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西南大学[1119]《作物栽培学》作业答案
《作物栽培学》作业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1、作物产量中常说的经济系数是指1.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之比2.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之比3.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的百分比4.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百分比2、作物品质的评价指标中,下述属于形态指标的是1.蛋白质2.氨基酸3.脂肪4.颜色3、作物生长的“营养三要素”是指1. C、H、O2. N、P、K3. S、N、P4. N、P、S4、下列哪种根属于产品器官1.气生根2.须根3.块根4.不定根5、下列属于喜钾作物的是1.水稻2.玉米3.马铃薯4.小麦多项选择题6、影响复种的条件包括1.热量2.水分3.地力与肥料4.劳畜力与机械化等7、下列哪些作物需经过一定时期的低温诱导才能正常开花结实。
1.大麦2.小麦3.黑麦4.油菜8、作物的播种方式包括1.插播2.条播3.点播4.重播9、下面哪些材料可用于繁殖下一代1.颖果2.块茎3.块根4.鳞茎10、按照土壤质地进行分类,一般可以把土壤区分为下列几大类1.砂土类2.黑土类3.壤土类4.黏土类11、根据作物对二氧化碳同化途径的特点,下列哪些作物属于C3作物1.小麦2.大豆3.玉米4.棉花12、间作与套作不相同点在于1.共生期长短不一样2.熟制不一样3.复种指数不一样4.前者是成行种植,后者是成带种植13、关于土壤质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1.沙质土壤结构良好,保水保肥。
2.壤质土耐旱耐涝,适耕期长。
3.黏质土吸附作用强,保肥性好。
4.沙质土壤保水不保肥。
14、下列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是1.小麦2.烟草3.大麦4.油菜15、种子萌发必不可少的因素包括1.光照2.温度3.水分4.氧气16、从引种角度看,短日照作物由北方向南方引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1.生育期缩短2.生育期延长3.生育期不变4.营养生长期缩短17、按照作物“S”生长进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作物生长是不可逆的。
2.各种促控措施,都应该在生长最快速到来之时应用。
3.作物生长是可逆的。
4.控制某器官应考虑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西大成人教育本科 作物栽培学 期末在线作业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23题,20.7分)
在甘蔗的施肥管理中,氮肥要分2~3次施用,其中攻茎肥要重施并于()施用。
A
分蘖期
B
伸长初期
C
伸长中期
D
伸长末期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
2
在甘蔗茎的生长过程中,蔗糖分转化形成和积累的主要时期是()。
A
苗期
B
分蘖期
C
伸长期
D
成熟期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
3
花生由于其根系上的根瘤具有固氮作用,能够提供生长所需的部分氮素,其固氮作用最强的时期是()
A
苗期
B
团棵期
C
开花下针期
D
盛花期至结荚期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
4
在玉米种植管理过程中,攻穗肥应于()时期施用。
A
苗期
B
拔节期
C
大喇叭口
D
抽穗开花期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
5
花生由于其根系具有固氮作用,能够提供生长所需的部分氮素,因而可以适当()施肥量。
A
减少氮肥
B
增加磷肥
C
增加钾肥
D
减少磷、钾肥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
6
玉米茎秆上的不同叶位其叶片功能作用不同,其中穗位叶的养分主要供()生长需要。
A
上位叶片
B
雄穗发育
C
雌穗发育
D
籽粒充实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
7
某水稻品种由广西引种到湖北南部种植,其生育期会()。
A
缩短
B
延长
C
不变
D。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作业答案

作物栽培学作业答案一、名词解释: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是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一门应用科学。
简言之,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主产理论和技术措施的科学。
2.作物引种就是从外地或外国引入当地所没有的作物,借以丰富当地的作物资源。
