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6职业卫生(评价)考试试题(4月20日)
2016年下半年广东省公卫助理医师: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考试试题

2016年下半年广东省公卫助理医师: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考试试题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反映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要的常用指标有:( A )A、两周患病率B、两周患者未就诊率C、两周就诊率D、住院率2.水中总固体是( e )。
A.水中溶解性固体的总称B.水中悬浮性固体的总称C.水中有机物的总称D.水中无机物的总称E.以上都不对3.可使肾素分泌减少的药物A.肾上腺素B.米力农C.普萘洛尔E.依那普利正确答案:C4.体内合成DNA不需要A.dATPB.dGTPC.dCTPD.dUTPE.dTFP5. 关于万古霉素,描述错误的是A.可用于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B.可引起伪膜性肠炎C.作用机制是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D.属于快速杀菌药E.与其他抗生素间无交叉耐药性正确答案:B6. 可作为吗啡成瘾者戒毒的降压药A.利舍平B.普萘洛尔D.可乐定E.二氮嗪正确答案:D7. 用社会医学研究方法选择课题时要注意的原则中不包括( C )A 需要性原则B 创造性原则C 特异性原则D 可行性原则8. 克拉维酸为下列哪种酶的抑制剂A.二氢叶酸还原酶B.DNA回旋酶C.二氢叶酸合成酶D.胞壁黏肽合成酶E.|Β-内酰胺酶正确答案:E9. 甲硝唑的抗阿米巴作用,主要是通过杀灭A.阿米巴包囊B.阿米巴大滋养体C.肠腔内小滋养体D.包囊+小滋养体E.包囊+大滋养体10. 有关DNA复制过程引物酶的论述,错误的是A.引物酶是一种特殊的DNA聚合酶B.引物酶是一种特殊的RNA聚合酶C.催化合成的引物与DNA模板是互补的D.催化合成一小段引物E.核苷酸的合成方向是5’→3’11. 出厂水采样进行全分析每年至少( b )。
A.1次B.2次C.3次D.4次E.5次12. 下列关于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叙述正确的是( D )A 信度不高,效度不一定不高B 信度高,效度也高C 效度不高,信度也不高D 效度高,信度也高13. 下列哪项不是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 B )A 两周卧床率B 两周患病率C 两周患病天数D 两周休学率14. 关于健康危险因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 健康危险因素主要是指自然环境中对人群健康不利的因素B 健康教育主要针对慢性病自然史的第三个阶段即致病因素出现时进行干预的C 人们一般就医的习惯是在慢性病自然史的第四个阶段即症状出现D 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一般只用于对个体进行评价15.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区别叙述正确的是( B )A 在实际研究中,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经常结合在一起使用B 定量研究资料可以用统计方法处理和分析,定性研究资料则不能C 定量研究适用于大样本,定性研究适用于小样本D 定量研究适用于任何研究,而定性研究只适用于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16. 关于随机应答技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 随机应答技术通常是涉及隐私性问题常用的一种调查方法B 通过随机化处理可以估计出所有被调查者中属于某种情况的比例C 随机化装置中的黑白球的比例要正好等于1:1D 它是根据概率理论进行推算的17.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性发作的首选药是A.普罗帕酮B.维拉帕米C.利多卡因D.苯妥英钠E.恩卡尼正确答案:B18. 下列哪项不是妇幼保健服务利用的指标( B )A 产前检查覆盖率B 住院率C 住院分娩率D 儿童有接种卡率19. 高山病的诊断主要依据。
职业卫生试卷(评价)含答案

评价试卷填空题1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除遵守前款规定外,应当委234567简答题:1职业病危害告知内容。
1)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易产生严重职业病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该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4)劳动者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前款规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几类?按来源分类:(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2物理因素3生物因素(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三)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按导致法定职业病分类十大类115项1)粉尘类2)放射性物质类3)化学物质类4)物理因素5)生物因素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3职业健康监护分为哪五类?上岗前检查,在岗期间定期检查,离岗时检查,离岗后医学随访和应急健康检查4采样前的现场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哪些?1)调查生产中使用的原料和辅助材料,包括它们的名称,理化性质,使用数量等2)调查生产工艺流程,了解中间体,副产品及成品的名称,以及可能产生的废弃物和逸散物3)了解生产过程情况,了解工人生产操作方式,经查停留的地点和时间,作业姿势和劳动习惯4)了解工作地点空气中有毒物质的存在状况,包括有毒物质的种类,在空气中存在的状态,估计浓度以及产生,分布,和消散的规律和趋向等。
