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对美国的影响
美国会接受中国崛起吗

美国会接受中国崛起吗作者:周鑫宇来源:《领导文萃》 2017年第24期美国会接受中国的崛起吗?其实这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美国在什么条件下会接受中国的崛起?对于这些条件,我们至少应该在最宏观层面做出基本的研判。
如果确实存在这样的条件,就应该努力去创造,这体现了中国外交战略和创建新型国际关系的能动性。
第一个条件是中美军事力量的整体平衡。
中美军事力量的实际对比难以细致衡量,也并不真正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双方都形成一种认识:本国没有能力通过军事手段征服对方,同时相信对方也没有能力通过军事手段征服自己。
这种认识既包含一种自制,也包含一种自信,是建立在双方军事力量实际总体平衡基础上的。
按照这样的条件观察中美的军事关系,双方的力量实际上仍不平衡,美国虽在总体上具有优势,但中国军事力量上升很快。
因而在这个阶段,美国的对华军事政策既不够自制,又在流失自信。
为此,中国一方面应该继续坚定不移地提升军事力量,加速实现中美军力的实际平衡;另一方面要在这个过程中积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美国认识到中国军力已经使双方达到既“不敢”又“不怕”的状态。
第二个条件是中美社会层面的利益融合。
中美关系既要避免热战,也要避免冷战。
如果美国对中国像在冷战时期对苏联那样进行经济封锁,中国的崛起会面临恶劣的外部环境。
从这个层面看,中美关系相对乐观,经济相互依赖是中美关系多年来的“压舱石”。
但是当前中美关系已经进入新阶段,中美经济和社会的利益共融关系有必要继续深化和升级,才能面对新的挑战。
首先,利益共融关系要进一步向社会层面深化。
过去多年说中美相互依赖,常常是中国买了美国多少国债、中美之间的贸易平衡和汇率问题等。
这些问题主要还是宏观层面的经济关系。
而在微观的社会经济层面,中美经贸关系还有一些痛点,比如企业投资、个人就业等。
目前美国对外经济关系中的痛点正在美国政治中放大、凸显,呈现出了“反全球化”的浪潮,影响了特朗普政府对外政策,而中国可能首当其冲。
美国霸权与中国崛起

论美国权霸与中国崛起摘要:在分析美国霸权与中国崛起的关系时,首先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崛起对美国的机制霸权、经济霸权、政治和意识形态霸权、军事霸权都不构成严重挑战;在美国构筑的全球霸权体系下,中国还有相当大的崛起空间。
其次,中国崛起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地位形成结构性的挑战。
最后,从思维框架上说,我们既不能丢弃对国际权力格局的传统分析方法,以为信息和思想的沟通以及经济等领域的国际合作能够自然生成国家间的友好关系,消解国际冲突,也不能忽然国家及其以下的行为体的主观能动作用,以为权力格局的变化必然造成国际秩序的混乱。
现在,中美领导人都认识到两国相互对抗的危害性,因此中美关系有望继续持续稳定,并逐渐建立起更为稳定的战略框架。
关键词:美国霸权;中国崛起;中美关系布什第二任期以来,中美关系仍然在基本平稳的轨道上发展。
两国高层接触频繁,战略对话渠道畅通,经贸合作持续扩大,在台湾问题上没有出现严重争执。
但是,双边关系也被一些新的阴云所笼罩,例如美国国内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升温、美国阻挠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美日“二加二”联合声明首次提到台湾问题、美国在中亚支持所谓“颜色革命”、双边经贸摩擦点增加等。
一些观察家据此认为,中美关系又一次处在十字路口,甚至预言中国崛起和美国霸权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最终将转化为对抗。
不能否认,就单个国家而言,美国构成对中国稳定发展的最大外部挑战;中国的发展势头如持续下去,将成为世界上同美国实力地位最为接近的大国。
美国维护单极,中国提倡多极。
从纯粹的权力政治角度看,或从新兴国家挑战霸权国的历史经验看,难免得出中美必然争霸的结论。
但是,如果我们对全球化时代美国霸权与中国崛起的关系做出细致一些的分析,应当能够构建出某种新的理论思考。
中国国力迅速提升的起点,是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中美关系正常化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实现的。
这绝非历史的巧合。
经常被人们忽略的一个事实是,美国在世界上的实力地位,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中国经济崛起及对美国影响

