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天津一中高二下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最新】

合集下载

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劲爆/痉挛  谄媚/颤抖  瞠目/澄净  伺候/肆无忌惮B.押解/解数  压轴/妯娌  隽永/俊秀  憧憬/忧心忡忡C.瓜蔓/蔓延  埋怨/阴霾  应届/应和  裨益/稗官野史D.佣金/佣工  渐染/歼灭  创伤/创痛  巷道/沆瀣一气【答案解析】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审清楚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要求选出“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然后结合词语的意思来分析字音。

C项,“瓜蔓”的“蔓”应读wàn,指瓜类植物的茎;“蔓延”的“蔓”应读màn,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

“埋怨”的“埋”应读mán,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自己认为原因所在的人或事物表示不满;“阴霾”的“霾”应读mái,天气阴晦、昏暗,比喻人的心灵上的阴影和不快的气氛。

“应届”的“应”应读yīng,本期的;“应和”的“应”应读yìng,呼应,附和。

“裨益”的“裨”应读bì,益处;“稗官野史”的“稗”应读bài。

A项,“劲爆”的“劲”和“痉挛”的“痉”都读jìng。

“瞠目”的“瞠”应读chēng,“澄净”的“澄”应读chéng。

“谄媚”的“谄”应读chǎn;“颤抖”的“颤”应读chàn。

天津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天津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精品】天津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佝偻.(lǚ)乘.客(chèng)眩晕.(yūn)势不可当.(dǎng)B、寰.宇(y uán)俳.优(fēi)量.体裁衣(liàng)勖.勉有加(xù)C、连累.(lěi)逾.越(yú)博闻强识.(shí)呱.呱坠地(guā)D、顷.刻(qǐng)辟.邪(pì)嬖.臣宠妾(pì)怙.恶不悛(gū)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A、仓皇饥谨摄魂夺魄有志者事竞成B、璀灿烽火呼天枪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C、荟萃憔悴直接了当知己知彼,百战不绐D、宣泄蒙蔽一曝十寒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3.填入下列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①穿过月亮门,眼前是一座的小花园。

②新年档期影片票房排行,影片《阿凡达》夺得冠军。

③当代青少年既要努力学习书本知识,又要不断提高思想品德品行的修养,若只有才学而无美德,也会成为子孙。

④王夫之在《堇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人笔下的“”就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典型。

A.①优雅②出笼③不肖④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B.①优雅②出炉③不孝④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C.①幽雅②出炉③不肖④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D.①幽雅②出笼③不孝④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A.眼前的景象让在场的人都伤心不已,每个有良心的人都会如丧考妣....,为之落泪。

B.这样出乎意外的不速之客....,却受着了真正是由衷而出的恳切的欢迎。

C.他不是个师心自用....的人,常与别人共商计策。

D.没有这泥土所代表的大地,没有这土地上胼手胝足....的劳动者,根本就不会有这么华丽的宫殿,不会有人类的文明。

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天津一中2015-2016-2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质量调查试卷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规定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共45分)一、(33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错误最少..的一项是A.祈.(qí)求渌.(lù)水木屐.(jī)殷.(yīn)岩泉B.勖.(xù)勉栏楯.(dùn)戏谑.(xùe)消溽.(rǔ)暑C.荠.(qiáo)麦旌旆.(pèi)鹧.(zhé)鸪塞草腓.(féi)D.画舫.(fáng)砧.(zhān)板拘泥.(nì)飞羽觞.(shāng)2. 下列词语的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休憩修葺诸父异爨钟鼓撰玉B. 潇缃喑熟岩扉松经豆寇年华C.磅薄佝偻催眉折腰万赖俱寂D.戌角珊瑚跚跚来迟深孚众望3. 下面诗歌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

B.且放白鹿青涯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C.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中国正在经历从“吃饱”向“吃健康”,在这一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B.曼德拉最喜爱的运动就是拳击,他一直以拳击斗士的精神在争取和平、自由、平等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奔走着。

C.在建设“和谐社区”活动中,小区居民围绕以提升社区文化品位为中心,注重规划立意的整体性,尤其注重突出视觉艺术效果。

D.新“爱丽舍”车4367mm的车身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老款“爱丽舍”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宽度稍短的错觉。

