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入学考试]刑事侦查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2

合集下载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事侦查学名词解释、简答目录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事侦查学名词解释、简答目录

名词解释1.刑事侦查学:是在认识犯罪活动、侦查活动和二者互相作用规律的基础上,研究揭露、证实犯罪、揭发确认犯罪嫌疑人的方法、对策的一门应用学科。

2.比较研究法:是拿本身研究的课题、项目以及相关内容,与古今中外相类似的对象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批判借鉴、取长补短,达到完善、发展自身的目的。

3.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侦查活动的方法、对策和规律,以及犯罪行为与侦查活动相互作用这一特殊矛盾。

4.逻辑证明:是运用已知为真的命题,通过必然性推理论证某一命题为真的思维方式5.侦查假设:是指根据案件已有的事实材料,借助于逻辑推理、逻辑证明和逻辑规律,对案件部分或全部内容给予假定说明。

6.刑事侦查的同一认定:是指某物质分解或分离的部分、形成的痕迹和遗留的映像,一定时间内,在本物质特征上与某物质保持一致的理论。

7.犯罪现场访问:是侦查人员为了查明案情,收集侦查线索和犯罪证据,在犯罪现场勘查过程中依法对了解案件有关情况的人员进行的调查询问工作。

8.刑事侦查工作:是公安机关依据法律和国家赋予的权力,运用各种侦查措施、手段和刑事科学技术发现、控制、揭露、证实刑事犯罪的一项专门工作。

9.刑事侦查工作基本原则:是依据国家法律和党的政策制定的,是刑事侦查人员履行职务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则,是对业务思想和业务行为的规范。

10.犯罪现场勘验:是侦查人员借助感觉器官和科学技术手段,对犯罪现场中有关的痕迹、物品、人身、尸体等进行观察、显现、记录、提取、分析和检验,发现、收集侦查线索和犯罪证据的一项侦查活动。

11.个体勘验:是勘查人员在局部观察的基础上,对现场上与犯罪行为有关或可能有关的痕迹、物证,逐一进行勘验和检查。

12.局部观察:是指勘查人员在现场整天巡视的基础上,根据已经确定的犯罪现场勘验范围、重点和顺序,将现场划分为若干部分,然后组织现场勘察人员分工负责或集中力量逐一对犯罪现场上客体的特点、状态、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等进行观察研究和记录13.整体巡视:勘查人员对犯罪现场的周围环境、现场外部和内部状态所进行的概览性的巡视观察。

刑事侦查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01

刑事侦查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01

搜查中,在盖强的 房间内还发现大量女性 用品
在外间壁橱内发现雅倩牌啫喱水一瓶
在外间电视柜内发现女式棕色提包、提包内有两个黑色 发卡、白色纹胸带一节,柜内还有紫色化妆包一个
在棚下的一编制袋内发现三双棕黄色女式皮鞋、一条浅蓝色 牛仔裤、一条浅粉色女式内裤
经张耀菊的男友刘峰辨认,一双黄色皮鞋、一个棕 色女包、一条内裤、牛仔裤、 褚哩水和化妆用品为 被害人张耀菊所有
2049-3/D.2009,2001年6月第1版,中国政法 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一节 刑事侦查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一、刑事侦查的概念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1款定: "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 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 门调查工作和(采取的)有关的强制 性措施。"
主体 对象 内容
具有侦查权的 国家有关机关
• 刑事侦查的同一认定:在侦查破案过
程中,具有侦查中需要的专门知识的 人和了解侦查客体特征的人,通过比 较侦查客体先后出现的特征是否同一 作出的判断。
主体 客体 内容
具有专门知识 的人或熟悉客 体某些特征的 人
判 断 与案件有关 的人或物
比较客体特征
(三)同一认定的科学基础
1、认定客体的相对稳定性 2、认定客体的特定性
侦查事物,辨别异同,从而更加清晰 地认识这种事物的特点,找出其本质 特征。
• 刑事侦查学的比较法主要有两种: • 1、历史法,即纵向比较法。 • 2、借鉴法。就是通过对我国与外国的
刑事侦查工作的比较研究,取人之长, 补已之短。
第四节 刑事侦查学的基础理论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是刑事侦查 活动的认识源泉。
现场搜查到的李雪刚的身份证 及一本农行存折

