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_山楂树之恋_的音乐分析
大学影视鉴赏论文《山楂树之恋》

(一)民族乐器的大量运用
(二)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融合运用
三、影视艺术作品中声音和画面的关系主要有三种:
1、画面占主要地位,声音烘托画面。
那一夜,老三对静秋说;跟你在一起,我就想飞,我好想带你一起飞,但是我的翅膀折断了,不能陪你飞多久了……老三知道自己时无多日,他把写给静秋的信件、日记、照片等生前物件都装在了一个军用包里,委托他弟弟保存,说如果静秋过得很幸福,就不要把那些东西给她;如果她爱情不顺利或者婚姻不幸福,就把这些东西给她,让她知道这世界上曾经有一个人倾其身心爱过她,让她相信世界上是有永远的爱。他在日记上写着:静秋,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
爱是那么多,时间却是那么的少,尽管静秋与老三的爱是那样苦短,但他们的爱又是那样绚烂。自老三去逝后,每年的五月,静秋都会到那棵山楂树下,跟老三一起看山楂花,在她看来,那树上的花比老三送给她的花更红,更艳,因为那红艳的山楂花,流动着老三那殷殷的血液。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老三的殷殷血液,伴着老三的爱,激情巡回地在静秋的血脉里流动着,那流动的爱永远滋润着那红红的《山楂树之恋》……
(二)歌曲《山楂树》的首尾呼应
音乐不仅仅是好听与否,它是文化,甚至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历史环境中的精神。《山楂树》这首歌张导认为这首歌曲是情景歌曲,是对男女主角相识之处的回忆,是一种标志,一定要用这首歌才能紧扣主题,突出这首歌曲在此部电影中的重要地位,也就再一次地出现了这部电影音乐结构上的首尾呼应。此部电影的序曲和尾奏以及电影开始和结束时歌曲的双重首尾呼应,产生出强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音乐内在的结构力更加强大,让整部电影音乐总的艺术结构布局更加完整。这也是此部电影音乐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电影《山楂树之恋》中的配乐分析

电影《山楂树之恋》中的配乐分析作者:吴树青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10期【摘要】当代电影的构成要素有多种,其中很重要的元素便是音乐。
电影配乐贯穿影片始末,起到强化人物情绪、烘托情境氛围的作用。
《山楂树之恋》是一部带有悲凉气息的纯爱电影,它借助配乐对人物和情境进行刻画。
笔者以其为例,对其中的配乐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山楂树之恋》;配乐;主题音乐中图分类号:J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060-0220世纪20年代以后,我国电影从默片转向有声,并逐步将有声电影发展起来。
之后,电影里开始有了音乐,电影配乐就此产生。
我们所说的电影配乐包含了电影里的全部音乐,比如场景音乐、背景音乐、主题曲等,这些乐曲在影片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如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将人物情感和主题内容更加深刻、细腻地表达出来。
《山楂树之恋》是一部结局悲凉的爱情电影,片中的配乐随着情节的发展而不断进行着变化,为观众带来完美的视听感受,同时也将一段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纯爱故事展现在观众眼前。
一、纯美的爱情故事——电影《山楂树之恋》《山楂树之恋》由张艺谋导演执导,改编自美籍华人作家艾米的纯美爱情小说,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爱情故事。
在观众眼中,这部电影非常动人,也非常凄婉,在观看过程中会不由自主落下眼泪。