5.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错误的一项是A.序.天伦之乐事(作序)吾妻来归..(嫁到我家来)B.字.而幼孩(养育)人事音书漫.寂寥(徒然,白白地)C.室始洞然..(幽深的样子)吴楚东南坼.(分裂,引申为划分)D.径须沽取.对君酌(拿取)煮芹烧笋饷.春耕(午饭)6. 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鼓瑟希,铿尔B.莫春者,春服既成C.既然已,勿动勿虑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一夜飞度.镜湖月B.栗.深林兮惊层巅C.吾家读书久不效.D.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8. 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入于太庙,还矢先王A.吾又何能为哉B.罚依金谷酒数C.会桃花之芳园D.理,非吾业也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因.之以饥馑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B.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C. 比.去,以手阖门比.及三年,可使足民D.故病且.怠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10.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诗句,最符合...文意要求的一项是“,”,不是简洁;“行到闹荷无水面,红莲沉睡白莲酣”,更不是简洁。

天津市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卷答案

天津市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卷答案

天津市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卷答案1.D2. C3. B4. A5. D6. C7. B 8. D 9. C 10. D 11. A12. (1)只是六国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到最后还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

(2)怎么能让六七个君王凌驾于人之上,天天驱赶无辜的百姓,使他们手足长满老茧、暴露尸骸于野外,最终被杀害呢?13. 苏洵:六国割地入秦,自己削弱了国力,导致灭亡。

苏辙:齐楚燕赵没有帮助韩魏抵抗秦国,不能审时度势,导致灭亡。

李桢:六国互相争斗,不行仁政,自取灭亡。

参考译文:宋朝苏洵和苏辙认为六国只会割地贿赂秦国,(六国的割地)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

(他们)不知道坚守合纵盟约的重要;齐国、楚国、燕国、赵国不知道帮助韩国、魏国来(一起)抵抗秦国(的重要):认为必须像这样(割地贿赂秦国)之后,秦国的威胁(就)可以消除。

后人痛恨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统治者的残暴吗?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未必只是因为秦国有罪。

在这个时候,山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

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

假使以前拥有的地理形势有利如秦国(那样有利),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六国当中的一国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

只是六国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到最后还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

当苏秦才出来(游说)时,本来曾想得到秦国所用,而希望秦国统一天下。

(苏秦)的确知道那是容易(的事)。

(他)要求秦王重用自己,他那时要为秦国谋划的原因是只怕张仪。

只因他不被秦国所用,就转而游说六国合纵,他难道没有预料到纵散约败之后不能保护(自己)吗?他只是想暂且用这种方法获取一时的富贵,希望自己在世时合纵不散。

他用计激怒张仪使张仪来到秦国,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洹水之盟,还不过一年,齐国、魏国的军队已经替秦国出征了。

天津市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天津市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天津市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一批优秀中国影视作品登上全球舞台。

电视剧《繁花》带火了上海的地域文化,也在海外引发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电视剧《人世间》在温暖中国千家万户的同时,也被迪士尼购买海外发行权,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改革发展史和普通百姓的、坚韧不屈。

作为一部现实题材电影,《热辣滚烫》将镜头聚焦个体价值的重塑和追寻。

()。

杜乐莹爱自己、做更好的自己,既是一种中国式的浪漫,更传递出一种全人类共通的价值内核。

跨文化交流与互动,深层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心灵互通。

尽管是《热辣滚烫》的自我价值肯定,《你好,李焕英》的母子情,但是《人世间》长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人类共通的情感是影视作品被全球受众引领的基础。

当下,中国影视“出海”全面开花,武侠、科幻、悬疑等题材均获得海外市场关注,背后的推动力正是中国文化在情感及价值理念上所的跨文化共鸣与互通性。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气象万千酸甜苦辣共识蕴含B.波澜壮阔酸甜苦辣共振蕴含C.波澜壮阔世态炎凉共振包含D.气象万千世态炎凉共识包含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主人公仍然选择真诚地拥抱生活,用善意、乐观、向上的心态与自我和世界握手言和。

个体就是时代精神的鲜活注脚。

B.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主人公仍然选择真诚地拥抱生活,用善意、乐观、向上的心态与自我和世界握手言和。

时代精神就是个体的鲜活注脚。

C.主人公仍然选择真诚地拥抱生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用善意、乐观、向上的心态与自我和世界握手言和。

时代精神就是个体的鲜活注脚。

D.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主人公用善意、乐观、向上的心态与自我和世界握手言和,仍然选择真诚地拥抱生活。

个体就是时代精神的鲜活注脚。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尽管是《热辣滚烫》的自我价值肯定,《你好,李焕英》的母子情,但是《人世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人类共通的情感是影视作品吸引全球受众的基础。