3.食物安全:是指能够有效地提供全体居民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达标的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食物。
4.农业自然资源:是指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产资料的天然来源,如光、热、土地、生物等5.作物生长模拟:是通过对作物生育和产量的实验数据加以理论概括和数据抽象,找出作物生育动态及其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动态模型,然后在计算机上模拟作物在给定的环境下整个生育期的生长状况,借以指导实际生产。
二、填空:1.作物、环境、措施 2. 10、31 3.喜温作物、耐寒作物4.长日照、短日照、中性和定日照5。
四、九三、简述题1.简述作物栽培的特点(1)复杂性多种多样的作物都是有机体,而且各自又有其不同的特征特性。
每种作物又有不少的品种,每个品种也有不同的特征特性。
环境条件(气象条件、土壤条件和生物条件)不同、栽培措施不同也会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来影响等等(2)季节性作物生产具有严格的季节性,天时和农时不可违背,违背了天时农时,就是违背了自然规律,就可能影响到全年的生产,有时甚至将间接地影响下一年或下一季的生产。
(3)地区性作物生产又具有严格的地区性。
从大处说,不同的地区适于栽培不同的作物;从小处说,即使在同一地点(县、乡、村)的不同地块(阳坡、阴坡、高燥、平缓、低洼地等等)所种植的作物也不应当强求一律。
(4)变动性随着人们对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认识的加深,随着新作物新品种的引种和创新,以及随着新技术新措施的引进,栽培作物的方法措施等也要不断变化,不可墨守陈规。
2.简述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我国的农业自然资源具有如下特点:(1)大部分地区属于中纬度地带,光、热条件较好。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真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按农业区划和生产特点,我国油菜生产大致可分为_冬油菜和春油菜两大产区。
油菜的角果具有壳状和线状两种果皮。
2)单子叶作物属须根系,其根系由种子根和不定根组成,其中不定根是禾谷类作物根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3)豆类作物根部均有与之共生,并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的根瘤菌。
4)对大多数作物来说,磷的营养临界期都在幼苗期,而氮的临界期一般晚于磷。
5)根据水稻产量的源库特征,可将品种分为源限制型、库限制型和源库互作型三类。
6)环境有自然环境和 _人工__环境之分。
7)净同化率表示单位时间、单位土地面积上所增加的干物重。
8)世界四大油料作物是大豆、(油菜)、花生和向日葵。
9)水稻群体面积指数最大的时期是孕穗至抽穗。
水稻一生中对逆境最敏感的时期是减数分裂期。
10)烟叶为自花授粉作物。
11)引种是作物的人工迁移过程,包括__简单引种___和驯化引种。
12)玉米的“棒三叶”是指:穗位叶、穗位上叶、穗位下叶三叶。
13)苎麻的繁殖方法有__有性繁殖___和无性繁殖两种。
14)(钾)是烟草吸收量最多的营养元素,该元素不足,不仅影响烟叶外观品质,而且影响其燃烧性。
15)铃柄离层形成引起的棉铃脱落属于( 生理脱落 )16)(生物产量)是指作物一生中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所生产和累积的各种有机物的总量。
17)(作物栽培制度)是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构成、配置熟制和种植方式的总称。
18)禾谷类作物叶片的功能期通常是指(叶片达定长至1/2叶片变黄)所持续的天数。
19)决定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因素首先是(品种)。
烤烟一般质量最好的是( 中部叶 )。
20)棉花的主产品是( 种子纤维 ) ;棉花去叶枝的时间为(第一果枝出现时)21.目前烤烟单株留叶数为( 20片左右 )。
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烟草类型是( 烤烟 )。
21)水稻的花序为(圆锥花序)。
水稻的最早播期以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 10℃)的日期为宜。
22)水稻僵苗不发、根系变黑并伴有畸形根(如虎尾状),则很有可能为(中毒)。
作物栽培学试题库与答案十八套与答案

