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怎么猜谜语

合集下载

幼儿园猜谜语教案范文

幼儿园猜谜语教案范文

幼儿园猜谜语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猜谜语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2. 通过猜谜语活动,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谜语:小狗、太阳、书本、飞机、水杯2. 猜谜语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掌握猜谜语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猜出谜底。

2. 难点: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使他们能够迅速准确地猜出谜底。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谜语卡片、小狗、太阳、书本、飞机、水杯等实物2. 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活动场地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猜谜语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引起他们的兴趣。

2. 演示:教师展示谜语卡片,用实物或图片进行展示,让幼儿观察并思考。

3. 猜谜语:教师给出谜语,幼儿分组进行猜测,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

4. 揭晓答案:教师公布答案,并解释谜底的原因。

5. 互动环节:幼儿互相交换角色,进行猜谜语游戏,加强团队合作。

6. 总结:教师对幼儿的猜测情况进行点评,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六、教学拓展1. 引入其他类型的谜语,如动物、植物、日常用品等,让幼儿更加全面地接触和了解各种事物。

2. 组织幼儿进行猜谜语比赛,鼓励他们积极participating and demonstrating their skills.七、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猜谜语过程中的表现,记录他们的猜测速度和准确性。

2. 收集幼儿的疑问和困惑,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3. 通过家长交流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猜谜语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解谜内容。

2.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幼儿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3. 积极探索更多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九、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猜谜语主题活动,如猜谜语墙、猜谜语剧场等,让幼儿在实践中提高猜谜语能力。

教您怎样猜谜语

教您怎样猜谜语

教您怎样猜谜语——谜语的体裁(提纲)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诸家瑜一、会意法体1.正猜法2.反猜法3.分猜法二、假借法体1.生肖地支假借法2.天干假借法3.人名假借法4.朝代假借法5.时间假借法6.地名假借法7.物名假借法8.韵目假借法9.符号假借法10.古字假借法11.词曲名假借12.数量换算假借法三、象形谜体1.笔画象形谜法2.部首象形谜法3.符号象形谜法:a.语言音标符号的象形意b.标点符号的象形意四、增损离合谜体,1、基本手法:增、损、离、合2、派生出的手法:○1谜面增划法○2谜底增划法○3谜面减划法○4谜底减划法○5谜面增损法○6谜底增损法○7面底增损法○8面底减半法○9面底倒影法10面底包含法○11面底移位法○12面底方位法○13面底转动法○五、指事谜体六、形声谜体1.同形异声法2.同声异形法七、六书综合谜体●谜语的演绎和发展轨迹:动作表意阶段——图形表意(亦称表意图形、表意图影)阶段——口头语言(即口头谜语)创作阶段——文字创制(即文字谜语)阶段●学猜谜语的三要素:一是要了解谜语的主要骨骼。

汉字是谜语的主要骨骼,汉字的形、声、义是构筑起谜语的基础。

二是要懂得谜语的结构。

一条完整的谜语由谜面、谜目(即猜射范围)、谜底三大要素组成。

有时谜语还会附“格”,此类谜语就增添了一个要素——谜格。

三是要遵守猜谜语约定俗成的规则。

那就是凡谜面上有的字,谜底中是不准重复出现的,但谜目上的字,是不受这规则所限制的。

一、会意法体会意法体,又称转注谜体,可以分为正猜、反猜、分猜三种猜制方法,起源比较早的,春秋时期就已经流行。

1、正猜法,又称正扣法,是根据谜面的内容,直接去联想出谜底。

谜题:回头是岸(猜书名一)2、反猜法,又称反扣法,它与正猜情况恰恰相反,是根据谜面的暗示,从反面或侧面去推理,去寻觅谜底的。

谜题:大发宏论(猜成语一句)3、分猜法,又称分扣法,是整个谜面与谜底没有直接联系,猜的时候要将谜面分成若干段,然后分别去扣合谜底。

学前班语言教案:猜谜语

学前班语言教案:猜谜语

学前班语言教案:猜谜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猜谜语的活动,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谜语:动物、植物、日常用品、人物等。