【新祥旭考研】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务硕士研究方向、考试范围、题型结构、报考条件

【新祥旭考研】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务硕士研究方向、考试范围、题型结构、报考条件

新祥旭官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务硕士研究方向/考试范围/题型结构/报考条件研究方向(01)(全日制)公安学(治安管理)(02)(全日制)公安学(刑事侦查)(03)(全日制)公安学(国内安全保卫)(04)(全日制)公安学(警务实战训练)(05)(全日制)公安学(监所管理)(06)(全日制)公安学(公安政治工作)(07)(全日制)公安学(公安情报)(08)(全日制)公安学(公安思政与文化)(09)(全日制)公安学(涉外警务)(10)(全日制)公安技术(网络安全执法技术)(11)(全日制)公安技术(交通管理)(12)(全日制)公安技术(刑事科学技术)(13)(全日制)公安技术(警务信息技术)(14)(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考试范围(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题型结构一、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整张试卷满分为150分,答题时间为180分钟。

考查内容包括刑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两个小科目,各占75分值。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整张试卷满分为150分,答题时间为180分钟。

考查内容包括公安学基础和公文写作两个小科目,各占75分值。

二、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刑法)报考条件(一)报考我校警务专业还须符合下列条件:1、本科毕业满2年(截至2017年9月1日),并取得本科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士学位证书);2、报考人员必须为在职人民警察(含武警现役的警卫、消防、边防等警种)。

(二)警务专业学制为3年,学习形式为1-3学期集中授课6-8周,其余时间安排社会实践、撰写毕业论文。

(三)警务专业硕士报考类别仅限“定向就业”;考生报考时须征得所在工作单位同意;录取后,考生本人及工作单位需与公安大学签订定向培养三方协议。

(四)公安技术(网络安全执法技术)、公安技术(交通管理)、公安技术(刑事科学技术)、公安技术(警务信息技术)等研究方向考生须具备理学、工学本科专业背景。

刑事侦查学-侦查发展过程

刑事侦查学-侦查发展过程

其中,以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 盎格鲁和撒克逊等日
系国家的侦查主体是以法官为 主的多元主体,而以英国为代 表的普通法系国家的侦查主体 则是以大陪审团为主体的多元 主体.
耳曼部落也占领了不 列颠群岛,并相继建 立了七个分立的王国, 由于共同承袭着日耳 曼民族的传统,所以
Chapter two.4 "CI" in the China after 1840’s
Chapter two.5 technique of "CI" in the capital society
1、笔迹学 1622年,意大利的巴迪尔撰写的《怎样根据
自己判断写字者性格和气质》一书,是世 界上最早的一部与笔迹学有关的著作; 1872年,法国人米尚出版了《笔迹学的体 系》、《笔相学的方法》; 1895年,意大利人龙勃罗梭出版了《笔相学 指南》,再次对笔相学体系进行论述.
Chapter.7The Organ of "CI" in foreign
In Germany 德国刑事警察总局〔General Bureau of Criminal Police of Germany〕它是德
国侦查系统最重要的核心机构,隶属于内政部,负责侦破跨州案件. 下设12个业务部门——技术部、保卫部、国家保卫部、反恐怖部、侦查处理部、现
/in France
巴黎警察厅刑事警察局的埃 森.弗朗索瓦.维多克,挑选
务,创建了美国也是世界上第 一家私人侦探组织——平克 顿私人侦探公司.美国南北战 争中,平克顿化名为E. J.阿
了一批狱友担任助手,组成了 刑事警察队伍,进行侦查活动.
首创的"以罪犯对付罪犯"的侦查
伦,为北方联邦领导了一个专 门收集南方军事情报的组织, 后改组为美军情报局的前身. 内战结束后,平克顿又恢复了 他的私人侦探业务.