QQ:445142长发育最为适宜(1.5 分)。④降水:大豆产量高低与降水量多少有密切的关 系。在温度正常的条件下,5、6、7、8、9 月份的降水量(mm)分别为 65、125、190、105、 60,对大豆来说是理想降水量(1.5 分)。⑤土壤条件:大豆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很严格。 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土壤,最适于大豆的生长。大豆需要矿质营养的种类全、且数量多, 大豆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十余种营养元素。大豆需水较多,发芽时要求水分充足;幼苗期比较 耐旱;开花期植株生长旺盛,需水量大,要求土壤相当湿润;结荚鼓粒期,干物质积累加快, 此时要求充足的土壤水分(3 分)。
()
7.大豆种植密度低时,单株荚数和每荚粒数减少,粒重下降,产量也低。( )
1.有限结荚大豆从上往下依次开花。 2.开花结荚期是大豆一生中需要养分、水分最多的时期。 3.大豆种子含油量与含蛋白质量呈正相关。 4.花生株型指数越高则其植株的直立性越强。 5.花生叶片昼开夜闭的现象称为向阳运动。 6.棉花根系吸收高峰期正值现蕾到开花阶段。 7.棉花内围铃比外围铃重。 8.正常条件下,棉花落铃率高于落蕾率。 9.棉田的最大叶面积指数一般以 3~4 为宜。 10.陆地棉纤维长度低于海岛棉。
,雌穗是
。
5.紧凑型玉米比平展型玉米群体透光
,光能利用率
。
6.棉花皮棉产量实际上由单位面积上株数、
、
和衣分四个因素构
成。
7.棉花主茎叶腋内的腋芽在发育方向上有明显的
习性,第 10 片主茎叶的腋芽一般
发育为
。
5
QQ:445142 12 果枝第一果节现蕾时,理论上计算这株棉花应出现
() () () () () () () () () ()
四、简答题(每小题 6 分,计 36 分)
1314《作物生产技术》2020年春季西南大学网络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1314 20201单项选择题1、当气温降至( )时,是甘薯收获的适宜时期。
.12℃ . 18℃. 15℃ .9℃2、常用的种子清选方法有筛选,粒选、风选和液体比重选等,此说法( )。
. 不全面 . 错误. 说法不对 .正确3、甘薯贮藏的湿度,一般以相当湿度的( )为宜。
. 70-80% . 90-95%. 85-90%.100%4、甘薯贮藏时,贮量不宜超过薯窖容积的( )。
. A. 80%-90% . 50%-60% .60%-70%.70%-80%5、在大豆产量构成因素中,( )的变化幅度较大,对产量影响也较大。
.每株平均有效荚数.每荚平均有效粒数.粒重.单位面积株数6、大豆花荚脱落的根本原因是()。
.花荚期气候条件.品种类型.生长发育失调.栽培条件7、水稻一生氮素代谢最旺盛的时期是()。
.抽穗结实期.返青分蘖期.鼓粒成熟期.拔节孕穗期8、水稻一生需水量最多,且对水分反应最敏感的时期是( )。
.成熟收获期.返青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结实期9、油菜壮苗的形态标准是()。
.无病虫害.株型矮壮.以上都正确.根系发达,叶片大而厚10、生长定型的甘蓝型油菜植株主茎从下至上依次由()3种茎段构成。
.缩茎段、苔茎段、伸长茎段.苔茎段、伸长茎段、缩茎段.伸长茎段、缩茎段、苔茎段.缩茎段、伸长茎段、苔茎段11、小麦受精最适温度( )。
.9-11℃.30℃.5-10℃.18-20℃12、进行多种农作物的一年两熟种植时,需≥10C的积温在( )。
.5000-6500.4000-5000.3600-4000.2500-360013、下列作物中忌连作的是( )。
.小麦.玉米.甘薯.花生14、一般旱地的耕翻深度是( )。
.15-20cm.25-30cm.20-25cm.10-15cm15、春油菜种植生产中基肥用量要占总施肥量的()。
.70%.60%.80%.50%16、甘薯芽的萌芽性强弱因部位而异,一般表现为()。
. C. 尾部>顶部>中部.中部>顶部>尾部.顶部>尾部>中部.顶部>中部>尾部17、在下列栽插方法中,最有利于春甘薯提高薯块产量的方法是()。
西南大学2020年春[1120]《作物育种学》辅导资料答案
![西南大学2020年春[1120]《作物育种学》辅导资料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5ae0e21eb91a37f1115ca2.png)
“光照
“气候【√】
“土壤
14、自花授粉作物地方品种的遗传类型是()
“同质纯合基因型
“同质杂合基因型
“异质杂合基因型
“异质纯合基因型【√】
15、在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统中,表现不育的是
“N(Rfrf)
“N(rfrf)
“S(rfrfs)【√】
“S(RfRf)
16、下列有关诱变育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诱变的突变率高
“诱发变异易稳定
“诱变的性质和方向难控制
“诱变育种对于多基因支配的性状效果好【√】
17、下列作物中,全部是自花授粉的一组作物是
“水稻,小麦,大麦【√】
“小麦,玉米,蚕豆
“棉花,水稻,油菜
“甘薯,棉花,油菜
18、花粉培养植体的染色体倍数一般是()
“单倍体【√】
“二倍体
“三倍体
“四倍体
19、下列杂交方式中属于双交的是()
“幼胚离体培养【√】
“染色体加倍【√】
“延长杂种生育期【√】
“混合授粉
“回交【√】
36、选择的基本方法是
“轮回选择法
“一籽传选择法
“配子选择法
“单株选择法【√】
“混合选择法【√】
37、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方式有
“种植保存【√】
