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供水枢纽工程

合集下载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西溪厂房深基坑施工简介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西溪厂房深基坑施工简介

1工程概 况
潮州 供水枢 纽是 合理调 配水资 源 、 为 城 镇 及工 农 业 用 水 创 造 条 件 , 合发 电 , 结 兼 顾 航运 和 改善 水 环 境 保 护 等 综 合 利 用 的 枢 纽 工 程 , 程 等 级 为 I , 要 建 筑 物 级 别 工 等 主 为2 。 房 位 于西 溪右 岸 深 厚 的 冲 积 层 软 级 厂 地基 上 , 高程 为 V . m , 基 面 高 程 为 一 3O 建 1 3 m , 大开 挖 深 度为 2 . m , 坑 为矩 6. 5 最 15 基 形 , 1 .米 , 8 。 长 61 6 宽3 米 距厂 房 基 坑 3 m的 O 东 侧 为 已建 土 坝 , 侧 为 已建 水 闸 和 厂 房 西 围堰 , 外 还 有 两 座 高 压 线塔 和 为 厂 房 施 此 工 用 的 两 台 施 工 门 机 , 坑 的 周 边 环 境 复 基 杂。 坝 址 地 层 主 要 由第 四 系 河 流 拥 砂 砾石 层和 三 角 洲 海 陆 交互 淤 泥和 淤 泥 质土 层组 成 , 厚 度达 7 总 0~8 m。 0 河床 表 面 为粗 沙 , 以 下 地 层为 淤 泥 及 淤 泥 砂 、 细 沙 、 土 、 粉 粘 砂 卵 石 层 , 泥 及淤 泥砂 总厚 约2 m, 底 高 淤 0 层 为 一1 ~-23 砂卵 石 层厚 约 3 m, 部分 坑 8 。 0 大 底据 该 层6~7 由于 距坝 址 3 i 的上 游 有 m。 k n 处 长 1 0 m, 0 m的 范 围缺失 中间弱 透 O 0 宽6 0 水 层 , 水 与 下 层 强 透 水 砂 卵 石 层 直 接 相 江 通 , 力 联 系 极 为 密切 , 水 使该 砂 卵 石 层 含 水 量 丰 富 且 补 给 水 快 , 房 基 坑 范 围的 地 下 厂 水 位 与 围堰 外 江 水 位 有 正 变 关 系 。 基坑 开 挖 至 一 定 深 度 时 , 高 水 头 的 作 用 下 , 卵 在 砂 石 层 中 的 地 下 水将 对 基 坑 底 部 产 生 浮 托 、 隆起 、 涌 等 一 系 列的 破 坏 作 用 。 不 采取 管 如 适 当 的工 程 措 施 , 必将 危 及 基 坑 的 安 全 。

潮州供水枢纽城区浸没影响分析及其工程措施

潮州供水枢纽城区浸没影响分析及其工程措施
中 图 法 分 类 号 :V 1 T 6 文 献 标 志 码 : A
广 东 省 潮 州 供 水 枢 纽 工 程 坝 址 位 于 韩 江 下 游
东、 西溪 两溪 口附近 ( 图 1 , 潮 州 市 区 4 k 坝 见 )距 m, 前正 常 蓄 水 位 为 1 . 0 5m。枢 纽 水 库 按 地 形 地 貌 可 分 为 二个 地貌 单元 : 竿 山 以上为 山 区峡谷 型 水库 , 竹 竹 竿 山 以下为 三 角洲 平 原 河 道 型水 库 , 岸堤 围作 两 库岸 , 两岸 地势 均 由韩 江 向两侧 略 为倾斜 , 表 高程 地 大 部分 为 7~1 0 m。潮 州城 区 的 防护 堤 围 自竹 竿 山 以南 至 枢纽 坝址 主要 由北 堤 、 堤 、 堤 组 成 , 长 城 南 全 约 8 2k . m。当坝 前 正常 高蓄 水位 为 1 . m 时 , 址 05 坝 至竹 竿 山河道 的库水 位 比两 岸 堤后 平 原 约 高 出 0~
方达标加 固中 已采 用 高压 旋 喷防渗 墙进 行 处理 。北 堤 的高喷防渗墙全部进入 下卧相对 隔水 的淤泥层 ; 城 堤的大部分 已缺失相对 的隔水 层 , 为悬 挂式 高喷 防渗 墙, 该防渗墙延 伸至堤基下 2 高程 为 一 3I。 5m, 1 I T
3 2 防渗 工程措 施 .
2 1 年 4月 01
” “ 一 ; 其~