2. 猜谜语的技巧:听、说、思考、推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听懂、说对谜语,并能够通过思考和推理来猜出谜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谜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猜谜语。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推理来猜出谜底,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进行猜谜语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适合学前班学生的谜语,包括动物、植物、日常用品、人物等。

2. 准备录音机、录音带或者音响设备,用于播放谜语。

3. 准备一些小奖品,用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谜语的起源和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展示谜语:教师展示第一道谜语,并朗读谜语内容。

3. 学生猜测:学生在听到谜语后,尝试猜测谜底。

4. 揭晓答案: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并解释谜底为何。

5. 猜谜游戏:学生分组进行猜谜游戏,每组轮流展示谜语,其他组成员猜测。

七、课堂互动:1.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猜谜语活动,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猜测。

2. 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猜谜心得,分享彼此的思考过程。

3. 教师对学生的猜测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八、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谜语,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 学生可以尝试将谜语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与家人和朋友一起猜谜语。

九、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猜谜语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十、课后作业: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猜谜语,巩固所学内容。

二年级猜谜语教案

二年级猜谜语教案

二年级猜谜语教案猜谜语是二年级学生喜欢的一种益智游戏,通过猜谜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是一份适用于二年级猜谜语的教案,以帮助教师们组织猜谜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通过猜谜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学会合作与分享,在小组中共同解答谜语。

教学准备:1. 谜语卡片(提前准备一些适合二年级学生的谜语)。

2. 黑板或白板+马克笔。

3. 一些小奖品或奖励物品。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前面学习的知识,例如“什么是谜语?”、“你们最喜欢的谜语是什么?”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 教师介绍今天的主题是猜谜语,并告诉学生猜对谜语能够获得小奖品。

步骤二:解谜活动1. 教师向学生展示第一道谜语,并念出来或将其写在黑板上,然后鼓励学生分组讨论解答。

每个小组有一定时间思考,并选择一名代表回答。

2. 每个小组发言结束后,教师对答案进行讨论和解释,并鼓励其他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解答过程中。

3. 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多道谜语的解答。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兴趣选择合适的谜语。

逐渐增加谜语的难度,让学生在解谜中不断挑战自己。

步骤三: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谜的过程和方法,例如观察题干中的关键词,分析谜面的意思等。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解谜心得。

2. 教师可以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小组或学生,并给予一些小奖励,以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

扩展活动: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引导学生自己编写一些简单的谜语,并与同学们分享和交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猜谜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同时提高了观察力、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合作与分享,学生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适度调整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解谜的过程中。

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和肯定,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总结:猜谜语是一种有趣的益智游戏,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启蒙教育猜谜语

幼儿启蒙教育猜谜语

幼儿启蒙教育猜谜语
幼儿启蒙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猜谜语是一种既有趣又
能锻炼孩子思维的方式。

通过猜谜语,孩子们不仅可以增加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些适合幼儿启蒙教育的猜谜语。

1. 小小的船儿,飘在水中央,风吹帆儿动,水里鱼儿闹。

(答案,纸船)。

2. 一根绳子,两头牵,一头水里,一头岸上。

(答案,桥)。

3. 绿叶儿,红花儿,爬山涉水也不怕。

(答案,蚂蚁)。

4. 天上飞,地上走,家里的客人最多。

(答案,鸟)。

5. 白又肥,头上戴着帽,爱吃竹叶又爱睡。

(答案,熊猫)。

6. 身穿黄衣裳,头戴金冠冕,身后有光环,一年四季跟着我。

(答案,太阳)。

7. 一只大肚皮,爱吃竹叶儿,天天睡觉觉,从不说话话。

(答案,大熊猫)。

8. 一只小船,飘在水面,不用帆儿,也不用桨。

(答案,落叶)。

9. 一只小猫,爱吃鱼儿,身上有花纹,爱睡觉觉。

(答案,猫)。

10. 一只小鸟,喜欢唱歌,天天在树上,为人们送福。

(答案,知更鸟)。

以上是一些适合幼儿启蒙教育的猜谜语,通过这些谜语,孩子们可以在游戏中
学习,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希望家长们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这些猜谜语的游戏,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健康成长。