“贮藏保存【√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B)×A
“(A×B)×C
“[(A×B)×C]×D
“(A×B)×(C×B)【√】
20、复交中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强、丰产的亲本的杂交顺序一般是()
“第一次杂交的亲本
“最后一次杂交的亲本【√】
“中间杂交的亲本
“杂交先后无所谓,与杂交顺序没有关系
21、下列有关复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作物栽培学课后题答案

植物栽培学课后复习答案第一章作物概述1.作物栽培学研究对象,性质,任务是什么?作物栽培学是以农田作物栽培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作物,环境及措施三者关系的一门学科。
性质:农业自然科学任务:良种良法相配套,充分发挥作物品种的潜力探讨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的规律。
2.简述作物的概念:广义讲,凡对人类有应用价值,为人类所栽培的各种植物。
从狭义讲,作物是指田间大面积栽培的农艺作物,即农业上所指的粮棉油麻,烟糖茶桑蔬果药和杂等农作物。
3.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结合分类方法,作物分为五大部分:(1)粮食作物包括禾谷类,豆类,薯芋等三类作物。
A:禾谷类作物B:豆类作物薯芋类作物。
(2)经济作物:纤维作物油类作物糖料作物其他作物。
(3)绿肥及饲料作物。
(4)药用及调味品作物。
(5)再生能源作物。
4.研究作物栽培学的起源问题,实质目的:(1)寻找植物资源(2)基因库(3)多样性5.栽培作物与野生祖先存在哪些差异?主要表现几方面优点:生长迅速产品器官变大产量提高品质改善成熟一致种子休眠性变弱传播手段退化6.三大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7.双低油菜指:油菜籽低芥酸,硫甙含量8.提高粮食总产的途径:单产的提高播种面积的增加复种指数的提高第二章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1简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名词解释)营养生长:以营养体本身为主要功能的器官的生长,如根茎叶的生长生殖生长:与作物生殖功能有关的器官的生长,如花果实种子等的生长①营养生长是作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准备;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在相当长时间内交错在一起;③彼此之间必然会发生相互影响,且各方对营养物质有明显的竞争2. 作物生长与发育的概念是什么?关系如何生长:作物体积增大.重量增加的过程,是数量变化的过程,同时伴随着植株形态有规律地变化(量变)生殖:作物在一生中,其形态结构及机能的质变过程,包括作物单一器官及整个器官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质变,从无到有)关系:生长和发育是交织在一起的,没有生长便没有发育,没有发育也不会有进一步的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春西南大学[1119]《作物栽培学》作业答案单项选择题1、作物产量中常说的经济系数是指1.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之比2.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之比3.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的百分比4.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百分比2、作物品质的评价指标中,下述属于形态指标的是1.蛋白质2.氨基酸3.脂肪4.颜色3、作物生长的“营养三要素”是指1.C、H、O2.N、P、K3.S、N、P4.N、P、S4、下列哪种根属于产品器官1.气生根2.须根3.块根4.不定根5、下列属于喜钾作物的是1.水稻2.玉米3.马铃薯4.小麦多项选择题6、影响复种的条件包括1.热量2.水分3.地力与肥料4.劳畜力与机械化等7、下列哪些作物需经过一定时期的低温诱导才能正常开花结实。
1.大麦2.小麦3.黑麦4.油菜8、作物的播种方式包括1.插播2.条播3.点播4.重播9、下面哪些材料可用于繁殖下一代1.颖果2.块茎3.块根4.鳞茎10、按照土壤质地进行分类,一般可以把土壤区分为下列几大类1.砂土类2.黑土类3.壤土类4.黏土类11、根据作物对二氧化碳同化途径的特点,下列哪些作物属于C3作物1.小麦2.大豆3.玉米4.棉花12、间作与套作不相同点在于1.共生期长短不一样2.熟制不一样3.复种指数不一样4.前者是成行种植,后者是成带种植13、关于土壤质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1.沙质土壤结构良好,保水保肥。
2.壤质土耐旱耐涝,适耕期长。
3.黏质土吸附作用强,保肥性好。
4.沙质土壤保水不保肥。
