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调查报告(共5篇)

合集下载

啮齿动物学地上鼠的调查实验报告(一)

啮齿动物学地上鼠的调查实验报告(一)

啮齿动物学地上鼠的调查实验报告(一)
啮齿动物学地上鼠调查实验报告
背景介绍
•地上鼠是一种常见的啮齿动物,生活在地表活动。

•研究地上鼠的行为和生态习性有助于了解其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功能。

目的
•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地上鼠的生活习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方法
•对地上鼠进行野外观察,并记录其活动、食性和聚集行为。

•利用捕捉设备(捕鼠笼等)进行地上鼠的捕捉并测量其身体特征(体长、体重等)。

•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并绘制相关图表。

结果
1.地上鼠的活动模式:
–夜间活动更为频繁,白天多躲在地洞或树木间。

–活动路径呈“S”型或作“U”字弯曲状。

2.地上鼠的食性:
–食物来源包括植物种子、块茎、根部、果实等。

–更喜欢多汁的植物部分,如嫩叶和嫩芽。

3.地上鼠的聚集行为:
–地上鼠常以家族或社会群体形式聚集,共同生活和保护领地。

–聚集行为对幼鼠的保护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

讨论
•地上鼠的夜间活动模式可能是为了避免日间天敌的威胁,更适应其生存环境。

•食性选择的结果表明地上鼠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种子传播者的角色,对植物的种群结构和多样性有一定影响。

•地上鼠的聚集行为可能有助于提高生活中的合作和协作能力,增加个体的生存成功率。

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实验,我们对地上鼠的生活习性有了初步的了解。

•地上鼠在生态系统中起到重要的角色,对其保护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此报告为示例,实际调查实验报告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撰写,遵循科学实验报告的结构和要求。

鼠害调查报告

鼠害调查报告

鼠害调查报告篇一:虫鼠害分析报告八月份防虫防鼠分析报告进入八月份以来,气温高、湿度大,是这个月份的主要特点,同时,也为害虫害鼠的孳生提供了便利,现将对这个月各个防虫防鼠布置点的防治状况分析如下:一、虫蝇的防治:在这个月份,由于气温相对较高,湿度大,在某些卫生不良或有气味的地方,容易孳生虫蝇等害虫,给害虫的防治趋势也起伏不定,如表图:八月份防蝇趋势分析图8765432101234通过以上图表,可以看出,这个月份的虫蝇捕灭量一般在6至9个,捕灭最多的是3只灭蝇灯,最少的是4号灭蝇灯。

二、鼠害的防治:这个月份由于天气较热,人员的流动大,鼠害基本保持0的状态,说明放置的捕鼠设施有效!10.80.60.40.201234567891011121314由上图可知,这个月的防鼠效果较好,都保持在0的状态,说明在有效的捕鼠器材放置范围内没有鼠害活动的现象。

综合以上情况分析,在八月份主要是虫蝇的活动比较频繁,灭杀量较大;鼠害在有效的控制范围之内!对此,应该进一步加大害虫害鼠的灭杀力度,及时清理卫生不清洁的地方,不给害虫一点孳生的环境,有效做好卫生安全防护!篇二:农田鼠害及防治调查报告《农田鼠害及防治》——贵州鼠害发生情况课程:年级:20XX级学号:1009010269姓名:田芬专业:植物保护指导教师:张长禹教师评分:20XX年5月目录一、概述---------------------------------------------------------------------------------3二、贵州农区鼠种种类---------------------------------------------------3三、农区鼠密度及鼠种组成---------------------------------------------3 (一)住宅区鼠密度及鼠种组成-------------------------------------3 (二)农田区区鼠密度及鼠种组成----------------------------------4四、农区主要害鼠灾变规律--------------------------------------------4五、防治策略--------------------------------------------------------------5六、讨论--------------------------------------------------------------------6一、概述鼠害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当前世界性灾害,也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生物灾害之一,控制鼠害已成为当今鼠害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四川省草原鼠荒地调查报告

