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全

实验步骤:
1、在瓶子里装一些水,把吸管放入水中,并用橡皮塞封住瓶口,观察水在吸管中的变化。
2、把一团纸放在一个杯子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观察纸浸湿情况。
3、两支注射器,分别抽进同样的水和空气,然用手指堵住管口,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按活塞,观察现象。
实验器材:1个厚底直筒玻璃杯、刻度尺、纸带、透明胶带、剪刀
实验步骤:
1、用一个高度在15厘米以上的厚底直简玻璃杯子。
2、以毫米为单位,利用刻度尺在纸条上画好刻度,纸条的长度略小于杯子的高度。
3、取一段长于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平放在桌子上,胶面朝上,将纸条画有刻度的面朝下粘在胶带的中间。
4、一个同学手持杯子另一个同学把粘有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竖直粘到杯子的外侧面,要使刻度的底部正好和内侧底部对齐。
观察到的现象:当食盐和小苏打加到第四份时,溶解小苏打的烧杯已经出现小苏打的沉淀物,不管如何已经搅拌,小苏打已经不融于水了。食盐仍然融于水。
实验结论: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溶解的份数多,小苏打溶解的份数少。
科学实验报告单(5)
年级班姓名
实验小组:
实验时间
年月日
实验名称:加快溶解
实验目的:
3、把吹胀的塑料袋放入水中,松开捆口,有气泡冒出。
4、把玻璃杯的杯口向下,垂直放入水中,杯底总是有一部分没有水。
观察到的现象:
空气很轻,会流动,会发出声音,能压缩
实验结论:空气很轻,会流动,会发出声音,能压缩。
科学实验报告单(8)
年级班姓名
实验小组:
实验时间
年月日
实验名称: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目的: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1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②1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③2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2-②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2-③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3-①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3-②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3-③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3-④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3-⑤4学校班级 3 年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实验器材:磁铁、一枚铁钉、塑料杯、玻璃、木条、回形针、铝片、铜导线、薄木片、纸片、大小不等的硬币、烧杯、水、弹簧、橡胶皮、布条等我的猜测:磁铁能够吸引铁制品步骤:拿磁铁依次靠近以上材料,观察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都是铁材料制成的,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不是铁材料制成的结论:我认为磁铁吸引铁质的物体,而且只能吸引铁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4-②学校年(班)级 3 年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磁铁能隔物体吸铁吗实验器材:磁铁、一枚铁钉、塑料杯、玻璃、一张纸、铅笔、硬币等我的猜测:磁铁隔着物体能吸引铁。
步骤:在磁铁和铁钉之间分别放上纸、布、玻璃、塑料片、薄木片、橡胶片等物体,观察磁铁还能吸不吸铁钉。
观察到的现象:通过观察,磁铁隔着一些薄的物体也能吸铁钉结论:磁铁隔着一些薄的物体也能吸铁。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4-③学校年(班)级 3 年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实验器材:条形磁铁一个、回形针若干我的猜测: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
步骤:把磁铁分成四段,标上A/B/C/D/E,用磁铁的各部分去吸回形针记录各部分吸引回形针的个数。
观察到的现象:磁铁两端吸的回形针最多,中间为0.结论:磁铁两端磁性最强,磁铁上最强的部分称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4-④学校年(班)级 3 年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磁铁两极的研究实验器材:条形磁铁两根。
我的猜测:两块磁铁靠近吸引。
步骤:把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上A/B/C/D,再将它们相互接近,观察结果。
用符号“→←”表示相互吸引的情况,用符号“←→”表示相互排斥的情况,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6篇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6篇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6篇一、学生分析今年我任教三年级两个班科学的教学,小学生对于自然事物与现象的把握是很具体的,三年级学生擅长于用感官观察、识别物体的基本特征。
根据物体的相同和不同点对物体进行比较、分类,符合这阶段学生的认识特点,因此,教学中将注重发展学生此项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他技能。
该年级男生居多,学生思维活跃,热爱科学,相信能迅速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氛围,并能促进全体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的发展。
学生从小对科学课的学习内容有一些接触和了解。
如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等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科学学习是有基础的。
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内容很感兴趣,有学习的强烈愿望。
