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语文试题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12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及答案

12*湖心亭看雪【课前学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是日更.( )定崇祯.( )五年余拏.( )一小舟铺毡.( )对坐拥毳.( )衣炉火雾凇沆砀.( ) 与余舟一芥.( ) 莫说相公痴.( )2.下列句子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湖中人/鸟声俱绝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C.舟中人/两三粒而已D.更有/痴似相公者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看雪的时间:(2)看雪的地点:(3)看雪的人物:(4)看雪的氛围:(5)看雪的方式:(6)看到的雪景:4.本文记叙看雪的背景、时间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检测】阅读课文,完成1-4题。
(13分)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请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4分)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惟.长堤一痕舟中人两三粒而已..2.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收束全文?(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课文中,作者所表现的情感较为复杂,下列说法有误的项是【】(2分)A.一个“痴”字,表达了作者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12*湖心亭看雪张岱•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
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dn世事的人,自然、质朴。
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山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
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劭(谙)世事劲松(jing) 呜咽(yb)• •⑵文屮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振扌感"•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震撼”。
(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
文中“凌厉”的“厉”意思为(C)A严格 B.严厉 C.凶猛(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示例:作为一座山,这不正是它的本分吗?2.2018年初,安徽遭遇罕见雪灾,但在朋友圈,你看到的更多的是人们在晒雪景,而不是雪灾;人们或许会吐槽结冰,而不是断电断水。
你班为此开展以“雪灾•雪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
(1)给下面新闻拟写标题。
据《江淮晨报》消息,“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新年初雪将大地银装素裹地装扮起来, 银白了屋顶,裹紧了树枝,恬静了平日里喧嚣的城市,也激发了合肥人的艺术潜力。
1月4日下午,安徽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一年级的张卫东、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助理韩斌铲雪后制作的雪人萌翻了路人。
这些猫狗校园创意雪人照片风靡朋友圈,逗乐了很多人,传递着冬日里的温情。
示例:“城会玩”——安徽人学酷萌雪人红了册友圈(2)读下面这则材料,请为这位交警写一段褒奖词。
安徽合肥,雪太厚,电线撑不住掉下来悬在半空中,早晨上班的车都堵在了路上,车辆疯狂鸣笛,响成一片,交警及时赶到,但又没有撑杆设备能把电线撑起来,情急之下,一位交警跳上公交车车顶,使劲抓起电线扛在自己肩膀上,拼命把电线往上提,直到超过车辆的高度。
12《湖心亭看雪 》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2* 湖心亭看雪❶张 岱1.给加点的字注音。
拏.( ) 更.( )定 毳.( )衣 雾凇.( ) 沆砀..( ) 铺毡.( )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湖中人鸟声俱.绝 俱: (2)拥.毳衣炉火 拥: (3)惟.长堤一痕 惟: (4)及.下船 及: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更{焉得更有此人更有痴似相公者B.是{是日更定矣是金陵人C.一{余拏一小舟上下一白D.白{上下一白余强饮三大白4.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眼前景物的渺小、微弱,与旷远莽苍的大自然进行对比。
B.文章在描写西湖雪景时文字简练自然,不事雕琢,运用白描手法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
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
对此迷人雪景,“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6.理解性默写。
(1)描写雪后西湖全景的句子是“ , , ”。
(2)作者采用特写的方式展现西湖近景的句子是“ , 、 、 、 ”。
(3)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 , ”。
7.九(2)班开展以“雪之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看“雪”悟意】下图显示的是“雪”在不同时期、不同字体下的形象,请参照示例,对“雪”字的构思进行简要说明。
示例:“采”分上下两部分。
上半部为“爪”,表示“手”的意思;下半部为“木”,表示“树木”的意思。
合起来表示“手在树上采摘东西”。
(2)【观“雪”吟诗】请为下面两幅图配上合适的诗词名句。
①②(3)【悟“雪”析文】下面是某位同学写的一段文字,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我之看雪,是看它的银白空蒙,,,,任思维的雪橇悄然滑向岁月的深处,去领略世界的无涯与多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2 湖心亭看雪》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12 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更.定(gēng) 沆.砀.(hàng dàng)B.一芥.(jiè) 铺毡.(zhān)C.雾凇.(sōng) 强.饮(qiánɡ)D.毳.衣(cuì) 喃.喃(nán)2.下列句子中的“一”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惟长堤一.痕B.一.童子烧酒炉正沸C.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D.余拏一.小舟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独往湖心亭/看雪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C.湖中人/鸟声俱绝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5.用原文填空。
(1)由柳宗元的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能想到课文中的语句: 。
(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
6.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
“雪”是娱情之物,请再举出古诗文中几个写“雪”的句子。
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0 题。