刑事侦查学课程教学大纲

刑事侦查学课程教学大纲

《刑事侦探学》课程授课纲领教研室主任:徐西振执笔人:王文娟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课程名称:刑事侦探学课程编号:英文名称:Criminal Investigation Study课程种类:专业选修课总学时:54理论学时:51实验学时:3学分:开设专业:法学先修课程: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本课程是一门法学类专业选修课程。

刑事侦探工作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环节,是收集犯罪凭据,揭示、证明犯罪,揭发犯罪人的极为重要的特地工作。

本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经过对刑事侦探的基本程序、技术、策略和方法的学习,可以认识犯罪的规律和特点,培养针对不同样犯罪种类睁开侦探活动的能力。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课程,一方面需要利用经典案例的评析和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授课内容,另一方面需要睁开一系列实训项目,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此后,学生可以:1.对刑事侦探学基础理论有所认识,包括刑事侦探学的学科性质、刑事侦探的性质和形式2.掌握刑事技术判断的原理、程序和方法3.应用刑事图像技术,记录现场、记录和检验证人、辨别照相;掌握印迹勘验、文书勘验的技术4.学习并掌握各种侦探措施,包括现场勘查、侦探实验、辨别、咨询、讯问、逼迫措施、侦缉措施,注意其中的程序和方法5.掌握刑事案件侦探的一般步骤,针对不同样种类的犯罪适用不同样的方法三、授课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授课的内容及要求第一部分绪论(包括刑事侦探学归纳和刑事侦探归纳)1.认识刑事侦探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内容2.掌握刑事侦探的看法、任务、性质和形式注意刑事侦探权的归属,以及刑事案件侦探的模式第二部分刑事科学技术1.认识刑事技术判断的程序2.掌握刑事技术判断原理即物质交换与转移原理的机理和意义,掌握同一认定和种属判断的看法和方法3.注意刑事技术判断权的归属,同一认定与种属判断的关系4.掌握刑事图像技术中刑事照相的内容,包括现场照相、证人照相和辨别照相的内容的方法5.掌握印迹勘验中的主要对象形象印迹的相关内容,掌握手印勘验和足迹勘验的技术6.掌握笔迹检验中书写习惯的形成过程及笔迹检验的科学依据7.认识心理测试技术的应用,掌握其基根源理和国际通行指标和方法第三部分侦探措施1.认识现场勘查的步骤和方法,掌握现场勘验和现场接见、现场解析的内容注意犯罪现场及其构成要素,犯罪现场保护的内容及对于现场勘查的意义注意现场勘验的看法,有判明事件性质的作用2.掌握侦探实验解决哪些问题,侦探实验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如何审查侦探实验的结果3.认识辨别的形式,掌握辨别的规则注意同时具备哪些条件辨别结果才可以作为凭据使用4.掌握咨询的注意事项和方法5.认识追缉堵截的方法、控制销赃掌握追缉堵截的适用条件,通缉通知的程序方式注意通缉通知的关系,通知的形式6.注意找寻扣押的注意事项7.认识讯问的程序和方法,掌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相关内容第四部分刑事案件侦探的方法1.掌握刑事案件侦探的一般步骤2.掌握杀人案件和盗窃案件的侦探方法3.认识投放危险物质罪、诈骗案件以及几种特别犯罪案件的侦探(二)实践授课的内容及要求1.运用刑事照相技术完成现场照相2.经过捺印指纹认识指纹形态,掌握指纹的显现和提取技术3.用石膏制模和静电复印提取足迹,掌握足迹的测量和解析四、学时分配章次第一章刑事侦探学归纳第二章刑事侦探归纳第三章刑事技术判断归纳第四章刑事技术判断原理第五章刑事图像技术第六章印迹勘验第七章文书检验第八章心理测试技术第九章现场勘查第十章侦探实验第十一章辨别第十二章咨询第十三章侦缉措施第十四章找寻扣押第十五章讯问第十六章刑事案件侦探的一般步骤第十七章不同样种类案件侦探的方法合计各授课环节学时分配小讲实上习讨课备注计授验机题论外1 12 222444319723322443333333333332 23 354513五、核查说明本课程所采用的核查方法是考试。