水 利 水 电 快 报 E H WR I
第3 2卷 第 4期


文章 编 号 :0 6O 8 (0 )40 3 -3 10 -0 12 1 0 -090 1

潮 州 供 水 枢 纽 城 区 浸 没 影 响 分 析 及 其 工 程 措 施
林 少 川

广东潮州供水枢纽西溪船闸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实现

广东潮州供水枢纽西溪船闸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实现
科技信息
计 算机 与 网络
广东 潮州供水枢纽西溪船 闸计算棚监控系统的 实坝
广 东省潮 州供 水枢 纽管理 处
[ 摘
饶 雯婷
要] 文简要介绍 了广 东潮州供 水枢纽西溪船 闸的工程概况 , 本 详细介绍 了计算机监控 系统 的实现结构 、 配置 、 功能等。
上位机 监控 台为公用 L U的 P C用于船 闸高低压配电装置。 C L () 2 闸坝配 电房 L U屏布置 于闸坝配 电房 内, C 主要 对闸坝配 电房 内的坝 区变及柴油 发电机断路状态 、 . V电流及 电压量等 进行 监视 。 04 k 配电房 L U屏内配置各 P C模块 、以太网模块 、0英寸 以上彩色液晶 C L 1 触摸屏等之外 , 还设置必要 的信号指示灯 、 远方 / 现地权限切换开关 、 手 动操作按钮 等元器件 ; U S电源 ( 设 P 在线 式 、 采用工频原理 , 备用时间 1 小时 , 选用蓄电池设计使 用寿命 不少于 l 年 ) 5 及避雷器 , 控制 电源 由配 电房 中的专用电源上引出。 () 3 通航信 号灯包括上下游远 程信号灯 、 闸首 进出 闸信 号灯 、 上 下 闸首进 出闸信号灯等。电源由船 闸照 明电源 回路 中引出。 () 、 4 上 下游收费亭 内各设一 台收费工作站 , 用于船闸收费管理 ; 收 费设备采用刷卡器 , 由船 闸运行 管理 单位向过往船只发卡 , 过往船只可 随时通过收费设备进行充值 。 33网络拓扑结构 _ ( ) 闸监控系统采用分布开放式体系设计 、 1船 光纤 以太网网络结 构 、 成熟 的标准汉化系统。系统通过 以太 网交换机连接船 闸现地层设备 与 船闸中控室设备 , 中控室计算 机都留有 与枢纽调度 中心的接 口。 ( ) 闸监控系统的网络 拓朴结构分为 以下三层 : 2船 最上层是监控管理层 ,包括两 台互为热备用 的操作 员工作站 和一 套数据服务器 , 三台计算机通 过以太 网连接 。 中间层是现地 L U控制层 , C 现地 L U向上通过 以太网通信模块 与 C 监控管理层实现通讯 , 通讯介质为光纤 , 上下 闸首 的两 台收费工作站通 过光纤 以太网和监控管理层相连 。现地 L U分布在上闸首 、 闸首 的 C 下 左 有机 房 和 闸坝 配 电房 内 。 底 层是设 备与器件层 , 各种设备与器件通过硬 线电缆与 L U及继 C 电器 、 接触器相连接。 各 P C之 间及 P C与上位 机之间的通讯采用 光纤以太 网。 现 地 L L 控制单元通过现场 总线实现连接 , C L U主要完成被监 控设备 的就地 数 据的采集及监控功能 。 ( ) 闸控制 系统 网络拓扑结构图如图 1 3船 :

