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孙权劝学》及答案
《孙权劝学》阅读题答案(优秀)

《孙权劝学》阅读题答案(优秀)在学习、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记得网的精心为您带来了4篇《《孙权劝学》阅读题答案》,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课内语段阅读题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乃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加点字。
(1)卿今当涂掌事当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当涉猎涉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见往事耳往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卿今者才略才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博士”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文言句子。
(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文中流传至今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当道,当权。
2020-2021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4《孙权劝学》阅读训练含答案

《孙权劝学》阅读训练《孙权劝学》《王冕僧寺夜读》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题)(二)文言文阅读(10分)【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別。
【乙】王冕僧寺夜读(节选)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①田者。
父怒,挞②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④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注】①蹊xī:踩踏,践踏。
②挞tà:用鞭子或棍子打。
③曷hé:为什么。
④恬:安静、平静。
1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耳:而已,罢了)B.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异:不同)C.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复:又)D.冕小儿,恬若不见(若:好像)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即更刮目相待是日更定矣B.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每至晴初霜旦C.冕因去,依僧寺以居策之不以其道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14.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分)(2)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2分)1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 分)A.【甲】文中孙权善劝,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并且现身说法,使吕蒙无可推辞。
B.【甲】文中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侧面表现出孙权劝学的显著效果,又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孙权劝学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孙权劝学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乙】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④乎?”平公曰:“善哉!”(选自《说苑》)【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
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
③炳烛:点燃蜡烛。
④昧行:在黑暗中走路。
昧:暗。
1.解释加点的词语。
(2分)(1)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2)恐已暮矣__________2.翻译下列语句。
(4分)(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3.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请写出你在学习上得到的两点启示。
(2分)1.(1)到了……的时候(2)迟、晚。
评分标准:(2分)每个词解释准确得1分,2.(1)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少年时代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壮年时代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阳光。
评分标准:(4分)每小题各2分,要求翻译正确,语言流畅。
3.示例一:吕蒙善于接受他人的正确建议,知错就改。
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像他一样,这样才能够不断进步。
示例二:晋平公认为“吾年七十”学习已晚,其实学习是不受年龄限制的,只要学习,无论何时都为时不晚,更何况我们还年轻呢?评分标准:(2分)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拿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和全文赏析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和全文赏析《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和全文赏析《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
该文通过叙述孙权劝学和吕蒙学有所成的故事,表明读书大有好处的道理,并告诫人们刻苦学习的重要性。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和全文赏析。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阅读练习1、文学常识填空。
《孙权劝学》一文作者是,是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
他主持编攥的,是我国最大的一部史书。
2、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写一个)3、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卿今当涂掌事( ) (2)但当涉猎 ( )(3)蒙辞以军中多务 ( )(4)及鲁肃过寻阳( )4、根据语段内容回答。
(1)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2)“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5、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6、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参考答案1、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2、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
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
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3、(1)当道、当权(2)粗略的阅读(3)推托(4)到4、(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5、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 ②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6、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
孙权劝学测试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孙权劝学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三国时期
答案:D
2. 孙权劝学的对象是谁?
A. 刘备
B. 诸葛亮
C. 曹操
D. 周瑜
答案:D
3. 孙权劝学时,周瑜担任的官职是什么?
A. 丞相
B. 太尉
C. 都督
D. 将军
答案:C
二、填空题
4. 孙权劝学的故事中,孙权对周瑜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现在______,不可不学习。
答案:当权
5. 孙权劝学的故事中,孙权认为学习可以______。
答案:增长才干
三、简答题
6. 请简述孙权劝学的故事内容。
答案:孙权劝学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孙权是东吴的君主,他看到
周瑜虽然有军事才能,但文化知识不足,于是劝周瑜要多学习,以增
长才干,更好地为国家效力。
7. 孙权劝学的故事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案:孙权劝学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职位,都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以更好地履行职责,为社会做出更大的
贡献。
四、论述题
8. 结合孙权劝学的故事,谈谈你对“活到老,学到老”这一说法的理解。
答案:孙权劝学的故事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无论年龄大小、职位高低,都应该保持学习的态度。
这与“活到老,学到老”的说法相吻合,意味着我们应该把学习当作一种终身的追求,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环境。
《孙权劝学》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孙权劝学》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孙权劝学》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篇一」阅读《孙权劝学》,完成1—5题。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加粗的.字。
(1)见往事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吕蒙推辞的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孙权是如何劝说吕蒙的?(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了解,知道(2)重新2.积学修业的人分别了几天之后,就要重新擦擦眼睛,另眼相看,老兄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啊!3.原因:卿今当涂掌事。
目的: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掌握军队,事情多。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篇二」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与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与答案一、基础精练1.这篇课文共7句话,其层次结构为“①②③‖④‖⑤⑥‖⑦”。
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出各层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 )(5)即更刮.目相待( )(6)蒙乃.始就学( )(7)见.往事耳( )(8)卿今者才略..( )3.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但当.涉猎门当.户对B.自以为大有所益.多多益.善C.见往事..不堪回首..耳往事D.卿.今者才略卿.今当涂掌事4.选出对下面文言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A.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来推辞。
B.吕蒙辞掉了军中事情繁多的职务。
C.吕蒙说他军中有很多任务。
D.吕蒙说他在军中职务太多。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A.大哥你预见事情怎么这么晚呢!B.大哥你怎么看见事情这样晚呢!C.大哥你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D.大哥你怎么这么晚才了解这事啊!(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的语气是( )A.傲慢B.自豪C.埋怨D.轻蔑5.辨析古今异义。
(1)治:(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2)博士:(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3)但:(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4)往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6.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要想当权掌事,就必须读书。
B.读书就要博览,以便全面了解历史。
C.读书就要认真深入地研究。
D.不能因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7.阅读下面一则材料,用第二人称作主语,写出晏子的弦外之音。
部编七年级下学期文言文《孙权劝学》阅读及答案解析