西湖(二)袁宏道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选自《明人小品十家·袁中郎小品》,有改动)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梅花为.寒所勒为:被。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2课 湖心亭看雪》2021年同步练习卷(附答案详解)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2021年同步练习卷(1)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1.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各题。
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②上下一.白______③客.此______④及.下船______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______A.“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B.本文将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写出了湖心亭悠远脱俗的雪景和湖心亭的奇遇。
C.结尾“痴”字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精神境界。
D.“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天、云、山、水浑然一体的景象。
本文和“链接材料”都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请具体分析。
【链接材料】月上吴山,雾霭溟蒙①,截然划湖之半。
洞箫于中流发声,受风若咽,而凄悄哀怨。
湖山触之,仿佛若中秋气。
雾消,月中湖水纯碧,舟沿白堤止焉。
夜景澄澈,画船经堤下者,咸止而听。
有歌而和者。
(节选自《湖心泛月记》,有删改)【注】①溟蒙:昏暗,模糊不清。
2.文言文阅读。
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2《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

12 湖心亭看雪【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沸.()痴.()崇祯.()更.定()毳.衣() 雾凇.() 一痕.() 一芥.()沆砀..() 拏.一小舟() 喃.喃() 强.饮()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绝.(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3)拥.毳衣炉火(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5)雾凇沆砀..(6)余舟一芥.(7)及.下船(8)客.此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余.住西湖余.拏一小舟B.是日更.定矣更.有痴似相公者C.是.金陵人是.日更定矣D.上下一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上下一.白长堤一.痕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且焉.置土石C.问其.姓氏其.真无马邪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而.不知人之乐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湖中/人鸟声/俱绝B.舟中人/两三粒而已C.一童子/烧酒/炉正沸D.更/有痴/似相公者6.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用寥寥十余字就描绘出一个混沌的冰雪世界。
(2)文中“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句与后文中“,”互相衬托。
7.翻译下面的句子。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阅读理解】◆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8.“湖中人鸟声俱绝”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有何作用?9.文章用舟子的喃喃之语收束全文,有何用意?10.《湖心亭看雪》《小石潭记》两文都是寄情山水之作,但表达的感情却有所不同,请你说说不同之处。
◆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甲] 《湖心亭看雪》[乙] 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
前甲午①、丁酉②,两至西湖,如涌金门商氏之楼外楼,祁氏之偶居,钱氏、余氏之别墅,及余家之寄园,一带湖庄,仅存瓦砾,则是余梦中所有者,反为西湖所无。
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语文试题

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字词书写1 . 音汉互写惩(________)罚默qì(________)粗zhuō(________)chà(________)异二、文言文阅读古文阅读(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环永之治①百里,黄溪最善。
黄溪距州治七十里,由东屯南行六百步,至黄神祠。
祠之上,两山墙立,丹碧之华叶骈植,与山升降。
其缺者为崖峭岩窟。
水之中皆小石,平布黄神之上,揭水②八十步,至初潭,最奇丽,殆③不可状④。
其略⑤若剖大瓮,侧立千尺。
溪水积焉,黛蓄膏渟⑥,来若白虹,沉沉无声。
有鱼数百尾,方来会⑦石下。
(节选自柳宗元《游黄溪记》)[注释]①治:州府所在地,简称“治府”。
②揭水:撩起衣服,涉水而行。
③殆:几乎。
④状:形容。
⑤略:大概轮廓。
⑥黛蓄膏渟:形容乌光油亮。
⑦会:聚集。
2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A.(1)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2)乃记之而去(_____)(3)由东屯南行六百步(_____)(4)来若白虹(_____)3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环永之治百里,黄溪最善。
4 . 甲、乙两文中都写到鱼,作者的用意有何不同?甲文: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乙文: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
5 . 文中是怎样运用衬托来表现水之“清”和人之“乐”的?三、对比阅读[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一、基础闯关全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是日更.(gēng)定拥毳.(cuì)衣炉火B.崇祯.(zhēn)五年雾淞沆砀.(dàng)C.余拏.(nǎ)一小舟与余舟一芥.(jiè)D.铺毡.(zhān)对坐莫说相公痴.(chī)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湖中人鸟声俱绝.(消失)余挐.一小舟[撑(船)]B.是日更.定矣(更多)上下一.白(全)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勉强)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D.大雪.三日(雪花)拥.毳衣炉火(裹、围)3.下面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雾淞沆砀:(湖面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
B.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穿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我)问他们的姓氏,原来是一个叫金陵的人。
D.一童子烧酒炉正沸: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4.填空。
(1)本文作者__________,明末清初文学家,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本文文笔简练,用“余住西湖”“独往湖心亭看雪”“口口口”“口口口”就把作者看雪的行踪交代得非常清楚。
(用原文句子填写)二、能力提升全练1.作者在湖心亭上与人相遇饮酒共话的情景,与下列诗句中哪两句相似?()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酒逢知己千杯少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D.君向潇湘我向秦2.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较为复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一个“痴”字,表达了作者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
