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土工试验规程完整

合集下载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规范有效版本清单(2023年3月)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规范有效版本清单(2023年3月)
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
2013.03.07
2013.08.01
现行
88
DL/T 5112-2021
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
2021.01.07
2021.07.01
现行
89
DL/T 5126-2021
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试验规程
2021.04.26
2021.10.26
现行
90
DL/T 5144-2015
水电水利工程边坡施工技术规范
2011.01.09
2011.05.01
现行
66
DL/T 5269-2012
水电水利工程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施工规范
2012.01.04
2012.03.01
现行
67
DL/T 5333-2021
水电水利工程爆破安全监测规程
2021.04.26
2021.10.26
现行
68
DL/T 5368-2007
2017.11.15
2018.03.01
现行
29
DL/T 5199-2019
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
2019.11.04
2020.05.01
现行
30
DL/T 5200-2019
水电水利工程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规范
2019.11.04
2020.05.01
现行
31
NB/T 35103-2017
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
2021.01.07
2021.07.01
现行
63
DL/T 5129-2013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
2013.11.28

土工试验规程SD128-84

土工试验规程SD128-84

土工试验规程SD128-84前言土的工程分类SD128-001-84土样和试样制备SD128-002-84含水量试验SD128-003-84密度试验SD128-004-84比重试验SD128-005-84颗粒大小分析试验SD128-006-84界限含水量试验SD128-007-84湿化试验SD128-008-84相对密度试验SD128-009-84毛管水上升高度试验SD128-010-84击实试验SD128-011-84渗透试验SD128-012-84固结试验SD128-013-84黄土压缩试验SD128-014一84孔隙压力消散试验SD128-015-84(试行)三轴剪切试验SD128-016-84一个试样多级加荷三轴剪切试验SD128-016a一84(试行)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SD128-017-84直接剪切试验SD128-018-84排水反复直接剪切试验SD128-018a一84(试行)无凝聚性土天然坡角试验SD128-019-84附录打印刷新土工试验规程SD128—84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试验技术和仪器不断更新。

为了经常系统地收集资料,开展试验研究,从而不断提高土工试验规程的科学技术水平,更好地为生产、科研服务,水电部(82)技水字第251号文决定,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长江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华东电力设计院、昆明勘测设计院科研所、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研究生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984年增加)组成“土工试验标准化研究小组”,并组织有关单位,对水电部颁发的《土工试验规程》SDS01—79(上、下册)进行修订。

