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大作业(1113)《遗传学》大作业 A答案
西南大学《遗传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1、♀aa×♂AA杂交子代的胚乳基因型为___,而种皮或果皮组织的基因型为___。
2、适合度测验是比较实验数据与理论假设是否符合的假设测验。
如果查x2表得p>0.05,表明___;如果p<0.05,表明___。
3、一个群体越___,遗传漂移现象越严重。
4、一对基因影响了另一对非等位显性基因的效应,这种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称为___。
5、普通小麦大孢子母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___,一个大孢子母细胞能产生___个有效大孢子。
一个大孢子中的染色体数为___条。
6、水稻的体细胞有24条染色体,其连锁群数为___。
7、自交后代将产生___种纯合的基因型,而回交后代将产生___种纯合的基因型。
8、某生物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能形成___个二价体和___条染色单体。
9、互补测验中,杂合双突变体反式排列情况下表现___型,表明这两个突变属于同一顺反子,如果表现___型,则属于不同的顺反子。
10、连锁基因间遗传距离越大,连锁强度越__,基因间的交换频率越___。
11、通过___的交配方式可把母本的核基因全部置换掉,但母本的细胞质基因及其控制的性状仍然不消失。
12、遗传学所说的群体是指个体间有交配或潜在有交配关系的集合体,也称___。
13、G.W.Beadle和E.L.T atum以粗糙链孢霉为实验材料,根据对生化突变的研究于1941年提出了___假设,从而把基因与性状联系了起来。
14、某植物的染色体组成为2n=8 X=64=16 IV,该植物为___的个体。
15、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类型中,孢子体不育是指花粉的育性受___控制,而与___本身所含基因无关。
16、棉花抗某真菌病害性状的基因R为显性,感病基因为r。
杂合体构成的群体进行完全随机交配,经每代完全淘汰感病植株,6代自交后,r基因的频率为___。
17、一个氨基酸由多个三联体密码所决定的现象称为___。
18、无义链又称___。
(答题时每题请写明序号,几个答案之间以分号隔开)参考答案:1、Aaa,aa2、符合,不符合3、小4、上位性5、42,1,216、127、2的n次方,19、突变,野生型10、小,高11、父本为轮回亲本的回交12、孟德尔群体13、"一个基因一个酶”14、同源异源八倍体15、孢子体基因型,花粉16、0.12517、简并18、模板链1:[单选题]1、萝卜2n=RR=18,甘蓝2n=BB=18,那么,萝卜×甘蓝,F1染色体组成及育性是A:RRBB,正常可育B:RB,严重不育C:RB,部分不育D:RRBB,部分不育参考答案:B2:[单选题]2、中断杂交试验结果表明,一种细菌的遗传标记顺序是ABCDEF,而另一种是DEFABC,这一情况说明细菌的什么特点?A:环形染色体B:转导C:自主性附加体D:性因子转移参考答案:A3:[单选题]3、DNA在紫外光破坏后的修复,要求至少有四种酶:聚合酶,连接酶,核酸内切酶,核酸外切酶。
西南大学大作业(1113)《遗传学》大作业 A答案

请:(1)写出亲本型配子和双交换型配子,并推导出3个基因的排列顺序;
(2)计算基因间的交换值,并作出连锁遗传图;
六、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植物雄性不育是细胞质遗传引起的吗?又包含几种类型?生产上经常谈到的“三系配套技术”又属于那种类型?如何将杂交母本转育成雄性不育系?