四川省草原鼠荒地调查报告

四川省草原鼠荒地调查报告587/2007草业科学PRATACULTURALSCIENCE24卷7期V01.24.No.7四川省草原鼠荒地调查报告唐川江,周俗,张新跃,张绪校,牛培莉,谢红旗.,刘勇(1.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四川成都610041;2.阿坝州草原站,四川马尔康624000; 3.甘孜州草原工作站,四川康定626000;4.凉山州草原站,四川西昌615000)摘要:采取路线调查和实地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样地,样方的害鼠种类,害鼠密度,植被种类,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等进行全面调查,摸清了四川省草原鼠荒地分布面积,分布区域,为草原鼠荒地的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关键词:草原;鼠荒地;调查中图分类号:$443;$8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629(2007)07—0058—04 草原鼠荒地是指主要因啮齿类动物活动和超载过牧等原因引起草原严重退化的次生裸地,其植被覆盖度低于2O%,地上植物生物量低于原生草原的2O.四川省是草原鼠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近年来由于草原退化加剧,鼠害严重,草原鼠荒地面积日益扩大[1].2003—2004年,组织甘孜,阿坝,凉山3州有关县进行了全省草原鼠荒地调查,2005年,对全省草原鼠荒地进行了复查,摸清了全省草原鼠荒地现状,为草原鼠荒地的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1全省草原鼠害现状四川省草原害鼠主要有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Tliae,高原鼢鼠Myospalaxbaileyi,青海田鼠Microtus.scces,苛岚绒鼠Eothenomysinez,玉龙绒鼠E.proditor,高原白腹鼠Niviventer coninga,喜马拉雅旱獭Marmetahimalayana,高山姬鼠Apodemuschevieri,藏鼠兔Ochotanathi—betana等1O多种[2].广泛分布于四川省甘孜州的石渠,色达,德格,甘孜,炉霍,道孚,康定,阿坝州的若尔盖,红原,阿坝,松潘,壤塘,凉山州的木里,盐源等3O多个县.危害面积达294.2万hm,其中严重危害面积226.13万hm.鼠害区主要草原类型为高寒草甸草地,亚高山草甸草地, 平均海拔30004500ITI,年均降水量600~700 mm,草原植被主要为垂穗披碱草Elymus一tans,四川嵩草Kobresiasetchwanensis,高山嵩草K.pygmaea,矮嵩草K.humilis,异针茅Stipa aliena,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anserina等.2调查方法2.1草原鼠害调查2.1.1样地设置样地主要用来描述鼠害草原的自然条件和利用状况,样地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 尽量排除人为因素,使其能充分反映草原鼠害地的真实情况.以十万分之一地形图为工作底图,平均5000hma设置1个样地,并在图上标明样地号.为便于业内汇总,样地范围没有跨越乡界[3].2.1.2样方设置样方主要是用来观测记载害鼠种类,密度及危害程度的.样地选定后,首先利用地形,地物,用十字交叉法或三线交汇法,确定调查人员在地图上所在的地理位置.然后设置第1个样方,第1个样方位置确定后,采用五点式,棋格式或"Z"字形确定第2个,第3个…….样方之间应相距500ITI以上.鼠类调查常采用方形和圆形样方,样方不应少于3~5个,每个样方面积0.25hm.2.1.3害鼠调查2.1.3.1土丘系数法:高原鼢鼠等地下鼠具有推土丘的习性,选代表性样方,统计样方内土丘数,按土丘挖开洞道,应用弓箭把鼠捕尽,捕鼠总数与土丘数之比即为土丘系数.求出土丘系数后,即可进行大面积调查,统计鼠密度].收稿日期:2006—05—10作者简介:唐川江(1972一),男,四JII开江人,畜牧师,硕士, 从事草原保护,草原建设与草原监测工作.PRATACULTURALSCIENCE(V o1.24,No.7)鼠密度一土丘系数×土丘密度2.1.3.2洞口系数调查法:针对高原鼠兔等地面鼠习性,选择代表性样方,先在样方内堵塞所有洞口,24h后,统计被鼠打开的洞口数,即为有效洞,然后在有效洞口处置夹捕鼠,统计捕到鼠的总数,求出洞口系数.大面积调查时,根据洞口系数,可统计鼠密度[4].洞口系数一鼠密度一洞口系数×洞口密度2.2草原植被调查2.2.1样方设置草原植被样方设置在选定的草原鼠荒地的样地内,每个样地内至少布设样方3 个.样方面积为1m.2.2.2调查内容样方内调查的主要内容为草原类型,植物种类,植被盖度,植被高度,草地裸露面积,地上生物量等植被信息.植被盖度采用样方法进行测定,在样方内用插钎均匀,垂直插下,用所触及植物和植物种的次数,求得所占百分率.计算公式为:分盖度(%)一100B/L总盖度(%)一100∑B/L其中,B为草种在样方中触钎次数,L为在样方中插钎次数.其它数据采用常规草原学野外调查方法与手段进行测定,采集.2.3草原鼠荒地面积统计2.3.1野外初绘鼠荒地分布图各调查县,以1:100000地形图为工作底图,通过野外踏查,结合草原类型图,鼠害地分布图等历史图件,野外初绘草原鼠荒地分布图.2.3.2室内纠正鼠荒地分布图利用野外初绘的鼠荒地分布图,结合实地鼠害,植被样方,样地调查数据,重新绘制草原鼠荒地分布图.