14、下列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是1.小麦2.烟草3.大麦4.油菜15、种子萌发必不可少的因素包括1.光照2.温度3.水分4.氧气16、从引种角度看,短日照作物由北方向南方引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1.生育期缩短2.生育期延长3.生育期不变4.营养生长期缩短17、按照作物“S”生长进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作物生长是不可逆的。
2. 各种促控措施,都应该在生长最快速到来之时应用。
3.作物生长是可逆的。
4.控制某器官应考虑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判断题18、马铃薯种薯贮藏的适宜温度为15~20℃。
1. A.√2.B.×19、一般说来,油料作物在低温和水分充足条件下,种子中积累脂肪相对较多。
1. A.√2.B.×20、无霜期是指一年中没有霜冻的天数之和。
1. A.√2.B.×21、一般来说,玉米比小麦的光饱和点高。
1. A.√2.B.×22、间作与套作涉及两种作物的共生期是一样的。
1.A.√2.B.×23、块根块茎都可以作为繁殖下一代的种子。
1. A.√2. B.×24、冬小麦必须经历一定的低温才能正常开花结实。
1. A.√2. B.×25、根据作物对CO2同化途径的特点,小麦作物属于C4作物。
1. A.√2. B.×26、大豆属于长日照作物。
1. A.√2. B.×主观题27、发育参考答案:作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即植株内部生理状态的转变、性器官的分化发育终至开花结实的过程。
包括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主要是生殖器官的形成过程。
28、大田作物参考答案:指种植业中除蔬菜、果树之外,在大田上种植的粮食作物(谷类、豆类、薯类等)、油料作物、纤维作物、糖料作物、烟草以及饲料作物等。
29、叶龄余数法参考答案:指作物某一品种一生的总叶片数减去已抽出的叶片数,即为叶龄余数。
30、群体的水平结构参考答案:指的是群体内各个个体在地面上的分布和配置。
31、源限制型参考答案:是一种源小库大的类型,叶片生产的同化物满足不了库的需要,限制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源的供应能力。
32、光合性能参考答案:指光合系统的生产性能,它是决定作物光能利用率高低及获得高产的关键。
即包括光合面积、光合能力、光合时间、光合产物的消耗和光合产物的分配利用这5个方面。
33、冷害参考答案:指作物遇到零上低温,生命活动受到损伤或死亡的现象。
34、作物化学控制参考答案:指运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进行促进或抑制,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35、温度三基点是指、、。
参考答案: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适温度36、营养元素的作用规律包括、、等三大规律。
参考答案:最少养分律;报酬递减律;养分互作律37、简述作物、环境、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1)作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之中,通过不断同化环境资源完成生长发育过程,最终形成产品;(2)作物又受制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最终影响到作物遗传潜力的表达;(3)在作物生产过程中,生产管理者通过栽培技术措施干预作物与环境,协调作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作物向着人们所需要的方向发展。
(4)在栽培作物的实践活动中,包括作物、环境、措施3个方面,作物产品的形成,正是作物一环境一措施3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每点各1.5分)38、简述育苗移栽的优缺点。
<br< span="">参考答案:(1)优点:育苗移栽缩短大田生长期,增加复种指数,促进各种作物平衡增产;苗期叶面积小,便于精细管理,有利于培育壮苗;能实行集约经营,节约种子、肥料、农药等生产投资;育苗可按计划规格移栽,保证单位面积上的合理密度和苗全苗壮。
(每点各1分)(2)缺点:育苗移栽根系受损伤多,根系入土较浅,不利于吸收土壤深层养分,抗倒伏力弱;人工移栽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
(2分)<\/p>39、简要分析目前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
<br< span="">参考答案:①漏光损失:作物生长初期,植株小,叶面积系数小,日光大部分漏射到地面上而损失。
生产水平较低的大田,一生不封行,直到后期漏光也很多。
②光饱和限制:在光饱和点以前,光合速率已不随光强呈比例地增加,说明那时光能已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
即使群体光饱和点较高,甚至在全日照下仍未饱和,但上部叶层仍因光饱和而浪费,下部则因光照不足而达不到应有的光合速率。
③条件限制:光能利用并不是作物生产的唯一条件。
