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常考点汇总
物理初中必考知识点总结

物理初中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2. 力的分类:按照作用方式,力可分为接触力(如摩擦力、弹力)和非接触力(如重力、磁力)。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可以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力,反之,一个力也可以分解为几个分力。
4.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物体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同。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5. 运动的描述:- 速度: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率,分为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 加速度: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是速度的改变量与时间的比值。
-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以恒定速度沿直线路径运动。
-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直线运动。
- 曲线运动:物体沿曲线路径运动,速度方向不断改变。
二、能量和功1. 能量的概念:能量是物体所具有的能够进行物理作用的能力,包括动能、势能等。
2. 动能与势能:-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平方成正比。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如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和高度成正比。
3. 功的概念:力作用于物体并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时所做的工,功等于力与位移的乘积。
4. 功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是做功的快慢程度的量度。
5. 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总能量保持不变。
三、机械1. 机械的概念:机械是能够改变力的大小、方向或作用点的装置。
2. 杠杆原理:通过杠杆的支点、力臂的配置,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和作用方向。
3. 滑轮系统:利用滑轮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单轮滑轮不省力,多级滑轮系统可以实现省力。
4. 斜面原理:通过斜面可以省力,斜面越平缓,省力效果越明显。
初中物理的100个常见考点

初中物理的100个常见考点声与光: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3.乐音三要素:①音调(声音的高低)②响度(声音的大小)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7.真空中光速:c =3×108m/s =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1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12.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13.人远离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运动和力:1.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2.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生形变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7.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8.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9.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10.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11.二力平衡的条件(四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12.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错,推力等于阻力)1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①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14.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15.物体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气体也有惯性)16.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错,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17.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②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18.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机械功能:1.杠杆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2.杠杆不水平也能处于平衡状态3.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4.定滑轮特点: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特点: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5.判断是否做功的两个条件:①有力②沿力方向通过的距离6.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7."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这句话是正确的8.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9.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10.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物体的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11.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12.降落伞匀速下落时机械能不变(错)热学: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3.体温计使用前要下甩,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4.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5.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6.密度和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7.沿海地区早晚、四季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暖气供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8.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对)9.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错,冰变为水)10.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等效的)11.热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磁场知识:1.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假想的2.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3.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4.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5.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6.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7.磁场中某点磁场的方向:①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8.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压强知识:1.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 g/ cm32. 1m3水的质量是1t,25px3水的质量是1g3.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4.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5.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6.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7.连通器两侧液面相平的条件:①同一液体②液体静止8.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9.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10.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值11.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合力12.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漂浮、悬浮、沉底13.物体在漂浮和悬浮状态下:浮力= 重力14.物体在悬浮和沉底状态下:V排= V物15.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 ρ气gV排也适用于气体)电学:1.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2.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3.电流有分支的是并联,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是串联4.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5.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6.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电压表在不超出其测量范围的情况下可以7.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8.安全电压应低于24V9.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0.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11.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12. 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13.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 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 = U I14.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15.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16."220V 100W"的灯泡比"220V 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考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考点一、运动的描述和测量1. 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等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3. 运动图象的绘制和分析4. 运动的描述与测量二、力和压力1. 力的概念2. 力的来源和效果3. 力的计算和分解4. 力对运动的影响5. 压力的概念6. 压力的公式及应用三、动能、功和机械能1. 动能的概念2. 动能的计算3. 动能的转化4. 功的概念5. 机械能的概念6. 机械能守恒定律四、浮力和浮力原理1. 浮力的概念2. 物体冲浮力和重力3. 浮力对物体的影响4. 浮力原理五、压强和物质的状态1. 压强的概念2. 压强的计算3. 压强对物体的影响4. 固体的状态和性质5. 液体的状态和性质6. 气体的状态和性质六、能量的转化和守恒1. 能量的概念2. 能量的计算3. 功和能的关系4. 能量的转化5. 能量守恒定律七、机械波的传播1. 机械波的概念2. 机械波的传播过程3. 波的特性和传播规律4. 波的干涉现象八、光的反射和折射1. 光的概念2. 光的反射现象3. 光的反射规律4. 光的折射现象5. 光的折射规律九、电流的概念和电路1. 电流的概念2. 电流的方向3. 电流的大小4. 电流的计算5.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十、电压、电阻和电功率1. 电压的概念2. 电压与电动势3. 电阻的概念4. 电阻的影响5. 电阻的计算6. 电功率的概念7. 电功率的计算十一、磁场和磁力1. 磁场的概念2. 磁铁的磁性3. 磁场的方向4. 磁力的概念5. 磁力的大小6. 磁力的计算7. 磁场对电流的影响以上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总结,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不断巩固,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中物理93个必考知识点(16章全)