潮州供水枢纽坝基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

潮州供水枢纽坝基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

②一 2层:为 a l Q 河流相冲积砂层,主要为中 砂 、粗 砂 ,松 散 状 ,在枢 纽 河 床大 部 分 已被 冲刷 ,
主要 分布 于河 道两岸 ,层 厚约 3 m- 1 3 m,层 面高程
约 2 . 7 m _ 4 . 5 m。
善 航运 、美 化环 境等作 用 。枢纽 主要 建筑 物有 拦河 闸坝 、发 电厂房 、通航 船 闸和 两岸 连接土 坝等 。东 溪 河道 宽约 5 0 0 m,西 溪河 道 宽约 4 1 4 m,各设 l 6 孔 开敞式 水 闸, 闸宽 1 4 m, 坝前 正常 蓄水 高程 1 0 . 5 m。
破坏等系列工程地质 问题 ,设计采取了有效的工程
处 理措 施 ,使 工程顺 利完 成 。
2 坝基 主要地质 问题及处理方法
2 . 1 主要 工程 地质 问题 坝 址 区第 四系覆 盖层 深 厚 , 达8 0 m - 9 5 m,成分
④一 2层 :为 a l Q 河流相冲积砂层 ,主要为中 细砂 ~ 中粗砂 , 中密状 , 广 泛 分布 , 层 厚一般 l m- - 4 m, 局部 达 9 m,层面 高程 一般一 1 7 m- 一 2 O m。 ④一 3层 :为 a l Q 河流相冲积砂砾卵石层,卵 砾石含量一般约 占l 0 % 2 0 %, 卵径一般为2 e n  ̄5 c m, 母岩 成分 主要 为石 英砂 岩 , 砂主 要为 砾砂 , 密 实状 ,
广 泛 分布 ,层 厚 1 2 m 以 上 ,层 面 高 程 一 般 为

复杂 ,有粘土 、淤泥质土、粉细砂~ 中粗砂 、砂砾 卵石等地层 ,经历多个沉积旋 回,地层组成、分布
等 特征 如 下 :
2 0 m - . 2 5 m,埋 深约 2 l  ̄ 2 8 m。

广东省潮州供水枢纽管理处

广东省潮州供水枢纽管理处




文体活动

枢 纽 拦 河 闸启 闭设 备

环 境绿 化
韩江 流 域及 梯级 规 划 示 意 图


枢纽拦河闸
枢纽船 闸

推动省潮

潮汕 人 民 生命线




州供 水枢纽 实现 科学发展
利 枢 纽


努力打造

园林式水 程 管理 单
广 东省潮 州供 水 枢 纽 管理 处 ( 以 下 简 称

为争创


全 国
级 水 利

潮 州管理 处


) 是 省水 利 厅 直 属 的正 处 级事



而奋斗
业 负责潮 州供水枢 纽 的防洪调 度
广 东省潮 州供 水枢 纽 是 韩江 下 游及
地 区 水资源统


角洲
发挥枢 纽 的经 济效 益 和社 会效 益 在厅 党组 的正 确领导 下 解放思想
, ,

调 配

解 决 当地 人 民 群 众 生 活

潮 州管理 处将继 续

用水和 工 农 业 生产用 水 的关键 性工 程

被誉为
深 入 学 习 实践 科学发展观


管理 和维护

协调韩江 下游 管理 枢纽 受水 ( 包 括 水 质 水

角洲 的航运

瘸 灏 剥 傅 水
区 范 围 内 的 水 资 源


量 )

