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岸置石的摆法及实例项目施工过程
驳岸施工方案

(一)浆砌块石驳岸的施工方法块石驳岸应做坐落在坚实的基础上,如果是松土、淤泥土,回填土,则应进行加固处理。
块石砌筑时采用外侧干砌、不留浆、内侧浆砌的方法进行施工。
块石应质地坚硬,无风化剥落和裂纹,砌筑前应清除其表面的泥垢等杂质。
块石驳岸的混凝土基础应浇水湿润,块石也应湿润阴干备用,块石采用交错组砌法,灰缝不规则,外观要求整齐。
根据组砌要求选择适宜的石块,石料如果有妨碍砌筑的凸起部分应用铁锤打掉。
块石砌筑前,应先检查基槽的尺寸和标高,清除杂物,放出基础的轴线和边线,立好基础皮数杆,皮数杆上应标明退台及分层砌石高度,皮数杆之间要拉准线,砌筑阶梯形基础,还要定出立线和卧线,立线是控制基础每阶宽度的标准线,卧线是控制每层高度及平整的标准线。
砌第一层石块时,基地要坐浆,石块大面向下。
选择比较方正的石块,砌在各转角上,称为“角石”。
角石两边应与准线组合,外面的石块称“面石”,最后砌填中间部分,称“填腹石”。
砌填腹石时,应根据石块自然形状交错放置,尽量使石块间缝最小,然后再将细石混凝土填在空隙中,使主体无缝隙。
建筑第二层以上石块时,每砌一石块应先铺好砂浆,砂浆不必满铺、铺到边,尤其在角石及面石上,砂浆应离外边约40~50mm,并铺得稍厚些,当石块往上砌时,恰好压倒要求厚度,并刚好铺满整个灰缝,灰缝厚度宜为20~30mm,砂浆应饱满。
阶梯形基础上阶梯的石块应至少压砌下阶梯的1/2,相邻阶梯的毛石块应相互交错缝搭接,且宜选用较大的块石砌筑。
块石的转角及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如果不能同时砌筑又必须留槎,应砌成斜槎,块石每天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2m。
每砌3~4皮为一个分层高度,每个分层高度应找平一次;外露面的灰缝厚度不得大于40mm,两个分层高度间的错缝不得小于80mm。
找平的方法是:当接近找平高度时,注意选石和砌石,到找平面应大致水平,也就是大平小不平,而不可利用砂浆和小石块来铺平。
块石驳岸在回填土前应经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再进行分层回填夯实。
园林驳岸工程施工流程(3篇)

第1篇一、工程准备1. 施工图纸审查:仔细审查施工图纸,明确驳岸的平面位置、形状、尺寸、材料等要求。
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建筑材料,如石料、砖、混凝土、钢筋、水泥、砂、石子等。
3. 施工队伍组织: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要求,组建一支专业的施工队伍,明确各工种人员职责。
4. 施工现场准备:平整施工现场,搭建临时设施,如临时道路、临时办公区、临时仓库等。
二、施工步骤1. 驳岸基础施工(1)放样:根据设计图纸,确定驳岸的平面位置和岸顶高程,进行放样。
(2)基础开挖:根据放样结果,进行基础开挖,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3)基础处理:对基础进行处理,如夯实、垫层等。
(4)基础垫层:铺设垫层,确保基础稳定。
2. 驳岸主体施工(1)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所需材料,如石料、砖、混凝土、钢筋等。
(2)驳岸结构施工: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整形式或自然式驳岸结构,进行驳岸主体施工。
(3)基础加固:对基础进行加固,如打桩、柴排沉褥等。
(4)墙体施工:采用浆砌条石、块石、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砌筑墙体。
(5)盖顶施工:采用条石、山石、混凝土块料等材料,进行盖顶施工。
3. 防坡施工(1)选择合适的防坡材料,如编柳、抛石、铺石等。
(2)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防坡施工,确保岸坡稳定。
4. 植被绿化(1)选择适宜的植被,如草坪、灌木、乔木等。
(2)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植被绿化,美化驳岸景观。
5. 工程验收(1)对施工完成的驳岸进行自检,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邀请相关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
三、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设计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2. 注意施工安全,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3.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4.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确保工程效果。
