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指导操作手册

《实验心理学》指导操作手册
《实验心理学》指导操作手册

实验指导操作手册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分院(系、部):教育学院

教研室:特殊教育

课程名称:实验心理学

授课班级:2012级特殊教育专业主讲教师:唐健

职称:讲师

使用教材:《实验心理学》

邯郸学院制

《实验心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心理实验导论

教学时间:1学时。

目的:1、了解心理实验的基础知识

2、了解心理测验的基本知识

3、掌握心理实验报告的撰写格式与方法

内容:1、心理实验的基础要求:

(1)复习或预习

(2)安排和指导

(3)规则

(4)实验记录

(5)实验仪器

2、心理实验中的道德要求

(1)正确对待被试

(2)正确对待实验结果

3、心理实验中的变量与变量控制:自变量、因变量、变量控制

4、心理实验中的主试与被试

5、心理测验的功用

6、心理测验的实施

(1)防止滥用心理测验

(2)严格按测验条件施测

(3)正确解释测验结果

7、心理实验报告的撰写

(1)题目

(2)正文: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程序、实验结果、实验结论或讨论

(3)参考文献

(4)附录

实验一绝对感觉阈限的测定

目的:测定手心触压觉两点阈,学习使用最小变化法。

器材:JGW—B心理实验台操作箱单元,两点阀测量计。

步骤:

1.主试事先拟好实验顺序。刺激的两点距离从0--10毫米,渐增系列和渐减系列的起点应略有变化,并对被试保密。

2.被试、主试先练习实验5次,被试坐在心理实验台被试位置,将左手伸入操作箱套袖式测试口,手心向上平放在测试板面上,主试用两点阈测量计的两脚沿身体纵向(即手指方向)垂直地,轻轻地(皮肤变形要小,以被试能明确感觉到触觉刺激为准)同时落在被试地

手心上,并且两脚对皮肤的压力相等,被试若明确感到是两点接触皮肤,就报告“两点”,否则就报告“一点”(练习结果不记录)。

3.正式实验,主试按事先拟好地刺激系列的顺序呈现刺激,若被试反应为“一点”则在记录表上记“一”,“两点”则记“+”。要求每一系列都得到被试“一点”和“两点”这样两种报告,即做渐增系列时,当被试第一次报告“两点”:做渐减系列时被试第一次报告“一点”之后,此系列方可停止,然后进行下一系列。

4.主试在刺激前约1.5秒发出“预备”口令,两点阈测量计接触皮肤时间保持2秒钟,每两次刺激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得少于5秒钟。

5.被试仅做两种报告,“两点”和“一点”,一点”包含分不清是“两点”还是“一点”的情况,被试判断标准应前后一致,测试中实验结果不要告诉被试。

6.每两系列测完后,休息2分钟(可以做另一被试)。

结果:计算个人手心触压觉两点的绝对感觉阙限,并求出本组两点阈的平均值。

讨论:有人说我们测得的两点感觉阈限是差别阙限对吗?为什么?

参考文献:

1.赫葆源、张厚粲、陈舒永等编,《实验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244—248 2.杨治良主编,《基础实验心理学》,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214---215;

3.杨博民主编,《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23-26

4.《普通心理学实验指导书》,天津师大教育系

实验二恒定刺激法

目的:通过测定重量差别阈限,学习恒定刺激法。

器材:JGW—B心理实验台操作箱,高5cm直径4cm的圆柱体一套共8个其中100克两个,88克,92克,96克,104克,108克,112克各一个。

步骤:

1.依随机原则排出变异刺激(包括100克的一个)呈现的顺序:然后变异刺激各与标准刺激(100克)配成一对,每对比较10次,为了消除顺序误差,10次中有5次先呈现标准刺激,另5次先呈现变异刺激。

2.被试坐在实验台被试侧,右手伸入实验台中部操作箱套袖式测试口,主试用粉笔在测试面上放刺激物处标出位置,也应将被试前臂接触桌面的位置用粉笔标出来,以便休息后仍可回到原处。