最小上图面积25hm,小于25hm上不了图的要以村为单位进行表格统计.2.3.3草原鼠荒地面积量算按比例尺用方格网或求积仪测算面积,为了使图幅总面积不发生变化,把每幅图从《高斯——克吕格地形图投影图廓座标表》中查得的面积作为控制面积,将求出的总面积与其相比较,其误差不得超过1%,在允许范围内,按每幅图中各类图斑所占的比例进行平差.3调查结果3.1鼠害状况通过调查,四川省草原鼠荒地主要害鼠种类为高原鼠兔,高原鼢鼠,藏鼠兔,青海田鼠,高山姬鼠,苛岚绒鼠,玉龙绒鼠.其中高原鼠兔主要分布在石渠,德格,若尔盖等l1个县, 平均洞口密度2207.2个/hm,鼠密度192.9只/hm;高原鼢鼠分布在白玉,炉霍,若尔盖,木里等9个县,平均土丘密度888.9个/hm,鼠密度71.2只/hm;青海田鼠主要分布在理塘,雅江2 县,洞口密度为1800.9~2400.4个/hm,鼠密度为122.5~145.3只/hm;藏鼠兔主要分布在木里县,洞口密度为3217.9个/hm,鼠密度为302.7只/hm;玉龙绒鼠主要分布盐源县,洞口密度为1452.2个/hm,鼠密度为126.4只/hm;苛岚绒鼠主要分布在木里县,洞口密度为2135.4 个/hm,鼠密度247.8只/hm;高山姬鼠主要分布在盐源县,洞口密度为1689.5个/hm,鼠密度为135.6只/hm.各县草原鼠荒地鼠害情况见表l,表2,表3.表1高原鼠兔密度统计分布区域洞口密度(个/hm)鼠密度(只/hm)草业科学(第24卷7期)表2高原鼢鼠密度统计表3其它鼠类密度统计3.2植被状况通过调查,草原鼠荒地主要植物为四川嵩草,垂穗披碱草,鹅绒委陵菜,瑞香狼毒Stelleachamaijasme,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num,黄帚橐吾Ligulariavirgaurea,长毛风毛菊Saussureatangutica_5],其中以鹅绒委陵菜,瑞香狼毒,黄帚橐吾,长毛风毛菊等毒杂草为主要优势植物.在鼠荒地最为严重的石渠县植被盖度仅为2.7,地上生物量仅为14g/m,植被状况非常差.全省草原鼠荒地植被平均盖度为15.2,地上生物量为83.8g/m.各县草原鼠荒地植被状况见表4.3.3鼠荒地分布状况通过调查,全省草原鼠荒地分布面积为108.29万hm,主要分布在石渠,德格,色达,白玉,甘孜,炉霍,道孚,理塘,雅江,若尔盖,红原,阿坝,壤塘,松潘,金川,马尔康,黑水,盐源,木里等19个县.其中:甘孜州53.61万hm,占全省鼠荒地分布面积的49.5;阿坝州37.67万hm,占34.79;凉山州17.O1万hrn2,占15.71.各县草原鼠荒地分布面积见表5.表4草原鼠荒地植被情况统计7/2007PRA TACULTURALSCIENCE(V o1.24,No.7)6l 表5四川省草原鼠荒地分布情况统计hm4结论调查结果表明,四川I省草原鼠荒地面积为108.29万hm,占全省草原总面积的5.19,占全省可利用草原总面积的6.06%;占全省草原鼠害面积的29.38.较2000年相比,草原鼠荒地分布范围由原来的石渠,色达,德格,甘孜,白玉,炉霍,若尔盖,红原,松潘,阿坝,木里11县又增加了道孚,理塘,雅江,壤塘,金川,马尔康,黑水,盐源8个县,草原鼠荒地面积增加了l7.52.草原植被状况进一步恶化,草原鼠荒地植被平均盖度仅为15.2,地上生物量平均仅为83.8g/m,鼠荒地主要优势植物为鹅绒委陵菜,瑞香狼毒,黄帚橐吾,长毛风毛菊等毒杂草,退化十分严重,几乎完全失去利用价值.参考文献E13周俗,唐川江,张新跃.四川省草原生态的主要问题及治理对策r-J3.草业科学,2004,21(12):28—29.E23李昌平,钱亮,杨盛强,等.川西北草地鼠虫害调查[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11—13.[3]马世震,彭敏,陈桂琛,等.黄河源头高寒草原植被退化特征分析r-J].草业科学,2004,21(10):19—21.E43韩崇选,杨学军,王明春,等.农林啮齿动物灾害环境修复与安全诊断E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432—435.E53周寿荣,杜逸,倪炳炽,等.四川I草地资源E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38—47. SurveyonrodentdamagedrangelandinSichuanProvinceTANGChuan—jiang,ZH0USu,ZHANGXin-yao,ZHANGXu—xiao,NIUPei—li,XIEHong—qi.,LIUY ong(1.SichuanGrasslandStation,Chengdu610041,China;2.GrasslandStationofAbaPrefecture,Maerkang624000,China;3.GrasslandStationofGanziPrefecture,Kangding626000,China;4.GrasslandStationofLiangshanPrefecture,Xichang615000,China)Abstract:Bymeansofroutesurveyandplotsampling,thespeciesanddensityofharmfulroden t,thespecies,coverageandabovegroundbiomassofvegetationweredeterminedinSichuanProvi nce.Thedistributionareaandlocationoftherodentdamagedrangelandwasfoundout.Thiswillprovid evalua—bleinformationfortherestorationofthedamagedgrasslandandthecontroloftherodentsinfut ure.Keywords:grassland;rodentdamagedgrassland;survey。

