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传媒战略与财务分析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的影视公司财务分析研究——以光线传媒为例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的影视公司财务分析研究——以光线传媒为例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的影视公司财务分析研究——以光线传媒为例摘要:本文通过运用哈佛分析框架对光线传媒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探索其竞争优势和未来发展潜力。
研究发现,光线传媒在市场表现和战略规划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财务风险和行业挑战。
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帮助公司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并提高竞争力。
引言光线传媒作为中国知名影视公司,在财务表现和业务拓展方面一直备受关注。
了解和分析其财务状况对于投资者、分析师和企业经营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运用哈佛分析框架对光线传媒进行详细的财务分析,以期揭示其竞争优势和未来发展的潜力。
一、公司概况1. 公司背景及历史光线传媒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中国北京。
公司主要从事电影、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制作发行,以及艺人经纪管理等业务。
多年来,光线传媒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备受观众喜爱的影视作品,树立起了良好的口碑和知名度。
2. 经营地域和规模光线传媒在国内外多个城市设有分支机构和办事处,形成了较广泛的市场覆盖。
目前,公司拥有一支强大的创作和制作团队,以及一批优秀的演员和导演合作伙伴。
二、财务表现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通过分析光线传媒的资产负债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公司拥有较稳定的资产规模,其中以电影和剧集版权类资产为主要组成部分。
(2)短期负债较多,需要严格控制流动负债的增长。
(3)公司负债结构相对健康,没有明显的偿债风险。
2. 现金流量表分析通过分析光线传媒的现金流量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公司近年来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表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这表明公司经营状况较好。
(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主要用于购买版权和设备等,展示了公司在创作和制作方面的投资意愿。
(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主要来源于融资活动,显示公司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
三、哈佛分析框架应用1. 竞争优势分析(1)供应链:光线传媒与许多电影院、电视台等合作,形成了庞大的供应链网络,确保了作品的广泛传播和推广。
光线传媒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2012-2015 年度财务报表分析14-2 财管班级:姓郭永芳名:学号:03目录一、公司概况. .................................. - 2 -二、横向分析. .................................. - 2 -(一)研究对象. ............................... - 2 -(二)行业市场概况. .............................. - 2 -(三)同行三家公司财务数据对比. ......................... - 3 -1.三家公司财务数据对比. ......................... - 3 -•偿债能力分析 ................................ -6 -•营运能力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 ................................ -7 -•发展能力分析................................. -7 -2.横向分析总结. ......................... - 8 -三、纵向分析. ................................. - 9 -(一)偿债能力分析. ............................ - 9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 - 9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 - 10 -(二)盈利能力. ............................. - 11 -(三)资产运营能力分析. ........................ - 11 -四、总结及建议. ............................... - 12 -附录一:..................................... - 13 -附录二:..................................... - 14 -附录三:..................................... - 16 -附录四:..................................... - 20 -、公司概况光线传媒(ENLIGHT MEDIA成立于1998年,经过10年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传媒娱乐集团,其日播娱乐资讯节目《娱乐现场》、《音乐风云榜》均已连续播出10年以上。
财务报告分析光线传媒(3篇)

第1篇一、引言光线传媒(股票代码:300174)作为中国领先的影视制作和发行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通过分析光线传媒的财务报告,对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盈利能力分析1. 营业收入分析根据光线传媒近年来的财务报告,我们可以看到,公司营业收入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以下为光线传媒2018年至2020年的营业收入情况:年份营业收入(亿元)2018年 37.322019年 42.962020年 50.10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光线传媒的营业收入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实现了稳步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加大影视项目投入,以及积极布局线上线下产业链。
