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被子植物门菊科

合集下载

菊科植物特征、分布及药用详细情况总结

菊科植物特征、分布及药用详细情况总结

被子植物科类特征分布及药用详细介绍如下:菊科(Compositae ):[主要特征]:直立或匍匐草本,或木质藤本或灌木,稀为乔木;叶通常互生,亦有对生或轮生,单叶式复叶,全缘、具齿或分裂花两性或单性,具舌状或管状花冠,密集成头状花序,头状花序中有全为营状花,亦有全为舌状花,有中央为两性或无性管状花(盘花),外围为雌性或无性舌状花(放射花)或雌性管状花,为一个具1至多层的总苞片所围绕,单生或排列成聚伞花序、总状花序、穗状花序、伞房花序或圆锥花序;花序托凸、扁或圆柱状,平滑或有多数窝孔,裸露或被各样片;雄蕊4-5,花药合生成一管,极稀离生,药基钝或具尾,花丝分离;子房下位,1室,具1胚珠,花柱分为2枝,枝的内侧具柱头面,顶端有各种附器;果为菊果(Cypsela),习称瘦果,顶端冠以糙毛、鳞片、刺状冠毛。

[分布及作用]:Compositae菊科,双子叶植物,约1000属,25000-30000种;广布于全球,主要产温带地区,我国有23O属,2300多种,各地均产,有些供观赏,有些入药,也有些供食用,还有产橡胶的。

显微特点:本科植物普遍含菊糖;常具各种腺毛、分泌道、油室;具各种草酸钙晶体。

[分类]:分为2个亚科管状花亚科(Liguliflorae,Cichorioicleae):[主要特征]:植物体无乳汁;头状花全由管状花组成,或由舌状的边花和管状盘花组成;花柱圆柱状,具附器。

本亚科代表植物如下:1.苍术[形态特征]:[分布]苍术为多年生草本,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喜温和、湿润气候,耐寒力强,忌强光和高温,生于丘陵岗地杂草丛或树林之中,主要分布于江苏省茅山山脉,浙江、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省的部分地区亦有分布;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z.]为山地阳坡、半阳坡灌丛群落中的常见植物。

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等2 0多个省区。

被子植物门分科检索表

被子植物门分科检索表

被子植物门分科检索表
被子植物,又称表皮植物,是生物界中最大最活跃的一类。

它们位于植物界的
三大界(被子植物界、发芽植物界和裸子植物界)中的第一大界,同时也是动植物界第一大类,由至少300个类组成。

在这些类中,植物学家们将它们分为13个科,并根据特征来名称。

被子植物门分科检索表如下:
1. 被子植物门:属于植物界三大界之一,是动植物界最大的类群,由高等植物、维管束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组成;
2. 发芽植物类:主要是无性繁殖的裸子植物;
3. 科苔藓植物:由许多单萜和双萜类植物组成;
4. 科维管束植物:它们的枝杈体缩小而畸形,由植物细胞的支管和变形细胞
组成;
5. 奋乃科:主要是叶菜类植物,由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组成;
6. 科蕨类植物:包括多萜植物和纤维植物;
7. 科单子叶植物:主要包括各种果树,如杏树、梨树等;
8. 科双子叶植物:包括榆树、红杨等;
9. 科被子花植物:由各种宝石花植物,如百合、康乃馨等组成;
10. 科蒴果植物:主要是芸香科的草莓和番茄;
11. 科苹果植物:主要包括蜂茅和梨等苹果属植物;
12. 科矮柱植物:其中有许多类别的木本植物,如柞树、橡树等;
13. 科忍冬属:主要有忍冬草、忍冬花等。

以上就是被子植物门分科检索表,它为植物学家识别和研究各类植物提供了重
要参考信息。

被子植物不仅仅是被子植物类的主要内容,还包括多种类型的植物,
如植物的花、叶、枝条等。

考虑到它们的多样性,分科表的构建为植物学家们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帮助他们快速识别和分类被子植物。

