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育案例
幼儿园中班案例分析范例共三篇

幼儿园中班案例分析范例【篇一】一、案例背景小佳是个可爱、自尊心很强的小男孩,从小就不敢当众讲话,喜欢独自玩积木、看图画书,自己一个人感到高兴时才会露出可爱的笑容。
经过一个学期的幼儿园生活,他的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唯独怯场现象没有多大改变。
于是,我想尽办法创造机会让他在老师、小朋友面前表现。
比如,我常请他给小朋友发东西,也常让他带领小朋友玩游戏,鼓励他大胆说话。
可这些做法都没能收到成效,都到中班了,我真为他着急。
二、案例情况今天,幼儿园邀请摄影师来园拍照,我们班的拍摄内容是生活操作。
小佳最喜欢吃糖葫芦了,看他边串边时不时的露出开心的笑,我真想把这美好的镜头拍下来。
可当镜头对准小佳时,正高高兴兴串糖葫芦的他,突然显得很紧张,一点笑容也没了,我鼓励他抬起头来笑一笑,没想到他头低得更低了。
活动结束后,我想通过刚才的事情来培养小佳的自信心,于是我微笑地对他说:“老师知道小佳笑得很漂亮,你给小朋友们笑一个,好吗?”可他低着头,咬着自己的小嘴就是不笑。
我见鼓励不起效,急了,大声对他说:“今天你一定要在小朋友面前笑一下,不然老师就不喜欢你了!”看到我态度非常坚决,小佳有点儿难堪,乞求地望着我.我真不忍心再逼他,但想到他今后的发展,我还是狠狠心说:“不要紧张,笑一个。
”小佳见躲不过去只好很勉强地笑了一个。
我见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伴随着小佳的笑,一颗晶莹的泪珠从他的眼角悄然滑落,我的笑突然僵硬,心像被针刺了一样,痛了……三、案例分析小佳终于笑了,我见到的是一张带着泪花、委屈的笑脸。
他的心里是那样的无奈和伤心,这都是我强制要求他在小朋友面前笑一下的缘故,是迫与我对他的一种压力所作出的无可奈何、违心的行为。
当时,处于紧张状态下的小佳,并不愿意在大家面前展露他的笑容,但为了维持他在老师心目中的好形象,甚至说不想被老师批评、被小朋友们嘲笑,小佳只好勉强地笑了,可他的泪花真实地反映了他内心的不情愿、委屈。
作为老师,应当尊重幼儿、理解幼儿,本应该考虑到孩子自信心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案例5篇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案例5篇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案例5篇教案提供了每天每堂课的具体内容和组织安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估方法等。
下面给大家分享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欢迎阅读!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篇1活动目标:1、对表演《三只小猪》产生兴趣2、能进一步熟悉故事情节,掌握角色对话。
3、在游戏中明白做事不要图省力。
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听过该故事2、物质准备:小黑猪,小花猪,小白猪,猪妈妈,灰狼头饰及动物卡片;教学挂图一份。
指导要点:1、复习故事内容①结合背景图及动物卡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②通过提问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师:故事里有只个动物?他们分别是谁?发生了什么事?什么叫草房子?砖房子是用什么做成的?大灰狼从烟囱里爬进去,老大老二为什么要怕?围绕重点讨论:大灰狼撞草房、木房和砖房的不同结果?为什么?(巩固词:坚固)(帮助幼儿理解草房没有木房结实,木房没有砖房结实);你们觉得哪间房子最好?你们最喜欢哪只小猪?为什么?2、教师帮助幼儿一起回忆对话教师旁白讲述,同时帮助幼幼儿练习对话内容3、情景表演教师扮演大灰狼和猪妈妈,让幼儿分成三组分别扮演小黑猪,小白猪,小花猪。
另外教师旁白讲述引导幼儿练习对话,大胆表演。
4、请几个能力强的幼儿,上台表演。
5、结束活动,请幼儿回去回忆故事内容,为下次表演作准备。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篇2活动目标:学说绕口令,在游戏中练习发音"花、画、鼓、布、虎、补"。
通过教师快速、慢速的示范和图片的线索,记忆儿歌内容。
活动准备:图片若干、鼓的图片、布的图片、老虎的图片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幼儿倾听绕口令教师出示一张小花鼓的图片,问今天,我来说一个有关小花鼓的绕口令,你们一起听听说了些什么呢?教师:你们听见绕口令里说了什么呢?2、教师用图画和"+"间隔的方法呈现绕口令。
教师:你们说说自己听见了什么,我就记下什么哦。
教师:好像大家还没有听全呀,我们再来听一听吧!3、幼儿观察图片教师:黑板上哪些图是一样的?教师:图上有几个"鼓"啊?有几个"虎"呢?有几块"布"呢?教师:这些:"+"表示什么意思?4、图,边慢速念绕口令。
幼儿园中班案例分析【五篇】

