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19-3油田石油地质特征简述

合集下载

(整理)蓬莱19-3油田明珠轮单点系泊改造无人采油M平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整理)蓬莱19-3油田明珠轮单点系泊改造无人采油M平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1211总论评价任务由来与评价目的11.1.1任务由来蓬莱19-3油田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在渤海11/05区块发现的一个油田,预计原油储量为6×108t。

分两个阶段投入开发生产。

油田第一期于2002年12月31日投产,第二期于2006年起分阶段投产。

蓬莱19-3油田开发工程包括6座平台、1座单点系泊系统、1艘FPSO、15条海底管道、13条海底电缆。

2009年8月,随着新浮式储油轮(蓬勃号)的投产,明珠号浮式储油轮退出,留下1座单点系泊系统、一条输油管线和电缆管线。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达到油田的设计生产能力,蓬莱19-3油田计划将明珠轮撤离后的单点系泊改造成无人采油平台。

改造过程为在单点系泊上部安装无人平台模块,其它设备包括海底管线等均无变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对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对项目周围环境现状的调查和预测项目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控制污染的措施,以满足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保护要求,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受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的委托,中海石油环保服务有限公司承担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环评单位接受委托后,根据工程特点和该海域环境质量的目标控制要求,对本工程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了科学评价,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编制了《蓬莱19-3油田明珠轮单点系泊改造无人采油M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1.1.2评价目的本评价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角度出发,以科学求实的态度,根据本工程特点和该海域环境质量的目标控制要求,查明工程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工程产生的污染物的种类及数量,预测评价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及突发性事故的危害和应急措施,对本工程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评价,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述工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力争把工程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期达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讲课:蓬莱19--3油田事故调查分析

1讲课:蓬莱19--3油田事故调查分析

塘沽
BZ11/05
PL19-3油田 PL25-6油田
蓬莱
合同执行情况
• 1994年12月7日,中海油CNOOC与 康菲COPC签定中国渤海11/05石油勘 探合同。 • 1999年5月和2000年5月在合同区内先 后发现蓬莱19-3、蓬莱25-6油田。
油田开发主要开发指标
蓬莱19-3油田2002年投入开发,现有7个平 台。油田生产井193口,注水井60口,年产 原油800万吨。2011年5月份日产油2.4万 方,日注入量5万方,含水47%,采油速度 2.2%,采出程度4.5%,年注采比0.9,累 积注采比 0.72。
松,物性好,油层埋深为840-1400m。
蓬莱19-3油田地质背景
5. 原油性质具有“三高四低”的特征,即高密度、高黏度、
胶质含量较高,凝固点低、含蜡量低、沥青含量低、地层
压力处在正常压力范围,需要借助外力,以注水开发方式 进行开采。 6. 采用注水开发方式,是否可控,不出现溢油污染隐患主要 取决于注水压力的控制,以不破坏断层封堵性为限。只要
0
L10
950
0
950
950
L20
0 0
L20
1000
L20 L30
L20 L30
1000
0
明化镇组Nm
1100
L30
L30
0
0 0 0
1150
L40
1050
L40
0
0
0
0
1100
0 0
0
0
0
0
0
防 砂 1250 防 砂
0
0
0
0
0
0
1150
L60

蓬莱19-3油田漏油事故原因分析

蓬莱19-3油田漏油事故原因分析
三事故原因分析?上述种种违规作业以及出现事故隐患征兆没有有效处置都证实了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没有做到守规生产审慎作业且关键岗位职责不落实没有针对重大隐患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造成海洋污染和环境破重大隐患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造成海洋污染和环境破坏污染海洋面积达6200平方公里
制作人:王辉 任飞
一、19-3油田漏油事件概况 二、蓬莱19-3油田地质背景
• 蓬莱19-3油田地层层序从海底表层向下可划分为第四 系平原组,新近系明化镇组、馆陶组和古近系东营组 、沙河街组等五套地层。这些地层分布的空间中,还
分布着南北走向两组断裂构造,断层把石油储层切割
成若干个块体。 • 蓬莱19-3油田的石油主要储存在明化镇组下段和馆陶 组两套地层。这两套地层是由陆相碎屑组成的岩石, 成岩固结疏松,油层埋深为840米-1400米。
重大隐患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造成海洋污染和环境破
坏,污染海洋面积达6200平方公里。所以将这起溢油 污染事故性质认定为是一起造成重大海洋溢油污染的 责任事故。
谢谢,请老-3油田地质背景
• 原油具有“三高四低”的特征,即高密度、高黏度、 胶质含量较高,凝固点低、含蜡量低、沥青含量低、 地层压力处在正常压力范围,需要借助外力,以注水
开发方式进行开采。
• 采用注水开发方式,是否可控,不出现溢油污染隐患 主要取决于注水压力的控制,以不破坏断层封堵性为 限。只要注水压力控制得当,就不会破坏断层封堵性 注水开采就是安全的。在地质构造复杂区,通常采用
亿方左右。其地质油藏特点是构造破碎、断裂发育、
油藏复杂,储层以河流相、三角洲、古潜山为主,油 质较稠,稠油储量占65%以上 • 蓬莱19-3油田就处于这样一个较为破碎的构造断块背 景的位置。浅部的断层封堵性较差,深部的断层封堵