公大刑侦学教学大纲

公大刑侦学教学大纲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事侦查教学大纲《刑事侦查学》教学大纲编写说明《刑事侦查学》是为非刑事侦查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本大纲适用于所有非刑事侦查专业本科学生。

本门课程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的内容,即:刑事侦查学概论部分、犯罪现场勘查部分、侦查措施部分和刑事案件侦查部分。

本课程的教学应突出刑事侦查学的基础性和实践性,既要注意基本内容的讲解,也应根据实践需要有针对性地突出相关重点。

本教学大纲由翟金鹏、孙亚伟、陈刚、杨郁娟、刘涛执笔,其中第1、2章由翟金鹏老师撰写,第3、4、5章由孙亚伟老师撰写,第6、7、8章由陈刚老师撰写,第9、10章由杨郁娟老师撰写,第11、12由刘涛老师撰写,经征求教研室全体教师意见后,由侦查系郝宏奎审定。

课程编号:030001授课对象:非侦查学专业(含计算机犯罪侦查方向)学时:见教学安排表教学内容:第一章刑事侦查学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本章,让学生了解刑事侦查学的发展历史、研究方法,掌握刑事侦查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基本原理。

第一节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一、刑事侦查的概念二、刑事侦查学的概念三、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四、刑事侦查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五、刑事侦查学的学科体系第二节刑事侦查学的发展历史一、中国刑事侦查学的发展历史二、国外刑事侦查学的发展历史第三节刑事侦查学的研究方法一、案例分析法二、调查法三、科学实验法四、比较研究法第四节刑事侦查学的基础理论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是刑事侦查活动的认识基础(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指导刑事侦查活动的科学理论(三)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学说是刑事侦查活动的思维向导二、逻辑理论(一)关于推断的逻辑理论(二)逻辑证明的理论(三)侦查思维的逻辑规律(四)侦查假设三、同一认定原理(一)同一认定原理的概念(二)同一认定原理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第二章刑事侦查工作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本章,让学生了解刑事侦查工作的任务,掌握刑事侦查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