【导语】认真观察、分析幼⼉在游戏中的⾏为,能够帮助教师认识幼⼉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等信息,进⽽采取⾏之有效的引导策略,帮助幼⼉解决问题、提升经验、获得进步。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好案例分析呢?今天为您推荐了幼⼉园中班案例分析【五篇】,欢迎⼤家的参考借鉴。
1.幼⼉园中班案例分析 [案例描述]今天的天⽓真不错,做完课间操,⽼师带领孩⼦们来到荷花池边,他们⾃由的观察着、兴奋的议论着,“⽼师,你看这⾥有好多⼩鱼,很⼩很⼩的。
”“快来看,我看到了⼀只⽔叮当。
”有不少孩⼦被吸引过来。
这时,⽼师听见⽑⽑在远处喊:“⽔蜗⽜,⽔蜗⽜,我发现了好多⽔蜗⽜。
”这回,⽼师也赶过来,因为她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蜗⽜,孩⼦们更是兴奋的围过来,⽼师趁机帮着孩⼦们从⽔⾥捞上来⼏只,孩⼦们呼啦⼀下围在了⼀起,有的⽤⼿碰⼀碰,有的⼲脆把他捉起来,看着孩⼦们“乱轰轰”的场⾯,教师并不⼲涉,⽽是以⽀持、欣赏的态度⿎励他们去草地上捉蜗⽜与⽔⾥的蜗⽜⽐⼀⽐。
在与蜗⽜的直接接触中,孩⼦们产⽣了许多问题“蜗⽜吃什么?”“为什么有的蜗⽜⽣活在⽔⾥,有的蜗⽜⽣活在⼟⾥?”“蜗⽜有没有脚?”“蜗⽜是益⾍还是害⾍?”幼⼉就这样对⼩⼩的蜗⽜产⽣了浓厚的兴趣。
这时,⽼师提议把蜗⽜带回教室把它放到玻璃瓶⾥养起来,这时,⽼师在教室的区⾓⾥提供了图书,卡⽚,并⿎励幼⼉投⼊到查找蜗⽜资料的活动中。
教师发现,⼤部分幼⼉对蜗⽜的外表和描述性的⽂字⽐较感兴趣。
同时,每个孩⼦的观察视⾓有所不同。
如何引导幼⼉更深⼊地探究⾃⼰感兴趣的问题呢?⽼师设置了⼀些问题:“为什么蜗⽜爬过的地⽅,会有⼀道⽩线?”“为什么我们⼀碰蜗⽜的⾓,蜗⽜就会缩到壳⾥。
”“蜗⽜是爬⾏动物吗?”幼⼉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蜗⽜产⽣了极⼤的兴趣。
另外,在这次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只注意观察蜗⽜的外形、动态,⽽没有想到深⼊研究蜗⽜的内部结构。
正巧,有⼀天,有个螃蟹死了,教师抓住了这个机会,就问幼⼉:“你们想看看蜗⽜肚⼦⾥是怎么样的吗?”幼⼉马上围了过来声⾳中充满了渴望。
幼儿园中班教师案例分析10篇

幼儿园中班教师案例分析10篇1. 案例一:李老师的情感教育方法李老师在中班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通过鼓励学生表达情感、培养合作精神和同理心,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情感发展和社交能力的提升。
2. 案例二:王老师的个性化教学策略王老师在中班教学中,采用个性化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差异,提供不同的研究任务和资源,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并激发他们的研究主动性。
3. 案例三:张老师的多元评估方法张老师在中班教学中,运用多种评估方法,如观察记录、个案分析和作品展示等,全面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发展特点,为有效指导学生提供了依据。
4. 案例四:刘老师的游戏教学法刘老师在中班教学中,灵活运用游戏教学法,将研究内容融入游戏活动中,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从而提高研究效果。
5. 案例五:陈老师的艺术教育实践陈老师在中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通过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发展水平。
6. 案例六:赵老师的沟通技巧赵老师在中班教学中,善于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倾听学生的需求和意见,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7. 案例七:吴老师的合作教学模式吴老师在中班教学中,倡导合作教学模式,在小组活动和合作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促进他们的个人与社会发展。
8. 案例八:秦老师的情景教学设计秦老师在中班教学中,精心设计情景教学,将研究内容与真实生活情境相结合,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应用知识,提高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9. 案例九:黄老师的家校合作模式黄老师在中班教学中,注重与家长的配合和沟通,通过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共同营造良好的研究环境。
