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住院医生培训细则

合集下载

icu住院医师培训计划

icu住院医师培训计划

icu住院医师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需求的增加,重症监护病房(ICU)一直是医院重点发展的部门之一。

ICU住院医师是负责ICU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重要力量,他们需要具备较高的临床技能和知识水平,以应对ICU患者的疾病状态和治疗需求。

因此,有针对性的ICU住院医师培训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二、培训目标本次ICU住院医师培训计划的目标是培养高水平的ICU住院医师,使他们具备以下能力:1. 熟练掌握ICU疾病的诊断、观察、评估和治疗等基本技能;2. 能够独立处理ICU危重症患者的各项急救措施;3. 能够熟练操作ICU各项监护及治疗设备;4. 能够有效协调ICU团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5. 具备较强的临床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 具备较强的继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意识。

培训内容本次ICU住院医师培训将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 ICU患者的病情观察和评估;2. ICU患者的急救处理和抢救技术;3. ICU患者的疾病诊断和治疗;4. ICU常用监护和治疗设备的操作;5. ICU团队的协作和沟通技巧;6. IC住院医师的继续教育和发展规划。

培训方式为了更好地达到培训目标,本次培训将采取多种方式进行:1. 理论教学:由ICU专家和资深医生进行授课,全面系统地讲解ICU患者的病情观察和评估、急救处理和抢救技术、疾病诊断和治疗等内容;2. 临床实践:将在ICU病房开展临床实践教学,由资深医生进行实际技能培训,帮助住院医师掌握用药、设备操作和急救处置等具体技能;3. 讨论交流:定期组织住院医师参与病例讨论、学术交流等活动,提升他们的临床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自主学习:建立培训资料库,为住院医师提供ICU专业书籍、期刊、学术论文等,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

培训计划本次ICU住院医师培训计划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的内容和时长如下: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培训(3个月)1. 理论学习:介绍ICU患者的常见疾病和治疗原则;2. 临床实践:进行ICU护理技能和急救处置的基本操作培训;3. 学习交流:定期组织住院医师参与临床病例讨论和学术交流。

重症医学科医师培训细则

重症医学科医师培训细则

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通过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使受训者系统掌握重症医学科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理论,具备较丰富的重症医学临床经验和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掌握重症医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掌握基本临床技能。

具备阅读重症医学外文文献所需的专业外语水平,能够完成实习医生的教学任务。

具备良好的人文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医疗道德和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

二、培训内容与要求1、培训目的:掌握:(1)重症病人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2)重症病人基本生命监测手段及方法(3)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4)机械通气的原理、适应症、并发症及常见报警的处理(5)不同类型休克的病因、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监测、诊断及鉴别诊断、液体治疗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6)感染性休克的集束化治疗(7)重症病人肠内及肠外营养治疗了解:(1)脓毒症的微循环障碍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ARDS的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3)院内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及治疗(4)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措施(5)血液净化的原理、适应症、并发症及常见问题的处理(6)重症病人的强化胰岛素治疗与血糖控制(7)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8)重症病人影像学资料的判读2、基本病种及例数要求(至少要求60例)创伤5例、循环系统疾病5例、神经系统疾病5例、肾功能衰竭2例、急腹症5例、感染性休克5例、围手术期并发症10例、多器官功能障碍5例、呼吸系统疾病10例、ARDS 5例、严重电解质紊乱3例。

3、基本技能要求动脉血气分析 20例;更换血液净化管路 5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5例;影像学读片20例;心电图30例;纤维支气管镜5例;胸腔穿刺2例;腹腔穿刺2例。

4、较高要求(1)学习病种:DIC、MRSA肠炎、侵袭性真菌感染、急性肝衰(2)临床技能要求:PiCCO监测、肺动脉导管、骨穿、腰穿、IABP、血浆置换5、外语、教学、科研能力要求外语要求:能够阅读专业外文文献。

重症医学科医生培训计划

重症医学科医生培训计划

重症医学科医生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培养医生具备深厚的医学知识,熟练掌握重症医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知识;2.培养医生具备临床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危重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工作;3.培养医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其他医护人员协作,共同为危重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4.培养医生具备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医疗水平。

二、培训内容1.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相关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重症医学科的专业知识学习。

包括重症监护学、危重症诊疗学、心肺复苏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医生对危重患者的救治和护理有全面的了解;3.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

