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图片大全
初中物理小实验图大全

现象;现象;说明。
说明。
说明。
现象;现象;现象;说明。
说明。
形成原因。
分子间距离大到小顺序现象;能用纸锅烧幵水的原因为:。
说明。
0现象;装满水的杯中继续放回形碘受热先后。
说明。
针白光通过二棱镜后发生现现象;现象;象说明。
说明。
形成原因。
现象;现象;形成原因。
说明。
说明。
形成原因。
现象;现象;形成原因。
说明。
说明。
成像原理:。
现象;现象;幻日形成原因。
说明。
说明。
成像原理:。
现象;现象;通过玻璃杯看到的是。
说明。
说明。
成像原理:。
水向下流是因为。
现象;眼,戴镜运动员向下落是因为。
说明。
眼,戴镜说明。
现象;示数加润滑油摩擦。
说明。
示数摩擦。
现象;示数摩擦。
说明。
示数用力捏刹车是摩擦。
现象;示数摩擦。
说明。
示数摩擦。
现象;示数摩擦。
说明。
说明:。
筷子能提起杯子是受力作现象;说法不一的原因:用。
说明。
0说明力能。
现象;含义:。
说明力能。
说明。
含义:。
说明力能。
现象;神九相对天处于。
说明力能。
说明。
火箭升空时相对发射架。
效果与有关。
说明。
火箭加速上升动能,势能,说明力能。
读书为:。
机械能。
能转化为能。
效果与有关。
读书为:。
利用了水的大的特点。
说明。
可以减少水分的。
现象;说明。
烧瓶中的水吸热后,说明。
说明。
在上面板下放热后。
现象;向前游利用原理。
探究装置。
说明。
利用。
人向前倒是因为。
探究:;现象:;说明:。
利用原理。
由于带了电荷,互相防止带来的危害。
说明。
说明。
通过方式压强。
通过方式压强。
通过方式压强。
通过方式压强。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测量。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利用:。
说明:。
说明:。
说明:。
装水的塑料袋放入水中, 示数变为。
浮筒通过改变上浮。
氢气球升空原理。
孔明灯升空原理。
浮沉子通过改变实现浮沉。
潜水艇通过改变实现浮沉。
杠杆。
杠杆。
相当于。
相当于。
形成的物理原理:。
盘山公路相当于机械中的。
辘轳是的变形。
相当于,可以。
运动员对杠铃做功。
限速是因为。
说明。
说明。
说明不同。
探究。
现象。
结论。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原文作者:高山初中物理优质课创新实验汇总(共41个)一、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四、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初中物理实验目录及器材

硬币、笔、U型纸条、细长纸带、纸做小船、大号注射器、自制飞机机翼模型
90、浮力产生原因、方向
演示
水槽、乒乓球、木块、石块、弹簧秤(各一个)、自制蜡块、石块、弹簧秤、水槽、细线、金属箔。
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分组探究
溢水杯、弹簧秤、小桶、烧杯、细线、石块、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仪。
第十五章机械能
功的原理
演示
82、杠杆平衡的条件
分组探究
弹簧测力计、钩码、支架、起子、镊子、天平、汽水一瓶、筷子、扳手、
83、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分组探究
定滑轮、动滑轮、铁架台、弹簧称、细绳、钩码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84、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探究
压力小桌,细砂、玻璃杯、质量为200克的砝码2个
85、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朝各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
第二章光现象
15、光是怎样传播的(影子形成、小孔成像)
演示
激光笔、盛有水的水槽、手电筒、棱镜、带狭缝的屏、白屏、自制小孔成像演示仪
16、光反射时的规律
分组探究
激光笔、刻度尺、手电筒、水、盆、投影片.光的反射演示装置图、平面镜、玻璃片
17、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分组探究
玻璃板、相同的蜡烛两支、火柴、夹子两个、8 K白纸一张、图钉、透明胶条、小平面镜.
58、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
演示
蹄形磁铁、电池盒(附电池)、开关、金属导体、导线、铁架台
59、通电线圈在磁场中扭转
演示
线圈、蹄形磁铁、电池盒(附电池)、开关、导线、铁架台
60、让线圈转起来
探究
线圈、蹄形磁铁、电池盒(附电池)、开关、导线、
61、线圈不能连续转动
演示
41个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及原理讲解实验

41个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及原理讲解一、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四、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初中物理测密度方法PPT课件

注意:
利用弹簧测力计提着金属块测一次重力;再提着金属 块测一次金属块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因此简称为 双提法。这一实验使用的仪器少,操作简单,是常用的测 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密度的表达式推导过程如下:
F浮=G-F拉
V金=
F浮 水g
ρ 金=
m V
=
G gV
=
G G-F
水
六、弹簧测力计法(三提法) ------测液体密度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 (3)将石块用细线拴好,放在盛有水的量筒中,
(排水法)测出总体积V2;
实验结论:
m V
=
v
m -v
2
1
练习: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液体的密度。
⑴在调节天平平衡时,首先应将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然后调节 __________,使天平的横梁处于水平平衡。 实验的主要测量步骤如下:
ρ牛gV牛排=ρ水gV水排
ρ牛gSh牛排=ρ水gSh水排
∵h牛排=L-h牛
h水排 =L-h水
∴ρ牛(L-h牛) =ρ水(L-h水)
牛奶的密度:
牛
L L
h水 h牛
水
注意:
从给定的器材看,即无量筒,也无天平,此时解题的着 眼点就不能局限于利用质量、体积测密度。应该展开丰富的 联想,而给出“密度计”,是和浮力有关的,就要联想到利 用浮力测液体的密度。这种利用两次浮力相等来测密度,我 们简称为“等浮力法”。
八、等 质 量 法
利用天平、刻度尺、两个相同的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 足量的牛奶、滴管。测牛奶的密度。
实验步骤: (1)调节天平,将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 左右盘上; (2)将适量的水和牛奶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直至 天平再次平衡为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探究实验(共27张PPT)