蓬莱19-3油田石油地质特征简述

蓬莱19-3油田石油地质特征简述

蓬莱19-3油田石油地质特征简述一、地质概况蓬莱19-3油田位于渤海中南部海域,东南距山东蓬莱市80km,西北距塘沽220km,油田范围内平均水深27-33m。

估算石油地质储量约6×108t,为我国近海海域盆地中发现的最大整装油田。

二、勘探历程及其今后勘探方向•勘探历程蓬莱19-3地区油气勘探始于1967年。

1977年原海洋石油勘探局在该海域进行了十万分之一的磁法探测。

20世纪80年代初,在完成2km×2km测网二维地震普查的基础上,对蓬莱19-3构造的形态和圈闭规模做了初步解释并预测了前景资源量。

受地震资料精度限制,当时认为蓬莱19-3属于小型断块构造。

1994年12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菲利普斯石油国际亚洲公司签订了中国渤海11/05合同区石油合同,1995年起双方合作在该地区进行了新的二维及三维地震采集和解释,重新落实了蓬莱19-3油田的构造类型和圈闭规模,确认其规模为一个大型的断裂背斜,并于1999年5月在构造主体部位完钻探井PL19-3-1,该井完钻井深1686.0m,完钻层位古近系沙河街组,依据测井资料,在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和馆陶组解释出油层147.2m,从而发现了蓬莱19-3油田。

•今后勘探方向渤中凹陷及其边缘地区是油气勘探领域的首选方向。

该区位于渤海盆地中部,包含多个构造凸起和凹陷,总面积约2×104km2。

目前渤中凹陷周缘凸起上已发现多个大中型油气田,并仍有找到亿吨级大油气田的潜力。

渤东凸起,渤中凹陷西北断阶带、庙西凹陷及渤南凸起西坡、北坡构造带均是渤中凹陷寻找油气的主要领域。

三.油田地质特征•构造特征:1.蓬莱19-3构造形成于上新世,定型于第四纪,走向近南北,长约12.5km,东西宽4-6.5km。

基底为中生界白垩系火山碎屑岩潜山,古近系沙河街组沙泥岩直接超覆于潜山风化面之上。

2.构造类型为渤南凸起背景上发育起来的、被断层复杂化了的断裂背斜。

渤海海域蓬莱19-3油田油气成藏特征新认识

渤海海域蓬莱19-3油田油气成藏特征新认识

第32卷 第3期O IL &GAS GEO LOGY 2011年6月收稿日期:2010-03-31;修订日期:2011-05-08。

第一作者简介:郭永华(1965)),男,硕士,石油地质勘探、油气地球化学和成藏综合。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23-001-004)。

文章编号:0253-9985(2011)03-0327-06渤海海域蓬莱19-3油田油气成藏特征新认识郭永华,周心怀,凌艳玺,李建平,王飞龙,王 军[中国海洋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300452]摘要:蓬莱19-3油田是中国近海海域迄今发现的最大油田,油气来源和晚期超大规模成藏研究是其发现以来地质家不断研究和争论的焦点。

研究认为:1)蓬莱19-3油田原油主要源于沙河街组烃源岩,部分源于东营组(渤中凹陷为主)烃源岩。

油田周边存在两个非常明显的油气充注方向,即:油田的北西方向(渤中凹陷)和东南方向(庙西凹陷)。

2)渤中凹陷极为丰富的油源、长期的低势区和郯庐断裂的能量释放以及以不整合面为主导输导体系的优势成藏模式是蓬莱19-3油田形成的先决条件。

3)油藏内部井间温度的显著差异、原油密度、粘度和气体的变化规律,以及直至海底的-气烟囱.较大面积存在等,说明油藏油气源非常充足,油田北侧至今存在超强充注,晚期成藏特征明显。