本着成熟一项,增订和修改一项及与国际通用标准等效的精神,将《土工试验规程》SDS01—79上册中的部分项目进行了修订,并通过了技术审查。

界限含水量试验由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主审,击实、固结、黄土压缩、三轴剪切和排水反复直接剪切等项试验由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组织主审。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最新整理)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最新整理)
11、严格执行施工验收规范、有关操作技术规程,加强生产管理,确 保工程,工程工期和施工安全。
12、实施“精品工程”战略,通过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保优质、创 信誉,向业主交一个质量合格,用户满意的工程。
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
第一节 工程概况
青衣江雅安城区右岸陆家坝防洪堤工程(第二次)位于雅安城区陆家 坝青衣江右岸,新建防洪堤 2608.42 米,上起顺渡村,下至西门大桥。防 洪堤防洪标准 50 年一遇。堤防工程级别 3 级,主要建筑物级别 3 级,次 要建筑物级别 4 级,临时建筑物级别 5 级。甘溪沟整治工程长度 786.75 米。
1、施工招标文件; 2、相应的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工程量清单; 3、国家现行的与本工程相关的施工验收规范和操作技术规程; 4、国家、省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有关规程规定; 5、本公司多年来参加工程项目的施工经验; 6、施工现场实际踏勘、调查结果; 7、相关的技术规范: 有关施工临时设施引用的法律法规: (1)《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项目总名称表》; (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有关施工安全措施引用标准 (1)《爆破安全规程》; (2)《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 (4)《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 (5)《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堤脚采用大块石护脚。 下河梯步:为方便居民生活、休闲,根据堤防具体布置情况,整个堤
段共设置 7 个 20 米宽的下河梯步。 排水:防洪堤顶以下设置 2~3 排Φ80mm 毫米排水孔,重力式堤型第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程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程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程规范规程规范名称出版日期备注泵站施工规范SL—234—1999 1999年泵站技术改造规程SL—254 2000年提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 2000年提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T188-96 1999年提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 1998年提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SL-239-1999 1999年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 1994年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DJ 336-89 试行2000年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井管标准SL/T154-95 2000年浆砌石坝设计规范SL25-91(行标)1999年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水利部农水司)1998年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T231-2000年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 204-98 1999年碾压混凝土设计导则DL/T 5005-92(行标)1992年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 2000年农田排水试验规范SL/109-95(部标)1997年农田水利技术术语SL 56-93 1998年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 236-1999(行标)1999年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91 2000年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规范SL/T225-98 2000年水电站引水渠道及前池设计规范SL/T205-97 1998年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SL 101- 1995年水工钢闸门系列标准—充水阀SL/T248-1999 2000年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 191-96 1998年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SL 211-98 1998年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 1999年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 2000年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SL 105-95 2000年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SL 105-95 1992年( 1 )水工金库结构焊工考试规则SL-35-92 1992年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程SL-53-94 1999年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SL-48-94 1999年水工与河工摸型常用仪器校验方法SL/T232-99 1999年水工预应力锚喷设计规范SL212-98 1999年水库洪水调度考评规定SL224-98(试标)1999年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00-0211 2000年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 1998年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 1998年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SL197 1999年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SL74-95 1995年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L17 2000年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术语标准SL26-92 2000年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报废标准SL226-98 1999年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5020 2000年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 1998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2000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SL176-199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 1999年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SL73-95 1995年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01-97 2000年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行标1999年水利水电建设用起重机技术条件SL/T241-1999 2000年水利水电量和单位AL2。

水利水电工程土方工程质量检测

水利水电工程土方工程质量检测

水利水电工程土方工程质量检测一土方工程检测内容及要求土方工程施工自检的常规检测项目、数量及技术标准等要求见表6-3。

表6-3 土石方工程施工单位自检要求名称检测项目检测方法质量标准检测频率标准依据频次依据土方工程土料击实试验、土料定名《土工试验规程》(SL237)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文件、图纸每种土料送检1组;发现料场土质与设计要求有较大出入时,应取代表性土样做土工试验复验。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2压实度合格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设计文件、图纸;《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土石方工程》(SL631)表6.2.6;《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质量验土石坝工程:见表6-3-1《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土石方工程》(SL631)表6.2.6;3收评定标准-堤防工程》(SL634)表5.0.7 堤防工程:每层取样数量:自检时可控制在填筑量每100m3~150m3取样1个;特别狭长的堤防加固作业面,取样时可按每20m~30m一段取样1个;若作业面或局部返工部位按填筑量计算的取样数量不足《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10.4.5;《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堤防工程》(SL634)表5.0.643个时,也应取样3个。

渗透系数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文件、图纸满足设计要求《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土石方工程》(SL631)表6.2.65表6-3-1碾压式土石坝土方检测数量表坝料类别及部位检查项目取样(检测)次数防渗体粘性土边角夯实部位干密度、含水率2~3次/每层碾压面1次/100m3~200 m3均质坝1次/200 m3~500 m3砾质土边角夯实部位干密度、含水率大于5mm砾石含量2~3次/每层碾压面1次/200m3~500m3反滤料干密度、颗粒级配、含泥量1次/200m3~500m3每层至少一次过滤料干密度、颗粒级配1次/500m3~1000m3每层至少一次坝壳砂砾(卵)料干密度、颗粒级配1次/5000m3~10000m3坝壳砂砾质土干密度、含水率小于5mm含量1次/3000m3~6000m3堆石料*)干密度、颗粒级配1次/10000m3~100000m3 *)堆石料颗粒级配试验组数可比干密度试验适当减少。