2013公安大学 各专业 及参考书目 初试 复试

2013公安大学 各专业 及参考书目 初试 复试

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专业方向考试科目备注030101法学理论01法理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0法理学、宪法学④820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由法律系培养02警察法学理论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1宪法学与行政法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0法理学、宪法学④820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由法律系培养030104刑法学01中国刑法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0法理学、宪法学④820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由法律系培养02经济刑法学03犯罪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0法理学、宪法学④820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由犯罪学系培养030105民商法学01民法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0法理学、宪法学④820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由法律系培养030106诉讼法学01刑事诉讼法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0法理学、宪法学④820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由法律系培养02行政诉讼法学03侦查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0法理学、宪法学④820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由侦查系培养04侦查学(讯问学)05侦查学(国内安全保卫学)06刑事科学技术(法化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1化学或622物理④821刑事科学技术由刑事科学技术系和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培养07刑事科学技术(文件检验技术)08刑事科学技术(痕迹检验技术)09刑事科学技术(刑事图像技术)030109国际法学01国际公法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0法理学、宪法学④820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由法律系培养030301社会学01犯罪社会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3社会学④822社会研究方法由犯罪学系培养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1公安政策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4马克思主义原理④82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由人文社会科学教研部培养030505思想政治教育01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4马克思主义原理④82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由人文社会科学教研部培养02公安文化035101法律(硕士)(非法学)学业学位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④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由法律系培养035102法律(硕士)(法学)学业学位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④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由法律系培养035300警务硕士学业学位01刑事侦查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④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由侦查系培养02治安管理由治安系培养03网络保卫执法技术由信息安全工程系培养040203应用心理学 01警察心理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由犯罪学系培养02犯罪心理及测试研究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01信息安全及计算机犯罪侦查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由信息安全工程系培养02公安信息系统与指挥决策083700安全科学与工程01安全防范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5信号与线性系统、自动控制原理或826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由安全防范系和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培养02安全防范工程(安全检测及管理工程)03安全风险评估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7安全管理学由安全防范系和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培养08230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01智能交通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24交通工程由交通管理工程系培养0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1交通管理与控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24交通工程由交通管理工程系培养02道路交通安全085224安全工程学业学位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由安全防范系培养100105法医学01法医病理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由刑事科学技术系和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培养02法医遗传学110506军事教育训练学01警察体能与警务实战技能训练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5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④828运动训练学由警体战训教研部培养(限招男生)02警务战术训练120401行政管理 01公安管理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6管理学④829政治学由公安管理系培养02公安管理学(公安人力资源管理)03公安管理学(比较警察研究)由犯罪学系培养04治安学(治安管理)由治安系培养05治安学(安全管理)06治安学(涉外警务)由涉外警务系培养 07公安情报学(情报分由公安情报学系培养析)125200公共管理(硕士)学业学位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204英语二②3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由公安管理系培养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参考书目考试代码考试科目参考书目101思想政治理论△全国统考科目201英语一△全国统考科目204英语二△全国统考科目301数学一△全国统考科目302数学二△全国统考科目306西医综合△全国统考科目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科目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全国联考科目(参考《警务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考试大纲》)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全国联考科目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全国联考科目3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全国联考科目408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科目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全国联考科目(参考《警务硕士联考专业综合考试大纲》)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全国联考科目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全国联考科目620法理学、宪法学《法理学》,周农、张彩凤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宪法学导论》,齐小力主编,群众出版社,2006年版621化学《有机化学》,汪小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四版;《无机及分析化学》,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622物理《物理学》,东南大学等七所工科院校主编,马文蔚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623社会学《社会学概论新编》,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624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625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版;《运动心理学》,张力为、毛志雄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1日出版626管理学《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等3人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五版820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李文燕、杨忠民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三版;《刑事诉讼法教程》,崔敏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821刑事科学技术《刑事科学技术》,罗亚平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822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最新版82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824交通工程《交通工程学》,韩凤春、刘东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交通工程学》,任福田、刘小明、荣健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版825 