证实了蓬莱19-3油田是渤海海域一种典型的晚期大规模快速成藏类型。

关键词:生物标志化合物;郯庐断裂;气烟囱;新近系油藏;晚期成藏;蓬莱19-3油田;渤海海域中图分类号:TE112.3 文献标识码:AN ew understandi ngs of hydrocarbon accu mul ati oni n Pengl ai 19-3oilfi eld ,the Bohai watersGuo Y onghua ,Zhou X i n hua,i Ling Yanx,i L i Jianp i n g ,W ang Feil o ng and W ang Jun(Exp loration&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 ute ,B ohai O il field ,CNOOC T ianjin C o mp any,T ianjin 300452,Chi na)Abst ract :As the biggest o ilfie l d d iscovered o ffsho re China so far ,the Peng la i 19-3o ilfield has aroused constantdebates on o il sources and characteristics o fm assi v e -sca l e hydr ocar bon accum ulati o n i n t h e late stage .Fro m th is study ,w e have brought up w it h three ne w understandings .F irs,t o il i n the Pengla i 19-3o ilfi e l d m ainly orig i n ates fro m the source rocks in the Shahe jie Fo r m ation and partially fr o m source r ocks i n the Dongy i n g For m ati o n (in t h e Bozhong sag).H ydrocarbons char ged reservo irs fr o m t w o apparent d irections ,.i e .,the NW direction (fro m t h e Bozhong sag)and the SE d irecti o n (fro m t h e M iaox i sag).The favorab le factors for t h e developm ent o f the Peng lai 19-3oilfield are extre m e l y abundant oil source in the Bozhong sag ,l o ng -ex isting lo w-poten tial energy area and the energy re lease fro m the Tan -Lu Fault as w ell as favo rable carrier syste m do m inated by unconfor m -i ties .Third ,The sign ificant d ifferences o f inter w e ll te mperature ,change patterns o f o il density ,v iscosity and gases and l a rge -scale ex istence o f /gas ch i m ney 0roo ted i n ocean floor reveal that this o ilfield is obv i o usly characte -rized by abundant hydr ocar bon sources and late hydr ocar bon accu m u lation .O il charg i n g i s still intensi v e i n the nort h ern part o f t h e fi e l d at presen.t A ll leads to the conc l u si o n that the Peng la i19-3o ilfi e l d is a typicalm assive -sca le ,rap i d hydrocarbon accumu lation i n the late stage in Boha i Sea .K ey w ords :b i o m arker co m pounds ,Tan -Lu Fau l,t gas ch i m ney ,Neogene o il poo ,l hydrocar bon accum ulation in t h e late stage ,Peng l a i 19-3o ilfield ,Bohai Sea 蓬莱19-3油田是渤海海域迄今发现的最大油田,主要含油层段是新近系馆陶组和明下段,探明和控制级石油地质储量约6@108m 3,其位于渤海海域渤中凹陷的东南,渤南凸起的东北角。

蓬莱19-3原油加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蓬莱19-3原油加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年09月蓬莱19-3原油加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曲鹏(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浙江宁波315812)摘要:蓬莱19-3原油性质极为不稳定,每批次性质都存在差异,故在加工中都无法参照原有的操作数据做为指导,给生产加工带来了一定困难,期间出现电脱盐含盐超标,电脱污水较难处理、减压抽真空系统操作等异常问题,对生产扰动较大,为了确保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文章通过对近几年来加工蓬莱19-3原油批次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行预防管理解决当前困难。

关键词:蓬莱19-3原油;异常问题;措施1近年蓬莱19-3原油性质变化情况近年来原油重质化趋势明显,结合近年装置加工PL19-3原油的生产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PL19-3原油密度有逐年增加、轻油收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原油酸值也由2005年的3.38mgKOH/g 上升至目前的4.71mgKOH/g 。

