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下册 电磁波的海洋导学案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导学案(推荐)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学习目标】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知道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2.了解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会用c = f λ求速度、波长或频率;3.了解光是一种电磁波;培养查阅资料的能力。
【学习过程】一、新课引入:请大家快速独立思考以下问题,用语言表述利用各种方法了解:什么是电磁波?列举生活中应用电磁波的例子。
先对子相互交流,再小组内交流,假设小组内的意见不统一,请提出来。
二、独立自主学习:请快速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然后独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一〕电磁波的海洋翻开收音机、电视机收到几个节目,但是收音机、电视机和播送电台、电视台之间并没有连着线,那它们是怎样收到声音和图像的呢?演示活动:翻开一台收音机,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
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正极摩擦,验证电磁波的存在。
活动1:阅读课本完成,填一填:1.电磁波的产生:迅速变化的能够产生电磁波。
〔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活动2:阅读课本完成,填一填:2.电磁波的传播介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它在真空中传播。
〔选填能够或不能够〕速度是3.波长、波速和频率之间的关系:,其中是不变的。
其中f的单位是,λ的单位是,c 的单位是。
请结对相互更正,然后在组内展示质疑,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请其他小组来帮助解决。
三、合作互助学习:请仔细观察课本,可以先讨论,再独立完成以下问题,有疑问的可以请教自己的对子。
1.有时我们在翻开日光灯的时候,正在播送的收音时机发出“咔咔〞的响声,这是为什么?2.在物理课外小组活动中,张英杰同学亲自动手制作了一台极简单的收音机.后来在试听的过程中发现,这台收音机能同时听到许多电台,彼此相互干扰,无法正常收听.请你分析一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你有什么方法可以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四、展示引导学习:1.请结对子展示以上三个题,然后小组长要求组员在小组内站起来讨论交流。
2.小组长派代表给大家展示,并说出做这些题应该注意的事项。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册21.2《电磁波的海洋》导学案

21.2《电磁波的海洋》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电磁波的产生2.知道电磁波传播的条件3.理解波速、波长、频率之间的关系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难点:波速、波长、频率之间的关系一、课前预习1、回忆: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声音通过( )以( )形式传播的;“频率”是( )。
2、有线电话是如何将信息传到远方的?(即基本工作原理?)3、电视、收音机、手机、卫星通信、雷达设备在气象、军事、等方面是通过 传递信息的。
二、课内探究(一)、实验1:导线时断时续接触电池的一极时,听收音机的反应结论1: 的电流能在周围产生电磁波。
(二)、实验2把一个移动电话放入真空罩中,拨打这个手机的号码,看手机的反应。
声信号(通过导线传输) 对方听筒 声信号(三)、举例分析飞船、卫星与地面的通信情况结论2:电磁波的传播介质。
(四)、思考与讨论波速、波长、频率之间的关系三、巩固提升1、当导体中有时,在周围空间会有电磁波向外传播,______通讯就是利用电磁波来传输信号的。
2、打开或关闭照明电灯时,会在旁边的电视机中听到“喀、喀”的声音,针对这种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视机相当于一个电台,电灯是一个接收装置。
B.电灯相当于一个电台,电视机是一个接收装置。
C.电灯打开或关闭时,向外发射电磁波,被电视机所接收。
D.只要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这个导体就会产生电磁波,它就相当于一个电台。
3、所有的电磁波在真空中都具有相同的()A.波长B.频率 C.波速D.周期4、一架飞机的雷达发出电磁波后经4.8×10-4s收到目标反射回的波,求目标与飞机的距离。
四、学习心得。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电磁波的海洋导学案

§10.2 电磁波的海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知道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重点:电磁波的传播二、学习过程【学点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1.做一做课本第98页演示实验,请问你从收音机里能听到什么?2.请你阅读课本第98--99页“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部分的内容‚先自主学习完成下列题目,然后小组内交流。
◆导线中的电流_________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跟踪练习:◆小明所作的探究电磁波产生的实验中,能产生电磁波的情况是()A.闭合或断开灯开关的瞬间B.电冰箱启动和停机时C.电铃工作发声时D.用铁锤敲击铁棒时【学点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请你阅读课本“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部分的内容,先是自主学习完成下列题目,然后小组内交流。
1.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 ,真空传播电磁波。
2.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с≈ km/s;3.电磁波频率的单位是:;符号:。
常用单位有和 ,其符号分别为和。
4.波速с、波长λ和频率ƒ的关系:c= 。
5.无线电波通常用于、和移动电话的是频率为至的那一部分.跟踪练习:1.在短波、中波和长波三种电磁波中,频率最大的是()A.短波B.中波C.长波D.一样2.任何电磁波在真空中都有相同的()A.频率B.波速C.波长D.波长和波速3.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采用20MHz的频率发射无线电信号,这种频率的电磁波的波长是_______m.三、小结学习要求:请同学们根据以下内容,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
(小组内相互交流,时间3—5min)1.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你还有哪些疑问?四、达标检测1.关于电磁波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的传播与声波一样,要有介质才能传播B.电视信号用电磁波传播图像和声音信号C.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波速越大D.手机只能接收电磁波,不能发射电磁波2.某调频立体声广播的频率是97.4MHz,它的波长是。
