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题及解答
计算机网络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计算机网络中,不同网络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时,使用的是哪一层的协议?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应用层答案:C. 网络层2. 在TCP/IP协议族中,IP协议属于哪一层?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传输层答案:C. 网络层3. 下列哪一种编码方式适用于光纤通信?A. 奈奎斯特编码B. 曼彻斯特编码C. 这里是可选项D. 直接码答案:B. 曼彻斯特编码4.在计算机网络中,以下哪个协议主要用于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A. HTTPB. SMTPC. SNMPD. FTP答案:B. SMTP5.以下关于无线局域网(WLAN)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WLAN信号范围比有线局域网更广B. WLAN使用的是有线传输介质C. WLAN操作速度比有线局域网更慢D. WLAN不需要进行安全措施答案:A. WLAN信号范围比有线局域网更广二、判断题1. 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数据的传输和错误检测。
答案:错误2.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
答案:错误3. TCP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
答案:错误4. UDP协议是一种可靠的传输层协议。
答案:错误5. DNS是用于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协议。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简要说明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并列举每个层次的主要功能。
答案: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主要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每个层次的主要功能如下:- 物理层:负责传输原始比特流,主要涉及物理介质以及实际数据传输。
-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原始比特流划分为数据帧,并进行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以确保可靠的点到点数据传输。
- 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包从源到目的地进行路由选择和转发,实现跨网络的传输。
-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如TCP协议。
- 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应用服务,如HTTP、FTP、SMTP 等。
中国石油大学《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通信子网为网络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提供了多条传输路径的可能性,路由选择是(C)。
A.建立并选择一条物理链路B.建立并选择一条逻辑链路C.网络节点收到一个分组后,确定转发分组的路径D.选择通信媒体2.Internet上的数据交换采用的是( A)。
A.分组交换B.电路交换C.报文交换D.光交换3.通信子网中的最高层是(C )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C.网络层D.应用层4.通信子网为网络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提供了多条传输路径的可能性,路由选择是(C )。
A.建立并选择一条物理链路B.建立并选择一条逻辑链路C.网络节点收到一个分组后,确定转发分组的路径D.选择通信媒体5.分组交换方式是将长的报文分成若干较短的\有固定长度的分组.与报文的交换不同的是,分组交换方式有(D)A.报文头B.报文尾C.路由D.分组编号6. 调制解调器(Modem)的主要功能是(D)A.数字信号的驱动B.数字信号的整形C.模拟信号的放大D.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转换7. 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数据传输的方向性结构为(C )A. 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B. 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C. 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D. 以上均不对8. 调制解调技术主要用于( A )的通信方式中。
A.模拟信道传输数字数据B.模拟信道传输模拟数据C.数字信道传输数字数据D.数字信道传输模拟数据9. 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之间传输方式采用(A)。
A.串行方式B.并行方式C.连续方式D.分散方式10. 在光纤中采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是(C )。
A.时分多路复用(TDM)B.频分多路复用(FDM)C.波分多路复用(WDM)D.码分多路复用(CDMA)11. 在网络中,将语音与计算机产生的数字、文字、图形与图像同时传输,必须先将语音信号数字化。
利用( D )可以将语音信号数字化。
