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脱敏
名词解释系统脱敏法

名词解释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是一种数据处理技术,旨在保护敏感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
它通过对数据进行一系列处理,使得敏感信息在被使用和传输过程中不可被识别,从而降低敏感信息泄露的风险。
系统脱敏法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来实现数据脱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将其转换为无法直接理解或识别的密文。
只有具备解密密钥的合法用户才能对密文进行解密,并获取原始的敏感数据。
2. 数据替换:将敏感数据替换为具有相似特性的非敏感数据,或者生成虚假的隐私数据。
替换后的数据保留了原始数据的统计特征和分布情况,但不能被用于识别和关联具体的个体。
3. 数据脱敏:通过去除或模糊敏感信息的一部分内容,降低信息的细粒度,从而保护隐私。
例如,将身份证号码的后几位数字进行替换或删除,只保留前几位用于标识身份,以减少信息泄露的风险。
4. 数据扰动:对敏感数据进行微小的扰动或噪声添加,以防止具体数据的重构和推断。
扰动后的数据仍然保持了原始数据的一些特性和趋势,但无法准确还原原始数据。
系统脱敏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系统脱敏法可应用于各类数据库、系统日志、数据备份等场景,确
保用户的个人信息不被恶意利用。
在数据共享和合作方面,系统脱敏法可以确保数据所有者在共享数据时,不会泄露敏感信息给合作伙伴。
在数据研究和分析方面,系统脱敏法也可以用于确保研究数据匿名,保护个体隐私。
总之,系统脱敏法是一种有效的数据隐私保护技术。
通过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替换、脱敏和扰动等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敏感信息泄露的风险,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个体隐私权的保护。
简述系统脱敏技术的基本步骤。

简述系统脱敏技术的基本步骤。
系统脱敏技术的基本步骤如下:
1. 确定脱敏需求:确定需要脱敏的敏感数据类型和级别,例如个人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码等。
2. 数据分类:将敏感数据根据其级别进行分类,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
3. 设计脱敏方案:根据不同的敏感数据类型和分类级别,设计相应的脱敏方案。
常见的脱敏方法包括替换、扰乱、截断等。
4. 实施脱敏算法:根据脱敏方案,使用相应的算法对敏感数据进行脱敏处理。
例如,对于姓名可以使用随机生成的假名进行替换,对于身份证号码可以使用一些规则进行扰乱。
5. 脱敏数据验证:对脱敏后的数据进行验证,确保脱敏后的数据符合预期的格式和规范。
6. 脱敏数据存储:将脱敏后的数据存储在安全的地方,确保不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
7. 脱敏数据处理:在系统中使用脱敏后的数据进行开发、测试或分析,确保在系统内部的操作过程中不会泄露真实的敏感数据。
8. 脱敏数据还原:在必要情况下,可以使用还原算法将脱敏数
据还原为原始的敏感数据,例如用于调试或特定的授权操作。