动物调查报告六篇

动物调查报告六篇

动物调查报告六篇动物调查报告范文1然而,随着广告营销策略的多元化,近几年来,烟草广告纷纷改头换面,消失了各种各样的新形式。

如混淆视听的球广告,冠名赞助文体赛事的变相广告,现行法律法规已然无力悉数禁止。

其中,一种新的、受众极广的烟草广告形式尤其需要警惕,即影视剧作品中,特殊是以青少年为对象的动漫作品中的吸烟镜头。

本次调查以在中国青少年中极为流行的动漫作品为对象,涉及热门动漫作品十余部,结合消退动漫人物吸烟影响活动的国际动态,旨在调查目前中国青少年通过动漫作品接触烟草信息的现状。

一、来自美国的动漫《猫和老鼠》(Tom也可以从涉及的范围层次上分为宏观问题的调查报告、中观问题的调查报告和微观问题的调查报告;也可以从调查讨论的侧重点上分为澄清事实型调查报告、思路启发型调查报告、可行对策型调查报告;还可从调查讨论的方式上分为调查报告、讨论报告、调查讨论报告等。

实际写作中往往有些交叉,比如反映新生事物与总结典型阅历的两种调查报告可能混为一体,有些问题中观与宏观也分不太清晰。

因此,调查报告怎么写要从效果动身,怎么有利于反映主题说明问题就怎么写。

调查报告的结构调查报告的结构没有固定模式,常见的是实际状况、存在问题、对策建议三大部分。

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一般是写产生的背景、进展的经过、特点和意义。

典型阅历的调查报告,一般是先写成果效果,而后把阅历做法归纳几条,再从理性思索上提出带规律性的熟悉。

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除讲清问题外,还要分析缘由,提出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关心人们从中吸取教训,提高熟悉,改进工作。

调查报告的写法调查报告的写法上关键是要有一个鲜亮的主题贯穿始终,统率全文。

调查报告要告知读者什么,目的明确了,主题不跑偏,报告才显得有"劲'。

如调查报告《车场24小时》,从公交工人"半夜即起'写到"夜深回场',按时间挨次记述了上海公交工人24小时的工作状况,由于写作中突出了"特种车'、"新风车'等重点材料,写得详细生动,调查报告主题与材料达到和谐统一,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南沙港区鼠类调查结果报告

南沙港区鼠类调查结果报告
1 7 81
J6 79
褐 家 鼠 R t s n rei B reh u , at ovgc u e n ot k
黄 胸 鼠 R t s aiets leE w rs at v cu n - d ad , uf p l Mi
板齿 鼠属 B n i t adc a o
集装箱装卸区、 物流保税 区、 绿化带等生态环境 。港
臭 鼠髓 S n uiu Ln a 句 ucsm r s ine ̄ u n l l
3 种群构 成 . 2

2 — 9
维普资讯
口岸 卫 生 控制
第 1 卷 第 6期 2
臭 晌鼯 占 8.%(07 )板 齿 鼠 占 6 %(/2 ; 33 6/2 ; . 57 ) 9
摘要 目的 了解 南 沙港 区鼠类 的种群 分布和 季节 消长情 况 , 为该 口岸 鼠类防制 及 国际卫 生海港创 建提供 科
学依 据。方 法 2 0 .~ 0 7 采 用E T N夹 日法 对鼠 密度 进行监 测 。结果 共捕 获鼠 类7 只 , 0 6 2 0. 7 6 LO 2 经鉴定分属2目 2  ̄ 属4 。年平均 鼠 密度 为21 % 。优 势种 为臭鼬 黯 , 3 %(07 ) 板齿 鼠 占6 %(/2 ; f3 种 - .2 占8 . 6 /2 ; 3 . 5 ) 黄胸 鼠 占5 % 9 7 . 6
查基 本摸 清 了南沙港 区的鼠类情 况 , 可根 据 密度 , 控 防止传 染病
的发 生和 流行 , 创造 港 区 良好 的卫 生环境
关键 词 鼠类 密度 种群 季 节消 长
中图分类号 R 8 . 1 5 文献标识 码 3 B
南沙 港 区是 近 年新 开 发 的超 大 型 海港 港 区 , 是