B.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作者对人生于茫茫天地间的深沉感慨。
C.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
D.文章委婉地传达出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
3.张岱《自题小像》有云:“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字词书写1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阅读,让我们触摸经典,对话智者。
我们在书海中翱游,探索书中的奥秘,(líng)听圣哲的教悔,体悟智者的思索,获得人生的真(dì)。
从今天起,让我们的心灵在书(jí)中旅行,让我们的校园书香(mí)漫,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诗意盎然。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líng)____听②真(dì)_____③书(jí)_____④(mí)_____漫(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____改为____ ②____改为____二、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细柳营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2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上自劳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子先驱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闻天子之诏(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子为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 翻译下列句子。
(1)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 文中写细柳军常备不懈,严阵以待,突出周亚夫将军治军严整的句子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 我们现在强调要张扬个性,但文中“军士”却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只听周亚夫的命令,强调了共性,似乎束缚了个性的发展,两者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节选)王禹偁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①,蓁莽荒秽②。
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远吞③山光,平挹江濑④,幽阒⑤辽夐⑥,不可具状。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⑦之暇,被鹤氅⑧,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乌、烟云、竹树而已。
待其酒力醒,茶烟⑨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注释】①雉堞:城墙。
圮( pǐ)毁:倒塌毁坏。
②蓁(zhēn)莽荒秽:草木丛生,杂乱污浊。
③吞:眺望。
④平挹江濑:平视江波。
江濑:江滩上的急流。
⑤幽阒( qù):指环境清幽寂静。
⑥辽夐( xiòng):辽阔绵远。
⑦公退:公事完毕,回来休息。
⑧鹤氅:鸟羽制成盯襄葛己。
⑨茶烟:指烹茶炉火的烟气。
6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公退之暇_________ (2)被鹤氅_________7 . 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诗韵清绝沿溯阻绝(《三峡》)B.待其酒力醒常蹲其身(《幼时记趣》)C.皆竹楼之所助也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活板》)D.不可具状各具情态(《核舟记》)8 . 翻译句子。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9 . 本文与《陋室铭》都写于作者谪居时期,试比较两文透露出的谪居心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齐田氏①祖②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
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
”众客和之如响③。
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进曰:“不如君言。
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④也。
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⑤相食,非相为而生⑥之。
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⑦为人生之?且蚊蚋(读音ruì,吸血昆虫)囋(读音zǎn,叮咬)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选自《诸子集成·列子·说符》(注释)①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
②祖:祭祀(天地鬼神)之义。
③响:回响,回声。
④类:种类;物类。
⑤迭:交替地,轮流地。
⑥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
⑦本:本来,原本。
10 . 解释加点的词有误的一项()A.增其旧制(规模)B.或异二者之为(有的人)C.众客和之如响(应和,同意)D.中坐有献鱼雁者(同“座”,座位)11 . 选出下列语句中“于”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天之于民厚矣C.齐田氏祖于庭D.预于次12 . 下面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A.甲文第一段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B.“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C.乙文中鲍氏之子认为:天地万物因为大小,智力不同,所以有高低贵贱之分,人是万物中最高贵的物种。
D.乙文中通过鲍氏之子反驳齐田氏的一番话,批判了那种认为万物由上天制造出来的唯心主义,赞扬了鲍氏之子的唯物论思想,揭示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人与自然应该平等相处,和谐发展的道理。
13 . 将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14 . 孟子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请结合甲文和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谈谈你心中的好官形象是怎样的?三、课内阅读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5 . 解释选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1)上下一白(____)(2)及下船(____)16 . 翻译句子。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17 . 湖心亭上与人相遇饮酒共话的情景,与下列诗句中的哪两项相似()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酒逢知己千杯少。
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D.君向潇湘我向秦18 . 文章结尾写舟子喃喃自语,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 痴”字。
从侧面展现了张岱什么样的独特个性?参考答案一、字词书写1、二、文言文阅读1、2、3、三、课内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