包括诊断技能、护理技能、操作技能等相关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医生能够熟练掌握危重患者的救治和护理技术;4.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团队合作实践课程,培养医生与其他医护人员配合工作的能力;5.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通过开展学术讲座、学术论文撰写等活动,培养医生的自我学习和创新精神。

三、培训方式1.课堂教学。

通过专业教师讲授医学基础知识和重症医学科的相关专业知识,使医生能够系统学习相关知识;2.临床实践。

安排医生到重症医学科的临床部门进行实习,亲身参与危重患者的救治和护理工作,培养医生的临床实践技能;3.团队合作实践课程。

安排医生参与团队合作实践课程,培养医生与其他医护人员配合工作的能力;4.学术讲座和学术论文撰写。

组织医生参与学术讲座和学术论文撰写等活动,培养医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培训评估1.通过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对医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医生对医学基础知识和重症医学科的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2.通过临床实践的带教,评估医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3.通过学术讲座和学术论文的撰写,评估医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培训成果通过以上的培训计划,医生将具备了深厚的医学知识,熟练掌握重症医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知识;具备了临床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危重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工作;具备了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其他医护人员协作,共同为危重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具备了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医疗水平。

重症医学住院医生培训细则

重症医学住院医生培训细则

重症医学住院医生培训细则第一篇:重症医学住院医生培训细则重症医学住院医生培训细则重症医学专科医生是指在完成医学本科或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之上,接受并通过重症医学专科医师培训,能够对重症医学常见危重病症和急症进行诊断及治疗,对重症医学的基本操作熟练掌握,并能指导医学本科生以及下级医师完成教学任务,具有一定的临床科研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具备阅读英文文献所需的专业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重症医学专科医师培养阶段为三年,通过培养并考试合格者方可进入第二阶段亚专科的培养。

一、培养目标通过重症医学住院医师培训,使受训者达到重症医学专科医师水平,即具有独立从事重症医学医疗活动的能力、对重症医学常见危重病症和急症进行诊断及治疗,并对重症医学的基本操作熟练掌握,以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对复杂和危重患者的救治。

二、培养方法培训时间为3年。

受训者在重症医学科、内科、外科、麻醉、急诊、心电图及内镜轮转学习。

轮转科室轮转时间内科(5个月)呼吸内科 2个月心血管内科 2个月内分泌内科 1个月外科(3个月)普通外科 2个月心胸外科1个月神经科(2个月)2个月急诊科(2个月)2个月麻醉科(2个月)2个月医技科室(4个月)心电图 1个月内镜 1个月超声科 1个月放射科 1个月重症医学科(16个月)各ICU专科16个月机动(2个月)其它相关专科 2个月合计 36个月三、培养内容与要求(一)呼吸内科(2个月)1.轮转目的掌握:系统掌握呼吸病学的基础和临床理论,尤其是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及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与治疗。

熟悉:熟悉各种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

了解:了解呼吸系统疾病诊疗国内外新进展。

2.基本标准书写住院病历8份以上。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病种例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6 支气管哮喘 6 肺部感染 8 支气管扩张 1 肺血管疾病,包括各种肺栓塞、原发性和继发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炎等 1 胸膜及纵隔疾患 1 肺癌和其他胸部良恶性肿瘤 1(2)临床操作技术要求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加以下手术:操作技术名称例次(≥)动脉穿刺与血气分析 6 胸腔穿刺 1 胸腔插管引流 1 肺功能操作、结果判读 1 胸部X线片读片 8 胸部CT读片 2 胸部MRI读片 1(二)心血管内科(2个月)1.轮转目的掌握:掌握心血管病领域常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重症医学科医师培养标准

重症医学科医师培养标准

重症医学科细则重症医学为一门新型跨学科专业,也是医学领域中一门最具活力的学科,它与临床各科既有密切的关系,又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和特殊的临床医疗范畴。

它以机体在遭受严重的伤、病打击下引发的全身病理改变,特别是威胁生命的情况为主要研究对象。

重症医学科(ICU)的任务则是运用重症医学理论,采纳一切当今最先进的手段,中断疾病的发展,维护全身器官的正常功能和内环境的稳定,赢得治疗基础伤、病的时机,从而争取尽可能高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因此从事重症医学专业的医师不仅需要相关医学专业知识作为基础,而且要能运用现代先进医疗技术和设备挽救病人生命。

ICU专科医师的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专科医师培养阶段,培养时间为3年,通过3年培训并考试合格者,可进一步参加第二阶段的危重病医学的高级培训,时间一般为2年。

