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半年国内SUV市场分析及预测

合集下载

2011年全国机动车和驾驶人统计分析

2011年全国机动车和驾驶人统计分析

2011年全国机动车和驾驶人统计分析2011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24788638辆。

其中,汽车(含三轮汽车和低速载货汽车)105787698辆,摩托车102602397辆,挂车1723018辆,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14651082辆,其他机动车24453辆。

全国机动车驾驶人为235623439人,其中汽车驾驶人173813961人。

一、近五年机动车保有量年均增加1591万辆,2011年增加1773万辆,月均增量达148万辆。

截至2011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24788638辆,与2010年底相比,增加17727352辆,增长8.56%,增幅同比下降2.42个百分点。

从统计情况看,近五年机动车保有量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年均增量达15911929辆,特别是2009年以来,受国家出台汽车摩托车下乡、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免等一系列促进机动车消费政策影响,机动车保有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连续三年增量超过1500万辆。

2011年,受国家刺激机动车消费政策停止执行的影响,机动车保有量增量较去年略有下降,但明显高于近五年平均增量,仍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2011年机动车保有量月均增量为1477279辆,略低于2010年月均1641867辆的增量。

从统计情况看,2011年上半年月均增量明显高于下半年月均增量,其中,1月份机动车月增量超过250万辆,明显高于其他月份。

分析原因,由于受购车优惠政策2010年12月到期的影响,2010年底机动车消费市场活跃,部分机动车集中在2011年1月至3月注册登记,促使2011年第一度机动车增量明显高于其他季度。

二、机动车区域分布相对集中,8个省份机动车超过1000万辆,大中城市机动车增长迅速,23个城市超过100万辆。

从机动车分布省份看,山东、广东、河南、江苏、河北、浙江、四川、安徽等8个省的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000万辆,其中山东省和广东省机动车保有量超过2000万辆,分别为21592362辆、20581293辆,分别占全国机动车总量的9.61%、9.16%。

10年来全球及中国汽车产销量分析及未来5年产销量预测

10年来全球及中国汽车产销量分析及未来5年产销量预测

2010年世界商用车产量前十位国家排名 年世界商用车产量前十位国家排名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根据世界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提供的2010年商 用车产量数据统计,2010年,商用车产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中 国、日本、加拿大、泰国、墨西哥、巴西、印度、土耳其和西班牙,分别达到 503.03万辆、436.76万辆、131.86万辆、110.22万辆、109.01万辆、95.50万 辆、82.01万辆、72.22万辆、49.12万辆和47.44万辆。与上年相比,上述十国 呈快速增长,其中加拿大、泰国、墨西哥和印度增速更为显著。2010年,上述 十国共生产商用车1637.17万辆,占世界商用车总产量的85%。
2001-2010年乘/商用车销量走势图(单位:万辆) 2001-2010年乘/商用车销量走势图(单位:万辆) 年乘
1806
1364 938 879 721 342 439 507 575
236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形势简析 年中国汽车产销形势简析
2010年,中国产销双双突破1800万辆,继续蝉联全球汽车产销第 一,汽车产销分别为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增长32.44% 和32.37%。其中:乘用车产销1389.71万辆和1375.78万辆,同比增 长33.83%和33.17%;商用车产销436.76万辆和430.41万辆,同比增 长28.19%和29.90%。
2010年世界乘用车产量前十位国家排名 年世界乘用车产量前十位国家排名
2010年,乘用车产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日本、德国、韩 国、巴西、印度、美国、法国、西班牙和墨西哥,分别达到1389.71万辆、 830.74万辆、555.24万辆、386.62万辆、282.83万辆、281.46万辆、273.11 万辆、192.23万辆、191.35万辆和139.02万辆。与上年相比,巴西、法国和西 班牙增速低于10%,墨西哥和中国增速居前。2010年,上述十国共生产乘用 车4522.31万辆,占世界乘用车总产量的78%。

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量

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量

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再次刷新全球历史纪录2012-01-20 14:21:42 来源: 网易财经有6人参与手机看新闻转发到微博(2)网易财经1月20日讯工业和信息化部于今日发布2011年中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公告。

