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2017年最新高考语文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2017年最新高考语文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2017年最新高考语文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2017年最新高考语文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第Ⅰ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坝上的雪有时候下得很认真,有时候又猛烈得忘忽所以。

积雪很深,能(没/漫)了行人的膝盖。

雪花由无数冰晶构成,什么颜色的光照在上面,就是什么颜色的反射光。

结满雾淞的树林,随着太阳的升起、落下,(变幻/变换)出五彩纷呈的景致。

晨间,阳光映照在落叶松上,光线的反射作用就让树林披上一层绛红。

随着太阳的升高,光线的色温也跟着变化,树梢的颜色也渐渐变成淡黄,最后(呈现/显示)出晶莹剔透的雪白。

傍晚___________________,直至天际最后一缕暮光消失。

光线让人们享受着一场梦幻般的视觉盛宴,如同置身童话的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

谁言冬日的荒原都是一片肃杀景象?1.文中下划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映照视觉盛宴B.绛红晶莹剔透C.雾凇忘忽所以D.置身肃杀景象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漫变幻显示B.没变幻呈现C.没变换显示D.漫变换呈现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广袤的雪原则被阳光染上一层浅浅的橙红以至于沉醉其中而不愿醒来B.阳光则把广袤的雪原染上一层浅浅的橙红沉醉其中的人们不愿再醒来C.广袤的雪原则被阳光染上一层浅浅的橙红沉醉其中的人们不愿再醒来D.阳光则把广袤的雪原染上一层浅浅的橙红以至于沉醉其中而不愿醒来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读者阅读时只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这其实近于买椟还珠。

B.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C.这所大学的一些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传扬出去,准会被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的声誉。

D.歌咏比赛成绩公布后,小莉听到自己淘汰的消息,如醍醐灌顶,站在那里憋了半天。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前不久,一个职工在下夜班时被一辆高速行驶的大货车撞倒,然后就逃之夭夭。

宁波市2017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宁波市2017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宁波市2017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进化论在文明睡眼惺忪.(sōng)之际敲响晨钟,传统价值应.(yìng)声龟裂,因果报应验出新义,宗教的威严大受质疑,知识界也有人唾弃说教和生命卑微的欷歔,一心经营个人的技艺,遁迹自娱。

B.在诗人以先知自许、诗学篡.(ch uàn)夺宗教的意义上,写诗是一种渎.(dú)圣行为;而诗歌语言的暧昧性喻示着人的多重性和虚无缥缈,这样,写诗又成了备受限制的尘世灵魂的自我观照与救赎。

C.脚夫们挑的挑,掮.(qián)的掮,胡诌着乡间小调,吱吱喳喳地上了船,等着解缆起篙,有的嫌无聊,便去一边嗑.(kâ)瓜子,有的开了和尚赐的斋佛果盒,却拈出一柱香来,揣摩着个中的意思。

D.待更阑人静,许先生蹑手蹑脚地取来一沓.(dá)泛黄的信纸,尔后在窗前坐定,时而托腮冥想,时而捋.(luō)着两撇胡子,似有所得,却极少下笔,这样一直持续到晨光熹微,房外传来盥漱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 题。

[甲]值得注意的是,史铁生叙述这场灾难的语调,舒缓,深沉,从容,荡净了事发之初绝望的狂躁,充斥..着一派平和、静远的气象。

据此品味地坛的沧桑,殊无....之意。

[乙]四百多年的光阴里,地坛剥蚀了“浮..破落颓败之感,反添返璞归真夸”的琉璃,淡褪了“炫耀”的朱红,去除了所有不必要的外饰,呈现出朴拙而又凝重的本相。

[丙]而这也恰似史铁生那被命运锤击之后的生命形态,卸落了“最狂妄的年龄”的甲胄,“一个无措的灵魂,不期而...然.地走回到生命的起点”,“重新过问生命的意义。

”这样,有因有果的遭灾就褪去了浓浓的冤屈味,看似难以承受的灾难也不过是生命形态的另一种变化而已。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充斥 B.殊无 C.返璞归真 D.不期而然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 分)A.甲 B.乙 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我们对虚拟技术保持距离,不是因为我们刻意保守,以示另类,而是因为我们还在乎真假,也许虚拟技术可以另造真实,但我们无法欺骗自己的内心。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7 年高考模拟卷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风电属于绿色清洁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不能墨守成规,应该把握机遇,发挥我们 幅原辽阔、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电。