3.实验开始时要向被试做示范操作:被试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拿住圆柱体慢慢上提,使它离开测试桌面约2cm,2秒后放下(这时胳臂肘不要离开桌面)每对中呈现两个刺激的时间间隔最好不要超过1秒,以免被试的第一个质量感觉消退,当被试防下第一个重量后,主试立即插上第二个重量。二次比较至少间隔5秒,以免各次感觉互相干扰,主试呈现刺激时,切莫让圆柱体碰被试的手。

4.指导语:“现在请你一对一对地比较圆柱体的重量。当你听到我把圆柱体放在测试面上时,就用刚才示范的方法轻轻地把它提起,注意这时地重量感觉,放下后也要尽量保持住这个感觉。当拿起第二个圆柱体时,就用你对第二个圆柱体的重量感觉与第一个的重量感觉进行比较,如果你觉得第二个比第一个轻些就说“轻”;如果你觉得重些就说“重”;如果分不清轻重就说“相等”,这样一共要比较几十次,每次比较后必须做出判断,判断的标准要尽量一致。请注意要你判断,第二个比第一个是轻、重、还是相等”。

5.按排好的顺序呈现刺激,每次被试做出轻,重,或是相等的判断,要在记录表的相应位置记下“一”“+”或“二,,,每比较10次后休息2分钟。

6.换一被试重复上述程序的实验。

结果:

1.整理记录,将变异刺激在前标准刺激在后的判断记录中的“十”转换为“一”,:“一”转换为“十”。例如:先呈现88克后呈现100克,被试报告说重记为“+”,整理时则要转换成“一”。

2.分别统计每个变异刺激判断为轻、重和相等的次数,并列出相应的百分数、列成表格。

3.以变异刺激的重量为横坐标,以反应各变量刺激重于,轻于和等于标准刺激的次数百分数为纵坐标,把所的结果画成三条曲线。

4.直线内插法分别根据图表求出重量差别阈限(0L)

5.用同法求出第二个被试的重量差别阙限。

讨论:

1.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有什么特点?

2.你的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韦伯定律?为什么?

参考文献:

1.杨博民主编:《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26—30。

2.杨治良主编:《基础实验心理学》,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143—145

实验三信号检测法(有无法)

目的:通过重量辨别,学习信号检测法实验的有无法。

器材:JGW——B心理实验台操作箱,100克,104克,108克和112克的重量各一个。

步骤:

1.准备工作:

(1)把104克,108克和112克的重量分别和100克的重量比较10次,选出一个在十次比较中7次或8次觉得比100克重的重量作为信号刺激。lOO克的重量作为噪音。

(2)主试按下三种不同的SN和N出现的先验概率安排实验顺序。

(1) (2) (3)

P(SN) 20 50 80

P(N) 80 50 20

每种先定概率做100次其中先后各50次。

2.正式实验:

(1)在每50次实验开始前,先让被试熟悉一下信号和噪音的区别,并告诉被试在这50次中信号出现的概率。

(2)主试安排好的顺序呈现刺激,哪一次呈现信号,哪一次呈现噪音,务必搞清楚。两次呈现刺激的时间间隔至少三秒。

(3)被试右手深入心理实验台被试测中部操作箱,套袖试测试口,用拇指和食指拿住圆柱体慢慢上举,使它离开测试面约2厘米,2秒后就放下。要求被试每次提举重量时,提的高低,快慢要前后一致,提举后,若判断为信号就回答“信号”,主试在记录表上相应的()内记下“+”。若判断为噪音就回答为“噪音”,主试就记下“一”号,每做完50次休息5分钟。

(4)接上述方法继续,直到测完300次为止。

3.换被试重做上述实验。

结果:

1.根据300次实验结果,按先验概率不同,列出三个2X2方阵,并计算出相应的“击中”的条件概率P(Y/SN)和虚报的条件概率P(Y/N)。

2.根据所估计的三对P(Y/SN)和P(Y/SN),以P(Y/N)为横坐标,以P(Y/SN)为纵坐标,画出ROC曲线。

3.各对P(Y/SN)和P(Y/N)相应的Z值和O值查出来,并计算d’和в,列表如下。

讨论:说明被试重量辨别的感受性,以及SN的先验概率对被试判断标准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治良主编,《基础实验心理学》,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122-127。146-148。