3. 2007年8月26日,南京市20名学生代表利用业余电台与太空中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成功对话.对话时用电台发射并接收波来传递信息,这种波在真空的传播速度为m/s,其频率越高,波长越。
人教版九年级 21.2电磁波的海洋导学案设计

深州市第二中学导学案主备人:宋艳尊(三)电磁波与我们的生活那同学们知道电磁波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为我们做哪些事情呢?媒体展示:电磁波与我们的生活电视台通过电磁波,将精彩的电视节目展现给我们。
【课堂检测】1、目前,很多汽车的驾驶室里都装有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接受装置,GPS接收器通过接受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实现对车辆的精确定位并导航,卫星向GPS接收器传送信息依靠的是()A.激光B.红外线C.紫外线 D.电磁波2、2012年9月25日,“辽宁号”航空母舰成功完成舰载机起飞降落等各项训练任务。
通过卫星电视,这一消息迅速传遍全国,给国人以振奋。
就此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一消息是通过超声波传播的B.这一现象说明电磁波可以传播声音和图像信号C.人们几乎同时知道这一消息,说明电磁波传播不需要时间D.电磁波的传播必须借助卫星3、在我们的生活中,3G手机通信业务已经非常普遍,使用3G手机不仅可以通话,还可以随时通过无线网络上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和声波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电磁波和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40m/sC.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输信息D.电磁波和声波一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如图是一台收音机的屏板,当向左调指针(图中黑块)时,所接收的电磁波()A.频率变大,波长变大 B.频率变大,波长变小C.频率变小,波长变小 D.频率变小,波长变大5、我市目前已全面开通了3G手机通信业务,广大用户可随时通过无线网络上网。
这无线网络是利用传输信号,它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m/s。
6、隐形飞机是一种先进的军用飞机,可以减小被雷达发现的几率。
隐形飞机主要用的是材料,它能减少飞机对电磁波的,使雷达很难发现它。
7、将正在放音的收音机放入一个金属网中,注意收音机的音量变化,你将观察到的现象是;若将正在放音的录音机放入金属网则(填“会”或“不会”)出现上述现象,其原因是。
由于空间充满电磁波,常对某些精密仪器产生干扰,用什么方法可以消除?1、D2、B3、C4、D5、电磁波3×1086、吸波反射7、收音机的音量减弱不会金属网能屏蔽电磁波用金属网将精密仪器包起来或将精密仪器放在金属盒内。
初中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导学案

第二十一章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3.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1.电磁波的传播2.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新知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阅读课本P150“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的内容,按要求完成探究活动1.观看视频《课本21.2-2电磁波的产生》2.电磁波的产生条件是:。
练习:一粒小石块投入平静的水中就会激起;打鼓时,鼓面的振动在空气中形成;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
新知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阅读课本P151“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的内容,按要求完成探究活动1.观看视频《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演示:把一个移动电话放在真空罩中,并给这个移动电话打电话,看这个移动电话是否能够收到信号。
现象是:;说明了。
还举一现象可以说明这一点:。
2.电磁波的传播介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
电磁波频率的单位是,符号是,常用单位是和。
练习:标出图中的波峰、波谷和波长。
3.电磁波的波速c、波长λ、频率 f 之间的关系是:。
4.电磁波是个大家族,观察课本P152图21.2-4(频率由低到高)的分布和作用。
无线电波的作用:;红外线的作用:;紫外线的作用:; X射线的作用:;5.引导学生看课本第152页的科学世界《微波炉》。
说出:(1)微波炉的工作原理;(2)使用注意事项。
练习:某调频立体声广播的频率是97.4MHz,它的波长是多少?我的收获:课堂练习:《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P127》。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1章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1章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电磁波在海洋中的传播特点和应用。
2.了解电磁波的分类和常用频段。
3.掌握电磁波在海洋中的吸收和反射现象。
4.了解海洋中的声波和光波的传播特点。
二、电磁波在海洋中的传播特点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振动传播而成的一种波动现象。
它们在海洋中的传播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速度:电磁波在海洋中的速度与其在真空中的速度相比会有所变化,这是由于海水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不同于真空的原因。
一般来说,电磁波在海水中的速度要比在真空中略慢。
2.传播路径:电磁波在海洋中可以传播的路径与它们在陆地上的传播路径有所不同。
海洋中的电磁波可以传播到水下、水面以及水下的其他地区。
3.吸收和衰减:电磁波在海洋中会被海水吸收和衰减。
不同频段的电磁波在海水中的吸收程度不同,一般来说,高频的电磁波在海水中的吸收程度更大。
4.反射和折射:当电磁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电磁波在海洋中传播时也会发生这些现象。
三、电磁波的分类和常用频段电磁波根据频率的不同可以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多种类型。
常用的频段有以下几个:•无线电波:通常用于无线通信和广播,频段范围较广。
•微波:主要用于雷达和微波炉等应用,频段范围在300 MHz至300 GHz之间。
•红外线:可以用于红外测温、红外接收器等领域,频段范围在300 GHz至430 THz之间。
•可见光:是人眼可见的光波,频段范围在430 THz至750 THz之间。
•紫外线:主要用于消毒和光固化等方面,频段范围在750 THz至30 PHz之间。
•X射线:常用于医学影像学和材料检测等方面,频段范围在30 PHz至30 EHz之间。
•γ射线:是一种高能电磁波,常用于放射治疗和核物理实验等领域,频段范围在30 EHz以上。
四、电磁波在海洋中的吸收和反射现象海洋中的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吸收和反射现象。
