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松原市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工作汇报

合集下载

【2017年整理】《我国五大寄生虫现状及其危害》

【2017年整理】《我国五大寄生虫现状及其危害》

【2017年整理】《我国五大寄生虫现状及其危害》我国五大寄生虫病的危害及现状传统上认为寄生虫病属于热带病范畴,但事实证明,经济和社会条件对寄生虫病流行的影响远大于气候的影响。

在不发达地区,特别是乡村贫困人群中,一种或多种寄生虫同时感染的现象屡见不鲜。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动物区系分属于古北界和东洋界,动物群类极为丰富,寄生虫种类也繁多。

寄生虫病的危害仍是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定义了五大寄生虫:疟原虫、血吸虫、钩虫、丝虫、杜氏利什曼原虫一(我国五大寄生虫是什么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的生活史有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两个时期。

前者寄生于节肢动物(白蛉)的消化道内,后者寄生于哺乳动物或爬行动物的细胞内,通过白蛉传播。

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常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肝脾肿大、贫血、鼻衄等。

在印度,患者皮肤上常有暗的色素沉着,并有发热。

钩虫(hookworm)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发达的口囊是其形态学的特征。

在寄生人体消化道的线虫中,钩虫的危害性最严重,由于钩虫的寄生,可使人体长期慢性失血,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及与贫血相关的症状。

钩虫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人群感染较为普遍。

据估计,目前,全世界钩虫感染人数达9亿左右。

在我国,钩虫病仍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

疟原虫(Plasmodium)是一类最低等最原始的原生动物,它们的整个身体虽则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却是引起疟疾的罪魁祸首。

疟原虫种类繁多,遍及全球,但寄生在人体的疟原虫在我国较常见的有三种:引起疟疾每隔一天发作一次的间日疟原虫;引起疟疾每隔三天发作一次的三日疟原虫;引起疟疾周期不规则的恶性疟原虫。

丝虫(filaria)是由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寄生性线虫。

成虫寄生在脊椎动物终宿主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等处。

寄生虫病调查总结

寄生虫病调查总结

2010年寄生虫病自查评估总结我省寄生虫病感染十分普遍,属全国严重流行区之一,是严重危害人民群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

按照卫生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的《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及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下发《XX市2010年土源性线虫病中期评估自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到2015年底全市蠕虫病感染率下降80%以上,今年底下降50%以上,人群驱虫覆盖率达到60%以上。

为力争完成以上目标任务,结合我县工作开展的实际,于5月31日至6月4日在我县的XXX、XX、XX等三乡镇开展了居民和在校学生健康教育问卷调查以及村民、在校学生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

厉时五天,完成了调查任务,现就开展工作情况总结于后:一、开展寄生虫病及健康教育问卷调查的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在校学生以及广大群众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和正确掌握相关知识以及健康行为正确程度,制定相应的防治和宣传措施。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按照市疾控中心今年工作安排和《XX市2010年土源性线虫病中期评估自查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并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全县按高山、中高山、平坝三个层次定点。

调查对象为3-65岁常住居民。

高山定点于XX乡的XX村、XX小学;中高山定点于XX乡的XX村、XX小学;平坝定点于XX(镇)的XX村、XX小学各抽小学儿童30名,农村各70名以上村民进行土源性线虫病现况调查,并在所定点的学校随机抽7-12岁学生30名、农村抽30名村民进行健康教育问卷调查。

三、采样与抽检方法在抽取的村、学校采3-65岁常住居民大便样,采用直接涂片法进行检测,以查各类蠕虫卵情况。

四、蠕虫病调查结果全县三个点共调查309人,男137人;女172人,感染蛔虫71人,总感染率为22.98%;男感染蛔32人,感染率为10.36%;女感染蛔虫39人,感染率为12.62%。

其中:XX镇查104人,感染蛔虫28人,感染率为26.92%;XX乡查100人,感染蛔虫24人,感染率为24.00%;XX乡查105人,感染蛔虫19人,感染率为18.10%。