答:由细胞质内的基因即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叫做细胞质遗传。在真核生物的有性繁殖过程中,卵细胞内除细胞核外,还有大量的细胞质及其所含的各种细胞器;精子内除细胞核外,没有或极少有细胞质,因而也就没有或极少有各种细胞器和细胞,因此,和核遗传相比较,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为:
(3)符合系数:0.8%/(21.2%×12.4%)=0.30
四、染色体结构变异主要包含几种类型?简述每种结构变异主要的细胞学特点及其遗传效应。
答:染色体结构变异主要包含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四种类型。
1.缺失.缺失是指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从而引起变异的现象.缺失的断片如系染色体臂的外端区段,则称顶端缺失;如系染色体臂的中间区段,则称中间缺失.缺失的纯合体可能引起致死或表型异常.在杂合体中如携有显性等位基因的染色体区段缺失,则隐性等位基因得以实现其表型效应,出现所谓假显性.在缺失杂合体中,由于缺失的染色体不能和它的正常同源染色体完全相应地配对,所以当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可以看到正常的一条染色体多出了一段(顶端缺失),或者形成一个拱形的结构(中间缺失),这条正常染色体上多出的一段或者一个结,正是缺失染色体上相应失去的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效应随着缺失片段大小和细胞所处发育时期的不同而不同.在个体发育中,缺失发生得越早,影响越大缺失的片段越大,对个体的影响也越严重,重则引起个体死亡,轻则影响个体的生活力.在人类遗传中,染色体缺失常会引起较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如猫叫综合征等.缺失可用以进行基因定位.
大学遗传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遗传学试题及答案
试题一
问题:什么是遗传学?
答案:遗传学是研究物种遗传变异和遗传传递规律的科学。
它
探究了基因的结构、功能以及在个体和种群水平上的表现方式。
试题二
问题:什么是基因?
答案: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决定了生物个体的性状。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由DNA分子编码。
试题三
问题:基因是如何传递给后代的?
答案:基因通过遗传物质DNA在生物繁殖过程中传递给后代。
在有性生殖中,基因由父母的和卵子组合传递给下一代。
试题四
问题:什么是等位基因?
答案:等位基因是同一基因位点上具有不同形式的基因。
等位基因会决定个体在该位点上的表现方式。
试题五
问题:在自然选择中,遗传变异起到什么作用?
答案:在自然选择中,遗传变异是生物适应环境和生存下去的基础。
通过遗传变异,个体可以拥有更适应环境的性状,提高生存和繁殖的机会。
试题六
问题:杂交是指什么?
答案:杂交是指两个不同种类或亚种的个体进行交配并产生后代的过程。
杂交可以导致新的遗传组合和多样性。
以上是关于大学遗传学的一些试题及简要答案。
遗传学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科学领域,它深入研究了生物个体如何通过遗传方式传递特征,影响种群的进化和适应能力。
西南大学有遗传学作业及答案

遗传学答案第一次作业名词解释1、变异:生物有机体的属性之一,它表现为亲代与子代之间的差别。
变异有两类,即可遗传的变异与不遗传的变异。
2、有丝分裂:又称为间接分裂,由W. Fleming (1882)年首次发现于动物及E. Strasburger(1880)年发现于植物。
特点是有纺锤体染色体出现,子染色体被平均分配到子细胞,这种分裂方式普遍见于高等动植物(动物和低等植物)。
是真核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的过程。
3、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指有性生殖的个体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Meiosis)的特点是DNA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形成单倍体的精子和卵子,通过受精作用又恢复二倍体,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交换,使配子的遗传多样化,增加了后代的适应性,因此减数分裂不仅是保证生物种染色体数目稳定的机制,同且也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进化的机制。
4、联会复合体(synaptonemal complex, SC):是减数分裂合线期两条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的一种结构,它与染色体的配对,交换和分离密切相关5、连锁: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总是联系在一起遗传的现象。