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静秋和老三,两人之间的真挚感情十分打动人心,但是更能够拨动观众心弦的,则是男主人公老三为爱默默付出,他为了心爱的姑娘静秋,在其生命的最后阶段,依然默默等待,等待静秋毕业、工作、转正。
老三给了静秋莫大的支持和鼓励,最后在孤独中离开了世界,离开了心爱的静秋。
虽然老三孤单地离去,但是在静秋心里,老三永远鲜活地存在着。
在《山楂树之恋》这部电影中,静秋、老三的初次相遇,是因为静秋被老三的歌声深深吸引;接下来两人需要过河,静秋因为羞涩不敢与老三牵手过河,于是两人拽着老三找来的一根树枝一前一后渡过了河;当静秋随着长林来到河边时,老三在船上看到静秋十分兴奋,跳下船将钱硬塞给静秋,让她买一件新衣服。
从《山楂树之恋》看电影音乐创作山楂树之恋电影

从《山楂树之恋》看电影音乐创作山楂树之恋电影[关键词]剧情;音乐;氛围;败笔;境界2022年,中国内地影坛的一件大事就是著名的张艺谋导演推出了他的一部新作品《山楂树之恋》。
这样一部震撼心灵催人泪下的小说经大导演张艺谋之手搬上银幕,原本可以成为爱情经典,但就是因为败笔的存在使它的艺术感染力大打折扣,究其原因,实在耐人寻味。
一、败笔之所在其实早在小说被张艺谋发现之前,已经在网络上风行一段时间了。
在当今时代物欲横流,甚至有人大言不惭地的说“宁在宝马车上哭,不在自行车上笑”,而《山楂树之恋》讲给人们的却是一个不带丝毫功利色彩,没有丁点杂念和低级下流质感的“史上最干净的爱情”,该书在2022年名列《亚洲周刊》华语小说第一名。
依照张导的水平和人生阅历以及高超的艺术理解力、感受力和表现力,完全可以将此改编推向经典的顶峰。
但是我们不由自主地失望了。
因为电影《山楂树之恋》几乎颠覆了小说原版。
究其原因,就是败笔的存在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山楂树之恋》的败笔大体有:(一)剧情的安排电影不同于小说,电影可以植根于小说基础上,但电影必须以剧本为根据。
小说《山楂树之恋》要走向银幕,必须首先转化为剧本,于是剧本的好坏、剧本的处理、情节的安排,除了在大的方面要尊重小说原著之外,当然可以有所创新,而且根据电影的特殊需要,有些东西必须进行技术处理。
比如小说最感人之处在于孙建新弥留之际,静秋一声声“我是静秋,我是静秋”的含泪呼唤和孙建新眼角滑下的红色的泪;还有孙建新留下的遗物中日记本扉页的话——“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
”读者可以被小说打动,也可以被震撼,因为小说是通过文字来传递着情义。
而电影则需要通过场景色调、对白的强调、声音的强弱、剧情的解析、音乐的辅助等才能达到全面的表达,其中有任何一个细节的失误都会导致艺术的残缺甚至走向相反。
电影版《山楂树之恋》太过于尊重原著,没有充分调动合理的能动作用,不仅使情节变得突兀,也使得令人肝肠寸断的艺术效果没有达到最佳效果。
电影音乐的审美意境与人文价值——以电影《山楂树之恋》为例

北方音乐Northern Music电影音乐的审美意境与人文价值——以电影《山楂树之恋》为例刘文静(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摘要】音乐作为情感的中介,始终发挥着自身独特且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电影的创作中,背景音乐更是发挥了其特殊的审美艺术价值,不仅在电影剧情发展以及人物表现上增加了巨大的推动力,同时音乐也逐渐增加了自身特有的艺术魅力及鲜明的艺术特色。
对于电影这一商业化又贴近大众生活的艺术,它不仅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在向社会彰显内涵价值、引领人文精神的同时,电影音乐的作用可谓是“功不可没”的。
本文以电影《山楂树之恋》为主线,探讨了电影中背景音乐的审美意境及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背景音乐的美学意蕴与艺术价值可谓具有电影艺术的双重意义。
【关键词】《山楂树之恋》;电影音乐;审美;意境;人文价值【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这部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电影《山楂树之恋》,是由艾米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电影讲述了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上世纪70年代初,为了响应毛主席“开门办学”的号召,全国各个学校都派出师生到农村去学习时,女主人公静秋和男主人公老三凄美纯洁、铭心刻骨的爱情故事。