原油性质的变化将对电脱系统造成一定的冲击,影响装置产品收率、能耗、腐蚀等异常问题。

表1近年PL19-3原油性质变化情况时间密度g/cm3酸值,mgKOH/g 盐含量,mgNaCl/L 硫含量,ppm 粘度50Ⅱ水份,%API 凝点,Ⅱ轻收,%总拔,%2005年0.9343.3811.33250///30.3057.352012年0.9364.748.72700////28.0456.172014年0.9384.7113.33190123.1//-3027.0757.202017年0.9364/56.33630////27.0257.432018年0.9396/43.893200/0.7519///不仅如此,以往PL19-3原油性质及其他原油性质相比可以看出:PL19-3原油的金属离子含量,尤其是钙离子含量异常高(PL19-3原油:236.5ppm ;CFD 原油:119.8ppm ;LD10-1原油:1.05ppm ;QHD32-6原油:55.2ppm ;BZ25-1原油:31.62ppm ),经蒸馏后富集于洗涤油和渣油中,导致洗涤油和渣油灰分偏高。

环境工程案例分析讲解

环境工程案例分析讲解

域进行现场察看,并在船上召开了三场调查座谈会,分别听
取了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农业部渔业局关于生态损害评估、
渔业资源评估等情况汇报。[3]
LOGO
事态扩大

LOGO
影响到国家海洋生态坏境安全
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 表示,渤海是中国唯一 的半封闭内海,水体交 换能力差、生态环境脆 弱、污染较为严重。这 次突发溢油事故,如果 不能得到有效处置,势 必造成更为严重的海洋 生态灾难。这将直接影 响到渔业渔民的切身利 益,影响到国家海洋生 态环境利益。
环境工程案例分析
LOGO
运船0903 韩森哲
200971087
LOGO
目录
1
蓬莱漏油事件始末
2
海上漏油的环境影响
3
海上油污处理方法
LOGO
LOGO
蓬莱油田
蓬莱19-3油田位于渤海南部海域,距山 东省龙口海岸以北约80公里,距塘沽 渤海油田基地220公里,构造面积50平 方公里,获得石油地质储量6亿吨,海 域水深在20米左右,石油埋藏在900米 至1400米深度之间,油层平均厚度在 150米左右,具有埋藏浅、丰度厚、储 量大、易开发等特点,是继陆上大庆油 田之后,中国所发现的第二大整装油田, 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LOGO
物理方法
(1)围栏法
石油泄漏到海面后,应首先用围栏将其围住,阻止其在海面 扩散,然后再设法回收。围油栏的种类很多,较为常见的是 乙烯柏油防水布制作的带状物,在紧急的情况下,也可用泡 沫塑料、稻草捆、大木料、席子、金属管等物替代。
不管何种形式的围油栏,都要靠机械方法来回收栏内的浮油, 且最终回收的油水,都需采取进一步分离措施并且要防止产 生火灾或爆炸的危险。

渤海海域石油地质条件与油气田分布特征

渤海海域石油地质条件与油气田分布特征

东营组则是渤海海域所独有的主力烃源岩。

在东营组,发育出了我国渤海海域的主力烃源岩的主要原因是其优越的沉积环境和恶劣的气候条件,加上我国在渤海海域的东营期沉降速度大约是全世界大陆地区的2~3倍,以及作为整个渤海湾的沉积与平均沉降量的中心。

砂三段的主要成因是由于盆源断裂的长期连续性活动,在盆源断裂后的低层下降盘内已经发育出接近物源的扇三角洲、湖底扇,与良好的浅层、深湖之间可以相生的油泥岩交互,凹陷的沉降和石灰岩位置相对更加平静,以及沉积中心相对更加稳定。

因而在海洋底部发展形成了今天的砂三段,砂三段被广泛认为是我国渤海海域和大陆架盆地的第一套主力烃源岩。

在古新世中期,整个渤海湾盆地都已经是在海湾裂陷的作用下,原本孤立、分散的古代湖泊逐渐相互连通,形成若干较大的湖泊。

但是由于在渤海海域的孔店组-砂四期时,以孔店组为代表的古代湖泊水系占据的面积相对较小,从而导致了烃源岩的分布相对有限,所以今天的孔店组-砂四段仅仅只是形成了一套次要的烃源岩。

而砂一、二段由于受到了砂三段末期的区域性构造抬升,导致其降低了沉积速率,造成烃源岩厚度不够;尽管如此,砂一、二段品质相对较高,且分布广泛,是该区域内的次要烃源岩。

1.2 沉积体系由扇形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湖泊、滩坝、湖相碳酸盐岩、湖底扇等结构,共同构成了渤海海域的盆地古近系发育沉积体系。