B .许多造诣远不能与他媲美的人早已声名雀起,他却仍然不急不躁,保持着艺术家应有的淡泊 与执着,相信自己终究会跻身真正的大师行列。

C .为了抑制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快速膨胀,某市实施限牌新政,规定参与摇号竞价的申请人必须 持有驾照,这一门槛绊住了 7 万多人。

D •活根吸水与花茎泡水养出来的花,乍看似无二致,但一段时间后命运迥异:一个让你忍不住 精心浇灌,另一个新鲜过后被弃若蔽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连那些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博士都被赶出华尔街,到地铁卖热狗去 了,何况.他这个半路出家的?B •在外打拼数十年后,他回到家乡,用省吃俭用的结余..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为发展当地的教 育事业奉献了圈圈爱心。

C .长期以来,杀虫剂、除草剂、增效剂等各种农药所导致的污染,严重侵害着与农业、农村、 农民息息相关. 的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

D .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 的今天,百名青年在某市首届成人礼活动中,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 额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 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

B .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 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C .工作之余,大家闲谈话题脱不开子女教育、住房大小、职务升迁,也照样脱不开为饭菜咸淡、 暖气冷热、物价高低吐槽发声。

D .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 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真题汇总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真题汇总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真题汇总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颤栗(zhàn) 精悍(hàn) 订正(dīng) 恬不知耻(tián )B.折本(shé) 椽笔(yuán) 微漠(mò) 图穷匕见(bǐ )C.祈祷(qí) 间或(jiàn) 爪牙(zhuǎ) 游目骋怀(chěng )D.抱厦(shà) 蹩脚(bié) 乘机(chéng) 马嵬之变(wéi)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坚苦扫瞄丢三拉四群贤必至B.部署跻身顶顶大名不可思义C.赋与侪辈五味具全歪风邪气D.浑号告罄余勇可贾迭宕起伏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国家跨入改革发展新时期的大背景下,基层青年在想什么、做什么,他们有什么样的期盼与梦想?为此,本报自今日起推出“我的2013”栏目,讲述他们的故事。

B.一旦“玉兔”进入休眠,将会断绝与地面的一切联系。

“对唤醒再担心也没用,因为地面无能为力,只有‘玉兔’自主苏醒了,才能恢复和地面的联系”,29岁的嫦娥三号巡视器主管设计师薛博说。

C.已退出北约自主招生联盟的复旦大学公布了该校《2014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暨“望道计划”体验营招生简章》(面向除苏、浙、沪外的全国其他地区)。

D.据调查,2013年农民工年人均粮食需求比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分别高119.14和51.04公斤,人均日消费粮食增加20%;动态预测显示,到2030年,中国至少有2亿农民移入城镇,粮食供求矛盾将日益加剧。

4.下列句子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环保部要求各地加大空气质量信息发布力度,主动回应公众需求,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尽可能降低空气污染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

B.南方电网攻克了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控制保护这一世界难题,成为世界第一个完全掌握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成套设备设计、调试、试验和运行全系列核心技术的企业。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读书人要“为天地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每个家长让孩子读书的时候都希望孩子有出息,在中国人看来,最大的出息莫过于治国平天下。

但是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绝大部分人所做的、能做的都和当年自己所想的有很大距离。

为什么现代的抑郁症这么多而传统的中国人抑郁症没有这么多呢?就是靠着八个字:“儒道兼综,显隐皆可”。

儒道两家互相补充,天下有道则显,处逆境则隐。

中华传统文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是佛教。

佛教进入中国有2000年,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之大超过许多人的认识,如果从我们现存的汉语当中去掉佛教传来的语言,我们恐怕就不能说话了。

为什么?很多都是佛教中传来的词。

比如我们常常说的“世界”这个词就是佛教词汇,其他如“实际”“相对”“绝对”“因果”“究竟”“导师”“功课”“作业”……包括很多成语:“头头是道”“心心相印”……都来自佛教经典。

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国古代雕塑,从敦煌、云岗、龙门,到乐山大佛,大部分来自佛教,如果不讲佛教雕塑的话,中国几乎就无法撰写雕塑史。

儒、释、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三根柱子”,“两层楼”上面一层的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精英文化,包括孔、孟、老庄,唐诗、宋词、元曲……其共同载体是汉字,是借汉字传承的中华文化。

