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攻毒杀虫止痒药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蟾酥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蟾酥本品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干燥分泌物。
主产于山东、河北、江苏、浙江。
多于夏、秋二季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的白色浆液,加工,干燥。
捣碎,加白酒浸渍,时常搅动至呈稠膏状,干燥,粉碎,即成蟾酥粉。
本品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
以色红棕、断面角质状、半透明者为佳。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辛,温;有毒。
归心经。
具有解毒,止痛,开窍醒神之功效。
用法用量:内服,0.015~0.03克,多入丸散用。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内服切勿过量;孕妇慎用;外用不可入目。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蟾蜍气凉,杀疳蚀癖,瘟疫能辟,疮毒可祛。
三、临床应用1.痈疽疔疮,咽喉肿痛,牙痛本品有良好的解毒消肿、麻醉止痛作用,可外用及内服。
治痈疽恶疮,与雄黄、朱砂等配伍,用葱白汤送服取汗,如蟾酥丸(《外科正宗》)。
治咽喉肿痛及痈疖,常与牛黄、冰片等同用,如六神丸(喉科心法》)治风虫牙痛,《本草正》单用本品研细少许点患处。
传统常用本品与生川乌、生南星、生半夏为末,烧酒调敷患处,作麻药使用,如外敷麻药方(《医宗金鉴》)。
2.中暑神昏,痧胀腹痛吐泻本品辛温走窜,有辟秽化浊、开窍醒神之功,嗅之亦能催嚏。
治疗伤于暑湿秽浊或饮食不洁而致痧胀腹痛,吐泻不止,甚至昏厥,可与麝香、丁香、雄黄等药同用,用时研末吹入鼻中取嚏,如蟾酥丸(集验简易良方》)。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主含蟾蜍毒素类如蟾毒蟾毒配基脂肪酸酯、蟾毒配基硫酸酯等,蜡毒配基类,蟾毒色胺类,以及其他化合物,如多糖类、有机酸、氨基酸、肽类、肾上腺素等。
2.药理作用蟾毒配基类和蟾蜍毒素类均有强心作用,又有抗心肌缺血、抗凝血、升压、抗休克、兴奋大脑皮层和呼吸中枢,以及抗炎、镇痛及局部麻醉作用。
蟾毒内酯类和华蟾素均有抗肿瘤作用。
3.不良反应蟾酥主要对心脏有毒性。
中毒时刺激迷走神经或直接损害心肌,引起心动过缓伴有心律不齐,最后心脏停搏致死。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蛇床子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蛇床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实。
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本品气香,味辛凉、有麻舌感。
以颗粒饱满、灰黄色、香气浓者为佳。
生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辛、苦,温;有小毒。
归肾经具有燥湿祛风,杀虫止痒,温肾壮阳之功效。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蛇床辛苦,下气温中,恶疮疥癞,逐淤祛风。
三、临床应用1.阴痒,疥癣,湿疹瘙痒本品辛苦温燥,有燥湿祛风、杀虫止痒之功,为皮肤病及妇科病常用药,常与苦参、黄柏、白矾等同用,且较多外用。