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发表声明或谈话,坚决拥护__《反分裂国家法》 。
②在灿烂的灯光中,由24名聋哑演员表演的“千手观音"精妙绝伦,__人心。
③控制人口和实行计划生育,使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___了4年。
A. 制定 振奋 推迟B. 制定 震撼 推迟
6。下列有关课内诗歌内容的表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鮑照《拟行路难》其四,采用了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 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诗人借此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B。 《蜀相》和《书愤》都有对诸葛亮的追怀,也都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与称颂之情,所不同的是前者是抒情诗,重在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后者是咏史怀古诗,重在肯定诸葛亮积极进取的北伐精神。
8.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非有能硕茂之也②遂而鸡豚③端章甫④孰能为之大
⑤风乎舞雩⑥前辟四窗 ⑦乳二世 ⑧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A. ①②④/③⑤⑦/⑥⑧B。 ①②/③⑤⑦/④/⑥⑧
C. ①③/②④/⑤⑥/⑦⑧D。 ①③/②④/⑤⑦/⑥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审清题目,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设题。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做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用做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的使动用法。辨别词类活用最好的方法是进行成分分析,就是把句子的成分先画出来,然后看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本题中,①②都是使动用法,“茂”意思是“使……长得繁茂”,“遂”意思是“使……长成”;③⑤⑦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章甫”意思是“戴着礼帽”,“风”意思是“吹风,乘凉”,“乳”意思是“喂养”。④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大”即大相.⑥⑧都是名词做状语,“前”,在前面,“手",亲自.故选B。

天津市天津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pdf

天津市天津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pdf

天津一中高二年级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期中检测 Ⅰ卷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2分) 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的一是A.自古洎今ì) B.C.D.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A.B.C.D.B.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津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D.官府的横暴和百姓的苦难,深深刺激着杜甫的心灵,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的“三吏”、“三别”,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 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

为了应对医疗保健成本不断提高以及员工冷对自愿健身计划的问题,美国许多公司正计划对腰围偏大或有高血压的员工采取惩罚措施。

根据眼科专家的说法,如果你的视力超过2米6.6英尺就模糊不清,那你就是近视其原因通常是由于人们年轻时眼球拉伸造成的。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袜材当萃于子矣聚集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吊祭B.爨.. A.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②吾与点也 B.①人往,从轩前过 ②大母过余曰 ①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②如惠语以让单于 D.①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9、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用法各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批大,导大,因其固然 ②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③因之以饥馑 B.①能以足音辨人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③以吾一日长乎尔 C.①子路率尔而对曰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③呱呱而泣 D.①吾儿,久不见若影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现代诗的有与无 《贞一斋诗说》概括诗歌技巧时说:“诗求文理能通者,为初学言之也;诗贵修饰能工者,为未成家言之也。

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28分)一、(18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柳永是开一代词风的宋词名家,如果说苏轼通过“以诗为词”的途径,建立了豪迈词风,从而使作为“艳科”的词提高了文学地位,并与传统文学_ ,那么,柳永则通过“以赋为词”的方式,使慢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

在柳永生活的那个年代,慢词只在市井艺人口中传唱,柳永勇于摒弃传统的偏见,创作、填写大量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小今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齐头并进,如果没有柳永对慢词的探索创造,后来的苏轼、辛弃疾等人或许只能在小令世界里左冲右突,而难以创造出像《念奴娇·赤壁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那样辉煌的慢词篇章。