6、显性性状:显性性状简称显性,定义为当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时,子一代出现的一个亲本性状7、不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F1显现中间类型的现象8、共显性: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即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在杂和体中都表达的遗传现象,也称并显性。
9、基因型:指生物的遗传型,是生物体从它的亲本获得全部基因的总和。
10、等位基因: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占有相同座位的一对基因,它控制一对相对性状。
11、基因互作:不同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性状的表现。
12、多因一效:许多基因影响同一单位性状的现象。
13、一因多效:一对或一个基因影响多种性状的表型。
14、交换值:指染色单体上两个从因间发生交换的平均次数.即重组型配子在总配子中所占的百分数,所以,又称重组频率,这可以用测交等方法实际测得。
大学高校通用遗传学11套试题及答案

遗传学试题一试卷计算题:1、基因型为 AAbb和 aaBB的个体杂交,F1自交得F2,(1)若两基因之间距离为α,问aabb占多少?(2)若Aabb占β,问两基因之间的距离是多少?(8分)2、在果蝇中,有一品系对三个常染色体隐性基因a、b和c 是纯合的,但不一定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另一品系对显性野生型等位基因A、B、C是纯合体,把这两个个体交配,用F1雌蝇与隐性纯合雄蝇亲本回交,观察到下列结果:表型数目abc 211ABC 209aBc 212AbC 208问:(1) 这两个基因中哪两个是连锁的?(2) 连锁基因间的重组值是多少? (15分)3、a、b、d三个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让其杂合体与隐性纯合体测交,得到下列结果。
F1配子种类实验值配子所属类型+++ 74++d 382+b+ 3+bd 98a++ 106a+d 5ab+ 364abd 66试分析:(1)各配子所属的类型并填于表上。
(2)三个基因的排列顺序。
(3)计算遗传距离绘出基因连锁图。
(4)计算符合系数。
进行普遍性转导,供体菌为pur+nad+Pdx-,受体菌为pur-nad-Pdx+。
4、用P1转导后选择具有pur十的转导子,然后在100个pur十转导子中检查其它基因的情况:基因型菌落数nad十pdx十 1nad十pdx-24nad-pdx十50nad-pdx-25(1)pur和pdx的共转导频率是多少?(2分)(2)哪个非选择性标记离pur近?(2分)(3)nad和pdx在pux的两侧还是同侧?(4分)5、在番茄中,基因O(olbate),P(peach)和S(compound inflorescence)是在第用三隐性个体进行测交,得到下列结果:二染色体上。
对这三个基因是杂合的F1测交于代类型数目配所属类型+++73++S348+P+2+PS96O++110O+S2OP+306OPS63试问:(1)这三个基因在第2染色体上的顺序如何?(2)两个纯合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3)这些基因的图距是多少?并绘图。
大学生物遗传学习题参考答案

大学生物遗传学习题参考答案题1:在生物遗传学中,什么是等位基因?请举例说明。
等位基因是指存在于同一基因座位上,能够决定同一性状的不同性状基因形式。
在自由合子体系中,每个个体只能携带两个等位基因,其中一个来自母本,另一个来自父本。
举例说明:在人类中,血型的遗传是由三个等位基因决定的,分别为A、B和O。
A和B是显性等位基因,O是隐性等位基因。
因此,一个人的血型可能是AA、AO、BB、BO、AB或OO。
题2:请解释何为基因型和表现型。
基因型指的是一个个体所携带的等位基因的组合,是由基因座位上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决定的。
表现型指的是基因型表现出的形态、生理特征和行为的集合,是由基因型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题3:请说明显性遗传与隐性遗传的概念,并以人类肤色为例加以解释。
显性遗传指的是一个等位基因能够表现在个体外部形态上,即使只有一个等位基因也能决定性状表现。
隐性遗传指的是一个等位基因只有在两个基因型均为该等位基因时,才能表现在个体外部形态上。
以人类肤色为例,肤色是由多个基因座位上的等位基因共同决定的。
假设黑色皮肤为A,白色皮肤为a,则A为显性等位基因,a为隐性等位基因。
一个黑色皮肤的人可以有基因型为AA或Aa,只要其中一个等位基因为A,即可表现为黑色皮肤。
而一个白色皮肤的人,其基因型必须为aa,两个等位基因均为隐性基因才能表现出白色皮肤。
题4:请解释什么是遗传连锁,给出一个实例。
遗传连锁是指两个或多个基因位点的等位基因组合以非随机方式一起传递给后代,由于位点之间较近而被保持在一起。
实例:在果蝇中,经过实验发现,黑色体毛和翅脉纹理基因位点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并且很少或不发生重组。
这意味着黑色体毛的果蝇往往也有特殊的翅脉纹理,而且这两个性状很难在分离。
题5:何为性连锁遗传?请结合人类染色体来说明。
性连锁遗传是指基因位点位于性染色体上,由于性染色体在雌雄两性之间存在差异,导致某些性状具有与性别相关的遗传规律。
在人类中,男性有XY染色体,女性有XX染色体。
《遗传学》考试题(含答案)

