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崛起与大国国民应备的素养

合集下载

大国国民素质三篇

大国国民素质三篇

大国国民的素质今天的话题是大国国民应具有的素质。

那什么是大国国民呢?顾名思义,就是大国的国民,所以首先得有大国,然后才有大国,就像先有老妈,后才有儿子一样。

那什么样的国家才算大国呢?显然不是地域广阔,如果是的话,中国早就是大国了,世界上比中国大的国家只有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可自清朝末年,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就不再被称为大国,相反的,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却成了大国,所以,大国肯定有其标准,标准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我上网查了一下,也是各唱个的调,这里,我选了一种较长的说法,因为长的话,可以说的内容较多。

大国的标准其实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

在古代,判断是否是大国,主要取决于是否有众多的人口、辽阔的土地、强大的军队和巨大的历史功绩。

所以,中国古代应该可以算的上是大国的。

18、19世纪时的大国已不再限于领土、人口、军队或者殖民掠夺,还要看它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按照这一标准,中国在经过几百年的闭关锁国之后,对于国际是知之甚少,更不要说地位和影响了。

所以自然就丧失了大国的地位了。

同样这也是日本成为大国的原因。

文明化进程催生了不同的大国标准,21世纪的国际社会对大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的大国,不仅是GDP总量在全球名列前茅,不仅是能在国际政治中左右局势,更重要的,他的社会政治制度是世界的典范,符合人类文明的进步标准,是他的文化具有巨大的魅力,影响全球主流价值观。

按照这一标准,我们来看看中国算不算大国。

一,经济20xx年上半年 106768亿元 11.520xx年,我们与GDP总量位居第三位的德国只有一步之遥,有关人士估计,我们今年就望超过德国。

二,国际地位接着是中国国际地位。

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是多级化世界中的一级,美国是一级,欧盟是一级,中国应该因该可算一级。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政治力和前苏联无法相担并论,但仍有很大的影响力,并积极参与世界各类事件的协调,中国近年扩大了对东盟等周边国家的影响,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加,政治影响上升很快,但仍居俄罗斯之后,居世界第三。

论国民素质与民族振兴

论国民素质与民族振兴

论国民素质与民族振兴摘要国民素质是民族振兴的基础和前提。

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

关键词教育国民素质民族振兴基础国民素质是民族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振兴都离不开国民素质的提高。

要实现民族振兴,必须提高国民素质。

提高国民素质可以加快民族振兴;失去国民素质的提高,民族振兴就无从谈起。

一、国民素质的涵义与内容国民素质,是指一国国民在先天禀赋和传统文化影响的基础上,在后天教育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包括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特质等在内的综合素质。

国民素质是在实践中养成的。

在它养成的过程中,社会的制度、道德、教育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具体的讲包括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交往素质、创新素质等10个方面。

国民素质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它在国际上所占有的地位。

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社会生产要素合理、优化配置的成效。

要实现民族振兴,提高国民素质是关键。

身体素质,通常指的是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包括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良好的体能及健康的体魄、健美的体态。

身体素质表现为身躯完损、体质强弱、耐力大小、智能高下、反映快慢等。

身体素质经常潜在地表现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劳动中。

个人的良好身体素质是生活生产的前提;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是民族振兴的基础。

科学文化素质指人们在科学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是人们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积累的劳动生产经验,以及在教育培训中学到的文化科技知识。

包括科学知识、文化水平、法律常识等内容。

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由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同时,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又是促进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

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国家国民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快慢。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国民素质提升与道德建设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国民素质提升与道德建设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国民素质提升与道德建设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中华民族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和伟大的精神风貌而自豪。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国民素质的提升和道德建设成为了新时代发展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国民素质提升与道德建设。

首先,国民素质的提升离不开教育的支持。

教育是培养国民素质的基石,不仅仅是传递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

同时,学校也要改革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只有通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才能够真正提升国民素质。

其次,媒体在国民素质提升和道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媒体是社会的舆论引导者,应该积极传递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媒体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以诚信为基础、以和谐为目标的道德观念。

此外,媒体要加强自律,杜绝虚假报道和低俗内容的传播,为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第三,全社会应该加强道德建设。