灭鼠 调研报告

灭鼠 调研报告
3.问题调查:设计问卷,采访相关人员,并收集他们对于灭鼠方法和预防措施的看法。
三、调研结果
1.鼠害种类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发现常见的鼠害主要分为家鼠、田鼠和褐鼠。家鼠常见于城市和农村居民区,田鼠主要侵入农田,而褐鼠则常见于建筑物和工业区。
2.灭鼠方法
(1)物理灭鼠:包括使用鼠夹、粘鼠板、鼠笼等设备来捕捉和杀死鼠类。
(2)封堵入口: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鼠类通过墙缝、排水管道等入侵室内,因此,我们建议封堵这些入口,以防止鼠类入侵。
(3)使用生物灭鼠方法:调研表明,使用猫、狗等动物来捕捉鼠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所以,我们鼓励人们养宠物,增加鼠类的天敌数量。
四、调研结论
鼠害问题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应对鼠害的方法和措施多种多样。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综合使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灭鼠方法,结合预防措施,可以取得较好的灭鼠效果。同时,我们也强调了定期清理垃圾、封堵入口以及使用生物灭鼠方法的重要性。建议相关单位和个人在面对鼠害问题时,采取综合措施,坚持长期灭鼠工作,以保护自调研目的
鼠害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健康,因此,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鼠害的种类、灭鼠方法以及预防措施,以便有效解决鼠害问题。
二、调研方法
1.网上调研:通过查阅相关网站和学术文章,获取有关鼠害和灭鼠方法的资料。
2.实地调研:走访农田、城市街道以及家庭单位,了解实际的鼠害情况和应对措施。
(2)化学灭鼠:使用毒饵和药物来消灭鼠类。
(3)生物灭鼠:引入天敌或使用猫、狗等动物来捕捉鼠类。
(4)预防措施:保持生活环境清洁卫生,垃圾及时清理,堵塞入口等。
(5)综合灭鼠:采用多种灭鼠方法综合应对,提高灭鼠效果。
3.应对措施
(1)定期清理垃圾:经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大量垃圾和食物残渣会吸引鼠类,因此,我们建议相关单位和个人定期清理垃圾,避免滋生鼠类。

鼠害专项调查报告

鼠害专项调查报告

鼠害专项调查报告鼠害专项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鼠害是指由老鼠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危害农作物、传播疾病以及破坏储存设施等。

在农村和城市的许多地区,鼠害问题一直存在,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更好地了解鼠害的现状以及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我们进行了一次鼠害专项调查。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在农村和城市的不同地区选择了一定数量的样本点,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居民和农民,了解他们对鼠害问题的认识、影响以及控制方法的了解程度。

实地观察则主要针对农田、仓库和居民区等地,通过观察鼠害的迹象和痕迹,了解其分布和活动情况。

三、调查结果1. 鼠害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鼠害在农村和城市的许多地区普遍存在。

在农田中,老鼠经常侵袭农作物,导致产量下降。

在仓库中,老鼠破坏粮食和储存设施,给粮食储存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在居民区,老鼠不仅会破坏家具和电线,还会传播疾病,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威胁。

2. 影响因素分析调查显示,鼠害的发生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和人类活动等。

气候变暖和降水增加可能会导致老鼠的繁殖增加。

其次是人类活动,例如不合理的垃圾处理和粮食储存方式,容易吸引老鼠的滋生。

此外,人们对鼠害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也是导致鼠害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

3. 控制措施建议为了有效控制鼠害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鼠害问题的认识。

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让公众了解鼠害的危害性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2)改善环境卫生,减少鼠害滋生的条件。

加强垃圾分类处理,及时清理垃圾堆积点,减少老鼠的食物来源。

改进粮食储存设施,增加密封性,防止老鼠侵袭。

(3)加强监测和早期预警。

建立鼠害监测系统,及时了解鼠害的分布和活动情况,为采取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4)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包括物理控制、化学控制和生物控制等。