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工作方案

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工作方案

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工作方案一、背景寄生虫病是一类以寄生虫为病原体,通过传染媒介传播致病的传染病。

寄生虫病对人体危害较大,经常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失明、贫血、肝炎、肺炎等。

目前,寄生虫病在我国仍然存在很高的发病率。

二、目的通过对寄生虫病现状的调查,了解我国寄生虫病的防治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三、方法1. 设计问卷调查:设计问卷调查和访谈模板,了解公众对寄生虫病的认知和防控措施的知晓情况,以及相关部门在预防寄生虫病方面的工作情况。

2. 多元数据收集:通过网络调查、电话访谈、社区走访、机构访问等多种方式收集数据,并针对性地选取寄生虫病高发区进行深入调查。

3. 数据分析制报:在收集数据后,以SPSS软件或其他数据分析软件为工具,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内容1. 调查范围及对象(1)范围:全国各省、市和县区的寄生虫病疫情情况。

(2)对象:公众、农村居民、农业活动人员、农业卫生技术人员、相关部门人员等。

2. 调查内容(1)病原体类型及主要传播途径。

(2)疫情分布情况,分为省、市、县区分布情况。

(3)防治措施的知晓率、掌握程度和实施效果情况。

(4)公众的健康知识与行为习惯情况,如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等。

(5)政府部门、社区机构和街道的防治措施和工作情况。

3. 进行调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1)保证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保障调查中被访谈人员的隐私和信息安全。

(3)重视调查过程中的沟通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4)合理安排时间,确保调查工作不影响被调查单位或个人的生产生活。

(5)对于对调查内容涉及到的领域,确保了解有足够的知识背景。

五、结果分析1. 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找出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政府相关部门和公众提供有效的防治指导措施。

2. 结果可以通过报告、会议报告、网站公告等方式向公众和相关部门进行发布和传播。

3. 基于调查结果,制定并更新针对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案,全面推动和加强对寄生虫病的监测和预防工作。

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

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

XX省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寄生虫病是我国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原卫健委于1988年、2001年组织开展了两次全国人体寄生虫病调查,我省均为调查省份之一。

为了解当前我省重点寄生虫病流行情况,根据《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调查目的了解我省人体重点寄生虫病流行现状,掌握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和评估《2006-2015年XX省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实施情况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病种及范围调查病种为土源性线虫病(包括钩虫病、蛔虫病、鞭虫病、蛲虫病)、带绦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和肠道原虫病(结肠内阿米巴、溶组织内阿米巴、人芽囊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病、结肠小袋纤毛虫、布氏嗜碘阿米巴和隐孢子虫等)。

按照《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的抽样方法及样本量,本次调查抽中我省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25个县(市、区)为调查县,共设立调查点63个,每个调查点250人,全省抽样人数为15750人。

其中土源性线虫病、带绦虫病1和肠道原虫病调查县13个,每县抽样设立调查点3个,全省共39个调查点;华支睾吸虫病调查县12个(城区调查县7个,镇区调查县5个),每县抽样设立调查点2个,全省共24个调查点。

调查点由省疾控中心按照抽样方法进行确定。

具体划分详见附件。

三、组织管理与经费保障(一)省卫生健康委负责本次调查的组织管理工作,各设区市卫健局(卫生健康委)、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社会事业局和有关县(市、区)卫健局负责组织管理本辖区的调查工作。

(二)省疾控中心负责本次调查专业骨干及调查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质量控制、督导检查,以及全省资料汇总与统计分析,按要求上报相关调查数据和分析报告。

各设区市和有关县(市、区)疾控中心负责本区域调查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

(三)国家卫生健康委将通过中央转移支付的形式下拨经费,经费不足部分由我省统筹解决。

四、调查内容与方法(一)基本情况。

对调查点寄生虫病流行因素(包括自然、社会、经济、人为因素)进行定性、定量描述。

包虫病情况汇报

包虫病情况汇报

包虫病情况汇报包虫病,又称囊虫病,是一种由绦虫幼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该病主要通过食用受感染的生食肉类或饮用受感染的水源而传播,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在我国,包虫病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控制包虫病的情况,特进行此次汇报。

