三大理由

赵丰军

思想与意识是不是物质,这是人类认识的一个根本问题。如果人类认识到思想与意识是物质,将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次大飞跃。

从光子是物质的基本粒子来看,思想、意识也是一种信息,同样是光子组合,

是物质。说思想意识是物质,是有下面三大理由:

一、思想、意识可以被记忆生活常识告诉我们,人的思想和意识是可以记忆的,思想、意识内容能被记忆,就说明思想、意识可以记录到物质内部,可以记录到物质内部,说明思想、意识改变了物质内部的信息。能改变物质信息内容的东西一定是物质的;说明思想意识是物质。

二、思想、意识有惯性说到惯性可以说物质有存在惯性和运动惯性,思想与意识也有这种性质。我们知道一个人有了某种思想、意识以后,这种思想、意识会保留一段时间。比如一个人早晨起来有一种想法,要办一件事,如果由于其它的事太忙没有做到,这个想法一直留下,总会想办法完成。这说明思想、意识有运动惯性。一个人想改变另一个人的思想,需要做很多工作,可以说要用不少能量,才能改变另一个人的思想、意识,思想、意识的改变需要能量,这说明思想意识有存在惯性。有惯性的内容应该就是物质。

三、思想、意识可以说是暗物质有人一定会说:你说思想、意识是物质,你拿出你的思想让我看一看。是的,这是最为直接的证明。但是我无能为力,因为思想、意识是暗物质。一定会有人说,暗物质是科学界才发现的一件事,有没有还没有定论,你怎么会说思想、意识是暗物质。是这样,何为暗物质,就是这种物质与人类、与我们通常物质作用的几率非常小,我们不容易测量它的存在,它就是暗物质、暗能量。有什么证据证明思想、意识是暗物质。我们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人的心脏跳动频率是70-80次每分钟,我们假设是每分60次,可以说是一赫兹,如果人的思想是光子信息,按最大速度光速计算,思想这个波长是10的8次米,碰到地球直径1.2万公里这么大的物体,就会发生明显衍射,吸收的能量很少,要是碰到小物体----人,更会发生明显衍射,人吸收作用另一个人的思想的可能性非常小,说人的思想是暗物质是可取的。真对暗物质,事实上是宇宙深处的物质环境温度非常低,发出的光子频率非常低,光子信息的波长非常长,碰到我们周围的物体,会发生明显的衍射,与我们周围物质作用的可能性非常小,我们才说是暗物质。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我们说思想、意识是物质。这样科学界会有大的改变:中国的易经理论、哲学都将是具体的自然科学,同样心理学,中医学也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

2005年10月16日

浅谈我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

浅谈我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 作为一名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医学生,主动去了解医学,关注自己的专业,是再平常不过的事。然而,对于一个新兴的专业,她还没有成熟,至少目前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对于我们这些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来说,终究也是处于一种迷茫的境地。下面结合文献谈谈我对中西医结合的一些浅薄认识。 且看目前医学界对中西医结合的定义:以现代医学等现代科学知识及手段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中西医学相互补充,取长补短,诊治疾病的医学形式。它是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 中医与西医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要在这两派医学中诞生出另一派医学,犹如父体跟母体通过受精结合产生另一个新生命一样,需要通过这两者的沟通,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时,等待时机成熟才能够结合,否则就无异于强奸,这样产生的结果是不和谐的,不理想的。 无论中医、西医还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其宗旨只有一个,就是预防与治疗疾病,为人类健康做贡献,只是其方式不一样而已。因此,大家应该坐在一起商量商量,好碰撞出一些火花,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产生较完美的中西医结合医学,而不应该固执的偏于某一方。 中医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且不谈《内经》有多么的神奇,多么的伟大,中医的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思想就是其一大特色。而这恰是西医所欠缺的或做的不够好一方面,因此,学西医的人就应该虚心体会其精华。 西医也不差,随着近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医学家利用现代科学知识及手段,不仅对人体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有了清晰的认识,而且对各种疾病的认识也了然目下。这也恰是中医之不足的地方,因此,学中医的人就应该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与时俱进。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是也不可能由某个人独立去建立,它的理论体系需要凝集所有中西医学家智慧的结晶才能够逐渐完善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中西医结合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①20世纪50年代的临床实验性描述阶段。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朴素的中西医结合阶段,主要以西医诊断,中医治疗或联合用药。按西医指标观察疗效。②60~70年代开始的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阶段。在临床上主要采用辨证分型的方式分析疾病,并开展实验研究,已经出现一批如针刺麻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和治疗急腹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③80年代以后的机理探讨和理论创新阶段。初步运用动物模型和实验研究观察手段,把证和经络的研究推到一个更为深入的层次。 在这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我们看到了中西医结合的不断完善。通过各医学家的努力,在诊治疾病中,中医中药与西医西药结合,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从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逐渐形成并完善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理论体系,源于中医,胜于中医;源于西医,胜于西医。

