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传世名贴
中华十大传世书法名帖高清原图!

中华十大传世书法名帖高清原图!第一帖-东晋·王羲之家族《三希宝帖》三希宝帖是东晋书圣王羲之家族留给后世仅有的三件真迹(分别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是现存最为古老的法书真迹,为历代奉为无上至宝、法书鼻祖,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神品,分藏于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快雪时晴帖》,纵23cm;横14.8cm,行书四行,二十八字。
《快雪时晴帖》原本只是王羲之致朋友的尺牍(短信)。
在一场大雪之後,天晴的时刻,想起了远方的朋友,遂提笔写信问候。
缩略图局部图《中秋帖》草书,纸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传为晋王献之书手卷,纵27cm,横11.9cm。
此帖曾经宋代宣和、绍兴内府,明项元汴,清内府收藏。
民国时溥仪将其携出宫外,流散民间。
建国前和王珣《伯远帖》一起被典当于香港一家外国银行。
1951年底,典当期将满时,国外有人意图购获,周恩来总理闻讯,当即指示有关部门购回,入藏故宫博物院。
缩略图局部图《伯远帖》行书纸本,因首行有《伯远》二字,遂以帖名。
此帖为晋代真迹,王珣书,故列希珍之宝。
此帖行书,笔力遒劲,态致萧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王氏书风,是帖明末在新安吴新宇处,后归吴廷,曾刻入《馀清斋帖》,至清代时归入内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缩略图局部图第二帖---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
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
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今天所谓的《兰亭序》,除了几种唐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极为珍贵。
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要数《宋拓定武兰亭序》。
不管是摹本,还是拓本,都对研究王羲之有相当的说服力,同时又是研究历代书法的极其珍贵的资料。
缩略图局部图第3帖唐.欧阳询-《仲尼梦奠帖》,本帖无款印,纸本25.5×33.6CM,七十八字,书法笔力苍劲古茂。
曾入南宋内府收藏,钤有南宋"御府法书"朱文印记两方,"绍""兴"朱文连珠印记,后经南宋贾似道,元郭天锡、乔篑成,明杨士奇、项元汴,清高士奇、清内府等递藏。
中国十大传世国宝级名帖

中国十大传世国宝级名帖•“中国十大传世名帖”指:《三希宝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帖》、欧阳询《仲尼梦奠帖》、怀素《自叙帖》、米芾《蜀素帖》、宋徽宗《草书千字文》、赵孟頫《前后赤壁赋》、祝允明《草书古诗帖》。
••名帖之冠:《三希宝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三希宝帖是现存最为古老的法书真迹,为历代奉为无上至宝、法书鼻祖,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神品。
公元1746年,乾隆帝得到《伯远帖》后,将其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并藏于养心殿,合称为“三希宝帖”,并御书“三希堂”匾额。
《三希宝帖》是现存最早的晋人法书真迹,被历代学书之人奉为圭臬。
《三希宝帖》现分藏于两岸故宫博物院内,且分别为两院“十大国宝”之首。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快雪时晴帖》是“书圣”王羲之当今存世的唯一书法精品真迹。
纵23cm;横14.8cm,行书四行,二十八字。
《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人的问候。
•不少人认为《快雪时晴帖》仅次于他所书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又一件行书代表作。
赵孟俯、刘赓、护都沓儿、刘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吴廷、梁诗正等人的跋语中都表示惊羡和赞叹。
乾隆一生酷爱书法,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
他对《快雪时晴帖》极为珍爱,他在帖前写了“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八个小字,“神乎其技”四个大字。
又说:“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全书二十八字,字字珠玑,誉为“二十八骊珠”。