初中物理93个必考知识点(16章全)第一章声现象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4.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5.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6.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7.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第二章物态变化8.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9.物态变化:(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4)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5)升华: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10.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11.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1)雾、露――――液化(2)雪、霜――――凝华12.使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第三章光现象1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14.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射击瞄准、小孔成像。
15.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6.光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17.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所成像的是虚像。
18.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推或拉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力的分类:按照作用方式,力可分为接触力(如摩擦力、弹力)和非接触力(如重力、磁力)。
3.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4.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可以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力,反之,一个力也可以分解为几个分力。
5.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惯性定律、力与加速度的关系、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6. 运动的描述:速度、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7. 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二、能量和功1. 能量的概念:能量是物体所具有的能够进行物理作用的能力,包括动能、势能等。
2. 功的定义:力作用于物体,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力所做的工。
3. 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沿力方向位移的乘积。
4. 功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5.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非保守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动能+势能)保持不变。
三、电学基础1. 电荷与电场: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特殊物质。
2. 库仑定律:描述两个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定律。
3. 电路的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电源。
4. 欧姆定律: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5. 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连接方式。
6. 电能与电功:电流通过电路做的功,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7. 电磁感应: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的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四、光学与波动1.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2.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3. 光的折射定律: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4. 透镜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及其成像规律。
5. 波的基本特性:波长、频率、波速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精华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精华版)一、运动和力1. 物体的状态:静止和运动2.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和加速度3. 力的概念:力的大小和方向、力的作用效果4. 力的合成:合力和分力5. 弹力:弹性力的特点和计算6. 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7. 重力:地球的吸引力、物体重力和重力的计算二、声光电1. 声的传播:空气中的声音传播、固体和液体中的声音传播2.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和散射3. 光的颜色:白色光的分光、彩色光的混合和分离4. 光的反射:平面镜和弧面镜的反射特点5.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和光的折射现象6. 电的概念:导体和绝缘体、电荷和电流7. 开关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三、热学和能量1. 物体的温度:热量与温度的关系2. 热的传递:传导、对流和辐射3. 物体的热膨胀:热膨胀的原理和应用4. 功和能:功的定义和计算、能量的转化四、电学和磁学1. 电流和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伏特定律2. 电阻和电功率:电阻的作用和计算、电功率的计算3. 磁学基础:磁铁的特性、磁力线和磁场4. 电磁感应: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原理五、力学和简单机械1. 机械运动: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2. 力矩和杠杆:力矩的概念和计算、杠杆的平衡条件3. 滑轮组:滑轮组的力输出和力传递4. 斜面:倾斜面的力和力的分解5. 力的做功:功的概念和计算六、流体静力学1. 压强: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大气压和水压的概念2. 浮力:浮力的概念和计算、物体浮沉的条件3. 管道和流体:管道中的流体、伯努利定律4. 行星和卫星:行星和卫星的运动规律以上是初中物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汇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总字数:xxx。
初中物理物理知识汇总(全)

初中物理物理知识汇总(全)运动学运动的基本概念- 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运动。
- 等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以相等的速度运动。
- 等加速度直线运动: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以相变加速运动。
- 曲线运动:物体在空间中运动轨迹是一条曲线。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若受到合力为零的作用,则物体将保持原来的状态。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在受到作用力时,做加速度运动的力学关系。
- 牛顿第三定律:互相作用的两个物体,彼此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热学热现象- 热量:物体发生的热现象为热量。
- 温度:反映物体冷热状态的物理量。
- 热传递: 热量的传递方式有三种,即导热,对流和辐射。
物态变化- 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 相变: 物质发生固液、液气、固气化或反相变的变化。
- 水的沸点和凝点: 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凝点为0摄氏度。
光学光的基本概念- 光线:光传播的方向。
- 光束:许多互相平行或近似平行的光线构成的集合体。
- 光的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m/s。
-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介质中沿着一条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和折射-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反弹回来。
- 光的折射:光线穿过不同介质时发生偏转。
电学电荷和电场- 电荷:物体中的基本电荷带正电或负电。
- 电场:电荷周围产生的电场。
- 电荷守恒定律:一个系统内的总电荷始终不变。
- 电场线:用来表示电场方向的曲线。
静电场和电势- 静电场:仅由静止的电荷所产生的电场。
- 电势:电场强度的一种表现形式。
- 电势差:电荷在电场中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所采用的能量。
- 电:用来存贮电荷的装置。
磁学磁现象和磁场- 磁现象:物质中表现为磁力作用的现象。
- 磁场:任何使铁磁性物质受力的物理空间。
- 磁感线:用来表示磁场的方向的曲线。
- 电磁铁:用电时具有磁性吸引力的铁器。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的全部知识点汇总,希望可以帮到您。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一、力学部分1.质量和重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3.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定律4.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5.牛顿万有引力定律6.加速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7.物体匀速直线运动及其相关计算8.物体匀加速直线运动及其相关计算9.斜面上物体的运动及其相关计算10.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原理及计算11.卫星运动的基本原理二、热学部分1.温度和热量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2.物体的热平衡和热传导3.传热的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4.热膨胀和热收缩的原理5.理想气体状态方程6.气体的压强和压力的计算7.气体定律:查理定律、玻意耳-马略特定律和波义-沃兰定律8.气体的温度和体积的关系:绝对温度和摄氏温度的转换三、光学部分1.光传播的直线性2.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3.光的色散和彩虹的形成4.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的原理5.折射镜和透镜成像的原理6.人眼的构造和视觉的原理7.反射和折射的应用:镜子、显微镜、望远镜等8.温度和热量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四、电学部分1.电流的概念和计量单位2.电阻的概念和计量单位3.欧姆定律-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4.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性5.电路的功率和能量的计算6.高低电压安全用电常识7.电磁感应现象和法拉第定律8.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发电机、变压器等五、声学部分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声音的特性:音调、音量和音色3.声音的反射和折射4.声音的干涉和衍射5.声音的吸收和共振六、电磁学部分1.电荷和电场的概念2.静电力和静电场的性质3.电场线和等势面的特点4.电容的概念和计量单位5.平行板电容器和球形电容器的特性6.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特点7.电磁波的性质和传播方式七、原子物理部分1.原子的组成和结构2.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规律3.原子核的结构和辐射现象4.放射性核素的衰变和半衰期5.核反应和核能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