菊科

菊科
菊科
• 菊与梅、兰、竹,自古就是中国文人歌咏 的对象。菊花不仅是中国文人人格和气节 的写照,而且被赋予了广泛而深远的象征 意义。在中国古代大量的文学作品中,都 有菊花的芳踪。
目录
• 菊科的总体介绍
• 菊科的代表植物向日葵
菊科 菊科,双子叶植物纲, 菊亚纲的第一大科。被 子植物门中,菊科的种 类仅次于兰科,是被子 植物门的第二大科。
1.茎秆圆形直立, 表面粗糙并被有 刚毛。 2.茎由皮层、木 质部和海绵状的 髓组成。生育后 期,茎秆木质化, 而茎内的髓部则 形成空心。
向日葵老茎的横切
代表植物-------向日葵之叶
1.向日葵的叶对生或互生。 2.叶比较大,叶面和叶柄上着 生短而硬的刚毛,并覆有一层 蜡质层。
代表植物-------向日葵之花
ENTS
分类
筒状花亚科
舌状花亚科
头状花序花冠类型的不同,乳 汁管的有无为标准
筒状花亚科
头状花序全为筒状花,或边 缘花假舌状,漏斗状,而盘花 为筒状花,植物体不含乳汁者, 均为本亚科。本科包含菊科的 绝大多数。
eg:一枝黄花,向日葵
舌状花亚科
整个花序都为舌状花,植 物体含乳汁者均属此亚科。
1.向日葵为头状花序,生长在茎 的顶端,俗称花盘。 2.花盘上有两种花,即假舌状花 和管状花。假舌状花为无性花。 具有引诱昆虫前来采蜜授粉的作 用。管状花,位于假舌状花内侧, 为两性花。 3.向日葵的管状花为聚药雄蕊。
代表植物-------向日葵果实
1.果实为连萼瘦果 2.连萼瘦果也称“菊果”。 当种子分散时并不裂开, 由双子房形成,但只有一 个胚珠发育成种子。其果 实是不开裂的干果,果皮 致密,其中只含有一粒种 子,它来源于二心皮,并 且是子房下位形成的。

菊科植物主要特征

菊科植物主要特征

菊科植物主要特征
菊科植物(Asteraceae)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科之一,包含大
约26000多个物种。