影片中,其唯美、纯净的背景音乐贯穿于整个故事情节,更是给电影平添了一抹纯粹、素淡的“味道”。
电影音乐在剧情中缓慢铺开,与故事情节丝丝入扣,使简单的背景音乐藏于凄美的爱情故事中,这种深刻和忧伤的意境,给观众一种不可言说的艺术之美感。
一、电影音乐的审美意蕴电影艺术,它以视听的审美形式表现其自身的艺术特点与艺术价值。
所谓试听,就是观影者眼睛里所看到的画面以及耳朵里所能听到的各种各样的声音。
生活中所谓的“看电影”,实际上就包含了这里所说的“看画面”与“听声音”的概念。
电影音乐作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神内涵和审美意识,是艺术价值之所在。
就个人而言,离开音乐的电影画面(故事情节)不足以打动观众;反正,离开电影画面(故事情节)的音乐也亦不可称之为电影音乐。
山楂树歌曲赏析

山楂树歌曲赏析
《山楂树之恋》是一首非常纯净的歌曲。
歌曲的主题是爱情,但是却没有任何花哨的技巧和华丽的辞藻,仅仅是用一些简单的音符和简单的语言表达了爱情的真谛。
歌曲的旋律简单动人,歌词深情朴实,让人听后倍感温馨和感动。
在歌曲的演唱方面,东来东往的演唱非常到位。
他的嗓音清亮纯净,唱出的歌曲感情真挚,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
尤其是在歌曲的高潮部分,他的嗓音高亢有力,表达出了对爱情的坚定和执着,让人为之感动。
此外,《山楂树之恋》的歌词也非常优秀。
歌词运用了朴实的语言和真实的情感,表达出了山楂树所代表的纯洁、真挚的爱情。
歌词中“你在山楂树下等我,我去找你”的句子,表达了男女之间纯洁的感情和彼此的信任,让人感到非常温馨和感动。
总的来说,《山楂树之恋》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歌曲。
它运用了简单的语言和旋律,表达出了爱情的真谛和纯洁的感情。
这首歌的音乐和歌词都非常动人,值得每个人去欣赏和珍藏。
张艺谋电影中的音乐魅力解析

张艺谋电影中的音乐魅力解析作者:庄妍来源:《电影评介》2014年第21期【作者简介】庄妍,女,辽宁抚顺人,北京电影学院电影音乐创作及理论专业博士生,主要从事电影音乐创作及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电影《十面埋伏》剧照电影音乐是一部电影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一部电影中气氛的渲染、主题的彰显以及人物性格的塑造,音乐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电影画面与背景音乐的结合不仅可以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引起观众的共鸣。
张艺谋从处女作《红高粱》开始就巧妙地将音乐元素运用到影片当中,而这些音乐大部分都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如《十面埋伏》中的琵琶演奏、《红高粱》中的唢呐吹唱都极具地方和民间色彩。
在电影音乐越来越被关注的形势下,怎样让音乐和电影完美结合、互相刺激走向市场是我们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
一、电影音乐存在的意义所在音乐作为一种富有张力的艺术表现形式,除了在文字艺术中较为少见外,在其它众多艺术创作中都是重要的一部分。
电影音乐在电影艺术中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元素,在电影作品经历了无声无息的“默片”时代之后,20世纪才出现了有声电影,而有声电影的出现就为电影音乐的出现提供了温床,随着电影事业的不断发展,电影音乐也在蓬勃发展。
在电影作品中,不同的音乐曲风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是不同的,在一部影片中,音乐不仅能起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渲染氛围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塑造人物的性格以及升华主题的作用。