乾隆十二年又精选内府所藏魏晋唐宋元明书家134家真迹,包括三希在内,摹勒上石,命名《三希堂法帖》。
在西苑的北海建“阅古楼”,把上述刻石嵌在楼内墙上,拓本流传以示临池之模范。
•根据此帖附页的诸多题跋款识、收藏印章以及有关书籍录载,《快雪时晴帖》曾经宋宣和内府,宋时入米芾“宝晋斋”,元代又入御府,上有赵孟俯题跋。
十大传世名帖 [图片]
![十大传世名帖 [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12d3efe8e009581b6bd9eb92.png)
十大传世名帖 [图片]
第一名《三希宝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
第二名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
第三名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
第四名天下第三行书:苏轼《黄州寒食帖》
第五名中华第一楷书:欧阳询《仲尼梦奠帖》
第六名中华第一草书:怀素《自叙帖》
第七名中华第一美帖:米芾《蜀素帖》
第八名天下一人绝世墨宝: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
第九名元代书法宗师楷书奇珍:元代书法宗师楷书奇珍赵孟頫《前后赤壁赋》
第十名明代奇才草书绝品:明代奇才草书绝品祝允明《草书诗帖》。
中华十大传世名帖

中华十大传世名帖“笔歌墨舞体和风骚之意,阴卷阳舒本乎天地之心”书法,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字艺术,古老悠久而生机勃勃。
只有含蓄隽永、机敏睿智的炎黄子孙,才能将这独具特色的方块字演绎得如此风姿俊秀。
书法最能体现出个人休养、个性魅力和时代精神。
十卷中华至宝千年心路历程,十卷个性鲜明的书法名帖,记录着中国人上下五千年的心路历程。
中国传世书法名帖,千百年来几经沧桑流转有序。
通过那些各具特色的名字题跋和历代印记,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它们极富传奇的身世与经历。
这些历史的收藏家、鉴赏家留下的迹痕,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和作品本身融为一体。
一、东晋.王羲之家族《三希宝帖》三希宝帖是东晋书圣王羲之家族留给后世仅有的三件真迹(分别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是现存最为古老的法书真迹,为历代奉为无上至宝、法书鼻祖,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神品,分藏于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为使分离一个世纪之久的《三希宝帖》再度团圆,两岸故宫博物院历数载、斥巨资,以两岸院藏真迹为底本,以特种真丝为复制材料,以锦缎、碧玉、进口高档红木等为装帧材料,原汁原味再现昔日国宝神韵,打造当今最具纪念意义、最具收藏价值、最具升值空间的文物艺术品。
每件产品均附《绝版收藏证书》及《装裱材质证书》和《书画盒材质证书》,以助鉴藏。
二、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
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
《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
作者的气度、风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
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今天所谓的《兰亭序》,除了几种唐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极为珍贵。
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要数《宋拓定武兰亭序》。
不管是摹本,还是拓本,都对研究王羲之有相当的说服力,同时又是研究历代书法的极其珍贵的资料。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
中国最经典十大字帖

中国最经典十大字帖介绍字帖是中国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练习书法技巧的工具,也是艺术的表现形式。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涌现出了许多经典的字帖作品。
本文将介绍中国最经典的十大字帖,探讨它们的特点和影响。
一级标题1:王羲之《兰亭集序》《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史上最有名的字帖之一,由东晋时期的书法家王羲之所书。
这部字帖不仅继承了古代篆刻的传统,还展现了王羲之独特的风格。
它以流畅自然的笔画、端庄典雅的布局和精湛的技巧著称,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二级标题1:特点•笔画流畅自如,意境深远。
•布局高度严谨,字体端庄典雅。
•用笔精炼,技巧高超。
