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扫盲之GIC基础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GIC钻石复习资料

GIC钻石复习资料

GIC钻石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20分)1. 莫依桑石(合成碳硅石):人工合成的宝石级碳化硅,商业名称“美神莱”采用高温蒸气冷凝的方法合成。

RI2.65-2.69、DR0.043、H9.25、SG3.22、金刚光泽、色散0.104。

1、钇铝榴石:人造宝石,钇、铝氧化物。

RI1.83、H8、SG4.57、色散0.028。

2、切逢:延解理面方向划线切磨出一个V形小口。

劈钻时将钻坯安装在夹杆上,将劈钻刀放在磨好的切缝上,轻敲击刀背,把钻劈开,省时省力,风险大。

(画图)3、三角薄片双晶:两个八面体,相互以180°旋转角相互接触,上下两个三角面发育较大,双晶结合部位有接触生长纹(重刺纹),这是双晶个体相连处,纹理方向转变形成交叉纹理,也称结节(存在双晶的标志)。

对加工时抛磨方向的确定有重要影响,对出成率影响、难于抛光。

(画图)4、三角凹坑:钻石中的蚀象常为三角形;由天然熔蚀造成;对钻石标记非常重要,三角凹痕的斜边指示了纹理的方向(画图)。

5、蓝地:灰蓝、绿蓝色,未风化,新鲜的金伯利岩,结构致密,分布在金伯利岩喇叭形岩筒下部(画图)。

6、黄地:黄褐色,风化了、结构松散,分布在金伯利岩喇叭形岩筒上部。

(画图)。

7、金色庆典(金居比利钻):世界最大的成品钻,1986年,南非普雷米尔矿,金褐色,755.5ct;戴比尔斯切磨成火玫瑰琢型545.67ct。

1995年泰国展销会上露面,正值泰王加冕50周年庆典,泰国商人共同买下送给泰王。

8、世界之钻:百年纪念。

原石599.00ct,发现于1986年,正值戴比尔斯公司成立一百周年故得名,成品重300 ct 9、开普系列钻石:市场常见的无色、微黄、浅黄色至黄色的连续渐变系列,又称cape或好望角系列。

色级越高,越稀有,价值越高。

占钻石产出的98%,以早期钻石矿来命名的。

无色极稀少 10、金伯利岩:南非金伯利地区,钻石附存的岩石,蛇纹石化、方解石化的超基性岩(产于地球深部),组成:橄榄石、镁铝榴石、铬透辉石、角闪石、金云母、钛铁矿、铬铁矿等。

gic珠宝鉴定师资格证书

gic珠宝鉴定师资格证书

gic珠宝鉴定师资格证书
GIC(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China)珠宝鉴定师资格证书是由中国珠宝玉石鉴定师协会(China Gems & Jade Appraisal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颁发的一种专业资格证书。

该证书是中国珠宝行业的权威认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获得GIC珠宝鉴定师资格证书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要求。

一般来说,申请人需要具备一定的珠宝鉴定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通过相关的考试和评估来评定其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和资格。

考试内容通常包括珠宝鉴定理论知识、实操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

持有GIC珠宝鉴定师资格证书的人员可以在珠宝行业从事鉴定工作,包括对珠宝、玉石、宝石等进行鉴定、评估和证书发放等工作。

这个证书可以作为从业者的职业认可和资质证明,有助于提升个人的专业形象和竞争力。

总的来说,GIC珠宝鉴定师资格证书是中国珠宝行业中一种重要的专业认证,它标志着持证人具备一定的珠宝鉴定能力和知识水
平。

这个证书的获得对于从事珠宝鉴定工作的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其在行业内的信誉和竞争力。

GIC 钻石分级材料整理

GIC 钻石分级材料整理

钻石化学成分:C 常含N 、B、Al等杂质元素。

结晶习性:等轴晶系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立方体及它们的聚形,少数情况出现四六面体、六八面体、四角三八面体及三八面体等,晶面凹纹。