2. 净利润分析净利润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以下为光线传媒2018年至2020年的净利润情况:年份净利润(亿元)2018年 3.522019年 4.192020年 5.28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光线传媒的净利润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也实现了稳步增长,这表明公司在主营业务方面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3. 盈利能力指标分析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光线传媒的盈利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指标进行分析:(1)毛利率:毛利率是指企业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之间的差额,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以下为光线传媒2018年至2020年的毛利率情况:年份毛利率(%)2018年 44.742019年 46.342020年 47.52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光线传媒的毛利率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说明公司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2)净利率:净利率是指企业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以下为光线传媒2018年至2020年的净利率情况:年份净利率(%)2018年 9.432019年 9.732020年 10.56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光线传媒的净利率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说明公司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光线传媒财务分析报告

光线传媒财务分析报告光线传媒公司财务分析报告一、财务概况光线传媒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知名的影视娱乐产业公司。
截至2021年年底,公司总资产达到20亿人民币,年度总收入达到8亿人民币。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电影、电视、网络和音乐等方面。
2019年,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了拥有资深股权投资、金融和电影制作等优秀团队的全球化影视娱乐公司。
二、财务比率分析1.偿债能力公司偿债能力较强,2019年和2020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9.1%和47.8%,较为稳定。
目前公司的短期债务占总负债的比例较小,说明公司短期偿债压力较小。
同时,公司经营现金流充足,可以有效避免因长期负债而导致的偿债困难。
2.获利能力公司的获利能力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截至2020年年底,公司的毛利率达到57.6%,净利率为18.6%,2020年年度净利润为1.5亿人民币。
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具有丰富的资源整合和影视制作能力,以及公司的数字化业务和优质内容。
3.成长能力光线传媒公司的成长能力也表现良好。
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连续多年保持增长,且增长速度稳定。
而且2021年初,公司宣布计划进一步扩大它的影视娱乐产业版图,加大对内容产业的投入,展开版权输出、IP打造等新业务。
这些举措将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牵引力。
三、风险提示1.产业竞争的不确定性影视娱乐产业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因此,公司需要继续加强技术投入,开发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电影、电视、网络和音乐等产品,同时在市场中保持先进地位。
2.政策风险近年来,文化市场监管政策日益严格,政府对于电影、影视等文化产品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政策风险仍然存在,尚需注意相关发展动态。
四、结论综合以上财务比率分析,在公司成立30年来,光线传媒一直保持着健康、持续的增长态势,获利能力持续保持较高水平,未来还有广阔的市场。
但是,也要注意所面对的行业竞争及政策风险,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继续掌握市场趋势,实现公司长期稳健可持续发展。
光线传媒财务报表分析

-10869.4
75424.7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0
750.35
5.88
4
5.88
754.35
1199.46
1576.14
20100
67969.9
0
0
21299.5 -21293.6
69546 -68791.7
2014年
75886.8 79994.1
88283 -8288.87
397.5 750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资产负债率 负债权益比
偿债能力分析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20.00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0
2011年 17.37 16.13
2011年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2012年 11.07 10.27
2013年 3.62 3.12
0 687199 9895.82 697095
800000 700000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应付账款 所有者权益
2014年
2015年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投资收益
总资产报酬率 18.68%
资产收益率
9.29%
销售利润率
25.19%
权益报酬率
