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知识点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1.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位置:南方地区位于以南、以东,东面面临_____与______,南面面临 .(2)地形:困难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西部以、为主;东部有交织分布的、与,沿江是与__________。
(3)气候:属于_______,________季风气候。
___ ,____ 是该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年平均降水量在_________以上。
(4) 土壤:由于水热足够,这里植被常绿。
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_______”。
四川盆地有“______色盆地”之称。
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形广布。
(5)用地地形的学问说明四川盆地冬季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温与,西双版纳不受寒潮的影响,广州要受寒潮影响。
答:(6)连线滇西地区鄂中地区浙西地区高山深谷平原低山丘陵2.重要的水田农业区:(1)开展条件:气候湿热,开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_____;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浇灌条件良好(2)农作物:主要种植______,也种植______、_______、_______。
盛产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3)填图:1____________(山脉)2____________(河流)3____________(河流)4____________(平原)5____________(海)6____________(海)7____________ (海)A____________(高原)B____________(盆地)C____________(高原)(4)连线莲藕椰子竹笋海南岛东南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1.江海交汇之地:(1)赞美长江三角洲的语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1)位置、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面临____与;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部、__________北部地区。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 南方地区”的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必背知识点一、位置和范围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临东海,南临南海。
该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部分,面积约占全国的1/3。
二、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如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 (如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具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
三、气候特点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气温季节变化显著,最冷月平均温不低于0°C,最热月平均温高于22°C。
四、土壤特征土壤类型多样,包括水稻土、红壤和黄壤等。
红壤是南方地区广泛分布的土壤类型,具有较强的酸性和丰富的铁、铝氧化物,被称为“红土地”。
四川盆地有肥沃的紫色土,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土层薄,地表水易渗漏。
五、农业特征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也种植小麦。
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水热资源丰富,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
六、重要区域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是我国著名的 “鱼米之乡”,经济发达,城市群密集,上海是其核心城市。
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东南端,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两地均为经济特区,经济发展迅速。
台湾: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
气候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农业发达,经济以出口加工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七、自然灾害与防治主要自然灾害包括梅雨期的洪涝、盛夏的伏旱、春季的低温阴雨、寒潮冻害、沿海地区夏秋季的台风等。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报、建设水利工程、提高农业抗灾能力等。
八、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南方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南方地区 课件(共52张PPT)

图7.28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形(教材P59) (1)在本图中找到珠江口、广东省,明确香港位于珠江口东 侧,毗邻广东省深圳市;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毗邻广东省珠 海市,东隔珠江口与香港相望。 (2)在本图中找到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明确香港的组 成;找到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明确澳门的组成。
棉花是纤维作物,油菜是油料作物,茶是饮料作物,甘蔗是糖料作物,橡 胶是热带经济作物。
元阳哈尼族梯田 元阳位于云南省南部,云南省降雨量最大的就是红河南岸哈尼族 聚居地区,降雨量达到年均1 397.6mm,相应的稻作农耕越来越 密集,旱地耕作越来越少。这就使得从滇西北的怒江、澜沧江、 长江流域到滇南的元江流域,梯田稻作文化越来越发达。
柑橘
甘蔗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图7.13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教材P50) (1)据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大致位于30°N—33°N,属于亚热带、 湿润区。相对位置:地处长江入海口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 (2)通过图中标注的省级行政中心名称,可看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 范围。 (3)根据图例可知长江三角洲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低平。 (4)据图可知长江三角洲河湖密布,内河航运发达。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三节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1)香港区旗的含义 花蕊上的五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上的五星对应,旗、花分别采用 红、白两种不同颜色,象征“一国两制”。 (2)澳门区旗的含义 澳门的区旗是绘有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图案的绿色旗帜,绿色象 征和平与安宁,莲花、大桥、海水则象征着澳门的自然地理特点和自 然景观,寓意澳门周围是中国的领海。五星代表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 主权,含苞待放的白莲花象征澳门特别行政区是由三个岛组成的吉祥 之地。
部编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七章南方地区带答案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七章南方地区带答案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选择题1、有关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东方之珠的美誉B.台湾岛的河流短小而湍急C.台湾岛的原住居民为黎族D.旅游业发达,游客以欧洲人为主体2、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城市。
下列有关北京市的叙述,错误的是A.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B.名胜古迹有故宫、中华门、明孝陵等C.地势西北高,东南低D.中关村是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3、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主要联系铁路是()A.京沪线B.京广线C.京九线D.广深线4、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下列自然景观或人文活动与我国南方地区相符的是()。
A.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平缓,墙体厚,窗户较小B.代表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摔跤、滑冰是人们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D.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5、东北地区是中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2003年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
下列做法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是( )A.加大资源的勘察力度B.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大力冶炼钢铁D.大力发展火电工业6、综合考虑原材料和工业基础,珠江三角洲最适宜发展()A.钢铁工业B.羊毛纺织工业C.高新技术产业D.煤炭能源工业7、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是()A.外向型经济B.以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C.以旅游业为主的经济D.以农业为主的经济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下图为台湾示意图。