解理:八面体完全解理硬度:10SG:3.52g/cm³光泽:金刚光泽,原石也可呈现油脂光泽透明度:透明折射率:2.417 单折射光性特征:虽然属于等轴晶系为单折射,但在正交偏光下具有相当普遍的异常消光现象色散:0.044颜色:无色-黄色-金黄色其中无色-黄色系占首饰中的主要比例褐色带有棕色调红紫粉红蓝色绿色为花色钻石系列黑色灰色含碳质或暗色体太多,为工业钻。

内含物:橄榄岩型包裹体——橄榄石顽火辉石透辉石硫化物铬尖晶石钻石锆石等榴辉岩型包裹体——绿辉石铁铝榴石蓝晶石硫化物刚玉钻石等发光性:紫外线下部分可发弱至强的蓝白色、黄白色、橙黄色、粉红色LW>SW吸收光谱:415.5为诊断线其他性质:导热率高熔点导电性为绝缘体亲油疏水化学稳定性产状产地:形成于上地幔的两种主要岩石类型中,即橄榄岩榴辉岩发现在两种寄主岩石中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次生矿砂矿金刚石的分类Ⅰ型钻石——能透过400-300nm紫光,并在红外区显示与N相关得吸收带Ⅰa型:大部分钻石属于此类,其中N的含量可达0.2%,N以原子对或小集合体形式分布在结构中,也包含N3中心,N3中心还能产生荧光发出蓝白——蓝色荧光。

Ⅰa型415nm 开普黄以淡黄色为主,晶格缺陷,N2、N3、Ns,吸收光谱以415nm 处最强吸收。

Ⅰb型:自然界很少,估计只有0.1%钻石属于此类,这种钻石颜色为黄、黄绿或褐色,也称坎拉里黄,大多数发出橘黄——黄色荧光。

Ⅰb 503、637nm吸收,以孤N为主,产出金黄色,也称坎拉里黄。

Ⅱ型钻石——可透过低于220nm的紫外光,并在红区无明显吸收带;此类钻石自然界很少见,且形态不规则。

著名的例子:库里南原石非常的纯,含有忽略不计的N,且导热性很好。

Ⅱ钻石也能够过红外辐射,按不同的电学性被分为Ⅱ/ⅡbⅡa型:不到电,具有最高导热性,在室温下至少是铜得5倍,在电子工业中常作为散热片,自然界罕见,不显示SW磷光。

GIC钻石分级师复习资料

GIC钻石分级师复习资料

玫瑰花琢形:风靡15至16世纪中叶的一宗由平底拱顶琢形,顶部由小的三角形小面覆盖。

这种琢形优点在于对钻石的重量损失小,扁平体也可以制作成此类琢形,缺点仍然火彩不足。

(画图)开槽(切缝):在分割钻石的原石时,对划线位置的劈开或锯开,首先要在延解理面方向划线切磨出一个V形小口。

劈钻时将钻坯安装在夹杆上,将劈钻刀放在磨好的切缝上,轻敲击刀背,把钻劈开,省时省力风险大。

克拉溢价:pt与克拉重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在一些整数重量处会出现明显的价格跳跃。

如与1ct在肉眼上并无明显的分别,在价格上却有阶梯型的变化,每10分处皆又一个台阶。

开窗口:对一些带壳的钻石或晶体表面生长纹复杂的钻石需进行“开窗”处理,以观察内部情况,在原石上抛出一个相互平行的窗口,以便很好地了解钻石内部情况。

划线:用印第安墨水画出黑色的细线,标明劈钻或锯钻的方向位置,并标记需要抛磨的地方。

原则上顺着纹理劈开钻石,穿过纹理锯开和抛磨钻石。

花式钻石:花式琢型包括不是圆多面形琢型或单多面琢型的任何现代钻石琢型。

据估计,大约只有2%的钻石原石加工成该琢型。

花式琢型基本分为两组,每组都要求不同的工艺和不同的钻石原石。

第一组为多面形琢型组,包括橄榄形、梨形、卵形和心形,第二组为阶梯形琢型组,常见正方形和祖母绿型。

花系列钻石:1988年戴比尔斯公司为提高原石成品率和调节色调推出了五种新琢形,向日葵、火玫瑰、大丽花、金盏花、百日红琢形, 这些特殊琢型使得一些大的原石在切磨时可以获得较高的成品率,得到较高的亮度及理想的闪烁效果,掩饰或减轻部分颜色缺陷,增强美学价值。