9. 定期维护和更新: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脱敏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同时也要及时更新脱敏方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敏感数据和脱敏需求。
简述系统脱敏技术的基本步骤

简述系统脱敏技术的基本步骤(实用版2篇)目录(篇1)1.系统脱敏技术的基本概念2.系统脱敏技术的具体步骤3.系统脱敏技术的优缺点正文(篇1)一、系统脱敏技术的基本概念系统脱敏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密码破解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逐步增加密码的难度和复杂性,从而逐渐提高密码的安全性。
该方法最初由美国密码学家Whitfield Diffie于1975年提出,现已成为密码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系统脱敏技术的具体步骤1.确定密码的初始难度级别,例如简单的数字或字母组合。
2.针对该难度级别的密码进行破解,并记录所需的时间或次数。
3.增加密码的难度级别,例如添加特殊字符或使用大小写字母。
4.重复步骤2-3,直到密码无法被破解为止。
三、系统脱敏技术的优缺点1.优点:系统脱敏技术可以逐步提高密码的安全性,从而降低密码被破解的风险。
此外,该方法还可以帮助用户养成良好的密码管理习惯,例如定期更换密码、使用复杂密码等。
2.缺点:系统脱敏技术需要用户具备一定的密码管理知识和技能,否则可能会导致密码仍然被破解。
目录(篇2)1.系统脱敏技术的基本概念2.系统脱敏技术的具体步骤3.系统脱敏技术的优缺点正文(篇2)一、系统脱敏技术的基本概念系统脱敏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密码破解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逐步暴露给攻击者越来越多的敏感信息来逐步试探其密码。
该方法主要用于防范恶意攻击者通过暴力破解等手段尝试猜测密码。
二、系统脱敏技术的具体步骤1.收集信息:首先,系统需要收集与用户相关的敏感信息,例如用户名、密码、身份证号码等。
2.分散敏感信息:然后,系统将收集到的敏感信息分散存储,以增加破解难度。
例如,将用户名和密码分别存储在不同的位置,或者使用加密算法对密码进行加密。
3.逐步暴露敏感信息:接下来,系统可以逐步暴露给攻击者越来越多的敏感信息,以逐步试探其密码。
例如,先暴露用户名,再暴露密码等。
4.监控攻击:在暴露敏感信息的过程中,系统需要实时监控攻击者的行为,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系统脱敏的名词解释

系统脱敏的名词解释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大量的个人敏感信息被存储、处理和传输,为了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系统脱敏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安全技术。
系统脱敏是一种将敏感数据进行处理,使其无法被恶意使用者识别或还原出原始数据的技术手段。
系统脱敏主要应用于各类系统和应用程序,以提高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
它通过对敏感数据进行操作,使其在传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无法被直接识别出来,从而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系统脱敏的核心目标是将敏感数据转化为一些不包含真实信息的数据,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者或黑客获取和利用敏感数据。