道德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支撑。

政府应该制定一系列的道德规范和道德法律,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同时,要加强社会监督,严厉打击违法违纪行为,为诚实守信的人们树立榜样。

此外,家庭和学校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让他们从小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守信用等。

最后,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形成全社会合力。

国民素质提升和道德建设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诚信经营;公民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非政府组织要加强社会服务,推动道德倡导活动。

只有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国民素质提升与道德建设。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国民素质提升与道德建设是当前重要的任务。

只有通过加强教育支持、媒体引导、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够使中华民族迈向更加文明、进步的未来。

大国形象与国民素质

大国形象与国民素质

国民素质与大国形象——浅谈当下中国国民素质与大国形象百度上面对大国的定义为:大国或强国,是指在国际体系中,在权力资源上拥有显著优势的国家。

权力资源,也称综合国力,包括一国对他国施加影响所必备的物质性权力,如军事能力、经济实力;以及非物质性权力,如目前广泛使用的概念——「软国力」所包含的文化、价值观、制度、生活方式的吸引力。

○1其实在我看来,所谓的大国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比较发达的国家,而说起精神文明就要提到国民素质。

国民素质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自然条件、农业基础和文化影响的基础上,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精神文化等。

曾经与现在的中国形象中国具有五千年得历史,在历史的舞台上曾经是很多国家的眼中的大国。

尤其是历史中的大唐,无论从经济还是国民素质而言,都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强国。

但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受了太多的屈辱,这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影响了一个国家的硬件设施——物质方面;更重要的是影响到了一个国家的软件基础——精神文明。

而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程度的就是这个家的国民素质。

毋庸置疑,悠久的历史文明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优秀的国民应有的素质。

但令人痛心的是在物质生活日益充裕的情况下,很多优秀的国民素质在渐渐被遗失。

不论今天的中国是否可以称得上是“大国”。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一定是准大国。

国民素质发展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较高的素质有利于物质社会的发展。

而中华文明辉煌了数千年后,在近二百年里的时间里,尽管我们自己不愿承认,但我们做为中国人还是该正视现实,中国改革开放25年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但中国的文化却无法与之相匹配,相反中国的文明却上升得缓慢,甚至在下滑,我们正在丢失着自己的传统文明。

现在,如果评选在媒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我敢断言一定是“素质”一词。

当前,中国虽然距真正的大国已经不远了,经济上中国展现在世人面前的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大国”,而对于精神文明也就是国民素质我们还是“小国”。

如何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

如何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

如何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提高国民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关键性意义。

在当前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提高国民素质,使国民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对于实现国家战略,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重视国民素质的提高是必要的1. 国民素质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国民素质是指国民在文化、科技、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素养和能力。

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发展水平、教育普及程度和国家凝聚力。

国民素质的提高,将有力促进国家的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进步,推动国家的发展。

2. 国民素质对国家竞争具有关键性意义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提高国民素质,使国民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对于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和国际地位具有关键性意义。

只有国民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才能在各种国际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取得比别人更大的发展机会。

3. 国民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国民素质的提高,将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个国民素质高、发展良好的社会,能够减少各种社会矛盾和犯罪,提高社会人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国民素质的提高,还将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协调发展,推动社会的更加和谐。

二、提高国民素质的措施1.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可以让更多的人接受良好的教育,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

要大力发展义务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并重视职业教育,培养更多有技术、有专长的社会人才。

2. 扶持文化事业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扶持文化事业,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文化创造,增强国民的文化素养和创造力,提高国家的文化底蕴。

要扶持文艺创作,鼓励文化产业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尊重自己的文化传统。

3. 推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毛概讨论题目

毛概讨论题目

讨论题目
1、开放背景下的理性爱国主义
2、中华崛起与大国国民应备的素养
3、《对我国当前贫富差距问题的看法》
4、当今社会的收入差距悬殊现象
5、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如何看待下岗工人?结合所学专业谈谈如何当好新一代的技术工人?
6、腐败现象在今天十分严重和突出,它频发多发的根本原因是否是一党执政的结果?
7、谈谈我家乡三十年来的变化。