5.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总之,园林驳岸工程施工流程涉及多个环节,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施工。
卵石驳岸施工方案

卵石驳岸施工方案1. 引言卵石驳岸是一种常见的河岸护坡措施,广泛应用于河道、湖泊、水库等水体边坡的加固工程中。
它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岸坡稳定,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环境景观效果。
本文将介绍卵石驳岸施工方案,包括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工艺流程卵石驳岸的施工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1 前期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和设计,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同时,准备好所需的机械设备、材料和施工人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2 基础处理首先,对岸坡进行清理和整平工作,清除杂草、杂物和松散土层,确保施工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接着,根据设计要求对基础进行处理,如填筑砂土垫层或进行岩石坑整平等,以增加抗滑稳定能力。
2.3 铺设过滤层在基础处理完成后,开始铺设过滤层。
过滤层是由粒径较小的石子或砾石组成,其作用是过滤水分、排泄地下水压力,防止岩石颗粒被冲刷。
过滤层的厚度一般为15-20厘米,铺设时应注意均匀和紧实。
2.4 固定网架在过滤层完成后,固定网架是为了增强驳岸的整体稳定性。
通常使用钢筋网架或复合材料网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铺设和固定。
2.5 铺设卵石最后一步是铺设卵石。
卵石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尺寸和材质进行选择和安装,通常采用大小递减的方式进行施工。
铺设时要保持均匀和紧密,以确保驳岸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3. 施工方法卵石驳岸的施工可以采用人工施工和机械施工两种方式。
3.1 人工施工人工施工主要适用于小规模的驳岸工程。
施工人员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过滤层、网架和卵石的铺设和固定。
虽然施工速度较慢,但能够更好地控制施工质量。
3.2 机械施工机械施工适用于大规模的驳岸工程,能够提高施工效率。
常用的机械设备有挖掘机、装载机和压路机等。
机械施工可以通过搅拌机将卵石与水泥混合后直接铺设,或者采用运输车辆将卵石运输到施工现场后进行铺设。
4. 注意事项在卵石驳岸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确保施工现场安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设置警示标志、围挡等。
驳岸石施工流程

驳岸石施工流程一、施工准备:1、测量放线:按照工程设计图在现场放出定位线和分界线(以控制标高),以便操作人员施工时有依据。
2、清理场地:对施工范围内的一切障碍物要清除掉,以保证场内道路通畅和安全作业。
3、材料准备:(1)水泥:采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2)砂:选用中粗砂为宜;(3)碎石块:3cm~5cm;(4)钢筋网片,(5)木楔子,(6)铁件;(7)钢丝绳;(8)草袋。
(9)其他工具备料如电钻、冲击钻机、切割锯等。
(10)水电设备调试完毕并正常运转后投入使用。
二.安装方法:1、钻孔与打孔:(1)钻孔前必须仔细检查所采用的机械性能是否良好,(2)用冲击锤或钢钎打孔时注意不得损坏周围的硬质土层。
(3)钻孔深度应控制在50mm以内。
(4)为保证工程质量,每层楼板均需打好5、6个孔。
(5)若遇混凝土结构时应先浇注混凝土层。
2、填埋夯实。
(1)填埋厚度一般不大于30cm。
(2)分层压实。
4、灌浆封堵:(1)灌浆量应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2)当遇到较坚硬的岩石时应分段进行灌注。
(3)待第一遍灌浆完成后立即用高压空气吹扫一遍。
(4)当第二遍灌入砼达到规定高度时立即停止。
(5)第三遍砼浇注完后应立即采取压水法。
(6)封口采用塑料薄膜包扎。
三.注意事项:1、在安装过程中严禁碰撞和敲击以免产生裂纹影响美观。
2、使用的水泥强度等级不得低于32.5级。
3、所用碎石块大小规格应在10×8×10厘米之间。
4、锚杆的间距不应大于2米5,且不宜过密。
6、对于一些特殊的地质条件(如风化严重的岩体)应事先做实验确定。