猜谜语课件ppt课件

猜谜语课件ppt课件

绿色叶子红色根, 大力水手的最爱 (打一植物)
02.
菠菜
猜字谜
01

02

03
一.山上还有山。(猜一字) 一.一只黑狗,不叫不吼。 (猜一字)
十张口,一颗心。 (猜一字)
说它小,下边大, 说它大,上边小。 (猜一字)
01
03
02

04

A
C


一人 (猜一字)
十个哥哥 (猜 一字)
B
D
0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猕猴桃
像个蛋,不是蛋,说它圆,不 太圆,说它没有它又有。 (打
一数字)
01
一架小飞机,飞行看天气, 晴天飞得高,阴天飞得低。 (打一动物)
02
蜻蜓
STEP 01
顶着黑眼圈,浑身胖嘟嘟, 以前好吃肉,现在爱吃竹。
(打一动物)
STEP 02
大熊猫
小小个,橙黄皮,春节买,图吉利 (打一水果)
金桔
01.
02
雷不雨(猜一字)

03
04
半个人(猜一字)

1
2
半个月亮(猜一字)

3
4
田中(猜一字)

你做
我猜
谢谢指导
Thanks
汇报人姓名
猜谜语
蹬得稳当, 抓得牢固, 后退就赢, 前进就输。
拔河
PART
ONE
01
教你一招
02
读(读准谜面字词音,
读通句子)
03
猜(发挥想象猜谜底。) 04
抓(抓住关键词语理解
意思。)
请你猜一猜。
PART

《猜谜语》的教案

《猜谜语》的教案

《猜谜语》的教案教案:《猜谜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7课《猜谜语》。

本课主要介绍了谜语的特点和猜谜语的方法,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理解谜语的基本结构,掌握猜谜语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谜语的基本特点,学会欣赏和创作谜语。

2. 掌握猜谜语的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谜语的基本特点,掌握猜谜语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独立创作谜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课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谜语故事,引发学生对谜语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猜谜语》。

2. 知识讲解(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本中已学的谜语,让学生初步感知谜语的特点。

(2)教师讲解谜语的基本结构,如:谜面、谜底、谜格等。

(3)教师介绍猜谜语的方法,如:直观法、逻辑法、排除法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帮助学生巩固猜谜语的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 小组合作(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合作创作一条谜语。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创作给予评价和鼓励。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各小组将自己的谜语展示给全班同学,大家共同猜谜语,评选出“最佳谜语创作奖”和“最佳猜谜手”。

六、板书设计谜语的基本结构:谜面、谜底、谜格猜谜语的方法:直观法、逻辑法、排除法等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课后编写一条谜语,明天上课时分享。

2. 家长协助孩子在网上查找一些谜语,让孩子猜一猜,增强孩子的兴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合作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谜语的基本知识和猜谜语的方法。

中班猜谜语教案20篇

中班猜谜语教案20篇

中班猜谜语教案20篇这是中班猜谜语教案2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中班歌唱活动教案:动物猜谜歌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目标1.学习用接唱和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尝试有节奏的独白和念象声词,乐于动脑,敢于挑战。

3.引导按节奏创编谜语歌词,感受在说说唱唱中玩谜语游戏的快乐。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了解一些动物的特征、习性、喜好。

2.物质准备:ppt活动过程一、幼儿猜谜,尝试有节奏地说谜面唱谜底1.创设情境,引出活动,调动幼儿兴趣。

T:森林里要开一场隆重的音乐会,选谁参加呢?大家决定请智慧精灵来决策。

智慧精灵把选中的小动物编成了有趣的谜语。

如果小朋友猜对了,就能请出这些小动物了。

第一个出场的会是谁呢?2.教师出示图片(动物的部分身体),鼓励幼儿按照节奏念出歌词。

T:瞧!他来啦。

你看到了什么?怎样的脑袋和眼睛?(圆圆的脑袋、亮亮的眼睛)(谁能把小动物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按照这样的节奏型说出来× ×|×××)3.引导幼儿猜出答案,尝试唱出答案。

