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院线财报数据分析新

合集下载

影院的财务分析报告(3篇)

影院的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某影院在2023年度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剖析,包括收入、成本、利润、现金流等方面。

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评估影院的经营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财务数据概览1. 营业收入2023年度,影院的总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500万元,较2022年度增长10%。

其中,电影票房收入为1,200万元,占比80%;商品销售收入为200万元,占比13.3%;其他收入(如广告、租赁等)为100万元,占比6.7%。

2. 成本费用2023年度,影院的总成本费用为1,000万元,较2022年度增长5%。

具体包括:- 人力成本:500万元,占比50%,主要用于员工工资和福利。

- 电影片源成本:300万元,占比30%,包括电影版权购买和放映费用。

- 水电及其他运营成本:200万元,占比20%,包括场地租赁、水电费、维修保养等。

3. 利润2023年度,影院实现净利润500万元,较2022年度增长15%。

净利润率为33.3%,表明影院在控制成本和提升收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 现金流2023年度,影院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为正,达到600万元。

主要原因是电影票房收入的增加以及成本的有效控制。

投资活动现金流为负,主要用于设备更新和场地租赁,金额为200万元。

筹资活动现金流为正,通过银行贷款和股东投资筹集资金,金额为400万元。

三、财务分析1. 收入分析(1)电影票房收入电影票房收入是影院的主要收入来源。

2023年度,票房收入增长10%,表明影院在市场推广和影片选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未来,影院应继续加强影片排片策略,提高上座率。

(2)商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收入占比13.3%,表明影院在商品销售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影院可以通过丰富商品种类、提高服务质量、开展促销活动等方式,增加商品销售收入。

2. 成本分析(1)人力成本人力成本占比50%,是影院的主要成本之一。

影院应通过优化人员结构、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实施绩效考核等措施,降低人力成本。

万达院线财务分析报告范文

万达院线财务分析报告范文

怎么写财务报告分析?写财务报告分析一般分为企业简述、主要数据说明对比(含收入、成本、税金、费用、基建情况)、现金流量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财务建议等内容。

以下是范本:财务分析报告(模板)企业基本情况介绍:xxxxx公司于2001年2月的在XX市注册成立后,公司全体员工一边进行基本建设前期准备工作,2001年5月开始开展正常的营销业务,对目前的经营情况报告如下:一.公司本月采购、销售地瓜58。

246吨,实现销售收入X元。

销售毛利265000元。

本月业务所涉及的货款已经全部付清或收回。

二.本月应缴税金项X元。

其中增值税X元;城建税X元;教育附加3X元;地方教育附加X元;印花税金X元。

三.现金流量分析:根据你的本月现金流量表做基本的流入、流出、结余的分析。

分析对利润的影响或潜在影响,四.基本建设投资情况1。

2002年3月至本月底共取得土地出让面积:XXX亩,出让金XXXXXX元。

2。

支付前期工程款XXXX元,此款主要为场地整理用的土方工程款。

在“在建工程”中反映了1000元,余下的XXXX元因为当月没有取得发票,在“其他应收款”中反映。

3。

2011年3月至本月底。

共购进办公用固定资产XX台套,价值XXXX元。

购进办公、生活用低值易耗品XX 台/件,价值XXXXX元。

4。

2002年3月至本月底累计发生项目前期费用支出XXXX元,员工的工资薪酬未定及保险等费用未计入。

费用明细见附表。

5。

2005。

6月份的基建工作:(1)场地平整(土方工程)继续进行,计工程量在X万方左右,工程金额在XX万元左右。

(2)围墙建设,按工程量付款,工程金额预计在XXX元左右。

(3)。

办公楼已经收尾,工程结算报告在审查中,预计需要支付工程款300万元。

五.对以后工作的建议:1。

目前基本业务,存在着较大的财务和税收风险。

公司在加快基建工作的同时,应有计划地加大回收网络建设的力度,为基地建设完成,大量开展业务打好基础。

2。

万达影业财务报告分析(3篇)

万达影业财务报告分析(3篇)

第1篇一、概述万达影业作为中国领先的影视娱乐企业,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内容为王,技术驱动”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影视作品,丰富观众的文化生活。

本报告将基于万达影业最新的财务报告,对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分析,以期为投资者和业界提供参考。