部编七年级下学期文言文《孙权劝学》阅读及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卿今当涂..掌事(______)(2)蒙乃.始就学(______)(3)及.鲁肃过寻阳(______)(4)与蒙论议..(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4.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⑴孰.若孤(_________)⑵邪.(_________)⑶遂.拜蒙母(_________)⑷即更.刮目相看(_________)5.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异义。
⑴治.经: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⑵见往事..耳: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翻译句子。
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⑵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7.文中哪句话表明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8.鲁肃与吕蒙结友正面表现出什么?侧面又表现出什么?(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孙权劝学》练习
班级:姓名: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
1.阅读文言文要注音字的读音,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①卿()②涉()③邪()④孰()⑤遂()⑥岂()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3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2分)
⑴卿.今当涂
..掌事⑵蒙辞.以军中多务.辞.:务.:
⑶孤岂.欲卿治经为为.⑷.蒙乃.始就学乃:
⑸孤常
..读书孤.见:往事:耳:
⑺.及.鲁肃过.寻阳及:过:⑻.卿今者才略
..才略:
⑼非复
..吴下阿蒙非复:⑽即更.刮目相待
⑾大兄
..之晚乎大兄:见事:
..何见事
(4)古今异义(8分)
治经为博士
..耳(古义:今义:过去的)..(古义: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见往事
但当涉猎(古义:今义:表转折的连词)即更刮目相待(古义:今义:更)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⑵蒙辞以军中多务。
⑶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⑷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卿今当涂掌事②但当涉猎B.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C.①见往事耳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答:
4、吕蒙推辞的理由是什么
答:
5、孙权是如何劝说吕蒙的(用原文回答)
答:
6、文中哪句话表明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答:
7、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
8、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
孙权:三国时吴国国君。
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
吕蒙:吴国名将。
知过能改,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鲁肃:吴国谋士。
文人雅士,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
9、人物的语言往往体现人物的语气和心理,请分析下列人物语言的作用。
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答:
⑵卿言多务,孰若孤
答:
⑶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答: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三、拓展阅读: 《鲁肃过蒙屯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
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遂往诣.蒙。
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
时施宜。
”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
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
书三上,权乃听。
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三国志·吕蒙传》节选)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过:(2)诣:(3)就:(4)悉:
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3.句子翻译
(1)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译文:
(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译文:
4.鲁肃为什么和吕蒙“结友”
答:
5.联系课文《孙权劝学》,谈谈你对吕蒙的看法。
答:
参考答案:
【基础积累与运用】
1.卿qīng 涉shè邪yé孰shú遂suì岂qǐ 5.C 7.(1)吴下阿蒙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刮目相待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8.比喻勤奋读书如农夫种地,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对话。
【精段阅读】
2.C(A 动词,掌握/能源动词,应当;B介词,用/动词,认为;C动词,了解、认清。
)
3.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 军中多务
5.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6、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9(1)语气坚决果断,神态严肃,既严格要求,又充满期望。
(2)神情激动,语气殷切,以自己的经历向吕蒙说明“学”的可能性。
10.B(正面)6.参考答案:读书学习大有益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升自我,增长知识与才干。
【拓展阅读】
1.(1)经过,(2)到,(3)走近,(4)全、都。
2.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3.(1)(你)打算用什么计策来防备意外情况呢(2)我不知道你的才能和谋略竟到了这种地步。
4.鲁肃起初对吕蒙不屑一顾,在和吕蒙交谈后,被他的才能和谋略所折服,于是,与他“结友”而别。
5.此题为开放性题目。
(1)勤奋好学;(2)勇而有谋略,识军计。
(此答案仅在参考,只要说的有理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