二级标题2:影响《兰亭集序》不仅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它被广泛用于教学、研究和收藏,并且被当作中国书法艺术的典范之一。
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巧,为后世书法家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灵感。
一级标题2:米芾《石鼓文》《石鼓文》是北宋时期书法家米芾所书的字帖,以其古朴雄浑的风格而闻名。
这部字帖以北魏时期的碑刻为基础,塑造了磅礴壮丽的艺术形象。
二级标题1:特点•字体古朴雄浑,有一种磅礴壮丽的气势。
•笔画粗犷有力,给人一种奔放豪迈之感。
•布局庄重厚重,给人一种沉稳肃穆之感。
二级标题2:影响《石鼓文》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的独特风格和精湛技巧,成为后世书法家学习的范本。
同时,其古朴雄浑的艺术形象也影响了后世书法作品的创作。
一级标题3:颜真卿《颜勤礼碑》《颜勤礼碑》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书的字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涵而著称。
它是颜真卿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二级标题1:特点•字体丰满圆润,具有一种浑厚磅礴之感。
•笔画饱满而充实,给人一种沉稳肃穆之感。
•布局严谨而有序,给人一种庄重威严之感。
二级标题2:影响《颜勤礼碑》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巧,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被广泛用于教学和研究,并且被誉为中国书法艺术中的瑰宝。
中国十大传世国宝名帖

唐太宗得书法珍品《兰亭序》过程
• 皇帝大人龙颜大阅,提升萧翼做了员外郎。 对于丢了宝贝的辩才和尚,他装着心胸宽 大的样子,赦免了欺君之罪,额外赏赐了 绸缎三千匹,稻谷三千石。没了命根子, 要一堆钱有什么用?过了一年多,老和尚 就气死了。 虽说手段不厚道,但毕竟得到 了自己的心爱之物,唐太宗心中的喜悦早 已淹没了愧疚。剩下的生命里,他一直占 有着《兰亭序》,死后又下诏带进自己的 棺材里。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温韬掘开了
唐太宗得书法珍品《兰亭序》过程
• 辩才看了看,得意扬扬地告诉他,真迹是 真迹,可惜不是王羲之最好的作品,我有 《兰亭序》,你有吗?看到鱼上钩了,萧 翼故意装出不信的样子,说什么此帖历经 二百年,说不定是赝品。辩才火了,让他 明天来看。 第二天,萧翼按时赴约,辩才 蠢老头子当着他的面从房梁上取下铁匣子, 拿出《兰亭序》给萧翼过过眼。萧翼记下 了藏帖的位置,趁某天辩才离开的机会, 骗看门的小和尚说辩才忘了带净巾,让自
唐太宗得书法珍品《兰亭序》过程
• 原来如此,原来唐太宗竟是这样的人。人 有多面,千古一帝也自是不能例外。但唐 太宗有作贼的一面实出意外,不能不令人 惊讶。如果韩小博先生所本的阎立本的 《萧翼取兰亭图》是真实的话,那么,李 世民先生,作为一向的皇帝先进模范代表, 就别怪我们对您的尊崇大打折扣了。阎立 本是唐贞观年间的刑部侍郎,所记应实录。
唐太宗得书法珍品《兰亭序》过程
• 《兰亭序》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 无论是文笔还是书法都达到了近乎完美的 境界,是一件集艺术性和视觉性于一体的 精品,无怪乎后人评价为“右军字体,古 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 以为师法”。据说王羲之写完之后,对自 己这件作品也是相当相当的满意,曾经反 复重写了好几遍,但总是达不到自己第一 次的水平。对此,他本人也不无感叹地说: “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
盘点中华十大传世名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盘点中华十大传世名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华十大传世名帖是中国书法艺术瑰宝的代表,记录了中国悠久历史中一些杰出的书法家的作品,无论是笔法、用纸、墨迹还是题字,都堪称经典之作。
这些名帖以其出色的艺术价值、独特的字体风格和传世收藏的价值,成为了世人所公认的艺术珍品。
这篇文章旨在盘点中华十大传世名帖,通过对每一张名帖的传世背景及其特点的介绍,展示中国书法的卓越成就和无穷魅力。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名帖,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千年前的文化遗产,更可以体验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本文中,我将依次介绍十张传世名帖,并探讨它们的背景故事、字体特点以及在书法史中的地位和贡献。