10. 案例十:杨老师的教育创新实践杨老师在中班教学中,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实践,探索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积极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以上是10篇幼儿园中班教师案例分析,涵盖了情感教育、个性化教学、评估方法、游戏教学法、艺术教育、沟通技巧、合作教学、情景教学、家校合作和教育创新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方法。
幼儿园中班教学活动设计案例(7篇)

幼儿园中班教学活动设计案例(7篇)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快乐天地,这里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而且可以从小接触集体生活,以下是小编准备的幼儿园中班教学活动设计案例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幼儿园中班教学活动设计案例(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 、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
2 、认识各种灭火设备,牢记灭火方法。
3 、学会背诵《儿童防火歌》。
4 、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防火宣传墙报共同提高防火意识。
5、了解火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知道火灾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6、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
7、学生利用各种方法查阅、搜集消防安全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及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1、火灾的预防和危害。
2、灭火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防火安全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出示谜语,激趣导入红彤彤,一大蓬,见风它就逞凶狂,无嘴能吃天下物,单怕雨水不怕风。
(打一自然现象)师生开展猜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谜底:火)师导言:火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可是如果利用不好,它会将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毁于一旦。
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了解“消防安全知识”。
(二)新课内容1、火的好处(1)、人类是怎样学会用火的。
(两位学生分别汇报什么是自然火,原始人取火的方法。
)(2)、火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
(三位学生分别汇报火在食物、人身安全、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其他组同学补充。
(3)、师小结:是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要利用火,没有火,就没有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
但火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危害。
2、火灾的危害(1)、师出示一组数据:据统计,我国今年1至8月份全国共发生火灾89664起(指统计月,不含森林、草原、军队、矿井地下部分火灾,下同),死亡730人,受伤398人,直接财产损失8.7亿元(不含正在核定的央视新址园区火灾损失),与去年同期相比,四项数字分别下降6.2%、23.6 %、11.6%和26.7%。
幼儿园中班故事分享:生活点滴教育案例剖析

【幼儿园中班故事共享:生活点滴教育案例剖析】1.引言在幼儿园中,故事共享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体验和品德修养,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中班阶段,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能力正在不断发展,选择合适的教育案例进行剖析,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教育案例1:《小兔子找妈妈》在教育案例1中,教师通过讲述《小兔子找妈妈》这个故事,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家庭成员,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这个案例中,教师巧妙地利用故事情节,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找到了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增强了幼儿的家庭意识和情感交流能力。