中国经济崛起及对美国影响作者:韦恩·莫里森来源:《金融发展研究》2013年第09期摘要: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也面临来自国内外的严峻挑战。
本文分析了中国经济崛起的背景、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国崛起对美国的影响。
本部分回顾了中国经济发展变迁的过程,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源于高储蓄推动的大规模投资和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
以购买力平价估算,中国的经济规模约相当于美国的80%,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远远低于美国。
关键词:中国;美国;经济增长;购买力平价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09-0048-05在过去的34年中,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快速崛起,成为现代经济学中最成功的经典案例之一。
从1979年到2012年,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约有5亿人口摆脱了贫困。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经济大国——最大的工业制造国、最大的商品出口国、最大的外汇储备国。
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
一些经济学家预测,在未来5年时间里,中国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不过,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而言,中国还属于经济欠发达的国家。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提升了中美双边贸易关系。
美国的统计数据显示,中美两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已经从1980年的50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5360亿美元。
现在中国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第三大商品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国。
为了充分利用中国的市场和劳动力优势,许多美国公司在中国开办业务,这些业务帮助美国企业使其保持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并为美国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低成本商品。
中国政府大量购买美国债券(约为1.3万亿美元)有助于美国政府为预算赤字融资,从而保持低利率政策。
然而,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使美国政府提高了对中国经济的关注程度。
有人提出,中国利用不公平的贸易政策,比如,估值偏低的人民币汇率给国内企业补贴,增强了中国外贸企业的竞争力,使大量廉价商品进入美国市场,威胁到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
中国经济崛起及对美国影响

中国经济崛起及对美国影响一、贸易关系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两国之间的贸易发展对全球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出口和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而这一方面受到了来自美国的强烈竞争。
美国政府对中国进行了很多投诉,认为中国的出口方式违反了贸易规则,导致美国国内市场上的商品价格下跌,对美国的失业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中国的货币政策和汇率制度的决定也会对美国产生影响。
中国政府采取了扭曲汇率的政策,这使得中国的出口受益,但对美国的出口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美国政府曾多次呼吁中国放弃这种政策。
不过,中国现在也在逐步改变这种政策,向市场汇率过渡。
二、投资关系中国的经济崛起,对世界范围内的投资和交易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大量投资了美国的一些高科技公司、物业、能源等领域,并发生了一些贸易纠纷。
一些美国政治家认为,中国政府对在美国的企业产生了影响,以获得敏感的技术和知识产权。
美国的一些投资人则认为,中国的投资助益了美国的经济状况,但也增加了美国的安全眼光。
当前,随着对贸易和投资的提防加大,中美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面临了新的挑战。
三、竞争关系中国的崛起对美国产生的最大影响就是现在的经济竞争。
中国的崛起让一些美国政治家认为,如果美国不能提高竞争力,则中国将在全球经济中占有更大的位置。
美国也担心中国会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在亚洲的军事和政治事务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将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地位以及与中国的关系,以更好地适应新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崛起对美国经济和地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新的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美国必须适应中国的崛起,同时寻求与中国的有益合作,从而维护美国的利益和竞争优势。
双语案例 通盘考虑,中国的崛起有利于美国的利益 (反方)

I side con on “Resolved: On balance, the rise of China is bene ficial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United States.”我反对“决议:总的来说,中国的崛起有利于美国的利益。
”We de fine “the rise of China” as China's growing economic and military power, which began with its economic reforms in the 1980's.我们定义:“中国的崛起”指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济改革,中国经济实力和财富的日益增长。
We will prove the resolution false in three ways.我们将从以下三方面反对此决议:First, China's rise poses an ideological threat to the US. Ely Ratner of U.C. Berkeley a explains that第一,中国的崛起引发了对美国意识形态上的威胁。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伊利特拉解释说:The rise of China presents the West,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the fall of the Berlin Wall, with a formidable ideological challenge to that paradigm. The “China model” powerfully combines twocomponents: illiberal capitalism, the practice and promotion of a governance strategy where markets are free but politics are not; and illiberal sovereignty, an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at emphasizes the inviolability of national borders in the face of internationalintervention. China’s rise, in turn, presents a successful and, in many nations’ eyes, increasingly legitimate model for national development, one that poses a distinct alternative to Western-styledemocratic liberalism.1自从柏林墙倒塌,中国的崛起第一次向西方展示了其强大的意识形态的挑战。
中国崛起对世界及周边国家影响