信号与线性系统、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线性系统》,管致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自动控制原理》,刘舒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第三版826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周明德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五版;《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沈美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827安全管理学《安全管理学》,田水承、景国勋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828运动训练学《运动训练学》,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版829政治学《政治学基础》,王浦劬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专业笔试科目及参考书目专业研究方向复试科目参考书目030101法学理论01法理学901西方法律思想史《法理学》,周农、张彩凤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02警察法学理论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1宪法学与行政法学902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姜明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孟昭阳、张建良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030104刑法学01中国刑法学903刑法学《刑法学》,李文燕、杨忠民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三版;《新编中国刑法学》,高铭暄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最新版02经济刑法学904经济刑法学《经济刑法研究》,孙国祥、魏昌东主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9月版;《经济刑法学》,赵长青主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03犯罪学905犯罪学《犯罪学新编》(修订本),宋浩波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030105民商法学01民法学906民法学《民法学》,徐武生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民法》,王利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030106诉讼法学01刑事诉讼法学907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教程》,刘万奇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刑事证据学》,崔敏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02行政诉讼法学908行政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姜明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03侦查学909刑事侦查学《刑事侦查学》(修订本),孟宪文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04侦查学(讯问学)910侦查讯问学《侦查讯问学》,王怀旭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05侦查学(国内安全保卫学)911国家安全学《国家安全学》,刘跃进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非传统安全论》,陆忠伟主编,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06刑事科学技术(法化学)912毒物毒品检验、微量物证检验《刑事毒物毒品及其检验》,徐婉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微量物证分析学》,杨瑞琴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07刑事科学技术(文件检验技术)913文件检验《文件检验学》,黄建同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08刑事科学技术(痕迹检验技术)914痕迹检验《痕迹检验教程》,罗亚平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09刑事科学技术(刑事图像技术)915刑事图像技术《刑事图像技术教程》,杨玉柱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030109国际法学01国际公法916国际公法《国际法学》,高智华、于泓主编,工商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030301社会学01犯罪社会学917犯罪社会学《犯罪社会学》,吴鹏森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1公安政策研究918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李侃主编,中华书局,第四版030505思想政治教育01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919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陈万柏、张耀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02公安文化920文化学与公安学理论基础《文化学教程》,陈建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公安学理论基础理论教程》,本书编写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第一版035101法律(非法学) --------921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刘万奇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035102法律(法学)--------035300警务01刑事侦查909刑事侦查学《刑事侦查学》(修订本),孟宪文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02治安管理922治安管理学《治安管理学概论》(修订本),熊一新、李健和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03网络保卫执法技术923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概论(第二版)》,牛少彰、崔宝江、李剑编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040203应用心理学01警察心理学924心理统计学《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张敏强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02犯罪心理及测试研究925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学》,李玫瑾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犯罪心理学》,罗大华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01信息安全及计算机犯罪侦查923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概论(第二版)》,牛少彰、崔宝江、李剑编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02公安信息系统与指挥决策926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系统概论》,萨师煊、王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083700安全科学与工程01安全防范工程929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三版02安全防范工程(安全检测及管理工程)08230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01智能交通管理927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管理与控制》,吴兵等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第三版0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1交通管理与控制928道路交通管理学《新编道路交通管理学》,路峰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02道路交通安全085224安全科学与工程---------929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三版100105法医学01法医病理学931法医学《法医学》,王保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三版02法医遗传学932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周爱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医学遗传学教程》,赵刚、彭惠民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一版110506军事教育训练学01警察体能与警务实战技能训练933警察体育《警察体育》,宋万年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02警务战术训练934警务战术训练《查缉技能与战术训练教程》,谢林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20401行政管理01公安管理学935公安管理学《公安管理学》,杨建和、张光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02公安管理学(公安人力资源管理)936公安人力资源管理《警察人力资源管理教程》(修订版),张惠文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03公安管理学(比较警察研究)937公安学基础理论《公安学基础理论教程》,本书编写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第一版04治安学(治安管理)922治安管理学《治安管理学概论》(修订本),熊一新、李健和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05治安学(安全管理)938公共安全危机管理《公共安全危机管理》,郭太生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06治安学(涉外警务)939涉外警务《涉外警务》,向党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07公安情报学(情报分析)940情报分析《情报主导警务》,(英)杰瑞•莱特克里菲著,崔嵩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03月;《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与政府决策》苏新宁等著,科学出版社,2008年7月125200公共管理941管理理论综合《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等3人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五版。