这种教育案例不仅在情感体验上起到了积极作用,更让幼儿在认知和思维发展上得到了提升。
3.教育案例2:《小熊种树》教育案例2中,教师通过讲述《小熊种树》这个故事,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这个案例中,教师与幼儿一起观察自然和植物,引导幼儿思考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案例2也通过故事情节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了他们对未来的向往和期待。
4.教育案例的总结与回顾教育案例的共享和剖析,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通过故事情节,幼儿在参与讨论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体验和感知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提升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认知方面,故事情节也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思维素材,促进了他们的认知和智力发展。
5.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教育者,我深刻地理解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故事共享作为一种情感体验和认知发展的方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在选择故事和设计教育案例时,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发展阶段,注重生活中的点滴教育,引导他们从中感悟生活、认识自我,实现全面发展。
6.结语通过教育案例的剖析,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故事共享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幼儿中班安全教育教案15篇

幼儿中班安全教育教案15篇幼儿中班安全教育教案1教育目标:1、感受与小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
2、知道在家要如何注意安全。
3、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已知在家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且有安全教育的基础。
3、物质准备:拱形门、红绿色线、PPT、彩色图片、小房子,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1、导入:幼儿按照事先教师发给的入场券陆续进场寻找自己的位置。
2、活动主体:师:我们有两个妈妈,特别的苦恼,她们的孩子们太调皮了,希望小朋友们帮他们的孩子,告诉他们在家应该怎样做,小朋友们愿不愿意?(1)教师讲述游戏规则(两队各派出代表来参加比赛,只有答对了题目才能够继续进行游戏,对方队伍的人做裁判进行裁决)。
(2)双方首发队员入场,进行答题。
红队所遇题目:第一题:陌生人敲门怎么办?第二题:在家是否可以爬到高处?第二组队员替换。
第三题:碰煤气对与否?第四题:看见貌似好吃的.东西应不应该放到嘴里。
绿队所遇题目:第五题:碰不碰刀具?第六题:在家里是否能够独立洗澡或者碰触浴室东西。
第二组队员替换。
第七题:在家能否玩火?第八题:陌生人在家附近一直转,想进来怎么办?活动结束:双方幼儿通过所有所遇关卡之后会到达终点,教师在小房子中准备了奖品,奖励通过关卡的勇敢的小朋友。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大家拿到什么奖品?我们拿着奖品去参加PARTY好不好?幼儿与教师一同退场。
幼儿中班安全教育教案2设计意图桌椅是幼儿在生活、学习、游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损坏桌椅的现象时有发生。
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造成的,也有无意损坏的。
通过本活动,让幼儿认识到桌椅对于他们的重要性,应加倍爱惜,发挥桌椅的最大作用,培养幼儿爱惜物品的良好习惯。
活动目标1、知道桌椅的用途和爱护桌椅的意义。
2、培养幼儿爱惜物品的习惯。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幼儿园中班家长教育经典案例

幼儿园中班家长教育经典案例
1. 推动孩子学习自理能力
小明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他很爱干净,但是自己常常做不到自理。
一天,老师把小明的衣服弄脏了,由于当时没有备用的衣服,老师便鼓励小明自己去洗手间洗手并自理衣服。