中国崛起对世界及周边国家影响在中国梦“的牵引下,经过中华民族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在跨入21世纪这一重要时刻,中国经济迅速崛起,把中国带入了世界大国的行列,在政治、经济、文明和军事中都处于佼佼者,中国经历了百年的艰苦磨砺,再次走上伟大复兴的路线,中国的的崛起,已经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这是中国人的一个伟大的时代,与此同时对世界和周边国家也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更甚者说可能会改变世界格局。
中国的发展必将影响着亚洲乃至世界。
第一是经济总量占全世界的比重,这很显然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崛起;第二是出口总量占全世界总量的比重,这是表明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贸易竞争力的程度;第三是工业或者说制造业总量占全世界总量的比重,这是表明一个国家工业化的程度;第四是人口规模中国和平崛起,是发生在世纪之交、千年之交的大事件、新现象,具有世界意义和历史意义。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曾用一年多的时间做了一个重要报告,标题是《绘制全球未来》。
这个报告是要描绘2022年谁在绘制世界经济地理图或者说谁在影响世界的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探讨了2022年中印等国作为新的重要的全球参与者的可能性。
它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中国和印度以及其他国家作为新的重要的全球参与者出现的可能性——类似于19世纪统一起来的德国和20世纪强大的美国的出现——将使地缘政治的局面发生变化,其影响可能非常巨大,就像前两个世纪发生过的那样。
不同之处是,上一次是西方的发展,这一次是非西方的发展。
该报告调查的大多数人预测表明,到2022年,在国民生产总值上,中国将超过单个的西方经济强国(除了美国)所以说,不光是我们自己在观察、在关注、在研究、在推动中国和平崛起,关键是全世界都在研究与瞩目中国和平崛起。
中国和平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在经济层面随着中国经济体的壮大,内部的供应和需求都可以产生出巨大的外部影响力。
在供应方面,因为中国内部廉价的生产要素(主要是劳动力和土地),中国正在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价廉商品,供应全球市场。
美国的东南亚盟友

中国崛起对美国亚太盟国的影响美国智库兰德公司日前发表了一篇关于美国的亚太盟友对中国崛起的反应的研究报告,对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菲律宾、泰国和新加坡等六个美国的亚太盟友进行了分析。
报告认为,从总体来看,美国的亚太盟友“并没有将中国视为一个能取代美国的战略替代”,但这些国家也在不断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并视与中国的稳定关系为他们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他们同时加强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尽量避免在美国和中国之中做出选择。
报告的目的是要帮助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和军事策划者“校准美国的地区外交和军事政策”,“以确保在中国地区影响力不断增加的同时,美国及其盟友在塑造亚太地缘政治上依然高度有效”。
以下对美国在东南亚的三个盟友,即:泰国、菲律宾和新加坡以及美国的反应进行了归纳。
一、泰菲新对中国崛起的反应(一)泰国和菲律宾虽然泰国和菲律宾的国情各有不同,但两国对中国的态度却有着许多共同之处。
两国对中国的崛起,尤其是军力的提升,并不像美国的其它盟国那样明显。
泰菲两国从上到下都更关注其国内安稳问题。
两国政府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国内的政治不稳定、经济问题和反暴乱等方面。
他们对中国崛起的反应更多地受其国内因素影响而不是从战略方面考虑。
两国的军队建设主要围绕着国内的反暴乱需求进行,很少涉及到区域安全环境。
中国因素很少影响他们的军力发展计划,即便他们从战略角度来考虑中国问题,那也只涉及政治经济领域而非军事领域。
对泰菲两国来说,发展经济才是国家头等大事。
为此,有时他们甚至对美国打中国牌,对中国打美国牌,以便从中获得利益。
泰菲两国都认为中国的作用不可缺少,但同时也觉得不是很可靠。
虽然总体上两国都愿意美国留在亚洲,但公众的意愿明显低于政府的意愿。
两国都不愿参与某些被中国认为是具有挑衅和对抗行为的联合行动。
泰国。
泰国在政治外交上素有“顺风倒”的传统。
在十九世纪,泰国就利用大国间的争斗来保存自己的主权。
在当今,它也很善于迎合中美两个大国并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和优势。
美国学界对中国经济威胁论错误观点分析

