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现状及污染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禽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数量快速增加,畜禽粪便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将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影响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针对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问题,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实施方案,积极予以防治,是当务之急。

二、现状分析1. 养殖密度高、污染物排放量大。

目前,我国畜禽养殖业主要采用密集式养殖,养殖场面积有限,而养殖密度高,导致污染物排放量大,排放的压力和风险也很大。

2. 畜禽养殖废物处理不当。

由于很多养殖场没有完善的废物处理设施,处理方式落后、不科学,污染物得不到有效处理,对环境造成了明显的污染。

3. 监管不到位。

由于对畜禽养殖业的管理力度不足,检查频率不高、效率不高,导致一些不合格的畜禽养殖场仍然存在,并且仍在生产经营,对环境和公众的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三、原则1. 结合实际情况,注重可持续发展。

制定防治方案,应当充分考虑养殖场的规模和地理环境特点,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强化各级政府部门的绩效考核。

加大对畜禽养殖业环保问题的督查力度,强化管理,确保方案的贯彻执行,同时对不合格的养殖场进行必要的处罚,以维护公共环境的整洁和人民身体健康。

3. 加强技术创新。

尝试更先进的养殖方式和垃圾处理设备,发展新型粪便处理技术,提高污染防治的效率和水平,改善城乡环境,并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四、措施1. 建立和完善废物处理设施。

针对不同规模的畜禽场所,制定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采用先进的废物处理设备,减少废物的排放,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排放标准,消除潜在的污染隐患,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

2. 建立畜禽养殖环保资金支持制度。

为各级环保部门提供资金支持,用于购买和升级废物处理设备、培训和研究过程中需要的费用等,以保证方案的有效实施。

3. 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

利用广告宣传、讲座、网站和论坛等多种形式,向公众和畜禽养殖业相关人员宣传环保知识,让大家了解和明确其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2024年县(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报告.pptx

2024年县(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报告.pptx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污染排放现状。我县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主要集中在养殖废水、粪便和恶臭气体等方面。据统计,我县 现有畜禽养殖场XXX余家,年产生养殖废水约XXX万吨,粪便约XXX万吨。这些污染物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到环 境中,对水体、土壤和空气造成了严重污染。
(二)防治工作成效。为减少畜禽养殖污染排放,我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目前,已 建成畜禽养殖废水处理设施XXX余座,处理能力达到XXX万吨/日;推广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建成有机肥生产 厂XX家,年处理粪便能力达到XX万吨;加强养殖场环境管理,督促养殖场配备相应的环保设施和设备。通过
(三)监管执法力度不够。虽然我县建立了严格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管体系,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 些问题。如监管人员数量不足、监管手段单一等导致监管执法力度不够;部分养殖场存在违法排污行为但未能得到 及时有效的处罚和整改等。
四、下一步解决计划及完成时限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县将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一)加强养殖场环保意识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发 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加强对养殖场的环保意识培训。同时加强对养殖场管理人员的环境法律法规培训,提升其环境保 护意识和能力。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完成对所有养殖场的环保意识培训。
(二)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力度。通过政策引导、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养殖场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力度。同 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为养殖场提供贷款等融资支持。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实现所有养殖场均配备相应的环保设 施和设备。
(三)加强监管执法力度。加强监管执法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执法能力。同时加强 对养殖场的日常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力度,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对存在违法排污行为的养殖场 依法进行处罚并责令其限期整改。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实现监管执法力度的全面提升。