常见的系统脱敏技术包括加密、替换和删除。
加密是一种常见的系统脱敏技术,它使用算法将原始数据转换为一系列无法被直接读取的密文。
只有掌握正确密钥的用户才能将密文还原为原始数据。
加密技术通过使用对称密钥或非对称密钥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替换是系统脱敏的另一种常见技术。
在替换过程中,敏感数据被替换为一些与原始数据没有直接联系的数据,从而保护了敏感信息的隐私。
例如,将真实姓名替换为虚拟姓名、将手机号码替换为随机生成的虚拟号码等。
除了加密和替换,删除也是一种常见的系统脱敏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敏感数据被直接删除或掩盖,仅保留非敏感数据。
这样一来,系统中不再存储真实的敏感信息,从而降低了用户的隐私风险。
系统脱敏的实现需要综合考虑安全性和性能。
安全性是系统脱敏的首要目标,但过度的脱敏可能会导致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降低。
因此,系统脱敏需要根据不同场景和需求进行细致的权衡。
除了个人隐私的保护,系统脱敏也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景,例如软件测试和数据分析等。
在软件测试中,敏感数据的脱敏可以避免测试人员使用真实数据进行测试,从而保护用户的隐私。
在数据分析中,对敏感数据的脱敏可以降低数据泄露和滥用的风险,同时仍然能够保留数据的统计特征。
总结来说,系统脱敏是一种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
通过加密、替换和删除等技术手段,系统脱敏可以有效保护敏感数据在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
第三节系统脱敏疗法

心理辅导与咨询
第五章 行为疗法
(三)适应症
适应于各种因刺激而产生不良情绪有关的行为或活动。恐怖症、焦 虑症的疗效显著。
心理辅导与咨询 二、方法与步骤
第五章 行为疗法
(一)依照系统脱敏疗法的基本原理,向患者解释治疗的原理及疗效,树 立患者的治疗信心,取得患者的支持与配合。
心理辅导与咨询
第五章 行为疗法
心理观度量
0 心情平静
25 轻度恐惧
50 中度恐惧
75 高度恐惧
100 极度恐惧
心理辅导与咨询
第五章 行为疗法
考试恐怖病人的焦虑等级(时间维度)
1、期末笔试的前七天 2、考试前六天 3、考试前五天 4、考试前四天 5、考试前三天 6、考试前二天 7、考试前一天 14、在停车场停好自行车 15、向教室楼走去 16、推开教室楼的门 17、通过走廊走向考场的门 18、走近考场的门把手 19、走进考场大门 20、坐在椅子上
心理辅导与咨询
第五章 行为疗法
2、实地适应训练
在实施了想象脱敏训练之后,实地适应训练也是治疗的关键步骤, 应从最低级到最高级,循序渐进逐级训练,最终完全达到平静地对待恐
怖或焦虑情境。如一位过分怕狗的个体,在具体实施治疗时,先让她看
狗的照片、谈狗的事情;等到她不害怕了,再让她接触形象逼真的玩具 狗,产生恐惧时,就采用松弛疗法对抗;再靠近笼子里的狗,渐渐地用 手去摸,最后去抱,直至与狗直接接触而无恐惧反应为止。
增加刺激的强度,到最强的刺激也不能引发焦虑为止。
心理辅导与咨询
第五章 行为疗法
Wolpe认为,一个不良反应常常是由某种特定的刺激引起的,如果想
法用一定的刺激诱发出一个正常的反应,那么原来的不良反应便会被抑制。
系统脱敏疗法:一种有效的恐惧症治疗方法

系统脱敏疗法:一种有效的恐惧症治疗方法系统脱敏疗法是一种临床心理学中常用的恐惧症治疗方法。
通过建立与害怕的事物相关的轮廓及传递恐惧刺激,并逐渐适应,使患者逐渐恢复对它们的正常反应。
下面将详细介绍系统脱敏疗法的特点、具体步骤和优势。
一、系统脱敏的特点系统脱敏法是一种系统引导患者逐渐适应害怕事物的疗法。