花色钻石:具有清晰特征色彩,颜色饱和度高,吸引力强,价值高的有色钻石。

如粉红色、紫红色、蓝色、金黄色等。

解理:解理指沿某些方向裂开并留下或多或少的平坦断面的现象,属于内含物,影响净度。

钻石中等到完全是八面体解理。

鉴定意义:加工时腰棱处易出现“胡须”“缺口”等,仿制品如玻璃、CZ是贝壳状,可区分;钻石是阶梯状断口,仿制品一般是贝壳状;钻石原石可有八面体完全解理面,容易区分。

GIC宝石定初级基础笔记

GIC宝石定初级基础笔记

GIC初级基础GIA宝石证书12.9W GIA钻石证书8WFGA宝石证书5K美金FGA钻石证书4K美金一、宝石的分类及命名①宝石的定义:1.广义:一切可琢磨或雕刻成首饰或工艺品的材料,包括人工和天然材料。

2.狭义:自然界中美丽,耐久,稀少但可琢磨或雕刻成首饰或工艺品的矿物,岩石及部分有机材料。

②宝石特性:⑴美丽⑵耐久,硬度大,坚韧不脆,化学性稳定⑶稀少⑷无害。

摩斯硬度:矿物的硬度是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作用(如刻划、压入、研磨等)侵入的能力。

材料的硬度取决于原子间的键合力的性质和强度,不同的硬度测量方法有:摩氏硬度、压入硬度和研磨硬度。

德国矿物学家摩氏在1822年为了评价矿物的硬度提出一种使用的分类表,实际上是一种刻划硬度,矿物硬度分为10级,从1-10分别为: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矿物的硬度也具有对称型和方向性,这种硬度大小随方向而变化,例如蓝晶石,沿晶体延长方向的硬度是5,而垂直延长方向的硬度为7天然珠宝玉石:●天然宝石:矿物单晶(可含双晶)1)高档宝石:H>7。

例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2)中低档宝石:碧玺,石榴石,尖晶石,水晶等;3)稀少宝石:也叫收藏宝石,塔菲石,蓝锥矿,矽线石等。

●天然玉石:矿物集合体和非晶质材料。

1)高档玉石:H:6.5-7 翡翠,软玉;2)中低档玉石:H:4-6 玛瑙,岫玉,青金岩,天然玻璃等;3)雕刻石:H:2-4 图章石,砚石,装饰石等。

天然有机宝石:珍珠,珊瑚,煤精,骨料,象牙,龟甲。

人工宝石:合成宝石:有天然对应物,如合成红宝石,合成钻石合成宝石必须具备三个条件:a.它应当是人工参与生产的无机产物。

因为有机材料在外观上可能被模仿,但其生长过程是不能复制的。

b.它必须有对应的天然宝石。

c.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与相对应的天然宝石相同或几乎完全相同。

但合成尖晶石却有微小的差异。

人造宝石:无天然对应物,如YAG(钇铝石榴石);拼合宝石:两块以上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如苏达祖母绿;再造宝石:碎块在高温高压下粘结而成,如再造琥珀。

GIC钻石分级理论总结考试必备

GIC钻石分级理论总结考试必备

百年纪念钻:也称世纪之钻,1986年发现于南非普雷米尔矿,原石重,成品重ct,D色级,内无暇,改型的心型琢型,共247个刻面,1988年戴比尔斯联合矿业公司在庆祝成立一百周年晚宴上首次展出而得名。