首先,包虫病在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包虫病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青藏高原地区,是典型的地方性疾病。

其中,新疆、西藏、青海等地区包虫病的发病率较高,给当地居民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同时,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饮水条件和卫生环境较差,包虫病易于传播和流行,因此,包虫病在农村地区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其次,包虫病的病原体主要是绦虫幼虫,它们寄生在犬、猫等动物的肠道内,通过动物粪便排泄到环境中,再被人类或其他动物误食,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

因此,控制动物的感染和排泄是包虫病防控的关键。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了对犬、猫等宠物的管理和养护,有效地减少了动物感染包虫病的情况。

再次,针对包虫病的防治工作,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比如,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禁止生食肉类的食用,提倡健康饮食,加强对水源的监测和治理,改善农村地区的饮水条件和卫生环境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减少了包虫病的传播和流行,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健康。

最后,针对包虫病的防控工作,我们还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通过加强包虫病的监测和研究,提高对包虫病的认识和了解,探索包虫病的防治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完善包虫病的防控体系,提高包虫病的防治水平。

综上所述,包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一直高度重视包虫病的防治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包虫病的防治工作仍然任重道远,需要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加强包虫病的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希望通过今后的努力,可以更好地控制和预防包虫病的流行,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

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
形虫病 : 要 将问卷和血清学 同时进行检 查。利什 曼病 : 要将 问卷 、
体格 和血清学进行检查 。
1 . 4 统计 方 法
利用 S A S 8 . 2软件进行 统计分析 。加权率 : 通 常计 算加权感
卫 生 与 健 康
职业 女性 均应养 成 良好 的饮 食 习惯 , 遵循 “ 早 餐要 吃好 , 中餐 要 吃饱 , 晚餐要 吃好 ” 的理念 , 均衡饮食 , 避免 挑食 与暴 饮暴食 。对
最高; 民族一般是柯尔克孜族获得较高的感染率。 其次是囊尾蚴 病。 主要分布在山西省和福建省; 成年人居多; 根据文化分布, 主 要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获得最高的感染率。并殖吸虫病 主要分布在上海和重庆; 分布人群是在 0  ̄ 4 岁的人群 : 一般都是 女性高于男性; 旋毛虫病分布在云南和内蒙古 ; 通常都是中老年
压力 大 、 节奏 快 的生活 , 职业 女性 应改 掉一些 不 良生活 习惯 , 例
代职业女性患妇科 病的几率 日益增长 .不仅会严 重影响其身 体 健康 . 还会对其工作与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职场女性 应注重 妇科保健 , 能够改 掉不 良生 活 习惯 、 坚持 进行体 育锻炼 、 饮食 规 律化 、 关注个人护理 、 学会 疏解压力 的方 法。除此之外 , 建 议企 业 或事业 单位 为职业女性提供妇科健康体检 , 至少 1 次/ 年, 关注 女 性 健康 , 使 职业女性能够在兼顾工作 与家庭 的同时 , 关 心 自己的 身体健 康。
1 资料 与方法
1 . 1 抽 样 设 计
染率时 , 由于在进 行调查 时 , 没有采 用等 比例抽样 的方法 。标化
率: 将全 国的年龄性别 作为构成 的标准 , 然后 将各个地 区和性别 分 布的感染率 、 血清学阳性 率以及患病率进行有效 的标化 。

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工作方案

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工作方案

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工作方案一、选题背景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也日益严重。

寄生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其严重程度与寄生虫的种类、数量、寄生虫与人体宿主之间的关系等多种因素有关。

我国寄生虫病的人群受害者主要是儿童、贫困地区的农民和畜牧民等,特别是在我国东北、西南和中南部等地区,寄生虫病普遍存在。

为了掌握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并采取相应措施,本调查旨在对我国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现状进行全面调查。