因此系统脱敏法与其他的恐惧症治疗方法相比,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阶梯式逐渐适应:该方法不是一下子直接暴露于患者害怕的事物中,而是分几个阶段逐步引导患者逐渐适应害怕的事物。
2. 自我控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始终把控自己的反应,通过自我放松来减轻紧张和恐惧。
3. 广泛应用场合: 系统脱敏疗法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恐惧症,例如高处恐惧、动物恐惧、飞行恐惧等等。
二、系统脱敏的具体步骤1. 确定治疗方案和目标:首先和患者一起确定治疗方案和目标,根据患者的恐惧程度和需要的治疗周期计划治疗进度。
2. 逐渐接触肉体上的刺激:通过逐渐接触具有特定感觉的物品,例如面料、皮草,让患者的身体逐渐适应。
3. 视觉上的逐渐适应:将影像、图片、录像等逐渐递增的呈现给患者,使患者不断适应自己不可避免的恐惧。
4. 心理上的逐渐适应: 通过声音、味道等各种方式,让患者的其他感官也逐步适应他们的恐惧对象。
5. 归纳和加强:反复归纳患者在逐步接触项目心理上的变化,加强患者对于正常反应的感知。
三、系统脱敏疗法的优势:1. 适用于多种恐惧症:系统脱敏疗法适用于治疗多种恐惧症,能够扩大其适用范围。
2. 无药物干预:与药物治疗相比,系统脱敏疗法是一种无药物干预的治疗方式,有效避免了药物的不良反应。
3. 恢复快速:通过逐步适应的方法,系统脱敏疗法可以更加快速地恢复患者的正常反应。
总之,系统脱敏疗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恐惧症治疗的方法,具有系统、逐渐适应及适用多种类型等特点。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用过分担心暴露情况,能更加适应生活环境,恢复正常健康。
系统脱敏法交互抑制原理

系统脱敏法交互抑制原理
系统脱敏法(System Desensitization)和交互抑制原理是心理学领域的概念,用于描述对刺激的逐渐减弱的反应,以及在持续受到刺激时反应的减弱现象。
1. 系统脱敏法:
-定义:系统脱敏法是一种通过逐渐引入适量刺激,使系统逐渐适应并减弱对刺激的反应的过程。
-原理:当系统反复受到相同或类似的刺激时,初始的强烈反应会逐渐减弱,系统逐渐对刺激产生耐受性。
-应用:在心理治疗中,系统脱敏法常被用于治疗恐惧症、焦虑症等,通过逐渐引入导致恐惧或焦虑的刺激,帮助个体逐渐适应并减轻其负面反应。
2. 交互抑制原理:
-定义:交互抑制原理描述了在同时存在两个相互竞争的刺激时,其中一个刺激的存在会抑制对另一个刺激的反应。
-原理:当两个刺激同时存在时,它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其中一个刺激的强烈性会抑制对另一个刺激的反应。
-应用:在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中,交互抑制原理被用于解释感知和认知的现象,如视觉上的竞争性抑制。
在实际应用中,系统脱敏法和交互抑制原理可以相互关联。
例如,在治疗恐惧症时,通过逐渐引入导致恐惧的刺激,利用系统脱敏法帮助个体逐渐减弱对该刺激的恐惧反应。
同时,如果引入其他刺激以与恐惧刺激竞争,这就涉及到了交互抑制原理,其中竞争性刺激可能会减弱恐惧刺激的影响。
系统脱敏法名词解释

系统脱敏法名词解释系统脱敏(Data Masking)是一种数据安全技术,用于保护敏感数据的隐私和安全。
系统脱敏通过对敏感数据进行替换、修改或伪造,使其无法还原或解读,从而降低数据泄露的风险。
下面是系统脱敏法中一些常见的名词解释。
1. 敏感数据(Sensitive Data):敏感数据是指可能会影响安全性、隐私或合规性的数据。
例如,个人身份信息、银行账号、信用卡信息等都属于敏感数据。