中国很多具有影响力的导演亦是运用音乐的高手,像王家卫的“喃喃之音”、陈凯歌的“人间词话”、冯小刚的“历史回声”,张艺谋的电影音乐也是极具特色的,所发之声不仅有一种底层百姓尤其是妇女对命运的抗争诉求,还有男女之间唯美、纯真的初恋耳语,更有一种英雄犹在、永不屈服的悲壮呐喊,在这些主题的讲述之中,他将中国传统的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和现代曲调完美地结合起来,在彰显音乐魅力的同时,突出了电影的主题。
二、张艺谋电影中的音乐魅力解析张艺谋从《红高粱》开始,到今天成为一线导演已经有二十几个年头了,在这段时间中,他的十几部电影作品一经上映就会创造出票房奇迹,但是,观众对他的作品却是褒贬不一,影片主题从单纯的文艺片转向商业大片是争论的焦点,但是在电影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能否顺应时代潮流,我想这是更主要的问题。
电影《山楂树之恋》中的配乐分析

。 影 片 中 ,老三 患 了 白血 病 之 后 ,身体 十分 虚 弱 ,他 满 面 ;老三 同样 满 眼 是 泪 ,他 抬 头 望 着 天 花 板 ,天 花 板
的配 乐 随 着情 节 的发 展而 不 断 进行 着 变 化 ,为 观 众带 来 的纯 爱故 事展 现在 观众 眼前 。
一
完美 的视 听 感 受 ,同时 也将 一 段 发 生 于 2 0世 纪 7 O年 代 躺 在 病 床 上 ,静 秋 不 断地 对他 说 着 “ 我 是 静 秋 ” ,泪 流
中 图 分 类 号 :J 6 4 3 文 献标 志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7 一 叭2 5 ( 2 0 1 7 ) 1 0 一 O 0 6 O 一 0 2
2 0世 纪 2 O年 代 以后 ,我 国 电 影 从 默 片 转 向有 声 ,
饱 满 ,近 乎 完美 地 诠 释 了 整部 电影 的情 感 。 因 为歌 词 的
并 逐 步将 有 声 电影 发 展 起来 。之 后 ,电影 里 开始 有 了音 存 在 ,主题 曲也 能 够 形 成 直 观 的 文学 形 象 ,更加 能 够 拨 乐 ,电影 配 乐 就此 产 生 。我 们 所 说 的 电影 配 乐包 含 了 电 动 观众 的 内心 ,使 观 众 的 情 感 深人 到 电影 当 中 ,被 影 片 影 里 的全部 音乐 ,比如场 景音 乐 、背景音 乐 、主题 曲等 , 这 些 乐 曲在 影 片 中起 到 了很 好 的辅 助 作 用 ,如 推进 故 事
《 戏剧之家 》2 0 1 7年第 l 0期
电影《山楂树之恋》的音乐分析

《 山楂 树 》创作于 1 5 3年 ,韵律起 9 其低调 的旋 律 中透 出精 致 的美 ,看 得 把观 众 的思绪 带入 到那 个久 远 的 起伏伏 问,流转 着 浓郁 的乌拉 尔 风 似 简 单 的 音 乐 把 影 片 气 氛 烘 托 得 恰 年代。 情 —— 纯 真、优 美、浪 漫。歌 曲描 到好处。 在 情 节 发 展 的 重 要 阶 段 , 如 两 写 了工厂 青年 的生产 生活 和爱 情 , 影 片有 配 乐 的部 分只 有 3 分 钟 , 人 骑 自行 车、 同床 共枕 、误解 、隔 曲 调 悠 扬 潺 潺 ,词 语 意 境 深 绵 , 细 5 在 配器、和 声、演 唱 等 方面 力 求舍 河 想 抱 、 静 秋 误 解 老 三 、 在 医 院 最 致地 刻 画了一 个姑娘 在 山楂树 下 的
的 调 子 ,如 一 幅 淡 淡 的水 墨 画 卷 在
的水 晕 不动 声色地 缓 慢散 开。 即使 在 最 感 人 的 段 落 也 没 有 一 丝 的 张 扬
和 刻 意 , 以 至 于 被 情 节 深 深 吸 引 的 观 众 很 多 时 候 甚 至 感 觉 不 到 音 乐 的
存在。
一
观 众 面 前 轻 轻 地 、 柔 柔 地 铺 开 : 潺 潺 的林 间小 溪、错 落 的青 色 山谷、 纯 真 的 小 伙 和 姑 娘 … … 就 这 样 自 然
地 呈现在观众面前。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影 片 中 “ 乐 与剧 情 已经 融 为 音 体 ,我们 自然 也会 出情 人理 地把