它们的主要特征如下:
1. 花序:菊科植物的花由许多小花组成,集合在一个特殊的花序结构中,称为头状花序。

每个小花都被包裹在一片称为苞片的结构中,使整个头状花序看起来像一个大花。

头状花序中的小花通常分为两种类型:辐线状花(周边花)和管状花(中央花)。

2. 花冠:菊科植物的花冠一般为管状花冠,由5个合生花瓣组成。

辐线状花的花冠往往为辐射状,花瓣数目较多。

3. 雄蕊:菊科植物的雄蕊数目多,通常固定在管状花冠的顶部。

4. 花粉:菊科植物的花粉颗粒通常为单个或几个连在一起的球状颗粒。

5. 雌蕊:菊科植物的雌蕊数目少,通常只有一个。

子房位于雌蕊底部,通常有一个成熟的子房。

6. 果实:菊科植物的果实多样,根据不同的植物种类可以是坚果、瘦果、翅果、坛果等等。

7. 叶片:菊科植物的叶片通常为互生或对生,具有扁平的形状。

叶的边缘通常带有锯齿、细齿或类似于羽状的裂片。

总的来说,菊科植物以它们的头状花序、特殊的花冠形状和多样的果实类型等特征而闻名。

被子植物习题

被子植物习题

第十一章被子植物门一、选择题(一)A型题2.被子植物的主要输水组织是( )A.管胞 B.导管 C.筛管 D.筛胞 E.伴胞3.植物体常具托叶鞘的是( )A.Polygala B.Polygonatum C. Polygonum D. Polypodium E. Polyporus4.蓼科植物的果实常包于宿存的( )A.花托内 B.花萼内 C.花冠内 D.花被内 E.花柱内5.乌头花中呈盔状的是( )A.上萼片 B.侧萼片 C.中萼片 D.花瓣 E.唇瓣7.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入药部位是( )A.根 B.茎 C.根和根茎 D.叶 E.果实8.大戟属植物的花序为( )A.总状花序 B.单歧聚伞花序 C.二歧聚伞花序 D.杯状聚伞花序 E.轮伞花序12.五加科的花序为( )A.伞形花序 B.伞房花序 C.轮伞花序 D.聚伞花序 E.复伞形花序13. Panax ginseng C.A.Mey.的果实为( )A.核果 B.浆果状核果 C.核果状浆果 D.聚合核果 E.聚合浆果15.伞形科中具有单叶的植物是( )A.当归 B.防风 C.紫花前胡 D.狭叶柴胡 E.川芎16.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雄蕊为( )A.能育雄蕊4个 B.能育雄蕊2个C.二强雄蕊 D.四强雄蕊 E.聚药雄蕊17.丹参根的外皮为( )A.黄色 B砖红色 C.揭色 D.土黄色 E.棕色18.地黄的人药部位是膨大的( )A.块根 B.圆锥根 C.根茎 D.块茎 E.球茎20.药材“南板蓝根”的原植物为( )A.十字花科菘蓝 B.马鞭草科大青 C.爵床科马蓝 D.菊科马兰 E.蓼科蓼蓝22.药材金银花的主要成分为( )A.挥发油 B.绿原酸 C.生物碱 D.皂苷 E.黄酮24.竹亚科的主干叶称为( )A.普通叶 B.秆箨 C.叶鞘 D.变态叶 E.小型叶26.天南星和半夏的入药部位是( )A.根茎 B.球茎 C.块茎 D.鳞茎 E.小块茎(二)B型题A.聚合瘦果 B.聚合蓇葖果 C.聚合浆果 D.聚合核果 E.聚合坚果34.Aconitum的果实为( )35.Ranunculus的果实为( )36.Coptis的果实为( )37.Magnolia的果实为( )38.Schisandra的果实为( )A.具有宿存的花柱 B.基部有宿存花被形成的果托 C.具有宿存的花萼 D.埋藏于膨大的花托内 E.顶部常具有冠毛39.樟科植物的果实( )40.铁线莲属植物的果实( )41.睡莲科植物的果实( )42.玄参科植物的果实( )43.茄科植物的果实( )44.菊科植物的果实( )A.雄蕊基部有蜜腺 B.雄蕊着生于花盘基部 C.雄蕊的花粉粒联合形成花粉块 D.雄蕊生于花盘周围 E.雄蕊药隔伸长呈条形45.芸香科植物的( )46.十字花科植物的( )47.葡萄科植物的( )48.萝蓐科植物的( )49.百部科植物的( )A.子房上位下位花 B.子房上位周位花 C.子房下位上位花 D.子房半下位周位花 E.子房半上位周位花50.绣线菊亚科为( )51.蔷薇亚科为( )52.苹果亚科为( )53.梅亚科为( )A.强心苷 B.生物碱 C.脂肪油和蛋白质 D.挥发油 E.黄酮类54.乌头属的主要有毒成分是( )55.萝摩科的主要有毒成分是( )56.马钱科的主要有毒成分是( )57.大戟科的主要有毒成分是( )(三)x型题63.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为( )A.具有真正的花B.孢子体高度发达C.胚珠包被在子房内D.形成果实E.具双受精现象65.双子叶植物的主要特征有( )A.多直根系B.维管束散生C.具网状脉D.花通常为4或5基数E.子叶2枚66.植物体常有白色乳汁的科是( )A.桑科B.蓼科C.大戟科D.桔梗科E.罂粟科69.Ranunculaceae 与Magnoliaceae相同的特征有( )A.均为草本B.雄蕊多数且离生C.雌蕊多数且离生D.聚合果E.含油细胞70.十字花科植物的主要特征有( )A.多总状花序B.辐状花冠C.四强雄蕊D.侧膜胎座E.角果71.豆科蝶形花亚科的主要特征是( )A.常有托叶B.花两侧对称C.旗瓣位于最内方D.二体雄蕊E.荚果75.伞形科植物的主要特征为( )A.常含挥发油B.茎常中空C叶柄基部扩大成鞘状D.子房下位E.双悬果76.植物体茎中常具双韧型维管柬的有( )A.龙胆科B.萝藦科C.夹竹桃科D.葫芦科E.茄科77.Labiatae的主要特征为( )A.芳香草本B.茎四棱形C.叶对生D.花柱基生E.4枚小坚果78.茜草科植物的特征性成分为( )A.挥发油B.生物碱C.环烯醚萜类D.鞣质E.蒽醌类81.植物体常含有菊糖的有( )A.桔梗科B.茄科C.菊科D.玄参科E.锦葵科83.菊科的头状花序中小花的类型有( )A.全为舌状花B.全为管状花C.全为辐状花D.中央舌状花,周围管状花E.中央管状花,周围舌状花85.Liliaceae的典型特征是( )A.常含粘液细胞B.单被花C.花被2轮排列D.中轴胎座E.含有草酸钙针晶86.姜科植物花的特征有( )A.两侧对称B.外轮雄蕊花瓣状C.内轮雄蕊联合成显著的唇瓣D.能育雄蕊花丝具槽E.柱头漏斗状89.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类型有()A.定距式B.平行式C.垂直式D.连续平行式E.任意式2、总结,在你学过的科中:1)有乳汁的有那些?(莲科、罂粟科(汁液)、桑科、夹竹桃(乳汁或水汁)、萝摩科、旋花科、桔梗科、菊科舌状花亚科)2)节膨大的有那些?(石竹科、蓼科)3)有叶鞘的有那些?蓼科、伞形科4)芳香草本的有那些?木本芳香的呢?5)心皮离生的有那些?6)茎皮多纤维的有那些?(榆科、桑科、荨麻科、锦葵科)7)四强雄蕊的有那些?8)在你学过的科中,有卷须的有那些?(葫芦科、葡萄科、百合科菝葜属(托叶变态))9)有花粉块的有那些?(萝摩科、兰科)。