2. 脱敏(Masking):脱敏是指对敏感数据进行处理,以保护敏感数据的隐私和安全。
脱敏的目标是使敏感数据在保留数据实用性和价值的同时,无法还原或解读。
3. 数据脱敏算法(Data Masking Algorithm):数据脱敏算法是指用于将敏感数据转换为脱敏数据的特定算法。
常用的数据脱敏算法有数据加密、数据替换、数据伪造等。
4. 数据加密(Data Encryption):数据加密是一种将原始数据转换为密文的算法。
加密可以使数据在传输或存储中变得不可读,只有具有相应密钥的人才能解密还原为原始数据。
5. 数据替换(Data Substitution):数据替换是一种将敏感数据替换为不敏感或伪装数据的算法。
替换算法可以保留数据的格式和结构,但修改其中的关键信息,从而降低数据的敏感性。
6. 数据伪造(Data Generation):数据伪造是一种通过生成与原始数据相似但不真实的数据来保护敏感数据的算法。
伪造算法可以创建与原始数据类似的数据集,但其中的敏感信息是虚构的,以确保真实数据的隐私和安全。
7. 脱敏规则(Masking Rule):脱敏规则是指定义如何对敏感数据进行脱敏的规则集合。
脱敏规则包括哪些数据被脱敏、如何进行脱敏以及如何还原脱敏数据等。
8. 脱敏策略(Masking Strategy):脱敏策略是指选择合适的脱敏方法和算法来实施系统脱敏的策略。
脱敏策略应考虑数据的实际需求、安全性要求和合规性要求。
9. 安全测试环境(Secure Testing Environment):安全测试环境是指在进行软件测试时,使用脱敏技术将测试数据中的敏感信息替换为脱敏数据,以防止敏感数据泄露的测试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脱敏:
将猫放在离实验室很远的地方,此 时在猫的眼里实验室只是依稀可见。因 而猫只出现轻微的焦虑和恐惧反应。这 时给猫喂食,猫虽能进食但起初并不十 分自然,不过待一会便能恢复常态,自 如的进食了。 到了下次该进食的时候,实验者把 猫向实验室的方向挪近一段,这时猫又 会出现一些轻微的焦虑恐惧,实验者立 即给猫喂食。同第一次一样,猫起初进 食时不太自然,但不久便适应了。实验 者让猫渐渐接近实验室。 最后,猫回到铁笼也能进食了,换 句话说猫的恐惧和焦虑已被“治愈”。
(二级技能72页)
程序:是脱敏疗法的简化变式,它省去了系统脱敏的刺激定量和 分级设计,也省去了全身松弛的生理过程。摒弃一切程式,猛打猛冲。 病人感受:系统脱敏疗法循序渐进,病人乐意接受,并辅以肌肉 松弛技术,使患者具有一种“有备无患”的充实感,有更多的战胜疾 病的动机参与。 冲击疗法则方法简洁、疗程短,不足之处是它无视患者的心理承 受能力,臵患者于恐怖焦虑之极,欲图物极必反,从而消除不良情绪。 患者痛苦大、实施难,可能欲速则不达。 原理:系统脱敏疗法的原理是交互抑制,冲击疗法的原理是经典 的消退性抑制,两者都是运用条件反射的原理,来消除或建立某种条 件反射。
现实情景阶段:由咨询师陪同逐级进入现实情景。求助者放松,进入 第1等级现实情景,持续30秒,退出、放松。重复以上动作,并将持续 时间延长30秒,再停止放松,直至不再引起恐怖。
当来访者想象一种情境而没有表示焦虑时,不要给予积极强化(例如说 “好”),因为这种强化可能会导致来访者在体验到焦虑时不愿说出来。 当来访者成功地通过焦虑表中的一种刺激之后,可给予积极强化。 每次脱敏治疗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脱敏事件或层次为1-4个,切忌赶 进度。
心理访谈中的等级:狗在主持人身边的筐里
筐靠近求助者,让她摸一下小狗 手停留在小狗身上5下 把装着小狗的筐放在求助者腿上,主持人用手拦着 将裹住围巾的小狗放在求助者腿上 直接将小狗放在求助者腿上
恐高患者的焦虑等级:
在桌上; 在运动场的计时台上; 从3楼楼窗往下看; 游泳池的5米跳台; 8米跳台; 10米跳台; 六楼阳台边; 高层楼房建筑现场 空中索道车
变式:快速脱敏法(真实生活脱敏法)、接触脱敏法,自动化脱敏法等