A.差分Manchester编码技术B.QAM技术C.Manchester编码技术D.PCM编码技术12.通信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C)A.终端、电缆、计算机B.信号发生器、通信线路、信号接收设备C.信源、通信媒体、信宿D.终端、通信设施、接收设备13. 采用全双工通信方式,数据传输的方向性结构为(B)A. 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B. 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C. 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D. 以上均不对14.在ISO/OSI参考模型中,同层对等实体间进行信息交换时必须遵守的规则称为(B)。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在计算机网络中,通信双方进行数据传递需要经过以下哪些层次?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传输层E. 应用层参考答案:A、B、C、D2. 在TCP/IP协议族中,以下哪个协议负责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A. FTPB. DNSC. HTTPD. IP参考答案:B3. 在计算机网络中,ARP协议用于解决什么问题?A. 路由选择B. IP地址解析C. 数据传输可靠性D. 网络拓扑检测参考答案:B4. 在计算机网络中,以下哪个层次主要负责数据编码和物理传输?A. 应用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传输层E. 物理层参考答案:E5. 以下关于UDP协议的说法正确的是?A. UDP是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B. UDP提供数据的分组、重组和差错恢复机制C. UDP使用封装、复用和分用技术D. UDP提供对点对点数据传输的广播和组播功能参考答案:D二、判断题1. HTTP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
参考答案:错误2. 在计算机网络中,IP地址是用于唯一标识一个设备的。
参考答案:正确3. 网络层主要负责将数据从源主机发送到目标主机。
参考答案:正确4. 包含了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协议有TCP/IP协议族。
参考答案:正确5. SMTP协议用于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传输电子邮件。
参考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TCP/IP协议族的特点及其使用领域。
参考答案:TCP/IP协议族是一组用于互联网络的通信协议,具有以下特点:1) TCP/IP协议族是开放的、通用的协议,支持不同硬件和操作系统的互联互通。
2) TCP/IP协议族采用分层的设计,每一层负责不同的功能,便于实现和维护。
3) TCP/IP协议族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设计和实现,保证了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TCP/IP协议族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局域网、城域网等网络领域。
2. 简述DNS的作用及其工作原理。
参考答案:DNS(Domain Name System)的作用是将域名解析为IP 地址,便于网络通信。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资料1一、选择题1、计算机用户向的某邮件用户发送邮件,邮件正文在传送时采用的协议是:()A.pop3 B.httpC.SMTP D.SNMP2、管理计算机通信的规则称为:()A.介质B.网络操作系统C.服务D.协议3、当某计算机访问局域网中的另外一台计算机时,需要先将对方的IP地址转换成MAC地址,该过程使用到的协议是:()A.DHCP B.ARPC.RARP D.SDLC4、http协议默认的端口是:()A.80 B.25C.110 D.235、下列哪个软件和其他软件不同类:()A.netants B.flashgetC.迅雷D.cuteftp6.ICMP差错报告报文共有5种:目的站不可达、()、超时、参数问题与改变路由。
A.网络不可达B.目的主机号不存在C.源站抑制D.路由器寻址失败7.UDP端口号分为3类,即熟知端口号、注册端口号和()。
A.永久端口号B.确认端口号C.客户端口号D.临时端口号8.标准的URL由3部分组成:服务器类型、主机名和路径以及()。
A.客户名B.浏览器名C.文件名D.进程名9.远程登录协议Telnet、电子邮件协议SMTP、文件传送协议FTP依赖()协议。
A.TCPB.UDPC.ICMPD.IGMP10.主页一般包含以下几种基本要素:Text、Image、Table和()。
A. NFSB. IPSecC. SMTPD. Hyperlink二、填空题1、OSI参考模型分为()层,TCP/IP模型分为()层。
2、Internet的标准是()文档。
3、从通信的角度来看,网络体系结构中各层所提供的服务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服务和()服务。
三、简答题1.找出下列不能分配给主机的IP地址,并说明原因。
A.131.107.256.80 B.231.222.0.11 C.126.1.0.0 D.198.121.254.255 E.202.117.34.322.详细描述WEB的工作过程。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及答案

复习参考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二十一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这里的网络中可使用户能够迅速传送数据文件,以及从网络上查找并获取各种有用资料,包括图像和视频文件的网络是( C )。
A、电信网络B、有线电视网络C、计算机网络D、无限网络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有:( B )、资源共享和进行分布处理。
A、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B、数据传输C、共享数据库D、使用服务器上的硬盘下列关于服务器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
A、集群系统中一台主机出现故障时会影响系统的性能B、采用RISC结构处理器的服务器通常使用WINDOWS系统C、热插拔功能允许用户在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更换硬盘、电源等D、分布式内存访问(NUMA)技术将对称多处理器(SMP)和集群(Cluster)技术结合起来下列关于网络接入技术和方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