职业卫生训练考核题目及答案

职业卫生训练考核题目及答案题目一问题:什么是职业卫生?答案:职业卫生是指通过预防、控制和消除工作场所中的危害因素,保护和促进工人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学科和实践。
题目二问题:列举5种常见的职业病。
答案:1. 尘肺病2. 职业性皮肤病3. 职业性肺癌4. 职业性中毒5. 职业性听力损失题目三问题:什么是职业卫生检查?答案:职业卫生检查是指通过对从业人员进行体格检查、生物学监测以及工作场所环境的监测,评估其工作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过程。
题目四问题:简述职业卫生管理的重要性。
答案:职业卫生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工人健康:通过预防和控制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保护从业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2. 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减少工作中的健康问题,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3. 符合法律法规:职业卫生管理能够确保企业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避免法律风险和罚款。
4. 促进企业形象:有效的职业卫生管理能够提升企业形象,吸引优秀的员工和客户。
题目五问题:列举三种职业卫生管理的措施。
答案:1. 危害识别与评估:对工作场所中的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确定潜在的职业卫生风险。
2. 预防和控制措施: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或消除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
3. 健康监测和培训:进行定期的职业卫生检查和监测,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增强从业人员的职业卫生意识和知识。
题目六问题:什么是个体防护用具?答案:个体防护用具是指工人在特定工作环境中使用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口罩、耳塞等,用于保护工人免受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的侵害。
题目七问题:简述职业卫生教育的重要性。
答案:职业卫生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职业卫生意识:通过教育培训,使从业人员充分认识到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增强对职业卫生的重视和防护意识。
2. 促进健康行为:职业卫生教育可以引导从业人员养成正确的健康行为,如正确佩戴个体防护用具、定期接受职业卫生检查等。
职业卫生培训考核试题(含标准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1、现行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法》于(B)起正式施行。
A、2011年12月31日;B、2018年12月29日;C、2002年5月1日。
2、职业性尘肺病的主要致病因子(A)。
A、粉尘;B、高温;C、化学毒物。
3、职业性噪声聋的主要致病因子(A)。
A、超标的噪声;B、噪声;C、声音。
4、用人单位应当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B )和中文警示说明。
A、公告栏;B、警示标识;C、安全标语5、作业场所操作人员每天在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限值为( C) dBAA、115;B、75;C、85。
6、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C)本人的健康档案。
A、有权索取B、无权索取C、有权要求复印D、无权要求复印7、粉尘进入人体的途径中常见的是(A)。
A、呼吸道B、消化道C、皮肤8、《职业病目录》规定,职业病有几类几种(B)。
A、九大类132种B、十大类132种C、十一大类128种D、十大类115种9、职业病指(B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10、职业病防治的法定责任者是(A )A、单位负责人B、劳动者C、医疗机构D、国家11、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由(A )保管A、用人单位B、职工个人C、专业机构D、企业主管部门12、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D )A、呼吸道B、皮肤C、消化道D、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13、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B )方向疏散。
A、下风B、上风C、顺风D、原地14、当你发现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应迅速戴上适合的(A )A、防毒面具B、眼镜C、手套D、口罩15、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C )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5分,共100分)1、《职业病防治法》于(B)起正式施行。
A、2001年11月1日;B、2002年5月1日;C、2002年5月12日。