《遗传学》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当一种疾病的传递方式为男性→男性→男性时,这种疾病最有可能是_______。
A、共显性遗传B、Y连锁遗传病C、X连锁显性遗传病D、限性遗传E、从性遗传正确答案:B2、具有缓慢渗血症状的遗传病为________。
A、白化病B、自毁容貌综合征C、血友病D、苯丙酮尿症E、血红蛋白病正确答案:C3、双亲的血型分别为A型和B型,子女中可能出现的血型是________。
A、型、O型B、B型、O型C、AB型、O型D、AB型、A型E、A型、B型、AB型、O型正确答案:E4、常染色质是指间期细胞核中________。
A、螺旋化程度高,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B、螺旋化程度高,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C、螺旋化程度低,很少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D、螺旋化程度低,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E、螺旋化程度低,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正确答案:E5、筛查1型DM的易感基因中发现_______。
A、染色体畸变明显B、HLA多态性对IDDM1基因座有强烈易感效应C、单个碱基突变明显D、均存在mtDNA的突变E、均存在动态突变正确答案:B6、真核生物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A、减数分裂B、无丝分裂C、有丝分裂D、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E、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正确答案:E7、以下哪项不是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________。
A、联想散漫B、言行怪异C、意识或智力障碍D、缺乏自知力E、意想倒错正确答案:C8、多基因遗传的遗传基础是2对或2对以上微效基因,这些基因的性质是________。
A、显性B、外显不全C、隐性D、共显性E、显性和隐性正确答案:D9、一般()期的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敏感A、SB、G1C、G0D、G2E、M正确答案:C10、若某人核型为46,XX,inv(9)(p12q31)则表明其染色体发生了A、重复B、易位C、插入D、缺失E、倒位正确答案:E11、下列哪项不是近端着丝粒的人类染色体?A、16~18号染色体B、22号染色体C、Y染色体D、13~15号染色体E、21号染色体正确答案:A12、20世纪初丹麦遗传学家将遗传因子更名为______,并一直沿用至今。
2019年西南大学[1113]《遗传学》答案
![2019年西南大学[1113]《遗传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34d44531b765ce05081464.png)
1、研究人类性状遗传较好的方法是:( )1.进行可控的交配实验2.构建和评估家族系谱图3.进行x2卡平方检验4.以上所有方法2、DNA的碱基成分是A 、G、C、T,而RNA的碱基成分是这四种碱基中的(),其余同DNA。
1.A换为U2.G换为U3.T换为U4.C换为U3、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决定种子饱满和皱缩性状的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饱满性状的基因为显性。
纯合体饱满种子与皱缩种子进行杂交,所产生的子代的表现是:( )1.1/2饱满种子和1/2皱缩种子2.只产生饱满种子3.只产生皱缩种子4.3/4皱缩和1/4饱满4、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依据是()1.近亲结婚的后代必患遗传病2.近亲结婚是社会道德所不允许的3.近亲结婚的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会增加4.遗传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5、孟德尔观察出,亲代个体所表现的一些性状在F1代个体中消失了,在F2代个体中又重新表现出来。
他所得出的结论是:( )1.只有显性因子才能在F2代中表现2.在F 1代中,显性因子掩盖了隐性因子的表达3.只有在亲代中才能观察到隐性因子的表达4.在连续的育种实验中,隐性因子的基因型被丢失了6、一对基因杂合体自交n代,则纯合体在群体中的比例为()。
1.1-(1/2n)2.(1/2 )n3.1/2n4.1-(1/2)n7、下列有关连锁遗传说法错误的是()1.连锁遗传是遗传学中第三个遗传规律。
2.摩尔根和他的同事通过大量遗传研究对遗传连锁现象做出了科学的解释。
3.同一同源染色体的两个非等位基因不发生交换总是联系在一起遗传的现象称为完全连锁。
4.性状连锁遗传现象是孟德尔在香豌豆的两对性状杂交试验中首先发现的。