二、调查目的1.了解我国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现状;2.掌握寄生虫病发病人数和死亡率;3.分析寄生虫病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4.提出对寄生虫病防控的建议。

三、调查内容1.寄生虫病发生和流行现状的调查;2.寄生虫病发病人数和死亡率的统计分析;3.寄生虫病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的分析;4.寄生虫病防控的相应建议。

四、调查方法1.实地调查;2.问卷调查;3.专题研讨。

五、调查步骤1.确定调查区域,并采取多种方式搜集当地的相关资料;2.制定调查问卷,并在调查区域内选择代表性人群展开问卷调查;3.收集分析问卷调查结果;4.在专题研讨会上对调查结果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5.形成调查报告,归纳分析调查结果。

六、调查任务分工1.负责区域选择和资料搜集的人员;2.负责问卷调查的人员;3.负责调查资料整理和分析的人员;4.负责专题研讨会的组织和安排的人员;5.负责调查报告的撰写和发表的人员。

七、调查时限和预算1.调查时限为3个月;2.调查预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八、调查成果1.调查报告;2.专题研究论文;3.调查数据资料。

九、调查意义本次调查将为我国寄生虫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为实现“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消除寄生虫病的目标提供科学依据,也将有助于推动相关部门加强对寄生虫病防疫的贯彻落实,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的通知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的通知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4.10.09•【文号】国卫办疾控函[2014]898号•【施行日期】2014.10.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14〕89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了解我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流行情况,掌握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和评估《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实施情况提供科学依据,我委组织制定了《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可从http://下载)。

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4年10月9日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寄生虫病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1988年、2001年,原卫生部先后组织开展了两次全国人体寄生虫病调查。

为了解当前我国重点寄生虫病流行情况,定于2014年开展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特制定本方案。

一、调查目的了解我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流行现状,掌握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和评估《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实施情况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范围及病种调查范围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调查病种为土源性线虫病(包括钩虫病、蛔虫病、鞭虫病、蛲虫病)、带绦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和肠道原虫病。

三、调查对象和抽样(一)调查对象。

土源性线虫病、带绦虫病和肠道原虫病调查对象为调查点的农村常住人口(包括外来人口居住超过6个月者,但排除当地人口外出超过6个月者)。

所有调查应包括各年龄段、各种职业、不同性别的人群,但蛲虫病调查对象为3-6岁儿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松原市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工作汇报
作者:陈砚儒周柏林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第26期
【摘要】松原市属吉林省,位于其中西部,是松嫩平原上的一座新兴的石油化工城,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

多年来,我市重点在沿江、沿湖县区开展食源性寄生虫病和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筛查工作。

寄生虫病主要包括华支睾吸虫病、蛔虫病、丝虫病等等,它是指寄生虫侵入人体所引发的一种疾病,因受到虫种与寄生部位的不同,所以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各不相同。

因守着江河湖畔的当地村民卫生条件较差,加上吃生鱼虾的不良恶习,使寄生虫病严重的威胁着人民身体健康,同时也制约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松原;寄生虫病;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R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6..01
按照《吉林省2017年重点寄生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我市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中签县(市)区现场调查工作已经全部启动。

前郭县、扶余市、宁江区为国家肝吸虫监测点;三个县市区共设置调查点15个,调查总人数为3159人。

各地对此次调查工作都非常重视,现场调查工作启动前,各监测点的卫生行政部门均组织召开了启动会。

为使每个抽样调查点的工作顺利进行,按照省方案的的要求,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均制订了具体实施方案,截至到目前,各监测点已经全面完成便检和数据录入工作。

1 监测内容
各监测点随机抽取3周岁以上常住人口200人(包括外来人口居住超过6个月者,但排除当地人口外出超过6个月以上者)进行调查。

2 监测病种
监测病种为华支睾吸虫病。

3 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图片法(Kato-Katz法)[1-2]。

4 调查结果分析
各监测点工作人员通过不懈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基本完成了2017年人体寄生虫调查工作。