、
影 片 配 乐特 点 分 析
它 们 作 为 一 个 艺 术 表 现 单 位 给 予 一
由著 名作 曲 家陈其 钢 创作 的 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电影《山楂树之恋》是一部表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青年男女纯真爱情
的文艺片,影片以纯朴清新的风格让观众感受到曾经久违的善良和感动。
影片配
乐以简单轻盈的风格伴随情节的发展,和影片相映成辉,浑然一体,使得影片的
主题和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也将观众的思绪带的更深更远。
[关键词]配乐 清淡 简洁
2010年9月,由张艺谋导演的
电影《山楂树之恋》在全国各地隆
重上映,影片以返璞归真的风格,
娓娓讲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
事。
此片一改张艺谋往日浓墨重彩
的调子,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卷在
观众面前轻轻地、柔柔地铺开:潺
潺的林间小溪、错落的青色山谷、
纯真的小伙和姑娘……就这样自然
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一、影片配乐特点分析
由著名作曲家陈其钢创作的电
影音乐,充满了简洁、素雅、质朴
的情愫。
音乐以平实的手法穿插于
影片之中,没有刻意地哗众取宠,
也没有丝毫地喧宾夺主,只是默默
地配合着剧情的变化和发展,淡淡
地衬托着这段凄美的爱情,使影片
的格调更加纯净感人。
陈其钢素以古典音乐创作著称,
他的音乐擅长以细腻、内省甚至悲
凉的风格为特色。
在此片音乐中,
他古典主义气质功底彰显无疑,极
其低调的旋律中透出精致的美,看
似简单的音乐把影片气氛烘托得恰
到好处。
影片有配乐的部分只有35分钟,
在配器、和声、演唱等方面力求舍
去华丽复杂,仅仅用到几件简单乐
器且没有复杂旋律,大部分段落都
是以筝的低吟、钢琴的耳语以及提
琴的抒情为主。
从电影开场的筝独
奏,到分布在影片中的各个段落,
筝的弹拨方式避免了过于缠绵悲伤
的情绪,加上钢琴的单音敲击,通
过断奏留出空隙,体现了张艺谋要
求的音乐呈现出阳光与青涩的质感,
到最后慢慢加入了弦乐,用以对悲
情的部分稍加渲染, 但是点到为止,
避免过分。
在片头中,古筝奏出简单、轻
柔的音调,为电影缓缓拉开序幕,
配合着青山绿水的画面,男女主人
公第一次相遇,这时依然是古筝悠
悠的音调混和着钢琴透亮、纯净的
声音,如水滴滴落在心里,清澈纯净,
但似乎又有点凉意,散发出一丝冷
冷的意韵。
当欢欢带着静秋去叫老
三回家吃饭的时候,路边开满了黄
灿灿的油菜花,远远地就听到手风
琴伴奏下工友们唱的俄罗斯歌曲《山
楂树》。
歌声回荡在山谷中,应和
着鸟儿清脆的叫声,此情此景不由
得把观众的思绪带入到那个久远的
年代。
在情节发展的重要阶段,如两
人骑自行车、同床共枕、误解、隔
河想抱、静秋误解老三、在医院最
后告别等,都穿插了音乐来渲染气
氛。
音乐自始至终延续着清淡、唯美、
素雅的调子,基本是以钢琴或筝淡
淡的音调衬托着画面。
五声调式的
旋律柔柔地低声回荡,像一波一波
的水晕不动声色地缓慢散开。
即使
在最感人的段落也没有一丝的张扬
和刻意,以至于被情节深深吸引的
观众很多时候甚至感觉不到音乐的
存在。
影片中“音乐与剧情已经融为
一体,我们自然也会出情入理地把
它们作为一个艺术表现单位给予一
个完整的审美享受。
这种时候往往
会‘听不到’音乐,应该说这种‘听
不到’是最理想的效果。
”[1]音乐
完全融入到剧情中去了,达到了音
乐和画面同时追求的艺术效果。
二、结尾插曲《山楂树》解析
在影片结尾,全片最煽情的段
落,也是观众感情被推倒最高潮的
地方,全片唯一的一首插曲——根
据俄罗斯同名歌曲重新编曲而成的
《山楂树》悠然唱出。
俄罗斯歌曲
《山楂树》创作于1953年,韵律起
起伏伏间,流转着浓郁的乌拉尔风
情——纯真、优美、浪漫。
歌曲描
写了工厂青年的生产生活和爱情,
曲调悠扬潺潺,词语意境深绵,细
致地刻画了一个姑娘在山楂树下的
烦恼,她要在两个优秀的男青年里,
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爱人。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4.019