8、金丝雀的黄棕色羽毛由性连锁隐性基因a控制,绿色羽毛由基因A控制,下列交配中,哪一种组合会产生所有的雄雀都是绿色,雌雀都是黄棕色的结果?()1.黄棕色(♀)X杂合绿色(♂)2.绿色(♀)X杂合绿色(♂)3.绿色(♀)X黄棕色(♂)4.黄棕色(♀)X 黄棕色(♂)9、一条正常染色体的基因顺序如下:G E N E T * I C S ( * 代表着丝粒,字母代表一个基因),如果这条染色体发生了缺失,那么这条染色体的基因顺序可能变成:( )1. G E N E T * C S2. G E N E N E N E T * I C S3. G E N P R Q E T *I C S4.G E N E T * S C I10、缺体在下列哪一种类型的生物中最易存在( ):1. 单倍体2. 二倍体3. 多倍体4.单体11、大肠杆菌A 菌株(met -bio -thr +leu +)和B 菌株(met +bio +thr -leu -)在U 型管实验培养后出现了野生型(met +bio +thr +leu +),证明了这种野生型的出现最可能属于( )1. 接合2. 转化3. 性导4.基因突变12、利用γ射线可以诱导基因突变,该种诱变属于:( ) 1. 电离辐射2.非电离辐射3.化学诱变4.内照射13、物种的划分标准是:()1.表型差异较大2.基因型差异多3.地理距离较远4.相互生殖隔离14、在Hfr×F-的杂交中,染色体转移过程的起点决定于()1.受体F-菌株的基因型2.Hfr菌株的基因型3.Hfr菌株的表现型4.接合的条件15、很多栽培绿叶蔬菜品种是多倍体,原因是( )1.多倍体植物需肥较少2.多倍体植物发育较慢3.多倍体植物结实多4.多倍体植物器官有增大趋势16、从理论上分析下列各项,其中错误的是( )1.二倍体和四倍体杂交得到三倍体2.二倍体和二倍体杂交得到二倍体3.三倍体和三倍体杂交得到三倍体4.二倍体和六倍体得到四倍体17、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后,搅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对于沉淀物中还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的正确解释是( )1.经搅拌与离心后还是有少量含有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2.离心速度太快,较重的T2噬菌体有部分留在沉淀物中3.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的35S4.少量含有放射性35S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内18、AA(♀)×aa(♂)杂交,双受精后其胚乳的基因型为()1.AAa2.Aaa3.Aa4.AA19、有丝分裂过程中,平均分配的两组染色体()1.数目不同,形态不同2.数目不同,形态相同3.数目相同,形态不同4.数目相同,形态相同20、在有丝分裂中, 染色体收缩得最为粗短的时期是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的细胞学特点及其遗传效应。
答:染色体结构变异主要包含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四种类型。 1. 缺失.缺失是指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从而引起 变异的现象.缺失的断片如系染色体臂的外端区段,则称顶端缺失;如系 染色体臂的中间区段,则称中间缺失.缺失的纯合体可能引起致死或表型 异常.在杂合体中如携有显性等位基因的染色体区段缺失,则隐性等位基 因得以实现其表型效应,出现所谓假显性.在缺失杂合体中,由于缺失的染 色体不能和它的正常同源染色体完全相应地配对,所以当同源染色体联
(2)重复区段很短时:可能不会有瘤或环出现.果蝇唾腺染色体体细 胞联会时特别大,其中出现很多横纹带,可以作为鉴别缺失和重复的标志. 遗传效应:1、扰乱基因的固有平衡体系
2、重复引起表现型变异: (1)基因的剂量效应:细胞内某基因出现次数越多,表现型效应越显 著
(2)基因的位置效应:基因的表现型应因其所在的染色体不同位置 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会时,可以看到正常的一条染色体多出了一段(顶端缺失),或者形成一个拱 形的结构(中间缺失),这条正常染色体上多出的一段或者一个结,正是缺失 染色体上相应失去的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效应随着缺失片段大小和细 胞所处发育时期的不同而不同.在个体发育中,缺失发生得越早,影响越大 缺失的片段越大,对个体的影响也越严重,重则引起个体死亡, 轻则影响个 体的生活力.在人类遗传中,染色体缺失常会引起较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如 猫叫综合征等.缺失可用以进行基因定位. 鉴定:(1)最初细胞质存在着无着丝点的断片. (2)缺失杂合体中,联会时形成环状或瘤状突起,但易与重复相混淆,必 须: ①参照染色体的正常长度 ②染色粒和染色节的正常分布 ③着丝点的正常位置 (3)当顶端缺失较长时,可在双线期检查缺失杂合体杂交尚未完全端化 的二价体,注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末端是否有长短. 遗传效应:缺失对个体的生长和发育不利: ①缺失纯合体很难存活 ②缺失杂合体的生活力很低 ③含缺失染色体的染色体一般败育 ④缺失染色体主要是通过雌配子传递的 2. 重复.染色体上增加了相同的某个区段而引起变异的现象,叫做重复.分 为顺接重复和反接重复.前者指的是某区段按照染色体上的正常顺序重 复,后者指的是重复时颠倒了某区段在染色体上的正常只限顺序.在重复 杂合体中,当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发生重复的染色体的重复区段形成一个 拱形结构,或者比正常染色体多出一段.重复引起的遗传效应比缺失的小. 但是如果重复的部分太大,也会影响个体的生活力,甚至引起个体死亡.例 如, 果蝇的棒眼就是X染色体特定区段重复的结果.重复对生物体的不利 影响一般小于缺失,因此在自然群体中较易保存.重复对生物的进化有重 要作用.这是因为“多余的基因可能向多个方向突变,而不致于损害细胞和 个体的正常机能.突变的最终结果,有可能使“多余的基因成为一个能执行 新功能的新基因,从而为生物适应新环境提供了机会.因此,在遗传学上往 往把重复看做是新基因的一个重要来源. 鉴别:(1)重复区段较长时:在杂合体中重复区段的二价体会突出环 或瘤,不能同缺失杂合体的环或瘤相混淆.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 试答题卷