一提传统文化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些,但是很多人常常忽略了楼下还有一层。

这个底层不是低下的意思,其广大,其高远,其丰富,其精彩,都超出许多人的想象。

这部分文化的载体是语言,即主要由口头传承的文化,其特点就是口口相传,与以文字为载体的精英文化不同,包括传统戏剧,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手工技艺,民俗、节日等等都是。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而言,是“根与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DNA,是我们民族的标识和符号。

我曾经在一个大学讲课的时候请学生们设想一下:在传统社会,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子弟,不识字,甚至只有一个乳名,他是传统社会中几亿人中的一个。

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带答案

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带答案

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祛寒(qū) 晃眼(huǎng) 电饭煲(bāo) 如鲠在喉(gěng)B、面糊(hù) 腈纶(qíng) 擂战鼓(léi) 休戚相关(qī)C、肉脯(fǔ ) 猥亵(wěi ) 拗不过(niù) 抛头露面(lòu)D、弓弦(xián) 挫折(cuò ) 潜意识(qiǎn) 稂莠不齐(láng)2、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撤销焕散前倨后恭开源节流B、诡秘厮杀毋庸置疑变本加利C、蝉联渲泄节外生枝趑趄不前D、蕴藉湮没不落言筌额手称庆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天津市政府在宣布实行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以及实施机动车限行交通管理措施后,购买汽车的天津市民就像买稀罕水果一样排起了长龙。

B、“井居者”的生存困境,是对城市管理者的考题:如何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的生存条件,能否改善“ 蚁族”“蜗居”乃至“井居”人群的基本生活。

C、“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后,新生人口必然会增长,一方面将改变“4-2-1”的家庭结构,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劳动力资源,减轻适龄劳动人口赡养老年人的负担。

D、适度限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引导外来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有利于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理智选择,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4、下面选项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作为公司的一名新员工,我很荣幸能莅临这个颁奖舞台。

得知自己获奖,既意外又惊喜,心潮澎湃,过去一年的工作场景又浮现在眼前。

B.文学社的成立得到了专家的鼎力支持,王蒙、贾平凹等知名作家忝列其间。

C.本公司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咨询投资问题。

我们将不吝赐教,将以最优惠的价格给予您最优质的服务。

D.师德如山,让人仰止;师恩如海,难以为报。

2017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7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7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推荐文章广东成人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热度:广东省高考语文试卷热度:2017广东语文高考试卷热度: 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2017高考语文试卷附详细答案热度: 2017高考语文模拟题及答案热度:2017高考语文的备考除了需要多看书以外,还需要多做模拟试题。

接下来,店铺为你分享2017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2017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审美文化的相对独立是现代性进程的结果。

如果说古代文化是由宗教——形而上学整合一体的表意象征体系的话,现代文化则是这一体系解体和不断分化的结果。

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认为现代性进程是一个理性化的过程,它的首要特征是“去魅”,即祛除宗教——形而上学的神魅,将文化的基础还原到理性上来。

所谓文化现代性就体现为文化的理性化,而文化的理性化又体现为大一统的古代文化合理地分化为“科学、道德与艺术”的三大领域。

现代理性为科学、道德和艺术确立了相对独立的原则与逻辑,从而使以艺术为核心的审美领域成为自主、自律的领域。

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这样描画了审美领域独立的历史:“粗略地说,在现代艺术的发展史中可以总结出一条不断前进的独立化的线路。

首先是在文艺复兴中形成了那种完全属于美的范畴的研究对象。

在18世纪的进程中,文学、美术和音乐被体制化,成了脱离宗教与宫廷生活的行为范围。

最终在19世纪中期也产生了一种唯美的艺术观,它已经指导着艺术家们按照‘为艺术而艺术’的意识来生产作品。

这样,审美特性才得以成为坚实的信念。

”现代审美文化不仅逐渐摆脱了对宗教、政治和道德的依附,它还试图取代宗教而成为现代社会精神救世的角色。

自文艺复兴以来,尤其是自启蒙运动以来,__信仰面临全面的危机,宗教神本主义不再是社会的精神基础,以“人性”信赖为核心的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成为普遍的意识形态。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在另外一个文档)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在另外一个文档)