比色石:一套已标定颜色级别的标准圆钻型切工钻石样品,依次代表由高至低连续的颜色级别,比色石的级别代表颜色级别的上线或下线。

确定钻石颜色的标准条件:1)色纯正;2)净度〉SI13)大小一致>0・25ct(0.5-1ct)7-10颗;4)标准圆多面形琢型,标准切工5)无荧光。

玻璃充填:处理的目的是通过降低相对突起而掩盖破裂的可见性。

主要通过玻璃充填裂隙,代替裂隙中的空气以降低裂隙的可见性,有效地提高光线通过裂隙的能力,改善钻石的外观。

比重:相对密度,固体和液体的比重是该物质(完全密实状态)的密度与在标准大气压4°C时纯水下的密度的比值。

薄钻石:台面相对于腰圆平面过大的钻石,冠角过大或冠高过低时易出现这种情况。

其推测重量大于实际重量。

CCVD钻石:CVD(化学气相沉淀法)合成钻石由低压下含碳气体甲烷在反应舱中用微波形成高温等离子体,碳从气体化合物的状态分解成单独游离的原子状态,经过扩散和对流,沉淀在加热的基片上,基片为其它矿物,形成多晶质金刚石。

基片为钻石,则形成大颗粒金刚石。

氢原子对抑制石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常林钻石:我国已发现的现存最大的钻石原石,重,1977年由魏振芳发现于山东临沭县常林村,颜色呈淡黄色,透明,立方体与四六面体的聚形。

差异硬度(作图举例):矿物的硬度具有对称性和异向性,硬度大小随方向而变化。

这是由于特定晶体结构中原子键合面和方向的结构排列所致。

如钻石菱形十二面体面,长对角线方向H大。

次生矿床钻石次生矿床是靠自然作用从原生矿床搬运来的大都为砂矿。

处理:是人工改变和改善宝石材料外观和性质的过程。

人工处理包括改变颜色、包裹体、光学效应或耐久性来改变宝石材料外观的各种方法。

冲击矿床:形成于河流弯曲的内侧,河床突然变宽地带或河床凹陷处。

GIC 考试资料

GIC 考试资料

这是部分考试内容,详细的还要参考《宝石鉴定基础课程资料》
一、学院不提供考试前的辅导,也不会增加实习课程,另外也不会提供最新的复习资料,老师说每年都是这些复习资料。

二、实习部分
1、折射仪部分:写最大值、最小值、双折射就行了。

(不需要定名)
2、偏光镜:(不需要定名)
基本就是一下情况:(异常消光要了解一下)
a 全暗:均质体
b全亮:多晶质
一轴晶
C四明四暗看干涉图
二轴晶
3、分光镜:只考典型的吸收光谱(需要定名)
4、未知鉴定(需要定名)
三、理论部分
1、七大晶系的考核(书上第九页到第十一页)
分以下几个部分进行描述:
a描述一下该晶系宝石的光性特点及晶轴、晶角的特点
例如:等轴晶系:该晶系的宝石为光性均质体,单折射,各向同性,该晶系有三根等长且相互垂直的晶轴。

b画图(标出晶轴、轴角及晶体常数)
c晶体常数特点
d最高对称性
e常见单形
f该晶系的常见宝石
2、名词解释:尽量写得详细,能画图说明的画图,能举例的举例。

3、宝石性质的考察:
化学成分晶体习性表面特征硬度相对密度解理及断口晶系光性轴性颜色多色性折射率双折射率色散内含物特征发光性吸收光谱特殊光学效应品种产地产状优化方法合成方法
4、仪器
分以下几个方面描述:
a原理 b 结构(画图) c测试方法 d注意事项 e 用途
5、合成方法(书上104页到105页)(这部分自己看书总结)
主要是焰熔法及合成宝石的鉴定(主要是合成刚玉)
还要了解其他一些合成方法合成宝石品种
例如:提拉法合成宝石品种:合成刚玉合成变石人造钇铝榴石。

gic宝石基础课程101笔记

gic宝石基础课程101笔记

GIC宝石基础课程101笔记第一部分:宝石的基本知识1. 宝石的定义宝石是指具有美观、稀有、耐磨、可加工和具有保值增值潜力的矿物或有机物,在具备一定艺术价值的情况下经过人工加工后成为首饰或工艺品。