•
四、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大小的因素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图2甲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绵、砝码、木板)设计了图中的乙、丙两个实验 ,通过观察图2-乙、丙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 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 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2-丁所示,通过对图2-乙、丁的比较又得出“压力 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请你根据已学 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3)某小组同学在杠杆左右两侧分别挂上 不同数量的钩码,同时调节平衡螺母使杠
杆平衡,你认为他们的做法是_错___误______。
(4)实验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3
6
6
3
2
5
5
2
4
2
2
4
3
6
9
2
3
4
2
6
4
4
2
8
甲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乙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臀=阻力×阻力
臂
两个同学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误的.那么你认为他们中正确的应
该是__乙________同学。原因是___甲_______同学的结论部分仅从部分实验数据
分析得到,不是所有实验数据都满足他总结的结论。
10个物理演示实验的原理及现象

10个物理演示实验的原理及现象物理演示实验是教学中常用的工具,通过实际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和现象。
本文将介绍10个常见的物理演示实验,包括它们的原理及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一:杯中船原理:该实验利用了物体浮力的原理。
当一个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液体会对物体产生向上的浮力,如果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物体就会浮起来。
现象:将一个小船放入杯子中,在船上放上一些小石子或硬币,然后慢慢注入水,当水位升高到合适的位置时,船会出现浮起的现象。
实验二:电磁感应原理:该实验利用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当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现象:将一个螺线管置于磁铁附近,用磁铁快速靠近或远离螺线管时,会在螺线管两端产生瞬时电流,可以通过连接电灯泡来观察到光亮的现象。
实验三:折射与反射原理:该实验利用了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
光在不同介质界面上的入射、折射和反射过程可以被用来解释和理解细微的光学现象。
现象:将一根铅笔插入半盛满水的杯子中,观察铅笔在水中的折射现象。
将一面镜子倾斜放置在桌子上,观察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反射图像。
实验四:弹簧振子原理:该实验利用了弹簧的弹性特性。
当弹簧受到拉伸或压缩后,会产生恢复力,使弹簧回复到原来的形状。
现象:将一根弹簧悬挂在支架上,将一质量挂在弹簧下方,然后将质量从平衡位置推开或拉开,观察质量在弹簧上的振动现象。
实验五:电路连通与断开原理:该实验利用了开关在电路中的连通和断开作用。
当开关接通时,电流可以在电路中流动;当开关断开时,电流无法通过。
现象:将一个开关与电池和电灯串联,控制电灯的亮灭。
当开关打开时,电路连通,电灯亮起;当开关关闭时,电路断开,电灯熄灭。
实验六:滑轮组原理:该实验利用了滑轮组的力学原理。
通过改变滑轮组的组合方式,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现象:使用不同组合方式的滑轮组,可以观察到不同大小的力可以使物体上升或下降的现象。
实验七:密度差异原理:该实验利用了物体的密度差异。
初中物理声音实验大全

声音的反射课外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的反射现象。
【仪器和器材】玻璃圆筒(直径约8厘米,高约40厘米),平面镜,三合板,金属板,海绵,表。
【实验方法】1.在玻璃圆筒底部垫上一块海绵,海绵上放一块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正上方数厘米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
2.当耳朵离开玻璃圆筒口竖直方向后,如图1.57-1甲所示位置,则听不见表声。
3.在玻璃圆筒口安放一块平面镜,如图1.57-1乙所示,改变平面镜角度直到从镜面里能看到表像时,固定平面镜的角度。
耳朵仍在图1.57-1甲所示的位置,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
说明声音能像光一样反射。
4.用三合板、金属板、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实验,比较听见的声音的强弱。
说明不同材料反射声音和吸收声音的能力不同。
【注意事项】1.表的声音不能太小,所选的表要在距表约50厘米处仍能清晰地听见表声。
2.为避免玻璃传声的干扰,垫表的海绵要选厚些的,以尽量吸收声音。
表也不要直接与玻璃圆筒内壁接触。
实验前要反复校验,当表放入圆筒后,仅在圆筒竖直上方数厘米处能听见表声,其他方向听不见表声,这样演示效果才会好。
3.为了使全班学生能同时听见表的反射声音,可用话筒放在耳朵处,用扩音机放大。
乐音和噪声课外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乐音和噪声的区别。
【仪器和器材】验音盘(发音盘),转台,皮唧,橡皮管,短玻璃管(一端尖)。
【实验方法】1.把验音盘固定在转台上,用橡皮管把短玻璃管(作吹气嘴)和皮唧连接起来,如图1.55-2所示。
转动转台,使发音盘匀速转动。
踏动皮唧,用吹气嘴对准验音盘上外圈的四列小孔吹气(用口吹也可以),空气柱振动,发出不同声音,但都是乐音。
2.当吹气嘴对准最里面的一圈小孔时,由于小孔排列不均匀,空气柱作不规则振动,就会发出噪声。
3.在外圈的四列均匀排列的小孔中,用胶布不规则地封贴(或用小纸团塞住)一些小孔,则上述四种不同频率的乐音变成噪声。
【参考资料】1.用录音机先播放一小段音乐磁带,演示乐音;改用快速档,播放同一磁带,演示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