本细则为第一阶段专科医师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通过三年的基础培养,使被培养者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能够应对常见危重症病人的处理能力。

掌握危重病常见症状的临床判断和危重病人的病情分级;各种常用的急救技术和方法;对常见危重症进行基本正确和独立的抢救和诊治。

能阅读有关危重病医学的外文书刊;了解临床科研方法,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病案报道和综述;了解与危重病医学相关的医疗法规;学会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具备良好的从医所需的人文综合素质。

二、培养方法培训时间为3年。

ICU科住院医师的轮转应当着眼于重症医学范畴,应以在危重症出现机率较高的科室及区域轮转为主,同时兼顾其相关科室。

临床科室轮转总体安排:本科室(ICU)24个月,重症医学相关学科轮转12个月。

详细安排如下:1.所有的ICU科住院医师必须接受12个月的非麻醉科室临床轮转,然后接受24个月的重症医学基本训练。

2.科室轮转的安排:详细时间分配见表1。

(1)第1年:基本培训,参加重症医学相关学科轮转。

1~2月:参加呼吸科轮转;3~4月:参加参加心血管内科轮转。

重症医学科科培训计划

重症医学科科培训计划

重症医学科科培训计划一、科室概况重症医学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主要负责对危重患者进行监护和治疗。

重症医学科的工作需要对多种疾病和病情有全面的了解,并且需要高度的技术和责任感。

因此,重症医学科的培训计划也需要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实践性。

二、培训目标1.培养具有基本医学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重症医学科医生;2.提高重症医学科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提高抢救和救治病人的能力;3.培养重症医学科的领军人才,提高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

三、培训内容1.基础理论知识培训(1)疾病的基本病理生理知识;(2)重症监护的基本理论和技术;(3)医学伦理、法律和职业道德等知识。

2.专业技能培训(1)各种重症监护设备的使用;(2)心肺复苏和抢救技术;(3)重症患者的评估和处理方法。

3.临床实践培训(1)参与重症患者的抢救和治疗;(2)观摩和参与重症医学科的病例讨论和学术交流;(3)参与科室的科研项目和临床试验。

四、培训时间和方式1.培训时间重症医学科的培训时间一般为3-5年,其中包括1年的基础理论知识培训,1-2年的专业技能培训和1-2年的临床实践培训。

(1)参与科室常规工作;(2)轮转和实习;(3)定期组织专题学习和交流。

五、培训评估1.学习成绩对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学习成绩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的培训。

2.临床实践对学员在临床实践中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包括对抢救和救治病人的能力、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等方面。

3.论文和科研成果鼓励学员参与科室的科研项目和临床试验,并对其成果进行评估。

六、培训保障1.导师制度为每位学员分配一名专业导师,负责指导和督促学员的学习和工作。

2.培训经费为学员提供必要的培训经费,保障其在培训期间的生活和学习需求。

3.培训资源提供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学习资源,保障学员的学习和实践需求。

七、培训考核与奖惩1.考核机制对学员在培训期间的学习、实践和科研成果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合格者方可获得相应的证书和资格。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一、培训目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是培养一批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的临床医生。

培训要求住院医师独立完成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有效处理急危重症患者,具备较强的危急重症医学技能,同时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培训内容1.理论知识培训:培训期间,住院医师需进行基础医学知识、临床医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系统学习和掌握医学科学基础理论、医疗伦理、医学人文等知识。

2.临床实践培训:住院医师要在临床实践中学习和积累临床经验,培养临床操作技能和临床决策能力。

通过参与科室轮转和值班,住院医师需要独立处理疑难杂症,学会妥善处理医患关系。

3.科研创新培训:住院医师需要通过文献阅读、科研讨论和参与科研项目等方式,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

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流程,有能力提出科学问题并进行合理的研究设计。

4.健康管理培训:住院医师需要掌握职业健康知识,学会科学合理地管理个人的身心健康。

培养自我调控的能力,适应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提高对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的应对能力。

三、培训方法1.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住院医师要接受系统的理论培训,参与交流讨论,完成科研项目和学术论文的撰写与发表。

通过开展病例讨论、病例报告等形式,培养住院医师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2.视频教学培训:住院医师可以通过观看专业教学视频,学习临床技能和操作方法。

通过模拟操作、技能培训班等方式,提高住院医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3.师徒传承培训:住院医师可以通过与临床高水平医师的师徒关系,学习和接受临床经验的传承。