7、锚杆的固定可采用膨胀螺栓或化学螺栓。
8、锚固点的选择应尽量避开地下水流动的方向。
驳岸置石地摆法及实例项目施工过程

驳岸置石的摆法及实例项目施工过程在水边置石的运用,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硬性(亦称刚性)驳岸,另一种是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软性驳岸。
置石视乎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石头的材质也有软硬之分,柔软的草地上,出现一些比较刚硬的石材,视觉上显得不是那么的呆板,也显示了软硬结合的整体效果。
那么石材在与水的造景也是很常用的一个设计手法,常见的有驳岸、护坡以及汀步等,石头假山对园林设计来说,起到了烘托与渲染的作用。
1.景观置石置石,主要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
根据工作实践,为便于实践操作,将用于景观的置石分为如下三种类型,不包括人工塑石。
A类:面比较明显的石头如黄石,这类石头大多体态浑厚,有棱角有些边角比较模糊的,只要是可以明显分别其不同的面和方向,我们就将它列为此类。
展开剩余87%B类:圆形石头如巨硕石、卵石,石头难以分辨出面与边线。
长、宽比例接近,棱角不明显。
凡是这种石头,我们列为B类。
C类:造型特异的石头像太湖石、灵壁石、石笋、英石、古植物化石等,造型奇特,可以单独成景的石头归于此类。
2.石材的选购水景驳岸施工过程中,石头一般是群置,石头购买的时候注意一定的比例可以更加方便施工中效果的营造。
一般选择大石头、薄石头、小石头,三种石头各占1/3,这样对于后期石头造型很有帮助。
3.置石方法平与正曲折变化疏密有致大小搭配与其他元素相结合项目介绍太平山中央公园建设将再打造另外一个“小西湖”——中山公园“南湖”,形成以南湖和孙文莲湖为中心的滨水风景区。
在改造中,梳理现状水系,适当扩大水面面积。
同时,改造水系驳岸,增加亲水性,扩大“孙文莲”的栽植区。
南湖是1994年公园施工挖建的一个景观水面,这一区域现状植被条件较好,现存法桐、水杉、雪松、刺槐、紫薇等植树数株,水质清澈。
“在改造中,将增植水生植物、亚乔木、灌木、地被,丰富植被立体空间,创造景色宜人的滨水景观。
栈桥景石驳岸施工方案

栈桥景石驳岸施工方案
本工程采用聚氨酯填缝剂,具有优异的抗水性和耐候性,能够有效稳定景石,并且填缝效果美观。
三.施工流程
3.1景石摆放
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好景石的摆放位置和数量。
然后,按照从河底开始逐层摆放的要求,将景石放置在驳岸坡度上,并用C20混凝土卧牢。
在摆放的过程中,要注意景石的
大小、形状和颜色的搭配,以保证整个驳岸的美观效果。
3.2填缝
景石摆放完成后,要进行填缝。
本工程采用聚氨酯填缝剂,将填缝剂注入景石之间的缝隙中,填满缝隙并使其稳定。
填缝完成后,要及时清理填缝剂的残留物,以保证景观效果。
3.3清理
施工结束后,要对现场进行清理,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四.安全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同时,要加强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最后,需要使用25T汽车起重机进行景石吊装摆放。
施工时,施工技术人员要及时分析景石主景面,标出吊装方向,并捆扎牢固。
吊装时要选派一人指挥,统一负责吊装安全。
当景石吊到预装位置后,要用起重机挂钩定石,不得用人定或支撑摆石定石。
此时可填充石块,并浇筑混凝土充满石缝。
块石驳岸的施工流程和要点

块石驳岸的施工流程和要点学习块石驳岸这么久,今天来说说关键要点。
首先呢,我理解施工前得先测量放样这个环节很重要。
就好比咱们盖房子得先知道房子的轮廓在哪,块石驳岸得先确定它在水岸线的位置对吧。
这个过程要测量水体边缘的长度啊宽度啊之类的。
我以前就容易混淆测量的精准度要求,觉得大概差不多就行,后来才知道偏差一点可能后面的工序就跟着乱套了。
接着就是基础施工啦。
基础要是不稳固,整个驳岸都要遭殃。
我总结这就像咱们建高楼的地基一样。
一般是要挖到坚实的土层或者岩基上,然后浇筑混凝土基础。
曾经我听说有个项目没挖到合适的基础,结果在使用没几年后驳岸就出现裂缝倾斜,就是因为基础没弄好。
这是血的教训啊。
然后是块石的选择,这也是个要点。
不是随随便便的石头都能用的。
要挑选质地坚硬,没有裂缝,形状大致规则的块石啊。
大的块石用来做骨架,小的块石填补空隙。
我理解就像拼拼图似的,不同大小形状的块石各有各的用场。
我还犯过一个错误呢,以为外观好看就行,忽略了质地,结果有一些软质的石头在水里泡久了就开始破损剥落,这就不行。
在砌筑的时候,有干砌和浆砌两种方式。
干砌呢,我理解就是块石之间直接堆叠,但是它对工人师傅的技术要求很高,要让块石相互咬紧。
浆砌就是用水泥砂浆来黏合。
到底用哪种方式要根据实际情况,像一些对防渗水要求不高的地方可以用干砌,像靠近建筑物的驳岸可能就得浆砌保证稳固性和防水性能了。
对了还有个要点,勾缝也是不能忽视的。
勾缝就像是给驳岸缝上拉链。
勾缝的水泥砂浆要调配好,填充饱满,缝也要美观整齐。
有次我看到一个驳岸勾缝做得很粗糙,有些缝都没填满,时间一长,杂草就在缝里钻出来,难看不说,还影响驳岸的稳定性。