治阴部湿疹瘙痒,《濒湖集简方》以之配白矾煎汤频洗。
治疥癣瘙痒,《千金要方》单用本品研粉,猪脂调之外涂。
2.寒湿带下,湿痹腰痛本品性温可助阳散寒,辛苦又具燥湿祛风之功。
治带下、腰痛尤宜于寒湿兼肾虚所致者,常与山药、杜仲、牛膝等同用。
3.肾虚yáng痿,宫冷不孕本品有温肾壮阳之功。
如《千金要方》30首治肾虚yáng痿jīng冷方中,用蛇床子方达半数以上。
亦可配伍当归、枸杞子、淫羊藿等治疗yáng痿无子,如赞育丹(《景岳全书》)。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外用适量,多煎汤熏洗,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或下焦有湿热者不宜内服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果实含挥发油1.3%,已从油中分得27个成分;还含香豆素类等成分,如蛇床子素、花椒毒素等。
种子含香柑内酯、欧山芹素及食用白芷素。
2.药理作用蛇床子浸膏皮下注射能延长小鼠交尾期,增加子宫及卵巢重量;其提取物有雄激素样作用。
本药水蒸馏液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蛇床子素可抗皮肤真菌和霉菌,蛇床子流浸膏体外能杀灭阴道滴虫。
此外,本品还具有延缓衰老、促进记忆、抗炎、抗过敏、抗诱变、抗骨质疏松等作用。
3.不良反应蛇床子中毒时可出现口舌发麻,恶心呕吐,或头晕,心悸,出汗,胸闷等症状。
五、中药“蛇床子、地肤子”功效区别蛇床子、地肤子均可止痒,用治湿疮、湿疹、阴痒、带下。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白矾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白矾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族明矾石经加工提炼制成。
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铝钾。
主产于甘肃、山西、湖北、安徽、浙江。
全年均可采挖,将采得的明矾石用水溶解,滤过,滤液加热浓缩,放冷后所得结晶即为白矾。
本品气微,味酸、微甘而极涩。
以块大、无色透明者为佳。
捣碎生用,或煅用。
煅后称枯矾。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酸、涩,寒。
归肺、脾、肝、大肠经。
具有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祛除风痰之功效。
用法用量:内服,0.6~1.5克,入丸散剂。
外用适量,研末敷或化水洗患处。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白矾味酸,化痰解毒,治症多能,难以尽述。
三、临床应用1.湿疹,疥癣,脱肛,痔疮,疮疡,耳流脓本品酸涩性寒,外用善于解毒杀虫、收湿止痒,尤宜于疮面湿烂或瘙痒者。
治湿疹瘙痒,可与雄黄为末,浓茶调敷,如二味拔毒散(《医宗金鉴》);治疥癣瘙痒,可与硫黄、轻粉等同用,如白矾散(《证治准绳》);治疗肿恶疮,可与黄丹研末外用,如二仙散(《卫生宝鉴》);治口疮、耳、鼻息肉、酒齄鼻者,可单用或配伍硫黄、乳香等同用。
治疗痔疮,可与五倍子、地榆、槐花等煎汤熏洗患处。
2.便血、衄血、崩漏本品性涩,能入肝经血分,有收敛止血作用,可用治多种出血证。
治衄血不止《圣济总录》以枯矾研末吹鼻;治崩漏,可与五倍子、地榆同用;治金疮出血,用生矾、煅矾配松香研末,外敷伤处。
3.久泻久痢本品具有涩肠止泻作用,治疗久泻久痢,可与诃子、肉豆蔻等配伍。
4.癫痫发狂本品能祛除风痰,治痰壅心窍,癫痫发狂,常与郁金为末,薄荷糊丸服,如白金丸(《本事方》)。
