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层作业17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合集下载

新人教生物必修一(学案+练习)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新人教生物必修一(学案+练习)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新人教生物必修一(学案+练习)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2)实验步骤。

(3)实验结果。

2.叶绿体中的色素及色素的吸收光谱(1)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可见光。

(2)叶绿素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量大,类胡萝卜素对蓝紫光的吸收量大,对其他波段的光并非不吸收,只是吸收量较少。

吸收光谱如下:3.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1)结构模式图:(2)结构⎩⎪⎨⎪⎧外表:双层膜内部⎩⎪⎨⎪⎧基质:含有与暗反应有关的酶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分布有 色素和与光反应有关的酶(3)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4)恩格尔曼的实验:需氧细菌只分布在叶绿体被光束照射的部位,直接证明了叶绿体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放氧。

1.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 × ) 2.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都含有镁元素。

( √ ) 3.光合作用需要的色素和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和基质中。

( × ) 4.叶绿体内膜的面积远远大于外膜的面积。

( × ) 5.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 × )6.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

( √ )7.探究黑藻叶片中光合色素的种类时,可用无水乙醇作提取液。

( √ )8.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

( × ) 9.在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画线2~3次。

( × )1.实验注意事项及原因分析(1)巧选实验材料:选择水绵和需氧细菌,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用需氧细菌可以确定释放氧气的部位。

(2)巧妙排除干扰因素: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排除了氧气和光的干扰。

(3)巧妙设计对照实验:①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叶绿体上可分为有光照和无光照的部位,相当于一组对照实验。

②临时装片暴露在光下的实验再一次验证实验结果。

4.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三大因素(1)光照: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主要因素,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因而叶片发黄。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时间:25分钟分值: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把叶绿素提取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从镜的另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的主要区域是()A.红光和蓝紫光区域B.黄光和蓝紫光区域C.绿光和红光D.黄光和绿光区2.提取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对该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未见色素带,说明材料可能为黄化叶片B.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是因为色素不溶于层析液C.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D.胡萝卜素在滤纸最前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3.(2009·广东高考)将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的叶片均分为4块,置于不同的试管中,按下表进行实验,着色最浅叶片所在的试管是()注:“+”表示具有该条件。

A.①B.②C.③D.④4.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下面有关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B.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外膜和内膜上C.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D.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外膜、内膜和基粒上5.下列哪组是影响叶绿体色素分离效果的关键因素()①选取植物②研磨③过滤④画滤液细线⑤层析时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⑥观察色素带A.①②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⑥6.如图为叶绿体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①和②具有选择透过性功能B.③上既有光合色素又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C.③和④中都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D.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7.(2011·广州模拟)下列是新鲜绿叶中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B.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量的变化是(甲+乙)<(丙+丁)C.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8.(2011·福州检测)如图表示某同学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装置,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应向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B.应将滤液滴在a处,而不能滴在b处C.实验结果应是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近似圆形)D.实验得到的若干个同心圆中,最小的一个圆呈橙黄色9.一德国生物学家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将三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丝状的水绵上,并在水绵的悬液中放入好氧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如图),得出光合作用在红光区和蓝紫光区最强。

2021-2022学年生物人教版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十七)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生物人教版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十七)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一、选择题1.关于叶绿体中类囊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的一个基粒就是一个类囊体B.光合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的双层薄膜上C.组成各基粒的类囊体之间没有结构上的联系D.基粒和类囊体极大地扩大了光合作用的反应面积解析:选D 叶绿体是双层膜结构,膜内有几十个绿色的基粒,基粒和基粒之间布满着基质。

每个基粒都含有两个以上的类囊体,类囊体由单层膜构成。

叶绿体的基粒之间通过膜状结构相连。

基粒及类囊体扩大了叶绿体内膜的表面积,因此扩大了光合作用的反应面积。

2.某同学在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别”试验时,进行了以下操作:①将5 g新颖菠菜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后直接进行研磨②将预备好的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在距这一端1 cm处用钢笔画一条横线③为增加试验效果,将滤液细线画粗些④将滤纸条画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让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中该同学操作有误的是( )A.①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选D 相关操作中,正确的做法是:①提取绿色叶片中的色素时,在将5 g新颖菠菜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后,应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再加入10 mL无水乙醇,进行快速、充分地研磨。