《植物学》被子植物常见科的特征

《植物学》被子植物常见科的特征

《植物学》1、木兰科Magnoliaceae木兰科的识别特征:木本。

花大、萼、瓣不分,雄蕊、雌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柱状的花托上,花托于果时延长。

聚合蓇葖果。

原始特征:同被花,柱状花托,雌雄蕊多数,螺旋状着生在柱状花托上。

花丝短,花药长;柱头和花柱分化不明显。

2、毛茛科Ranunculaceae本科约37属,1200种,主产北温带。

我国约有36属,570多种,各省均有。

本科的识别特征:草本。

萼片、花瓣各5个,或无花瓣,萼片花瓣状,雄雌蕊多数、离生,果为瘦果。

3 锦葵科识别特征:单叶,单体雄蕊,花药1室,蒴果或分果。

如棉花、麻、洋麻,锦葵、蜀葵等。

4、葫芦科Cucurbitaceae葫芦科识别特征:具卷须的草质藤本。

叶掌状分裂。

花单性;下位子房;花药折叠。

瓠果。

5十字花科识别特征:植株具辛辣味。

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角果,侧膜胎座,具假隔膜。

6 蔷薇科识别特征:花为5基数,心皮离心或合生,子房上位或下位,周位花,蔷薇型花。

果实为核果、梨果、瘦果等。

根据心皮数、花托类型、子房位置和果实特征分为四个亚科:1.蓇葖果;心皮5,分离;常无托叶------------------------绣线菊亚科1.果不开裂;具托叶。

2.子房上位;心皮1或2至多数,分离。

3.心皮2至多数,分离;聚合瘦果或蔷薇果--------蔷薇亚科3.心皮单生;核果-------------------------------------------梅亚科2.子房下位;心皮2-5,合生;梨果-------------------------苹果亚科7豆科识别特征:叶常为羽状复叶或3出复叶,有叶枕。