2、当你发现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应迅速戴上适合的(A )A、防毒面具B、眼镜C、手套D、口罩3、劳动者在预防职业病时应尽的义务不正确的是(D )A、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B、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C、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D、患有职业病时隐瞒4、职业病危害是指(B )A、对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B、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C、使劳动者患上职业病的因素5、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B )方向疏散。
A. 下风B. 上风C. 顺风D. 原地6、室温超过(A )相对湿度超过()的作业场所,称之为高温作业场所。
A. 30℃,80%B.35℃,80%C. 35℃,85%D. 30℃,85%7、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C )。
A 以人为本,标本兼治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8、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B )治理”。
A 彻底B综合C分期9、《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C )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
A预防、遏制B预防、减少C预防、控制10、用人单位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C )如实告知劳动者,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11、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B )。
A 棉纱口罩B防尘口罩 C 防毒面具12、目前我国急性中毒发生最多的是(B )中毒。
A 铅B 硫化氢C 苯13、尘肺病的早期主要症状是(B )。
A 发热鼻塞、四肢酸疼、咳嗽咯痰等B 咳嗽咯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C肋下隐痛、食欲减退、肝脏肿大等1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
2016年上半年广东省公共卫生执业医师技能考试试卷

2016年上半年广东省公共卫生执业医师技能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体内CO2分压最高的部位是 AA.静脉血液B.毛细血管血液C.动脉血液D.组织液E.细胞内液2、职业中毒是由于接触下列哪一类有害C因素而引起A、生产中各种化学物B、化学物C、生产性毒物D、各种有害因素E、化学原料3、粗死亡率的定义是A.按性别计算的所有死亡者占全人群的比例B.一定时期内,所有患者中死于某病的频率C.在所有死亡者中死于某病的比例D.一定时期内,总死亡人数占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的比例E.按病种计算的某病的所有死亡者占全人群的比例D(156—158题共用题干)某镇通过调查得知,全镇平均人口数为36800人,其中65岁以上人口数为1840人,全年活产总数368人,死亡总数为184。
4、《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不得A.伪造、转让、出借卫生许可证B.伪造、涂改、变卖卫生许可证C.涂改、转让、出借卫生许可证D.伪造、涂改、出借卫生许可证E.涂改、出借、变卖卫生许可证D5、鲜奶消毒常采用C6、某厂与居住区的卫生防护距离内设有消防站、车库、浴室、公园及污水泵站,你认为其中哪项是不应设置的A、消防站B、公园C、浴室D、污水泵站E、车库D——环境7、为改善缺铁性贫血,对食品进行铁的强化,最适合作为载体的为A.果冻B.冰激凌C.豆奶粉D.早餐饼E,酱油C(149~150题共用题干)患者,女,28岁,面色苍白,自诉:头昏,下蹲后眼冒金星、站立不稳,爬楼梯感气短、心率加快,记忆减退。
经确诊为一种营养素缺乏症。
8、戊型肝炎病毒(HE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E9、下列哪条不符合经空气传播的特点A.具有冬春季节性升高现象B.在未经免疫预防人群中,发病呈周期性升高C.在未经免疫的城市人群中,常在儿童期即被感染D.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发病呈典型的周期性现象E.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是决定流行时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D10、肾功能急骤恶化,尿素氮及肌酐呈进行性升高,贫血BA、红细胞管型B、白细胞管型C、上皮细胞管型D、脂肪管型E、颗粒管型11、抗坏血酸可作为C12、用某种方法进行女性乳腺癌筛检的研究,一般女性乳腺癌的患病率约为2/10万,患有乳腺增生症的女性患病率约为60/10 万。
职业卫生评价练习题(带答案版)

一填空题1.职业卫生是对工作场所内产生或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健康损害进行识别、评估、预测和控制的一门学科。
2.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3.《职业病防治法》确立了我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基本方针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职业病防治管理原则。
4. 用人单位是职业危害防治的责任主体。
5.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确定的职责,负责全国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6.有关防治职业病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制定并公布。