公告显示,2011年,我国汽车市场实现了平稳增长,汽车产销量双超1840万辆,再次刷新全球历史纪录。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积极推进,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出口高速增长,汽车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汽车产销量双超1840万辆2011年,我国汽车市场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产销量月月超过120万辆,平均每月产销突破150万辆,全年汽车销售超过1850万辆,再次刷新全球历史纪录。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2011年累计生产汽车1841.89万辆,同比增长0.8%,销售汽车1850.51万辆,同比增长2.5%,产销同比增长率较2010年分别下降了31.6和29.9个百分点。

其中,乘用车市场保持平稳增长,商用车市场下降较为明显。

2011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448.53万辆和1447.2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和5.2%,同比增长率较2010年分别下降29.6和28.0个百分点;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93.36万辆和403.2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0.0%和6.3%,同比增长率较2010年分别下降38.1和36.2个百分点。

(见附图1~3)2011年12月,全国汽车生产169.20万辆,同比下降9.3%;汽车销量168.92万辆,同比增长1.4%。

其中,乘用车生产136.42万辆,同比下降5.6%,销售136.89万辆,同比增长4.6%;商用车产销分别为32.78万辆和32.0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1.9%和10.4%。

2011年1~4季度,我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分别为8.2%、-0.8%、4.4%和-0.7%。

二、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平稳发展2011年,在节能汽车推广政策的作用下,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保持平稳发展。

中国汽车进出口数据分析

中国汽车进出口数据分析

1.中国汽车进出口概况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市场的汽车消费迅剧膨胀,近些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的增长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攀升,预计未来十年内中国汽车的需求量将会保持10%到15%的增长速度,这种惊人且持续且高速的增长速度必然将会带动中国的汽车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国和生产国。

据中汽协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略有增长,2011年全国汽车产量1841.89万辆,同比增长0.84%;全国汽车销量为1850.51万辆,同比增长2.45%。

乘用车好于行业平均水平,2011年全国乘用车产量1448.53万辆,同比增长4.23%,占总产量的78.64%;乘用车销量1447.24万辆,同比增长5.19%,占总销量的78.20。

进出口数据方面,根据海关数据统计,2011年全年的中国汽车累计进口103.9万台,年度累计增速为28%;而全年海关出口汽车85万台,增速为50%,从整车进口商品市场表现看,11年全年狭义乘用车进口增长28%到100.4万台,与汽车进口的总体增速基本一致。

其中轿车和SUV分别进口41万台和43万台,约占狭义乘用车进口总量的41%和43%,MPV车型约占狭义乘用车进口总量的16%为16万多台。

客车和货车进口数量所占进口总量比例较小,分别为1.3万台和1.945万台。

并且通过下图可以看出,近期SUV进口保持较为强势的增长状态,而轿车进口则稳步增长,进口车的增长差异化较为明显。

上述两个图表指出,11年全年中国进口轿车41万辆,进口的主力国家是德国和日本,两国合计所占轿车进口总量的70%,年内美国和法国所占比例有所增长,11年全年SUV车型进口表现突出,达到43万辆,日韩系和美系SUV是市场主力,约占进口总量的65%,另外斯洛伐克,英系SUV进口量表现不俗。

2011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强势回升全年达到85万辆,11年的汽车出口市场发生较大变化,巴西市场异军突起,成为领军市场,但也出现回落。

2011年11月份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分析报告

2011年11月份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分析报告

2011年11月汽车市场分析报告崔东树数据源自:乘联会、中汽(工业)协、中汽(流通)协、国家统计局、海关等相关信息一、2011年汽车走势评述1、11月市场走势回顾11月的乘用车市场从10月的谷底逐步复苏。

消费者9月抢购节能车的消费透支经过10月的消化后逐步恢复,厂家的新一批节能车也缓慢的增强政策刺激效果。

但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低迷带来的消费信心低迷和厂家市场预期降低,因此市场环境较平缓,没有出现严重的价格混乱等现象。