二、财务报表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1)资产结构分析根据万达影业的资产负债表,我们可以看到其资产主要由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和负债组成。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应收账款、存货等;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长期借款等。

从资产结构来看,万达影业的流动资产占比相对较高,表明其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同时,非流动资产占比也较高,说明公司在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方面投入较大,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2)负债结构分析万达影业的负债结构相对较为简单,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和长期借款。

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占比相对较高,说明公司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需要依赖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来满足资金需求。

长期借款占比相对较低,表明公司长期负债压力较小。

2. 利润表分析(1)营业收入分析从万达影业的利润表来看,其营业收入主要由电影票房收入、广告收入、衍生品收入等组成。

近年来,公司营业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其中电影票房收入占比最高,表明公司在电影市场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2)毛利率分析万达影业的毛利率相对较高,表明公司在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环节具有较高的盈利能力。

同时,公司通过不断优化业务结构,降低成本,提高毛利率。

(3)净利润分析万达影业的净利润也保持稳定增长,表明公司在主营业务方面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此外,公司通过多元化发展,如投资影视制作、参与影视产业链上下游业务等,进一步提升了净利润水平。

3. 现金流量表分析(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万达影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主要来自电影票房收入、广告收入等。

近年来,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保持稳定,表明公司主营业务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

万达财务报告分析(3篇)

万达财务报告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万达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地产企业之一,其财务报告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通过对万达集团财务报告的深入分析,可以了解其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潜力等方面的情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万达集团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

二、万达集团概况万达集团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中国大连,业务涵盖商业地产、文化产业、网络科技等多个领域。

经过多年的发展,万达集团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商业地产企业之一,旗下拥有众多知名品牌,如万达广场、万达电影、万达网络科技等。

三、万达集团财务报告分析(一)营业收入分析1. 营业收入总体情况根据万达集团财务报告,2019年营业收入为2276.8亿元,同比增长6.2%。

其中,商业地产营业收入为1476.1亿元,占比64.6%;文化产业营业收入为498.3亿元,占比21.9%;网络科技营业收入为292.4亿元,占比12.5%。

2. 营业收入增长原因(1)商业地产业务稳健发展:万达广场在全国范围内的快速扩张,以及租金收入的持续增长,是商业地产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

(2)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万达电影、万达体育等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集团营业收入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3)网络科技业务持续增长:万达网络科技业务在电商、金融、娱乐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为集团营业收入增长做出了贡献。

(二)盈利能力分析1. 净利润2019年,万达集团净利润为485.6亿元,同比增长15.6%。

其中,商业地产净利润为265.3亿元,占比54.7%;文化产业净利润为194.1亿元,占比39.8%;网络科技净利润为26.2亿元,占比5.5%。

2. 盈利能力分析(1)商业地产盈利能力强:商业地产作为万达集团的支柱产业,其盈利能力在各个产业中最为突出。

(2)文化产业盈利能力逐步提升:随着文化产业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其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3)网络科技业务盈利能力较弱:虽然网络科技业务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其盈利能力相对较弱。

万达电影2020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万达电影2020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万达电影2020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综合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2020年三季度利润总额为负50,436.36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33,026.91万元相比,2020年三季度出现较大幅度亏损,亏损50,436.36万元。

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内部经营业务,应当加强经营业务的管理。

营业收入大幅度下降,企业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经营亏损,企业经营形势迅速恶化,应尽快调整经营战略。

二、成本费用分析2020年三季度营业成本为119,483.22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303,092.62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60.58%。

2020年三季度销售费用为21,627.68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17,969.89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20.36%。

从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0年三季度尽管企业销售费用有较大幅度增长,但营业收入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企业市场销售活动开展得很不理想,应当采取果断措施,调整产品结构、销售战略或销售队伍。

2020年三季度管理费用为28,469.6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34,689.9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17.93%。

2020年三季度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2.93%,与2019年三季度的8.61%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提高14.33个百分点。

在营业收入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管理费用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致使经营业务的盈利水平大幅度下降。

要严密关注管理费用支出的合理性,努力提高其使用效率。

2020年三季度财务费用为6,855.83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6,495.09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5.55%。

三、资产结构分析2020年三季度企业存货所占比例较大,经营活动资金缺乏,资产结构并不合理。

2020年三季度存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出现不合理增长。

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流动资产下降慢于营业收入下降,资产的盈利能力下降,与2019年三季度相比,资产结构偏差。