此外,本品还用治湿热黄疸,可与硝石配伍,治女劳疸,如硝石散(《金匮要略》)。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铝钾,枯矾为脱水白矾。
2.药理作用白矾能强力凝固蛋白质,低浓度有收敛、消炎作用,临床可用作消炎、止血、止汗、止泻和硬化剂;可广谱抗菌,对多种革兰阳性球菌和阴性杆菌、某些厌氧菌、皮肤癣菌、白色念珠菌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明显。
常用杀虫燥湿止痒药

• 凡以攻毒杀虫、燥湿止痒为主效的药物,称为杀虫燥湿止痒药 含义
• 攻毒杀虫、燥湿止痒,截疟疾、壮阳等 功效
• 疥廯、湿疹、痈疮肿毒、麻风、梅毒、毒蛇咬伤等,兼治疟疾、肾阳虚弱等
主治
• 1、有毒者居多,外用不可过量,且不能大面积涂敷,还不宜使用在头面及五官 • 2、严格遵守炮制方法、控制剂量、注意使用方法与宜忌,此外,内服有毒者时宜制成丸
• 性味
• 功效
辛 , 温 。 杀虫,疗
有毒
廯,止痒
土 荆 皮
• 主治病症
• (体廯、手足廯、头廯
• 性味
• 功效
甘 , 平 。 攻毒杀虫,
有毒
祛风止痛
露 蜂 房
• 主治病症 • (1)疮疡肿毒,瘰疬,乳痈 • (2)顽廯、鹅掌风 • (3)风湿痹痛,牙痛
雄黄
硫磺
毒性较小,擅长杀虫 止痒,为治疥癣瘙痒 之要药 内服又能补火助阳通 便,治肾虚之阳痿、 尿频、喘促及虚冷便 秘
• 性味
• 功效
辛 , 微 涩 , 外用:拔毒止
微寒。有
痒,敛疮生肌; 内服:坠痰镇
毒
铅 惊,攻毒截疟
丹
• 主治病症 • (1)疮疡溃烂,黄水湿疮 • (2)惊痫癫狂 • (3)截疟
• 性味
• 功效
辛 、 苦 , 燥湿祛风,
温 。 有 杀虫止痒,
小毒
蛇 温肾壮阳
床
子
• 主治病症 • (1)阴部湿痒,湿疮,湿疹,疥廯 • (2)寒湿带下,湿痹腰痛 • (3)肾虚阳痿,宫冷不孕
虫,治 血、泻痢不止及风痰
疮疡
痫病、痰热癫狂及湿
热黄疸
轻粉
性能特点
功效
辛,寒。有毒。外用长于攻毒杀虫敛疮, 治梅毒疥廯,疮疡溃烂;内服可祛痰消 积与逐水通便,用治痰涎积滞、水肿鼓 胀
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攻毒杀虫止痒药)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攻毒杀虫止痒药)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功专杀虫止痒的药物是A.雄黄B.硫黄C.土荆皮D.蛇床子正确答案:C解析:蛇床子:温肾壮阳,散寒祛风,燥湿杀虫;硫黄:外用杀虫止痒;内服壮阳通便;雄黄:解毒,杀虫,祛痰截疟。
土荆皮只有一个功效就是杀虫止痒。
知识模块:攻毒杀虫止痒药2.内服具有清肺化痰之功,外用又具有清热解毒之功的药物是A.朱砂B.石膏C.硼砂D.樟脑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攻毒杀虫止痒药3.功能解毒、杀虫、消肿、止痢的药物是A.硼砂B.马钱子C.蟾蜍D.大蒜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攻毒杀虫止痒药4.功能杀虫止痒、祛风燥湿、温肾壮阳的药物是A.瓦楞子B.蛇床子C.金樱子D.覆盆子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攻毒杀虫止痒药5.外用功能解毒杀虫止痒,内服功能补火壮阳通便的药物是A.土荆皮B.硫黄C.蛇床子D.雄黄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攻毒杀虫止痒药6.既能解毒明目去翳,又能收湿生肌敛疮的药物是A.硼砂B.瓦楞子C.炉甘石D.蜂房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攻毒杀虫止痒药7.炉甘石主治A.溃疡久不收敛B.疮疡脓熟不溃C.疮疡脓出不畅D.溃疡腐肉不脱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攻毒杀虫止痒药8.硫黄内服的用法用量是A.入丸散服,1.5~3gB.入丸散服,6~9gC.入煎剂,0.5~1gD.入煎剂,10~15g正确答案:A解析:硫黄:性能,酸,温。