7.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8.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
9.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职业禁忌的作业。
10.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11.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12.职业健康监护是指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13.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14.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材料,未按照规定提供中文说明书或者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15.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甲级资质有不少于25名经培训合格的专职技术人员,乙级资质有不少于20名经培训合格的专职技术人员,丙级资质有不少于10名经培训合格的专职技术人员。
2016职业卫生考试题目汇总

1 / 16职业卫生考试题目汇总2016-02-20朱志良整一、填空(每0.分,2分)、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为从业人员提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工作环,采取有效措施,从业人的职业健康生产经营单是职业危害防治的责任主体职业危害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粉放射有毒化学物、物等有害因素而对所造成的各种损害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布置在当夏季最小频向的被保对象风侧、厂区总平面布置: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扩散条件的地段、高温、热加工、有特殊要求和人员较多的建筑物应避西、当机械通风系统采用部分循环空气时,送入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汽及粉尘的含量,不不应超过规定接触限值3夏季自然通风的进气窗其下端距地面不应高1.2以便空直接吹向工作地点。
冬季自然通风用的进气窗其下端一般不低于4m。
如低于4m时,应采取防止冷风吹向工作地点的有效措施。
9、当工作地点气温≥35℃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综合防暑措施,并应减少接触时间。
10、浴室、盥洗室厕所的设计,一般按劳动者最多的班组人数人数设计,存衣室设计计算人数应按车间劳动者实际人数计算。
11、生产或使用剧毒或高毒物质的高风险工业企业应设置紧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
12、在《工作场所化学物质容许浓度》备注栏中,标有“皮”及“G1”字样,“皮”指因皮肤、黏膜和眼睛直接接触蒸气、液体和固体,通过完整的皮肤吸收引起全身效应“G1”指确认人类致癌物。
2 / 1613、高温危害评价中接触时间率是指:劳动者在一个工作日内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累计时间和8h的比率。
14、脉冲噪声是指:噪声突然爆发又很快消失,持续时间≤0.5s,间隔时间>1s,声压有效值变化≥40dB(A)的噪声。
15、手传振动是指手持振动工具或接触受振工件时,直接作用或传递到人的手臂的机械振动或冲击。
16、定点采样采样点的选择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2016职业卫生(评价)考试试题(4月20日)单位名称:姓名:从事专业:评分:一、填空题(5题,每空一分,共10分)1.用氢气脱硫的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为__________,根据有害气体的种类分,该气体为__________性气体,也叫刺激性气体。
相比除去二氧化硫提装置,该气体需要加多一个警示标识为__________。
2. 职业病危害程度的概念,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协同作用的概念。
4.超限倍数的概念。
5. 全面通风根据动力划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根据全面性划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二、判断题(每题一分,共10分)1. 热加工厂房的开口部分应位于夏季主导风向的迎风面,各翼的纵轴与夏季主导风向呈0-45度夹角。
( )2.苯的性质概述,所以苯的泄露无毒。
( )3.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将职业病危害的风险程度分为轻微、一般、严重。
( )4.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1-10台设置1个采样点;10台以上,至少设置2个采样点。
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每20米设置1个采样点。
( )5.声级≥3dB(A)的噪声为非稳态噪声,持续时间≤0.5s,间隔时间>1s,声压有效值变化≥30dB(A)的噪声为脉冲噪声。
( )6.职业病诊断必须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
凡是已经颁发国家诊断标准的职业病,在诊断时必须严格参照执行。
( )7.2002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开始实施后,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要求由五名以上参加诊断的医师共同签署。