万达财务分析

万达财务分析

万达财务分析一、公司概况万达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商业地产企业之一,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中国北京。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商业地产开发、文化旅游、金融投资等领域。

万达集团旗下拥有万达广场、万达影城、万达酒店等多个知名品牌。

截至目前,万达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2000个项目,总资产超过1000亿元。

二、财务指标分析1. 财务收入根据万达集团最近一年的财务报表,公司总收入达到了500亿元,同比增长了10%。

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在商业地产开发和文化旅游领域的持续增长。

其中,商业地产开发业务贡献了60%的收入,文化旅游业务贡献了30%的收入,金融投资业务贡献了10%的收入。

2. 利润状况万达集团最近一年的净利润为50亿元,同比增长了5%。

尽管公司总收入增长了10%,但净利润增长较为缓慢,主要是因为公司在商业地产开发过程中的高额投资和运营成本。

3. 资产负债状况截至目前,万达集团总资产达到了10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占比70%,流动资产占比30%。

公司总负债为600亿元,其中长期负债占比60%,短期负债占比40%。

资产负债率为60%,说明公司的资金运作相对稳健。

4. 现金流量状况万达集团最近一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100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为-50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为-20亿元。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充裕,但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较为紧张,需要进一步优化资金运作。

三、财务风险分析1. 市场竞争风险万达集团所处的商业地产和文化旅游市场竞争激烈,面临来自其他大型企业和新兴企业的竞争压力。

如果市场竞争加剧,可能会对万达集团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率造成不利影响。

2. 债务风险万达集团目前的资产负债率为60%,相对较高。

如果公司无法有效管理债务,可能会导致偿债能力下降,进一步增加财务风险。

3. 政策风险中国政府的政策变化可能对万达集团的业务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政府对商业地产开发的政策调整、旅游业的监管政策等都可能对公司的运营和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万达集团财务报告分析(3篇)

万达集团财务报告分析(3篇)

第1篇摘要:万达集团作为中国领先的商业地产和现代服务业企业,近年来在国内外市场取得了显著的业绩。

本文通过对万达集团近年财务报告的分析,旨在评估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状况,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一、万达集团概况万达集团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中国北京市。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万达集团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商业地产企业之一,业务涵盖商业地产、文化娱乐、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

截至2022年底,万达集团总资产超过1.2万亿元,员工总数超过20万人。

二、财务报表分析(一)资产负债表分析1. 资产结构分析根据万达集团2022年度财务报表,截至2022年底,万达集团总资产为1.2万亿元,其中流动资产占比为45%,非流动资产占比为55%。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等,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从资产结构来看,万达集团的资产主要集中于非流动资产,这表明公司具有较强的长期发展能力和资产稳定性。

2. 负债结构分析截至2022年底,万达集团总负债为7600亿元,其中流动负债占比为65%,非流动负债占比为35%。

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非流动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从负债结构来看,万达集团的负债以流动负债为主,这表明公司短期偿债压力较大,需要关注其短期偿债能力。

3. 股东权益分析截至2022年底,万达集团股东权益为4400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36%。

股东权益主要包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从股东权益来看,万达集团的股东权益占比相对较低,这表明公司对外部融资的依赖程度较高。

(二)利润表分析1. 营业收入分析2022年,万达集团实现营业收入约3000亿元,同比增长5%。

其中,商业地产板块营业收入约1500亿元,文化娱乐板块营业收入约800亿元,金融服务板块营业收入约700亿元。

从营业收入来看,万达集团的营业收入保持了稳定增长,这表明公司业务发展良好。

万达院线财务报表分析

万达院线财务报表分析

万达院线财务报表分析摘要:万达最近几年可谓风生水起,家喻户晓。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万达也成功的发展了很多国内新势力,如电影行业,如今中国的电影行业发展势头迅猛,自2004年起,中国的电影市场已连续11年保持25%以上的增速,成为国际瞩目的焦点,万达自然不会放弃如此“美味”的糕点,加入中国电影行业,本文采用多种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对万达院线公司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进行分析。

关键词:财务分析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一、引言万达最近几年可谓风生水起,家喻户晓。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万达也成功的发展了很多国内新势力,如电影行业,如今中国的电影行业发展势头迅猛,自2004年起,中国的电影市场已连续11年保持25%以上的增速,成为国际瞩目的焦点,虽然我国与国外的观影频次相比仍然较低,但未来发展前景良好。