中西医导论

中西医结合内涵: 中西医结合内涵: 内涵 1 中医药和西医药的有机结合 中西医结合的宗旨是吸收中西医学各自的优势、 特长,将其有机地进行结合,为我所用,解决 临床实际问题。 2 创造一门新的医药学 同于西医或中医:思路不一样, 方法不一样, 理论不一样, 内容不一样。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综合运用中、西医药学理论与方法 综合运用中、 综合运用中 西医药学理论与方法,以及在中、西医药学互相交叉、综合运用 中产生的新理论、新方法 新理论、 新理论 新方法,研究人体系统结构与功能、人体系统与环境系统(自然与社会)关系等, 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 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 。 中西医结合的三个层次 中西医结合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初级阶段, (1)第一层次:初级阶段,互补关系 即“用中西医两法治疗” (包括诊断) ,是该层次的概括。 医生掌握中西医两种医学手段, 发挥中西医各自的特长诊断和治疗疾病; 或单用中医, 或单用西医, 或中西医并用,达到比掌握和运用中医或西医一种手段获得更好的诊疗效果。但从医学理论上来讲 中西医之间还是各管各的,中西医之间的联系只是应用上的密切配合和互补。 这个层次中西医之 间的联系主要是相互补充关系,简称互补关系。 第二层次:中级阶段, (2)第二层次:中级阶段,互渗关系 即中西医部分融会贯通层次。 运用西医西药的理论作指导来研究中医中药,并运用于临床以提高疗效;或运用中医中药的理论作 指导来研究西医西药,并运用于临床以提高疗效;或同时运用中西两种医药的理论作指导研究中西 医药,并运用于临床以提高疗效。 这三种情况都是分别以中西医双方各自之长,相互渗透,相互 吸收,使中西医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应用达到部分融会贯通,并逐步扩大。在这个层次中西医学之间的 在这个层次中西医学之间的 联系主要是相互渗透关系,简称互渗关系。 联系主要是相互渗透关系,简称互渗关系。 第三层次:高级阶段, (3)第三层次:高级阶段,融合关系 即中西医学融合层次。随着第二层次的深入,中西医共同语言的增多,由量变到质变,逐步达 到中西医学从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融会贯通,而兼备两者之长,形成一种新医学,即中西医结合医 学。 在这个层次,中西医学之间的关系是融合一体关系,简称融合关系。 中西医为什么要结合? 中西医为什么要结合? 1.社会发展的需要 1.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的发展,人民对身体健康,对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恩格斯: 社会一旦有技术需求,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 社会一旦有技术需求,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 ” 2.临床治疗需要 2.临床治疗需要 疾病谱的变化、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学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的一套很难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3.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3.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类科学发展历史规律: “综合-分化-新综合”螺旋式上升发展。 新旧交替,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科交叉,融合创新,这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必然规律。 中西医能否结合? 中西医能否结合? 1.相似性:两门医学目的都是治病救人,提高人民身体健康,都是以人为对象。 2. 互补性:中医、西医两种医学是在不同的科学背景和社会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各有优缺点,各 有互补性,都不能独立完成防治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全部任务,而且两种理论都存在着许多尚未 发现的问题。这就要求相互交叉渗透,相互结合,以利提高。故通过结合可促进医学的发展。 中西医如何结合? 中西医如何结合? (1)临床诊断、治疗方法的结合: 对同一患者运用中西医两种诊治方法,从而提高疗效,这个新的疗效就是中西医在临床上的结 合点。如肿瘤“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配合中药可以顺利完成疗程,减轻副反应。 (2)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论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当代经济》2008年第1期(下) CONTEMPORARYECONOMICS !!!!!!!!!!!!!!!!!!!!!! !!!!!!!!!!!!!!!!!!!!!" !!!!!!!!!" 论比较优势理论 及其在我 #唐琼魏东升 我国的资源不仅人均占有量低,而且浪费严重,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GEP增长了10多倍,但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 40多倍。2006年,按现行汇率初步测算,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5.5%,但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较高,比如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5%左右;钢材消费量为3.88亿吨,占30%;水泥消耗12.4亿吨,占54%。即使考虑到汇率因素,中国的资源产 出效率也是比较低的。 2、 我国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1)水体污染相当严重 据环保总局监测,2005年全国七大水系的411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有27%的断面为劣V类水质,全国约 1/2的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严重,一些地区甚至出现“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现象。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存在极大隐患。据环保总局最新调查数据,全国113个重点环保城市的222个饮用水地表水源的平均水质达标率仅为 72%,不少地区的水源地呈缩减趋势,有的城市没有备用 水源,有3亿多农村人口的饮用水存在安全问题。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据环保总局统计,2005年全国共发生环境污染事故1406起,其中水污染事故693起,占全部环境污染事故总量的49.2%。 目前,我国七大水系的26%是五类和劣五类,九大湖 泊中有七个是五类和劣五类,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遭到污染,一些地区甚至已经是 “有河皆干、有水皆污”。与此同时,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 (2)空气污染严重 目前,数亿国人呼吸不到干净的空气,由于空气污染引起的健康损失约占GDP的1.8%。 (3)耕地污染严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以上,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我国的人口和资源环境状况决定了我国只能倡导适度消费,而不能提倡高消费。 【参考文献】 [1]陈昕:救赎与消费—— —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倪瑞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精神[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郑红娥: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 —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蔡玉高、 朱国亮、徐清扬:粗放发展:滚滚车轮下的山河之伤[J].半月谈内部版,2007(9). [5]陈文玲:我国消费需求发展趋势及深层次矛盾[J].宏观经济研究,2007(1). 【摘要】传统的贸易理论强调的比较利益结构都是建立在一国产业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的,是以“ 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为条件的,而新贸易理论大量运用产业组织市场结构、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来构建新的理论模型。我国在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发展产业间贸易的同时,也应该利用国外需求结构的不同、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来发展我国产业内的贸易。 【关键词】比较优势竞争优势贸易创造效应比较优势陷阱一、引言 随着通讯、网络和信息技术等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的加快,世界经济逐渐成为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国际间的贸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贸易在国际分工的条件下进行,而目前的国际分工是由旧的国际社会政治经济秩序和各国资源的禀赋差异决定的。人民币升值后,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经济环境的挑战,我国必须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避开比较优势陷阱,更好地利用国际贸易带来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贸易中更好地利用贸易的创造效应,避免其贸易转移效应。 二、比较优势理论综述1、 传统的贸易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创立了绝对贸易理论。他认为贸易绝非像重商主义者认为的一种零和博弈,相反斯密认为贸易是一种正和博弈。在市场经济中利益的驱动下,主观上为自己利益的微观经济主体可通过分工和贸易利用自己的绝对优势客观上为社会工作,从而实现自利与互利、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相互联系。社会各经济主体 (各国)按照自己的特长实行分工,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国际市场进行贸易,从而实现各自的绝对利益。 斯密的绝对利益原理很好地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原因,为国际贸易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但是绝对贸易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一个国家在生产任何商品方面都没有绝对优势时仍然能参与国际分工的现象。 针对绝对比较优势的缺陷,大卫?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认为,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不论处于怎样的状态,经济力量是强还是弱,技术水平是高还是低,无论有没有绝对优势,都能够确定自己的相对优势,然后利用自己的相对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使国际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地利用,从而使得贸易的双方都能获利。在李嘉图的绝对优势理论中最关键的是机会成本。一个国家即使总体上处于劣势,可以从诸多的劣势中找到自己的相对优势。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回答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无法回答的问题,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各国在生产不同产品上的比较成本有差别 理论探索 152