②制作滤纸条时,应将预备好的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在距这一端1 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而不是用钢笔。

③画滤液细线时,为确保色素带分别整齐、不重叠,应保证滤液细线细、直、齐,为增加试验效果,应重复画线使滤液细线处积累较多色素。

④分别色素时,应将滤纸条画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略微斜靠着烧杯的内壁,轻轻插入层析液中,随后盖上培育皿盖,为了防止滤液细线中的色素溶于层析液中,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3.争辩人员发觉,从蔬菜叶中可提取大量的各种自然色素,这为目前市场上自然色素“供不应求”的状况供应了一条解决的途径。

在进行“植物中色素的提取”试验时,假如在研钵中研磨绿叶时没有加入碳酸钙,最可能会消灭的结果是( )A.研磨不充分,提取的色素少B.层析后滤纸条上位于下边的两条色素带变窄C.层析时各种色素不能相互分别,造成色素带的重叠D.层析后滤纸条上只剩两条色素带解析:选B CaCO3是爱护色素的,不加CaCO3会导致部分叶绿素被破坏,导致叶绿素含量削减,滤纸条上相应色素带变窄。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的是()A.叶黄素B.胡萝卜素C.叶绿素aD.叶绿素b,胡萝卜素扩散速度最快。

2.下列关于叶绿体中类囊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的一个基粒就是一个类囊体B.光合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的双层薄膜上C.组成各基粒的类囊体之间没有结构上的联系D.基粒和类囊体极大地扩大了光合作用的反应面积,膜内有许多个绿色的基粒,基粒和基粒之间充满着基质。

每个基粒都含有两个以上的类囊体,类囊体由单层膜构成。

叶绿体的基粒之间通过膜状结构相连。

基粒及类囊体扩大了光合作用的反应面积。

3.在日光下,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A.大量吸收绿光B.等量吸收不同波长的光C.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绿光D.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几乎不吸收绿光。

4.采用新鲜菠菜叶片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提取叶绿体色素时可用无水乙醇作为溶剂B.研磨时加入CaCO3可以防止叶绿素被氧化破坏C.研磨时添加二氧化硅有助于色素提取D.画滤液细线时应尽量减少样液扩散,因而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A项正确;研磨时加入CaCO3可防止研磨时色素被有机酸破坏,B项错误;研磨时加入少许二氧化硅有助于充分研磨,利于破碎细胞的色素释放,C项正确;画滤液细线时应尽量减少滤液扩散,要求细、直、齐,才有利于色素均匀地分离,D项正确。

5.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需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6.下图为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中两类色素吸收不同波长光的曲线图,A和B分别为()A.叶绿素、类胡萝卜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C.叶黄素、叶绿素aD.叶绿素a、叶绿素b,色素A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则色素A表示叶绿素;色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则色素B代表类胡萝卜素。

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 人教版)讲义教案: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含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 人教版)讲义教案: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含答案)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第1课时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学习目标] 1.尝试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简述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及功能。

2.说明叶绿体适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特点。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1)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2)实验用品及作用(3)实验步骤2.分离绿叶中的色素(1)原理: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2)实验步骤(3)实验结果及分析3.色素的吸收光谱(1)光谱:阳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光组合成的复合光,在穿过三棱镜时,不同波长的光会分散开,形成不同颜色的光带,称为光谱。

(2)色素的吸收光谱判断正误(1)提取色素时加碳酸钙的目的是使研磨更充分()(2)绿叶中含量越多的色素,其在滤纸条上扩散得越快()(3)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只吸收红光和蓝紫光()(4)植物叶片之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叶片中的叶绿体吸收了绿光()(5)在干燥滤纸条一端1厘米处用钢笔画一条细的横线()答案(1)×(2)×(3)×(4)×(5)×解析(1)提取色素时加二氧化硅的目的是使研磨更充分,加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2)绿叶中含量越多的色素,其在滤纸条上越宽,溶解度越大的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越快。

(3)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对其他波段的光也吸收,只是吸收得少。

(4)植物叶片之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叶片反射了绿光。

(5)在干燥滤纸条一端1厘米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

任务一:分析实验过程及结果(一)色素的提取阅读教材P98的“探究·实践”,回答相关问题:1.已知色素存在于叶片的叶绿体中,提取色素时要破碎细胞及叶绿体,使色素充分释放。