而11月的广州车展也难以达到提振市场热度的效果。

而且11月是国家和企事业单位以往买公务车的最高峰,由于今年国家的“三项经费整顿”和公务车采购新政的实施,以及今年中小企业财务困难加剧,公商务需求放缓。

相对于去年的11月开始大规模藏数,今年企业为完成全年计划,在11月压库存加剧,因此同比批发销量实现正增长,这与08年的11月车市低迷混乱走势形成较大反差。

1. A.狭义乘用车零售连续两个月零增长11月份乘用车的批发销量和零售销量的环比均出现正增长,这是市场月度波动规律的作用,除非出现重大的影响因素外,这个规律一般不会变化。

由于10月底压库力度大,11月初经销商必然买车数量下降。

但是其它各周市场基本正常,到11月底厂家又压库,说明库存数已经高到严重影响各周批发销量均衡的程度。

由于一些厂家11月仍然自掏腰包补贴下目录的节能车型,虽然使狭义乘用车的批发数是微量正增长,但零售数同比仍是微量负增长。

1.B.狭义乘用车细分市场增长差异较大狭义乘用车的11月批发增长与微客形成巨大反差。

狭义乘用车的同比实现2%的增长,而微客是-13%的增速,这样的反差是去年政策退出影响的结果,微车仍围绕在严峻的需求压力和同期高基数的制约。

从同比看,狭义乘用车中的轿车同比仍是负增长1%,而MPV、suv的增长相对好一些,但SUV的厂家产销率偏低。

从环比看,狭义乘用车的轿车环比回升速度快,而SUV 的增长也是不错,说明厂家仍在SUV领域投入较大的力量,轿车的增长受到SUV的产能紧张的平衡制约。

2011年全球汽车销量榜单以及北美汽车销量榜单

2011年全球汽车销量榜单以及北美汽车销量榜单

2011年全球汽车销量排行榜 2011-12-30 00:00:00 作者:孟美鑫出处:车评网编辑:孟美鑫调查显示,在汽车诞生地德国,今年最受欢迎的品牌依然是大众,销量最高的大众车型是高尔夫。

从更广范围来看,根据英国《福布斯》杂志的最新数据,2011年全世界范围内销量最高的汽车除了沃尔夫斯堡的大众汽车外,丰田、现代和五菱等品牌的市场表现也毫不逊色。

五菱也榜上有名?没错。

五菱扬光2011年以94.3万辆的销量荣登全球汽车销量榜季军宝座。

扬光是通用汽车在中国建立的合资企业在国内生产的一款小型货车。

丰田花冠销量下降但仍登榜首位于畅销榜第二位的是现代伊兰特/悦动,2011年全世界范围内共售出101万辆,比位于榜首的丰田花冠稍显逊色(销量少了1%)。

丰田花冠包括丰田 Auris 在内,共在全球15个国家生产,140多个市场销售。

因此,丰田在日本本土海啸灾难冲击下仍然能保证全球102万辆花冠的销售量(同比去年降低了2%)。

受到自然灾害冲击更为严重的是本田及其零部件供应商。

与去年同期相比,本田思域的销量下降了12.5%,今年仅为55.5万辆。

因此,今年的全球销量排行榜上思域仅排在第12位,而2010年还排在第5位。

起亚锐欧横扫伊朗起亚锐欧是杀进今年福布斯全球汽车销量排行榜的一匹黑马。

锐欧2011年全年共售出了大约81.5万辆。

但是,总量中新车型的比例极低,而其中,老款锐欧在伊朗的销量占了起亚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实现了50万辆的骄人成绩。

(背景:起亚在的伊朗合资伙伴SAIPA集团控制着伊朗的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福布斯称。

)福特的全球战略“One Ford”今年看上去运作良好。

福克斯和嘉年华的销量分别排在了第四名和第六名的位置,首次将大众畅销车型挤到了第七名的位置上——今年共有74.5万辆捷达销往世界各地。

高尔夫销量如何?第十名的成绩应该算是令人满意,至少排在了帕萨特前面。

1. 2011年全球汽车销量排行第12位:本田思域。

2011年中国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CACSI)测评结果

2011年中国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CACSI)测评结果

2011年中国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CACSI)测评结果一、调查基本情况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开展的2011年全国汽车用户满意度测评(CACSI),以轿车为主,包括城市多功能运动车(SUV)、商务旅行车(MPV)、微型车等乘用车,测评对象为2011年销量较大的120个品牌车型,比2010年增加了18款,涉及全国32个汽车生产企业、39个主流汽车品牌。

调查范围为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等七大市场区域的40个主要城市。

调查由卓越用户满意度测评中心组织实施。

调查时间为2011 年4月6日至8月15日,调查方式为面访调查,被访者为使用汽车2至6个月、12至24个月和2-4个月的汽车用户,分别探测汽车用户对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和销售服务的满意度。