济南国际机场鼠类本底调查报告

济南国际机场鼠类本底调查报告
1 基 本 概 况
监测 , 每月 中旬进行。对室内采用粉迹法 , 每块粉迹 面积为 2 m 2 m, 1 0c x 0a 每 5i 放一块 , n 每个选点布 放 3 块 , 1 点布放 , O 晚 9 第二天晨 8 点检查 鼠迹阳性 数 , 算 阳性 比例 。 计
3 结 果 及 分 析
31 室外监 测 . 311 种 属分类 ..
19 98及 20 ~0 6年 期 间 的 啮 齿 类 动 物 监 测 04 2 0 工作 中 ,共 投 放 鼠夹 2 2 76 9只 ,捕 获 鼠形 动物 13 6 只 。经鉴 定 为 4属 5种 。经鉴 定 名录 如下 :
啮齿 目 R d ni o et a
姬 鼠属 A o e u ap p d m sK u
黑线 姬 鼠 A o e u gais p d m s arr u ,
17) 7 1 小 家 鼠属 Mu ines s n au L 小 家 鼠 Mu s uu in e s 1 5 smuc l Ln au ,7 8 s 仓 鼠属 Cieuu leE w rs r tl Mi — d ad c s n
维普资讯
第 1卷第 2 3 期
口岸卫生控铷
媒 介 生物调 查 与分析
济 南国际机 场 鼠类本底 调查报告
王远 忠 毕 延庚 高 涛 李 彬 魏庆 利 济 南 出入境检 验 检 疫局 ( 南 ,5 0 4 济 201 ) 摘 要 目的 为有效 地做 好 鼠类 监测 与 控 制 , 防止 鼠类 随 货物 及 交通 工 具传 入 与传 出提 供 参 考依 据 。 方 法 野 外采 用E T N夹夜 法 。 室 内采 用粉 迹 法 。 结 果 野 外 共投 放 鼠 夹2 2 只 , 获 鼠 LO 76 9 捕 形动 物 13 。 6 只 经鉴 定 为4 种 , 线姬 鼠 为优 势种 ,O 属5 黑 1 月份 到 来年4 月为 密度 高峰 。 内始 终保持 较 室 低 密度 水平 。结论 济 南机 场 鼠形动 物 的种属 本底 基 本 明 了, 内外鼠 密度控 制在 较 低 水平 。 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鼠调查报告(共5篇)鼠调查报告(共5篇)第1篇:鼠荒地调研报告湟源县年鼠荒地调研报告湟源县是草原鼠害较为严重的县之一,通过几年的鼠害防治,鼠害危害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由于危害面积大,防治面积有限,鼠害的不断反弹导致草原鼠荒地面积居高不下。

根据青海省草原总站关于做好草原鼠荒地治理对策调研的通知要求(青草15号),我站组织人员开展了草原鼠荒地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湟源县草原鼠害现状湟源县可利用草山面积131.98万亩,草原害鼠主要为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

主要分布在我县日月藏族乡、和平乡、寺寨乡、波航乡、申中乡和大华镇的草场,危害面积为85万亩,其中高原鼢鼠危害面积50万亩,高原鼠兔危害面积35万亩。

1、年危害现状高原鼠兔危害现状:根据当年防治前调查数据显示,年高原鼠兔发生面积为35万亩,危害面积为25万亩,受灾牧户约5500户。

危害区平均有效洞口86个/公顷,最高有效洞口数达到172个/公顷。

平均每公顷有鼠兔35只左右。

高原鼠兔害造成牧草损失1250万公斤,折合经济损失375万元。

高原鼢鼠危害现状:年高原鼢鼠发生面积为50万亩,危害面积为30万亩,受灾牧户约6200户。

危害区高原鼢鼠土丘数平均为148个/公顷;最高土丘数为241个/公顷,平均有鼢鼠4.4只/公顷,项目区天然草场共约有高原鼢鼠5.86万只。

高原鼢鼠危害造成牧草损失1500万公斤,折合经济损失450万元。

2、年危害现状高原鼠兔危害现状:年高原鼠兔发生面积为30万亩,危害面积为26万亩,受灾牧户约3800户,危害区最高有效洞口180个/公顷,平均每公顷有效洞口90个,平均每公顷有鼠兔39只。

高原鼠兔害造成牧草损失1300万公斤,折合经济损失390万元。

高原鼢鼠危害现状:年高原鼢鼠发生面积为50万亩,危害面积为35万亩,受灾牧户约4300户,危害区土丘数平均为155个/公顷;最高土丘数为253个/公顷,平均有鼢鼠4.9只/公顷,项目区天然草场共约有高原鼢鼠4.4万只。