在酸性条件下,叶绿素分子卟啉环中的镁离子可以被氢离子取代,导致叶绿素被破坏。

试分析色素提取时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什么?提示色素提取时,研磨叶片会导致液泡中的有机酸释放出来,破坏叶绿素,碳酸钙可以中和酸性物质,保护叶绿素。

高中生物必修一(人教版)练习:5.4.1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高中生物必修一(人教版)练习:5.4.1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课时训练17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基础夯实1.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无水乙醇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B.可以用93号汽油作层析液C.研磨时要加入碳酸钙,以防止叶绿体被破坏,盛放滤液的小试管要及时用棉塞塞紧答案:B2.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内的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绿叶中叶绿素是类胡萝卜素的三倍,所以叶呈绿色B.所有植物细胞内都含有四种色素C.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答案:B3.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下列关于叶绿体及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叶绿素分布于叶绿体的外膜和内膜上B.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类囊体和基质中C.叶绿体内有许多类囊体,极大地扩大了受光面积,且都能吸收蓝紫光答案:A4.某同学在做提取叶绿体色素的实验时,收集到的色素提取液为淡绿色。

分析产生该结果的可能原因是()①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②乙醇加入量太多,稀释了色素提取液③乙醇加入量太少,色素未提取出来④未加碳酸钙粉末,叶绿素分子被破坏B.①②④C.③④D.①②答案:B能力提升5.红枫是一种木本观赏植物,在生长季节叶片呈红色。

下列关于该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红枫叶片不含叶绿素B.红枫叶片呈红色是因为吸收了红光C.红枫叶片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答案:C6.图中①代表新鲜菠菜叶的光合色素纸层析结果,则图②所示结果最有可能来自于()A.水培的洋葱叶B.生长的柳树幼叶C.培养的衣藻答案:D7.下列关于叶绿体的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矿质元素能影响叶绿素的合成B.提取叶绿素时选用层析液的原因是色素可溶于有机溶剂C.低温条件下色素合成受阻,但有其他色素存在答案:B8.蓝藻和衣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它们都有()A.细胞核B.叶绿体D.液泡答案:C9.恩格尔曼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进行局部照光处理,照光的部位聚集大量的好氧细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课后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课后练习(含答案)

必修1课时20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课后练习【基础过关】1.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2.用纸层析法能够将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分开的原因是A.四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不同B.四种色素随滤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不同C.四种色素随滤液在滤纸条上的渗透速度不同D.四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渗透速度不同3."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中,相关操作及其目的不正确的是A.迅速研磨,可减少叶绿素的分解及提取液的挥发B.画滤液细线要细、直,可防止色素带之间部分重叠C.画滤液细线需要重复,能使分离的色素带更明显D.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能促进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4.如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

甲、乙两图分别是A.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的吸收光谱B.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C.叶黄素、叶绿素的吸收光谱D.叶黄素、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5.黑暗条件下生长的水稻幼苗缺少的光合色素有A.叶绿素a与叶绿素bB.叶绿素a与叶黄素C.叶绿素b与胡萝卜素D.叶绿素a与胡萝卜素6.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下面有关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B.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外膜和内膜上C.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D.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外膜、内膜和基粒上7.下图是"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部分材料和用具。

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步骤①加入研钵内的物质为:A________10 mL,作用是________;B________少许,作用是使研磨充分;C________少许,作用是________。

(2)图中步骤②将研磨液迅速倒入漏斗中,漏斗基部放有________________。

生物人教版必修课后作业: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生物人教版必修课后作业: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作业时限:30分钟作业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关于生长在同一植株上绿色叶片和黄绿色叶片的叙述,错误的是(D)A.两种叶片都能吸收蓝紫光B.两种叶片均含有类胡萝卜素C.两种叶片的叶绿体中都含有叶绿素aD.黄绿色叶片在光反应中不会产生ATP解析:两种叶片中含有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二者均吸收蓝紫光,A 正确;当叶绿素含量高时呈现绿色,含量少时则呈现类胡萝卜素的颜色,B正确;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C正确;黄绿色叶片在光下时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在光反应过程中能产生ATP用于暗反应,D错误。