人民生活、基本建设、教育、文
化生活等方面。

8、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的认识
9、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启示
10、列举大学校园中的不和谐现象,谈谈你的看法?对建设和谐校园你有哪些具体建议?。

浅谈国民素质

浅谈国民素质

说“国民素质”那么首先,什么是国民素质?我认为就是指一个国家的民众所表现出来的总体修养,也就是指这个国家的民众所具有的整体质量。

但绝不等同于国民身体素质。

可以说,一个国家全体公民综合修养程度越高,其生活质量也必然越高;反过来,他们的综合修养很差,其生活质量就一定很差。

可以说,如果某国国民没有素质,那么这个国家就没有秩序;而一个民族没有秩序,这个民族就没有前途。

这都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所在。

国家之间的国民素质各不相同,甚至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影响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因素都有哪些呢?我想,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这个国家所实行的社会制度或者说是政治体制。

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就会产生相应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就决定了它的执政理念、政策法规和宣传意向,这个体制就决定了它的教育方式、内容和效果,从而就影响到文化的优劣,影响到经济的兴衰,影响到政治的明暗,影响到法律的强弱,而这些因素都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

现在我们的国民素质已经低落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何以见得?概括起来讲,就是法律信仰难产,道德信仰流产,政治信仰破产,宗教信仰绝产之后,剩下的只有迷梦迷茫迷失,拜金拜权拜恶,无道无信无情无义,无法无天无所不为。

已丧失平和平实平等的正常心态的盲目地自负自大或自卑自轻,无助地自私自保或自斗自辱,可笑地自闭自赏或自欺自残;已经抛弃公平公正公开的正确原则的争相急功近利投机钻营以致尔虞我诈兴贿贪腐叛经离道,使社会各类人员的观念和各个领域的秩序全面混乱,早已是历代之最。

国人在国外大出洋相,丢人现眼之事屡见不鲜。

因带去习以为常的假冒伪劣阴险欺诈而导致中国商铺被封被砸,商品被烧被毁被禁,因浅薄无知的显富摆阔而常发生中国商人被打被抢杀;因根深蒂固的心术不正而不学无术地集体制造和买卖假文凭虚学历而导致许多中国留学生被驱除或行为被限制学历被否认,甚至把为中国留学生造假的学校所发的文凭全部作废,取消其办学资格;因积重难返的惯性作用而在国外不拘小节违背公德,以致多国多处公共场所用中文赫然辱示:不得随地大小便,不得随地吐痰,不得随地丢垃圾,不得乱涂乱画,不得大声喧哗等等等等,如此文明时代竟会受到如此让人脸红无颜让人垂头低贱的歧视羞辱,仿佛对待野生动物一般,简直丢尽人格国格。

大国国民素质的提高

大国国民素质的提高

大国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发展日益全球化,这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一个引人注目的大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推进,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

一个国家要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国民素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它日益成为使各国在全球竞争中拉开距离的重要因素。

因此,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就必须重视我国国民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通过改革开放和多年来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国民素质的发展已经到了令人满意的程度,也不表明我国的国民素质能够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事实上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有些问题甚至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1.我国国民素质的基础部分还不能满足国际竞争力提升的要求。

国民素质的基础部分包括人口特征、劳动力特征、就业和失业等方面。

我国政府从1979年开始与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进行全面合作,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卓著的成效,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每年净增的人口数量仍然可观。

目前,中国每年净增人口为300万以上,低生育水平还不够稳定,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薄弱,控制能力较差。

同时,我国已跨入了老龄化社会的门槛,但由于我国老龄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庞大的老龄人口的增多对社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

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2001年底,全国城乡共有就业人员为7.3亿,比整个西方发达国家总就业人数的4.3亿还多出了3亿。

但是,拮据的物质、资金等资源及现有生产力水平却难以吸收众多的劳动力就业。

再加上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下岗与失业并轨,也导致近年来我国就业压力逐年加大,登记失业人口总量(失业率)进一步攀升。