9.83%
2012年 19.38% 14.38% 30.01% 15.60%
2013年 17.11% 12.66% 36.27% 14.78%
300251光线传媒2023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光线传媒2023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综合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2022年三季度利润总额亏损11,022.62万元,2023年三季度扭亏为盈,盈利18,208.71万元。
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
在营业收入迅速扩大的同时,企业在扭亏的基础上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利润增长,但这种扭亏增收主要是应收账款迅速增长的贡献。
二、成本费用分析2023年三季度营业成本为20,982.69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15,814.55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32.68%。
2023年三季度销售费用为188.22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106.34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77%。
从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3年三季度销售费用增长的同时收入也有较大幅度增长,企业销售活动取得了明显市场效果,销售费用支出合理。
2023年三季度管理费用为1,715.97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1,583.31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8.38%。
2023年三季度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12%,与2022年三季度的15.49%相比有较大幅度的降低,降低10.36个百分点。
本期财务费用为-953.52万元。
三、资产结构分析2023年三季度存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明显下降。
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下降。
预付货款占收入的比例下降。
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流动资产增长慢于营业收入增长,并且资产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
与2022年三季度相比,资产结构趋于改善。
四、偿债能力分析从支付能力来看,光线传媒2023年三季度是有现金支付能力的,其现金支付能力为214,332.21万元。
从企业当期资本结构、借款利率和盈利水平三者的关系来看,企业增加负债不会增加企业的盈利水平,相反会降低企业现在的盈利水平。
五、盈利能力分析光线传媒2023年三季度的营业利润率为54.25%,总资产报酬率为7.76%,净资产收益率为7.84%,成本费用利润率为80.83%。
光线传媒业绩评价分析

光线传媒业绩评价分析光线传媒是中国颇具影响力的文化传媒公司之一,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北京。
公司主要从事影视节目的制作、发行和推广,旗下拥有多家子公司和合作伙伴,在国内外拥有广泛的影视资源和产业布局。
多年来,公司秉承“帮助每一个人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的宗旨,不断引进国际先进的制作理念和技术,致力于推动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
对光线传媒业绩进行评价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财务业绩分析根据公司公布的财务数据,光线传媒在近几年的业绩表现可谓斐然。
从2017年至2020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分别为29.25亿元、35.85亿元、43.53亿元和53.22亿元,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
而净利润方面,公司也保持了较高增长,由2017年的4.02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6.98亿元,同比增长率达到了近75%。
这表明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具备了良好的盈利能力,能够持续稳健的发展。
二、市场地位分析光线传媒在中国影视产业中的地位较为显赫。
公司在多个领域具备一定垄断地位,例如在电影发行、院线经营和影视制作方面。
光线传媒通过对国内外优质电影的引进和自主制作,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影响力,同时也拥有了较为稳固的市场渠道和受众基础。
近年来,光线传媒不断加强与国际一流制作公司的合作,提升了国际影视作品的引进和制作水平,进一步扩大了公司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三、内容制作能力分析光线传媒在影视节目制作方面具备较强的能力。
公司注重引进国际先进的制作理念和技术,拥有一支优秀的制作团队和艺人资源。
公司还以多元化的内容体系为支撑,包括了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多种类型的作品,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在内容制作上,光线传媒不断创新,积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和乡土特色,推出了一系列备受好评的作品,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影视产业的内容形态。
四、风险防控能力分析在面对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时,光线传媒也展现出了较强的风险防控能力。
通过适时调整业务布局,坚持高质量发展,严格控制成本开支和资金利用,公司在面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时,能够稳健发展,并最终获得了一定的收益。
光线传媒的财务报表分析

光线传媒——战略分析
行业环境分析(SWOT)
优势 定位明确,思路长远。市场需求,步步为营。