课程名称【编号】: 遗传学 【1113】 A卷
题一 号
二
三
四
五
总分
评卷 人
得 分
(横线以下为答题区)
注:共7题,选作5题,每题20分,共100分。
一、 为什么说细胞的减数分裂是特殊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和有丝分裂在遗传学研究中的主要意义有哪些?
答:减数分裂又称为成熟分裂,是在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 发生的一种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整个分裂过程中的两次分裂 都有纺锤丝出现,故又是一次特殊的有丝分裂。和有丝分裂相比较,减 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主要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各对同源染色体在细胞分 裂前期进行联会配对;其次,减数分裂进行了一次物质的交换;第三, 减数分裂中期后染色体**分离,而有丝分裂则着丝点裂开后均衡分向两 极;第四、减数分裂包含两个分裂过程,第一次分裂为染色体数目减半 过程,第二次分裂为两个细胞同步进行的染色体等数的有丝分裂;第 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中期I为同源染色体分别摆在赤道板的两侧, 着丝粒朝向两极,而有丝分裂时则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所以,减数 分裂和有丝分裂相比,为特殊的有丝分裂。 有丝意义是: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于 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1.保证了有性生殖生物个体世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 通过减数分
2、位置效应:倒位区段内、外基因之间的物理距离发生改变,其 遗传距离一般也改变.
3、降低倒位杂合体上连锁基因的重组率 4、到位可以形成新种,促进生物进化 4. 易位.易位是指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从而引起变异的现象.如果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互交换片段,叫做相 互易位,这种易位比较常见.相互易位的遗传效应主要是产生部分异常的 配子,使配子的育性降低或产生有遗传病的后代.易位杂合体在减数分裂 偶线期和粗线期,可出现典型的十字形构型,终变期或中期时则发展为环 形、链形或∞字形的构型.易位的直接后果是使原有的连锁群改变.易位 杂合体所产生的部分配子含有重复或缺失的染色体,从而导致部分不育 或半不育.例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就是由人的第22号染色体和第14号染 色体易位造成的.易位在生物进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17个科的29个 属的种子植物中,都有易位产生的变异类型,直果曼陀罗的近100个变种, 就是不同染色体易位的结果. 遗传效应:1、半不育是易位杂合体的突出特点
①乡邻式分离:产生重复、缺失染色体,配子不育 ②交替式分离:染色体具有全部基因,配子可育 2、降低临近易位接合点的基因间重组率 3、易位可以改变基因连锁群 4、造成染色体融合而改变染色体数目 5.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染色体结构变异,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 数量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大多数染色体变异对生 物体是不利二 染色体数量变异
三、a,b,c三个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让其杂合体与纯 合隐性亲本测交,得到下列结果:+++ 56,++c 342,+b+ 3 +bc 98,a++106,a+c 5,ab+ 330,abc 60 请:(1)写出亲本型配子和双交换型配子,并推导出3个基 因的排列顺序;
(2)计算基因间的交换值,并作出连锁遗传图; (3)计算符合系数。
六、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植物雄性不育是细胞质 遗传引起的吗?又包含几种类型?生产上经常谈到的“三系配 套技术”又属于那种类型?如何将杂交母本转育成雄性不育 系?