尽管从发展趋势看,国民素质的基础部分必然会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而向上提升,但控制人口数量,改善人口结构,充分开发和利用劳动力资源,仍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独立人格
2、主体意识
4、自我实现
6、宽容精神
3、个性解放
5、个人尊严
8、平等精神
10、法治精神
7、自由精神
9 、民主精神
12、公民意识
14、健康意识。
11、人权意识
13、生命意识
伴随着中国大国地位的崛起,世界各国对于
中国所需承载的责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国崛
起首先是公民素质的崛起,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公 民需要具有与之相匹配的文明素养和行为规范。
为此,我们需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在加强道德文
明素养教育的同时,加强制度和法律建设,并唤 醒公民的自觉意识,通过媒体的协力引导和监督, 促使我国公民素质面貌发生较快的转变。
提高国民素质的措施 1、加强公民的基本道德教育。
提高公民素质,公民的道德教育是根本,而道 德教育的起点应该从儿童抓起,幼教是起点和源 头。公民素质从儿童期抓起,从小就要优化基础 知识的教育,包括品德、公德等社会性教育,养 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爱人民的良好心理 素质;在少儿中进行社会公德启蒙教育,在中小 学生中设立社会公德课,开展系统的教育。
国民素质的概念
国民素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包括了很
多方面,具体可以分为三类八种:三类素
质是指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
八种素质是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 道
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 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提高国民素质是一 个伟大的工程,需要全体国民的共同努力。
国民素质是现代化的基石,而观念则是国民素质的 核心。而观念主要有:
2、培养洁身自好,严于律己的公民行为 文明社会的公民,不仅要具备良好的道德, 更需要 在日常行为中充分体现出来。每一位出
游的中国游客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真检点自
己的一言一行,谨言慎行,不要把自己的某些旧 习带到国外去。在整个旅游行程中,既要严格遵
守各国的相关法律和传统的习惯,又要通过自身
的良好形象向国外人民展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 给中国人的形象带来的深刻变化。
3、加强法制建设,为公民素质提高创造一个良好 的法律环境
加强法制建设,提倡法治,是培育良好公民 素质的必要条件。仅仅靠个人的道德情感与自律,
是难以使每个人都能够以社会利益为先、在保障
自身权益的同时顾及他人利益的。为此,应该通 过严格的制度建设,为公民素质的提高创造一个
良好的法律环境。
4、强化新闻媒体作用 要充分运用和调动各种新闻媒体的力量,广 泛深入地宣传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必要性、紧迫 性和重大意义,宣传我们党和国家在提高国民素 质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宣传 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道德行为规范,宣传在提高 国民素质中涌现出来的突出典型和重大成果,从 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抓素质教育、比素质提高、 学文明先进、创文明一流的强大舆论氛围。
目前广泛使用的概念——「软国力」所包含的文
化、价值观、制度、生活方式的吸引力。
在我们看来,所谓的大国就是物质文明和精 神文明都比较发达的国家。
中国具有五千年得历史,在历史的舞台上曾经是很
多国家的眼中的大国。而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 经受了太多的屈辱,这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影响了一 个国家的硬件设施——物质方面;更重要的是影响 到了一个国家的软件基础——精神文明。而直接反 映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程度的就是这个国家的国民素 质。
但令人痛心的是在物质生活日益充裕的情况下,很多 优秀的国民素质在渐渐被遗失。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只有物质生活水
平到达一定程度了,素质才能提高,只有有了素质 提高的条件,才能提高素质。国民素质发展是一个
渐进发展的过程,较高的素质有利于物质社会的发
展。我们做为中国人该正视现实,中国改革开放25 年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但中国的文化却无法与 之相匹配,相反中国的文明却上升得缓慢,甚至在 下滑,我们正在丢失着自己的传统文明。
因此,在中国培育与大国地位相符的公民素质发展的道路
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必须各方协力,加快塑造公
民成为“精神与身体调和发达”的合格公民,再加上各种 “硬”实力的进一步提升,中国才会崛起成为一个真正意 义上的世界大国。
中华崛起与大国国民应备的素养
环境1301班
杨其磊20132124139 苏旭阳20132124110 王鑫20132124126 王俊20132124119
大国或强国,是指在国际体系中,在权力资源上
拥有显著优势的国家。权力资源,也称综合国力,
包括一国对他国施加影响所必备的物质性权力, 如军事能力、经济实力;以及非物质性权力,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