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大国崛起》有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精选5篇)

《大国崛起》观后感(精选5篇)《大国崛起》观后感(精选5篇)看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
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国崛起》观后感(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国崛起》观后感1《大国崛起》讲述的是近五百年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大国崛起的规律的影片。
剧情由葡萄牙,西班牙的海洋时代——荷兰的小国大业——英国的走向现代,工业先声—法国的激情岁月—德国的帝国春秋—日本的百年维新—沙俄的寻道图强—苏联的风云新途—美国的新国新梦,危局新政。
每一个国家都视乎有着相同的历史发展,这不是一个国家的发展,这是世界的发展,各国都通过革命的方式改革自己国家的社会性质,从古板,陈旧的封建制改革成为与资产阶级相适应的资本主义制度,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联邦共和制;或改革成为与工人阶级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制度,如苏联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些国家最终都登上了现代化进程的道路。
《大国崛起》这部大型纪录片中我最感兴趣有两个内容一、德国军国主义的形成及其利处和危害。
德意志在欧洲各国纷纷建立各民主国家之时,还处于欧洲中部的315各城邦的四分五裂之中,此地还成为欧洲其他各国的战场,民生四起,各城邦之间关税泛滥,"假如你在柏林问这是哪里人们会回答这里是普鲁士假如你在维也纳问这是哪里他们会回答这是是奥地利究竟德意志在哪里?"在多种情况下,德意志需要一个统一的国家,乱世出英雄,铁血宰相俾斯麦出现是德国实现了统一,这是一种至上而下的封建军国色彩浓厚的改革。
正因为这种至上而下的封建军国色彩浓厚的改革,使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赶超了英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强国;使教育在全民得到了普及,让德意志民族响彻是世界。
但大量的封建残余给世界带来了二次毁灭性的打击——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世纪初德国以武力拷打世界,但在70年代德国总理勃兰特又带领的德意志民族以思想拷问世界,德意志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是一个实在的民族,他勇于承担自己的过失,特别和日本成为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大国崛起观后感(精选33篇)

大国崛起观后感(精选33篇)大国崛起观后感(精选33篇)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
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国崛起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国崛起观后感篇1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葡萄牙开启了航海时;西班牙光复了国土;荷兰创造了现代商品经济制度;英国建立了强有力的君主制度,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法国开辟了一场摧毁绝对君主制的大革命,传播了启蒙思想;德国在法国的王宫里宣告了自己的诞生,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迎头赶上,最终实现了现代化;俄国废除了近五个世纪的农奴制,缔造了苏维埃政府;美国爆发了独立战争,制定并实施了宪法,逐渐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从它们的崛起道路来看,我们不难得出大国崛起的必需因素:国家的统一,工业的发展,制度的明确,积极求索的态度,思想领域的开拓。
不管它们的方式是文明,还是野蛮,他们终于站在了历史的潮头,引领了世界的前进。
虽然人之于历史只是沧海之一粟,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从迪亚士到伊莎贝尔女王,从哥伦布到达伽马,从梵高到莎士比亚,从瓦特到牛顿,从拿破仑到伏尔泰,从李斯特到俾斯麦,从佩里将军到沙皇,又从列宁到华盛顿,再到爱迪生。
他们,总是在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站出来推一把,或是档一把,才有了如今的世界。
国家的崛起不仅体现在工业文明上,更体现在人文精神上。
所以,一提到盛产艺术家的地方我们就会想到荷兰,一提到莎翁的戏剧便会想到英国,一提到浪漫便会想到法国,一提到音乐家就会想起德国。
五百年很长吗?似乎不是。
九个大国的崛起仿佛只是一个长长的梦,一个有帆船,有蒸汽机,有电灯,有号角,有鲜血,有勋章的记忆。
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5篇

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5篇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最新5篇这两日又回头去看了央视曾经热播的纪录大片《大国崛起》,本片也是和君知识结构中推举的影视剧。