中西医在治疗方法上的区别

浅谈中医与西医在临床治疗方法上的区别 河南中医学院10级中西医五官班 当下中医与西医之争不绝入耳,其实,只要我们悉心观察找出各自在临床中的区别,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西医不同点,从而更好的把二者结合起来,为患者带来优质的医疗服务,才是我们医务工作者应该做的。 我个人对中西医在临床治疗方法的认识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西医在临床上治疗思维方法的差别。中医讲究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天人合一共同存在于世间,更加注重整体思想,触一物而思全体,例如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头病医脚、外病内治等。在治疗过程中,更加注重病人的实际感受和表现体征。西医着眼于病人自身,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加注重临床诊断指标,目标明确,首选病灶部位,治疗作用于患处,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第二、中西医在治疗方式和给药方面具有差异性。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和,对患者给与辩证论治从而确定治则,最终遣方处药。这里包括(药物疗法、食物疗法、针灸疗法、外治膏药疗法、意疗方法等)。西医通过各种常规医疗器械诊断,从而量化出各种理化指标,并对这些指标与人的正常理化指标进行比对,最终做出判断。在给药方面,西医除了常规的化学制剂外,还有通过各种现代化设备,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例如放化疗透析植入外在替代品等)。 第三、中西医在临床上“动静结合”点不一样。中医在传统基础理论和已有的医案基础上,对患者出现的症状进行筛选和组合,从而临症加减用药,在复诊中可以根据病程的转归而改变再次改变或守方给药,在辨证中,突显“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原则,即中医在微观上是不断变化的。西医在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进步的基础上,对患者给与量化了既定数据以方便疾病的界定,作为临床诊断的参数和依据,其治病过程体现一条龙式的标准化和固定化,所以西医很难实现个体治疗方法的实现动态改变,而是依赖于整体医疗技术、设备和诊治数据的改变和提高,即西医是在宏观上不断变化的。 第四、中西医在临床治疗中“各表一枝”。众所周知,中医在历经千年的校正和验证中,形成了很多经方和验方。特别在一些疑难杂病和慢性病方面,具有西医无发比拟的优势,而且在一些危重病后期的善后方面均有巨大的特色之处,所以我个人认为中医更适用于不适合手术治疗的患者,趋于保守治疗。西医则凭借专业化的技术和已定的标准治疗方案,对于危急患者,具有短时达到延缓或治愈的目的。在疾病的后期西医相较于中医没有特色的优势。 总之,中西医在临床治疗方法方式上,具有很多不能相较的地方,没有对错之分,其最终目的都是为病人找到最佳的治疗途径,更加方便和高效的治疗疾病。本人只是通过自己的感性认识,对中西医在临床治疗方面进行粗略的比较,没有系统性和条理性。希望以后再在实际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地观察与总结,完善中西医的异同点,各取所长,为了医学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多做一份力所能及的事情。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1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1 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 A 、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 1 分,共40 分。 1、下列哪项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主要病机( D ) A. 肾与膀胱气化失司 B.肺气不宣,脾失健运 C.脾肾两虚,精微下注 D.脾肾亏虚,湿浊内聚 E.肺脾气虚,卫表不固 2、上消化道出血时,一旦出现呕血,便提示胃内贮积的血量在( C ) A.5~20ml 以上 B.50~70ml 以上 C.250~300ml 以上 D.500~800ml 以上 E.800~1000ml 以上 3、患者,女,56 岁。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现全身高度浮肿,乏力,五心烦热,肢冷,口中尿 臭,口干喜饮,腰膝酸软,小便短少,大便溏,舌质淡胖有齿痕,苔薄腻,脉沉细。查:BUN22mmol/L ,Cre400mmol/L 。其证型为( A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 A. 肝肾阴虚证 B.脾阳亏虚证 C.气阴两虚证 D.阴阳两虚证 E.肾阳衰微 4、患者有高血压病史 5 年,今晨起突然口齿不清,口角歪斜,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应首选的检查 项目是( B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 A. 脑电图 B.头部CT C.脑超声波 D.脑血管造影 E.腰穿脑脊液 5、除哪项外,均是脑出血的常见部位( A ) A. 蛛网膜下腔出血 B.小脑出血 C.内囊出血 D.桥脑出血 E.脑叶出血 6、下列哪项是肺结核(以补虚培元、抗痨杀虫为基本原则)肺阴亏损证的治法( E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東。 A.健脾益肺 B.益气养阴 C.滋阴补血 D.滋阴降火 E.滋阴润肺 7、患者中年男性,周期性上腹痛多年,近半年来疼痛无周期性规律,并渐消瘦。胃镜见胃窦部有 1 个2cm×2.5cm 大小的溃疡,边缘呈不规则隆起,质脆易出血,应首先考虑的是( A )酽锕极