因为这些大量的沉积物体系存在,才给渤海海域的油气资源丰富提供了一个优越的储藏空间。

扇形三角洲的沉积大多在主厅层体系内部;在存放方面具有层级垂向厚0 引言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对于满足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对于油气资源进行了广泛的开采。

渤海海域面积总共7.3万km 2,是我国最北的海域。

渤海海域在东西向上大约相距346 km ,在南北向上相距大约550 km [1]。

渤海海域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油气和天然资源的沉积性盆地,渤海的海上油田以及战略性的胜利油田、大港油田、辽河油田共同组合构成了我国第二大原油生产区[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蓬莱19-3油田石油地质特征简述一、地质概况蓬莱19-3油田位于渤海中南部海域,东南距山东蓬莱市80km,西北距塘沽220km,油田范围内平均水深27-33m。

估算石油地质储量约6×108t,为我国近海海域盆地中发现的最大整装油田。

二、勘探历程及其今后勘探方向•勘探历程蓬莱19-3地区油气勘探始于1967年。

1977年原海洋石油勘探局在该海域进行了十万分之一的磁法探测。

20世纪80年代初,在完成2km×2km测网二维地震普查的基础上,对蓬莱19-3构造的形态和圈闭规模做了初步解释并预测了前景资源量。

受地震资料精度限制,当时认为蓬莱19-3属于小型断块构造。

1994年12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菲利普斯石油国际亚洲公司签订了中国渤海11/05合同区石油合同,1995年起双方合作在该地区进行了新的二维及三维地震采集和解释,重新落实了蓬莱19-3油田的构造类型和圈闭规模,确认其规模为一个大型的断裂背斜,并于1999年5月在构造主体部位完钻探井PL19-3-1,该井完钻井深1686.0m,完钻层位古近系沙河街组,依据测井资料,在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和馆陶组解释出油层147.2m,从而发现了蓬莱19-3油田。

•今后勘探方向渤中凹陷及其边缘地区是油气勘探领域的首选方向。

该区位于渤海盆地中部,包含多个构造凸起和凹陷,总面积约2×104km2。

目前渤中凹陷周缘凸起上已发现多个大中型油气田,并仍有找到亿吨级大油气田的潜力。

渤东凸起,渤中凹陷西北断阶带、庙西凹陷及渤南凸起西坡、北坡构造带均是渤中凹陷寻找油气的主要领域。

三.油田地质特征•构造特征:1.蓬莱19-3构造形成于上新世,定型于第四纪,走向近南北,长约12.5km,东西宽4-6.5km。

基底为中生界白垩系火山碎屑岩潜山,古近系沙河街组沙泥岩直接超覆于潜山风化面之上。

2.构造类型为渤南凸起背景上发育起来的、被断层复杂化了的断裂背斜。

炎庐断裂带的长期强烈构造运动,特别是新近纪至第四纪的多次构造活动,对该构造的发育于形成起到了重要控制作用。

3.油田范围内发育两组与构造走向平行的主控走滑断层:西部断裂延伸长度约12km;东部断裂穿越渤南凸起带,延伸长度超过75km,构成油田的东边界断层。

两组主控断层的派生断层多为北西-东南走向、呈羽状分布的正断层,延伸长度为0.5-4km,断距为20-100km。

油田主体位于两组主控走滑断层之间的构造高部位的断块中。

∙储层特征蓬莱19-3油田钻井自上而下揭示了第四系平原组,新近系明化镇组、馆陶组,古近系东营组、沙河街组以及白垩系,其中明化镇组下段和馆陶组是油田的主力含油层段。

馆陶组钻遇厚度为500-620m,分为馆陶组上部和馆陶组中下部两个岩性组合段。

馆陶组中下部厚340-450m,为含砾中粗砂岩、中细砂岩与泥岩的不等厚互层,油田范围内发育13-18个砂层,单层砂岩厚度为1.5-9.5m,以薄层-中厚层砂岩为主。

馆陶组上部厚150-200m,为含砾中细砂岩、中细砂岩夹中薄层泥岩,油田范围内发育5-10个单砂层,砂层厚度一般大于2m,以中厚层-厚层砂岩为主。

明化镇组下段厚240-316m,上部以泥岩为主夹薄层砂岩,中下部为细砂岩、中细砂岩与泥岩不等厚互层,单井钻遇4-6个砂层,砂层厚度为1-12m,以中厚砂岩最为发育,局部层位发育砂岩透镜体。