电影《山楂树之恋》的音乐分析
注释
[1]曾田力 雷伟.电影电视剧音乐分析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2]夏滟洲.我爱上了我音乐中的忧伤——
拉赫马尼诺夫和他的音乐[M].西安:陕西
人民出版社,2001. [3]肖克凡 张卫 丁亚平 王群 杜沛.山楂树
之恋访谈[J].当代电影2010(10).作者简介
闫敏(1977—),女,汉族,文学硕士,陕西科技大学外国语与传播学院讲师,2004
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研究方向为西方音乐史,影视音乐等。
上世纪50年代,这首俄罗斯歌曲传入中国,立即被广为传唱,特别是当时的年轻人,更是为它倾倒和痴迷。
隔着一个国界,情是相通的,爱是相通的。
他们唱着它,火热的青春里,有着闪亮的幸福和甜蜜、纯洁和质朴,如一株株开满白花的山楂树。
俄罗斯歌曲有着斯拉夫民族乐曲特有的忧郁,小调化的旋律动人,充满忧郁和浪漫。
“优美动听的俄罗斯民歌音调,回响在朴素、贫瘠但却自在宽广的俄罗斯大地上,散布着一种难以言传的美”。
[2]这些充满浪漫情怀的俄罗斯歌曲50年代曾风靡整个中国,伴随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和人生,温暖过无数年轻的、充满热情的心灵。
正像这句古老的俄罗斯谚语所说的“不是我在歌唱,而是心在歌唱。
” 它们在那个革命和坚硬的年代,所尽力保存着心底的人性和柔情。
片中插曲《山楂树》是老三用手风琴拉奏的,手风琴也许是俄罗斯歌曲最适合的伴奏乐器,尤其在拉忧郁旋律时,那金属的簧片声,似乎在轻柔地敲打着观众的心;而在拉欢快旋律时,热烈中又带着些许漫不经心。
这些俄罗斯小调乐曲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忧郁,那是痛苦和无奈的沉淀,是憧憬与寻找的交织。
老三就有种诗人般的忧郁气质,静秋第一次与他见面,就是循着《山楂树》的手风琴声找到他的。
结尾当老三的遗骨被埋在山楂树下时,这首插曲由常石磊再次唱起,整支曲子只简单地点了几个钢琴音,几乎全部清唱。
如此干净纯粹的声音,带有淡淡的忧伤,也把影片的气氛渲染得感人至深。
伴着《山楂树》的歌声老三去了,带着对静秋的爱,带着心中所有的美好去了,而这首老三时常唱起的歌曲
旋律还在忧伤地回荡在观众的心里,把观众的思绪带得更深更远,也把那个纯真年代中一段晶莹剔透的爱情留在了观众的心里,让人回味,同时也唤起我们对于纯粹善良的渴望。
三、透过音乐的反思
影片中的西平村地处贫穷山野,
处处荡漾着自然质朴的味道,那里
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现代工业科
技文明的躁动,没有灯红酒绿的浮
华,有的只是清清的河水,绿绿的
树叶,还有人与人之间真诚、质朴、
纯洁的感情。
这种刻骨铭心的爱比
表面上轰轰烈烈、华美璀璨的爱情
动人万分,因为它饱含着人抛开了
一切私欲后内心迸发出的最火热、
最晶莹剔透的爱。
我们不禁要思考,现在物质生
活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可精神世
界中很多美好的东西却在慢慢流失,
“二奶”、“小三”、婚外恋等屡
见不鲜,难道我们倡导的爱情自由
就是这样的吗?“在喧嚣的市场背
后,精神因素很匮乏,不少人充满
对物质的迷恋,我们内心的道德律
和更高的文化建构很让人期待,这
也是一种文化、精神能量,在现在
这个经济快速发展,市场越来越膨
胀的情势下,尤其感到不能没有它们。
”[3]作为最贴近大众生活的电影艺术更应该在文化领域引领高层次的精神文明,呼唤人性的崇高,表现内心的纯真和善良。
《山楂树之恋》的上映正是电影人对社会以及现代人生活进行思考的一个好的开始,张艺谋在影片
中着力于表达的就是这种反思。
这样我们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在结尾的点睛之笔处选择这首《山楂树》作为结束曲,尽管此曲表达的内容和影片情节并不一致,但气质和精神却是吻合的。
当温暖的悄悄话式旋律响起的时候,那个已经逐渐远去时代的记忆又渐渐清晰起来,曾经的刻骨铭心,曾经的温情和浪漫再一次荡漾、飞舞,随之也浸润着无数需要感动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