土工试验规程-土工试验规程最新版

土工试验规程-土工试验规程最新版
程质量验收规范试题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6复习试题 一、填空题1、屋面工程所用的防水、保温材料应有和,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必须符合和。2、屋面防水工程完工后,应进行检查和雨后观察或淋水、实验,不得有和现象。3、瓦片必须铺置牢固。大风及地震设防地区或屋面坡度大于100%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措施。4、屋面找坡应满足设计排水坡度要求,结构找坡不应小于,材料找坡宜为;檐沟、天沟纵向找坡不应小于,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mm。5、热粘法铺贴卷材熔化热熔型改性沥青胶结料时,宜采用专用导热油炉加热,加热温度不应高于℃,使用温度不宜低于℃。 二、单项选择题1、屋面坡度大于时,卷材应采取满粘和钉压固定措施。A.15%%%%2、相邻两幅卷材短边搭接缝应错开,且不得小于㎜;A.2003、卷材防水层的铺贴方向应正确,卷材搭接宽度的允许偏差为㎜。A.10B.-10C.-154、用水泥砂浆做保护层时,表面应抹平压光,并应设表面分格缝,分格面积宜为m2。A.5、块体材料、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女儿墙和山墙之间,应预留宽度为mm的缝隙,缝内宜填塞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并应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实。A.10三、多项选择题1、块体材料、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卷材、涂膜防水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隔离层可采用。A.塑料膜B.土工布C.卷材D.级配砂石E.低强度等级砂浆2、防水与密封是屋面工程的一个子分部工程,它包括下面哪些分项工程。A.细石混凝土防水层B.卷材防水层C.涂膜防水层D.复合防水层E.接缝密封防水3、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哪些规定:A.分项工程所含检验批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B.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C.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D.观感质量检查应符合规范规定。E.隐蔽验收记录4、检查屋面有无渗漏、积水和排水系统是否畅通,应在雨水后或持续淋水( )后进行,并应填写淋水试验记录

SD 128-84 土工试验规程

SD 128-84 土工试验规程

土工试验规程SD 128-84说明书土的工程分类说明书土样和试样制备说明书含水量试验说明书密度试验说明书比重试验说明书颗粒大小分析试验说明书界限含水量试验说明书湿化试验说明书相对密度试验说明书毛管水上升高度试验说明书击实试验说明书渗透试验说明书固结试验说明书黄土压缩试验说明书孔隙水压力消散试验说明书三轴剪切试验说明书一个试样多级加荷三轴剪切试验说明书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说明书直接剪切试验说明书排水反复直接剪切试验说明书无凝聚性土天然坡角试验说明书土的工程分类说明书一、概述二、《62规程》土分类中的主要问题三、目前国外土分类的简况四、制定粗细粒土统一体系分类法的依据五、粗细粒土统一体系分类法六、分类中几个界限值的确定七、塑性图及细粒土分类八、各类土在工程中的应用九、特殊土在塑性图中的位置十、细粒土新、旧分类名称的粗略对应关系一、概述本规程新订的土的工程分类法是根据国外许多国家广泛应用的分类法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订的。

此分类法的特点是按土的基本工程属性,即粒径、级配、塑性及压缩性等,将土分成几大类,每类给以符号。

对同一类中各种土的具体特性,用文字加以描述,以区别同一类中的其它土。

此外,本分类法可用目测法即可进行土的大致分类,不一定均需进行室内试验。

这样既快又省是其优点。

鉴别各类土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目测法,常用于现场钻孔或挖试坑调查土料,提供工程初设阶段的土名,或不需要进行土工试验的工程地质的鉴别;一种是试验室试验的方法,按颗粒大小分配曲线及界限含水量来确定土的基本属性进行分类,在工程技术设计阶段,需结合其它土的指标综合分析土的特性时使用。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为:鉴别、分类及描述三部分,均扼要列于规程表1-2中。