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饲 养户 3 2户 , 栏 家 禽 6 3万 只 ; 存 栏 肉兔 存 . 年
禽粪便 及排 泄物 中 。
2 2 影 响 空 气 质 量 .
畜 禽粪 尿在微 生 物 的作 用 下 , 过 发 酵 会 产 经
生大量 的有 害恶臭气 体 , 如二氧 化硫 、 氨气 、 甲烷 、
1 0只 以 上 的饲 养 户 12 3户 , 栏 肉兔 2 . 0 8 存 51
等; 由禽类传 染 的 2 O余种 , 高致 病性 禽流感 、 如 禽 付伤寒 等 。这些传 染病 的病原 大量 存在 于家 畜家
( )4个 , 户 规模 户 生 猪 存 栏 总 量 5 2万 头 年 ; . 年
出栏 肉 牛 1 0头 以 上 的饲 养 户 3 2户 , 栏 肉 牛 存
9 5 ; 出栏 肉羊 5 3头 年 O只 以上 的 饲 养户 1 4户 , 5 存栏 肉羊 3 8 . 6万 只 ; 出栏 家禽 10 0只 以上 的 年 0
养户 都是人 畜 同院 。
1 4 污 染 物 处 理 情 况 .
源 普查 工作 , 深感 加 强 畜 禽养 殖业 的污 染 预防 已 成 为现 阶段 和将来 渭北地 区环境 保护 的紧迫任 务
和 重要 内容 。
截止 2 0 年底 , 县利 用 国家 沼气 项 目补助 08 全 资金 99 6 9 . 万元 , 建沼气池 83 0 6 6万 r3 修 3 个 . n。
刘 书 民 等 : 禽 养 殖 业 污 染 现状 及 防治 对 策 畜
的流动 而扩 散和传 播 。据测算 , 个年 出栏 1 一 O万 头 的猪 场 , 每小 时可 向大 气排 出近 1 8k 4 g氨 气 、 1 . g硫化 氢 、 4k 3 5k 2 g粉尘 和 1 个 菌体 , 些 4亿 这

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1. 引言1.1 畜禽养殖污染的定义畜禽养殖污染是指由于大规模的畜禽养殖活动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密集化程度的增加,其产生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畜禽养殖污染主要包括环境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和空气污染等方面。

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畜禽粪便排放过多导致周围环境恶臭、细菌病毒传播等问题。

水资源污染则是由于畜禽养殖废水排放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河流湖泊中引起水质污染,危害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

土壤污染主要是由于畜禽粪便中残留的农药、抗生素等化学物质渗入土壤,影响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生长。

空气污染则是由于畜禽粪便中产生的氨气、硫化物等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对周围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畜禽养殖污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消化系统问题等健康隐患。

要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我们需要加强环保意识,推行清洁生产,完善法律监管,共同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1.2 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主要包括:环境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以及危害人类健康等方面。

畜禽养殖污染会导致环境污染,大量的畜禽粪便和尿液排放会污染周围的环境,影响生态平衡。

废水中含有大量畜禽粪便和药物残留物质,会直接排放到水体中,造成水资源的污染。

养殖场周围的土壤也会受到污染,长期使用大量农药和化肥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畜禽粪便中释放的氨气、硫化物等物质会造成空气污染,对周围居民的健康造成威胁。

最严重的危害则是畜禽养殖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大量饲料添加剂、抗生素残留、致病菌传播等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的监管和治理非常重要,需要提高环保意识,推行清洁生产,并完善相关法律监管措施,以减少畜禽养殖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

2. 正文2.1 环境污染畜禽养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也在不断增加,给周围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中国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5、缺乏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鼓励措施
如在税收、信贷、用地、用电、补偿等方面没有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 从而导致商品有机肥价格居高不下。国家对畜禽粪便处理的补偿机制和 鼓励措施不足,企业往往因为经费问题而采取回避措施,致使对畜禽粪 便的处理效果不理想
、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防治的趋势
1、产业发展(总量增加、规模化水平提升)
畜禽养殖业发展和污染治理缺乏全局性规划和布局,规模畜禽养殖 场(户)的建设发展尚未完全纳入统一的审批管理。农民在缺乏政策导向和 技术引导的情况下,选择在住宅附近和村屯旁边发展畜禽饲养地,导致 农村生态环境较脆弱,另外污染容量较小的地区和部分饮用水源保护区 域也发展畜禽饲养场,给水源地和周边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完成禁养区划定。其中,2013年要力争完成国家水污染防治重
点流域和区域范围内县(市、区)的禁养区划定
污染减排能力建设达标。
全国畜禽养殖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较2010年分别减少8%、 10%以上。
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备污染防治设施的比例达到 50%以上,形成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削减能力140万吨、20万吨。
3、相应政策和环境管理严重滞后
我国现有畜禽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再加上认识、资金、 技术等方面原因,有些规定难以有效落实,现有的政策、法规大多数只 是原则上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
4、资金投入不足,技术设备落后
虽然我国在畜禽粪污处理技术装备上有一定的研究与创新,但与发达 国家相比还较落后,对畜禽粪污还缺乏经济有效的收集、处理和综合利 用技术,相关配套技术与设施也跟不上;创新技术太少,拥有自己知识 产权的技术、具有很好适应功能和有广泛推广价值的技术装备则更少。
、畜禽养殖业的污染特点
畜禽粪便产量大,增长快 规模化养殖场分布集中。近80%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 区和诸多大城市周围,中部地区数量不到总数的20%,而 整个西部地区仅占总数的1%左右。 畜禽粪便的土地负荷高。从畜禽粪便的土地负荷来看, 我国总体的土地负荷警戒值已经达到体系出一定环境胁迫 水平的 对居民影响大。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基本都建于对居 民会产生环境影响的区域范围内,一些地方的规模化畜禽 养殖场甚至就建在居民区内。许多地方已经造成了畜禽养 殖场业主与周围居民的环境污染纠纷。