( )8.我国政府自建国初期就明确了职业病患者享受工伤待遇,对于国家颁布的社会保险法规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仍未能康复的职业病患者,需要根据必要的医学检查结果进行致残程度鉴定。
( )9.禁忌症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况。
( )10.用人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逐步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
( )三、选择题(每题一分,共15分)1、制鞋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是粘合剂中的挥发性物质A、苯、甲苯、二甲苯;B、正己烷、1、2-二氯乙烷;C、甲醛、正己烷2、接触高温作业工人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职业禁忌症是A、Ⅱ期及Ⅲ期高血压、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慢性肾炎;B、Ⅱ期及Ⅲ期高血压、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慢性肾炎、糖尿病;C、Ⅱ期及Ⅲ期高血压、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慢性肾炎、未控制的甲亢、糖尿病、大面积皮肤疤痕;3、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A、呼吸道;B、皮肤;C、消化道;D、呼吸道、皮肤、消化道;4、电焊工人作业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A、有害气体;B、辐射;C粉尘;D、有害气体、辐射、粉尘、噪声;5、三硝基甲苯(TNT)对机体的主要毒作用表现在哪几个系统。
A.肝脏、血液、神经系统、消化系统B.肝脏、血液、神经系统、呼吸系统C.肝脏、神经系统、眼晶状体、肾脏D.肝脏、血液、神经系统、眼晶状体6、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为。
A、职业病危害;B、职业危害;C、职业危害因素;D、职业卫生危害7、生产性粉尘属于哪一种职业病危害因素( )A、化学因素;B、物理因素C、生物因素8、导致肺组织纤维化的主要与粉尘的那种特性有关( )A化学组成(游离SiO2含量) B分散度C溶解度D形状与硬度E荷电性9、以下行业中生产性粉尘存在较多的行业是( )A、建材B、机械、C、化工D、造纸10、在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评价检测时,应当( )A、连续检测3天,其中包括浓度最高的一天,浓度最高的时段B、检测一次,时间15分钟。
C、选择浓度最高的时段检测。
11、按《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毒物分级标准,以下分级正确的是( )A、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毒危害轻度危害B、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毒危害C、高度危害中毒危害轻度危害D、高毒物质中毒物质轻度物质12. 我国总结出的防尘“八字”方针是( )A 革、水、防、风、护、治、教、查B 革、水、密、风、护、管、封、查C 革、水、密、保、护、管、教、查D 革、水、密、风、护、管、教、查13.二氧化硅的种类及类型不同,对人体的危害作用也不同,哪一种致纤维化作用最强( )A 非结晶性二氧化硅B 结合型二氧化硅C 结晶型二氧化硅D 游离型二氧化硅14.长时间采样,是指采样时间一般在_____以上的采样。
( )A 15minB 1hC 8hD 12h15.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学性窒息性气体的是( )A 硫化氢B 氮氧化物C 苯D 氮气四、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职业健康检查包括( )的健康检查。
A.上岗前B.在岗期间C.离岗时D.应急2.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 )。
A.劳动者的职业史B.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接触史C.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D.劳动者的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E.劳动者的既往史3.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包括( )A化学组成B分散度C溶解度D形状与硬度E荷电性F爆炸性4.尘肺病患者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有( )A肺结核B支气管炎C肺炎D肺气肿E肺源性心脏病5 .气溶胶物质采样方法( )A滤料采样法B冲击式吸收管法C多空玻板吸收管法五、简答题(每道题10分,共20分)1.根据有关法律,如果职业卫生机构伪造相关的技术报告,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2.职业卫生调查的内容有哪些?六、计算题(10分)(计算TWA有关的题目)1.某车间某工种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时间8h。
据调查劳动者工作中接触乙酸乙酯(PC-TWA为200mg/m3)状况为:300 mg/m3,接触3小时;60 mg/m3,接触2小时;120 mg/m3,接触3小时。
根据上述情况,请分析判断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是否符合卫生学要求,要求说明理由。
七、论述题(20分)(焊接有关的题目)3.某公司拟建年产5万辆轿车生产流水线,设有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和总装车间。