整个影视剧看完之后,颇受启发!接下来我在这里给大家带来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5篇,期望对你有所挂念!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1通过本片,对过去五百年来世界上各个相继崛起兴盛的大国有了基本的生疏和认知,本片中最终,有四个小结,实际上也是四个问题:1、大国之谜。
是什么因素能够使这些大国在相应的时期崛起从而傲立全球,成为那个时代的世界霸主或者时代的先锋巨擘?稳定的政治基础、国家民族的统一从而形成核心分散力、思想文化的富强、科技创造与创新对时代进展的推动、适合国情的政经体制以及进展道路……创新是一股宏大的力气,比如苏联社会主义道路,而后发国家对于先进国家的学习仿照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比如日本明治维新前以中国为师,明治维新开头以西方为师。
历史机遇也是格外重要的,比如荷兰,只有两个北京大的弹丸之地,三百万的人口,抓住了全球海上贸易的契机,通过创造创新以弱胜强战胜英国,并且建立起世界海上霸权,成为有名的“海上马车夫”,辉煌一百余年!英国更是抓住时代机遇,在伊利莎白一世主导建立的体制环境下,在科学巨匠牛顿、人文思想大师莎士比亚、经济学巨擘亚当•斯密,创造家瓦特等巨星的光线照射之下(牛顿发觉了走向新世界的一把钥匙,瓦特用这把钥匙打开了通向新世界的大门,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指导了自由市场经济的腾飞),领先突破中世纪的黑暗、走向经济与思想文明新的曙光,缔造了百年不落的日不落帝国与称霸世界几个世纪的全球霸主!是的,历史留给每个国家的机遇窗口是短暂的,能抓住时代的机遇,便能乘风顺势,一飞冲天。
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2《大国崛起》是一部12集长的大型纪录片,每集时长45分钟,并配有40多分钟的解说,解说词在这部纪录片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而这部纪录片的解说词从头到尾都是一个模式,没有变化,不免让人产生“听觉疲惫”。
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通用39篇)

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通用39篇)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篇1葡萄牙跟西班牙,考航海了解地球,成为了第一代世界大国。
但是,这两个依靠掠夺迅速崛起、却在战争中挥霍财富,而没有发展工商业的帝国很快盛极而衰,世界舞场上第一场大戏落幕。
“小国大业”,“大国崛起”,荷兰这个面积只有两个半北京的地方,如何撑起“大国”二字。
荷兰的崛起,是通过进一步将地理大发现的潜力进步一步发掘。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完成了现代社会的转型,走向了工业革命。
当亚当·勒密以《国富论》指出了自由竞争的市场规律后,英国人开始在本国强大工业能力的支撑下,推行自由贸易,拓展全国市场。
路易十四将法国的启蒙教育得到了普遍传播。
拿破仑用武力方式将法国带向了欧洲巅峰。
然而武力不能维持这一切。
在后来戴高乐带领下,恢复了往日光辉。
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下跪,他是一位好总理。
在二战中被杀的二百五十万多犹太人中,没有一位是他杀的,但是他下跪了。
什么是大国?敢于负责任的,能给国内人民带来幸福,也给国际社会的跟平与发展带来福祉的国家,才能堪称大国。
盛田昭夫说坚持而成功的索尼,凝聚了日本这个国家的精神!彼得一世与叶卡捷琳娜都是好学,重视教育的人。
使俄国出现了大批像列夫·托尔斯泰一样的知识分子。
正是在他们的思考中,逐渐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明。
列宁,是一个很成功很成功的人。
很敬佩他,他保护了人民,也吸引了哈默、福特等外国投资者。
苏联经济逐渐复苏。
又在斯大林的五年计划的带动下,使苏联成为了苏联强国。
美国的崛起,在我眼里是一个奇迹,从五月花号上的一百多名的英国人到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各方面的世界第一强国。
跟美国的科技发展迅速离不开。
看来,这些国家的崛起都有几个共同点。
有对外扩张的历史,都曾经称霸世界,都经历过推翻封建王权或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
都在教育、工业、科技等某一方面有过突出的表现。
再看看中国,要如何做才能成为一个大国。
读大国崛起有感范文五篇

读大国崛起有感范文五篇《大国崛起》这部记录了一直处在世界的强国之间的历史发展历程。
下面我为大家准备了五篇读《大国崛起》有感,欢迎阅读与借鉴!读《大国崛起》有感一《大国崛起》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多样化的视野,描述了自15世纪开始500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九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并日益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
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
放眼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西南部的葡萄牙,这论面积还不如中国的一个省份,15世纪时还不到100万的人口的小国,当初仅仅是为了获取香料这个简单的愿望,却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航海时代。