浅谈我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

浅谈我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是也不可能由某个人独立去建立,它的理论体系需要凝集所有中西医学家智慧的结晶才能够逐渐完善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中西医结合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①20世纪50年代的临床实验性描述阶段。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朴素的中西医结合阶段,主要以西医诊断,中医治疗或联合用药。按西医指标观察疗效。②60~70年代开始的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阶段。在临床上主要采用辨证分型的方式分析疾病,并开展实验研究,已经出现一批如针刺麻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和治疗急腹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③80年代以后的机理探讨和理论创新阶段。初步运用动物模型和实验研究观察手段,把证和经络的研究推到一个更为深入的层次。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存在不同看法,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中西医结合学科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探索科学思路、研究方法和结合的切入点。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应该是通过比较中西两种医学体系在医疗实践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认识手段和应对措施的异同,吸收各自的长处,逐步做到在理论体系上融会贯通,在临床实践中优势互补。现代科学可以帮助理解和阐明深奥复杂的中医理论,而中医药学对人体生命现象的独特认识和对疾病独到的治疗手段又能丰富和充实现代生命科学的内涵。 目前,中西医结合学科基础和临床方面存在的问题均值得我们关注。 在基础研究中应该正确处理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关系。中西医结合不是中医西医

化,不能用简单的还原论的方法来研究中医。如果用还原论的方法,就算你观察得再仔细、指标再先进,哪怕应用的都是分子生物学手段,也不能准确地阐明中医学理论的真谛。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研究曾出现过一波又一波的“指标”热。从cAMP、cGMP,各种免疫球蛋白和淋巴细胞亚群,一氧化氮、内皮素、一氧化氮合酶,到现在的基因等,虽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但是又有几项真正在理论上获得了重大进展?更不要说是突破!不是说不需要分析的方法和手段,问题是必须与整体研究相结合,进行综合的研究。中医学是一门经验医学,但更是一门朴素的整体医学;而西医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一门实验医学。医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医学模式的改变,要求我们的研究不仅建立在生物学个体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强调个体差异,建立起立足于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上的新型整体医学,而中西医结合可以将现代科学微观化的优势和中医学整体化的理念有机地统一起来。一些有影响的中西医结合的重大成果,如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奖“肾本质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2]等,都是将两者结合得比较好的典范。这种结合要求研究者不但要有扎实的现代科学的基础,更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中医理论的造诣。所以必须强调中西医结合工作者认真学习中医理论和努力提高中医素养。 在临床实践中应该合理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特别是中西药物的合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是体现中西医结合优势的重要方面,对于提高疗效,特别是对于提高一些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效果以及保护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实践中已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病证结合、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等等,但中西药的合用并不等同于中西医结合。泛泛的中西药物合用是否科学、是