美国学界对中国经济威胁论错误观点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快速发展,一些美国学者出现了对中国经济威胁论的错误观点。
这些观点认为,中国崛起将对美国经济、国家安全和全球秩序等方面造成巨大的威胁。
然而,这些观点的错误之处也逐渐显露出来。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美国学界对中国经济威胁论错误观点进行分析。
首先,美国学界对中国经济威胁论的错误观点主要源于误解和片面的看法。
在这些学者看来,中国的经济崛起和发展主要来自于低劳动力成本和汇率贬值的优势。
然而,这种观点忽视了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技术创新所做出的努力和成果,而且也过于侧重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而对其他领域的发展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因此,这种观点不仅片面,而且失实,忽略了中国经济发展与美国经济发展的互补性,以及经济全球化在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
其次,在中国崛起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威胁的问题上,美国学界也存在着错误的观点。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崛起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在利用其经济实力维护自己的国家安全利益。
然而,这种观点并不符合事实。
中国早在2004年就提出了“和平崛起”的命题,并在2017年国际形势上再次强调“不谋求势力范围”。
同时,在国际事务中,中国也一直积极推动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倡导和平、合作、共赢的理念,这与危害国际安全的主张是相悖的。
因此,中国的崛起并不会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最后,美国学界对中国经济威胁的错误观点也涉及到全球秩序的问题。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崛起将破坏现有的全球秩序,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
但是,这种观点忽视了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所做出的贡献。
中国在众多国际组织和多边框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积极倡导经济全球化、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为全球治理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因此,中国崛起不仅不会破坏现有的全球秩序,反而会为全球秩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综上所述,美国学界对中国经济时常出现威胁论的观点是错误的。
这些观点的出现和持续,反映了一定程度上的对中国的不了解和对自身经济和国家安全的不安,有一定的赤裸裸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崛起对美国的影响
——读《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63年,中国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
在国外眼中,中国的崛起既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
中国的未来走势对美国、亚洲和国际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
美国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已成为西方人极为关注的课题,而清楚中国在西方人眼中的形象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实现和平发展。
在《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一书中,作者主要是通过透视中国发展的轨迹来提出一些应对政策。
毕竟这是一本从美国视角出发,所描述的对中国的应对战略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有些是十分的荒谬。
但我辩证地去研究这本书中的观点,发现我国周边形势还是很严峻的,美国并没有放弃自身的欲望,我们十分有必要研究美国的想法来保卫国家。
“虽然美国和中国不是盟国,虽然各种复杂问题使这两个国家具有分歧,但他们既不是敌人也不是命中注定会成为敌人。
铭记这一点非常重要。
即使在两支军队在其他领域互为防范时,他们也可能会恰好发现彼此在某种情景下可以一起开展工作。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第251页)在读这一节时,我感到了一种危机。
首先,他们从自身出发,对其自身的军队持续进行现代化和改革。
他们的分析是中国以及全球安全前景的不确定性。
为的是确保其在战争期间的生存能力。
从此看出,美国时刻保持着警惕,时刻为战争准备着,他们不
甘落后于人,这侧面表示出美国人对战争的热忱,他们是不会安于现状的。
并且他们还提到“必须在华盛顿和北京的这两个部门(军方)都可以接受的各个层级上,不断向人民解放军伸出手去。
”而美方对此的解释有为了中国军队领略美国军队的战力,避免沦入对自身军队进行误算的现实,但他们也提到要注意,与中国军队的交往不要对中国军队的作战效能产生助益。
两国之间仍然保持对彼此的怀疑,他们始终是戒备着外界,并且他们也意识到了,我们彼此“可能”处在一场由台湾所引发的冲突中。
但美国却并没有想法去解决这个问题,更何况台湾问题本质上与美国应该一点关系也没有,这本是他们逾权之举,本是毫无立场的美国并没有反省,反而是就此对中国有所保留,其心思不得而知。
第三,他们提出必须继续在亚太地区保持一种可靠的军事存在。
我作为一个中国人,面对这样一段文字时,感到无限的愤怒。
他们借口与维持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在日本和韩国驻扎军队能力;增加美国在关岛的存在和各种战力;保持高度频繁的海上部署以确保航行自由和海运安全;获得进入地区要冲的更大权利——这些地区要冲用于美国军队的训练、演习以及后勤支持,”(《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第251页)归根究底,美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打着世界和平的口号,到处安插军事力量。
我谨以此部分表达该书的总体倾向,我谈及的只是一小部分,美国毫不懈怠地加紧脚步,希望在中国的未来趋势取得主动权,我们既要与其保持密切联系,也要时刻高度警惕他们的一切势力的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