根据沉积与岩相特征,馆陶组中下部为较典型的辫状河相沉积,馆陶组上部为辫状河-曲流河相沉积,明化镇组下段属曲流河相沉积。

储层的储集空间包括原生粒间孔隙、粒间缝、粒间溶孔、粒内溶孔等几种类型,其中粒间孔隙占总孔隙的95%以上。

馆陶组储层孔隙度为20.7%-34.3%,渗透率为2-2525md;明化镇组下段储层孔隙度为22.2%-34.0%,渗透率为2-2400mD。

主力油层段储层具有中孔中渗的储油物性特征。

∙油藏特征蓬莱19-3油田馆陶组、明化镇组下段含油层段长达420-550m,油藏中部1180-1240。

据单井测井解释,油层厚度为149-152m,单层有效厚度平均为26m,单层厚度大于10m的油层发育2-3层,主要分布在馆陶组上部,位于构造高部位的1、2井和8井区油气充满程度较高,平均油层厚度在140m以上;构造翼部油气充填程度相对较低,油层厚度明显变薄。

由于馆陶组和明化镇组下段含油层段发育多套平面上分布稳定的中厚层泥岩,加之断层的切割、封堵作用,蓬莱19-3油田油气分布的产状及压力系统比较复杂,不同断块具有不同的流体系统,即使同一块断块内,也存在多个流体系统。

油藏类型属于由多个断块组成的、在平面上和纵向上具多套油水系统的构造层状油藏。

(图)蓬莱19-3油田油藏地面原油密度为0.915-0.982g/cm3,族组分中胶质含量较高(18.9%-29.8%),烷烃含量较低(32.8%-44.6%),属中质和重质原油。

底层条件下,原油粘度为9.1-147.8mPa·s,溶解气油比21-51m3/m3,地层原油饱和压力为9.41-12.56MPa,地饱压差为1.0-2.0MPa,属未饱和油藏。

根据多井点不同层位的原油样品分析,同一断块内,由浅层至深层原油密度、粘度变低,原油性质明显变好。

在同一油层组内,构造高部位的原油性质明显好于翼部低部位原油。

四、油田形成的基本条件1.凸起披覆与走滑叠加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圈闭。

2.新近系湖泊三角洲的存在导致了本区具有良好的储盖组合。

渤中拗陷是渤海湾盆地新近纪成为渤海湾盆地的沉积、沉降中心,在新近纪存在汇水区-湖泊。

渤中拗陷的湖区主要存在于远离物源区中南部地区,而蓬莱19-3油田就位于其内,新近系以河流-湖泊相沉积为主。

综合岩心、壁心、古生物、测井和地震等分析表明,蓬莱19-3构造区馆陶组上段主要沉积体系类型以近源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明下段则主要为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馆陶组和明化镇组都不同程度地发育了河流(冲积)沉积体系。

馆陶组上段的辫状河三角洲和明化镇组下段的正常三角洲是本区新近系最主要的储集体系类型,湖泊的存在使得新近系油气勘探的主要风险之一——盖层得到了极大地改善,而使得本区具有良好的储盖组合。

同时,本区三角洲的存在导致储层物性变好,油田储层具有中高孔渗特征。

3.晚期发育的断裂体系与东营组发育的三角洲砂体配置造就了良好的油气运移条件。

蓬莱19-3构造断裂的发育受新构造运动影响相当显著。

新构造运动促使炎庐断裂在新近纪——第四纪重新强烈活动,并伴生了大量的NE、近EW的密集断裂网,晚期形成的断裂与早期断裂相互切割,沟通了沙河街、东营组油源,并在高压力的驱动下促使游戏自下向上运移、成藏。

晚期断裂、不整合面和高渗透疏导砂岩构成了蓬莱19-3复杂的油气田疏导系统(图)。

渤中拗陷存在两条区域上可以对比的不整合面,不整合面的发育为油气的疏导提供了重要途径。

另外,渤中拗陷在其东南缘,即在近蓬莱19-3主体部位存在一套厚大的砂体,它对蓬莱19-3构造油气成藏起到了重要作用。

远源油气向蓬莱19-3构造运移以不整合面和东营组厚大砂体作为主疏导通道作侧向运移,当运移至PL19-3深大断裂时,以深大断裂作为主要运移通道作垂向运移。

蓬莱19-3构造东侧为炎庐断裂的东支通过,其深大的走滑断裂直插凹陷烃源岩区,为油气的高效疏导提供了重要途径。

近源油气(庙西凹陷)向蓬莱19-3构造运动的主要通道为断裂。

五、油田油气充注成藏史1.油气物理性质蓬莱19-3油田原油普遍遭受生物降解,具有高比重(0.915-0.982g/cm3),中-高黏度[60.42-3957Pa·s(50℃)]、中低凝固点(-10-+15℃)、中低含腊量(1.5%-4.4%)、低含硫量(0.28%-0.35%)的特点。