A、“三网融合”中的三网是指计算机网络、电信通信网和有线电视网B、宽带接入技术包括Xdsl,HFC,SDH,无线接入等C、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有WLAN、802.3U等D、Cable Modem的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0~36Mbps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 B )。
A、实现对等连接B、转发收到的分组C、进行信息分组处理D、存储收到的分组Internet中采用的交换技术是( C )。
A、电路交换B、报文交换C、分组交换D、信元交换客户程序的特点是被用户调用后运行,在通信时主动向远地服务器发起通信(请求服务)。
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 B )的地址,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复杂的操作系统。
A、客服程序B、服务器程序C、进程D、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网络中,( C )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传送数据的能力,因此它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A、吞吐量B、时延C、带宽D、速率协议是( D )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或约定。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题及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计算机网络原理》讲义第一部分选择题1、在Internet网络管理的体系结构中,SNMP协议定义在【 B 】A.网络访问层 B.网际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2、在网络管理标准中,通常把【 B 】层以上的协议都称为应用层协议。
A.应用B.传输C.网络D.数据链路3、TCP提供面向【 B 】的传输服务。
A、无连接B、连接、C、地址D、端口4、路由协议分类中,外部网关协议是指【 A 】A.在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协议 B.在一个Intranet 内的路由协议C.在一个局域网内的路由协议 D.在一个校园网内的路由协议5、TCP提供一个或多个端口号作为通信主机中应用进程的【 B 】A.进程号B.地址C.作业号D.计数器6、光纤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这两种光纤的区别是【 D 】。
A. 单模光纤的数据速率比多模光纤低B. 多模光纤比单模光纤传输距离更远C. 单模光纤比多模光纤的价格更便宜D. 单模光纤的纤芯小,多模光纤的纤芯大7、IEEE802.3规定的最小帧长为64字节,这个帧长是指【 B 】。
A.从前导字段到校验和字段的长度 B.从目标地址到校验和的长度C.从帧起始符到校验和的长度 D.数据字段的长度8、TCP协议使用【 C 】次握手机制建立连接。
A.1 B.2 C.3 D.49、RIP协议默认的路由更新周期是【 A 】秒。
A.30 B.60 C.90 D.10010、DNS是用来解析下列各项中的哪一项【 D 】A. IP地址和MAC地址B. 主机名和MAC地址C.主机名和TCP端口地址D. 主机名和IP地址11、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综合技术的合成,其主要技术是:【 B 】A、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B、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C、电子技术与通信技术D、数字技术与模拟技术12、在因特网中,由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的部分叫做:【 D 】A、传输部分B、交换部分C、边缘部分D、核心部分13、对于信噪比来说,当S/N=1000时,信噪比为。
计算机网络原理考试题(附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假设分组长度L=1000B,链路带宽R=10Mbit/s,则所求传输延迟为A、8*10-6sB、1*10-6sC、8*10-4sD、1*10-4s正确答案:C2.love用凯撒密码加密后得到的密文是A、npxgB、psziC、ptujD、oryh正确答案:D3.一台主机可以拥有( )个IP地址。
A、多个B、1C、4D、2正确答案:A4.下列属于B类IP地址的是 ( )A、182 16018B、202 96 2095C、255 25500D、59 117 25 22正确答案:A5.下列路由算法中,属于动态路由选择算法的是()A、泛射路由选择算法B、基于流量的路由选择算法C、最短路由选择算法D、距离矢量路由选择算法正确答案:D6.TCP/IP是一组协议的代名词,一般来说IP提供()A、应用层服务B、网络层服务C、传输层服务D、物理层服务正确答案:B7.计算机网络中使用最广泛的交换技术是 ( )A、线路交换B、分组交换C、电路交换D、报文交换正确答案:B8.下列关于数据交换技术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报文交换不能满足实时通信要求B、虚电路方式数据传送前要设置虚电路C、数据报方式中目的地要重组报文D、对于突发式的通信,电路交换最为合适正确答案:D9.任何一个拥有域名的主机,其域名与IP地址的映射关系等信息都存储在所在网络的A、默认域名服务器上B、权威域名服务器上C、中间域名服务器上D、顶级域名服务器上正确答案:B10.按照TCP端口号的使用规定,端口号小于256的端口为()A、常用端口B、预留端口C、客户端口D、临时端口正确答案:A11.在百度上浏览时,浏览器和WWW服务器之间传输网页使用的协议是A、AIPB、SOCKC、CFTPD、P2P正确答案:B12.C类IP地址可标识的最大主机数是A、1 2 8B、2 5 6C、2 5 4D、1 0 2 4正确答案:C13.TCP采用的数据传输单位是 ( )A、字节B、比特C、分组D、报文正确答案:A14.典型的用于创建数字签名的单向散列算法是A、RSAB、IDEAC、MD5D、SHA-1正确答案:D15.下列关于差错控制编码的说法错误的是()A、纠错码既能发现又能自动纠正差错B、ARQ方式必须用纠错码C、检错码指能够自动发现差错的编码D、奇偶校验码属于检错码正确答案:B16.下列不属于TCP/IP参考模型中网络互联层协议的是A、ICMPB、BGPC、SNMPD、OSPF正确答案:C17.分别用a-m共13个英文字母命名的域名服务器是()A、顶级域名服务器B、中间域名服务器C、根域名服务器D、权威域名服务器正确答案:C18.