公安大学研究生参考书目

公安大学研究生参考书目

06治安学(涉外警务)
937
涉外警务
《涉外警务》,向党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07公安情报学(情报分析)
938
情报分析
《情报主导警务》,(英)杰瑞?莱特克里菲 著,崔嵩 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03月;《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与政府决策》苏新宁 等著,科学出版社,2008年7月
《刑事证据学》,崔敏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02行政诉讼法学
908
行政诉讼法学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姜明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03侦查学
909
刑事侦查学
《刑事侦查学》(修订本),孟宪文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刑事诉讼法教程》,崔敏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035102
法律硕士(法学)
035300
警务硕士
01刑事侦查
909
刑事侦查学
《刑事侦查学》(修订本),孟宪文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02治安管理
921
治安管理学
08刑事科学技术(痕迹检验技术)
914
痕迹检验
《痕迹检验教程》,罗亚平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09刑事科学技术(刑事图像技术)
915
刑事图像技术
《刑事图像技术教程》,杨玉柱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030109
国际法学 法医ຫໍສະໝຸດ 01法医病理学 929
法医学
《法医学》,王保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三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 杀人案件侦查
第一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案件概述
一、概念 杀人案件,是指犯罪行为人凭借一定的物 质和能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犯罪案件。
二、死亡类型 非犯罪行为引起的死亡:自然死亡、 意外事故和自杀身亡 犯罪行为引起的死亡:他杀
三、杀人案件的分类
(一)杀人动机和目的不同 政治性杀人 私仇报复杀人 奸情杀人 强奸杀人 婚恋 、家庭纠纷杀人 图财杀人 其他动机杀人:练胆、转椅视线、杀人灭 口、甩包袱、封建迷信等
犯罪行为人通常会实施一系列的反侦查行 为,大体包括: 销毁犯罪痕迹、物证动员、收买或者威胁、 迫使知情人向侦查人员提供伪证; 与同案犯罪嫌疑人订立攻守同盟; 通过各种渠道,千方百计地刺探公安机关 侦查工作的进展情况等。
第二节 杀人案件的案情分析
查明死因,判明事件性质。 由于杀人案件大多有现场可查,所以 杀人案件的侦查最初大多从现场勘查 开始。通过实地勘验、调查访问、检 验尸体,可以为查明死因、认定事件 性质提供依据。
查明死因的方法具体如下:
(一)通过尸体检验进行判断; (二)通过分析现场环境,来确定死亡的 性质; (三)通过分析杀人工具的种类、来源及 尸体与杀人工具的位臵关系来确定死亡的 性质; (四)通过调查了解死者有无自杀动机来 确定死亡的性质; (五)通过死者的遗书来确定死亡的性质。
一、分析、判断杀人时间
(五)尸体是否被发现 根据受理案件时尸体是否被发现,可 分为已发现尸体案件和未发现尸体案 件(也有人称为无尸体案件、失踪人案 件)。
四、杀人案件的特点 (一)多有与杀人犯罪相联系的特定预 谋过程 犯罪预谋的内容包括: 杀人手段的选择及犯罪工具的准备, 了解和掌握实施杀人行为必备的知识 和技能, 选择杀人地点和杀人时机, 选择靠近被害人的方式、方法, 排除实施杀人行为的障碍,等等。
5、被害人身上粘附有、或者尸体所在现场 散落有与该现场物质属性不同的异常附着 物; 6、被害人有被奸迹象,在尸体所在现场没 有相应的躺、卧、印、压痕迹; 7、来去现场的足迹十分明显,但无被害人 的足迹,或者死者脚底没有沾附现场附近 地面的粉尘与泥土。