有时由于环境条件不合适,一方面会使光合能力不能充分发挥,限制了光能利用;另一方面是会使呼吸消耗相对增多,最终使产量降低。
(每点各2分,各点无阐述仅得1分)<\/p>40、如何协调作物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以促进作物高产。
参考答案:①在品种的选择方面,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一般应选择比较耐肥,中偏矮秆或半矮秆具有倾斜的叶层配置的品种;若要进一步进行多肥集约栽培,尚需在半矮秆和直立叶型的基础上,还需注意叶片厚度的选择,这样才有利于获得高产。
②肥料的施用对作物群体影响很大,如施用氮肥,一是影响作物营养器官和产品器官的生长发育,二是协调作物群体结构大小与体内的代谢过程。
因此施肥时期和施用量必须适时适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或抑制作物的生长,特别是调节植株高度和叶面积大小,对合理群体的形成十分有利。
(每点各3分)41、群体的垂直结构参考答案:是指群体内各个个体及其器官在地上空间的分布和根群在土壤中的分布。
<\/p>42、光周期现象参考答案:作物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对日照长度的变化做出反应,从营养生长的顶端转向生殖生长的这种现象。
<\/p>43、简述作物施肥的基本原则。
<br< span="">参考答案:①用养结合的原则;②营养平衡的原则;③安全生态的原则;④经济高效的原则。
(每点各1.5分)<\/p>44、简述“源、库、流”之间的相互关系。
<br< span="">参考答案:源、流、库的形成和功能的发挥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时可以相互代替。
(1)源是产量库形成和充实的物质基础,要争取单位面积上的群体有较大的库容量,就必须从强化源的供给能力入手。
(2)源、库器官的功能是相对的,有时同一器官兼有两个因素的双重作用。
(3)源、流、库在作物代谢活动和产量形成中构成统一的整体,三者的平衡发展状况决定作物产量的高低。
(4)源、库的发展及其平衡状况往往是支配产量的关键因素。
源、库在产量形成中相对作用的大小随品种、生态及栽培条件而异。
从库、源与流的关系看,库、源大小对流的方向、速率、数量都有明显影响。
<\/p>45、作物的感温性、感光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在生产上有何意义。
<br< span="">参考答案:(1)引种上的应用:不同地区的温光生态条件不同,在地区间相互引种时必须考虑品种的温光反应特性。
总的来说,凡从相同纬度或温光生态条件相近的地区引种易于成功。
(2)栽培上的应用:作物的品种搭配、播种期的安排等,均需考虑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
<\/p>(3)在育种上的应用:在制定作物育种目标时,要根据当地自然气候条件,提出明确的温光反应特性。
<\/p><\/p>46、基本耕作参考答案:又称初级耕作,指入土较深、作用较强烈、能显著改变耕层物理性状、后效较长的一类土壤耕作措施。
47、作物生长率参考答案:又叫群体生长率,指单位时间、单位土地面积上所增加的干物重。
48、简述秸秆覆盖的主要方式。
参考答案:①整秆覆盖:在播种前后,将整株秸秆均匀地覆盖在地面,形成全面覆盖或局部覆盖。
②切(粉)碎覆盖:利用秸秆切碎还田机、秸秆切碎覆盖联合播种机、秸秆粉碎还田机和联合收割机等,将作物的秸秆切碎后,均匀全田覆盖或局部覆盖。
③高留茬覆盖:前作收获时留茬10~750px,免耕或浅旋耕土壤,在作物秸秆间机条播后作,如小麦、玉米和大豆、或抛栽水稻秧苗,并将收割的残茬均匀地覆盖于田间。
(每点各2分,仅给出要点各得1分)49、植物激素参考答案:指由植物体内代谢产生的,能运输到其他部位起作用的、在低浓度下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特殊作用的物质。
50、土壤的生物特性参考答案:是土壤动、植物和微生物活动所造成的一种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特性。
51、生物多样性参考答案: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与生存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的总称。
52、驯化引种参考答案:植物本身适应性很窄,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与原产地的差异太大,植物生长不正常甚至死亡,但是经过精细的栽培管理,或结合杂交、诱变、选择等改良植物的措施,逐步改变遗传性以适应新的环境,使引进的植物正常生长。
53、土壤肥力参考答案:指土壤水、肥、气、热4大地力因素相互制约和协调的结果所综合表现出来的生产能力。
54、作物布局参考答案: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生产单位(或农户)种植作物的种类、各种作物种植的面积比例及其种植地点配置。
55、光能利用率参考答案:作物群体的光能利用率是以太阳辐射能转化为化学潜能的效率表示的作物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