平面上由构造顶部至边部生物降解程度增加,纵向上由深至浅生物降解程度增加。

据大庆油田原油密度分类,油田主体部位原油多为中质油Ⅱ(密度0.895-0.925g/cm3),油田边部原油多为重质油Ⅰ(密度0.925-0.95g/cm3)、重质油Ⅱ(密度>0.95g/cm3)。

馆陶组储层原油性质好于明化镇组。

原油虽然遭受生物降解,比重较大,但原油沥青质含量并不高(3.8%-5.78%),含腊量、含硫量及凝固点亦不高,这些特征提高了原油的经济价值。

蓬莱19-3油田主要产油,伴生少量天然气。

所产天然气为湿气,甲烷含量为54.6%-77.64%,C2重烃含量较高,CO2含量较高,为12.34%-31.55%。

研究认为,CO2主要为深源无机成因,系深源热流体伴随构造活动运移至浅层。

2.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分析(1)原油饱和烃生物标识特征据研究,渤中地区发育沙三段、沙一段和东下段沙河街组烃源岩,沙三段和沙一段烃源岩发育时期藻类十分丰富,其中有机质来源主要为水生低等生物。

沙三段源岩中藻类以沟鞭藻和球藻为主,尤其是沟鞭藻十分发育;沙一段烃源岩中藻类以球藻为主。

反映在生物标识物上,沙三段烃源岩C304-甲基甾烷及甲藻甾烷丰富(平面上丰度有变化),沙一段烃源岩C304-甲基甾烷含量低,γ-蜡烷较丰富。

东下段沉积时期湖盆进一步扩展,水体淡化,虽然水生低等生物亦比较繁盛,但陆源有机质输入增加,该套烃源岩生物标识物特征表现为低C304-甲基甾烷和低γ-蜡烷。

大量的实际资料表明, 4-甲基甾烷主要富集于淡、微咸水湖相沉积及其生成的原油中。

γ-蜡烷是一个异常盐度或稳定水体分层的标识。

γ-蜡烷指数(γ-蜡烷/C30藿烷)通常用于判别有机质水介质的盐度,γ-蜡烷含量随盐度增高而增大。

(2)碳同位素特征渤中拗陷烃源岩碳同位素分析认为,东营组碳同位素较轻,沙三段烃源岩碳同位素变化较大,总体偏重(表),沙一段碳同位素介于沙三段和东营组之间。

PL19-3-4、8井原油饱和烃、芳烃、非烃和沥青质四种组分的碳同位素分布模式及PL14-3-1井东营组来源的原油接近,碳同位素偏轻,因此PL19-3-4井烃源应有东下段源岩的重要贡献。

PL19-3-2、5、7井碳同位素偏重,其数据与沙三段烃源岩接近,反映主要来自沙三段源岩。

天然气的碳同位素较重,PL19-3-2井δ13C1为-38.1‰-40.4‰,δ13C2为-24.4‰-24.5‰,甲烷碳同位素重反映成熟度高,乙烷碳同位素主要反映烃源岩特征,说明蓬莱19-3油田的天然气为沙三段烃源岩高成熟阶段生成。

天然气中CO2碳同位素为正值,属无机成因气。

蓬莱19-3油田主体位于炎庐断裂带内,由炎庐断裂带晚期活动形成,无机成因CO2气可能是深源无机气伴随着断裂活动上升至浅部。

3.油气注入史分析(1)油气成熟度分析与充注期次据原油饱和烃生物标志物分析,位于构造高部位的PL19-3-2、8井甾烷异构化参数C29甾烷20S/(20S+20R)及C29重排甾烷等低于构造边部的4、5、6、7井(表),2井C29甾烷20S/(20S+20R)为0.42、0.47,8井为0.4,而其他井一般>0.5,说明构造高部位的原油成熟度相对偏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