学习块石驳岸的时候,我还会收集一些其他工程的案例图片,对比成功和失败的,这样比较容易记住施工要点。
还可以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傅请教,他们操作中得出的经验可都是宝典啊。
感觉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全掌握的,得自己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做好呢。
石块驳岸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石块驳岸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 引言石块驳岸是一种常用的护岸结构,能够有效地抵御水流的冲刷和侵蚀,保护河岸和堤坝的稳定。
本文将介绍石块驳岸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旨在提供一些有用的指导和建议。
2. 施工方法2.1 基础处理在施工之前,需要对驳岸基础进行处理。
这包括清理现场,确保基础平整、坚实,并消除任何杂质和障碍物。
2.2 石块选择与布置选择合适的石块是石块驳岸施工的重要一步。
石块应具备足够的坚固性和耐久性,并且大小均匀。
在布置时,需要将石块紧密地堆放在基础上,使其形成一个坚固的结构。
2.3 构筑排水系统为了保证驳岸的稳定性,施工过程中应考虑构筑排水系统,确保雨水和积水能够顺利排出,防止水压对驳岸产生过大的影响。
2.4 加固和固定在布置石块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加固和固定。
这可以通过使用钢筋、仿石材等材料进行填充和固定,增强驳岸的强度和稳定性。
3. 技术措施3.1 技术交底在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错误。
3.2 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应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包括穿戴好安全装备、采取安全操作措施,并设置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3 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对石块质量的检查、排水系统的测试和固定件的检验,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3.4 环境保护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保护,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
合理处理施工废料,防止污染水源和土壤。
4. 总结石块驳岸施工是一项重要的工程,需要合理选择石块、布置和加固。
同时,要注意技术交底、安全措施、质量控制和环境保护,以确保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
本文介绍了石块驳岸施工的方法和技术措施,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以上为石块驳岸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的文档,提供了相关指导和建议。
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实施,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驳岸置石的摆法及实例项目施工过程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驳岸置石的摆法及实例项目施工过程
在水边置石的运用,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硬性(亦称刚性)驳岸,另一种是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软性驳岸。
置石视乎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石头的材质也有软硬之分,柔软的草地上,出现一些比较刚硬的石材,视觉上显得不是那么的呆板,也显示了软硬结合的整体效果。
那么石材在与水的造景也是很常用的一个设计手法,常见的有驳岸、护坡以及汀步等,石头假山对园林设计来说,起到了烘托与渲染的作用。
1.景观置石
置石,主要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
根据工作实践,为便于实践操作,将用于景观的置石分为如下三种类型,不包括人工塑石。
A类:面比较明显的石头
如黄石,这类石头大多体态浑厚,有棱角
有些边角比较模糊的,只要是可以明显分别其不同的面和方向,我们就将它列为此类。
展开剩余87%
B类:圆形石头
如巨硕石、卵石,石头难以分辨出面与边线。
长、宽比例接近,棱角不明显。