2.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D)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叶绿素的相关知识。

镁是合成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必需元素;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用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叶绿素不能有效地吸收绿光,绿光被反射出去,使植物呈现绿色。

3.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B)A.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B.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C.在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画线2~3次D.研磨叶片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解色素解析:本题考查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相关知识。

实验过程中用单层尼龙布过滤研磨液;在滤纸条上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后,待干燥后再重复画线2~3次;研磨叶片时,用无水乙醇或95%的乙醇溶解色素。

4.(2019·江苏卷,17)如图为某次光合作用色素纸层析的实验结果,样品分别为新鲜菠菜叶和一种蓝细菌经液氮冷冻研磨后的乙醇提取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研磨时加入CaCO3过量会破坏叶绿素B.层析液可采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C.在敞开的烧杯中进行层析时,需通风操作D.实验验证了该种蓝细菌没有叶绿素b解析:研磨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保护叶绿素,A错误;层析液可以由石油醚、丙酮和苯混合而成,也可以用92号汽油代替,B错误;层析时,为了防止层析液挥发,需要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C错误;由图可知,蓝细菌只有两条色素带,不含有叶黄素和叶绿素b,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作业(十七)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建议用时:35分钟)[合格基础练]1.把叶绿素提取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从镜的另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的主要区域是()A.红光和蓝紫光B.黄光和蓝紫光C.绿光和红光D.黄光和绿光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2.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A.叶绿体的外膜上B.类囊体的薄膜上C.叶绿体的内膜上D.叶绿体的基质中B[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3.叶绿体色素的纸层析结果显示,叶绿素b位于层析滤纸的最下端,原因是()A.相对分子质量最小B.相对分子质量最大C.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D.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C[色素分离的原理是根据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随层析液扩散得快,溶解度小的随层析液扩散得慢,层析时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开。

]4.叶绿体中不含有的成分是()A.DNA和RNA B.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C.色素D.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D[在叶绿体基质中含有少量的DNA和RNA,类囊体薄膜上含有光合色素,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类囊体薄膜上和基质中,因此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不能进行呼吸作用,也就是说叶绿体内不含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

]5.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其原因不可能是()A.未加石英砂,研磨不充分B.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提取C.分次加入少量无水乙醇提取D.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C[此题考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一方面可能是绿叶放置时间过长,叶绿素分解了或研磨不充分;另一方面可能是加入的溶剂过多,不会是分次加入少量无水乙醇提取所致。

]6.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D[叶绿素主要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叶绿素中都含有镁元素,A正确。

叶绿素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合作用,B正确。

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吸收峰值不同,叶绿素a较高,C正确。

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不能吸收绿光,D 错误。

]7.下列是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色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B.研磨叶片时加CaCO3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加充分C.色素分离的结果可以用右图表示(1、2、3、4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D.层析液可用93号汽油代替D[色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而分离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研磨叶片时加入CaCO3的目的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色素分离的结果如图中所示,1、2、3、4分别表示的是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93号汽油在化学性质上与层析液相似。

]8.关于叶绿体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a和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B.绿叶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不同C.利用纸层析法可分离4种叶绿体色素D.乙醇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不能吸收光能D[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A正确;叶绿体中叶绿素含量约为3/4,类胡萝卜素含量约为1/4,B正确;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率不同,可用纸层析法对其进行分离,C正确;乙醇提取的叶绿素只要结构没有被破坏,仍可以吸收光能。

]9.如图表示绿叶中的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纸层析的结果,据图判断用作实验材料的叶片颜色为()A.红色B.黄色C.绿色D.紫色B[本题主要考查绿叶中的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及滤纸条上各色素带的位置,粗细(含量)以及颜色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在绿叶中的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的四条色素带距点样处的距离由近及远分别是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由图可知,叶绿素含量比类胡萝卜素含量少,用作实验材料的叶片应呈黄色,B选项正确。

]10.下面是“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部分材料和用具。

据图回答:①②③④(1)图中步骤①加入研钵内的物质为 A.________10 mL,作用是________;B.________少许,作用是使研磨充分;C.________少许,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步骤②将研磨液倒入漏斗中,漏斗基部放有____________。