2. 宝石的分类根据形成方式和物理化学特性,宝石可以分为天然宝石和人造宝石。

天然宝石又可分为矿物宝石和有机宝石,矿物宝石包括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等;有机宝石包括珍珠、琥珀等。

3. 宝石的硬度宝石硬度是宝石的硬度、耐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采用莫氏硬度标准进行测试,硬度更高的宝石一般具有更高的价值。

第二部分:宝石鉴定和评估1. 宝石的颜色宝石的颜色是宝石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中纯色的宝石更为珍贵。

在评估宝石颜色时,需要考虑颜色的纯度、饱和度和亮度。

2. 宝石的纯度宝石的纯度是指宝石内部和表面的瑕疵情况。

通常情况下,无瑕疵的宝石更具有观赏性和价值。

3. 宝石的重量宝石的重量是评估宝石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采用克拉作为计量单位,重量越大的宝石一般具有更高的价值。

第三部分:宝石保养和鉴定技巧1. 宝石的保养宝石在佩戴时需要避免接触化学物品、清洁剂和高温,同时需要定期清洁和保养,以保持宝石的光泽和美观。

2. 宝石的鉴别技巧在鉴别宝石时,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宝石的颜色、纯度、透明度和切割工艺,同时也可以借助宝石鉴定仪器进行鉴别。

3. 宝石的收藏宝石在收藏时需要注意保存环境,避免宝石受潮、受热和受光,同时需要避免长时间接触其他硬物,以免划伤宝石表面。

第四部分:宝石的市场价值和投资前景1. 宝石的市场价值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宝石作为首饰和工艺品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一些稀有、优质的宝石更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2. 宝石的投资前景作为稀缺资源,宝石具有一定的保值增值潜力,并且在特定时期可能会出现市场价值的大幅度增长,因此宝石也是一种潜在的投资品种。

总结:通过GIC宝石基础课程101的学习,我们对宝石的基本知识、鉴定和评估技巧、保养和鉴定技巧以及市场价值和投资前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结晶学
晶质:具格子构造的固体,其内部质点做规则排列。

非晶质:不具格子构造,内部质点杂乱无章,不做规则排列。

单晶质:指单个宝石晶体(可以是有完整晶体的,也可以是布局完整晶型的或碎块,甚至是多磨圆的砾石。


晶质:由许多小晶体组成的矿物材料或岩石,不具整体的外部晶型(我国宝石界把多晶质的宝石叫玉石。


显晶质:肉眼可见晶体颗粒,如翡翠、大理岩。

微晶质:宝石显微镜下可见晶体颗粒,如某些石英岩。

隐晶质:宝石显微镜下看不出晶体颗粒,如玉髓、玛瑙。

晶轴:穿过晶体结构的一条假想线,它表明了晶格结点的重复方向,也表明了结点沿该方向的相对重复距离。

对称轴:为一假想直线穿过晶体结构的一个方向,当晶体围绕此轴转动一周时,相出现几次即是几次对称轴。

光轴:光沿此方向入射时不发生双折射。

双晶:由具结构连续性但又互不相同的两个或更多部分组成的晶体。

同质多象:化学成分相同但能以一种以上可替换的晶体结构存在的材料(即化学成分相同而晶体结构不同)
类质同象:晶体结构相同,但某些化学成分可被置换的矿物。

非光学物理性质
硬度:材料抵抗外来物质的刻划、压入、研磨等机械作用的能力。

摩氏硬度: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
差异硬度:宝石材料的晶体结构中各个方向质点的排列密度不同,显示了各个方向的硬度不同。

解理:在外力作用下,沿原子键合的特定平面发生方向性破裂,并留下或多或少的平面能力。

裂理:晶体受外力作用,沿双晶接合面或出熔包裹体分布面等结构薄弱面裂开,呈光华平面的性质。

断口:晶质、非晶材料在撞击、持续施压、快速冷却等外力作用下出现的随机的、无方向性的破裂
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易破碎的性质。