浅谈中西医文化差异

浅谈中西医文化差异 中西医比较是医学研究领域的边缘学科。从历史的角度进行两者的比较,应属于医学史的范畴。医学史是联系社会,政治,经济,哲学,科学和其他文化的关系来研究医学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的科学。 中医理论起源于中国古代文化,从而使中医具有极其鲜明的人文医学特征。独特的地理环境早就了中国附带文化和欧洲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古代中国。一面为大海所围,另一面被高山军峻岭,隔壁荒漠所隔,这一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国与其他文明古国相互隔绝,使中国传统文化歌学术思想既有一脉相承,独立完整,日臻成熟,内容积累极为丰富的一面,又具有相对封闭,创新能力较弱的一面。广义而言,从先秦时期的柱子败家乃至后世余绪,大多出自殷商时代的巫史文化,大都尊崇自然力,强调天人合一,顺其自然,不可违逆,各家学说又多崇尚权威,易于调和,推崇祖先慎重追远,重人伦礼乐而请自然事理,重思辨顿悟而拙于逻辑论证。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主张知行合一,注重实践,求实精神和实用主义倾向明显。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些特点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更成为了中医理论的灵魂。 希腊学术是西方医学之母,在希腊爱琴海地区,航海条件优越,公元前就与古埃及巴比伦等文明地区有着频繁的沟通,加之战争接连不断,民族的大批迁徙,杂居,使各民族文化处于经常性的交汇,融合和替代之中。这在客观上导致了西方医学的开放性特征,创新意识很强,更容易接受和吸收不同学科的成就,这些特征促进西方医学近百年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自13世纪的罗杰尔·培根确立了实验精神和基本程序后,实验方法逐渐被广泛采用。哲学都给西医技术的发展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在近代西方医学中,原子论思想进一步演化成生物还原论,把宏观的机体活动还原为低级的物理化过程,并以后者阐释前者。另外,注重形态结构的特点导致西方医学始终把研究动物和人体的形态结构作为主要任务。从古希腊的希罗费罗,到罗马的盖伦直至文艺复兴时期的维萨廖氏等体现了上述思想发展的一贯性。广泛运用实验又是近代西医学取得一系列长足进步的关键。 我们都知道,中医的最基本的理论,就是阴阳理论,中医的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调解身体的阴阳平衡。这种理论来源于《易经》,也可以说《易经》的阴阳平衡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础。那好我们现在就来看看中国文化的源头《易经》是如何来认识世界的。《易经》认为:天为阳地为阴,天为动地为静,天为时间,地为空间,天地交合而生万物(注意:一定要交合)。所以从《易经》的观点来看,世界上的每个事物都是阴阳的结合体,人也是一样,所以在中医看来人体的阴阳一旦失衡就会生病,而中医的任务就是让这种失衡重新回归到平衡状态。 我们再来看看西方的文化思维方式,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英国人要寄一封信给某人,其信的地址书写方式一定是这样的,即:某某号某某街某某城市。和中国人的书写方式恰恰相反。西方现代科学的产生也和这种思维方式分不开。即从某一单一的现象出发,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拓展。比如:现代科学发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之后,然后又研究分子是由什么组成的,质子是由什么组成的,电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分子怎么组成了各种物质,这些物质有什么特性,可以用于哪些方面等等,这种由微观到宏观的思维方式,很难真正的认识这个世界,这也是近代科学产生之后带来很多弊端的根本原因(哪些弊端后文有提及)。回过头来看看现代的医学,现代医学起源于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是建立在现代解剖学的基础之上,所以这就决定了现代医学和其他的现代科学一样,带有了不可逾越的局限性,就是它同样犯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毛病,忽视了生命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整体特征,忽视了生命同样是一个非常精妙的系统。一个失去生命的尸体可以告诉你人体的结构特征,但是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摘要:对外直接投资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并形成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本文对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了综述,并论述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最新进展,希望能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关键词:投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综述 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是指一国的企业、团体等在国(境)外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投资,并以控制国(境)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经济活动。对外直接投资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一个经济体通过投资于另一个经济体而实现其持久利益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也在不断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尝试,特别是近几年来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较快。初具规模,已成为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一)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对外直接投资起源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研究对象是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研究的核心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决定因素、行为方式和条件等。目前国外对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较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1.垄断优势论 美国学者海默(Hymer,1960)在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运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关于厂商垄断竞争的原理来说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提出了“垄断优势论”,指出大企业凭借其特定的垄断优势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开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先河。该理论后来经过其导师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69,1975)的补充发展,现称之为“海默一金德尔伯格传统”。垄断优势论首次提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不完全竞争出发,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够以自己的各种垄断优势,如技术优势、资金优势、规模经济优势等,对他国进行直接投资。它研究的对象只是实力厚、具有明显垄断优势的美国跨国公司。根据该理论,没有垄断优势的企业无法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没有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 则对此理论提出了质疑。另外,垄断优势理论也无法解释产品出口、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与展望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与展望 【摘要】中西医结合是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中西医结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长期实行的方针,是中、西医学的交叉领域。中西医结合发轫于临床实践,以后逐渐演进为有明确发展目标和独特方法论的学术体系。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疾病诊治社会效益前景展望 【正文内容】中西医结合自华佗和关云长刮骨疗伤时就开始了,华佗的手术做得很好,因此它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医学技术,只不过近二十年才开始系统化的结合,因为这时候西医和中医中药的发展都非常快,结合的形式和深度就更加广泛了。尤其实在手术、肿瘤治疗等领域,中西医结合是有卓越贡献的。中西医结合就跟西医和营养的结合一样,是一种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并不存在什么学术之争、领域之争,只是治疗、康复过程中的不同分工而已。 目前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和途径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在疾病的诊治中进行结合 包括在诊断上的病证结合,在治疗时的综合协调,在理论上的相互为用。病证结合就是运用西医诊断方法确定病名,同时进行中医辨证,作出分型和分期。这样就从两种不同的医学角度审视疾病,既重视病因和局部病理改变,又通盘考虑疾病过程中的整体反应及动态变化,并以此指导治疗。综合协调是指在治疗的不同环节按中西医各自的理论优选各自的疗法,不是简单的中药加西药,而是有机配合、互相补充,这样往往能获得更高的疗效。理论上相互为用是根据不同需要,或侧重以中医理论指导治疗,或侧重以西医理论指导治疗,或按中西医结合后形成的新理论指导治疗。 二、通过对中西医诊断方法的研究进行结合 主要是用西医学和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四诊,或创造新的诊法。开展最多的是经络诊法和脉诊、舌诊。经络诊法是把中医学关于经络检查所见和西医诊断联系起来,通过相关性研究,创立耳穴诊病法和经络检查法。通过各种脉象仪、舌象仪,把医生诊脉时的指下感觉用图像、曲线、数字等客观指标表示出来,把各种舌诊所见舌苔、舌质的变化通过病理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血液流变