T:到底是什么动物呢?(自由猜想)老师再加两个动物的特征,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

"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耳朵长长的,尾巴短短的。

"T:师竖起大拇指唱到:"锉锉锉,锉锉锉,锉锉锉,锉锉锉,我们大家知道这是小白兔。

"(清唱,唱完出示整个小兔的身体)老师是怎么唱出答案的?谁来学着唱一唱。

大家一起试着把谜底唱出来吧。

预备,齐。

(钢伴)4.完整练唱智慧精灵要求我们完整地唱一唱小兔,小朋友听好音乐,轻轻跟老师一起唱。

5.引导幼儿找出这首歌曲的说唱特点你发现这首歌曲和我们平时唱的歌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吗?(有说有唱)对,哪部分说的,哪部分是唱的,那现在请小朋友们先清楚地说出谜面,再响亮地唱出谜底,请准备(钢伴)二、尝试用接唱的方法完整演唱歌曲1.教师唱问句,幼儿学习接唱答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你怎么猜谜语
导语:猜谜语是我们国人很喜欢的一种诗意活动。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教你怎么猜谜语,欢迎借鉴!
谜语的猜法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二十多种。

属于会意体的有会意法、反射法、借扣法、侧扣法、分扣法、溯源法;属于增损体的有加法、减法、加减法;属于离合体的有离底法、离面法;属于象形体的有象形法、象画法;属于谐音体的有直谐法、间谐法;属于综合体的有比较法、拟人法、拟物法、问答法、运典法。

会意法总体理解谜面的意义,扣合谜底。

例如:脸上长钩子,头角挂扇子。

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

(打一动物:象)反射法即反其谜面意思而猜之。

例如:莫用小人(打一中草药:使君子)
借扣法不用谜面原意或多意、反意,借用谜面别解成新意,用来扣合谜底。

例如:开明(打一唐代文学家:元结)“开明”别解为“明朝的开始”,即元朝的结束,因此谜底为“元结”。

侧扣法不正面理解谜面原意,借用多义从侧面衬托扣合谜底。

例如:江枫渔火(打一《儒林外史》人物:双红)这里“双红”是从“枫”、“火”得名,“枫”和“火”都是红的,因此“双红”扣合谜面。

分扣法谜面的字分别扣合谜底的字,有的一字扣一字,有的一字扣多字,也有的多字扣一字。

例如:望穿(打一昆曲剧目:十五贯)
“望”俗称“十五”,“穿”与“贯”有同义之处,分别扣为“十五贯”
溯源法“溯源”及追溯谜面的来源以及与其原出处的上下关联,然后再扣合谜底,也有叫它承先启后法的。