在以下的差错控制方式中,不需要差错编码的是A、前向纠错B、反馈校验C、检错重发D、检错丢弃正确答案:B19.UDP在计算校验和时,对所有参与运算的内容按( )位求和。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和答案解析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和答案解析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试卷(课程代码04741)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l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关于ARPANET表述错误的是AA.ARPANET是一个开放式的标准化网络B.ARPANET被人们公认为分组交换网之父C.ARPANET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D.ARPANET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网内计算机能够资源共享2.智能大厦及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基础设施是CA.高速的通信网络系统B.通信自动化C.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D.楼字自动化3.下列关于星形拓扑结构的优点表述错误的是BA.控制简单B.中央节点的负担较轻C.方便服务D.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4.在网络的交换方式中被称为包交换方式的是DA.电路交换B.报文交换C.虚拟交换D.分组交换5.OSI参考模型所含的三级抽象中不包括CA.体系结构B.服务定义C.实现描述D.协议规范6.TCP/IP是一组协议的代名词,一般来说TCP提供BA.应用层服务B.传输层服务C.网络层服务D.物理层服务7.下列传输介质的特性中,说明信号调制技术的是BA.物理特性B.传输特性C.抗干扰性D.地理范围8.奈奎斯特公式表征的是通信信道的DA.误码率B.数据传输频率C.信噪比D.数据传输能力9.允许动态地分配传输介质时间片的多路复用技术是CA.同步时分多路复用B.波分多路复用C.异步时分多路复用D.频分多路复用BD.101llll0111111011.若“l”码为正电流,“0”码为负电流,且每位编码占用全部码元的宽度,则该编码方案称为DA.单极性归零码B.单极性不归零码C.双极性归零码D.双极性不归零码12.典型的ADSL设备必要的配置中不包括AA.无线路由器B.分离器C.调制解调器D.网络接口设备13.下列关于差错控制编码的说法错误的是BA.纠错码既能发现又能自动纠正差错B.ARQ方式必须用纠错码—检错码C.检错码指能够自动发现差错的编码D.奇偶校验码属于检错码14.停止等待方案和滑动窗口机制用于数据链路层的CA.差错控制B.链路管理C.流量控制D.帧同步15.若HDLC帧的控制字段中第l、2位为“10”,则表示该帧的类型为DA.无编号帧B.信息帧C.响应帧D.监控帧16.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态路由选择算法的是BA.泛射路由选择法B.链路状态路由算法C.基于流量的路由选择D.最短路由选择算法17.当任何方法都不能消除通信子网中的拥塞现象时,路由器可用的最后手段是A A.负载脱落B.设置警告位C.抑制分组D.逐跳抑制分组18.下列有关路由器的说法错误的是BA.它可提供网络层上的协议转换B.它可在不同网络之间转发数据帧C.它要求网络层以上的协议相同D.它能隔离局域网问的广播通信量19.OSI参考模型中起到将通信子网的技术、设计和欠缺与上层相隔离作用的是C A.物理层B.网络层C.传输层D.表示层20.按照TCP端口号的使用规定,端口号小于256的端口为AA.常用端口B.预留端口C.客户端口D.临时端口21.TCP协议用于控制数据段是否需要重传的依据是DA.调整拥塞窗口B.降低数据传输率C.监测网络流量D.设立重发定时器22.下列关于UDP所提供服务的特征表述错误的是CA.对数据报不进行检查与修改B.传输数据前不需要建立连接C.不会出现分组的丢失和重复D.具有较好的实时性、效率高23.下列网络协议中使用端口号“l61”的是BA.DNS B.SNMPC.POPD.HTTP24.下列IP地址中正确的8类IP地址是AA.182.16.0.18B.202.96.209.5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6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l分,共15分)25.Adhoc网络是一种由一组用户群构成,不需要基站、没有固定___路由器___的移动通信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述一、填空题1) 21 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以____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2) 网络是指“三网”,即____网络、____网络和____网络。
其中发展最快的并起到核心作用的是____网络。
3)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建立连接、通信、____。
4)分组交换网中的结点交换机根据收到的分组的首部中的____信息,把分组转发到下一个结点交换机。
5)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____。
6)分组交换网则是以____为中心,主机都处在网络的外围。
7)国际性组织____于1992年成立,该组织对因特网进行全面管理。
8)所有的因特网标准都是以RFC的形式在____上发表。
9)因特网(Internet)是“___的网络”10)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区别主要是___的不同。
11)____是广域网和局域网(或校园网)之间的桥接区12)____是局域网(或校园网)和城域网之间的桥接区13)____是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14)“____”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的同义语。
15)数据经历的总时延就是发送时延、____时延和____时延之和。
16)对于高速网络链路,我们提高的仅仅是数据的____而不是比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率。