通过对这些名帖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书法家在不同时期所倡导的书法理念和技法,并从中感受到中国书法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韵味。
最后,本文将总结这些传世名帖的共同特点,探讨它们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意义和影响。
这些名帖不仅是书法艺术的典范,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名帖,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并在当代书法创作中汲取灵感,传承发展中华书法艺术的瑰宝。
1.2 文章结构一、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组织内容:1. 引言部分:对中华十大传世名帖的重要性进行概述,并介绍本篇文章的目的。
2. 正文部分:依次介绍中华十大传世名帖。
每个名帖的介绍包括背景介绍和名帖特点。
2.1 传世名帖1:介绍该传世名帖的历史背景、作者以及创作背景。
接着,详细描述该名帖的特点、题词、书法风格等相关内容。
2.2 传世名帖2:介绍该传世名帖的历史背景、作者以及创作背景。
接着,详细描述该名帖的特点、题词、书法风格等相关内容。
2.3 传世名帖3:介绍该传世名帖的历史背景、作者以及创作背景。
接着,详细描述该名帖的特点、题词、书法风格等相关内容。
2.4 传世名帖4:介绍该传世名帖的历史背景、作者以及创作背景。
接着,详细描述该名帖的特点、题词、书法风格等相关内容。
颜真卿十大书法字帖颜真卿最有名的书法颜真卿书法代表作盘点→MAIGOO生活榜

颜真卿十大书法字帖颜真卿最有名的书法颜真卿书法代表作盘点→MAIGOO生活榜1、《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书中华十大传世名帖颜氏三稿《祭侄文稿》,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帖本是颜真卿为自己的侄子写的一篇祭文草稿,纵28.2厘米,横72.3厘米,25行,共230字;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有着“天下行书第二”的美誉,同时也入选了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列。
【详细>>】2、《颜氏家庙碑》颜真卿晚年楷书代表作《颜氏家庙碑》是颜真卿晚年的楷书得意之作,与其早期的楷书相比更加浑厚大气,现收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为镇馆之宝。
此碑是颜真卿为其父颜惟贞刻立,碑文记述了颜氏家族及其仕宦经历、后裔仕途、治学经世的情况,四面碑文皆为楷书,由颜真卿撰文并书,碑额为李阳冰篆书“颜氏家庙之碑”6字,可谓书额并称、楷篆双绝。
【详细>>】3、《争座位帖》行书“双璧”颜氏三稿《争座位帖》为颜真卿致尚书右仆射、定襄郡王郭英乂的信函,是颜真卿行草书法的代表作,原迹已佚,刻石存西安碑林。
该帖原稿共七页,有夹行小注和勾改痕迹,短行不计共68行,全文计1193字,书法随意自如,挥洒有度,为历代书家所重,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并称行书“双璧”,又与《祭侄文稿》、《告伯父文稿》并称为“颜氏三稿”。
【详细>>】4、《颜勤礼碑》颜真卿晚年楷书代表作《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撰文并书写的神道碑,为颜真卿晚年楷书的代表作,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此碑四面刻字,现存三面,碑阳19行,碑阴20行,每行38字,碑侧有5行,每行37字,碑文追述颜氏祖辈功德,叙述后世子孙在唐王朝的业绩。
其用笔横细竖粗,藏头护尾,方圆并用;结体端庄大方,宽绰舒展,拙中见巧;气息浑厚雄强,生机郁勃,代表盛唐审美风尚。
【详细>>】5、《告伯父文稿》颜氏三稿《告伯父文稿》又称《祭伯父文稿》,是颜真卿行草书法的代表作,与《祭侄文稿》、《争座位帖》并称为“颜氏三稿”,原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十大传世名贴
中国十大传世名贴再现中国文字魅力
中国十大传世名帖分别是
东晋•王羲之家族《三希宝帖》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
唐•欧阳询《仲尼梦奠帖》
唐•颜真卿《祭侄文稿》
唐•怀素《自叙帖》
北宋•苏轼《黄州寒食帖》
北宋•米芾《蜀素帖》
北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
元•赵孟頫《前后赤壁赋》
书法艺术,演绎古老独特的民族文化,久胜不衰。
书法也是个人修养与时代精神的体现。
让我跟随怀素、米芾、王羲之、苏轼……走进书法世界,嗅着千年前的墨香,领略文字的飘逸俊奇。
承臻典藏网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邀您共赏水墨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