虽然小明一开始有点害怕,但老师也给了他鼓励,最终小明成功拿到了洗手间的洗手液并把衣服自己处理得干干净净。
从那天开始,小明也更加勇敢地自己处理自己的小事情了。
2. 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
小杰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但是在和其他孩子交流时会很羞涩,总是只会低着头说几句。
老师想到一些游戏活动,逼迫孩子们互相交流。
在一次的自我介绍中,老师要求小杰站在前面,大声地说出自己的名字、家庭住址、父母职业等信息。
小杰一开始有点紧张,但慢慢地也开朗了,和其他孩子互动时也更加积极了。
3. 鼓励孩子尝试新鲜事物
小芳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总是有点害怕尝试新鲜的事物。
在学习手工时,小芳不愿意尝试新的设备和材料,老师于是引导她进行绘画活动。
在老师的帮助下,小芳发现自己有画画的天赋,并且从中找到了自信,也慢慢地开始愿意尝试未知
的事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奕奕,女孩,五岁。
她乖巧文静,性格内向,平时在园不善言辞,很少主动参加游戏活动。
每天来园时,在父母的多次提醒下才会轻轻说出“老师好”三个字。
上课从来不主动发言。
在多次与父母的交谈中了解到,奕奕在家非常活泼,能说会笑。
那是什么原因使她在群体中不能自如表现呢?她真是那么胆小吗?为了弄清楚原因,我对她进行了观察,我想通过个案观察和个别教育改善奕奕的不良性格。
案例描述:
一、上课时,她总是安静地坐着,从不主动举手,我用目光暗示了她好几次,她似乎理解了我的用意,慢慢地站起身子,说话的声音非常轻,压在喉咙底下,满脸通红。
开学初的一次语言活动中,我组织孩子相互说说祝福的话,小朋友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奕奕却例外。
我发现,好多次我的目光与她对视时,她咬咬指甲但没有回避,反而像在等待我说些什么似的,紧紧地看着我。
于是我趁机笑着对大家说:“奕奕也想好了祝福的话,我们请她上来说说吧!”这次,她倒是爽快地站了起来,慢悠悠地说了一段话:“我祝——快乐!祝——开心!”语句断断续续地,由于她说地很轻,大家都没听清楚,于是我把奕奕招呼到身边,搂着她,对她说:“奕奕最勇敢了,小朋友好想听你说,再大声说一遍行吗?”就这样,她在我的鼓励下,逐渐缓减了紧张胆怯的情绪,用自然的声音说:“祝小朋友学习进步,快快乐乐,祝老师身体健康,每天都开心!”虽然满脸通红,但她的发言赢得了一片掌声。
奕奕不开口,大家都以为她不会说,她一开口可真是一语惊人呢!
二、前段时间,正好幼儿园要进行语言和音乐课程测评。
班里的孩子一起进入了紧张的复习状态。
在进行奥尔夫音乐〈〈小枕头〉〉的演练时,开始我们发现奕奕的注意力总也集中不起来,唱歌表演时常常会走神。
我试着用眼神提醒她,但没有好的效果。
好几次我喊了她的名字,她才恍然大悟似地回过神来。
此时,她会因为自己的动作、节奏与同伴不合拍而面露难色,有时又会出现以往那胆怯、尴尬的状态。
这种情况多次重复出现,奕奕越发不自信了。
为了帮助奕奕改变此种心理行为,我把“妈妈”的角色分给她单独扮演,让她真的抱着小枕头投入到音乐情境中。
在角色意识的伴随下,集中注意力担任了“妈妈”,增强了表演的自信心。
果然,奕奕很重视这个角色,也表现地非常出色。
案例分析与教育策略:
从观察的情况来看,奕奕在学习活动方面缺乏主动和勇气,而对教师的点头、拥抱无疑给了她很大的鼓舞。
在说说祝福语活动中,她实际上很会动脑筋,既考虑到祝福小朋友,又考虑到祝贺老师。
她是有话想说,可是她不敢大胆说出来。
正是老师的及时鼓励让她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小朋友的关注,使她放下不敢说的顾忌大胆地面对小朋友。
性格内向的奕奕,在我积极的引导下与不断赏识鼓励中开始变得自信起来。
课程测评前音乐活动出现的问题,表明奕奕其实很有表现力,她在抱着枕头唱:“小枕头,软绵绵,中间睡着一个小神仙——”时,脸上洋溢母爱的表情,一副进入角色的样子,声音唱得特别柔和。
显而易见,她的情绪唱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并产生情绪反应。
而此时老师如果没能充分理解孩子,分析她走神的原因,一味的责备,可能会导致奕奕放弃克服缺乏信心的诱因,失去
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相反,教师在适当实际采用让她担任“妈妈”角色的做法,满足了孩子的情感需要,使她变得更加有信心,不仅改变了她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的态度,还敢于表现自我,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我经常鼓励奕奕参加游戏活动,如:〈〈请你猜猜我是谁〉〉、〈〈传话〉〉和一些民间游戏,如〈〈丢手绢〉〉〈〈荷花荷花几月开〉〉等,鼓励奕奕投入到游戏活动中,尽情地说,放松地玩,忘记胆怯和腼腆。
你瞧,她玩的多开心!(如图2)福禄贝尔曾说过:“游戏给人欢乐、自由和满足。
”这也充分说明了游戏对孩子个性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