有毒。
归肾、大肠经。
功效:外用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
应用:①外用治疥癣,湿疹,阴疽疮疡。
②外用适量,研末敷或加油调敷患处。
内服1.5~3g,炮制后入丸、散服。
知识模块:攻毒杀虫止痒药9.外用能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能清化热痰,止血止泻的药物是A.蛇床子B.白矾C.硫黄D.硼砂正确答案:B解析:明矾又名白矾,是明矾石的提炼品。
明矾性寒味酸涩,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中医认为明矾具有解毒杀虫,燥湿止痒,止血止泻,清热消痰的功效。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硫黄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硫黄本品为自然元素类矿物硫族自然硫。
主产于山西、河南、山东。
采挖后,加热熔化,除去杂质;或用含硫矿物经加工制得。
本品有特异的臭气,味淡。
以色黄、光亮、质松脆者为佳。
敲成碎块,生用;或与豆腐同煮,至豆腐显黑绿色时,取出,漂净,阴后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酸,温;有毒。
归肾、大肠经。
具有外用解毒疗疮,杀虫止痒;内服补火助阳通便之功效。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油调涂敷患处。
内服1.5~3克,炮制后入丸散服。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不宜与芒硝、玄明粉同用;阴虚火旺者忌服。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硫黄性热,扫除疥疮,壮阳逐冷,寒邪敢当。
三、临床应用1.疥癣,秃疮,湿疹,阴疽恶疮本品性温而燥,外用有解毒疗疮、杀虫止痒之功,尤为治疥疮之要药。
治疥疮,《肘后方》单取硫黄为末,麻油调涂;《圣济总录》以之与风化石灰、铅丹、腻粉共研末,生油调涂。
治顽癣瘙痒,可与轻粉、斑蝥、冰片为末,同香油、面粉为膏,涂敷患处,如硫黄散(《证治准绳》)治阴疽恶疮顽硬者,可与荞麦面、白面为末贴敷患处,如真君妙贴散(《外科正宗》)。
2.yáng痿足冷,虚喘冷哮,虚寒便秘本品乃纯阳之品,入肾经能补命门之火而助元阳。
可用于肾阳衰微,下元虚冷诸证。
如《和剂局方》金液丹即单用硫黄治腰冷膝弱、失精遗溺等。
治肾虚yáng痿,可与鹿茸、补骨脂、蛇床子等同用。
治肾不纳气之喘促,常与附子、肉桂、沉香等同用,如黑锡丹(《和剂局方》)治虚冷便秘,常与半夏同用,即半硫丸(《和剂局方》)。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硫黄主要含硫(S),另杂有砷、硒、碲等成分。
2.药理作用硫与皮肤接触,在体温下产生硫化氢,可杀灭疥虫;由于微生物或上皮细胞的作用,氧化成五硫磺酸,而具有杀菌和杀霉菌的作用;硫化物尚能溶解角质及脱毛。
本品对实验性支气管炎有一定的镇咳消炎作用。
本品在肠内形成硫化氢,刺激肠壁增加蠕动而缓泻。
3.不良反应硫黄在肠道中可形成硫化氢。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的药性功效