(3)图中步骤③剪去两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步骤④中加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色素带最宽的是________,扩散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

(5)秋天,北方树叶大都由绿变黄,其原因是占四种色素总量约3/4的________和________分解,从而显示出________和________的颜色。

[解析](1)研磨时需要加入3种物质:10 mL无水乙醇,作用是溶解色素;二氧化硅,作用是可以增大摩擦力,以便充分研磨使细胞和叶绿体破碎;细胞研磨破碎后,会溢出有机酸,为防止叶绿素被破坏,研磨时需要加入少许碳酸钙来中和有机酸。

(2)过滤研磨液时,漏斗基部通常使用单层尼龙布而不能用滤纸,因为色素可吸附在滤纸上。

(3)剪去滤纸两角的作用是防止两边色素扩散过快。

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细、齐、直。

(4)4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导致各种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从而达到分离色素的目的。

由于层析液有毒,且可以挥发,所以要加盖。

色素带的宽度不同是由各种色素含量不同造成的,且色素的含量越多,色素带越宽。

一般植物叶片中叶绿素a含量最多,所以叶绿素a的色素带最宽。

(5)叶绿素不稳定,易分解,而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较稳定,故秋天树叶会由绿变黄。

[答案](1)无水乙醇溶解色素二氧化硅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2)单层尼龙布(3)防止色素带扩散不整齐细、齐、直(4)防止层析液挥发叶绿素a胡萝卜素(5)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11.分析下图,认识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并完成相关问题:(1)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在[]____________上。

(2)与线粒体相比较,在结构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试分析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在叶绿体结构中,类囊体薄膜上分布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

(2)叶绿体和线粒体均为双层膜细胞器,线粒体内膜形成嵴,叶绿体有囊状结构。

(3)叶绿体膜面积的增大,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答案](1)2类囊体薄膜(2)都有双层膜结构,都有基质叶绿体内膜光滑,线粒体内膜形成嵴,叶绿体有囊状结构,线粒体无囊状结构(3)类囊体和基粒数目多,扩大了受光面积,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等级过关练]12.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C[提取绿叶中色素的原理是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中,A项正确。

叶绿素分子中含有镁元素,镁元素可以由植物根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从土壤溶液中吸收,也可以在叶面施肥后由叶片吸收,B项正确。

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可见光用于光合作用,其中吸收的主要是可见光中的红光和蓝紫光,红外光和紫外光不属于可见光,C项错误。

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在黑暗条件下叶绿素不能合成,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主要呈现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颜色,即幼苗叶片表现为黄色,D项正确。

]13.以下四图(虚线表示林中空地的光谱,实线表示林下的光谱)中,能反映阳光经上层叶片对光的吸收后,透到林下的光波组成的是()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当阳光经上层叶片对光的吸收后,透到林下的光波组成中,红光和蓝紫光的量明显减少,A 项正确。

]14.学生利用新鲜菠菜叶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下列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甲可能误用蒸馏水做提取液和层析液B.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SiO2C.丙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D.丁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C[甲的实验结果是没有分离出色素,色素不溶于水,因此推测可能是误用蒸馏水做提取液和层析液。

乙的结果分离出了色素,但含量少,可能是研磨时未加入SiO2。

丙图分离出了色素,但根据四种色素与点样处的距离与正常操作时四种色素的正常含量不对应。

丁的实验结果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含量正常,叶绿素的含量很少,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

]15.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利用一种绿藻(这种绿藻具有呈螺旋状的叶绿体)研究光对光合作用的效应。

他将该种绿藻放在一张载有细菌悬浮液的玻片上,这些细菌会移向氧浓度高的区域。

他观察细菌在不同光照下的分布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A.黑暗中B.白光下.不同颜色的光点下(1)描述B情况下细菌的分布情况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此分布是因为光合作用释放了________。

(2)该实验证实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吸收光能的色素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别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恩格尔曼进行装置C的实验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点的细菌特别多。

[解析](1)白光的光质较为均匀,好氧细菌主要分布在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的叶绿体周围。

(2)通过螺旋状的叶绿体与好氧细菌的关系可以看出进行光合作用的位置在叶绿体上,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的薄膜上,而酶有的分布在类囊体上,有的分布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