17)____协议族是Internet的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18)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____的集合。
19)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____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20)____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
21)在TCP/IP体系中,分组也叫作____数据报,或简称为数据报。
22)协议是控制两个____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23)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____。
24)TCP/IP 是四层的体系结构:____、____、____和____层。
25)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____。
(参考答案)二、判断题1) 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
2)计算机数据具有突发性。
3)分组交换网以“帧”作为数据传输单元。
4)分组交换网则是以计算机为中心。
5) 所有的RFC文档都必须交费从因特网上下载。
6)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整个系统中的各计算机对用户都是透明的。
7)广域网是局域网(或校园网)和城域网之间的桥接区。
8)局域网是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9)对于数字信道,常把带宽和数据率(吞吐量)不加区别,混为同义。
10)提高链路带宽提高了数据的发送时延。
11)TCP/IP 是五层的体系结构。
12)应用层是体系结构中的最低层。
13)网络层的任务就是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
14)数据链路层的任务就是透明地传送比特流。
15)实体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16)面向连接服务,在数据传送时是按序传送的。
17)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参考答案)三、简答题1)请说明分组交换的优点2)大致上可将因特网分为哪五个接入级?3)请简述计算机网络的组成4)请写出制订因特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哪四个阶段?5)请说明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的概念6)请说明网络协议的三个组成要素7)简述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优点8)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 m/s。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107 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 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9)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运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
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
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共18字节。
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
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答案一、填空题1)网络2)电信有线电视计算机计算机3)释放连接4)地址5)时延6)网络7)因特网协会(Internet Society,简称 ISOC )8)因特网9)网络10)软件11)城域网12)接入网13)广域网14)带宽15)传播处理16)发送速率17)TCP/IP18)协议19)应用20)网络层21)IP22)对等23)服务24)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网络接口25)应用进程二、判断题1) (√)2)(√)3)(×)。
分组交换网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
4)(×)。
分组交换网则是以网络为中心。
5) (×)。
所有的RFC文档可以从因特网上免费下载。
6)(√)7)(×)。
接入网是局域网(或校园网)和城域网之间的桥接区。
8)(×)。
广域网是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9)对于数字信道,常把带宽和数据率(吞吐量)不加区别,混为同义。
10)(×)。
提高链路带宽减小了数据的发送时延。
11)(×)。
TCP/IP 是四层的体系结构。
12)(×)。
应用层是体系结构中的最高层。
13)(×)。
运输层的任务就是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
14)(×)。
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地传送比特流。
15)(√)16)(√)17)(√)三、简答题1)请说明分组交换的优点答:高效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
灵活以分组为传送单位和查找路由。
迅速不必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充分使用链路的带宽。
可靠完善的网络协议;自适应的路由选择协议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
2)大致上可将因特网分为哪五个接入级?答:网络接入点 NAP国家主干网(主干 ISP)地区 ISP本地 ISP校园网、企业网或 PC 机上网用户3)请简述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答:(1)若干个主机,向用户提供服务,构成资源子网;(2)一个通信子网,由一些专用的结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通信链路组成; (3)一系列的协议,用来控制主机之间或主机和子网之间的通信。