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的药性功效
凡以攻毒疗疮、杀虫止痒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疮疡肿毒、湿疹疥癣瘙痒等病证的药物,称为攻毒杀虫止痒药。
一、攻毒杀虫止痒药的功效作用
本类药物大多有毒,以外用为主,兼可内服。
具有攻毒疗疮,解毒杀虫,燥湿止痒的功效。
主要适用于外科、皮肤科、五官科病证,如痈肿疗毒,疥癣,湿疹湿疮,耳,梅毒,虫蛇咬伤等。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类药物大都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杀灭细菌、真菌、疥虫、螨虫、滴虫等;在局部外用后能形成薄膜以保护创面,减轻炎症反应与刺激。
部分药物有收敛作用,能凝固表面蛋白质,收缩局部血管,减少充血与渗出,促进伤口愈合。
二、攻毒杀虫止痒药的外用
本类药物的外用方法,可根据病情和用途而定,如研末外撒,或煎汤洗渍及热敷、浴泡、含漱,或用油脂、水调敷,或制成软膏涂抹,或做成药捻、栓剂栓塞等。
三、攻毒杀虫止痒药的内服注意事项
本类药物内服使用时,宜作丸散剂用,使其缓慢溶解吸收,且便于掌握剂量。
本类药物多具不同程度的毒性,所谓“攻毒”即有以毒制毒之意,无论外用或内服,均应严格掌握剂量及用法,
不可过量或持续使用,以防发生不良反应。
制剂时应严格遵守炮制和制剂法度,以减低毒性而确保用药安全
四、常用攻毒杀虫止痒药
主要有:雄黄、硫黄、白矾、蛇床子、土槿皮、蜂房、蟾酥、大蒜等。
攻毒杀虫止痒、拔毒化腐生肌药解读

• 白矾
• 来源: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的加工品,成分含水硫酸铝钾 [KAI(SO4)2· 12H2 O] 。别名:明矾;煅烧后为枯矾。 • 本品酸、涩而寒,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 止泻、化痰。用于湿疹瘙痒、疮疡疥癣(枯矾外用,也有内 服者);便血吐衄、崩漏、久泻久痢、癫痫狂证、黄疸等。 • 用量用法:外用适量,内服0.6~1.5克。
第二十一章 拔毒化腐生肌药
• 概念:功能拔毒化腐、生肌敛疮,主要用于痈 肿疮疡的一类药物。 • 本类药多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某些 具有防腐、收敛、保护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用于疮疡溃后排脓不畅、溃后伤口不易愈合之 证,尚可用于癌肿、梅毒及湿疹瘙痒、五官科 口疮、目赤翳障、喉痛等,均为外用。 • 多为矿物金属类,一般具有剧烈毒性或刺 激性,不可过量或持续使用。 •
本品辛寒有毒,外用攻毒杀虫、敛疮,内服逐水通便。外 用于疮疡溃烂、疥癣、湿疹、酒渣鼻、梅毒等;内服治水肿、 腹水、二便不利。
用量用法:外用适量;内服0.1~0.2克,入丸、散剂。
• 砒石
• 来源:矿物砷华的矿石,或由硫砷铁矿、雄黄等含 砷矿物加工而成。按:药材分为白砒、红砒二种, 成份均为三氧化二砷(As2O3),但前者更纯;后者 含硫化砷等杂质。砒石升华的精制品即砒霜。药用 以红砒为主。 • 本品辛热大毒,外用攻毒杀虫、蚀疮祛腐,内 服劫痰平喘、截疟。用于恶疮腐肉不去、瘰疬、顽 癣、牙疳、痔疮,寒痰哮喘。 • 用量用法:内服0.002~0.004克,入丸散剂;外用 适量。 • 按:砷为原浆毒,砷离子与机体细胞蛋白酶的巯基 结合后使酶失去活性,从而严重干扰细胞的代谢, 进而杀灭细胞。此为其杀灭细菌、原虫、螺旋体等 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机理,但同时也引起人体肝、肾、 毛细血管等器官组织的损伤,因而有剧毒。