国贸贸易毕业论文-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应用

摘要比较优势理论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将其视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但这一理论的应用却并非一帆风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比较优势相当明显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充分利用好我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成为国内学者的研究重点。本文首先分析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内涵和发展,重点讲述了当代影响比较优势的几个要素。并根据比较优势的内涵的发展,将这一理论分为比较成本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当代比较优势理论三个阶段。其次论述了当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最后论述了比较优势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借鉴意义。以中国三类出口商品的显性比较优势变化趋势图为依据,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中比较优势的变化,并对如何借鉴比较优势,提高我国的比较优势素质做出了一定的建议。重视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能够加快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进程和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实施,最终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关键词: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策略建议Abstract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gets the universal solicitude of academic circle fromits producing day,and it is regarded as the found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ing theory. But theapplication of this theory is not plain sailing. For China such a developing country thatcomparative advantage is fairly obvious how to make good use of the comparativeadvantages became the focus of academic research.

中西医学差异起源的历史比较与分析

中西医学差异起源的历史比较与分析 摘要:近百年来,自从西方医学在传教士的帮助下进入中国,由于中西医学之间理论和技术的差异,引起了科学界、医学界、哲学界、政治界的纷争和较量,中医药因此而数次陷入生存与发展的困境。在人类的发展需要多种文化、多种学科支撑的今天,这种简单的存废讨论似乎有些太过极端。面对中西医学的矛盾和差异,应该从源头加以消解,剖析其中西医差异形成的历史脉络,比较和分析地域及人文环境因素和思维与语言环境因素在其中发生的重要影响,从而从根源上认识差异,消除差异,实现中西医学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中医;西医;起源;差异 近代以来.随着西医和西方科学大规模地传人中国.面对这种与自身传统知识体系迥异的新的知识体系的挑战,许多中医理论与实践工作者仍然试图像以前吸收印度医学和阿拉伯医学那样将西医和中国传统医学进行融会贯通。于是,“改良中医”、“中医科学化”、“创立新中医”等主张纷纷提出,形成了近代中西医融通的三次高潮:“衷中参西的中西汇通”、“中西医结合的病证结合”、“中医药现代化的新中医学”。遗憾的是,这些主张或者策略并没有得到医学界(特别是西医学界和学术界)的广泛赞同,甚至有些人以“中医不科学”为由数次提出了“废止中医药”的口号,使中医药陷入生存的困境。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卫生部不得不公开表态“坚决反对废除中医”,并称“这是对历史的无知,也是对现实生活中中医药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无知和抹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则称,“取消中医”是“对科学的肆意否定”,甚至国家重要领导人也不得不在不同场合为中医药正言。其实,面对生存危机,中医药界在奋起辩护的同时,更应该意识到这一切争论都是中西医固有的理论和学说差异而导致的,化解危机的途径应是加强沟通和理解,这需要全面、深人地研究中西医差异的根源,用发生学的观点和方法,按照其学说发生和发展演化规律进行比较与分析,从而从根源上认识其差异,从根源上消除其差异,从而探究创建具有中国特色医学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一、中西医学差异的演化阶段分析 中医和西医分别诞生于几千年前的古中国和古希腊,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其差异之大融和统一之难成为人类文化和科学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观。近百年来,这两种医学知识体系的矛盾聚焦于中国,其间争鸣和交融引发的冲击波一浪高过一浪,并日益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考察中陌医差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我们不难发现,存在三个非常清晰的阶段: (一)差异萌发阶段的中西医学 公元5世纪之前的1000多年(在中国是从春秋战国到南北朝的北魏,在欧洲是从古希腊到西罗马帝国灭亡)是中西医学差异的萌发阶段。这个时期东西方都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这些文明所达到的水平和对后世的影响,从整体上说,两者很难分出高低。就医学而言,早期中西医学具有共同特征,如被动性、非理论性、经验性、无地域性等,其救护本能与医疗行为、求食活动与医药知识、巫术活动与医学渊源、朴素原始的解剖知识、医事活动等都以临床实践和对人的整体认识观为基础,强调机体对疾病的自然抗御,忽略实验研究等,都是从人类求生的本能荒漠中走过来的,两者有众多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在此期间。东西半球北纬45。附近的黄河流域与爱琴海区域,分别产生了两部划时代的医学巨著:中国有以黄帝名义著述的《黄帝内经》和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古希腊有希波克拉底的《希波克拉底文集》和盖伦的17卷本解剖学巨著《人体各部位的作用》。将其进行比较,两者较相似,但更应注重它们之间隐而不显的差异.例如中国医学将阴阳、五行、元气等学说转化为医学理论,古希腊医学将原子论、元素论等转化为医学理论:中国医学以元气论来研究人的整体性.古希腊医学以原子论来研究人的整体性;中医注重功能性病变,发展了辩证论治,古希腊医学注重结构性病变,发展以解剖为基础认识疾病。也许这两个医学体系在建立时期所萌