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较好,但动手能力较弱,需要培养提高。
二、实验分析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是《科学》课开始的第二个学期,因此本册教材浅显易懂,特别注重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安排教学内容,同时还考虑到为今后的学习提高打好基础。
在这个阶段一定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展开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实验目的与要求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四、实验措施1、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2、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转眼间,我在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岗位上又平凡地走过了一年。
追忆往昔,展望未来,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教训使自我迅速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无愧于这一称号,我现将本年度教学工作情景总结如下:一、师德方面:加强修养,塑造“师德”。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全册内容)

烧杯、玻璃棒、食盐、小苏打
实验过程
1)在两个透明杯中分别放入50毫升的清水。
(2)分别取大约20克食盐和小苏打,再把它们平均分成8份。
(3)取一小份实验,加入一个盛水的杯子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在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份食盐,继续搅拌……,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
(4)按同样的方法,将小苏打一份一份地溶解,直到不鞥溶解为止。
(2)水温越高,溶解速度越快。
学校
静宁县南关小学
班级
三年级(4)班
姓名
实验名称
水结冰了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1)了解水是怎样结冰的。
(2)懂得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放出热。
实验器材
试管、玻璃器皿、冰块、温度计,食盐
实验过程
(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约四分之一的清水,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2)将装有清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入了食盐)的玻璃器皿中,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
实验器材
塑料杯、水槽、泡沫塑料、
实验过程
(1)在塑料杯底粘上一个纸团。
(2)在水槽的水面上撒一些漂浮物(如泡沫塑料),可方便观察水位变化。
(3)把杯子慢慢地竖直倒扣在水里。观察纸团有没有湿。
(4)在瓶子里装一些水,用气球将瓶口密封,将一根吸管插入水中,然后用嘴对着吸管往瓶子里吹气,观察结果。
实验现象
(4)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观察袋子的变化。
实验现象
加热过程中有气体产生
实验结论
(1)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
(2)水加热后有气体产生。
学校
静宁县南关小学
班级
三年级(4)班
姓名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全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全2.观察不同温度下水中溶解物质的变化。
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水、食盐、小苏打实验步骤:1、将两个烧杯分别加入相同的水,分别加入适量的食盐和小苏打,搅拌均匀。
2、记录每个烧杯中加入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
3、将一个烧杯放在常温下,将另一个烧杯放在热水中加热。
4、观察每个烧杯中的溶解情况,记录温度和溶解的数量。
观察到的现象:1、在常温下,食盐比小苏打溶解得更多。
2、在加热后,食盐和小苏打都溶解得更多。
3、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的数量也增加。
实验结论:水能溶解的物质数量受温度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的数量也增加。
在常温下,食盐比小苏打溶解得更多。
4、观察蒸发皿中的变化,直到水分蒸发完毕,留下的是食盐晶体。
5、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将火焰放到蒸发皿下方,观察火焰的颜色变化。
观察到的现象:1、食盐在水中充分溶解,沙子被滤掉。
2、随着加热,水分逐渐蒸发,最终留下食盐晶体。
3、火焰颜色变为黄色,说明食盐中存在钠元素。
实验结论:食盐溶解于水的过程是可逆的。
通过蒸发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
食盐中含有钠元素,可以通过火焰测试进行检测。
2、了解气压和气温对风的影响。
实验器材:酒精温度计、气压计、风力计、水、火源、塑料袋。
实验步骤:1、将酒精温度计放在火源旁边,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2、用气压计测量不同地点的气压,并比较差异。
3、用风力计测量不同风速下的风力,并比较差异。
4、将塑料袋充满水,扎紧口,用手压住一端,将另一端放在高处,松开手,观察水流的方向和速度。
实验结论:风是由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形成的,气压和气温对风的影响很大。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温度升高会导致气压下降,从而形成风。
同时,风速也会受到气压和气温的影响。
实验中的塑料袋实验也证明了风的流动方向和速度受到气压和气温的影响。
通过测量降水量,了解不同天气条件下的降水量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雨量计、计时器实验步骤:1、在降雨时,将雨量计放在室外合适的位置,开始计时。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1.观察固体.液体和气体,描述形状。