高原鼢鼠造成牧草损失1750万公斤,折合经济损失525万元。

3、年危害现状高原鼠兔危害现状:年高原鼠兔发生面积为35万亩,危害面积为23万亩,受灾牧户约5000户,危害区平均有效洞口74个/公顷,最高有效洞口数达到179个/公顷。

平均每公顷有鼠兔37只左右。

高原鼠兔害造成牧草损失1150万公斤,折合经济损失345万元。

高原鼢鼠危害现状:年高原鼢鼠发生面积为50万亩,危害面积为28万亩,受灾牧户约5300户,危害区高原鼢鼠土丘数平均为136个/公顷;最高土丘数为229个/公顷,平均有鼢鼠4.1只/公顷,项目区天然草场共约有高原鼢鼠8.2万只。

高原鼢鼠危害造成牧草损失1400万公斤,折合经济损失420万元。

二、鼠害治理情况1、年防治情况:高原鼠兔防治情况:根据省农牧厅下达给湟源县26万亩的高原鼠兔防治任务,拨付防治经费13万元(0.5元/亩)。

鼠兔防治区为日月山至寺脑的南山草场、和平乡加牙麻等村的草场,防治所用药品为无污染无二次中毒的D型肉毒梭菌毒素,采用人工逐洞投放的方法进行大面积连片防治。

此次防治中共组织劳力347人(次),抽调专业技术和行政人员2人,投入车辆6台(次),投放D型肉毒梭菌毒素2.34万毫升,饵料2.34万公斤,经防后样方调查,平均防效达94%,通过了省级验收。

高原鼢鼠防治情况:年下达高原鼢鼠防治任务20万亩,防治经费10万元(0.5元/亩)。

利用20天时间在日月藏族乡分水岭至日月山的南山草场进行防治。

共组织民工200人,抽调技术负责人2人,技术人员3名,车辆4辆,捕鼠弓箭3600张,发放防护用品205套。

采用人工弓箭捕捉法进行防治,经过连片集中防治,全面完成20万亩防治任务,共捕捉鼢鼠5.42万只,防治效果达92%以上。

通过了省级验收。

2、年防治情况高原鼠兔防治情况:下达高原属兔防治任务20万元,拨付防治经费20万元(1元/亩)。

利用15天的时间在日月山至寺脑的南山草场、和平乡加牙麻等村的草场进行防治,在年春季牧草枯黄期进行防治,采用无污染无二次中毒的C型肉毒杀鼠素拌铒,人工逐洞投放法进行了鼠害防治。

防治高原鼠兔20万亩,组织民工267人,每人每天防治50亩,配备管理干部2人,技术人员6人,共275人,运输车4辆。

在技术人员的指导和管理干部的监督下,全面完成了20万亩防治任务。

灭后每公顷有效洞口数不到1个,灭效达94%以上。

高原鼢鼠防治情况:年下达高原鼢鼠防治任务20万亩,拨付防治经费20万元(1元/亩)。

利用20天时间在日月山至寺脑的南山草场;和平乡马场台,寺寨乡草原村进行防治。

共组织民工200人,抽调技术负责人1人,技术人员7名,车辆2辆,捕鼠弓箭3000张,发放防护用品210套。

采用人工弓箭捕捉法进行防治,经过连片集中防治,全面完成20万亩防治任务,共捕捉鼢鼠40432只,采用土丘系数法进行了防效检查,防治前平均土丘数为180个/公顷,平均约有鼢鼠3只/公顷,防治后平均土丘数为14个/公顷,平均约有鼢鼠0.3只/公顷以下,防治效果达到92%以上。

3、年防治情况年没有下达鼠害防治任务,没有进行春季防治,出现鼠害防治断层。

由于我县草地鼠害可持续治理综合配套措施仍显滞后,而适宜害鼠繁衍孳生的退化草地尚未得到有效根治,已防治区域草原害鼠种群数量反弹较快,加之往年鼠害防治面积小、不能形成集中连片的综合防治、害鼠从密度较大的防治死角转移等因素的影响,我县草原鼠害面积基数仍然很大,且分布区域广,草原鼠害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三、鼠害治理模式1、鼠害防治+草畜平衡+荒山补播治理对象:草原鼠害治理区域:在主要危害地区内鼠类密度达到中度以上危害级别且地势较为平坦、开阔的区域。

技术路线:在放牧压力大、草原中、重度退化的地区,结合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制度。

首先应用生物毒素防鼠,降低鼠类密度,控制鼠害;然后控制载畜量,达到草畜平衡,并在退化严重的草场进行荒山补播。

2、人工捕鼠+生物毒素+草畜平衡治理对象:地面鼠和地下鼠混合危害区草原鼠害治理区域:高寒草甸草原鼠害区高原鼢鼠、高原鼠兔危害亚区为主体的地下鼠和地面鼠混合危害地区内,鼠类密度达到严重危害程度且不易于荒山补播控鼠的区域。