4)请写出制订因特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哪四个阶段?答: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 RFC 文档。
(有效期六个月)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 RFC 文档。
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 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5)请说明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的概念答:所谓网络体系结构就是为了完成计算机间的通信合作,把每个计算机互连的功能划分成定义明确的层次,规定了同层次进程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之间的接口和服务。
将这样的层次结构模型和通信协议统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6)请说明网络协议的三个组成要素答: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7)简述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优点答:(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高层不需要知道低层是如何实现的,而仅知道该层通过层间的接口所提供的服务。
(2)灵活性好。
某层的改变,只要层间接口不变,则不影响上下层。
(3)结构上可分割开,各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4)这种结构使得系统的实现和维护变得容易控制。
(5)这有利于促进标准化工作。
8)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 m/s。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 数据长度为107 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 数据长度为103 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答:(1)发送时延为100s,传播时延为5ms。
(2)发送时延为1μs,传播时延为5ms。
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
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又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9)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运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
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
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共18字节。
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
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答:数据长度为100字节时,数据传输效率为100/(100+20+20+18)=63.3%。
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时,数据传输效率为1000/(1000+20+20+18)=94.5%。
第二章物理层一、填空题1)物理层考虑的是如何在各种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____。
2)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即源系统、____系统和目的系统。
3)码元传输的速率越高,在信道的输出端的波形的____就越严重。
4)____是码元传输的速率单位(每秒传多少个码元)。
5)传输媒体也称为传输介质,它是数据传输系统中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____通路。
6)光纤传输分为____模与____模两类。
7)通过____将多路信号组合在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到接收端再用____将各路信号分离并输出,从而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降低通信成本。
8)在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____复用、____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复用等。
9)时分复用是所有用户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____。
10)统计时分复用又称为____时分复用,而普通的时分复用称为____时分复用。
11)信道按所传输的信号可分为____信道和____信道。
12)信道上传输的信号有____信号和____信号之分。
13)对于数字信号传输,波特率是指线路上每秒钟传送的____个数。
14)双绞线各个线对螺旋排列的目的是为了使各线对之间的____最小。
15)光导纤维通过内部的全反射来传输一束经过____的光信号。
16)从通信的角度来看,多路复用技术就是把许多信号在____的传输线路上用单一的传输设备来进行传输。
17)脉码调制的过程由取样、____和编码三步构成。
18)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共享____和____资源。
19)DTE (Data Terminal Equipment) 是数据终端设备,是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和____、____数据能力的设备。
20)所谓调制就是进行____变换。
(参考答案)二、判断题1) 一条通信电路往往包含一条发送信道和一条接收信道。
2)宽带信号则是将基带信号进行调制后形成的时分复用模拟信号。
3)波特是码元传输的速率单位,1 波特为每秒传送 1 个码元。
4)频分复用: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