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

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

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畜禽养殖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现代养殖方式的推广,畜禽养殖场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养殖场污染给周边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阻碍。

本文将从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对策两方面进行探讨。

1.废水排放污染严重养殖场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养分和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导致水质污染。

一些小型畜禽养殖场没有规范的污水处理设施,废水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流或地表水,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

2.粪便处理不当大量的畜禽粪便含有大量的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如果没有及时清理和处理,就会向空气中释放,造成空气污染。

粪便中的重金属、病原菌等也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

3.噪音和异味扰民养殖场规模大、密度高,会产生大量的噪音和异味,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干扰和影响。

尤其是夏季高温时,粪便发酵产生的臭味更加明显,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4.资源浪费严重畜禽粪便和废水如果不得到合理利用,就会成为一种资源的浪费。

养殖场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养分,可以用于农作物灌溉和有机肥生产,而粪便也可以用于沼气发电等资源化利用途径。

但是目前大多数养殖场都没有有效地进行资源化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二、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的发展对策1.加强畜禽养殖场污水处理政府应该出台更加严格的畜禽养殖废水排放标准,对于不符合排放要求的养殖场进行限产限养或责令停产整治。

要鼓励并支持养殖场进行污水处理设施的改造和更新,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净化率,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2.推广循环农业模式循环农业模式将畜禽粪便和废水利用于农田中,提高土壤肥力和提高农作物产量。

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减少水体和土壤的污染,还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化肥的使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3.加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畜禽养殖场建设沼气池,将粪便进行沼气发酵,产生生物能源。

洪湖市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洪湖市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洪湖市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洪湖市位于湖北省东部,是一个典型的农村畜禽养殖大县。

由于畜禽养殖密集,养殖规模大、产业链完整、养殖水平高等特点,使得畜禽养殖成为该市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在畜禽养殖带来经济效益的也伴随着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比如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不当、畜禽养殖污水排放等,导致了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的严重现状。

一、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1.猪舍废气污染由于大量猪只密集养殖,猪舍内产生的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其中包括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严重污染了周围的大气环境。

2.畜禽养殖污水排放养殖场内的污水通常都是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流或地下水中,导致河水污染,严重危害了周围的水资源。

3.畜禽粪便处理问题畜禽养殖产生的大量粪便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污染土壤,影响土壤的肥力,导致土地资源的损毁。

4.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不当养殖场的废弃物包括畜禽粪便、副产品等,如果不得到妥善处理,就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1. 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管理加快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引导畜禽养殖场合理处理废弃物,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2. 推广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用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比如利用发酵技术将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处理,生产有机肥料,并推广利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减轻土壤的化肥冲击,提高土壤的肥力。

3. 加大畜禽养殖技术改造力度引导养殖场合理规划建设,采用现代化养殖设备和技术,减少废气、污水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

4. 强化环保意识,严格落实环保政策加强对农村畜禽养殖场环保管理和监督,落实畜禽养殖场环境保护的责任,对环保政策不执行者进行严格处罚,推动农村畜禽养殖向环保型养殖转变。