高年资的医师可以担任住院医师的指导教师,进行临床操作指导和技能培养。

四、考核方式1.临床技能考核:通过临床技能考核来评估住院医师的操作技能和临床决策能力。

包括对临床病史采集和分析、辅助检查结果解读、制定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等方面的考核。

2.病例讨论考核:住院医师可以通过参与病例讨论和报告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重症医学科培训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重症医学科培训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重症医学科培训细则重症医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临床医学专业,是以危重患者的复苏为根本,为发生或者即将发生重要器官功能衰竭(如呼吸衰竭、循环衰竭等)的患者提供快速诊断评估和及时有效的综合治疗的新兴学科。

重症医学的诊疗过程重视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需要关注并有针对性地对器官功能提供支持治疗,预防其进一步恶化。

一、培训目标遵循总则要求,以六大核心胜任力为导向,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病人管理、沟通合作、教学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够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

为实现上述培训目标,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采取分年度递进形式进行,具体要求如下。

第1年:接受基础临床能力和基本职业素养培训完成医院入职培训I,接受相关临床科室轮转培训I。

在指导医师全程监督与指导下,以掌握“病人接诊、临床思维、诊疗决策、医疗文书书写与基本操作技能”等临床通用医疗能力为目标,实现医学生向临床医师的转变。

同时熟悉与重症医学相关的临床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病情评价和诊疗常规,了解相关临床科室的工作流程和重症病人的日常管理。

第2年:接受综合性临床能力培训在指导医师的部分监督与指导下,继续完成相关临床科室轮转培训,将第1年轮转所获得的诊疗能力,熟练应用于日常病人接诊、临床思维及诊疗决策中,熟悉相关专业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病情判断和日常管理。

了解并参与病情复杂病人的多科协作管理及协调工作,为独立处理重症病人的综合管理奠定基础。

第3年:接受重症医学专业综合培训按要求在重症医学科轮转,接受临床培训。

通过在重症医学科病房管理住院病人为主,辅以理论授课、模拟培训、教学查房及文献报告等学习手段,系统学习重症医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诊疗常规和病人评估及临床诊疗常规,并逐步养成自我学习与循证探究的习惯,能够对部分复杂病例做出初步诊断分析及初步处理,实现独立从事重症医学科常见临床问题规范临床诊疗工作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医学住院医生培训细则重症医学专科医生是指在完成医学本科或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之上,接受并通过重症医学专科医师培训,能够对重症医学常见危重病症和急症进行诊断及治疗,对重症医学的基本操作熟练掌握,并能指导医学本科生以及下级医师完成教学任务,具有一定的临床科研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具备阅读英文文献所需的专业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重症医学专科医师培养阶段为三年,通过培养并考试合格者方可进入第二阶段亚专科的培养。

一、培养目标通过重症医学住院医师培训,使受训者达到重症医学专科医师水平,即具有独立从事重症医学医疗活动的能力、对重症医学常见危重病症和急症进行诊断及治疗,并对重症医学的基本操作熟练掌握,以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对复杂和危重患者的救治。

二、培养方法培训时间为3年。

受训者在重症医学科、内科、外科、麻醉、急诊、心电图及内镜轮转学习。

轮转科室轮转时间内科(5个月)呼吸内科2个月心血管内科2个月内分泌内科1个月外科(3个月)普通外科2个月心胸外科1个月神经科(2个月)2个月急诊科(2个月)2个月麻醉科(2个月)2个月医技科室(4个月)心电图1个月内镜1个月超声科1个月放射科1个月重症医学科(16个月)各ICU专科16个月机动(2个月)其它相关专科2个月合计36个月三、培养内容与要求(一)呼吸内科(2个月)1.轮转目的掌握:系统掌握呼吸病学的基础和临床理论,尤其是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及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与治疗。

熟悉:熟悉各种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

了解:了解呼吸系统疾病诊疗国内外新进展。

2.基本标准书写住院病历8份以上。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病种例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6支气管哮喘 6肺部感染8支气管扩张 1肺血管疾病,包括各种肺栓塞、原发性和继发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炎等 1胸膜及纵隔疾患 1肺癌和其他胸部良恶性肿瘤 1(2)临床操作技术要求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加以下手术:操作技术名称例次(≥)动脉穿刺与血气分析 6胸腔穿刺 1胸腔插管引流 1肺功能操作、结果判读 1胸部X线片读片8胸部CT读片 2胸部MRI读片 1(二)心血管内科(2个月)1.轮转目的掌握:掌握心血管病领域常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熟悉:熟悉各种心血管疾病辅助检查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了解:了解心血管疾病诊疗国内外新进展。