浅谈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技巧

浅谈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 西医学和中医学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普遍的两大医学理论体系,它们指导着我们进行日常的医学实践,这两大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同的哲学基础,有其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发展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则兼收并蓄了中医学与西医学的长处,能够优势互补,提高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指综合运用中西医的医药理论和方法,在中西医药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中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通过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要求,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与生命问题的科学。任何一种医学的发展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提高临床诊治疾病的水平与疗效。因此临床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主要领域,现就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进行浅述,以抛砖引玉,更合理的认识和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 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和途径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结合疾病的诊治 包括在诊断上的病证结合,在治疗时的综合协调,在理论上的相互为用。病证结合就是运用西医诊断方法确定病名,同时进行中医辨证,作出分型和分期。这样就从两种不同的医学角度审视疾病,既重视病因和局部病理改变,又通盘考虑疾病过程中的整体反应及动态变化,并以此指导治疗。综合协调是指在治疗的不同环节按中西医各自的理论优选各自的疗法,不是简单的中药加西药,而是有机配合、互相补充,这样往往能获得更高的疗效。理论上相互为用是根据不同需

要,或侧重以中医理论指导治疗,或侧重以西医理论指导治疗,或按中西医结合后形成的新理论指导治疗。 结合中西医诊断方法的研究 主要是用西医学和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四诊,或创造新的诊法。开展最多的是经络诊法和脉诊、舌诊。经络诊法是把中医学关于经络检查所见和西医诊断联系起来,通过相关性研究,创立耳穴诊病法和经络检查法。通过各种脉象仪、舌象仪,把医生诊脉时的指下感觉用图像、曲线、数字等客观指标表示出来,把各种舌诊所见舌苔、舌质的变化通过病理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血液流变学及光学等方法客观地反映出来;另外对脉象及舌象进行中医相关对照和从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血液动力学等多方面进行原因和机理探讨。这项研究有利于中医四诊实现仪器化、客观化和规范化。 结合中医治法治则的研究 主要集中于对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通理攻下、补气养血、扶正固(培)本等治则的研究。方法是在肯定疗效的基础上,摸清用药规律,筛选方药,进而对适用该治则的有关方药进行药理作用、成分、配伍机制的实验研究,再将所取得的认识放到临床实践中验证。 结合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中医学基础理论内容十分丰富,有些与西医学理论完全不同,以往曾开展对阴阳学说、脏象学说、气血学说及有关“证”的研究等,主要是从西医角度

中西医的优势与劣势

中西医的优势与劣势 中医和西医是近年来争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医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却渐渐的越来越被忽视,因此近年来中医开始努力发展,虽然与西医相比,中医的发展仍旧十分缓慢,但也有很大的提升。 中医和西医都能治疗疾病,但也有各自的优势与劣势。中医的优势有很多。中医学把人体内脏和体表各部的组织、器官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认为四时气候、地土方宜、周围环境等因素对人体的生理病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既强调人体内部的统一性,又重视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观念。如感冒:老年、小孩、男人、女人治疗手段不一样。所以说中医看的是人,不是病。而西医很多时候看疾病的症状和体征,西医的研究是从局部出发针对结构,采取单方面拮抗性治疗。西医认为有器质性和功能性的不同,并且注重追查实际的病根。 中医认为人是变化的病也是变化的。如感冒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小儿、大人是不一样的。刚感冒时的症状吃两服药后变化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治感冒开的药不要太长,尤其是小儿一两付就变化,大人最多开两三付。而西医的却是恒定的,解除不同疾病导致的相同的症状可以使用同一种药物。 中医有时候治疗疾病十分缓慢,就是因为中医治疗很曲折,而西医是直接的,比如胃痛就直通,中医是不行的,是不能治好病的。治病求本,发现问题就要找到发病的根本,从根本上去除疾病,从而使机体恢复正常状态。腹痛的患者一定要检查,有没有胃穿孔,有没有坏死性胰腺炎,所以不能单纯止痛,掩盖病情。 西医治病,诊断清楚,治疗明确,有时有很大的毒副作用。目前在医学上有很多慢性病,西医治疗无能为力,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这些病可以发挥中医的优势,使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病人不必终身服药,而且有很多患者可以治愈。 中医价格十分低廉,只有医生的挂号费、医药费。而西医还有各种辅助检查的费用等。正是因为中医的低廉,而使得许多中医院为了生存开始兼顾西医,还有的中医师转行去了西医,中医缺乏人才,也缺乏人员。但是国外对中医却越来越重视,各种待遇也比国内好,一些中医人才也流失到了国外。从药物治疗来看,西药的优势是方便,长于急救,中药的优势是处方加减灵活,长于调养。 无庸讳言,辨证施治虽有其特长,然而借鉴西医现代化的诊断设备,更能弥补中医辨证的不足。譬如中医碰上某些必须借助于西医现代化诊断手段的病例;实际上是同样毫无例外地采用透视、化验等方法的。如传统的诊脉,可以大致看出哪个脏腑有问题,虚证和实证能分得开。但要看血色素是多少,血压多高,只能从西医方面来说了。结合现代辅助检查设备,综合判断,分析透彻疾病的证型然后才可以处方治疗。所以中医治病,发现早、治疗彻底、对机体没有损伤或损伤小、预后稳定。 中医是一个需要经验积累的过程,需要一二十年的时间才能真正的成为中医师。而西医只需要几年就够了。西医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有辨病明确、解释浅显易懂、用药对症显效快、用药方便等优势。但对疑难病和不能够解释的疾病,远期疗效差。 提到中医,就会想到中药,人们一想起它那苦涩的味道,就禁不住有些望而生畏。特别是一些老病号,长期喝中药都喝怕了,一提起中药就叫苦不迭。随着