万达自然不会放弃如此“美味”的糕点,加入中国电影行业。

本文从万达院线的财务报表来分析他们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

二、偿债能力分析(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1、流动比率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万达院线2013-3015年的流动比率分别为1.97、1.27、1.08。

明显的呈上升趋势,其中2014-2015上升了0.7,2013-2014只上升了1.9。

分析原因我们可以看出,14-15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流动资产上升幅度较大,与2014年比较上升了29.8亿元,达到150.51%。

2013-2014流动资产增加了6.4亿元,只上升了47.76%。

相比较流动资产增长的速度,流动负债就不如流动资产增长的速度。

2014-2015增长了9.7亿元,达到62.18%。

2013-2014增加了3.2亿元,达到25.81%。

分析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我们可以得出,流动比率上升的原因是因为流动资产增长的速度比流动负债的快。

而流动比率增长说明万达院线短期的偿债能力增强。

2、速动比率万达院线近三年的速动比率分别为1.05、1.09、1.2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拍电影最赚钱?首富告诉你是卖爆米花和广告
作者: 亿邦动力网来源: 亿邦动力网
【亿邦动力网讯】8月31日消息,日前万达院线发布上半年业绩报告,报
告显示,上半年万达院线营收约57.22亿元,同比增长64.1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8.04亿,同比增长28.05%,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为10.8亿,同比增长20.93%,基本每股收益为0.6853元,同比增长19.95%。

对于营业收入的增加,万达院线在公告中解释称,上半年全国票房持续增长,加上公司自建和收购影城数量不断增加,并且收购了慕威时尚和Hoyts影业公司,导致营收增长。

万达院线的营收数据:广告和爆米花最赚钱
此外,万达院线财报还披露了上半年的主营经营数据(图1),亿邦动力网了解到,从行业收入来看,上半年,万达院线境内影院业务收入约41.77亿,约占其总收入的72.99%,不过毛利率仅有32.62%,而广告代理、影片投资业务虽然收入只有2.16亿,但其毛利率却最高,达54.83%。

有业内人士分析,未来几年,万达院线或将加大这块业务的的投入比例。

图1:万达院线上半年主营数据截图(单位元)
而从产品方面去看,上半年,电影放映收入达39.02亿元,不过电影放映收入只有18.19%的毛利率,而倒是收入分别达7.06亿元、5.20亿元、2.16亿元的商品销售、院线广告和贴片广告等毛利率却远远高于电影放映,特别是商品销售和院线广告收入方面的毛利率,超过了65%。

这也说明了,万达院线最赚钱的其实是广告收入和商品销售。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这或许解释了万达为何要大手笔的收购全球各地院线,从全球第二大电影院线公司AMC到澳洲第二大院线Hoyts,有了遍布全球的电影院后,万达院线算是掌握了盈利制高点。

“电影院卖广告和爆米花,才是其赚钱的重头。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万达院线的影院广告收入毛利率虽已高达66.08%,不过相比2015年同比相比减少了33.33%,而其营业收入增加了3.4倍,成本则增加了251.3倍。

虽然万达院线在财报中并没有解释院线广告收入的原因,不过亿邦动力网了解到,上半年万达院线在电影院上不断创新,加大放映技术、放映设备和影城设计上的投入,这或是其院线广告成本巨额增加的原因,而高品质的影院直接反映在票价上,就是万达电影院的电影票价比其他影院要贵不少。

亿邦动力网查看了
近期放映的电影《冰川时代5:星际碰撞》的电影票发现,万达影城的该片电影票价比其他不少电影院票价高一倍左右(如图2)。

图2:美团app上的《冰川时代5:星际碰撞》票价
谁最赚钱?万达院线、华谊兄弟、光线传媒、阿里影业大PK
事实上,截至目前,国内影视娱乐主要上市公司均发布了上半年财报,亿邦动力网对比万达院线、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和阿里影业四大国内影视上市公司,发现各自赚钱的方式并不相同。

据了解,上半年华谊兄弟营收约14.68亿元,同比增长13.54%,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02亿元,同比减少39.91%,而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主营业务带来的净利润)仅有6956万元,同比减少65,46%。

与万达院线的赚钱方式不同,影视制作出身的华谊兄弟,目前业务主要包括影视娱乐、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和互联网娱乐。