针对砷 中毒的特殊解毒药有二巯基丙醇、二巯基丙磺酸钙、 二巯基丁二酸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七章攻毒杀虫止痒药一、选择题:(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外用杀虫主治疥疮,内服可助阳通便的药物是:A. 雄黄B. 硫黄C. 蛇床子D. 樟脑E. 土荆皮答案:B答案分析:本组五味药虽皆能外用解毒杀虫疗疮,但善治疥疮,内服又能温肾阳通大便的则只有硫黄。
蛇床子虽可内服温补肾阳,却无通便之功,治疗疥疮亦不及硫黄。
故本题应选B。
2. 下列主治痈肿疔疮、湿疹、蛇伤的药物是:A. 雄黄B. 硫黄C. 白矾D. 蟾酥E. 木鳖子答案:A答案分析:本题答案应是雄黄。
因为雄黄温燥有毒,外用内服皆可解毒杀虫;其余四药虽均能解毒疗疮,但很少用于治蛇虫咬伤。
故本题选A。
3. 功专外用杀虫止痒,治疗癣疾的药物是:A. 白矾B. 硫黄C. 蛇床子D. 土荆皮E. 蜂房答案:D答案分析:功专外用杀虫止痒治癣的药物是土荆皮。
另四药虽也皆能杀虫止痒,但治癣均不及土荆皮,且仅有土荆皮只供外用,不可内服。
故答案选D。
4. 外用内服均具收敛止血作用的是:A. 雄黄B. 茜草C. 白矾D. 降香E. 蜂房答案:C答案分析:本题备选答案内,茜草止血只用内服,降香、雄黄、蜂房亦无收敛止血之功。
故正确答案是C。
5. 解毒疗疮又具开窍醒神功效的药物是:A. 雄黄B. 蜂房C. 蟾酥D. 木鳖子E. 朱砂答案:C答案分析:本题的五个药皆可解毒疗疮,但具有开窍醒神功效的药物只有蟾蜍。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6. 具有攻毒疗疮,消肿散结功效兼能治疗筋脉拘挛的药物是:A. 蛇床子B. 蟾酥C. 木鳖子D. 蜂房E. 斑蝥答案:C答案分析:本题的蟾酥、木鳖子、蜂房、斑蝥皆可攻毒疗疮,但只有木鳖子兼治筋脉拘挛。
故答案当选C。
7. 具有攻毒杀虫,祛风止痛功效的药物是:A. 蟾酥B. 樟脑C. 雄黄D. 木鳖子E. 蜂房答案:E答案分析:蜂房除攻毒杀虫外,又能祛风止痛治风湿痹痛。
而蟾酥、樟脑、雄黄虽也能攻毒杀虫,却无祛风止痛功效,木鳖子无杀虫祛风之功效。
故本题答案选E。
8. 具有解毒杀虫,止痢作用的药物是:A. 百部B. 鸦胆子C. 贯众D. 雄黄E. 大蒜答案: E答案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大蒜。
因为百部不能解毒、止痢,贯众和雄黄不止痢,鸦胆子无杀虫的功效;而具有解毒杀虫、止痢全面作用的只有大蒜。
9. 主治肾虚阳痿及虚寒便秘的药物是:A. 巴戟天B. 杜仲C. 雄黄D. 硫黄E. 蛇床子答案:D答案分析:本题的五个药中,巴戟天、蛇床子、杜仲皆能温助肾阳,但无通便作用;雄黄不能温肾及通便;只有硫磺可温肾壮阳通便,符合本题要求,故本题应选D。
10. 下列主治阳痿、阴痒、湿疹、带下的药物是:A. 肉苁蓉B. 续断C. 硫黄D. 白矾E. 蛇床子答案:E答案分析:本题的肉苁蓉与续断和硫黄也治阳萎,但较少用治阴痒及带下;白矾虽治阴痒,却不治阳痿;只有蛇床子既杀虫止痒,又温肾壮阳,故正确答案选E。
11. 白矾的药性是:A. 酸、涩,温B. 酸、涩,寒C. 苦、涩,温D. 苦、涩,寒E. 辛、苦、涩,温答案:B答案分析:本题是测试考生对中药性味的理解、运用。
白矾味酸、涩故能收湿止痒,性寒能清热,因此可治湿热疮疡,湿疹及出血证等。
故正确答案选B。
12. 硫黄与雄黄的相同功效是:A. 解毒杀虫B. 解毒凉血C. 解毒止痛D. 解毒通便E. 解毒清热答案:A答案分析:硫磺与雄黄皆能解毒杀虫且性温,而无清热、凉血及止痛之功。
硫黄虽能通便,雄黄则否。
故本题答案应选A。