负责枢纽 工 程 的安全监测

潮州供水枢纽西溪厂房自排水减压井施工

潮州供水枢纽西溪厂房自排水减压井施工

西溪厂房 4 0个减压井 , 总进 尺为 16 m。综 合考 虑工期 要 44 求 及 施 工 场 地 的 限 制 , 用 3台 回旋 钻 机 钻 孔 , 游 2 采 上 5口井 安 排 2台 , 下游 1 5口井安排 1台机进行施 工 。封边 时 采用 1台套 高
压 旋 喷 设 备 进 行施 工 , 工 工 期 为 1d 施 工 过 程 中 可 以根 据 需 施 5, 要 统 筹 安 排施 工 机 械设 备 。
维普资讯
总第 11 2 期 20 0 6年第 5 期
西部探矿工程
W ES T— CHI NA XP 0RAT1 E L 0N NGI E NEE NG RI
s r s No 1 1 ei . 2 e
M a .2 6 y 00
文章编 号 : O 4 5 1 ( O 6 0 —0 1— 0 10— 76 20 )5 29 2
主要 有滤 管 、 滤 料 、 土 及 泥 浆 等 。 反 粘
减压井降排水 情况与 开挖 关系 密切 , 计通过 水力 学计算 设 及水力模 型试验 , 出了开挖 高程 与基 坑承 压水位 对应关 系 如 得
表 1 所示 。
表 1 开挖高 程与基坑承压水位关系表 开挖 V—l. 3 3高程平台不 同开挖 开挖 V—l . 2 2高程平台不同开挖 深度允许水位值 ( 进水交通桥段) 深度允 许水位值 ( 尾水流道段)
滤 管 采 用 内径 10 m 的无 缝 钢 管 , 壁 厚 4 5m 管 mm, 管 段 滤 长度为 1m, 0 按滤管孔 隙率 1 ~1 布置滤孔孔径 和孔 间距 。 5 7
滤管段外壁分布 6条 8的钢筋 , 围螺旋缠绕 3 外 铅丝 , 丝外 铅
围缠 绕 3层 1 铅 丝 筛 网 , 0 网孔 尺寸 2 mmX2 m , 用 细 铅 丝 扎 m 并 ( 转 第 2 1页 ) 下 2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关键词 :管理信息 系统 ;计算机 网络 ;应用软件
中图分类号:TP 1 ;U9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 8 1 (00 3 03 - 4 39 T 9 6 2 2 4 2 1)0 - 0 1 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 信息化 已成为一种世界 广东省潮州供水枢纽工程位于广东省东部潮州 性的大趋势。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相互融合 ,正 市韩 江流域 下游 东 、西溪 河段 内 ,坝址上 距潮 州市 在 改变着 我们 周 围的一 切 。当今世 界 ,信 息化 水平 约 38 里 ,坝 址控 制 集 水 面积 20 4平 方米 。枢 .公 98 已成为衡量一个 国家综合实力 、国示竞争力和现代 纽可 实现合 理调 配东 溪 、西溪 、北溪 水资 源 ,改善 化 程度 的重要 标志 ,信 息化 已成 为社会 生产 力 发展 韩江下游三角洲及邻近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 , 并可 和为类 文 明进 步 的强大 动力 。水利 工 程管理 信 息 系 结 合发 电 、兼顾 航运及 水 环境保 护等 综合 利用 。 统 ,就是 充分 利 用 “ S ( I ,G S S 技术 , 3 ” G S P ,R ) 目前 ,枢 纽 工程 已经实施 完 成 的信 息 管理 系统 开发 和利用 水利 信息 资源 ,包 括对 水利信 息 进行 采 有 枢纽计 算 机监控 系统 ( 括拦 河 闸及 电站计算 机 包 集 、传 输 、存储 、处 理和 利用 ,提 高水利 信 息 资源 监 控子 系统 、船 闸计算 机 监 控 子系 统) 、枢纽 工业 的应用 水平 和共 享程 度 ,从 而全面 提高 水利 工程 管 电视子 系统 、枢纽 语音 通信设 备 等 、大 坝安 全监 测 系统 、水情 自动测 报 系统 。 理的效能和效益和规范化程度的信息系统。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厂房基坑开挖及措施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厂房基坑开挖及措施