例如:桃花谭水深千尺(打一成语:无与伦比)这则谜以“桃花谭水深千尺”的下句“不及汪伦送我情”,扣合谜底。

加法将谜面提示的部分字的笔划予以增加或将某些字相加,来扣合谜底。

例如:好山好水(打二字:崔,淮)这里“好”扣“佳”,“好山”及“佳山”,本身相加得“崔”;“好水”及“佳水”,本身相加成“淮”。

减法将谜面提示的部分字的笔划减少,或用某些字相减来扣合谜底。

例如:池中没有水,地上没有泥(打一字:也)将“池”的三点水去掉的“也”,将“地”的土字旁去掉也得“也”。

加减法按谜面的提示,有的字增加笔划,有的字减少笔划,既有加有减,最后扣合谜地。

例如:上头去下头,下头去上头,两头去中间,中间去两头.本谜“去”为谜眼,分为上下两部分即可组合成谜底。

答案是:至。

因:“至”的上头是“去”的下头,“至”的下头是“去”的上头。

“至”的中间是“去”的两头,“至”的两头是“去”的两头,“至”的两头是“去”的中间。

所以是“至”!!!
离底法此谜,谜面反映的是谜底的拆离。

猜时,将谜面合成,然后再扣合谜底。

例如:七人(打一县名:开化)
离面法将谜面某些字拆离,去扣合谜底。

例如:诧(打一成语:一家之言)
象形法根据事物的特征,汉字的构造(相形),进行拟人拟物,加以形象化,使人引起联想,增加趣味。

例如:冰上两点嫌它多,石头压水水爬坡.(打一名词:水泵)
象画法此谜是根据谜面整体具有图画意味去合谜底。

例如:远树两行山倒影,轻舟一叶水平流。

(打一字:慧)
直谐法制作谜底时,利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本来应该用的字,把人的注意力引开,到达隐藏谜底的目的。

例如:增加十两(打一城市:天津)“增加十两”及“添斤”,与“天津”谐音。

间谐法先将谜中的某些字拆变,再谐音扣合谜底。

例如:二者规格不同(打一字:鞋)。

猜时,先将“鞋”拆为“圭”、“革”两部分,“圭”与“规”谐音,“革”与“格”谐音,切合谜底。

比较法是将形状、字义相近或相反的词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而扣合谜底。

例如:加一笔不好,加一倍不少(打一字:夕)拟人法将谜面的字词人格化,扣合谜底。

例如:有位小姑娘,身穿黄衣衫,你若欺负她,她就戳一枪. (打一动物:蜜蜂)拟物法将人或人体某部分物化,或者将谜面字词语义或所言之事物化,扣合谜底。

例如:枕头.(打一成语:置之脑后)问答法此种谜通常是用发问式的谜面,答复式的谜底。

例如:八十万禁军谁掌管?(打一成语:首当其冲)
运典法词类谜语以人们熟悉的成语、白话、诗词、典故作谜面,而将意义别解,从而扣合谜底。

例如:宝玉求婚(打一美国历史人物:林肯)
排除法就是排除一面取一面,排除多方取一方,排除容易而取难的。

例如:说不叫说,拿不叫拿(打一字:最)这里排除“说”而取“曰”,排除“拿”而换成“取”。

谜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字游戏,也是民间语言花园里一枝色彩诱人、异香扑鼻的山野奇葩。

它曲折别致,变化无穷且寓意奥妙,耐人寻味,不仅有其独特的思想艺术价值和社会文化功能,而且源远流长,凝聚着民族的丰富智慧和美妙情趣。

谜语最早起源于古时的隐喻。

它在古人生活中应用的广泛程度,几乎令人难以想象。

在外交场合,它是智力测验的尺度,国家治理靠它甄别贤才,个人靠它选择配偶,甚至敌国间还靠它伺探对方的实力。

在曹魏时代,才正式形成今天通常所说的谜语。

到了宋代,因元宵节要悬挂彩灯,为了招徕观众,赏灯时将谜写成纸条,贴挂于灯上供人品猜,于是又有了“灯谜”之称。

宋代以后,猜谜一直是春节晚上的娱乐项目方案,甚至今天仍然如此。

由于猜谜十分不容易,要费尽心机,仿佛射虎一般,因而,猜谜又被戏称为“射虎”,灯谜则被称为“灯虎”。

一条谜语包含谜面、谜目和谜底三个部分。

谜面是喻体,又叫“表”,它是巧妙地隐喻着谜底的单字、多字、成语、古今诗词文句或作者自拟的句子,也可以是图形或其他符号或公式,但多数采用短语、韵语或诗句形式。

谜目是指谜面要求猜射的事物的范围,如不手册猜射的事物的范围,猜谜者无所是从,难以猜测。

谜底是指谜面指出的实际要猜射的
事物,即谜语的本体和“里”。

猜谜者要通过谜面的暗示,在谜目手册的范围内找出它所指的实际事物,到达猜中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