国际贸易论文--自由贸易理论概述与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自由贸易理论概述与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的运用 ——程康 A09经济 090801107 摘要:对自由贸易理论进行总结,并通过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的产生背景、国内应用现状和理论局限性的多角度反思,对我国使用比较优势理论的问题。 (一)自由贸易理论 自由贸易理论,创始者是亚当斯密,其核心是自由贸易可使参与贸易的双方均获得贸易利益。他创造性的提出了分工学说,建立绝对贸易理论,以强大的实证分析和逻辑推理,最终让大家认清重商主义贸易政策的‘0和游戏’规则的真实面目,使得自由贸易得到广泛的认同,并得以发展。 纵观自由贸易理论,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在第一产业革命时期的古典贸易理论,以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和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为发展主线。绝对成本论认为一国应放弃成本绝对高的,而选择成本绝对低的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彼此进行交换,这样两国的劳动生产率都会提高,成本会降低,劳动和资本能得到正确的分配和运用,这样是增加国民财富的最佳途径。但它不足以解释一个国家若全面属于劣势的情况下,该如何进行贸易。于是后来,比较优势理论就此产生了。大卫李嘉图根据“两优相较择其重,两劣相较取其轻”的比较利益法则,选择优势较大或劣势较小,即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而放弃优势较小或劣势较大产品的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大卫李嘉图虽然解决了亚当斯密理论的尴尬,但仍有着“静态化”“完美化”的不足。理论总是在不断的实践及学者的改善中越发成熟,此后,约翰穆勒提出了相互需求理论,该理论从各国家自身的需求强度着手,认为两国交易的条件由相互需求强度决定。 相互需求理论仍然存在的诸多不足和响应时代的学者似乎并没有让自由贸易理论止步于此。随着第二次产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诞生,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最终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劳动价值论。自由贸易理论迎来了第二阶段---新古典贸易理论,以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生产要素禀赋学说为发展主线。理论认为,不同商品的生产需要投入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而不同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是不同的,因此,一国应生产那些能密集地利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并出口,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地使用其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然而,里昂惕夫用该理论方法对美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分析试图验证他确信不疑的生产要素禀赋论时,却惊奇的发现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让理论与贸易实践完全背离,使人们不得不再另辟蹊径寻找自由贸易理论真谛。

中西医原理比较

西医中医比较论 1879年,浙江儒学保守派人士俞樾先生发表《废医论》(笔者注:作者所欲废者乃中医也),中西医之争在我国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然而,尘埃并未落定。 不过,在普通大众看来,西医已经战胜中医。看看城市、乡镇的医院,高楼大厦、气派非凡者,百之九十九是西医医院。相形之下,各地的中医院简直就是破庙,难登大雅之堂。又看看周围的亲戚、朋友、同学和陌生人,偶有感冒,吃药看医生也多是进西医医院,又是X 光,又是葡萄糖,又是各种带着洋名的抗生素、激素或其他退烧药,动则几十元上百元,甚至上千元也是常事。即使不进医院,自己?对症?买药,也多是什么严迪、白加黑、阿莫西林、感康、阿司匹林等等?国产化?西药。 最近在医学8号楼网站上又看见一篇文辞激越的揭批中医的檄文《告别中医中药》,作者是中南大学科学技术与发展研究所的的张功耀。他当然不是医生,也不懂中医,从其工作单位名称也略知一二。作者在文章的内容提要中?一针见血?的指出:以文化进步的名义,以科学的名义,以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名义,以人道的名义,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告别中医中药。实际上,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大量的历史名人反对中医中药,比如新文化运动的战将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就曾讽刺中医中药,他写道:?我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胡适也说:看这本书?叙述的西洋医学每一个方面的演变过程,我们也可以明白我们现在尊为’国医’的知识与技术究竟可比人家第几世纪的进步。??回头想想我们家里的阴阳五行的‘国医学’,在这个科学的医学史上能够占一个什么地位。?陈寅恪则说:?宁愿让西医治死,也不愿让中医看病。?近现代史上反对中医的名人还包括梁启超、孙中山、梁漱溟、陈独秀、郭沫若、巴金等。 西医真的优于中医吗?中医真是阻碍文化进步的、非科学的、不人道的医学吗?本文仅从西、中医论治感冒的角度来分析二者孰优孰劣。 西、中医对感冒的病因、病理分析 那么,这两种医学是如何分析感冒的病因、病理的呢? 在西医看来,人的感冒是由人体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因而产生发热、恶风寒、咳嗽、咽喉肿痛、呕吐、鼻塞、流鼻涕等症状。然而,中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