Abtat ae ntec aat ii fh o nai rh o e os f hohuWae Sp l C nrl r et tesp s c:B sdo hrce sc o te{ dt nf epw r ueo azo t u py o t o c, h u‘ r h rts u o ot h C r oP j
tc h ws ta o h t eme h d n h e s rs ae r a o a l n ce t i n r vd o e eiilrf r n e esm- i e s o h tb t h to sa d t eI a l e r e s n h e a d s in i ca dp o i es me b n f a ee e c st t i n l f c oh
中 图分类号 :T 52+ v 3 (6 ) V 5 T 7 l 2 5 文献标识码 :t l 文章编号 :10 - 80 2 0 0 -0 8 0 0 0 0 6 (0 6)5 06 -5
Fo n a i n e c v t n a d c n t u to e s r s f r p we h u e o u d t x a a i n o sr c i n m a u e o o r o s f o o
C nr r et o tl o c oP j
工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程况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位于韩江干流潮州下游东 、两 溪分流 E,是合理 调配 东 、 l 西溪 水资源,结 合发电 、
c, , b 田  ̄ c
, 工
雯 萎主 篆 纂 霎 差 0 嚣
水利工程建设史 施工难度最为复杂的大型深基坑开 挖之一。
及控制措施,并结合工程实践对软深基坑 开挖施工中应注意的支撑监测、地下水降压、外水内渗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潮州供水枢纽工程 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
(简本)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中山大学
二○一一年九月
1、项目概况
广东省潮州引韩水量和水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榕江下游,由于海潮影响及练江流域严供水枢纽工程是韩江三角洲控制性工程,韩江三角洲地区是广东省东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工农业,特别是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用水需求不断增加,对重水污染,造成该地区水质恶化,揭阳、潮阳以及南澳等市县都要求引韩增加引水量。

近十几年来,由于自然灾害和无序采挖河沙等人类活动,韩江下游三角洲河道严重下切,使西溪水位下降,造成枯水期东、西溪流量分配比例发生较大变化,导致东溪出现断流现象;同时八大引韩取水口也受到影响,特别是北关、安揭、东凤三大引韩工程因水位下降不能自流,靠建临时泵站等应急措施解决引水及供水问题,此已成为制约韩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须采取工程措施,兴建骨干调蓄和控制性水源工程——潮州供水枢纽工程,使韩江下游及三角洲地区从根本上形成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调节分配,提高供水量和保证供水,保障韩江三角州地区水资源供给需求。

此外,据2000年潮州电力现状调查,潮州市电力缺口达10.26亿千瓦时,占潮州市社会用电量的73.5%,兴建潮州供水枢纽工程,也可同时利用韩江水力资源,缓解当地电力供需紧张的局面。

广东省潮州供水枢纽工程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区韩江干流下游两溪口附近,坝址距潮州市区约4公里。

该工程主要包括枢纽主体工程和库区防护工程,以合理调配东、西、北溪水资源为目的,兼顾发电、航运和水环境保护,控制韩江流域面积29084km2,水库正常蓄水位为10.5米(珠基),相应库容4900万立方米。

电站装机容量4.6万千瓦,年均发电量2.0812亿千瓦时。

工程于2002年9月开工建设,2006年9月完工,总工期4年,2006年9月19日,东溪、西溪电站共四台机组全部通过启动验收,工程全面进入试运行阶段。

工程投资14.2385亿元,环境保护专项投资779.2万元、水土保持专项投资2679.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占工程实际总投资的0.55%。