花冠多为蝶形或假蝶形,雄蕊为2体、单体或分离,雌蕊由1心皮构成。

果实为荚果。

1.花辐射对称,花瓣镊合状排列,雄蕊多数------------------------------------含羞草亚科1.花两侧对称,花瓣覆瓦状排列,雄蕊10。

被子植物-菊科

被子植物-菊科

15.2.2双子叶植物纲(后生花被亚纲:菊科)请输入您需要的文字请输入您需要的文字请输入您需要的文字请输入您需要的文字请输入您需要的文字请输入您需要的文字请输入您需要的文字请输入您需要的文字草本,稀木本。

有的种类具乳汁或树脂道。

叶互生,少对生或轮生。

花小,两性、单性或无性,头状花序单生,或再组成聚伞、伞房或圆锥状;花萼退化成冠毛状、鳞片状、刺状或缺如;花冠管状、舌状、假舌状、二唇形、漏斗状。

头状花序小花同型或异型。

雄蕊5,聚药雄蕊,有的贴生于花冠;子房下位,2心皮1室,1枚胚珠,柱头2裂。

瘦果。

本科约1000属,25 000-31 000种,广布全球,主产温带地区。

我国230属,2300余种,广布全国。

药用154属,777种。

本科常见的活性成分有倍半萜内脂、黄酮类、生物碱、挥发油、香豆素、三萜皂苷和菊糖等。

其中最具特征的是倍半萜内脂和挥发油,本科分为两个亚科:1、管状花亚科Tubuliflorae:整个花序全为管状花或中央管状花边缘为舌状花,植物体无乳汁,有的含挥发油。

2、舌状花亚科:Liguliflorae:整个花序全为舌状花,植物体有乳汁。

1、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一年生草本,叶缘裂齿具尖刺或无刺,花序全为管状花。

痩果无冠毛。

全国各地有栽培。

花入药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2、菊花Dendranthemamorifolium Ramat.多年生草本,各地栽培。

浙江北部产的称“杭菊”,安徽亳州、滁州产的称:“亳菊”“滁菊”。

花序入药,疏风清热,清杭白菊肝明目。

同属植物栽培品种极多。

清晨采菊菊花3、茵陈Artmisia capillaris Thunb.多年生草本,少分枝。

幼苗具白色柔毛;叶1-3回羽状分裂,裂片线形。

全国分布。

幼苗能清热利湿,用于治疗黄疸性肝炎、胆囊炎。

4、苍术Atractylodeslancea(Thunb.) DC.多年生草本,根茎结节状;花冠白色或稍带红紫色。

菊科检索表

菊科检索表

菊科检索表引言菊科(Asteraceae)是被子植物门中最大的科之一,包括了许多重要的经济和药用植物。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菊科植物的检索表,以帮助读者快速查找并了解菊科植物的相关信息。

菊科概述菊科是一类多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尤其是在温带和热带地区。

该科的特点是花序呈伞状或头状团聚在一起,由许多小花组成,常被称为“复合花”。

菊科植物大多数可以通过器官特征和花序形态进行识别。

菊科植物检索表以下是一份菊科植物的检索表,包含有关该科各个属的基本信息。

属名特征描述菊属 (_Chrysanthemum_) 花小,颜色多样;叶常为羽状复叶蒲公英属 (_Taraxacum_) 毛茸茸的叶片和蓬松的状花序;种子具有冠毛雏菊属 (_Leucanthemum_) 矮小的植物;花序为伞形花序;花瓣白色向日葵属 (_Helianthus_) 高大的植物;花序为头状花序;花瓣黄色圆蓬属 (_Arctium_) 有刺或具粘性;花序为伞形花序;花颜色多样菊科植物举例菊属 (_Chrysanthemum_)菊属是菊科中最为人熟悉的属之一,其代表植物是菊花。

菊花具有丰富的颜色和形态,是一种受人们喜爱的花卉。

菊属植物的叶常为羽状复叶,花小而多样。

蒲公英属 (_Taraxacum_)蒲公英是一种常见的菊科植物,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