2.基本标准书写住院病历8份以上。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病种例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0心律失常8高血压8急、慢性心功能衰竭 4瓣膜性心脏病 1心肌炎与心肌病 1心包疾病 1肺血管性心脏病 1(2)临床操作技术要求: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加以下手术:操作技术名称例次(≥)阅读心脏X线片10阅读心电图10心脏电转复 1临时心脏起搏 1永久性起搏器和ICD的程控 1左、右心导管术,包括冠状动脉造影 1心包穿刺1(三)内分泌内科(1个月)1.轮转目的掌握:掌握糖尿病治疗用药原则和胰岛素使用方法,重点掌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诊断及处理原则。

熟悉:熟悉食物热卡计算及快速血糖测定方法。

熟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

熟悉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

了解:了解内分泌功能试验、糖耐量试验及糖尿病饮食疗法。

2.基本标准书写住院病历4份以上。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病种例数(≥)糖尿病8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醛固酮增多症 1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1(2)基本技能要求名称例数(≥)快速血糖测定 5糖耐量试验 2内分泌功能试验 1(四)普通外科(2个月)1.轮转目的掌握:消毒与无菌技术、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外科创伤、休克、感染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基础知识及基本理论,外科急腹症的鉴别及处理。

熟悉:普通外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原则以及随访规范;熟悉外科基本用药。

了解:普通外科少见病和罕见病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器官移植进展状况、腹腔镜手术基本理论;普通外科危重病人的抢救原则。

2.基本标准全面掌握外科换药的技术;掌握外科手术切开、显露、缝合、结扎、止血等技术;熟悉外科常用的诊疗操作技术如清创、静脉切开和组织活检等;了解普通外科特殊诊断方法和技术,如针吸活检、腹腔穿刺等;书写住院病历8份以上。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病种例数(≥)胃肠道肿瘤 5肝胆道肿瘤 5急性阑尾炎 1肠梗阻 1胆道结石并感染 1胃肠穿孔 1皮肤化脓性感染 1(2)临床操作技术要求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加以下手术:操作技术名称例次(≥)胃肠道肿瘤根治术 3肝胆道肿瘤根治术 3急性阑尾炎切除术 1皮肤化脓性感染清创术 2肠梗阻、肠切除吻合术 2胆总管探查、胆管空肠吻合术 2(五)心胸外科(1个月)1. 轮转目的掌握:心脏疾病的解剖及病理特点,围术期循环管理、抗凝治疗及并发症气胸与血胸的诊断及处理。

熟悉:心胸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了解:急性心包填塞和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2.基本标准(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病种例数(≥)气胸2血胸 2先天性心脏病 5心脏瓣膜病 5缺血性心脏病 1心包疾病 1(3)基本技能要求项目例数体外循环 1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1安放心脏外膜临时起搏器 1(六)神经科(2个月)1.轮转目的掌握:掌握神经科常见疾病脑血管意外临床表现、定位、定性诊断与治疗原则。

熟悉:熟悉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癫痫、重症肌无力及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治疗原则。

了解:了解CT,MRI,腰穿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诊断意义。

2.基本标准书写住院病历4份。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病种例数(≥)脑梗塞 5脑出血 4蛛网膜下腔出血 1癫痫 1重症肌无力 1格林-巴利综合征 1(2)临床操作技术要求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加以下手术操作技术名称例次(≥)规范完整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与定位 6腰穿 1脑电图阅读 1头颅CT阅片 3头颅MRI阅片1(七)急诊科(2个月)1.轮转目的掌握:休克、急性器官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心脏骤停、呼吸骤停、严重体液内环境紊乱等危重病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熟悉:常见生命支持技术(如循环呼吸支持、营养支持等)和急救技术的应用;各种监护仪器和抢救设备(如除颤机、呼吸机)的操作和应用;常见监测技术(如体温、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心电、血压、血气分析等)操作和应用。

了解:IABP的适应证、操作方法。

2.基本标准(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病种例数(≥)各种脏器功能不全 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3休克 3心脏骤停/呼吸骤停 1(3)临床操作技术要求操作技术名称例次(≥)监护仪使用20经皮中心静脉置管术 5经皮外周动脉穿刺置管术 3动脉采血8呼吸机使用10电除颤与复律21(八)麻醉科(2个月)1.轮转目的掌握:麻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工作任务。