踏实实干,栏目过硬。品牌宣传,产业链接。 以活动带动营销,以节目制作为核心 劣势 ① 国有电视台的垄断体系,使得民营媒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② 缺少像其他媒体一样有自己的卫视所支撑,这使得光线在 民间基础观众上的宣传度和知名度受到障碍和节制。 ③ 开放式多合作体制使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分兵作战 依然会导致内部运作的阻滞和不适,要在适度开拓领域的 基础上不断做到自我调整从而避免过度膨胀井喷后带来的 不利影响。
6 光线传媒的财务报表分析
光线传媒——战略分析
内部资源分析
网络资源 建立了基本覆盖全国范围的电视节目联供网,是国内为
数不多的通过建立节目联供网的方式实现节目整合运营的节目内 容运营商。 财务资源 公司经营情况良好,各经营部门按照年度经营计划积极 有序开展工作,各项主营业务均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 人力资源 公司已通过业内知名的节目制作平台和电影发行平台, 吸引和培养了由优秀的创意策划人员、主持人、制作队伍、导演 等人才组成的、经验丰富的节目、影视剧发行业务团队 组织资源 光线电视从组织结构的设置上摈弃了传统电视台即便是 同一频道的不同栏目也各自为政、五脏俱全的制作体系,各生产 环节同时负责操作各档节目,变传统的节目、频道的事业部制为 直线职能制 品牌资源 公司的标志“e” 标成为传媒娱乐界知名的品牌标志, 建立了业内颇具影响力的娱乐信息传播平台,通过“音乐风云榜 颁奖盛典”等一系列演艺活动的举办,使得公司建立了娱乐节目 的的长久品牌
4
光线传媒的财务报表分析
光线传媒——战略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PES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线传媒有限公司————投资分析报告ENLIGHT MEDIA10级会计一班第二小组2013年9月22日目录一、公司摘要 (3)二、外部环境分析(PEST) (4)(一)政治环境(political) (5)(二)经济环境(Economical)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社会环境(social) (7)(四)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8)三、内部资源分析 (9)(一)网络资源 (9)(二)财务资源 (10)(三)人力资源 (11)(四)组织资源 (11)(五)品牌资源 (12)(六)企业文化 (13)四、行业环境分析(SWOT分析) (9)(一)优势与劣势分析(SW)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机会与威胁分析(OT) (16)五、财务分析 (19)(一)、光线传媒的偿债能力分析 (19)(二)、光线传媒营运能力分析 (23)(三)、光线传媒盈利能力分析 (23)六、风险分析 (33)(一)风险与β系数概述 (33)(二)、贝塔系数的计算 (33)(三)、光线传媒集团公司的贝塔系数分析 (34)七、光线传媒集团的估值 (35)(一)、股票估值概述 (35)(二)、股票估值的方法 (35)(三)、光线传媒集团公司的股票估值 (37)八、资本结构 (38)(一)资本结构概述 (38)(二)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比例关系 (40)(三)资产负债率 (41)(四)股东权益结构 (43)(五)调整资本结构的几种举措 (43)九、发展前景评估 (44)(一)财务分析 (44)(二)业务优势 (46)十、综合结论 (50)投资报告分析—光线传媒有限公司【摘要】本文先对光线传媒集团公司股份作了简介,再对其财务状况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对其风险进行分析、分析光线传媒集团公司与同行业的β系数进行比较分析,估算了其价值以及对资本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
综合评价光线传媒集团公司股票值得持有,建议谨慎买入。
【关键词】公司摘要财务分析β系数估价资本结构一、公司摘要证券代码:300251 公司名称:光线传媒有限公司(ENLIGHT MEDIA)公司中文简称:光线传媒(一)公司简介:光线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线传媒)成立于1998年,注册资本为5.06亿。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传媒娱乐集团。
光线传媒(控股)由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两个独立运营的公司组成。
光线传媒的定位是中国最大的多媒体视频内容提供商和运营商。
其经营范围许可经营项目包括: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发行;经营演出及经纪业务。
一般经营项目有: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国内及外商来华广告;信息咨询(除中介除外);承办展览展示;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技术开发、技术服务。
光线传媒是中国最大的电影和电视剧公司之一,涵盖娱乐资讯、综艺节目和生活类节目;拥有全国最大的地面电视节目联播网,覆盖全国所有地市级以上城市,更有上百个城市频道每日在黄金时间连续播出;是国内最大的演艺活动公司之一;是中国娱乐整合营销的先行者。
光线的日播娱乐资讯节目《娱乐现场》、《音乐风云榜》、《影视纪》、《最佳现场》,均已连续播出10年以上。
通过持续的改进和创新,始终领导电视潮流,成为同类节目的榜样。
在综艺节目和生活类节目领域,光线后来居上,成为卫视及各级电视台首选的合作伙伴。
光线引人注目的E标已经成为电视界著名标志之一,被观众和广告商视为收视率的保证。
光线聚焦娱乐领域,见证了中国娱乐界的变幻风云,成为影视音乐作品、明星和娱乐事件首选的信息传播平台和对中国娱乐界影响最大的民营公司。
光线也是国内重要的电视剧制作和营销公司,未来将向全新的电视剧发行平台发展。
公司正在打造新型艺人经纪公司,在主持人领域首屈一指。
光线的娱乐内容已经实现了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和经营,内容的策划、制作、包装、发行、广告和增值业务等各个环节,专业分工、环环相扣,加上强势的品牌影响力和资源共享的内容协同效应,使光线可以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并保持稳定的质量。
而发行网络的不断扩大和整合营销手段的不断丰富,使节目内容价值实现最大化。
(二)光线传媒理念理念——新锐创造财富传媒娱乐一体化——身处传媒与娱乐的最佳交点,体现传媒与娱乐的完美结合传媒娱乐工业化——工业化流水线方式生产娱乐内容,竞争对手无法超越传媒娱乐品牌化——“e”是中国最有价值的娱乐和传媒品牌数一数二——所做项目在市场上排行第一第二,才被保留资源共享——把内容和系统资源的协同效应发挥到极至名利双收——让企业和员工因影响力而拥有财富二、外部环境分析(PEST)PEST分析法是战略外部环境分析的基本工具,它通过政治的(Politics)、经济的(Economic)、社会的(Society)和技术的(Technology)角度或四个方面的因素分析从总体上把握宏观环境,并评价这些因素对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制定的影响。