蒲公英的叶片呈毛茸茸,花序呈蓬松的状花序。

蒲公英种子上有冠毛,可以通过风力传播。

雏菊属 (_Leucanthemum_)雏菊属植物是一类矮小的植物,其花序为伞形花序,花瓣呈白色。

雏菊常常被人们用作观赏花卉,具有一定的经济和文化价值。

向日葵属 (_Helianthus_)向日葵属植物是一类高大的植物,其花序为头状花序,花瓣呈黄色。

向日葵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因其向阳生长的习性而得名。

圆蓬属 (_Arctium_)圆蓬属植物具有刺或具粘性的特征,常见于草地和山坡。

其花序为伞形花序,花的颜色多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Ⅱ.舌状花亚科 Cichorioideae Kitam.
l2.菊苣族Lactuceae Cass.
31
1.苍耳属 Xanthium L. 苍耳属
一年生草本,粗壮.根纺锤状或分枝.茎直立,具糙伏毛,柔毛 或近无毛,有时具刺,多分枝.叶互生,全缘或多少分裂.有柄. 头状花序单性,雌雄同株,无或近无花序梗,在叶腋单生或密集成 穗状,或成束聚生于茎枝的顶端,雄头状花序着生于茎枝的上端, 球形,具多数不结果实的两性花;总苞宽半球形,总苞片1—2层, 分离,椭圆状披针形,革质,花托柱状,托片披针形,无色,包围 管状花,花冠管部上端有5宽裂片;花药分离,上端内弯,花丝结合 成管状,包围花柱;花柱细小,不分裂,上端稍膨大.雌头状花序 单生或密集于茎枝的下部,卵圆形,各有2结果实的小花;总苞片两 层,外层小,椭圆状披针形,分离,内层总苞片结合成囊状,卵形, 在果实成熟变硬,上端具1—2个坚硬的喙,外面具钩状的刺,2室, 各具1小花;雌花无花冠,柱头2深裂,裂片线形,伸出总苞的喙外. 瘦果2,倒卵形,藏于总苞内,无冠毛. 本属约有25种,主要分布于美洲的北部和中部,欧洲,亚洲及非 洲北部.我国有3种及1变种, 32
10
向 日 葵 花 解 剖
11
蜡菊
12
应用概况: 应用概况:
本科植物入药历史悠久,《神农本草 经》,有菊科药用植物14种,《本草纲目》 有41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 版)收载36种,由此看出在菊科药用植物中 大量的是民间中草药.我国已知药用155属, 778种,占我国菊科植物的近1/3.菊科药 用植物的功效具多样性,从族和属的水平 看,大致可以看出疗效与植物分类系统的 关系:
19
化学成分类型
菊科是有花植物进化最高级种之一, 植物种类多,化学成分复杂,包括了很多 种天然产物类型.
20
1.黄酮类 1.黄酮类
除金盏花族和帚菊木族未见报道含这 类成分外,其余各族普遍含有.这类成分 多有消炎,止咳,保肝和抗癌等作用.水 飞蓟素治疗肝炎,即使长期服用也无不良 反应,野马追(Eupatorium lindleyanum) 总黄酮有止咳作用,同属植物所含泽兰黄 素(eupatorin)和泽兰叶黄素(eupafolin) 等多种黄酮则有较强的抗癌活性.
24
5.香豆素 5.香豆素
目前仅发现存在于泽兰属,香青属, 旋覆花属,鬼针草属,蒿属.母菊属,橐 吾属和大丁草属.香豆素也是一类活性成 分,蒿属多种植物均含蒿属香豆素 (scoparone),有降压,镇静和抗惊厥作用, 并能促进胆汁分泌,茵陈色酮 (capillarisine)有利胆作用,脱肠草素 (herniarin)有保肝作用.
26
7.多糖类 7.多糖类
菊糖(inulin)广泛分布于菊科是重要 的化学分类特征,但对科内分类则无多大 价值.蒲公英多糖成分Tof-CFr有宿主调节 抗肿瘤作用,是一种免疫促进剂.红花多 糖有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对抗强的松龙的 免疫抑制作用.