他的成长,如同一艘小船经历了海上的大风大浪,日益看到耸立在海中央明亮的灯塔,到了16世纪出这个人口只有150万的国家,成为了第一代世界大国。
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昌盛并不是以人口、面积来衡量的,葡萄牙所展示的就是他磅礴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再观位于欧洲中部的德国,记得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曾说过:“正是由于穷困,所以要办教育。
”在这个教育普及的国家中仅柏林洪堡大学就有29位科学家加冕过诺贝尔奖。
难怪德军总参谋长毛奇早就自豪的说过:“德国的胜利早已在小学生的讲台上决定了!”所以,培育下一代的幼苗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人类不断延续,永不熄灭的香火,是世世代代国家的精神传递的骨干,德国正以这一点换来了最终的胜利。
而我们中国的教育制度存在着不可否认的弊端,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但是社会现实告诉我们成效微弱。
在众多国家中,我们不得不承认东亚岛国日本,这个我们中国人口中的“小日本”如今却以他强大的国力堂堂正正的屹立在我们的前头。
他曾经和我们的大清帝国一样,资源外流,文化落后,同样惨痛的遭受着西方列强无止境的入侵。
然而,面对同样的状况,他们看到中国“落后便要挨打”的局面,否定了顶礼膜拜所带来的暂时安稳,他们迅速图强振国,维新求变,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成为亚洲第一个摆脱西方列强侵略并实现工业化的国家。
大国崛起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

大国崛起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大国崛起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国崛起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国崛起观后感1《大国崛起》这部记录片讲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曾经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拥有辉煌经历的风云大国的兴衰,为讨论国家发展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和文明资源,这部片子不光让我知道了很多的历史知识,也告诉我怎样从历史故事中去思考和分析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在每个国家崛起的故事中都有一个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西班牙、葡萄牙这两个小国让欧洲人开始认识世界,他们凭借海样迅速成为了世界强国,开始在世界疯狂的掠夺财富,当时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西班牙占有。
要有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好奇心才能使我们拥有更多的财富,当时中国的郑和下西洋要比哥伦布等还要早几十年,而大明王朝仅仅是为了向世界宣扬天威,因而走上了闭关自守的道路。
荷兰这个国家好像除了商业利润对政治毫无兴趣,他们注重资本和商业超过一切,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成为17世界的强国。
无穷无尽的资本力量可以创造奇迹。
英国的崛起说明了国家的兴盛需要科技与文化的支持,法国和德国的崛起和失利则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不能仅仅依靠武力成为强国。
作为亚洲唯一跻身列强的国家,作为亚洲唯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的崛起和其它国家是不同的,它不像西班牙的勇猛冒险,不像英国式的工业革命,而是靠的学习和变革。
俄罗斯的改革和日本类似,用欧洲的先进技术实现了自己富国强兵的目的。
美国的崛起则告诉我们要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自古以来中国都是历史上的大国,而在最近的几百年被其它国家所赶超,中国要想重新回到大国强国的位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通用14篇)

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通用14篇)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
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篇1昨天看了大国崛起之英国篇,才明白为什么说中国只是在一个又一个的封建中轮回、循环而已。
像中国这样君主高度集权制的大国,因为并不缺乏利益,自从秦一统中国以后。
所以我们的一切几乎都是对内的、都是为巩固君主权力在服务,偶有对外战争,或是为了消除威胁(汉武帝中前期战争)、或为炫耀武力(汉武帝后期战争)、又或为了巩固、完善统治,成就千古霸业(康熙对内战争)。
我们对外使周边国家臣服的方式最主要还是为消除潜在威胁、炫耀力量。
我们也乐意把自己的文化、财富、不多的科学、技术等与周边、世界友好国家分享,这也是当时君主宣扬天威、稳定、友好周边局势的一个方法(最著名的事件是郑和下西洋)。