共发放便袋3800个,回收便样3159份,回收率为83%,共筛查3159人,检出肝吸虫阳性人数为468人份,感染率为14.8%,动物共筛查75份,阳性数为6份,感染率为8%,松花江淡水鱼为300尾,阳性数为34尾,感染率为11.3%。

其中,扶余市共筛查1159人,检出肝吸虫315人,感染率为27.2%。

动物便检25份,阳性5份,感染率为20%,淡水鱼100尾,阳性数为18份,感染率为18%;前郭县共筛查1000人,检出肝吸虫26人,感染率为2.6%,检出蛔虫2人,动物便检25份,阳性数为1份,感染率为4%,松花江淡水鱼100尾,阳性数为16尾,感染率为16%;宁江区共筛查1000人,检出肝吸虫127人,感染率为12.7%。

动物便检25份,阳性材料0%,鱼样本100尾,阳性材料为0%,问卷调查1000份,发放宣传彩页8000份。

扶余市阳性患者发药覆盖率100%。

性别分布:男性共调查、筛查人数为1473人,检出肝吸虫318人,感染率为21.6%,女性共调查、筛查人数为1686人,检出肝吸虫150人,感染率为8.9%,调查证明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

年龄分布:0~10岁共调查、筛查人数为91人,检出肝吸虫2人,感染率为2%,11~20岁共调查、筛查人数为97人,检出肝吸虫人数为3人,感染率为3%,21~50岁共调查、筛查人数为1383人,检出肝吸虫人数为229人,感染率为16.6%,51~70岁共调查、筛查人数为1352人,检出肝吸虫人数为213人,感染率为15.6%,71岁以上共调查、筛查人数为236人,检出肝吸虫人数为21人,感染率为8.9%。

結果表明,感染率与性别、年龄相关,男性感染率大于女性,21-50岁感染率大于其他年龄段,还有较差的卫生环境、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陋习是导致感染肝吸虫病的直接原因,流行区域主要集中在第一松花江沿江地带,改善生活环境、克服生活陋习、改变调整饮食习惯,治疗、干预、控制,广泛深入的宣传等工作势在必行。

5 工作中的亮点
各监测点都能够积极开展此行工作,无论行政部门还是疾控中心领导都高度重视,各地疾控中心主管主任亲自抓,具体工作人员不怕脏不怕累吃住在村屯,都能够按照方案的要求规范开展工作。

扶余县和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联合筛查肝吸虫病和丙肝,深受百姓的欢迎!扶余县吃生鱼的人比较多,肝吸虫感染率比前郭和宁江区的要高出很多,所以老百姓很配合工作人员,每年都盼望筛查并发药,这就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前郭县和宁江区联合乡镇卫生院的工作人员,也是按照方案的要求规范有序的开展工作。

在扶余的伊家店农场工作时,省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防治所王本贺老师亲临督导工作,并和工作人员吃住在一起,对扶余的工作给予了较高的肯定,并提出了良好的建设性意见,深受当地政府、村委会和工作人员的好评。

6 工作中的难点
个别村屯外出打工的多,筛查时人数不够就得去附近的村屯凑,老百姓知晓率低,还得加大宣传,还有就是经费迟迟不到,给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人体寄生虫病是一种自然形成的感染性疾病,多年来人们延续下来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和生活陋习是感染该病的主要原因[2],通过今年的调查,我们认为,改善人民群众的卫生环境,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克服饮食陋习是控制该病的重要手段。

宣传与治疗干预更是防治该病的关键,我们将继续做好宣传工作,把人体寄生虫病做为日常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参考文献
[1] 朱慧慧,周长海,陈颖丹等.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SWOT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5,12(5):377-381.
[2] 江龙志.安徽省桐城市人体重点寄生虫病流行现状调查[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8,30(1):68-71.
本文编辑:李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