三、分析、判断作案人的人数
1、通过调查访问,从知情群众中了解情 况,进行判断; 2、通过犯罪嫌疑人遗留有现场的足迹种 类及其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3、通过手印、指印种类判别犯罪人数; 4、通过现场有关物品的陈设和分布情况 进行分析判断;
(五)大多有尸体可供检验 有尸体可供检验,这是杀人案件在后 果上的特殊之处。尸体检验对于判明 事件性质和分析、判断案情,查找和 证实犯罪嫌疑人等,都具有广泛的意 义。
(六)犯罪行为人在作案后心理活动剧烈, 反常表现相对突出 “杀人偿命”这一朴素的法律观念自古 以来就在我国民间具有广泛、深刻的影 响,因而绝大多数杀人行为人深知,自 己一旦被公安机关抓获,便难以逃脱受 到严厉惩处的下场,为此,其在实施犯 罪之后不可避免地要承受沉重的心理负 担,经历剧烈的心理活动过程。尤其在 犯罪行为人与被害人具有矛盾冲突的情 况下,这一特点更为突出。
(二)尸体是否完整
全尸案件 碎尸案件 白骨案件 灭尸案件
(三)杀人手段、工具不同 根据犯罪行为人杀人的手段和所凭借 的犯罪工具的不同情况,可分为枪杀、 锐器杀人、钝器杀人、投放危险物质 杀人、爆炸杀人、放火杀人、电击杀 人、驾车杀人、徒手杀人等。
(四)死者身份是否明了 根据受理案件时死者的身份是否明了, 可分为死者身份明确的案件和死者身 份不明的案件(即通常所说的无名尸体 案件)。
(四)现场上可供提取的物证和反映出的 线索较多 在具体实施杀人行为阶段,双方可能 伴随有生死搏斗;杀人之后,一些犯 罪行为人还要对现场加以伪装。同时, 有些杀人案件还兼有其他犯罪行为, 如强奸、劫财、放火等。总之,现场 上可供提取的物证较多。这些物证及 整个现场现象、现场环境,能够反映 出各种各样的侦查线索。
四、分析推断杀人工具和作案方法
对凶器的研究,可以确定其属何人所有, 使用凶器的人属何种职业,以循线查找犯 罪嫌疑人。 如果凶器是就地取用的,则可以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出杀人的过程,甚至可以反映出 凶手与被害人的关系及杀人的动机; 如果现场上没有留下凶器,那么,则可根 据尸体伤痕的形状、大小、创角、创缘、 创壁、创底的特征以及骨质、毛发和衣服 的损伤特征等,来判断凶器的种类、形状、 大小等。
1、根据尸体现象进行判断; 2、根据现场痕迹的形成时间同一些自然现 象的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推断; 3、根据现场物品状态进行推断; 4、现场物品上记载的时间进行推断; 5、根据知情人提供的情况进行推断; 6、判断死亡时间。
二、发现尸体的地点是否主体现场
1、尸体为碎尸块或被装在包裹里,而现场没 有碎尸痕迹,或现场为繁华场所,不具备杀人 碎尸条件; 2、通往发现尸体现场的路上有滴落血迹、拖 拉尸体痕迹或留有移尸工具痕迹; 3、被害人尸体上有开放性伤口,而尸体附近 没有出现应有血泊或大量流淌血迹、喷溅血迹; 4、被害人尸体上留有明显的挣扎、搏斗、抵 抗伤痕,但尸体所在场所并无搏斗痕迹;
5、从其他一些方面推断 例如,杀人移尸案件中,移尸的工具和移 尸方式,可反映出参与犯罪的人数; 从杀人方式和被害人的人数,也可以分析 出犯罪人数; 从尸体伤痕的种类以及现场所留的弹壳、 弹头的种类入手,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 分析、推断犯罪人数; 图财杀人的,还可结合赃物的体积、重量 及运赃方法,推断犯罪人数。
(二)犯罪行为具有致命的强度 犯罪行为人对杀人方式的选择,一般 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有 利于实现犯罪目的。二是有利于逃避 侦查和打击。三是自身的体力、技能 和占有工具的条件。四是犯罪的空间 环境和接近犯罪对象的方式。
(三)犯罪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大多存在 着既有的利害关系
大多数杀人案件,双方之间存在着一种既有 的利害关系或矛盾冲突。杀人案件的发生, 正是这种利害关系或矛盾冲突发展演变的结 果。 在现代社会里,随着图财杀人、精神病患者 杀人、变态人格杀人、性变态杀人案件所占 比重的增加,这一特点的普遍意义越来越小。 对一些杀人案件的侦查,如果过分依赖因果 关系的排查,就可能使侦查陷入僵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