5. 加强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技术研发加大对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力度,研究高效、低成本的污染治理技术,为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各级政府、畜禽养殖场主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治理。

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畜禽养殖污染是指养殖过程中,由于饲料残渣、排泄物、养殖废水等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所引发的环境污染,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治理和防止其带来的危害。

一、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1、土壤污染养殖场排泄物中的氮、磷、有机物等污染物经过土壤的渗透和转移,容易导致土壤酸化、结皮化和土壤团粒结构破坏,使土壤肥力下降,甚至导致土壤退化。

2、水体污染养殖废水中富含的氮、磷、有机物等营养物质会通过排放进入周边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大量繁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生态系统的破坏,对水质和水生生物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对人类饮用水、农业灌溉水等也带来危害。

3、空气污染养殖废气中含有氨、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随着粪便堆积、堆肥发酵等过程释放到空气中,对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和居民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4、生态破坏大量的饲料、饲养浪费、养殖废水等会直接排放到周围的自然环境中,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对土地、植被、野生动植物等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二、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措施1、科学养殖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应从源头控制,采取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减少废弃饲料、排泄物等污染物的产生。

通过合理的饲料配比、合理的饲养密度、定期清理饲料残渣、粪便等,减少废弃物的积累。

2、环保设施建设养殖场应积极配套建设环保设施,包括粪污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气体处理设施等,通过合理处理养殖废水和废气,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3、循环利用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工作,包括养殖废弃物的堆肥处理、废水中养分的回收利用等,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4、加强监管政府应加强对畜禽养殖业的监管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养殖业的排放标准和要求,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畜禽养殖行业的监督管理,防止养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5、科学技术支持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推动畜禽养殖业的绿色发展,开发和推广环保型养殖技术和设施,提高养殖效率,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现状及污染问题分析
1、规模化养殖场污染防治情况
通过对多家规模化养殖场的现场调研以及向环保、农业部门的咨询调查了解流域内禽畜业现状情况,总结出:流域内畜禽粪便的处理方式中主要以直接利用为主,占规模化养殖场比例30%左右。

粪便污水直接利用易对农村环境产生污染,尤其是暴雨径流使附近河流甚至饮用水井受到污染风险;此外,粪便直接排入鱼塘,畜禽粪便所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易使鱼塘成为传染病源;同时粪便废水也会在分解过程中消耗鱼塘里的大量氧,使鱼塘溶解氧浓度下降,容易导致鱼类死亡。

堆肥后农业利用的畜禽粪便处理方式所占比例为65%左右。

简易堆肥的处理方式不仅能杀死畜禽粪便中的细菌和病原微生物,而且设备和场地投资少,是目前台山市畜禽粪便的主要处理方式。

现畜禽粪便直接排入自然水体的比例占5%左右,对台山市地表水体和农村生态环境存在严重的隐患。

流域内养殖场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主要以厌氧处理+农业利用方式为主,调研发现82%的养殖场都建有沼气池,但约有25%的沼气池未达到相关技术要求,在降雨和非种植季节不能满足储存要求、给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2、养殖者环境管理情况
清粪方式、有无雨污分离、水污分离、干湿分离、堆粪场所、堆粪场所防雨防渗所占比例、污水处理设施比率等都直接或间接反映畜禽养殖场自身实施环境管理情况以及环境投资情况。

流域内规模化养殖场干清粪方式所占比例在85%左右,干清粪是减少环境压力,提高综合利用水平的有效手段,其水平的高低能够直接从一个侧面反映内部的环境管理水平。

养殖场雨污分流设施的比例在75%左右,台山年降雨量较大,雨污合流增加了污水产生量,另一方面,由于雨水混入污水,导致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正常。

固体粪便堆放场所占比例在30%左右,少数养殖场由于没有固定的防雨防渗粪便堆放场,出粪时直接将粪便出售给当地农民用于农业种植或水产养殖。

3.7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分析
1、畜禽养殖空间布局不尽合理
一是区域和流域养殖分布不均衡,部分区域畜禽养殖污染负荷较重。

部分养殖场距离地表水较近,或分布集中,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对区域水环境存在威胁。