表左侧栏为目测鉴别法,表中间两栏为描述内容、要求与举例。

表右侧栏是利用试验成果进行分类的准则。

这样,既便于野外或现场,又宜于试验室采用。

故用本规程进行鉴别分类的结果表示为土的类别、类别符号和具有土名的性状描述。

水利工程常用规范

水利工程常用规范
SL 303-2017
SL 52-2015
SL 631-2012 SL 632-2012 SL 633-2012 SL 634-2012 SL 635-2012 SL 677-2014 GB/T 50123-2019 GB 50203-201 SL 260-2014
标准名称 切土环刀校验方法 水工混凝土标准养护室检验方法 疏浚与吹填工程技术规范
电子版收集 备注 √ √
√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水利水电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土石方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混凝土工程 水利水电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 水利水电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堤防工程 水利水电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水工金属结构工程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标准编号 SL 110-2014 SL 138-2011 SL 17-2014
SL 176-2007
SL 197-2013
SL 223-2008
SL/T 225-1998 SL 234-1999 SL 235-2012 SL 237-1999 SL 237-20001-1999 SL 240-1999 SL 27-2014 SL 288-2014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SL/T 225-98 泵站施工规范 土工合成材料测试规程 土工试验规程 土的工程分类(附条文说明) 水利水电工程闸门及启闭机、升船机设备管理等级评定标准 水闸施工规范 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9.2.4-2(续)4按下列公式计算土的颗粒粒径:(9.2.4-3)(9.2.4-4)式中:d——土的颗粒粒径,mm;K——粒径计算系数,可直接查表9.2.4-3;——T℃时水的动力黏滞系数,查表16.1.4,(×10-6) kPa.S;——土粒比重;——T℃时水的比重;——4℃时水的密度,g/cm3;g——重力加速度,cm/s2;L——t时的土粒沉降距离,cm;t——沉降时间,s。

表9.2.4--3粒径计算系数K值表9.2.4-3(续)5按本标准9.1.4条2款的规定绘制颗粒大小分布曲线。

如系与筛析法联合分析,应将两段曲线绘成一条平滑曲线。

6百分数的计算值精确至0.1%,颗粒粒径的计算值精确至0.001。

9.2.5密度计法试验的记录格式见表9.2.5。

表9.2.5颗粒分析试验记录表(密度计法)工程名称试验取样编号计算试验日期校核试样质量 30g 量筒号弯液面校正值土粒比重密度计号比重校正值试验时间下沉时间min悬液温度℃密度计读数R温度校正值m分散剂校正值C DR M R H土粒落距cm粒径mm小于某粒径试样质量的百分数%9.3移液管法9.3.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 mm的细粒土。

9.3.2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 移液管:容积25mL。

2烧杯:容积50mL。

3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O.OOlg。

4其他同9.2.2条2、3、5、6、7款。

9.3.3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称过0.075mm筛的烘干试样,黏土为10g~15g,粉土试样为20g,按9.2.3条1~5款的步骤制取悬液。

2按式( 9.2.4-3)计算粒径为0.075,0.01,0.005,0.002mm和其他所需粒径的土粒下沉10cm所需的静置时间。

3 测读悬液温度。

用搅拌器在量筒沿悬液深度上下搅拌约1min,取出搅拌器。

4开动秒表,根据各粒径的静置时间,提前约10s将准备好的移液管放入悬液中,浸入深度为10cm,用吸球吸取悬液5mL。

每吸取一组粒径的悬液后应重新搅拌,再吸取另一组粒径的悬液。

5 将移液管下口放入烧杯,由上口倒入少量水,开阀门使水流入移液管,将管的试样悬液洗入烧杯。

6将烧杯的悬液蒸发浓缩半干,在105℃~110℃温度下烘至恒量,称试样烘干质量。

烘干时间不应少于8h。

7试验应在恒温室进行,允许室温变化围为±0.5℃。

8温度计读数精确至0.5℃,称量精确至0.OOlg。

9.3.4 试验成果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 按下列公式计算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质量的百分数;(9.3.4)式中:——吸取25mL悬液中的试样烘干质量,g;——吸取悬液的体积( 25cm3);——悬液总体积(lOOOcm3)。

2按9.2.4条4款绘制颗粒大小分布曲线。

3计算值精确至0.1%。

9.3.5移液管法试验的记录格式见表9.3.5。

表9.3.5颗粒分析试验记录表(移液管法)工程名称试验取样编号计算试验日期校核10 界限含水率试验10.1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10.1.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粒径不大于0.5 mm的细粒土。

