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在凝血障碍性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在凝血障碍性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7-22T10:13:32.9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6期作者:董军成刘建涛陈长胜

[导读] 凝血障碍性脑出血是临床的急危重症,基础病多,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致残率、致死率高。

(河南大学淮河临床学院河南开封 475000)

【摘要】目的:探讨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在凝血障碍性脑出血手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凝血障碍性脑出血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 与对照组(40例) ,治疗组术中将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喷洒在脑组织渗血、出血创面及硬脑膜、肌肉表面上,而对照组手术中未用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 观察两组术后24 h 术区引流量、72h内头颅CT血肿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24h 引流量、血肿再发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凝血障碍性脑出血患者手术中使用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可有效止血,减少术后引流量及术区再发出血。

【关键词】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 凝血功能障碍; 脑出血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6-0047-02 凝血障碍性脑出血是临床的急危重症,基础病多,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致残率、致死率高。凝血功能障碍是导致术后再出血的重要原因,造成手术失败甚至患者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1]。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Porcine Fibrin Sealant Kit)又称生物蛋白胶、纤维蛋白胶( fibrin glue,FG),主要起创面止血作用。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2018年10月在36例凝血障碍性脑出血急诊手术中使用 FG 喷洒在脑组织渗血创面及硬脑膜、肌肉表面上,止血效果较好。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6例凝血障碍性脑出血手术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平均年龄(65.7±3.2)岁;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伴脑出血16例,长期口服华法林伴脑出血4例,脑梗死溶栓出血8例,肾病综合征伴透析脑出血 5例,脑外伤后凝血功能障碍3例。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63.1±4.1)岁;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伴脑出血20例,长期口服华法林伴脑出血5例,脑梗死溶栓出血10例,肾病综合征伴透析脑出血3例,脑外伤后凝血功能障碍2例。

1.2 方法

76例脑出血患者均在术前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栓弹力图等,其中血栓弹力图明确患者存在异常:低凝状态或高凝状态,术前常规对应不同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应用血小板、冷沉淀、血浆、鱼精蛋白、维生素K等。观察组应用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广州倍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2.5mL,推液器上的注射器内分别注入摇匀溶解后的主体胶和催化剂。注意红、蓝注射器不可混用。推液器上2个注射器内液体在正常缓慢推送时能够保持等容量。根据术中渗血情况将FG喷洒在血肿腔、硬脑膜、肌肉渗血创面,使用前务必将创面渗血清理干净,可使用止血纱薄层覆盖后再使用FG。酒精或碘酒冲洗的创面应避免使用。喷洒后10s内可形成一层止血纤维层。对照组未使用FG,其余手术操作与治疗组相同。术后观察两组患者72小时内复查头颅CT术区渗血情况。

1.3 术后再出血的诊断

术后6h至72 h内复查颅脑16排螺旋CT,依据血肿清除程度,术区或原血肿附近幕上新发血肿量大于10mL或幕下大于5mL诊断为出血再发[2]。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后复查CT:治疗组术后6h~72h再出血10例,再出血率27.8%;对照组术后再出血18 例,再出血率47.5%;治疗组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出血患者在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导致手术失败甚至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各种原因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脑出血患者,早期病死率达50%,目前无最佳治疗方法[3]。一方面,凝血功能障碍可继发于颅脑创伤或脑内出血;另一方面,由于抗血小板、抗凝药物的临床应用,一旦发生颅内出血,病死率明显提高[4]。颅内出血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在脑疝时需急诊手术干预,但凝血异常又使得术区止血困难。术前全面评估患者凝血功能,选择合理、有效、快速的方案纠正异常的血小板功能和 (或) 凝血功能,是确保手术安全、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5]。研究提示血栓弹力图在监测血凝方面具有多方面优势,可以及时发现凝血功能障碍,对后续治疗起到关键作用[6]。尽管术前积极采取措施,但术后仍有较高的再发出血率[7]。对于凝血障碍脑出血患者,血肿腔及术区持续小渗血是术后发生再出血直接原因[8]。对此,在手术中掌握正确止血方法,合理、恰当使用止血材料如纤维蛋白粘合剂,是手术当中止血的关键[9]。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是由食用猪组织中提取的多种可凝性蛋白组成,含有ⅩⅢ因子、纤维蛋白原、凝血酶等。主体胶含有纤维蛋白原和ⅩⅢ因子,催化剂含有凝血酶,混合后模拟血液凝固的终末阶段,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单体,并在激活的ⅩⅢ因子、Ca2+作用下催化形成纤维蛋白多聚体,能够确保FG喷洒创面3-5min后,形成一层半透明乳白色凝胶,从而达到对组织创面渗血和静脉出血的止血效果[10]。在除外过敏因素外,止血凝胶在组织愈合后 2 周左右可被组织吸收[11]。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急诊脑内血肿清除手术中,为止血及预防再出血,术中在无明显大血管出血情况下,使用 FG 喷涂于脑组织创面及渗血软组织上,能迅速达到止血效果。本组资料显示,治疗组术后术区再发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 FG在凝血功能障碍脑出血术中有良好的止血效果,能有效减少术后再发出血,有利于提高凝血功能障碍脑出血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M].201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68-275.

[2]魏林平,余冬平.脑出血开颅术后患者再出血临床防治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20):70-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