(一)政治环境政治环境是指政府的行政性行为和法律,它们的稳定性及对企业活动的影响。
电视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作为官方的宣传机构是电视的唯一属性,“事业建制”其实就是这种观念的制度化体现。
进入90年代后半期,这种单一属性的传统观念得到逐步修正和补充,电视传媒既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喉舌,又是前途远大的朝阳产业,这已成为电视主管机关、电视媒体自身和理论学术界越来越普遍的一种共识。
据有关统计数字表明,1997年至2012年,我国电视频道数量和播出时间不断增长,拥有电视频道超过2000个,年播出时间达到1000万小时,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大量的频道需要大量的节目填充,由于目前全国电视节目市场需求还很大,因此影视制作业发展的空间很大。
以往电视节目的制作主要由各电视台自己制作,自己播出,随着电视媒体逐步走向市场,原有的制播一体化小农经济式的自产自销的运作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各电视台正在逐步推行制播分离,即除了新闻等特殊节目外,电视台不再负责一般节目的制作,而是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节目的购买,编排和播出上,因此象光线传媒这样的媒介内容供应商就有了发展的空间。
长期以来许多民营资本都十分看好媒体产业,但我国传媒业一直受到有关部门的严格规范,社会资本进入这个行业的政策壁垒较高。
随着广电系统逐步推行制播分离,电视节目制作已允许业外资本进入。
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向北京英氏影视等8家民营公司发放了甲种电视剧制作许可证。
2004年2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大广播影视市场的开放力度,逐步放宽市场准入,吸引、鼓励国内外各类资本广泛参与广播影视产业发展,不断提高传媒产业的社会化程度。
政策的逐步放宽,为致力于传媒业发展的民营资本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同时又审批了光线传媒等14家民营影视制作机构。
可以预见国家将不断降低广电行业的准入门槛,也势必给中国民营电视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指影响经济类媒体运营的经济因素,如媒体的赢利和消费者用于经济类媒体的消费情况。
宏观经济决策决定政府对媒体的经济政策。
在计划经济时代,媒体无偿获得政府财政支持,所以不存在经营压力问题。
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向企业转型,宏观经济就对媒体的兴衰起决定性的作用。
从宏观上看,经济类媒体的经营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
国家经济环境好,经济类媒体的经营收益就高。
但是如遇到金融危机,经济类媒体经营也不可避免出现萎缩。
同时,经济类媒体的特点是受地域性的限制很小,所以不存在受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公司电视节目业务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节目广告收入,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将影响客户广告投放,进而影响公司业绩。
在经济增长时,企业的广告营销支出较多,在电视台的广告投放量较多,对公司的节目贴片广告、植入广告、冠名广告以及结合大型演艺活动的整合广告营销需求增加;在经济衰退时,企业的广告营销支出将减少,在电视台的广告投放量减少,也会相应减少对各种广告形式的采购金额。
虽然我国经济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公司的电视节目业务的持续发展。
公司电影业务所处的电影行业主要为消费者提供电影这一偏中高端的文化消费品。
作为非日常必需品,电影的主要消费群体以中高收入消费者为主,正向的需求收入弹性较高。
在经济增长时,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用于文化方面的支出相应增加,电影市场繁荣;而在经济衰退时,居民的收入水平虽有所下降,但受消费习惯的影响,电影消费群体用于电影方面的支出并未同步减少,电影市场并不会必然同时陷入低谷甚至还可能出现增长。
通过对国际成熟电影市场——美国电影市场随经济周期变化情况的研究,电影产业在面对经济周期起伏的时候表现出较强的抗衰退能力。
在好莱坞,“经济不景气,电影更繁荣”已为业内所普遍认同。
自2003 年国家广电总局建立电影数据统计以来,我国电影票房收入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了持续高速的增长。
我国电影市场相对国际市场而言,市场化运作的时间较短,总体规模偏小,因此发展速度更快,发展空间更大,但这并不能保证国内电影行业必定与国际成熟市场一样具有较强的抗周期性。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公司的电影业务的持续发展。
近年来,得益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对文化娱乐产品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均快速提升。
作为文化娱乐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影市场已连续多年实现电影票房的快速增长,这吸引了各类社会资本(国有、民营、外资)积极进军电影业淘金,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电影业的良性快速发展。
国家广电总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电影票房从2003年的约9亿元增长到2009 年 62.06 亿元的规模,增幅约5.75 倍,年复合增长率约40%。
2010 年我国电影市场票房收入达到101.72 亿元人民币,较2009 年增长63.9%,位居全球电影票房市场的前十名。
国产影片票房占总票房的一半以上,大制作和中小制作的国产影片票房均快速上升。
2003 年至今,国产影片(含中外合拍影片)产量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0%。
截至2010 年底,我国已形成了年产 526 部故事影片的产业规模,较2009 年456 部增幅达15%,仅次于印度和美国位列全球第三位。
2010 年中国国内电影票房总收入是101.72 亿元,经过11 年时间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翻了10 倍。
这是中国电影非常重要的成就。
国民经济的总量增长幅度是8.3%,整个文化产业的增长幅度是 17%,电影界的增长幅度是36%。
文化产业超过国民经济增长的一倍,电影超过文化产业增长的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