现实脱敏效果比想象脱敏好;在想象脱敏完成后应要求来访者在现实情 境中运用从想象脱敏学到的反应来应尽可能得清晰地想,它们也许 会干扰你的放松,如果你感到焦虑想让我知道,你也可以随时告诉我。 当你已经清楚想象出了场景,举起一个手指让我知道,可以不用说话。 那么,首先你想像暑假的一天午后,你在自己的房间里自在地听 歌,看书(来访者举起手指) 咨询师:停止想象那个场面,在你想象的时候,你的焦虑值有多少? 来访者:5分 咨询师:现在注意力回到放松上(重复放松指示约20-30秒) 咨询师:现在想象你最亲密的朋友来了,你们一起在你房间里聊天, 她是你的发小,你们无话不谈。(来访者在十几秒钟后举起手指。) 咨询师:停止想象这个场面,焦虑值有多少? 来访者:大约10分。 咨询师:将注意力集中在放松上,深呼吸。(重复放松指示约20-30 秒) 咨询师:现在继续想象那个场面 …………
致敏:
电击铁笼中的猫,每次电击之前 先制造一阵强烈的声响。多次实验之后, 只要听到强烈响声或看见那只铁笼,即 使不受电击,猫都会出现明显的植物神 经反应。 他将这只猫禁食几天,然后送回放着 鲜鱼的铁笼,虽然猫极度饥饿,却不肯 食用鲜鱼。在铁笼外面甚至是在实验室 隔壁的房间里,猫的进食仍受到不同程 度的抑制。 ——产生了实验性神经症,对环境产 生了泛化的防御性条件反射。
疗法的理论基础
将焦虑刺激与焦虑反应不相容的另一种反应,即放松反应多次结合, 也即建立“焦虑刺激——放松”的反射,而逐渐削弱原来的“焦虑刺激—
—不良反应”的反射。并不断强化这种适应性的放松,使之泛化到更多的
焦虑情境、最终得到巩固。
“脱”敏:交互抑制(对抗,最终替代) 两种状态不兼容(呼吸、心率、血压、肌电、皮电等生理反
重要提示
想象—体验到焦虑—示意—停止想象—评分,如果分数低于5分,可 以认为在这一层次已不产生焦虑或恐怖反应;倘若高于5分,需要继 续放松—想象……直至焦虑值低于5分,可转入第2等级情景。 倘若对某一等级情景突然感到恐惧和肌肉紧张,则可退到前一等级情 景,重新进行肌肉放松,直到对前一等级情景已完全无焦虑或恐怖反 应。再重新训练原先引起恐怖的某等级情景,至不再恐怖时,再继续 训练下去。
通过改变我们的身体记忆, 最终改变情绪体验与行为方式。
应指标),如破涕为笑,躁郁症。 放松状态,与焦虑情绪状态是一种对抗过程,一种状态的出现 必然会对另一种状态起抑制作用。
“系统”:由轻到重的焦虑情境
系统脱敏在我国古时的应用
据《儒门事亲》记载:王德新的妻子旅途中,在旅舍的楼上住宿, 夜逢盗贼烧房子,因受惊而堕下床来。自此以后,每听到声响,便 会受惊昏倒不省人事。家人也只得蹑足而行,不敢冒然弄出声响, 逾年不愈。 医师戴人诊断后让二侍女执其两手,按于高椅之上,在面前放 一张小桌几。戴人说:"娘子,请看这木头!"便猛击桌,其妇大惊。 戴人说:"我用木头击桌,有何可惊呢?"妇人吓后稍显安定,戴人 又击桌,惊已显然减缓。又过一会儿,连击三五次,又用木杖击门, 又暗中令人击背后的窗子。妇人慢慢从惊恐中平定下来。晚上又叫 击其卧房的门窗,接连数日,从天黑直到天亮,一、二月后,虽听 雷鸣也不惊恐了。 ————
系统脱敏疗法
华夏心理 教育中心 徐小雪 2011.3
生活中的脱敏: 从南到北,口味须适应; “社交恐怖男”勇于挑战自己 ——与令人焦虑、想回避的情景或东西“保持亲密接触”, 逐渐变得不再“敏感”而能够适应,是谓脱敏。
习得了不适应的行为(焦虑、恐惧反应)——往往源于个体成长早期 的某次意外、某种经历,原来不引起焦虑的中性刺激(如,猫猫狗狗、 电梯等密闭空间、考试、运动受伤)与焦虑反应一次或多次结合而最 终发展成为较为牢固的联结,构成了条件反射。 行为层面:通常患者均可意识到这种情绪反应是不合理的,不必要的, 有些人对病因有所了解,但却无法自控、束手无策。几乎百分之百的 患者都自然而然地采用回避的方式来应对这种令人不快的生理反应和 情绪体验。久而久之,恐怖或焦虑对象发生泛化、反应程度加剧,社 会功能日益受损。 潜意识层面:表现为一种负性思维。 生理层面:恐怖或焦虑的情绪体验往往伴随着生理反应,即植物神经 症状,如脸红、呼吸与心率加快、血压波动、出汗等。