2.按压固体.液体和气体,观察形状的变化。
3.把水倒进不同形状的杯子中,观察液体水的形状。
4.挤压气球中的空气,观察气球的变化。把气球中的空气排出来,观察空散到空中后的形状。
实验结论
固体( )固定形状,不能流动。
液体和气体( )固定形状,能流动。
液体向( )流动,气体向四面八方流动。
实验步骤
1.掂一掂羽毛,感觉羽毛的重量与身边的哪些物品接近。
2.用小刀横切或纵切羽轴,观察羽毛内部的结构。
3.羽毛放在盘子中,用滴管滴一滴水在羽毛上,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羽毛的重量很轻,羽毛羽轴是中空结构的,水很难渗入羽毛中。
实验结论
羽毛是( )结构的,质量( ),具有( ),有利于鸟( )。
注意事项
实验现象
一段时间后,瓶子中的水( )。
实验结论
植物的根有( )的作用。
注意事项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A B C D E
实验报告单
学校
班级
3年级班
实验者
第实验小组
实验时间
2021.10.18
实验名称
探究植物的茎能否运输水分的实验
实验器材
凤仙花.水.红墨水.矿泉水瓶.小刀.放大镜等
实验步骤
1.剪取一根凤仙花枝条。
实验现象
不包裹毛巾时,推动凳子容易向前滑;向前挪动凳子.抬起凳子撞击地板,声音非常大,凳子落地时,手部的震动感比较强。
包裹毛巾后,( )推动凳子;无论向前挪动凳子,还是抬起凳子撞击地板,基本( ),凳子落地时手部也没有很强的震感。
实验结论
猫通过足( )和( )环境,猫足肉垫有消音.防滑.缓冲的作用。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3、倒入适量的水,观察蚯蚓的反应。
观察到的现象:蚯蚓的身体有许多环节,有一圈较粗的环带。
2、蚯蚓对外界的刺激会迅速做出反应。
实验结论:蚯蚓的身体有许多(),有一圈较粗的()。
2、蚯蚓对外界的刺激会迅速做出()。
科学实验报告单(7)
三年级上册
演示
分组
时间
年月日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观察金鱼
实验目的::观察金鱼的身体构造、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
3、分类:
观察到的现象:下沉物体有()、上浮物体有()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4)
三年级上册
演示
分组
时间
年月日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砖与陶瓷
实验目的:砖瓦和陶器、瓷器有哪些性质
实验器材:砖块、瓦、陶器、瓷器、滴管、水槽、水、细木棍\铁钉或其他材料
实验步骤:
1、用小刀分别刻一刻。
2、用力弯折它们。
3、用滴管吸水分别滴入它们的表面,观察吸水情况。
实验器材:各种叶、放大镜
实验步骤:
1、将各种叶平放在一块。
2、观察比较
3、用放大镜观察叶脉及其他
观察到的现象:不同的树叶,()是不同的,叶脉也()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5)
三年级上册
演示
分组
时间
年月日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蜗牛观察实验
实验目的:认识蜗牛的反应;蜗牛的运动;蜗牛吃食物
实验器材:蜗牛一只、大号餐盘、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醋、啤酒、玻璃片
4、分别将它们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篇一: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三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①三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②篇二:苏教版三至六年级科学演示实验报告单三至六年级科学演示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鹦鹉站立制作实验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做一名小科学家实验器材:彩色卡纸一张、剪刀、回形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蜗牛观察实验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校园里的小动物实验器材:蜗牛一只、大号餐盘、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醋、啤酒、玻璃片实验类型:教师放在食物展台上展示实验实验结论:上述食物,蜗牛只吃菜叶,如用书上几种材料,蜗牛除了菜叶还喜欢黄瓜。
遇到醋或者酒之类刺激物体,蜗牛会立刻缩回到壳里。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水的毛细现象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神奇的水实验器材:不同颜色的水、纸巾;粉笔、纱布、塑料片、玻璃片(2块,在其中一块玻璃片上绕上几圈透明胶);两支粗细不一样的玻璃管;实验结论:水能沿着缝隙或小孔向上“爬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孔隙越小,水爬升得越高。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水的特性探究实验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神奇的水实验器材:滴管、一元硬币、烧杯、回形针每组一盒;戳好洞的可乐瓶一只、水盆一个;大小烧杯各一只、橡皮泥一块、50克砝码一只、细线一根。
实验类型:水的表面张力为学生操作实验,会喷射的水和会托举的水为教师演示实验,水的实验结论:会团结的水:水面会成一个圆弧形,因为表面的水有一股相互之间拉着的力,可以承受一点的重量。
会喷射的水:瓶子上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近,下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远,因为孔越高,受到水的压力越低,所以射不远;孔位置越低,水的压力也越大,所以射得最远。
会托举的水:开始小烧杯浮在大烧杯里,放入砝码后仍会浮在水中,但位置下降了,大烧杯里水位上升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土壤分成了两层
实验结论:上层的土壤颗粒小,是粘土;下层的土壤颗粒大,是砂。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研究怎样让让浮在水中的瓶子沉入水底
实验器材
空瓶子、水槽、石块、橡皮泥、沙子等
实验过程
实验器材
滴水器、小水轮
实验过程
1、把小水轮装好。