21.2电磁波的海洋(导学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

21.2 电磁波的海洋(导学案)【学习目标】1. 知道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 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3. 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 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习重点】电磁波的传播。
【学习难点】电磁波的波长、波速和频率。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 电磁波的产生:当电路中有迅速变化的时,其周围会产生电磁波。
2. 电磁波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介质;电磁波的传播介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在真空中传播(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2)在一列水波的传播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凹下的最低处,叫做。
邻近的两个波峰(或波谷)的距离叫做。
(3)波在1秒内传播的个数叫做波的频率。
电磁波频率的单位是,还有千赫(kHz)和兆赫(MHz)。
(4)用来描述波传播的物理量叫做波速。
真空中电磁波传播的速度是m/s,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 电磁波家族及电磁波的应用(1)电磁波家族包括:一般根据波长来划分,波长从大到小依次是、、可见光、、、γ射线等。
(2)无线电波电磁波中用于广播、和的是频率为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
通常根据波长或频率把无线电波分成几个波段,包括长波、中波、、等。
【合作探究】探究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1. 水波、声波的产生【想一想】尽管你对电磁波这个名词已经十分熟悉,但是,你知道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吗?为了理解电磁波的产生,我们先回忆水波、声波的产生。
木棍在水面上振动会产生水波;说话时声带的振动在空气中形成声波。
【结论】声波与水波都是都是由于物体发生产生的。
水波声波2. 实验探究: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实验】(1)如图所示,打开收音机的开关,旋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将音量调大,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2)先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正极相连,从收音机中能听到一次“喀喀”声后,之后就“喀喀”的声音了(选填“有”或“没有”);(3)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其中一极反复摩擦,使它们时断时续地接触,从收音机中_______ “喀喀”声(选填“不断听到”或“听不到”)。
【人教版】年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

【人教版】年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一. 教材分析《电磁波的海洋》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产生和传播条件、电磁波谱及其应用。
通过学习,让学生对电磁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后续学习电磁波的应用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九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电学知识,对电荷、电场、磁场等概念有一定了解。
但电磁波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对学生来说可能较难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已知知识出发,逐步过渡到电磁波的学习。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产生和传播条件。
2.掌握电磁波谱及其应用。
3.培养学生对电磁波现象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电磁波谱及其分类。
3.电磁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从问题中发现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采用分类法,让学生了解电磁波谱及其分类。
3.采用实例分析法,使学生掌握电磁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关于电磁波的产生、传播、电磁波谱及其应用的图片和动画。
2.实验器材:电磁波发生器、接收器等。
3.实例资料:电磁波在通信、医疗、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电磁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图片,如手机、电视、无线网络等,引发学生对电磁波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电磁波是什么吗?它有哪些特点?”2. 呈现(10分钟)介绍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如电场和磁场的变化产生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等。
通过动画展示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3. 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电磁波发生器和接收器进行实验,观察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总结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4. 巩固(10分钟)讲解电磁波谱及其分类,如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学习目标】
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知道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2.了解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会用c = f λ求速度、波长或频率;
3.了解光是一种电磁波;培养查阅资料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新课引入:请大家快速独立思考以下问题,用语言表述
利用各种方法了解:什么是电磁波?列举生活中应用电磁波的例子。
先对子相互交流,再小组内交流,若小组内的意见不统一,请提出来。
二、独立自主学习:请快速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然后独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一)电磁波的海洋
打开收音机、电视机收到几个节目,但是收音机、电视机和广播电台、电视台之间并没有连着线,那它们是怎样收到声音和图像的呢?