()。

凡有井水处,皆能颂柳词,柳永在市井中的声望连帝王将相都。

在柳永之前以及同时代的同类题材词作中,爱情缺失的深闺女性一般只是自怨自艾,逆来顺受,内心的愿望含而不露。

而柳永词作中的世俗女子,则是大胆而主动地追求爱情。

在词史上,柳永也许是将笔端第一次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幽怨。

柳永还把词的题材朝着自我化的方向进行了拓展。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并驾齐驱各有千秋望其项背B. 双管齐下各有千秋望尘莫及C. 并驾齐驱平分秋色望尘莫及D. 双管齐下平分秋色望其项背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柳永于词的贡献,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是里程碑式的的B. 柳永于词贡献,是里程碑式的,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C. 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是里程碑式的,可以说如柳永于词的页献一样D. 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柳永于词的贡献,是里程碑式的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柳永也许是第一次将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幽怨B. 柳永也许是将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第一次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幽怨C. 柳永也许是将笔端第一次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天津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第I卷(共48分)一、基础知识:(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扁.舟(piān)栖.隐(qī)实蕃.(fán)窥.视(kuì)B.戍.角(shù)勖.勉(xù) 绮.丽(qǐ)缫.丝(sāo)C.病偻.(lǚ)殷.岩泉(yǐn)怆.然(chuàng)拘泥.(nì)D.创.伤(chuāng)秉.烛(bǐng)羽觞.(shāng) 荠.麦 (j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禅连寥廓不负众望不蔓不枝B.皓腕慰籍大才小用鞭辟入理C.岩扉琼筵弥天大谎骨鲠在喉D.辞赋国是不省所怙美伦美奂3.下列加点字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烟涛微茫信.难求(实在)吴楚东南坼.(分裂)B.径.须沽取(即、就)人事音书漫.寂寥(徒然,白白地)C.石破天惊逗.秋雨(挑逗)春花秋月何时了.(了结)D.消溽.暑(潮湿)函.梁君臣之首(用木匣装)4.选出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D.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5.下列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尔其.无忘乃父之志B.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C.抑本其.成败之迹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以吾一日长乎尔。

B.莫春者,春服既成。

C.秦王还柱而走。

D.风吹草低见牛羊。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重要的源头,表现手法丰富,后人曾经归纳为“风、雅、颂、赋、比、兴”六种。

B.唐代诗歌的艺术水平达到了中国诗歌的高峰,开始冲破绮靡诗风牢笼的是初唐四杰:王维、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C.盛唐诗歌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其中的杰出代表是李白和杜甫,其中李白是一个超现实的浪漫主义者,而杜甫则是变革时代的现实主义诗人。

D.唐宋两代是我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高峰期,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既继承了先秦两汉散文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六朝文学抒情写景、语言修辞方面的艺术经验。

8.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种树郭橐驼传》通过郭橐驼的种树经验,讽喻为政不可扰民,主张顺应自然,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B.孔子对“率尔而对”的子路“哂之”,对结伴而行“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曾晳“与”之,说明孔子对政治主张已经完全放弃,只希望能够随心所欲自在生活。

C.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表现出李白热爱自然、热爱人生的思想感情,情景交融,景美情浓。

D.《项脊轩志》通过记“百年老屋”的兴衰,表达了物是人非、三世变迁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深厚感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一)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9.下列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秦以.攻取之外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B.子孙视之.不甚惜暴秦之.欲无厌C.犹.抱薪救火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D.然.后得一夕安寝然.则诸侯之地有限10.下列句子中,最能说明“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的原因的一项是()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B.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二)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11.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与“忧劳可以兴.国”相同的一组是()A.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义.不赂秦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12.与“智勇多困于所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身死国灭,为天下笑D.赵尝五战于秦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 (12分,每小题3分)伐树记欧阳修署之东园,久茀.不治。