二是缺乏统筹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台山市于2015年7月初出台了《关于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的通告》(台府〔2015〕5号),《通告》中将城市(建制镇)建成区、饮用水水源保
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工业园区等一定范围区域纳入了禁养范围,并明确“三区”的养殖管理要求。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经验来看,已划定的“三区”示意图的比例尺远低于1:50000的精度要求,禁养区的范围未能明确体现其范围边界,造成管理上的不便;像三合镇、冲蒌镇、北陡镇、斗山镇全部划定为禁养区与限养区,没有划定适养区,与当地养殖需求存在较大制约;此外,部分工业区周边按500m 范围设置为禁养区也过于严格;已划定的三区范围有待进一步优化调整的空间。

2、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不到位
(1)部分畜禽养殖场对粪污综合利用的设施设备不健全,不利于粪污的资源化。

是部分养殖场粪污处置设施运管措施落实不到位,运行效果差。

干清粪方式是减少环境压力,提高综合利用水平的有效手段,其水平的高低能够直接从一个侧面反映内部的环境管理水平,干清粪所占比重不高,干清粪方式有待进一步推广;部分生猪养殖场存在水冲清粪方式,沼气池及污水处理设施配建比例较低;也有部分虽有污水处理设施和沼气池,但运行维护不善;部分养殖场污染防治措施落后,处理方式过于简单,未作沉淀、发酵处理,就直接将粪便、污水排入田间、鱼塘;有的养殖场将粪堆放在场外,未进行防雨防渗,严重影响周边环境。

(2)对病死尸体的处理与处置,部分养殖场尚无设置专
用处置设施。

(3)畜禽粪便没有形成工业化生产成为有机肥,污水的沼气化处理数量少,质量不高。

(4)台山市畜禽养殖以猪、鸡、鸭、鹅为主,其中水禽养殖场粪便清理仍以水冲形式为主,粪污部分直接排入附近沟渠,严重污染当地地表水,生态养殖床及粪污固液分离处理等技术推广难度大。

(5)散养户饲养观念相对落后,饲养管理缺乏科学性,没有规范的粪尿治理设施,粪便利用率低,污废水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6)畜禽粪便未有效利用。

由于台山市农村人口大量减少,农作物大量使用化肥,农村普遍不再使用动物粪便作为肥料。

3、农牧脱节问题比较突出,急需向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方式转变
伴随着各区(市)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台山区域内整个农业生产体系中因缺乏规划布局导致农牧脱节
问题逐渐加剧。

一般情况下,每亩土地年消纳粪便量不超过5头猪(出栏)、200只肉鸡(出栏)、50只蛋鸡(存栏),0.2头肉牛(出栏)、0.4头奶牛(存栏)的产生量,考虑到有些规模化养殖场配套有沼气池,将每亩土地年消纳粪便量翻一倍,但调研显示仅30%的规模化养殖场配备了足够的
消纳土地或鱼塘,说明台山市规模化养殖场缺配套耕地的现实情况,农牧生产脱节。

4、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资金来源缺乏保障
一是近几年畜禽养殖成本(饲料、人力)逐年升高,受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和疫病冲击影响很大,畜禽养殖已成微利行业;二是很多小规模畜禽养殖场实力较弱,抗风险能力较差,在价格低迷时甚至面临生存危机,因此仅靠养殖场很难顾及或承担起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三是治污设施投入大且运行成本高。

很多养殖场存在投不起、或投得起运行不起的尴尬局面;四是受政府财力制约,污染防治的专项资金又很难以做到“普惠制”,养殖场仍需自筹资金建设或长期配套粪污设施运行费用。

5、基层畜禽养殖业技术服务体系薄弱
全市畜禽养殖业主大多为农村个体户,其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较低,普遍存在“有设施、不会用、懒得管、缺维护”的“重建轻管”问题,而与之相对应的技术服务和第三方治理运行维护体系较薄弱,基层科技推广机构和技术人员不稳定,适合各地区自然及经济条件的污染防治技术不成熟,清洁养殖和污染减排设施运行管理不到位,难于正确指导养殖场因地制宜地开展污染防治工作,部分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不健全,部分治理设施管理不善、运行不稳定。

6、畜禽养殖长效管理机制体制不健全,保障机制不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