演示活动:打开一台收音机,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
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正极摩擦,验证电磁波的存在。
活动1:阅读课本完成,填一填:
1.电磁波的产生:迅速变化的能够产生电磁波。
(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
活动2:阅读课本完成,填一填:
2.电磁波的传播介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它在真空中传播。
(选填能够或不能够)速度是
3.波长、波速和频率之间的关系:,其中是不变的。
其中f的单位是,λ的单位是,c的单位是。
请结对相互更正,然后在组内展示质疑,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请其他小组来帮忙解决。
三、合作互助学习:请仔细观察课本,可以先讨论,再独立完成下列问题,有疑问的可以请教自己的对子。
1.有时我们在打开日光灯的时候,正在广播的收音机会发出“咔咔”的响声,
这是为什么?
2.在物理课外小组活动中,张英杰同学亲自动手制作了一台极简单的收音机.后来在试听的过程中发现,这台收音机能同时听到许多电台,彼此相互干扰,无法正常收听.请你分析一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四、展示引导学习:
1.请结对子展示以上三个题,然后小组长要求组员在小组内站起来讨论交流。
2.小组长派代表给大家展示,并说出做这些题应该注意的事项。
3.其他小组对展示的解答直接进行质疑,并分享自的见解。
4.老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或者对内容做强调讲解。
五、评价提升学习(请快速独立完成以下各题,然后更正打分)
1.木棍在水面上振动产生波;说话时的声带振动在空气中形成
波;当导体中有的电流时,在它周围的空间里就会激
起。
2.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如果要相互交谈,不能直接进行,而是要用来传递信号.这说明声波的传播介质;而电磁波的传播介质,(选填“需要”“不需要”)。
3.在“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战役中,科研部队针对“SARS”的早期症状研制出一种红外线测温仪。
与可见光一样,红外线是一种波,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波长约为10μm,频率约为赫兹。
4.单位换算:
(1) 103.8 KHz= Hz= MHz;
(2) 0.725 MH= Hz= KHz.
5.电磁波是个大家庭,通常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等信号传输的那一部分,叫做。
是频率为千赫至千赫之间。
6.我国的卫星通信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在北京发射的信号通过通信卫星会转到上海被接收.实现这种信号传递的是(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声波 D.电磁波
7.关于电磁波的传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在真空中传播 B.在水中不能传播
C.可以在很多介质中传播 D.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8.微波炉中不能使用金属容器,这主要是因为()
A.金属易生锈,弄脏炉体
B.金属容易导电,造成漏电事故
C.微波能金属中产生强大的电流,损坏微波炉
D.金属易传热,使炉体温度过高
9.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电磁波(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当遇到障碍物时要发生反射.雷达在发射和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如果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发射和接收的尖形波如图10-2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0-4s,则被监视目标与雷达的距离最接近()
A.4.5×104m B.6×104 m C.9×104 m D.1.2×105 m
10.下列设备中,没有利用电磁波的是()
A.电视机 B.录音机 C.微波炉 D.移动电话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频率越低的电磁波的波长越短
B.频率越高的电磁波传播速度越快
C.频率越低的电磁波传播速度越快
D.频率越高的电磁波的波长越短
教师出示课堂检测答案,组长批改并反馈学生做题情况,教师引导纠错,评价学生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解决?你认为哪个组和个人表现优秀?
2.老师对本节课进行评价
七、布置作业
八、教学反思:
【素材积累】
1、成都,是一个微笑的城市,宁静而美丽。
几千年前的三星堆、金沙,是古蜀人智慧的结晶,难以忘怀的文明,静静地诉说着古人们的智慧……刘备,孟昶等,多少为成都制造机会,创造美丽的人啊!武侯祠中诸葛亮摘悄悄的感叹成都的美……杜甫草堂,有多少千古名句,虽然简陋却给了杜甫一个温暖的港湾。
2、早上,晴空万里,云雾满天。
太阳公公把一切都搞得有一层薄薄的金黄色。
一群小鸟,摘老松树的枝头上欢蹦乱跳,叽叽喳喳地唱歌,这些小淘气们一跳上去,那些晶莹的小露珠旧滴一声,跳到了地上,继续进行它们的旅行。
空气摘早上也是非常的清新,你深深地吸一口气,仿佛可以把自己所有的心烦事都忘得一干二净,这旧是我家乡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