27
8.有机酸 8.有机酸
菜蓟(Cynara scolymus)所含朝蓟酸 (cynarin)有利胆和保肝作用,近年发现蓍 草(Achillea alpina)的有机酸有抗炎,镇 痛和镇静作用.
23
4.挥发油 4.挥发油
主要存在于管状花亚科,尤其集中于 胜红蓟属,泽兰属,蒿属,苍术属和艾纳 香属.舌状花亚科菊苣族末见挥发油报道. 挥发油有抗菌和抗病毒活性,例如佩兰挥 发油能抑制流感病毒.怀菊(Cyathocline purpurea)挥发油能驱怨虫和钩虫.艾叶挥 发油有怯痰作用治疗气管炎.
3
种类与分布
菊科是被子植物第一大科,约1000属, 25,000—30,000种,占有花植物的1/10,全 球广布,热带较少,主产温带地区.我国 约有220属2300种,全国均有分布.
4
Senecio
5
6
7
8
向日葵花序
9
菊科的花车菊) 夭车菊
2
6. 萼片常变成冠毛,或成针状(鬼针草属), 鳞片状(胜红蓟属Ageratum)或缺(红花属); 7. 花冠合瓣,通常分为管状花,舌状花, 假舌状花(先端3齿),二唇形花(如人丁 草),漏斗状花; 8. 雄蕊常5枚,为聚药雄蕊,花丝分离着 生花冠管上, 9. 雌蕊由2心皮合生,1室,子房下位,具 1倒生胚珠,柱头2裂. 10.连萼瘦果(与瘦果区别在于有花托或萼管 参与果实形成).
22
3.炔烃类 3.炔烃类
主要存在管状花亚科,但千里光族, 帚菊木族和舌状花亚科菊营族未见报道. 这类成分常与挥发油共存或者就是挥发油 的组分,如苍术炔(atractylodin),茵陈 二炔(capillene),茵陈素(capillarin). 又如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挥发 油有抗霉菌作用,其中以茵陈炔酮 (capillin)活性最强.
13
l.止咳, l.止咳,祛痰和平喘 止咳
具有这类作用的中草药主要分布在紫菀族, 旋覆花族和千里光族,其中以紫菀属,橐吾属, 狗娃花属和旋覆花属植物最多.紫菀属有中药紫 菀(Aster tataricus),西南和西北地区用的 "紫菀",其原植物有太阳花 (A.diplostephioides),青菀(A.souliei), 太白菊(A.flaccidus)等5种,以及江西的红管药 (A.ageratoides),均作止咳,祛痰药.此外, 称为山紫菀或土紫菀的多为橐吾属植物,约有20 种,亦用于感冒咳嗽和气管炎.
菊 科 的 亚 科 及 分 族
1.斑鸠菊族Vernonieae Cass. 2.泽兰族Eupatorieae Cass. 3.紫菀族Astereae Cass. 4.旋覆花族Inuleae Cass. 5.向日葵族Heliantheae Cass. 6.堆心菊族Helenieae Cass. 7.春黄菊族Anthemideae Cass. 8.千里光族Senecioneae Cass. 9.金盏花族Calenduleae Cass. 10.菜蓟族Cynareae Less. 11.帚菊木族Mutisieae Cass.
15
3.清热解毒, 3.清热解毒,抗菌消炎 清热解毒
具有这类作用的中草药主要分布在菊苣族, 该族有20属药用,其中13属有这方面的作用,尤 其集中在苦荬菜属,莴苣属,苦苣菜属和蒲公英 属,前3属中的山苦荬(Ixeris chinensis),苦 荬菜(I.denticulata),苦碟子(I.sonchifolia), 山莴苣(Lactuca indica)和苣荬菜(Sonchus arvensis)等10多种植物在不同地区作"败酱草" 使用.中药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icum和 T.sinicum)和同属16种植物在民间均作"蒲公英" 药用,治疗阑尾炎,乳腺炎,宫颈炎和痈肿疮毒.