凡是这种石头,我们列为B类。
C类:造型特异的石头
像太湖石、灵壁石、石笋、英石、古植物化石等,造型奇特,可以单独成景的石头归于此类。
2.石材的选购
水景驳岸施工过程中,石头一般是群置,石头购买的时候注意一定的比例可以更加方便施工中效果的营造。
一般选择大石头、薄石头、小石头,三种石头各占1/3,这样对于后期石头造型很有帮助。
3.置石方法
平与正
曲折变化
疏密有致
大小搭配
与其他元素相结合
项目介绍
太平山中央公园建设将再打造另外一个“小西湖”——中山公园“南湖”,形成以南湖和孙文莲湖为中心的滨水风景区。
在改造中,梳理现状水系,适当扩大水面面积。
同时,改造水系驳岸,增加亲水性,扩大“孙文莲”的栽植区。
南湖是1994年公园施工挖建的一个景观水面,这一区域现状植被条件较好,现存法桐、水杉、雪松、刺槐、紫薇等植树数株,水质清澈。
“在改造中,将增植水生植物、亚乔木、灌木、地被,丰富植被立体空间,创造景色宜人的滨水景观。
其中,在水底栽种睡莲、荷花等,湖边栽种十余种灌木和乔木,还要在湖边结合亲水平台种植湿生植物千屈菜、花菖蒲、水生鸢尾、旱伞草等,营造湿地环境,吸引水鸟栖息。
届时,市民可以在这里近距离欣赏白鹭等水鸟。
此外,还要仿照小西湖的改造,修建环湖道路和木围栏、木栈道。
在改造中,完善滨水步行体系,沿水岸增加木栈道、观景平台等,为游人通行、驻足观景提供方便”。
石材的来源:临沂费县、浙江萧山、安徽、福建
石材价格:一顿500元左右,
摆石头的工人:30元左右/吨
项目介绍:该项目为太平山中央公园之中山公园南湖等驳岸置石改造
施工前期准备:对景观置石的了解,石材的选购及置石方法
项目施工:结合置石方法等来介绍现场置石施工的情况
施工情况介绍
1.石材选购情况介绍
石材采购于临沂费县,皆为北太湖石。
该石为石灰岩,形状大体和南方太湖石相似,具有太湖石的涡、沟、环、洞的变化。
容重比南方太湖石大,扣之无共鸣声,多密集的小孔穴而少有大洞,体态麟峋透露,质地坚硬,一般用作修筑叠石假山。
北太湖石,大部分埋在土层里,因红色山土的作用,新开采的多呈土红色、橘红色、土黄色,日久后表面带些灰黑色。
质地不如南方太湖石脆,有一定韧性。
外观比较沉实,浑厚雄壮,和南方太湖石外观的轻巧、清秀、玲珑有明显区别。
由还未使用的石头情况来看,该案例所采用的石头含有大石头,小石头及薄石头之分,然而大都是面比较明显的石头,圆石头和造型奇异的石头不多,不利于造型,景观略显单调。
2.结合置石手法来谈置石施工情况
太平山中央公园二期工程着重打造中山公园的南湖,我个人觉得南湖周边的置石相对来说也较好些,着重注意了置石的各种手法的综合运用,然而其东部的水景处的置石稍显的粗糙些。
⊙平与正
在置石过程中,无论是直立还是横卧,也不管石头是圆是方,石头都应该平正,不要出现歪斜的姿态。
尤其是A类,判别标准是看顶面是否平。
▲不论石头顶面是哪种样子,石头给人感觉放得正、放得稳。
⊙曲折变化
平面上看,石头不应该是一条光滑的线条,要或前或后,不成一条直线。
从立面上看,石头也是高低不平的,如果石头大小高矮一致,就用几块叠加,叠加的时候注意下面做底的石头比旁边的矮些更好。
▲平面上的曲折变化
▲立面上的曲折变化
⊙疏密有致
疏密变化在置石中尤其重要,只要不是孤植的石头,就要注意与其它石头之间的位置关系,要疏密结合,不要出现平接或是全部散点的情况。
疏密变化中,要注意除了平面中的疏密布局,更多的是要从人视角度去调整,摆放石头的时候遵循下列过程。
1看:先看现场,需要怎样的石头。
2选:从石头堆中选择能满足要求的石头
3摆:将石头到位,安排好朝向,并固定。
4再看:从多个角度看石头到位后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5调整:根据石头到位的效果进行调整。
▲右侧的过于稀疏,左侧的较注重稀疏结合。
▲水系的一边全部用置石形成了一条密集的线条。
⊙大小搭配
大小搭配在任何时候都是需要注意的,无论是驳岸还是散置的石头,由变化产生美感,这变化体现在体量、高低、前后等方面。
⊙与其他元素搭配
与植物结合。
适当围出小的种植池,可以让植物渗透进来。
让驳岸更生动,同时,把植物的叶子从石头上垂下来,也能破掉单调的石岸。
在围合种植池的时候,后面的石头一定要高出前排石头许多,益采用比较大的片石直立,这样可以形成种植池内植物的背景。
如果太矮小,将没有效果。
3.施工体验与感悟
置石用的山石材料比较少,结构比较简单,对施工技术也有专业的要求,虽容易操作,但置石的特点是以少胜多,以简胜繁,量虽少而对质的要求更高。
这就要求造景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格局严谨、手法洗练,寓浓于淡,使之有感人的效果,有独到之处。
可以说深浅在人,意匠在心。
该案例中的置石方式多采用群置,注重主次分明、层次清晰、疏密有致、虚实相间等。
在亲眼看工人师傅们的施工过程和与总共的交谈过程中,对只是施工的了解更具有实践意义。
施工前先是选购合适的石材,然后与设计师交流,按照设计位置进行定位划线。
首先结合一些临时支撑措施在地面进行试摆,找一个最好的观赏朝向,方案确定后,可做记录以便于指导施工。
4.艰难的施工过程
5.施工细节
据总工所说,置石有的需要粘合有的则不需要。
如南湖的置石为人不可参与的,搭配好放置就不需要用水泥等去粘合,而像一些平台之类的则要用水泥去粘合,以增强其牢固性,保证人的可参与性。
项目图纸与案例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