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临太平洋,北回归线从北部穿过B.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C.平原多分布在台湾岛西部沿海地区D.台湾岛全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填空题9、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如图是分布在我国不同地区的两幅观景图片.(1)图中A图的景观属于_______(北方地区、南方地区),B图的景观属于_______(北方地区、南方地区).(2)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_(3)A图所在区域盛产鱼和稻米,是典型的江南“_________”,所属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4)分析形成北方和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10、台湾省东部地形以_______为主,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新人(Ren)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五章:中国(Guo)的地理区域一(Yi)、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地(Di)理差异(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Zhu)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Ju)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Zhuang)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Di)理差异(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秦(Qin)岭——淮河一线的地(Di)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Qu)域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Qu)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Guo)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⑴划分依据:各地的(De)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Dian)的(De)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比较项目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自然景观的差异1月平均气温低于0°高于0°年降水量 少(一般低于800毫米)多(一般高于800毫米)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地形 平原与高原为主 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流量 小 大 河流有无结冰期 有无人文景观的差异 差异原因农耕制度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至三熟气候 耕地类型旱地水田气候、地形粮食作物小麦水稻气候油料作物 花生 油菜糖料作物 甜菜甘蔗 经济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棉花 传统民居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气候第六章北(Bei)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Nong)业一、地(Di)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Nei)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八下知识点总结: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知识点描述
知识点内容
江海交汇之地
位置与范围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
地理位置优势
处于江海交汇之地,可以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主要港口。地理位置优越。
区域自然特征
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我国重要的稻米和淡水鱼产区。
长江对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的作用
①提供了生活及工农业生产水源;②提供了便利的水运,利于对外联系;③形成冲积三角洲,土壤肥沃,利于农业发展;④提供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城市分布
①分布特征: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其他文化:丝绸文化、戏曲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
旅游业发达
①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②便捷的交通;③完善的服务设施
②主要城市: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区域联系带来的影响
借助发达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如在上海工作的江苏人过上了“白天做上海人,晚上做江苏人”的日子。
水乡文化特色与旅游
旅游资源丰富
园林艺术:苏州古典园林、杭州西湖
水乡风貌:周庄、同里、乌镇、西塘
八年级地理第七章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第七章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从地球的自然环境到人类的活动,地理探究的范围非常广泛。
本文将介绍八年级地理第七章的知识点,包括自然资源、气候和天气、台风、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环境保护等内容。
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由人类利用的物质财富和能源。
在地球上,自然资源的分布非常不均衡,有些地方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而有些地方则非常贫瘠。
自然资源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保护自然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二、气候和天气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气象状况,如温度、湿度、降雨等特征。
而天气则是指一个地区短时间内的气象情况,如晴天、阴天、雨天等。
气候和天气的变化都受到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最显著的是全球气候变化。
三、台风台风是指热带海洋上生成的一种强烈的风暴,其风力非常强大,经常伴随着海浪和暴雨等极端天气现象。
台风的发生对沿岸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预防和减少台风的伤害显得尤为重要。
四、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是指近年来全球气候状况发生的持续性变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极端天气增多等现象。
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全球社会共同来面对和解决。
五、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地球自然环境,维护人类健康和生存的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破坏越来越严重,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总之,地理学习涉及到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许多方面,八年级地理第七章的知识点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融会贯通,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启示。
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详细)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框架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050401
第六章北方地区050402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05040201
第六章北方地区050402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05040202
第六章北方地区050402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05040203
第六章北方地区050402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05040204
第七章 南方地区050403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05040301
第七章南方地区050403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05040302
第七章南方地区050403
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05040303
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05040304
第八章西北地区050404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05040401
第八章西北地区050404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05040402
第九章青藏地区050405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05040501
第九章青藏地区050405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05040502
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05040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位置与范围: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
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3、土壤: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四川盆地有紫色土。
云贵高原的“喀斯特高原地貌”
4、河流:水量大、汛期长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
2、南方地区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3、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
4主要农作物
(1)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
(2)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3)三种常见的食材:莲藕、椰子、竹笋。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一、江海交汇之地
1.地理位置和范围
(1)位置: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温和湿润。
2.“鱼米之乡”
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内河航与便利(沿江沿海港口众多。
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古都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1)古都城市:南京、杭州。
(2)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扬州等。
2、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重要的综合型工业城市。
该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且随着浦东的开放开发,该作用进一步增强。
3、城市群不同城市间的“同城效应”
(1)依据条件:交通的发展,主要指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2)生活方式: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工作和生活,就想是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1、区域全貌
2、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
⑴祖国内地:廉价劳动力、厂房、生产生活用水、能源、日常生活消费品。
⑵香港: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
3、港澳祖国内地的合作模式
(1)改革开放初期——“前店后厂”
(2)目前——先进制造业+现代化服务业
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
“干旱”的西北地区和“高寒”的青藏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