该项目的原材料为钢板,主要辅助材料为涂料(主要成分为苯系物、溶剂汽油)、焊丝(主要含Mn、Cu等)等。
其中冲压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备料(开卷落料)→冲压成型(各冲压线)→检验(专用检具)→入库。
焊装车间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组合→焊接→补焊→检查→涂密封胶→车身调整。
(1)简述冲压车间和焊装车间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其产生的环节。
(2)简述冲压车间和焊装车间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答∶(1)冲压车间和焊装车间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其产生的环节冲压车间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其产生的环节①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噪声、振动。
②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的环节∶冲床生产作业(备料、冲压成型)焊装车间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其产生的环节①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A、粉尘类∶电焊烟尘;B、化学物质类∶锰及其化合物(锰烟、锰尘、锰化合物)、苯系物、汽油;氮氧化物。
C、物理因素∶高温、噪声。
D、导致职业病眼病的危害因素∶紫外线。
E、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苯。
F、电离辐射。
②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的环节∶A、组合、车身调整(噪声);B、焊接、补焊(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紫外线);C、涂密封胶(苯系物、汽油);D、检查(电离辐射)。
(2)冲压车间和焊装车间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冲压车间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①噪声控制A、声源控制∶主要方法包括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设备,产生噪声的设备安装时设置减振基础、噪声较大的设备设置消音装置等。
B、传播途径控制∶a、图布局合理。
例如将高噪声车间与一般噪声较低的车间、生活区分开,以免互相干扰;对于特别强烈的噪声源,可设置在离厂比较远的地区,使噪声最大限度的随距离自然衰减。
b、控制生产车间噪声。
除选用低噪声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外,对于生产工艺设备的平面布置同样要采取“静闹分区”,防止互相影响,也可以把各车间同类型的噪声源如油压机等集中布置在一个油压机房内,这样不仅防止声源过于分散、扩大噪声污染面,而且也便于采取声学技术措施集中处理c、尽可能利用天然地形上的土坡、树丛和草坪等。
d、利用声源的指向性来控制噪声。
C、个体防护∶在声源和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或采取了声学技术措施仍达不到预期效果时,就必须为作业人员提供良好的个体防护用品,例如防声耳塞、防护耳罩、防声帽盔等。
②振动控制∶A、减少振源的激振强度。
B、切断振动的传播途径或在传播途径上削弱振动。
C、承受振动的建筑或设备可采取防振措施。
③高温控制∶A、减少热源的热作用,即隔热;B、大量排走热量;C、局部降温冷却。
④劳动过程控制∶A、劳动组织和制度及劳动作息制度应合理;B、劳动强度和生产定额应科学安排,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应相适应等。
⑤应充分考虑人机工效,尽可能消除,或减小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如视力紧张等。
⑥生产环境控制∶A、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的遮挡。
B、厂房建筑或布局应合理,保证采光照明充足,通风顺畅等。
C、避免作业环境空气污染等。
焊装车间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①有毒化学物质控制∶A、化学毒物预防措施。
a、以无毒低毒物料代替高毒的苯系列,是控制有毒物质危害的根本措施;b、改革工艺。
尽量选择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或少产生有毒物质的工艺;c、生产过程的密闭化,是防止有毒物质从生产过程中散发、外逸的关键;d、隔离操作。
B、化学毒物治理措施。
采取通风排毒措施。
C、化学毒物净化措施。
对排出的有毒气体应经过相应的净化装置,以达到环境保护排放标准。
②生产性粉尘控制∶A、尘源控制和隔离。
将生产过程中散发的焊接粉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使其扩散,从而能够使通风除尘系统发挥最大的作用。
B、通风除尘系统。
③紫外线∶配戴焊接护目镜等个体防护用品。
④高温控制∶A、减少热源的热作用,即隔热;B、通风排走热量;C、局部降温冷却。
⑤劳动过程控制∶A、劳动组织和制度及劳动作息制度应合理;B、劳动强度和生产定额应科学安排,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应相适应等。
⑥应充分考虑人机工效,尽可能消除,或减小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如视力紧张等。
⑦生产环境控制∶A、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的遮挡。
B、厂房建筑或布局应合理,保证采光照明充足,通风顺畅;有毒和无毒作业不安排在同一车间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