答:由细胞质内的基因即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叫做 细胞质遗传。在真核生物的有性繁殖过程中,卵细胞内除细胞核外, 还有大量的细胞质及其所含的各种细胞器;精子内除细胞核外,没有 或极少有细胞质,因而也就没有或极少有各种细胞器和细胞,因此, 和核遗传相比较,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为: (1)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的;杂交后代―般不表现一定比例的分 离;无法像核遗传一样对基因进行准确定位。 (2)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F1通常只表现母本的性状,故细胞 质遗传又称为母性遗传; (3)通过连续回交能将母本的核基因几乎全部置换掉,但母本的细胞 质基因及其所控制的性状仍不消失; (4)由附加体或共生体决定的性状,其表现往往类似病毒的转导或感 染。 植物的雄性不育主要分为细胞质雄性不育、细胞核雄性不育和核质互 作雄性不育三种类型,因此其不完全是细胞质遗传引起的。生产上经 常谈到的"三系配套技术”属于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类型。三系主要指不育 系、保持系和恢复系。 将杂交母本转育成雄性不育系的主要过程为:利用已经获得的雄性不 育系与拟转育的母本(和雄性不育杂交后代不育)进行杂交,然后以 拟转育的母本作为轮回亲本进行回交,在后代中选育出遗传性表现和 拟转育母本相近的不育株作为不育系,原来作为轮回亲本的品系就是 保持系。
答:(1)亲本型配子为++c和ab+,双交换配子为+b+和a+c,3个基因 的排列顺序为:bac; (2)双交换值为:(3+5)/(56+342+3+98+106+5+330+60) ×100%=0.8%a和b之间的交换值:(98+106+3+5)/ (56+342+3+98+106+5+330+60)×100%=21.2%a和c之间的交换值: (56+60+3+5)/(56+342+3+98+106+5+330+60)×100%=12.4% b和c之 间的交换值:21.2%+12.4=33.6%连锁遗传图(见书上作图格式): (3)符合系数:0.8%/(21.2%×12.4%)=0.30
七、什么是杂种优势?杂种退现象?
答:杂种优势是指杂合体在一种或多种性状上,如抗病、抗虫、抗逆 力、成活力、生殖力、生存力等表现优于两个亲本的现象。杂种优势的 表现是多方面的,而且是很复杂的。按其性状表现的性质,大致可以分 为三种类型:营养型、生殖型、适应型。 杂种优势表现都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 杂种优势不是某一、二个性状单独地表现突出,而是许多性 1, 状综合地表现突出。 第 杂种优势的大小,大多数取决于双亲性状间的相对差异和相 2, 互补充。 第 杂种优势的大小与双亲基因型的高度纯合具有密切的关系。 3, 第 杂种优势的大小与环境条件的作用也有密切的关系。 4, 杂种优势是由基因非累加效应造成的,同时又有赖于群体内基因型的高 度一致。两个亲缘关系较远但高度纯合的双亲杂交产生的杂种,因具有 这两点而显示较强的杂种优势。但F2代开始出现基因分离、基因型纯 合,非累加效应便趋于消失,同时因群体内各个体具有不同的基因型, 纯合体逐代增多而杂合体逐代减少,这就是得杂种二代以后杂种优势衰 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