测评指标体系按五个维度构建,包括总体满意度,设计、性能评价,质量可靠性评价,售后服务评价和销售服务评价。

二、测评主要结果1、2011年我国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CACSI)为79分(满分100分),比2010年提高1分。

这是自2002年测评以来的最高水平。

2、尽管用户满意度同比提高1分,汽车行业用户忠诚度仍保持去年的水平(73分)。

抱怨率升高影响用户忠诚度的进一步提高。

2011年用户抱怨率为17.2%,同比升高1.1个百分点,用户抱怨率已经连续两年出现升高。

抱怨用户的忠诚度得分仅相当于未抱怨用户的79%。

在抱怨的用户当中,产品质量抱怨占54.8%;售后服务抱怨31.9%,同比升高10.1个百分点;销售服务抱怨仅有6.4%。

随着我国汽车不断普及,消费者对汽车的整体认知也逐步深入,对汽车的质量期望和要求也相应提高。

当消费者对汽车的预期超过其实际感受,消费者就容易产生抱怨。

今年的感知质量与预期质量的差距高达3.9分,比去年又拉大了0.3分。

3、自主品牌满意度与合资品牌仍有较大差距。

2011年自主品牌的满意度指数为75分,比行业平均水平低4分,比合资品牌低6分。

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年数据

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年数据

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年数据引言概述:中国汽车产销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产销量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中国汽车产销量的历年数据。

一、总体趋势1.1 2000年至2010年期间,中国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10%。

1.2 2011年至2015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增速放缓,年均增长率约为7%。

1.3 2016年至今,中国汽车产销量增长进一步放缓,年均增长率约为3%。

二、乘用车市场2.1 乘用车市场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据较大比重。

2.2 2010年至2015年,乘用车市场增长迅猛,年均增长率超过10%。

2.3 2016年以后,乘用车市场增速逐渐趋缓,年均增长率约为5%。

三、商用车市场3.1 商用车市场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货车、客车等。

3.2 2000年至2010年,商用车市场增长较快,年均增长率超过15%。

3.3 2011年以后,商用车市场增速明显放缓,年均增长率约为5%。

四、新能源汽车市场4.1 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得到了政府大力支持。

4.2 2011年以后,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50%。

4.3 2016年以后,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逐渐趋缓,年均增长率约为30%。

五、地区差异5.1 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存在地区差异,沿海地区和一线城市汽车产销量较高。

5.2 内陆地区和二三线城市汽车产销量相对较低,但增速较快。

5.3 未来,内陆地区和二三线城市的汽车市场潜力巨大,有望成为中国汽车产销量的重要增长点。

结论: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年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出总体增长的趋势,尤其是乘用车市场和商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方向。

地区差异方面,沿海地区和一线城市仍然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主力,但内陆地区和二三线城市的潜力不可忽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上半年国内SUV市场分析及预测
【SUV市场整体走势分析】
据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SUV车型6月产销量分别为119132辆和117851辆,环比分别增长了15.05%和18.30%,同比分别增长4.15%和5.79%。

扭转了5月份的同比、环比双降的局面。

今年上半年,SUV车型累计产销70.57万辆和71.16万辆,同比累计增长18.49%和20.58%,累计增长高于乘用车其他细分车型。

【SUV分两驱、四驱市场分析】
2011年上半年SUV市场分两驱、四驱销量及增长情况(单位:辆,%)
今年上半年,两驱SUV的表现要明显优于四驱SUV,1-6月,两驱SUV仅在2月份和5月份销量有小幅度下滑外,其他月份均保持在8万辆以上的销量;而四驱SUV的表现就不那么乐观了,除1月份和3月份销量突破5万辆外,其他月份均未达到5万辆,5月份甚至还没有到3万辆。

从同比累计增长曲线不难看出,两驱SUV累计增长曲线平稳,而四驱SUV增长曲线下降幅度很大。

这说明两驱SUV已在整个SUV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

从两驱、四驱SUV占整个SUV市场份额来看,1-6月,两驱SUV的市场份额呈逐月增长的态势,由1月份的57.95%上升到6月份的68.02%;而四驱SUV则呈逐月下降的态势,市场份额从1月份的42.05%下降到6月份的31.98%。