(二)B型题(A、B、C、D、E是其下两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A. 解毒、杀虫B. 解毒、通便C. 解毒、助阳D. 解毒、燥湿E. 解毒、止痛1. 大蒜的功效主要是:2. 蟾酥的功效主要是:答案:1. A 2. E答案分析:大蒜能解毒杀虫,可用于痈肿疔疮、疥癣、钩虫病、饶虫病等。
故第1题选A。
蟾酥能解毒止痛,治痈疽及咽喉肿痛、牙痛、以及痧胀腹痛等。
故第2题选E。
A. 热痰喘咳B. 寒痰喘咳C. 阴虚燥咳D. 虚喘冷哮E. 痰厥癫狂3. 白矾的主治证是:4. 硫黄的主治证是:答案:3. E 4. D答案分析:白矾具有祛风痰的作用,因而主治风痰证的痰厥癫狂、癫痫。
硫黄能温肾阳而治肾不纳气之虚喘冷哮。
故第3题选E,第4题选D。
A.0.015~0.03gB.0.6~1. 5gC.0.9~1. 2gD.1.5~3gE.2~5g5.硫黄内服用量为:6.蟾酥内服用量为:答案:5. D 6. A答案分析:硫黄性温燥,内服量1.5~3g,炮制后入丸散用。
故第5题选D。
蟾酥有较大毒性,内服量0.015~0.03g,研细,亦多入丸散用。
故第6题选A。
(三)C型题(由一组备选答案与2个问题组形成的题干。
如这道题只与答案A有关,则答案选择A。
只与B有关,则答案选择B。
与AB都有关,则答案选择C。
如与AB都无关,则答案选择D)。
A. 疥癣,跌打伤痛B. 痈疽,咽喉肿痛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1. 蟾酥的主治为:2. 樟脑的主治为:答案:1. B 2. A答案分析:蟾酥可解毒及止痛,因而主治痈疽及咽喉肿痛,且较多内服。
樟脑可除湿杀虫止痒及止痛,因而主治疥癣及跌打伤痛,以外用为主。
故第1题选择B,第2题选择A。
A. 温补肾阳B. 助阳通便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3. 蛇床子的功效为:4. 硫黄的功效为:答案:3. A 4. C答案分析:蛇床子与硫磺皆可温补肾阳,但硫磺还可助阳通便。
故第3题的答案为A,第4题的答案则为C。
A. 苦,温;有毒B. 辛,温;有毒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5. 蛇床子的药性为:6. 蟾酥的药性为:答案:5. D 6. B答案分析:蛇床子的药性为辛,苦,温;有小毒。
本题的两个问题组均无此答案。
蟾酥的药性为辛,温;有毒。
故第5题选D,第6题选B。
(四)X型题(每道题有五个备选答案。
正确答案为2~5个,必须将其全部选中,少选、多选或错选者,均不得分。
)1. 樟脑的功效是:A. 除湿杀虫B. 祛风透疹C. 解毒消疮D. 温散止痛E. 开窍辟秽答案:ADE答案分析:樟脑辛热燥烈,外用能除湿杀虫,内服则能温散止痛及开窍辟秽。
但无祛风透疹及解毒消疮作用。
故本题的答案是ADE。
2. 硫黄可用于治疗的病证是:A. 疥癣湿疹B. 阴疽疮疡C. 肾虚阳痿D. 虚喘冷哮E. 虚寒便秘答案:ABCDE答案分析:硫黄性温而燥,能外用解毒疗疮及杀虫燥湿止痒,也可内服补火助阳通便,对上列五种病证均适用。
故本题的答案全选。
3. 白矾的功效是:A. 消散痈肿B. 解毒杀虫C. 开窍醒神D. 燥湿止痒E. 祛风止痛答案:BD答案分析:白矾的功效为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化痰。
却无消散痈肿,开窍醒神及祛风止痛作用。
因此,本题的答案应选择BD。
4. 既能燥湿,又杀虫止痒的药物是:A. 白矾B. 蛇床子C. 地肤子D. 大蒜E. 苦参答案:ABE答案分析:能燥湿及杀虫止痒的药是白矾、蛇床子、苦参。
地肤子能止痒及利水,但无燥湿作用;大蒜善杀虫,却无燥湿及止痒之功。
故本题答案选ABE。
5. 蟾酥、蜂房皆可用治的病证是:A. 疮毒B. 瘰疬C. 风疹瘙痒D. 牙痛E. 神昏吐泻答案:ABD答案分析:蟾酥与蜂房均可解毒及止痛,用治疮毒、瘰疬、牙痛。