韧性:材料抗拒外力穿过它发生分裂和破碎的能力。

比重:物质的重量与同体积水的重量的比值。

阿基米德定律:当物体完全浸入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相当于其排开同体积液体的重量。

SG=空气中重量/(空气中的重量-水中的重量)
光学性质
自然光与偏振光:一束光线是由朝同一个方向传播的亿万条光波组成的,正常情况下振动方向是全方位的,叫自然光。

如果震动被局限于一个方向,叫偏振光。

单色光:是具单一波长的“纯的”589nm的黄色光。

透明度:指材料透光的程度。

消光:光透过正交偏光时发生全黑的现象。

全消光:正交偏光下,均质体宝石转动一周全暗的现象。

四明四暗:透明材料在在正交偏振滤光片间旋转一周呈明暗交替,而且严格地以90°的转动间隔出现的现象。

异常消光:正交偏光下宝石显示亮、暗的曲线、条带或交叉十字等不规则消光现象。

集合消光:在正交偏光下转动时,有模糊的条带像是在宝石内移动,这种效应相当像夏日高空穿行的云。

折射:光线从非垂直方向穿过两种具不同光密度的介质时,因光的传播速度发生变化,导致传播方向发生变化。

单折射:光学各项同性,只有一个折射率。

双折射:光穿过异性材料时,分解成两组独立的,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速度不同的平面偏振光,因两组光的传播速度不同,折射率不同,因而折射角不同,从而产生双折射并有两个折射率。

异常双折射:指等轴晶系和非晶质体宝石当中,常常在正交偏光下出现波状消光,旋转360°出现四明四暗,相间条纹、斑点、黑十字、黑色弯曲带等。

折射率:表示空气中光速与介质中光速比值的物理量。

负读书:如果宝石的折射率高于接触液的,折射仪的标尺整体呈朦胧亮。

双折率:各向异性材料两个折射率之间最大的数值差。

临界角:如果折射线是沿两个介质的界面,那么折射角必定是90°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入射角被称为临界角。