35
菊属 Dendranthema (DC.)Des Moul.
多年生草本,常有香气;叶互生,各 形;头状花序异型,边缘花雌性,舌状, 中央盘花两性管状.总苞浅碟状,总苞片4 一5层;瘦果同形,有5一8条纵脉纹,无冠 毛. 本属约近30余种;主要分布我国以及 日本,朝鲜,苏联.我国有17种.
36
37
14
2.祛风除湿, 2.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祛风除湿
具有这类作用的中草药很多,零散分 布在各族中,如豨莶草属,大丁草属等, 比较集中的是凤毛菊属,约有20种.药理 实验表明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a)生 物碱对大鼠裸关节急性炎症有明显的对抗 作用,并能降低家兔血管通透性,雪莲注 射液已试用于临床治疗关节炎.豨莶草属 植物治疗风湿关节痛及四肢麻木亦有一定 疗效.
25
6.倍半萜内酯 6.倍半萜内酯
七十年代发现这类成分具抗癌活性. 天然倍半萜内酯多数存在于菊科,尤其集 中在泽兰属,堆心菊属和斑鸠菊属.苦堆 心菊(Helenium amarum)所含苦堆心菊内酯 (amaralin)的镇痛作用超过吗啡,细叶土 木香内酯(tenulin)有降胆固醇作用.白花 地胆草(Elephantopus tomentosa)所含地 胆草素(elephantopin)有抑制肿瘤生长的 活性.此外,倍半萜内酯还有抗疟,镇咳 和对心脏方面的作用.
16
4.活血, 4.活血,止血 活血
具有这类作用的中草药主要分布在菜 蓟族,其中以刺儿菜属,蓟属,凤毛菊属 和红花属植物最多.中药大蓟,小蓟和旱 莲草均为止血药,红花为传统的活血通经 药,其注射液能减轻心肌梗塞区心肌缺血, 缩小梗塞范围,近年实验又表明红花有抗 炎作用.
17
5.其他 5.其他
尚有治疗心脑血管,泌尿系统,疟疾 和肝炎功效以及具有抗癌活性成分的功用.
62.菊科 .
Compositae Asteraceae
1
形态特征
1. 常为草本,稀木本.有的具乳汁或树脂 道. 2. 叶互生,稀对生或轮生,无托叶; 3. 花两性或单性; 4. 头状花序,总苞1或多层;头状花序再 集成总状,伞房状等复花序; 5. 头状花序上的小花有同型的(全为管状花 或舌状花),有异型的(外围为舌状花,又 称缘花,中央为管状花又称盘花);
蒿属Artemisia L. 蒿属
草本,亚灌木或小灌木,揉之常有香味;叶 互生,常分裂;头状花序小,异性,盘状,常弯垂, 排成圆锥花序,穗状花序或总状花序;花全部管 状;缘花雌性,1列,纤细,2一3齿裂;盘花两 性,结实或不孕;花序托裸露或有托毛;瘦果小, 有沟纹,无冠毛. 约350种以上,广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地区, 欧,亚,北美,少数种分布到非洲,南亚及中美 洲等热带地区,我国有170种以上,各地均产.
苍耳花枝
33
苍耳花解剖
34
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苍耳
苍耳(尔雅) 别名,葈耳(本草经),粘头婆, 虱马头(广州),苍耳子(四川,云南,河南,山东, 山西,东北),老苍子(辽宁,江西,河北),野茄 子,敝子(东北),道人头,刺八裸(河南),苍浪子, 绵苍浪子,羌子裸子,青棘子(江苏),抢子(安徽), 痴头婆,胡苍子(湖南),野茄(河北),猪耳,菜耳 (甘肃) 一年生草本.叶三角状心形或卵形,基出三 脉,糙毛.雄头状花序球状氵雌头状花序椭圆状, 内层总苞片结成囊状.瘦果熟时总苞变硬,外面 疏生具钩的刺.全国广布.生于低山丘陵和平原. 果苍耳子能散风湿,通鼻窍.有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