炫耀武力式的战争是极少,如同中国重文轻武的国家理念。
而友好、臣服周边国家的主要方式是软实力作用。
由于有这样的环境,“压力”几乎都是来自内部的的情况下,每一代君主、每一个新生的朝代都会想办法更进一步的巩固自身权力,研究的重心全在如何避免重蹈覆辙上。
所以中国社会也就越是轮回、循环越是专制,离现代文明越远,思想越封闭,奴性越重。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高度集权的君主制国家后,中国还产生过什么重要的文化吗?中国最灿烂的文化,全是产生于诸侯割据的春秋战国时期。
往后的岁月无一不是在吃老本。
后来又产生了如董仲舒、朱熹之流后,其它声音越来越微弱,外力(压力)越来越少的情况下,高度集权的统治+高度集权的文化阶层迅猛发展(儒家)。
自此,中国正式宣布进入“万劫不复”的历史轮回当中。
分权制的强化,权力平衡,法制与民权的萌芽。
而工业化发源地英国。
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初期,英国也发生了君主为巩固权力而爆发的和贵族之间的内战。
不同的是,贵族取得了胜利。
大国崛起观后感_看大国崛起观后感9篇

大国崛起观后感_看大国崛起观后感9篇《大国崛起》这部记录片讲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曾经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拥有辉煌经历的风云大国的兴衰,大家读了之后会有那些感受呢?下面就跟店铺来看看大国崛起观后感吧!大国崛起观后感1葡萄牙和西班牙,考航海了解地球,成为了第一代世界大国。
但是,这两个依靠掠夺迅速崛起、却在战争中挥霍财富,而没有发展工商业的帝国很快盛极而衰,世界舞场上第一场大戏落幕。
“小国大业”,“大国崛起”,荷兰这个面积只有两个半北京的地方,如何撑起“大国”二字。
荷兰的崛起,是通过进一步将地理大发现的潜力进步一步发掘。
英国的《大宪章》为人类的文明又推进了一步,英国通过光荣革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完成了现代社会的转型,走向了工业革命。
当亚当·勒密以《国富论》指出了自由竞争的市场规律后,英国人开始在本国强大工业能力的支撑下,推行自由贸易,拓展全国市场。
路易十四将法国的启蒙教育得到了普遍传播。
拿破仑用武力方式将法国带向了欧洲巅峰。
然而武力不能维持这一切。
在后来戴高乐带领下,恢复了往日光辉。
德国勃兰特在波兰下跪,他是一位好。
在二战中被杀的二百五十万多犹太人中,没有一位是他杀的,但是他下跪了。
什么是大国?敢于负责任的,能给国内人民带来幸福,也给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带来福祉的国家,才能堪称大国。
盛田昭夫说坚持而成功的索尼,凝聚了日本这个国家的精神!彼得一世与叶卡捷琳娜都是好学,重视教育的人。
使俄国出现了大批像列夫·托尔斯泰一样的知识分子。
正是在他们的思考中,逐渐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明。
列宁,是一个很成功很成功的人。
很敬佩他,他保护了人民,也吸引了哈默、福特等外国投资者。
苏联经济逐渐复苏。
又在斯大林的五年计划的带动下,使苏联成为了苏联强国。
美国的崛起,在我眼里是一个奇迹,从五月花号上的一百多名的英国人到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各方面的世界第一强国。
和美国的科技发展迅速离不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大国崛起》后有感
《大国崛起》主要讲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大国的崛起过程。
这些国家之所以被人们称作大国,因为它们在不同或相同领域开创了历史的先河,创造了世界的奇迹。
因此,毋庸置疑,世界,国家需要奇迹的产生,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够向前发展。
而从这部纪录片中,可得出,一个大国的崛起一定与国家对科学和技术的尊崇,国民素质提高、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科学技术就是力量,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为一个国家的霸业提供了基础。
葡萄牙是第一个开拓海上航行冒险的国家,但这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开创霸业之前必须要有充足的准备,葡萄牙的恩里克王子执着于航海事业,他花了20多年的时间精心研究,最终才让航行得以顺利完成。
无独有偶,英国,为什么会成为工业革命的摇篮?答案就是它对科学的尊崇。
随着英国城市自治权的不断扩大和大学的兴起,一批批青年更加致力于对知识的探索,牛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的发现打破了固有的神权观念,并把人们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了自然科学上。
正是有科学作为铺垫,才促使后来的一系列伟大发明的产生。
除此之外,英国政府颁布的专利权也大大促进了人们对发明的热情。
在此之后,俄国第一任沙皇彼得大帝在还没继位之前,他早已看到自己国家和欧洲他国的巨大差距,所以他隐姓埋名,到欧洲学习之后回国进行改革,他甚至和工人们一起在工厂内劳作,这无疑
是对科学技术的最大敬仰。
而后来的美国更是把专利权写进了至高无上的宪法当中,这样的做法鼓舞大批人刻苦钻研,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
由此可见,科学技术的威力不容小觑,我们应当把它至于一个很高的地位。