反射:是落在表面的光部分从表面返回的现象。

全内反射:入射角增大到超临界角就引起全内反射。

光泽:表面反射,其亮度和质量取决于:材料的折射率和反射率,材料颗粒的集合方式,表面平整的程度,抛光程度。

亮度:是透过冠部刻面观察时所见到的光被宝石反射而导致的明亮程度。

色散:当白光进入物体时,由于每种波长光都以不同角度折射而导致白光分解为可见光谱成色的现象。

体色:宝石材料对可见光的选择性吸收,所剩残余光的混合色即构成宝石的体色。

多色性:光线穿过异性材料的非光轴方向时,分解成振动方向互相垂交的两个平面偏振组份,每一震动方向都传送不同的颜色,或同以颜色的不同色调。

荧光:材料在电磁波激发下发射可见光的现象。

磷光:激发源撤除后具荧光性物体在较短时间内继续发光的现象。

特殊光学效应
变色效应:宝石矿物的颜色随入射光光谱能量分布而改变的现象。

变彩:是一种干涉及衍射效应,指光从薄膜或欧泊所特有的结构中反射出,经过干涉或衍射作用而产生的颜色或一系列颜色,也称晕彩。

晕彩:当光波因从薄膜、裂隙反射或因衍射而发生干涉作用致使某些颜色被去除而另一些被加强时所看见的颜色效应。

光彩:宝石内部包裹体或结构特征反射出的光所产生的一种漫反射效应。

(狭义——月光效应)(广义——各种变彩、晕彩)
火彩:白光照射下转动透明无色或浅色的刻面宝石,某些刻面会显示明亮的颜色闪烁效应。

星彩(砂金效应、日光石效应):光从宝石材料所含规则及不规则排列的赤铁矿和其他铁矿小片或云母小片以及铜片晶等反射而产生的星闪效应。

闪烁:宝石因光源移动,或观察角度变化,引起刻面对光源的反射成敏感交替现象。

猫眼效应:当某些宝石沿一定方向切磨成弧面宝石后因反射在其表面出现从这一头到另一头的明亮光带,像猫的眼睛。

星光效应:宝石内部定向排列两组或两组以上平行纤维状或管状包裹体反射所造成。

当宝石沿一定方向切磨成弧面型时,这几组包裹体在表面产生星光效应。

表星光:当从上面来的光被从弧面切磨的宝石或珠子的包裹体所反射的现象
透星光:穿过透明宝石并朝向观察者的透射光被宝石内微细、定向的纤维体所聚集反射。

丝光:具有定向排列的包裹体,但因数量不足而不能显示出星光。

这类石头经过琢磨后,偶尔可见从这些少量包裹体中反射出的光,这种光称之为丝光。

蛋白光(乳光):由微细结构或微细包裹体对光的散射形成的半透明浑浊质感则称之为乳光效应。

颜色
光谱: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分光后被色散开的单色光按波长或频率的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图案全称为光学频谱。

光谱色:从380~770nm,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单色光所对应的颜色。

选择性吸收:所有的有色物体具体有吸收(捕获)可见光中某些波长的物理技能。

吸收光谱:当白光在进入分光镜之前先穿过一个有色宝石,因宝石中含有上述致色离子,一定颜色或波长可被宝石所吸收,导致该白光光谱中有一处或几处间断,并以暗线或暗带的方式出现,其完整样式被称为“吸收光谱”
残余色:我们所看到的宝石的颜色是一定波长被吸收后的残余色,并由大脑解释为单色的体色。

自色性:作为宝石材料基本化学组分的元素形成的体色机制。

自色性宝石:致色元素以宝石的主要成分出现,并能使宝石致色的元素称为自色宝石
他色性:由宝石材料中所含杂质元素形成的体色机制。

他色性宝石:致色元素以微量元素的形式出现,并能使宝石致色的微量元素称为他色宝石。

多色性
二色性:一轴晶材料中有两个主振动方向,可发生差异选择性吸收并产生两种颜色的多色性。

三色性:二轴晶材料中有三个主震动方向,但对于穿过晶体结构的任一光线,同一时间内的振动方向不会多于两个。

由于光学二轴晶材料取决于所观察的振动动方向可显示三种颜色变化,所以它们被称为三色性。

双色现象
合成和仿制
合成宝石:指人造宝石中那些有天然对应物,不仅外观相似而且化学成分、结构构造及物理性质与其天然对应物几乎相同。

人造宝石:人工生产出来而非天然形成的宝石材料。

仿制宝石:用于模仿宝石的颜色、特殊光学效应和外观的天然或人造材料。

这些材料不具有所仿材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拼合宝石:由两个或更多部分组合到一起并给人以单颗宝石印象的任何宝石。

二层石:由两片材料组成的拼合石。

三层石:由三片材料组成的拼合石。

优化处理:指除切磨和抛光外,用于改善或改变宝石材料外观(颜色、净度或特殊现象)、耐久性或可用性的人工过程。

矿床
砂矿:由风化侵蚀作用下从含矿岩石或矿石中分离出的重矿物经搬运分选后富集而成的矿床。

水蚀卵石:宝石学中用于描述砂矿中宝石矿物形态的术语。

宝石矿物经长时间搬运和持续的磨蚀,部分或全部地失去了原有的晶型,呈现不同的圆化颗粒。

产于砂矿层中的宝石这种
形态被描述为水蚀卵石。

琢型:指宝石的造型,是宝石原石经琢磨后所呈现的式样,也称宝石的切工款式。

度量
格令——珍珠格令:历史上使用过的一种重量单位。

最初在英格兰定义一颗大麦粒的重量为一格令。

一格令等于6.479891×10-5 kg=0.06479891g
克拉——公制克拉:是宝石质量(重量)单位。

1ct=0.2g,1克拉又分为100分如50分即为0.5ct,用作计算较为细小的宝石。

毫微米:又叫纳米,长度单位,将1米分成10亿份,每一份的长度就是一微毫。

钠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