放松的指导语,有录音和口头两种。口头语在训练开 始时,更便于来访者接受和掌握。
家庭作业:要求来访者回家后每天练习一次,每次 20-30分钟,一般6-8次即可学会;最终要求来访者能在 日常生活中主动应用。
社交恐怖症者的焦虑等级:
与最亲密的朋友单独聊天 与三个好朋友聊天 与宿舍7个室友聊天 课堂上回答老师问题 组织班级活动 与名师或学者私下单独交流 向全班同学讲课 当众向名师或学者提问 陪同名师或学者吃饭 在有名师或学者的场合下作学术报告 10分 20分 30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我怕我讲着讲着忘词。 我怕我讲得不够专业,出错。
(一)学习放松技巧 (二)建构焦虑等级 (三)系统脱敏
一般应用肌肉放松训练来对抗焦虑情绪。 指导要点: 首先学会体验肌肉紧张与肌肉松弛间在感觉上的差别; 然后根据指导语进行全身各部分肌肉先紧张后松弛的训 练,直至能主动自如地放松全身肌肉; 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自如。
前提:基本掌握了放松技巧 准备工作:焦虑等级已建立 一般将想象(焦虑的事物)与(抑制焦虑的)放松反应的结合,看作是经典 的系统脱敏法。 优势:其一,临床工作不可能总是陪同每位病人到真实的生活情境 中去脱敏。其二,病人所害怕的某些情境或事物不可能被展示出来,如 害怕亲人会死去。 劣势:治疗者难以对病人的想象活动实施有效的控制。
焦虑症状或焦虑症:如考试焦虑、学校适应或新工作适应焦虑 恐怖症状或恐怖症:如社交恐怖、运动恐惧、恐高、恐风、恐飞、恐 雨、害怕猫狗,不敢进电梯 强迫症
(1)当在认知层面上难有所为时,要用系统脱敏
病人很清楚自己的症状,其中有人也认识到病因,改变的决心也 有,但仍困于“要怎么做才能摆脱症状”。这时,基于行为主义的系 统脱敏用于干预由明显环境因素引起的某些焦虑、恐怖症状,要比使 用认知疗法更有效。
绝非一帆风顺,来访者的常见问题: 无法想象各种焦虑情景
想象,可以模拟现实。它是脱敏阶段的关键。
你用了什么放松方法?(深呼吸、想象放松 、肌肉放松) 如何制定焦虑等级?/ 来访者不会给焦虑分值怎么办? 为什么要定等级?(疗法的原理) 症状出现反复怎么办?
系统脱敏与冲击疗法的区别(系统脱敏的原理)
系统脱敏疗法:
由沃尔普创立和发展。 通过引导求助者缓慢暴露于导致焦虑反应的情境中,并 用放松状态来对抗、从而最终消除神经症性的焦虑习惯。因 而也称“交互抑制法”。
基本过程:
根据交互抑制,从能引起个体较低程度焦虑或恐怖反应的 刺激物开始,以肌肉放松对抗焦虑或恐怖反应。当该刺激不 再引起焦虑和恐怖反应时,主试便可向求助者呈现较前一个 刺激略强一点的刺激。 当一系列由轻到重的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最终都 在求助者所能忍受的范围内,他便不再对该类刺激感到焦虑 或恐怖,从而达成治疗目标。
(2)系统脱敏,常与各种认知疗法结合使用
能标本兼治。行为主义治疗往往针对具体行为的改变,忽视了来 访者的个性、忽视了高级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只能治本。 认知疗法: 能确定引起过激反应的事件或物体,从而明确治疗目标,这是关键; 改变不合理信念。 ——我怕公众讲课。 —— 究竟怕什么?
——我怕听众不喜欢我的讲课。
——“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身心一体”。
放松反应,是系统脱敏(有为)与冲击疗法(无为)的 区别之一。
目前人们普遍采用三种放松方法:渐进放松法,自生放松 方法和我国传统的以深呼吸和意守丹田为特点的静气功。 共同点:将注意高度集中于自我暗示语或他人暗示语,深 沉的腹式呼吸, 肌肉全面而彻底的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