这又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两驱SUV已经深入人心,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这无疑与不断上涨的油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011年上半年国内SUV生产量走势
单位:辆
2011年上半年国内SUV销售量走势
单位:辆
2011年上半年两驱、四驱SUV份额对比
单位:%
●两驱SUV
从2011年6月份销量来看,两驱SUV中,北京现代、东风日产和奇瑞汽车位居前三位,单月销量分别为11199辆、10716辆和10181辆。

三家企业共销售两驱SUV 32096辆,占两驱SUV销量的40.04%。

从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情况来看,北京现代、长城汽车和奇瑞汽车位居前三位,销量分别为69418辆、61214辆和56286辆。

三家企业共销售两驱SUV 186918辆,占两驱SUV销量总量的40.14%。

2011年上半年两驱SUV企业销量情况
注:1、按照2011年上半年累计销量排名。

2、企业单月销量以当月发布的数据为准。

今年上半年,两驱SUV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8.96%,高于整个SUV市场近20个百分点。

不得不说两驱SUV的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不太乐观的前提下,表现还是很令人满意的。

一汽海马的同比累计大幅增长是基于海马骑士为去年4月份新上市车型基础上达到的,所以不具有参考性。

2010年上半年两驱SUV企业市场份额图 2011年上半年两驱SUV企业市场份额图
从由市场占有率排名来看,今年上半年,北京现代凭借着去年4月份上市的IX35,超越了长城位列第1;奇瑞汽车也挤入前三名,位列第3;东风悦达起亚和东风日产分别位列第4位和第5位。

两驱SUV市场中,今年上半年,对于北京现代来说,单月销量明显优于双月的销量,除4月份外,月销量均高于其他企业;长城汽车1月份表现良好,而从2月份大幅度下降后,到6月份销量一直保持与2月份持平,3月份以后,与奇瑞汽车的竞争则相对焦灼,呈现交替上升的态势,其中长城汽车保持住了年初的优势,在上半年结束后取得了第2名的位置;东风悦达起亚和东风日产表现较为平稳。

2011年上半年两驱SUV前五名企业销量走势图
单位:辆
●四驱SUV
从6月份销量来看,四驱SUV中,一汽丰田、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位居前三位,单月销量分别10250辆、6852辆和4819辆。

三家企业共销售四驱SUV 21921辆,占四驱SUV销售总量的58.17%。

从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情况来看,一汽丰田、上海大众和东风本田位居前三位,销量分别为5171辆、47588辆和43127辆。

三家企业共销售四驱SUV 142426辆,占四驱SUV销售总量的52.63%。

2011年上半年四驱SUV企业销量情况
单位:辆,%
注:1、按照2011年上半年累计销量排名。

2、企业单月销量以当月发布的数据为准。

今年上半年的四驱SUV表现不尽如人意,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38%,低于整个SUV市场13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从市场占有率排名来看,因受日本地震影响,东风本田排名由第1位滑落到第3位;而一汽丰田乘胜追击,位列第1;上海大众凭借着去年上市的途观,在四驱SUV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位列第2;荣成华泰和一汽-大众分别位列第4位和第5位。

2010年上半年四驱SUV企业市场份额图2011年上半年四驱SUV企业市场份额图
从下图可以看到,四驱SUV销量呈现整体下降的态势。

上海大众表现平稳;东风本田受地震影响,CR-V产量下降,1- 6月份销量下降幅度最大;一汽丰田销量曲线浮动最大,其中5月份销量最少,为3357辆;一汽-大众表现平稳,2月份小幅下降后,一直到6月份都保持稳中有升的状态。

2011年上半年四驱SUV企业前五名销量走势图
单位:辆
【下半年SUV市场预测】
今年下半年的SUV市场会有一个不错的走势,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一是国内宏观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国内GDP增速达到9.6%,相信今年全年的GDP增速超过9%已经板上钉钉,而这是促进SUV市场发展的原动力;
二是国内通胀压力居高不下,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增长高达5.4%,高通胀会进一步引发高消费,出会刺激SUV消费;
三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轿车市场已经进入大规模的换车期,而换购或增购一辆非轿车是部分消费者的想法,因此SUV市场将由此获益;
四是SUV市场的高增长所带来的更多车企参与竞争,而竞争激烈所带来的让利促销也会刺激SUV市场的增长。

此外,今年以来行业整体市场和狭义乘用车市场在增速一路下滑之后,于6月份出现止跌反弹,如果反弹态势得以延续,相信SUV市场也能有更好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