技术路线:根据防治季节分别进行生物毒素防治地面鼠、人工捕捉防治地下鼠,降低鼠类密度,控制鼠害。

在放牧压力大。

草原中、重度退化的地区,实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

3、人工捕鼠+荒山补播治理对象:地下鼢鼠危害为主的草原鼠害治理区域:高寒草原鼠害区地下鼠(高原鼢鼠)危害地区,鼠类密度达到严重危害程度的区域技术路线:人工捕捉防治地下鼠,降低鼠类密度,控制鼠害。

采用鼠害地补播,恢复草原植被,创造不易形成鼠害的生态环境,控制鼠害发生。

四、防治工作特点1、领导重视。

防治工作得到了省、市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防治工作开始后,召开了鼠害防治现场动员大会,农牧和扶贫开发局、项目乡政府、村两委班子领导及县草原站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组织的民工参加了会议,会上各级领导就鼢鼠的危害和鼠害防治的重要性等方面做了动员讲话,使广大群众的鼠害防治积极性空前高涨。

2、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为规范鼠害防治人员操作技术,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治效果,加强了对技术人员及参加防治人员的技术培训,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防治期间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县草原站每年抽调8名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技术培训和督促检查,三年来累计培训人员达到__余人次,发放湟源县草原灭鼠技术手册4000余份,使每个民工基本掌握了弓箭的安装、使用方法及安全防护知识等,从而保证了鼠害防治的效果。

3、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和巩固防治成果。

乡各村签订了防治成果巩固责任书,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防治成果的有效巩固。

4、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严格坚持"连片防治、防治一片、巩固一片"的原则,在防治过程中技术人员自始至终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督查,对防治过的区域及时自查,达不到防治标准的继续补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建立和完善鼠害防治档案。

在这次鼠害防治工作中,我站认真收集草原鼠害防治材料,做到了图、文、表齐全,为我县做好草原保护工作收集了重要材料。

五、治理经验1、领导重视和各部门配合是搞好鼠荒地治理的关键。

鼠害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且是系统性工程,没有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协作,单靠业务部门难以组织实施,为了切实搞好这次高原鼠兔防治项目,实行主管县长、乡长负责制,业务主管部门、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格局,从组织领导、行政行为、技术措施、后勤服务等方面保证了鼠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实施。

2、宣传动员和技术培训到位是鼠荒地治理的重点。

通过各种媒体使农牧民群众认识到草原鼠害直接威胁草原畜牧业的兴衰和农牧民群众的生计,从而转变观念,提高了对保护草原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了农牧民群众鼠害防治的积极性。

同时对技术人员应进行集中培训,对民工在投饵料前进行简单讲解,从而保证防治效果。

3、依靠群众是大面积开展鼠荒地治理的基础。

我县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面积的鼠害防治地方财政拿不出配套资金,农牧民自筹资金困难,以投劳为主。

农牧民为了保护自己的草场,防治鼠害积极性仍然很高。

通过大面积的鼠害防治,农牧民体验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切身利益,并积极要求今后继续进行大面积连片防治,切实保护草地生态环境和牧草资源,确保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4、进一步推进草原生态奖励补助机制是鼠荒地治理的有效措施。

随着奖补机制的不断开展,我县131.98万亩可利用草场全部实现了草畜平衡,得以休养生息。

同时利用其多年生饲草种植项目进行鼠荒地补播,利用奖补机制绩效奖励资金进行鼠害防治,进一步遏制了鼠荒地退化,有效的恢复了草地生态环境。

5、成果巩固工作是保障鼠荒地治理效果的重要手段。

为了长期巩固鼠荒地治理成果,秋季进行复灭工作。

鼠害防治完成后,县与乡、乡与村签订成果巩固合同,按照"谁防治、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把长期巩固建设成果的责任落实到村。

具体做法是:由村草山管护委员会负责,按社分片,由县草原站提供弓箭,组织放牧员用弓箭随时进行捕捉,并进行监督检查,负责联系收购鼢鼠,即落实了责任,又增加了放牧员的收入,防治成果可得到长期巩固。

六、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1、依靠科技、提高草原鼠虫害防治水平。

草原鼠害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性的要求较高。

近年来,随着气候和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变,害鼠的生物学特性、生活_性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不断进行研究,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再有,单一的防治措施已不能适应鼠害防治要求,要应用综合防治的手段,不断扩大生物防治、生态治理的面积,对现有的技术进行组装配套,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和应用性,以保护草原生态为出发点,实现草原鼠害可持续治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