熟悉:常用麻醉方法的实施和管理、常用监测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熟悉全麻及硬膜外、腰麻、骶麻、颈丛、臂丛麻醉的适应证。

了解:各种麻醉的术前准备工作及心肺复苏术;了解常见麻醉后合并症的处理原则;了解疼痛治疗的进展。

2.基本标准掌握:心电图、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的无创监测技术,掌握气管插管、动脉穿刺置管和深静脉穿刺技术;掌握心肺复苏术。

熟悉:蛛网膜下腔穿刺和硬膜外腔穿刺技术;熟悉术中麻醉管理,熟悉麻醉与手术的配合技巧,熟悉麻醉药使用的剂量、不良反应及处理。

了解:呼吸机的使用。

临床操作技术要求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以下麻醉及相关操作:操作技术名称例次(≥)深静脉穿刺监测中心静脉压或动脉穿刺10术前访视病人并施行麻醉20椎管内麻醉 2气管内插管全麻10麻醉科急诊夜班(次) 4面罩给氧、机械通气10(九)心电图(1个月)1. 轮转目的掌握:要求掌握下列心电图的解读(1)冠心病、心肌梗塞。

(2)心律失常。

(3)肺动脉梗塞。

(4)低血钾与高血钾。

熟悉:要求熟悉下列心电图的阅读(1)心脏肥大。

(2)心包炎。

了解:了解动态心电图及心内电生理研究。

2.基本标准(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病种例数(≥)正常心电图100心肌缺血12心肌梗塞 4心律失常10肺动脉梗塞 1低血钾与高血钾 1心脏肥大 5心包炎1(2)基本技能要求熟悉有关技术操作,如心电图机等。

(十)内镜科(1个月)1.轮转目的掌握:完全掌握纤维支气管镜的操作,能独立完成纤维支气管镜镜检、吸痰及组织活检。

独立完成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的气管插管。

掌握胃镜的操作,能独立完成内镜引导下的空肠置管熟悉:纤维支气管镜下呼吸道其它疾病的表现及鉴别诊断。

了解:纤维支气管镜及其它内镜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基本标准纤维支气管镜及胃镜操作各5例。

(十一)超声科(1个月)1.轮转目的掌握:掌握超声检测的操作,能独立完成对胸水、腹水的诊断及定量与定位。

熟悉:超声下心、肝、胆、肾脏疾病的表现。

超声心动图对心功能的评估。

了解:超声介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基本标准参与超声检测及报告书写80例。

(十二) 放射科(1个月)1.轮转目的掌握:掌握各种放射检查的适应症、优势及不足。

掌握常见肺部及腹腔脏器疾病的放射学表现。

熟悉:熟悉胸部X线、胸部CT的简单阅读,熟悉腹部平片、CT片的简单阅读,熟悉头颅CT、MRI的简单阅读。

了解:了解放射介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基本标准参与放射阅片及报告书写80例。

(十三)重症医学科(16个月)1.培养目的①系统掌握危重症医学的基础和临床理论,熟练掌握危重症医学常见病的相关理论,充分了解国内外新技术进展动态。

②使受训者通过专科培训,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熟练掌握危重症医学常用的临床技能,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能独立完成危重症的临床医疗基本工作,具备院内专科会诊能力,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

③掌握临床应用研究方法,结合本专科临床工作实践,完成一篇具有一定水平的病例报道、综述或研究论文。

根据上级医师要求,对本科低年资受训者进行业务指导,并能承担医学生的教学工作。

④能熟练地阅读危重症医学专业的外文书刊,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2.基本要求掌握:(1)严重感染、脓毒血症性休克的诊断处理(2)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治疗;危重症患者的呼吸支持及呼吸功能检测(3)危重症患者的循环支持及循环功能监测(4)危重症患者的肾功能监测及持续床旁血液滤过技术(5)危重症患者的代谢、内分泌改变和营养支持治疗(6)危重症患者血液系统异常的诊断治疗(7)危重症患者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治疗(8)掌握重症哮喘、慢性呼吸衰竭、大咯血、肺栓塞、重症肺炎等的处理。

(9)危重症患者抗感染药、止咳药、平喘药、祛痰药,止血、凝血、抗凝与溶栓药物,糖皮质激素等的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