2、用小孔的滴水器装满水,让滴水器中的水从一定的高度冲击小水轮叶片的边缘。
3、用大孔的滴水器装满水,让滴水器中的水从相同的高度冲击小水轮叶片的边缘。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用小孔滴水器小水轮转得慢,用大孔滴水器小水轮转得快。
实验结论:水量大,小水轮转得快。
实验结论:纸飞翼下降快慢与飞翼的翼面大小有关。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制作纸飞翼(二)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怎样使纸飞翼的留空时间长一些
实验器材
纸、剪刀、曲别针、秒表、橡皮泥
实验过程
1、制作纸飞翼。
2、让纸飞翼下落,记录纸飞翼留空时间。
3、把橡皮泥捏在纸飞翼上,从相同的高度下落,记录纸飞翼留空时间。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制作纸飞翼(一)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怎样使纸飞翼留空时间长一些
实验器材
纸、剪刀、曲别针、秒表
实验过程
1、制作纸飞翼。
2、让纸飞翼下落,记录纸飞翼留空时间。
3、加大纸飞翼的翼面面积,从相同的高度下落,记录纸飞翼留空时间。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翼面大的纸飞翼留空时间长。
1、水槽中装一半水,把空瓶子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
2、把空瓶子灌满水,使它沉下去
3、把空瓶子里装满石块,使它沉下去
4、把空瓶子里装上沙子,使它沉下去
5、把橡皮泥裹在小瓶外面,使它沉下去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浮在水中的瓶子沉入水底
实验结论:改变物体的轻重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蚯蚓的生活环境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蚯蚓适合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实验器材
蚯蚓(3-5条)、纸盒、干土、湿土
实验过程
1、纸盒里装上土,一半干土一半湿土,中间要有明显的界限。
2、把蚯蚓放在干土与湿土的分界线上,看蚯蚓爬向哪一边。
3、纸盒里装上土,两边都是湿土,一端用不透光的纸盒罩住。
4、把蚯蚓放在中间,观察蚯蚓爬向哪一边。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蚯蚓爬向湿土没有光的一面。
实验结论:蚯蚓适合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里。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怎样把土壤中的砂和粘土分开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想办法把土壤中的砂和粘土分开
实验器材
烧杯、玻璃棒、水、土壤
实验过程
1、在烧杯中装半杯水
2、把土壤慢慢倒入水中
3、用玻璃棒沿着一个方向轻轻搅拌
时间
实验名称
吹乒乓球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验证乒乓球是落下还是悬起
实验器材
漏斗、乒乓球
实验过程
用手轻轻托住乒乓球,从漏斗颈口向下吹气,再慢慢放开手,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结果
乒乓球悬起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下沉橡皮泥浮起来
实验结论:借助别的物体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让小水轮转起来(一)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怎样使小水轮转得更快
实验器材
滴水器、小水轮
实验过程
1、把小水轮安装好
2、用大孔的滴水器装满水,让滴水器中的水从低处冲击小水轮叶片的边缘。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增加纸飞翼的重量留空时间短。
实验结论:纸飞翼下降快慢与飞翼的质量有关。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制作风车模型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怎样让风车转得快
实验器材
白卡纸、圆木棍、纸盒、线绳、电风扇
实验过程
1、制作风车。
2、利用电风扇使风车转动。
3、加大电风扇的风力,观察风车转动的快慢。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二)小组成员Fra bibliotek实验目的
研究怎样让让下沉橡皮泥浮起来
实验器材
橡皮泥、水槽、泡沫板、木板、空瓶子等
实验过程
1、把橡皮泥捏成小船的形状,使它浮起来。
2、把橡皮泥放在木板上,使它浮起来。
3、把橡皮泥放在泡沫上,使它浮起来。
4、把橡皮泥放在空瓶子里,使它浮起来。
实验现象或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多种方法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器材
塑料袋、空杯子2只、水槽
实验过程
1)塑料袋充气捏紧口按入水中。
2)在水中把充气的塑料袋捏紧开一小口,看现象。
3)此方法证明了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结果
空气占据空间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3、再选用大孔的滴水器,装同样多的水,冲击小水轮叶片相同的部位,从高处冲击小水轮。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从低处冲击小水轮转得比较慢;从高处冲击小水轮转得比较快。
实验结论:水流位置高,小水轮转得快。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让小水轮转起来(二)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怎样让小水轮转得更快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风力大,风车转动快。
实验结论:风车转动的快慢与风力大小有关。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吹纸片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向2张纸片中间吹气,纸片是分开还是合拢。
实验器材
2张纸片
实验过程
向2张纸片中间吹气
实验结果
2张纸片中间合拢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