10.1.2本试验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圆锥仪:包括锥体、微分尺、平衡装置,总质量应为76g±0.2g。

锥体锥角为300±0.20,锥尖磨损量不得大于0.3mm;微分尺量程不应小于22mm,最小分度值为0.1mm。

2 电磁块:吸力不应小于1N。

3读数显示装置:放大倍数不宜小于10倍,成像清晰,并设有落锥后延时间5s的显示装置。

4试样杯:径40mm,杯深30mm。

5升降座;可使试样杯升降一定距离,并能微调。

10.1.3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取通过0.5mm筛的代表性土样约400g,将土样分成三份,分别加入不同数量的水,制备成接近液限、塑限以及介于二者中间状态不同稠度的均匀土膏,其预计圆锥下沉深度分别约为4mm~5mm、16mm~18mm和9mm~10mm。

2将士膏分别放入盛土皿中,置于密封的保湿容器,浸润静置约24h。

3取出盛土皿,将士膏用调土刀充分调拌均匀,密实地填入试样杯中,试样中应无明显的气泡存在。

高出试样杯的余土用削土刀刮平。

4接通联合测定仪电源,固定锥体上涂以凡士林的圆锥仪。

调节读数显示装置,使初读数为零。

5将试样杯置放在升降座上,调节升降座,使圆锥仪锥尖刚好接触土面。

圆锥仪在自重作用下沉入土,测读圆锥仪下沉5s时的圆锥下沉深度。

6取出试样杯,在杯中取1个试样测定含水率,试样质量不宜少于10g。

7按本条3~6款的步骤,测读其余两个试样的圆锥下沉深度和含水率。

8含水率的测定应符合7.1节烘干法含水率试验的要求。

9圆锥下沉深度应精确至O.lmm。

10.1.4试验成果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 以含水率为横坐标,圆锥下沉深度为纵坐标,将三个圆锥下沉深度与相应的含水率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关系曲线。

按图解法通过高含水率的一点将三点连成一直线,如图10.1.4中的A线,直线上圆锥下沉深度为17mm所对应的含水率为液限,圆锥下沉深度为2mm所对应的含水率为塑限。

图10.1.4圆锥下沉深度与含水率关系曲线2当三点线性偏差较大时,应通过高含水率点与其余两点分别连成两条直线,在圆锥下沉深度为2mm处查得两个含水率,当其差值不大于2%时,取两点的中点与高含水率的点连成一直线,如图10.1.4中的B线,按本条l款的方法分别在直线上查得液限和塑限。

当两点的差值大于2%时,应补做试验。

3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0.1.4-1)(10.1.4-2)式中:——塑性指数;——液性指数;——液限,%;——塑限,%;——天然含水率,%。

4液限和塑限以百分数表示,取百分数的整数值。

液性指数精确至0.0l。

10.1.5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验的记录格式见表10.1.5。

表10.1.5液、塑限联合试验记录表工程名称试验取样位置计算试验日期校核10.2碟式仪法液限试验10.2.1 本试验方法适用子粒径不大于0.5mm的细粒土。

10.2.2本试验采用碟式液限仪,并应符合下列规定:l 碟式液限仪:由铜碟、支架及底座组成。

铜碟为一球面,球半径为54mm,中心深为27mm;支架应有对铜碟起落高度进行微调的装置,摇柄每转动一次,铜碟起落高度应为10mm;底座应为硬橡胶制成。

2专用划刀:1/4圆弧的划刀截面为等腰梯形,上底宽为2mm,高为10mm,两腰线夹角为60°。

10.2.3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取通过0.5 mm筛的代表性土样约100g,放在调土皿中,按需要加水,所加水量使试样稠度相当于铜碟下落击数约35击即可合拢,用调士刀充分调拌均匀。