但蟾酥又能开窍醒神治神昏吐泻,蜂房则不能;而蜂房还能祛风止痒治风疹瘙痒,蟾酥则无此作用。
故本题的答案应选ABD。
6. 下列不能用火煅的药物是:A. 朱砂B. 龙骨C. 磁石D. 雄黄E. 白矾答案:AD答案分析:朱砂主要含硫化汞(HgS)火煅后则析出水银,有剧毒。
雄黄主要含二硫化二砷(AS2S2),煅烧后分解为三氧化二砷(AS2O3),即砒霜,有剧毒。
故答案为AD。
二、填空题:1. 硫黄的功效是,外用;内服。
答案:解毒杀虫疗疮;补火助阳通便2. 雄黄的主治证是、、。
答案:痈肿疔疮,湿疹疥癣,蛇虫咬伤3. 白矾可止血,用治的出血证主要是、、。
答案:吐衄、便血、崩漏4. 蛇床子具杀虫止痒燥湿,助阳之功,临床主要为科的常用药;治疗带下腰痛,尤宜于所致者。
答案:皮肤及妇;寒湿兼肾虚5. 蟾酥和樟脑的共同功效是。
但蟾酥又具有的功效;樟脑又具有的功效。
答案:止痛、开窍醒神;解毒消肿;除湿杀虫。
6. 硫黄和蛇床子皆可温补肾阳,治疗阳痿。
此外,硫黄补火助阳还可用治;蛇床子温肾壮阳还可用治。
答案:虚喘冷哮、虚寒便秘;宫冷不孕7. 土荆皮和苦楝皮的共同功效是杀虫。
但土荆皮以外用为主;而苦楝皮既可外用,又可内服治。
答案:杀虫疗癣止痒;疗癣止痒;多种肠道寄生虫病8. 攻毒杀虫止痒药中,既可解毒治疮毒又可杀虫治癣疾的药物是,(任写2味)。
答案:雄黄、硫黄、白矾、蜂房、大蒜9. 攻毒杀虫止痒药中,具有开窍醒神和止痛功效的药物是,。
答案:蟾酥、樟脑10. 木鳖子为科植物;马钱子又名番木鳖,为科植物。
答案:葫芦科;马钱科11. 雄黄煅烧后易生成;故炮制时切忌。
答案:毒性更大的三氧化二砷;火煅12. 蟾酥入药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耳后腺及皮肤腺;樟脑入药为樟科植物樟的枝、干、叶及根部,经。
答案: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干燥而成;提炼制得的颗粒状结晶。
三、简答题1. 简述攻毒杀虫止痒药的含义、作用、主治证。
答案:凡以攻毒疗疮,杀虫止痒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攻毒杀虫止痒药。
本类药具有攻毒疗疮,杀虫止痒的作用。
主要适用于某些外科皮肤及五官科病证,如疮痈疔毒,疥癣,湿疹,耳亭耳,梅毒及虫蛇咬伤,癌肿等。
2. 简述白矾的药性、功效。
答案:白矾的药性为酸、涩,寒。
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化痰。
3. 简述樟脑的功效。
答案:樟脑的功效为除湿杀虫,温散止痛,开窍醒神,辟秽。
4. 简述大蒜的功效。
答案:大蒜的功效为解毒杀虫,消肿,止痢。
5. 简述硫黄的适应证。
答案:硫黄的适应证是外用治疥癣,湿疹,阴疽疮疡;内服用治阳痿、虚喘冷哮、虚寒便秘。
6. 简述蟾酥的适应证。
答案:蟾酥的适应证有痈疽疔疮,瘰疬,咽喉肿痛,牙痛及痧胀腹痛,神昏吐泻。
7. 简述硫黄和雄黄的功效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硫黄和雄黄皆能解毒杀虫。
但是雄黄解毒疗疮力强,内服又能祛痰,截疟。
硫黄则杀虫止痒力强,内服可补火助阳通便。
但二药因有毒,现内服已较少应用。
8. 比较蟾酥和樟脑功效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蟾酥和樟脑因其辛温行散,皆有温散止痛,开窍醒神,辟秽之效。
但是蟾酥麻醉止痛及开窍醒神之力较强,又可解疮毒;而樟脑辛热燥烈,可除湿杀虫止痒。
9. 简述樟脑及土荆皮的用法及使用注意。
答案:樟脑的用法及使用注意为:外用研末撒布或调敷,内服入散剂或酒溶化后服;气虚阴亏有热者及孕妇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