第Ⅰ卷 阅读题(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官德在现代社会是一种主体性道德,具体表现为官德的主导性、示范性和高层次性,这 意味着官员是社会道德活动中的中坚力量和“领头羊”。道德的主体是现实的人,而人又是 处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实践着的人。在道德生活中,道德活动的主体是多层次的,根据其不 同层面可以分为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 个体主体, 即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道德实践活动的 个人,它是社会道德活动主体的基本单元。群体主体,即为着共同的利益和目标而协同从事 道德实践活动的人的各种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小到家庭、班组、各种社会团体,大到民族、 政党和国家。 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在道德活动中所处的地位也不尽相同。 个体主体一般处于 个别或部分的地位,而群体主体则是处于一般或整体的地位。同时,就个体主体而言,越是 对社会起作用大的人, 其道德要求就越高。 就群体主体而言, 它是由若干个体主体所组成的, 也因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同,其主体性也不同,道德要求也不同。无论从个体主体,还是 群体主体而言,官员都是一个社会的道德主体。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正因为官员的这种决定作用,社会和人 民才赋予他们以道德上的极高期望, 官德在社会生活中尤其是道德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 处于社会领导地位、 担负不同领域和不同社会层面领导职务的领导干部的道德取向直接 显示着社会的道德导向。 官德建设取得的成效, 具有社会道德建设其他内容均不可能具有的 强烈示范效应。 另外,官德在本质上是一种政治道德,而政治道德始终处于社会道德的核心地位。在中 国传统道德中,政治和道德是融为一体的,表现出明显的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特征。 伦理政治化就是通过把伦理所产生的一切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与政治联系起来, 扩大和加强 伦理的政治功能,来保证封建政治制度能够在一系列伦理原则的规范和调节下有序地运行; 政治伦理化则是把封建统治的政治目的、政治权力、政治秩序等归结于伦理观念,进而从伦 理的角度证明封建政治制度的合理性。 难怪一些思想家把德治、 政德看作是国家兴亡的重大 问题。早在《尚书》中,就提出了“德惟治,否德乱”的主张,即为政以德则治,不以德则 乱。孔子也强调:“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汉代大思想家董仲舒再三 说:“以德为国者,甘于饴蜜,固于胶漆。”这种思想传统一直延续到近代,孙中山先生就 明确指出:“有了很好的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但道德对国家政治的重要作用,要靠 人去实践,政德要靠为政者去实践,因此,官德是关系国家兴亡的大问题。 官德在现代社会日益凸显出公共性特征, 这是由政治生活公共性的本质决定的。 作为政 治生活主体的官员,其政治美德建构与实施无疑是与法治分不开的。 (摘编自《官德在法治化时代的独特价值》) 语文试卷 A 第 1页(共 8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淄博五中2017届高三10月份第一次质检试题高三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真谛取缔孝悌瓜熟蒂落有的放矢B. 包庇奴婢媲美筚路蓝缕刚愎自用C. 驿站后裔臆断神采奕奕自怨自艾D. 嗜好对峙吞噬恃才傲物舐犊情深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彷徨愁怨寂寥静默凄婉惆伥B. 寒暄精捍曲意逢迎各行其事C. 睿智禀赋重蹈覆辙趋善避恶D. 辩难商榷典藉满架山清水秀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爸爸工资不高,妈妈没有稳定的工作,生活拮据,但他们兄弟二人都很懂事,让枣推...梨.,关系融洽,很受邻居们喜爱。

B. 他潜心于文字学研究,身居书斋十多年,焚膏继晷....,颇下了一番“头悬梁锥刺股”的功夫,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C. 小李考虑问题总是出于公心,勇担责任,从不患得患失....,所以在这个有着十年奋斗历程的团队中威望很高。

D. 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学习就怕‘认真’二字。

”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B. 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

人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C. 蝴蝶纵有千般不是,还是有一桩长处:不做室中物!飞,则飞于野;舞,则舞于田。

D. “血战长空”以独特视角关注抗战时期中国空军的真实历史,剧中主要角色均有历史原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近几年,食品药品在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被媒体接连曝光,不同的职能部门各管一段的监管模式也因此受到了社会的质疑。

B.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北京永定河西岸盛大开幕,对于513公顷的园博园,为了方便游客,专门开设了电瓶车专线。

C.据世界黄金协会分析,2013年春节前后中国黄金需求高涨的原因,主要在于消费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致。

D.日前,交通管理部门就媒体对酒驾事故的连续报道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

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微博粉丝”的兴起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受“粉丝”自身心理因素的驱动。