2、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回顾
2.1环评报告结论
根据《潮州供水枢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2001年12月20日)的评价结果:
环评报告结论中认为,工程供水范围内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兴建潮州供水枢纽工程意义重大,工程可满足下游生态用水要求。

报告结论认为,工程的不利影响少,且多为潜在性的和可消减的,建库后对库区的环境负面影响不大,且较为单纯,对河口生态也无不良影响。

尽管由于韩江下游五个出海口均设置了无过鱼设施的挡潮闸,以及其它自然和人类活动等众多因素影响,开展评价工作时,鳗鲡资源已经数量很少,本工程的兴建可能会进一步阻隔鳗鲡的洄游,但对物种的影响较微弱,没有制约性的环境问题。

环评报告最后提出:从生态、环境影响和保护的角度综合评价,潮州供水枢纽工程在坝址选择、施工方案、开发规模以及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设计都较为合理。

开发方案对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它所带来的环境效益是巨大的和长期的;而不利影响是次要的,并可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和环保措施加以解决或减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因此,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兴建潮州供水枢纽工程是可行的。

2.2 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要点
2002年7月12日原国家环保总局以环审【2002】175号文对环评报告书进行了批复(见附件2)。

批复意见如下:
一、原则同意水利部预审意见及广东省环保局初审意见。

二、项目建设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工程建设中应尽量减少对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防止施工对周围的扰动与破坏,文明施工。

应及时做好生态恢复工作,防止产生水土流失。

(2)须研究解决鳗鲡等鱼类洄游通道问题,并通过有关部门敦促下游五闸在改建中设鱼道措施。

未设鱼道之前,在鱼类洄游季节,须开启一个闸过鱼,严
禁捕捉坝前的鳗鲡,渔政部门在闸上应设员执勤,必要时要人工捕起辅助鳗鲡过坝。

切实做好对水生珍稀物种生存环境的保护。

(3)要落实报告书中提出的措施,不得因工程建设而对下游工农业、生活及航运等方面用水及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4)该工程作为供水的水源地,要严格执行水源地保护的有关规定。

(5)建议潮州市政府及文物主管部门尽快启动广济桥的修复工作,争取在本工程蓄水前完成修复,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6)加强设计与施工阶段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工作,该项目运行后,要适时开展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

3、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与效果
根据现场调查与项目的竣工验收调查报告显示,本工程在项目的设计、施工以及运行过程中,基本上能够落实环评提出的环保措施。

但是竣工验收调查报告中未能恰当回应 “环审[2002]175号”提出的解决鳗鲡等鱼类洄游通道问题的要求,因此按照“环验函【2010】121号”的文的要求进行后评价。

4、竣工验收调查结论
(1)项目建成后保证了现状供水工程正常运转,将解决韩江下游及三角洲地区设计枯水年及枯水季节495.85万人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的不足,试运行期水库蓄水、水位抬高对湘子桥并未造成不良影响;工程也未对下游航道通航造成明显影响;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对当地重点保护植物、野生动物干扰影响很小 (2)建设单位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工程建设及库区淹没补偿制定了统一的补偿标准,受影响的居民得到了补偿和较好安置。

(3)工程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下泄最小流量为33.0m3/s作为韩江下游的基流后,能够满足韩江下游及三角洲地区的生态需水要求。

(4)水利部组织专家组于2009年8月14日对广东省潮州供水枢纽工程水土保持设施进行了竣工验收,验收组同意该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通过竣工验收,说明本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落实到位,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4)根据竣工验收报告的调查结果,本枢纽工程的建设试运行间,对环境
空气、固体废物和声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5、环境影响后评价调查结果
(1)韩江流域水质评价
综合本次对区域内的地表水评价,可知在2009年—2010年期间,库区水质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项目建设前后未发生明显的变化;本项目建设后,高锰酸盐指数除急水断面出现降低外,其他断面基本上保持在同一个水平;粪大肠菌群指标则与项目建设环评阶段的同类指标细菌总数与大肠杆菌数一样,皆出现超标现象,总磷指标则明显较项目建设前有很大的降低。