2取部分试样,平铺于铜碟的前半部,铺土时应防止试样中混入气泡,用调土刀将试样修平,试样中心厚度应为10mm。

3垂直铜碟转动轴,通过试样中心用划刀自后向前将试样划成槽缝清晰的两半。

刻划槽缝时,可自后向前,再自前向后逐步加深,最后一次应自后向前并明显接触槽底。

刻划次数不应大于6次,并应尽可能减少划槽次数。

4 以每秒2转的速率转动摇柄,使铜碟反复起落,坠击于底座上,数记击数,直至试样两边在槽底的合拢长度为13mm为止,记录击数。

5在试样合拢部位两边,取一个试样测定含水率,试样质量不宜少于10g。

6将铜碟中剩余试样移至调土皿中,再加水用调土刀反复调拌均匀,按本条2~5款步骤进行不少于两次的试验。

两次试验试样的稠度应使试样合拢所需的击数分别约为15击和25击,测定各击数下试样的含水率。

7含水率测定应符合6.1节烘干法含水率试验的要求。

10.2.4试验成果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以含水率为纵坐标,以击数为横坐标,将三个击数与相应的含水率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关系曲线。

按图解法将三点连成一直线,直线上25击对应的含水率为液限。

2液限以百分数表示,取百分数的整数值。

10.2.5碟式仪法液限试验的记录格式同表10.1.5,应在表格中注明为碟式仪法液限试验。

10.3搓滚法塑限试验10.3.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粒径不大于0.5mm的细粒土。

10.3.2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毛玻璃板:面积不小于200mm×300mm;2直径为3mm的金属丝或缝隙为3mm的模板或卡尺。

10.3.3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取通过0.5mm筛的代表性土样约100g,放在调土皿中加水调拌均匀,加水量应使试样超过塑限,浸润静置约24h。

2将制备好的试样在手中捏揉至不黏手,然后将试样捏扁,如出现裂缝,表示含水率已接近塑限。

3取接近塑限的试样一小块,先用手搓成椭圆形,然后用手掌在毛玻璃板上轻轻搓滚。

搓滚时手掌应均匀施加压力于土条上,不得使土条在毛玻璃板上无力滚动。

土条长度不宜超过手掌宽度,在搓滚时土条不应从手掌下任一边脱出。

在任何情况下,土条不得产生中空现象。

4当土条直径搓成3mm时产生裂缝,并开始断裂,表示试样此时的含水率即为塑限含水率。

5当土条直径搓成3mm时不产生断裂或土条直径大于3mm时已开始断裂,表示试样的含水率高于塑限或低于塑限,都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当土条在任何含水率下始终搓不到直径3mm即开始断裂,则该土无塑性。

6取合格断裂土条3g~5g,测定其含水率。

含水率测定应符合本标准6.1节烘干法含水率试验的要求。

10.3.4搓滚法塑限试验每组试验的试样应为两个,两个试样试验的差值,高液限土不得大于2%,低液限土不得大于1%。

取其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

10.3.5搓滚法塑限试验的记录格式同表6.1.6,应在表格中注明为搓滚法塑限试验。

10.4收缩皿法缩限试验10.4.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5mm的细粒土。

10.4.2本试验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仪中的试样杯作为收缩皿。

10.4.3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l 取通过0.5mm筛的代表性土样约200g,放在调土皿中,加水制备成含水率约为液限的试样,用调土刀充分调拌均匀。

2 在收缩皿涂抹一薄层凡士林,将试样分层.填入收缩皿中,每次填入后即将收缩皿在橡皮板上拍击,直至驱尽气泡为止。

3将填满试样后的收缩皿表面刮平,擦净收缩皿,称收缩皿和试样总质量。

4将填满试样的收缩皿置于室逐渐晾干,至试样的颜色变淡时,放入烘箱中烘至恒量,称收缩皿和烘干试样总质量;计算试样的含水率。

烘干方法和含水率试验应符合6.1节烘干法含水率试验的要求。

5从收缩皿中取出烘干试样,用蜡封法测定烘干试样体积。

烘干试样体积测定应符合7.2节蜡封法密度试验的要求。

6称量精确至O.Olg。

10.4.4试验成果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 按下列公式计算烘干试样体积:(10.4.4-1)式中:——烘干试样体积,cm3;——蜡封烘干试样质量,g;——蜡封烘干试样在水中的称量,g;——烘干试样质量,g;——水的密度,g/cm3;——蜡的密度,g/c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