美国社会学家卡茨认为: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要。

“微博粉丝”的出现也是源于这个群体的特定需求。

“微博粉丝”对于名人的关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粉丝”相类似,是为了追逐体育明星、影视明星和媒体人物等偶像。

偶像的身上体现了大众的梦想,并且为大众建构了生活的幻象。

“粉丝”通过微博通信进行信息沟通,不再单纯通过大众传媒来获取名人信息,而是通过类似直接的接触途径为自身带来直接的媒介体验,甚至于对自己产生认同。

所以,“粉丝”关注微博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满足情感的自我需求,并在名人偶像的形象中找到自我认同。

劳伦斯·克罗斯伯格曾撰文指出:“‘粉丝’对于某些实践与文本的投入使得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情感生活获得某种程度的支配权,这又进一步使他们对新的意义形式、快感及身份进行情感投入以应对新的痛苦、悲观主义、挫败感、异化恐惧及厌倦。

”换句话说,“粉丝”对偶像“评论”,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身我实现。

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虽然不像其他“粉丝”那样狂热,但也是为了满足自身对信息的需求而成为“粉丝”的,我国几个门户网站微博开通以来,吸引了很多官方机构的入驻,这些微博上的信息无疑为关注它们的“粉丝”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同时也为“粉丝”节省了购买此类信息的人力和财力。

而一些具有休闲娱乐特色的微博也为大众“粉丝”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传统的“粉丝”群体和社团要获得有关“粉丝”客体的信息,通常需由第三方提供,例如借助电视娱乐节目、广播和报纸的娱乐板块,或者是“粉丝”团能够接触到的明星的领导层提供的消息。

微博的产生无疑舍弃了第三方这一环节,“粉丝”只需通过关注名人微博,就可以即时接收明星发布的所有消息,甚至可以在明星微博下进行“评论”,这就给“粉丝”创造出一种与名人直接互动交流的错觉。

“粉丝”在这种错觉之下认为自己与名人多了一层社会关系,是熟悉的双方的彼此关注。

6.下列对“微博粉丝”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微博粉丝”精通现代媒体技术,热衷于使用微博、关注微博,以此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

B.“微博粉丝”希望通过使用微博为自己获取名声和影响力,同时为大众建构生活的幻象。

C.“微博粉丝”通过关注明星偶像的微博,接收信息或发表评论,可以得到貌似直接交流的其实是建立在心理错觉之上的快感体验。

D.“微博粉丝”为应对自己遇到的痛、挫败、恐惧等,而把精力投入到微博上,为大众“粉丝”提供谈资。

7.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用微博以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求是“微博粉丝”存在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B.“微博粉丝”和传统“粉丝”都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在追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认同。

C.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对“粉丝”客体的态度,通常比专门追星的“微博粉丝”要冷静务实。

D.根据劳伦斯•克罗斯伯格的观点,“粉丝”对偶像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调控自我情感的作用。

8.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A.微博天在逐渐改变人们的信息传播与接受方式,它对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会产生一定影响。

B.与传统“粉丝”相比,“微博粉丝”为明星造势的手段和途径更为多样,他们的力量与作用也会日益受到明星的重视。

C.目前我国许多官方机构入驻著名门户网站,开通微博,表明官方已注意利用微博来扩大自身影响,促进社会信息及时发布。

D.“微博粉丝”到某明星的音乐新专辑发布会现场与明星面对面互动交流,有别于传统“粉丝”与偶像的交流方式。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

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

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

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

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

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

”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

”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

”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

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

”备从其计,故众遂强。

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

《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

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

(以上是裴松之为《三国志•诸葛亮传》所作的一条注文。

《三国志》,中华书局简体字版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国志》。

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

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

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

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

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

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

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

自就撰集,已垂期月。

写校始讫,谨封上呈。

(节选自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

《三国志》,中华书局简体字版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亮知荆州次.当受敌次:驻军B.乃投.毦而言曰投:扔掉C.将军自度.何如也度:估计D.则非亮先诣.备诣:谒见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涂有饿莩而.不知发B.我聊以.忘忧耳是以.区区不能废远C.乃.以上客礼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11.据《上<三国志注>表》所述,裴松之注《三国志》有四种情形,这条注文引用《魏略》主要属于下列中的哪一种:A.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

B.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

C.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

D.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

12.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B.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C.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D.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第Ⅱ卷 (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非无计乎?(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8分客从杜甫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

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③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注】①泉客珠:指珍珠。

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

②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

③箧笥: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