同时,国民素质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它的提高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大国地位。
德国在统一之后就十分重视素质教育的发展,它首先把接受教育作为一项义务,如果不接受教育就会受到罚款,因此在短短几十年后德国的国民受教育程度已经达到百分之九十,这也造就了今天德国人严谨认真的做事态度。
再来看日本,从遭遇了亡国危机开始,日本就看到了自己与欧洲的差距,一直以来喜欢向强敌学习的日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于是通过明治维新改革,全国上下都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风潮,国民素质得到很好的提升。
由此可见,国民素质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只有国民的共同进步才能促使一个国家的进步。
其次,经济的发展是强国的直接因素。
德意志的长期分裂就是因为各地区的关税壁垒和货币不统一导致的地区隔绝。
随着统一大势所趋,经济学家李斯特提出:从经济统一走向政治统一。
他的想法得到当时最强大的普鲁士的赞同,很快,在普鲁士的推动下,所有地区统一关税,德国经济迅速发展,从而促进了国家统一。
1871年德国统一,在俾斯麦的政策下,德国的经济步入正轨,并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还有一个国家也创造了经济
的奇迹,那就是苏联。
它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完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花四五十年才完成的内容,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从而使苏联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同样,随着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根本矛盾日益突显,欧美国家的经济发展陷入低谷,国家一蹶不振。
后来是通过罗斯福新政另辟蹊径,才缓解了经济危机。
可见,经济对于一个国家的崛起有多么关键,一个国家,如果经济的发展处于世界的领先行列,它的实力一定不浅。
再者,民族观念,民族精神是决定一个国家战斗能力的重要因素。
最先开拓海外贸易的葡萄牙和西班牙虽然通过掠夺让自己的国家充满了无尽的财富,但这只是短暂的,因为它们没有把这些钱用于从事更多研究和发展工业,而是用来装饰自己的房屋,这就好比近代的中国一样,虽然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渐渐发展,但是大部分商人们没有把盈利用来再巩固商业,而是用来扩充田地,这无疑是缺乏远见的行为。
纵观其原因,前者是由于长期的君主专制让人民安于现况,不思创新;后者是因为长期“重农抑商”的政策让人们的观念固化了。
而这样的一种民族观念是绝对不利于国家进步的。
相反,在当今世界数一数二的美国,民族观念里就充满着冒险、创新、奋斗的元素。
就如美国这么多成功的企业家,相信在他们的骨子里面就有着奋斗实践,追求成功的精神以及自由,冒险的民族观念在激励着他们去完成自己的理想。
美国的西进运动是商人们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顾艰苦,到
西部建设开发的实例,正是这样的一种建设精神才会有美国今天的繁荣。
最后,来看看我们今天的中国,毋庸置疑,我们的祖国如今也在快速的发展,也成为世界重要一级,能称作世界性的大国,但是我们存在的问题也同样不容忽视。
首先,在科学技术方面,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人才的大量流失也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出现这样的问题,与我国长期的历史因素和教育制度有着极大的关系,长期的君主专制使民众的思想受到极大的压迫,普遍安逸,没有自由和创新的意识,也导致长期以来中国的科学研究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而不是像西方国家那样去探究其原因并进行实践;长期的小农经济只造就了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同时人们自给自足的思想根深蒂固;现在大学教育的松散和教育观念也是阻碍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如何权衡和中和历史因素和现代问题,从而促进创新国家的发展是我国现在面临的重要问题。
其次,国民素质不高和经济速度虚高也是十分棘手的问题。
最后,大部分中国人缺乏精神信仰,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而活,很虚空,文化缺失现象相当严重,如果一个国家缺乏一种民族观念和精神,那么它就失去了灵魂。
一个国家只有拥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有凝聚力,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处于不败,才长久屹立于这个世界。
因此,大国的崛起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和统治者和人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一个国家长期奋斗的过程,并且,
若只是大国的崛起还远远不够,一个若能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重要地位,那才能算作真正的大国。
黄新媛
2015.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