根据调查分析,本项目的建设试运行期间,对库区与下游的水体水质未造成不利影响,其现状的水质超标主要是由于上游入库来水自身的水质不达标引起的。

为此,应重视上游来水的水质控制,通过与相关部门的沟通,采取相对应的措施,降低入库来水对库区水质的影响。

同时,加强对船只的行驶与停泊管理,杜绝船只行驶与停泊过程中造成水体的污染。

(2)地下水
总体而言,本枢纽工程的建设,对区域的地下水水位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已采取相对应的防治措施,基本能够消除影响,但考虑到工程长期运行,可能因此增加其他风险,需要加强对区域的地下水的水位监控以及库区的巡查,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防患于未然。

(3)根据本次对韩江河口和潮州枢纽工程附近水域的渔业资源的调查,上世纪90年代以来,沿海捕捞能力过剩和环境污染,南海北部沿岸、近海渔业资源因过度利用已出现明显衰退,实际渔获产量已经下降;项目建设后,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韩江流域的鳗鲡资源与韩江口的渔业资源皆呈现出衰退的趋势;但是,项目建设后,通过枢纽对水资源的科学调度和调节,有力地缓解了北溪长年断流、东溪在鳗鲡洄游季节和枯水期长年出现断流的现状,改善枢纽闸坝上游及下游广袤的水域生态环境,改善区域鱼类资源的栖息、索铒、育肥成长的生态环境条件。

(4)工程建设对鳗鲡洄游通道的影响
根据环评报告与本次调查的结果,项目建设前,由于受粤东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带来的环境变化,以及韩江出海口处过度捕捞、下游五闸拦截等影响,项目
建设前韩江河段的鳗鲡资源已很少;田野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枢纽的上、下游的渔民仍能够捕获到的鳗鲡,本工程建设前后并未出现突变,不能确定现有的运行模式对鳗鲡洄游造成了显著影响。

6、拟增加的环保措施
根据本次后评价调查研究结果,本着保护区域内鳗鲡资源的原则,切实保障鳗鲡等鱼类资源能够正常洄游需要,本次后评价报告提出增加以下主要保护对策和措施:
(1)韩江下游五闸(梅溪桥闸、莲阳桥闸、外砂桥闸、东里桥闸、下埔桥闸)在鳗鲡的洄游季节采取区域联合调度方案,在不影响各桥闸御咸蓄淡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潮汐规律为鳗鲡洄游创造有利的水文条件,进行开闸纳苗与成鳗降河,保证鳗鲡等鱼类资源洄游通道的畅通。

(2)根据鱼闸的运行原理,结合鳗鲡喜欢昼伏夜出、溯水潜逃能力强的特点,在本枢纽船闸构筑物的闸室和船闸出入口航道位置增设相关诱鱼与驱鱼设施,使船闸具备“鱼闸”功能。

在鳗鲡洄游季节的夜间船闸禁止过船,按鱼闸模式进行空闸运行,能够满足鳗鲡等鱼类资源的正常洄游。

7、结论
从生态、环境影响和保护的角度综合评价,潮州供水枢纽工程的建设对周边水环境、生态环境、空气环境、固体废物、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有利影响占主导地位,且环境效益是长期的和巨大的。

建设期间,能够基本落实环保措施,工程运行后对周边的水、声、环境空气、固体废物、陆生生态等方面未造成显著影响。

项目建设后,缓解了北溪长年断流、东溪在鳗鲡洄游季节和枯水期长年出现断流的现状,有力地改善了枢纽闸坝下游广袤的水域生态环境;对鳗鲡洄游通道的部分阻隔影响,通过加强对区域内鳗鲡资源的保护力度,并需要认真落实本报告提出的补充措施,从而可以削减项目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