修至,始辟之,粪瘠溉枯,为蔬圃十数畦,又植花果桐竹凡百本。

春阳既浮,萌者将动。

园之守启曰:“园有樗①焉,其.根壮而叶大。

根壮则梗地脉耗阳气而新植者不得滋叶大则阴翳蒙碍而新植者不得畅以茂又其材拳曲臃肿疏轻而不坚,不足养,是宜伐。

”因尽薪之。

明日,圃之守又曰:“圃之南有杏焉,凡其根庇之广,可六七尺,其下之地最壤腴,以杏故,特不得蔬,是亦宜薪。

”修曰:“噫!今杏方春且华,将待其实,若独不能损数畦之广为杏地邪?”因勿伐。

既而悟且叹曰:“吁!庄周之说曰:樗、栎以不材终其天年,桂、漆以有用而见.伤夭。

今樗诚不材矣,然一旦悉翦.弃;杏之体最坚密,美泽可用,反见.存。

岂才不才各遭其时之可否邪?”他日,客有过修者,仆夫曳薪过堂下,因指而语客以所疑。

客曰:“是何怪邪?夫以.无用处无用,庄周之贵.也。

以无用而贼.有用,乌能免哉! 彼杏之有华实也,以有生之具而庇其根,幸矣!若桂、漆之不能逃乎斤斧者.,盖有利之者在死,势不得以生也,与乎杏实异矣。

今樗之臃肿不材,而以壮大害物,其见伐诚宜尔,与夫‘才者死、不才者生’之说又异矣。

凡物幸之与不幸,视其处之而已。

”客既去,修然其言而记之。

[注]①樗(chū):臭椿树。

1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署之东园,久茀.不治茀:杂草丛生。

B.然一旦悉翦.弃翦:修剪,修整。

C.庄周之贵.也贵:看重,崇尚。

D.以无用而贼.有用贼:侵害,妨害。

14.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①其.根壮而叶大②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B.①夫以.无用处无用②以.无厚入有间C.①桂、漆以有用而见.伤夭②我何面目见.之D.①若桂、漆之不能逃乎斤斧者.②臣之所好者.道也15.下列语句编为四组,与庄子“才者死、不才者生”的态度完全相反....的一组是()①(樗)不足养,是宜伐②以杏故,特不得蔬,是亦宜薪③今樗诚不材矣,然一旦悉翦弃④杏之体最坚密,美泽可用,反见存⑤若桂、漆之不能逃乎斤斧者⑥凡物幸之与不幸,视其处之而已A.①③④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⑤⑥16.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守园人向作者建议把东园里的一些树木砍去,使园子更加宜于种植蔬菜。

B.改造东园时,作者生出疑问,觉得园内树木的去留原则与庄周之说相反。

C.在客人看来,树木的去留要看它的地位作用,有用者留之,无用者去之。

D.作者记伐树事,主要意图是反思自己的主观和片面,主张看问题应客观。

第II卷(共52分)四、(25分)17.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3分)根壮则梗地脉耗阳气而新植者不得滋叶大则阴翳蒙碍而新植者不得畅以茂又其材拳曲臃肿疏轻而不坚18、把文言阅读材料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今杏方春且华,将待其实,若独不能损数畦之广为杏地邪?(2分)译文:(2)他日,客有过修者,仆夫曳薪过堂下,因指而语客以所疑(2分)译文:19. 将下列课内文言文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4分)(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2分)译文:(2)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2分)译文:20.背诵默写:(8分)①千岩万转路不定,。

,栗深林兮惊层巅。

(《梦游天姥吟留别》)②戎马关山北,。

(《登岳阳楼》)③垆边人似月,。

(《菩萨蛮》)④二十四桥仍在,,。

(《扬州慢》)⑤人生得意须尽欢,。

,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⑥五月渔郎相忆否?,。

(《苏幕遮》)⑦梦入神山教神妪,。

(《李凭箜篌引》)⑧小楼昨夜又东风,。

⑨以赂秦之地,,以事秦之心,,并力西向。

(《六国论》)⑩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会桃花之芳园,。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1.阅读下面一首诗后回答问题。

(6分)同王微君湘中有怀张谓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1)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

(12分)那一种遥远的幽默杨芳①本来,曹禺从南开转学到清华,一半是冲着王文显①。

他早就听说,这位外国语文学系主任,对戏剧颇有研究。

②但听课后,他竟有些失望。

从头至尾,王文显都在念英文讲义,而且年年如此,从不增删。

难怪教《近代诗歌》的温源宁教授说,那情形“好似一个长老会的牧师正在主持葬礼”。

③即便在课下,他也枯燥无味。

据说,学生登门拜访,大多是谈正事,说完便走,“没有人逗留,也没有人希望延长约会时间”。

④他不苟言笑,瘦长白净的脸上,嘴角略微向下掀。

1936 年外国语文学会的合影里,他穿件深色的西服,搭配斜纹领带,背着手,和吴宓一左一右立在中央,满脸严肃。

自1915年伦敦大学毕业,王文显便在清华教书,直至1937 年学校南迁其间,他历任教务主任、代理校长和外文系主任。

⑤不同于为人的刻板,他写出的剧本却别有一番幽殷,“没有丝毫沉闷无味之处”。

⑥在暗讽袁世凯称帝的喜剧《梦里京华》中,他写下一幕大小老婆争当皇后的闹剧:“大太太喘气喘得活像夏天的狗。

她旋转得眼花缭乱。

一姨太太一个箭步跳到她身后,伸手要抓她的头发。

她没有抓住头发,仅仅撕下她的领子。

”⑦他的另一部英文喜剧《委曲求全》,写的则是教授勾心斗角的丑态。

男主角是一位大学校长,一出场,便抱着哈巴狗,大言不惭地对下人说:“我要不耍一点儿手腕,你想我能维持五分钟之久吗?”⑧这是这位代理校长的切身感受吗?人们不得而知。

至少,在现实中不大看得出来。

在会议上,他不慌不忙,不东拉西扯;做事方面,他一丝不苟,“各个方面无疵可求”。

甚至,他永远一个样儿,抽烟斗,打网球,夏天穿短装,冬天换长袍。

⑨温源宁说他“像个固定的设备毫无改变”,调侃他为清华的“不倒翁”和“定影②液”: “没有他,清华就不是清华;有了他,不管清华还会再有多少变革,也依旧是清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