据其上半年财报显示,营收最大头为影视娱乐,收入达10.77亿元,占总营收的73.41%,相比去年同期的60.12%增加不少,表明影视业收入在华谊兄弟营收中依然持续上升,在不过其毛利率相比其他两项主营业务最低,为48.40%。

而其第二大业务——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业务收入相比去年大幅增加,增幅达236.08%,总营收占比也从去年同期的2.57%增至7.06%,目前来讲,这一块业务毛利率最高,增长也最为迅猛(如图3)。

图3:华谊兄弟上半年主营业务营收情况截图(单位:元)
与华谊同出身的光线传媒上半年营收虽然收入只有华谊兄弟的大约1/2,约为7.21亿元,不过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达3.21亿,同比增长291.13%,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04亿元,同比增长398.44%。

而亿邦动力网从光线传媒的财报中了解到(如图4),目前光线传媒主营业务包括电影和游戏动漫,上半年电影业务营收6.08亿元,占总营收的83.6%,
而其赚钱主要也靠电影主业务,毛利率最高。

图4:上线传媒上半年主营业务营收情况(单位:元)
除了万达院线、华谊兄弟和光线传媒外,阿里影业作为影视界后起之秀,背靠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其实力也不容小觑。

亿邦动力网查阅其上半年财报发现,阿里影业上半年营收虽仅有2.57亿元,但其同比增速却达1022%,增长速度超过以上三位,而阿里影业上半年亏损达4.65亿元,同比去年亏损的1.518亿元,亏损率增加206%。

据悉,目前阿里影业主要业务目前包括内容制作、互联网宣传发行、娱乐电子商务、国际业务四块。

今年上半年,阿里影业除了内容制作业务营收3896万元外,其他三块业务全部亏损(如图5),而且亏损额同期相比继续扩大(如图6)。

图5:阿里影业2016年上半年主营业务营收情况(单位:千元)
图6:阿里影业201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营收情况(单位:千元)
主营业务账单背后:影业战略布局的体现
事实上,梳理以上四大影业公司上半年主营业务背后数据,亿邦动力网发现,其都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殊数据变化,无论是万达院线广告成本数百倍的增长,还是华谊兄弟及光线传媒影视制作收入占其总营收的70%以上且继续扩大,亦或是阿里影业内容制作方面由亏转盈,而互联网宣传发行及互娱电子商务亏损继续扩大,背后都反映了四大影业公司的战略布局——从自身优势出发,进行产业链拓展。

万达院线的优势在于线下院线,万达由此出发,不断地巩固优势,国外收购AMC和Hoyts,国内控股大连奥纳投资、广东厚品文化和赤峰北斗星电影放映公司,都是看中对方的影城和银幕优势。

亿邦动力网了解到,截止2016年6月30日,万达院线拥有已开业影院320家,银幕2789块。

除了影院巩固影院这块,万达院线开始向上游制作发行和在线票务等线上业务方面拓展,包括收购好莱坞影视制作公司传奇影业,把时光网收入囊中。

某电影人士则分析道,从万达收购AMC、传奇影业和时光网,可反映万达电影布局的逻辑,以利润点从高到低出发,进行影院—电影版权-电影票入口和衍生品的全产业链布局。

未来万达院线或将加码影视制作和线上影业业务。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万达院线都集中分布在万达广场,而万达广场多位于一二线城市和各省重点城市,而且数量有限,这也意味着,习惯于单打独斗的万达院线在三四线城市及广大小城市是市场空白。

而华谊兄弟和光线传媒则属于老牌的影视制作公司,拥有强大明星资源和优质内容IP,这也是两者的优势,两家公司的主要营收也由此贡献,未来他们或
将在继续巩固电影业务的基础上,朝着游戏、动漫、音乐等横向和线下院线拓展、品牌IP实业授权等纵向拓展。

阿里影业方面最特殊,一开始是瞄准华谊、光线的思路去的,这也侧面说明了其2015年上半年内容制作大幅亏损的问题。

不过从今年开始,阿里影业调整了战略位置,重点互联网宣传,定位变成了用互联网手段改造电影产业链,用大数据影响上游内容制作发行和下游排片售票。

包括投资博纳影业、大力整合开发淘票票、入股线下非一线城市影院等。

电商资讯第一入口
关注电商新闻直击电商圈实时大事
【版权提示】亿邦动力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
run@,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