2.杨博民主编,《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5l——54。

3.赫葆源等主编,《实验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31-136。

实验四颜色爱好测验

目的:通过测定颜色爱好的程度,学习用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作顺序量表。

器材;不同颜色的笔一套(10支)。

步骤:

1.对偶比较法:

(1)实验前主试按对偶比较法原则排列呈现顺序,并制成相应的表格。每对色笔比较两次,两次比较时应颠倒两支笔的空间位置。

(2)主试按顺序成对地呈现不同颜色的笔,要求被试加以比较并报告两者中喜欢哪一个,被试必须选择其中的一个,而不能有折衷答案。主试记下被试的选择结果,喜欢的记“1”分,不喜欢的记“0”。并将得分填到相应的格内。

2.等级排列法:

(1)主试要求被试依“最喜欢一最不喜欢”的顺序将10种颜色笔从左至右排好。主试记下结果,排在最左侧者计10分,然后依次减少1分,最右侧者计1分。

(2)主试要求被试依“最不喜欢一最喜欢”的顺序将10种颜色笔从左至右排好。主试记下结果,排在最左侧者计1分,然后依次递增1分,最右侧者计10分。

结果:1.计算对偶比较法的等级顺序,并将其转换为等距量表。

2.用等级排列法所得结果列出等级顺序。

讨论:分析两种程序的结果。

参考文献:

杨治良主编,《基础实验心理学》,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148一149

实验五减法反应时实验

目的:通过反应时ABC实验学习使用减法反应时法。

器材:JGW--B型心理实验台中的计时计数器单元,反应时单元,手键一个。

步骤:

1.接上电源,将刺激呈现器的连接线插头插到“反应时输出”插口,反应时手键插入实验台被试侧面板左下方‘手键’插口。

2.开启计时计数器单元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接通,计时屏幕显示为0.000秒。正确次数和错误次数均为0。“工作方式选择”为‘反应时’,按起“声、光”选择键,即选择光刺激。

3.准备实验。被试坐在反应时测试单元前,双眼平视反应时观察窗口。在各类反应的正式实验前,主试将‘学习测试’键拨到“学习”一侧。按照该类反应的要求练习5次,以熟悉实验情境。练习后主试将“学习、测试”.键拨到“测试”一侧按“复位”键准备下一组实验。

4.A反应。被试距刺激呈现器1米处,将左手的食指放在红键上方.指导语:“你听到‘预备’,口令后。请注视刺激呈现窗。当你看到红光刺激后,就迅速按反应键,要求又准又快不许提前按键。如果提前按键,则会有一个声音提示,那么这一组反应时测量作废,重新开一组。若刺激呈现4秒钟你仍未反应,此组测量也作废。并重开一组。”主试宣布“开始”后,按“简单反应时”键,实验开始。每个被试连续做20次。其中有两次侦察实验。主试按‘打印”键,打印实验结果。若重开一组则按“复位”键,准备下一组实验。

5.B反应。被试距刺激呈现器1米处,将左手的食指放在红键上方,右手食指放在绿键上方,右手中指放在黄键上方。指导语:“你听到‘预备’口令后,请你注视刺激呈现窗。如果看到红光,就迅速用左手食指按红键:如果看到绿光,就迅速用右手食指按绿键;如果看到黄光,就迅速用右手中指按黄键。要求又准又快,不允许提前按键,也不要按错键。如果提前按键或按键错误,则会有一个声音提示,那么这一组反应时测量作废,重新开一组。”若刺激呈现4秒钟后仍未反应,此组测量也作废,并重开一组。主试按下“选择反应时”键,实验开始。每个单元结束后,主试按‘打印’键,打印本单元实验结果。若重新开始另一单元,则需先按“复位”键,使计时计数器清零,再按“选择反应时”键指示灯亮,新一单元启动。每个被试进行3个单元的实验。

6.C反应。被试距刺激呈现器1米处,将左手的食指放在红键上方。指导语:“你听到‘预备’口令后,请你注视刺激呈现窗。如果看到红光,就迅速用左手食指按红键;如果看到绿光或黄光,请不要按键。要求又准又快,不许提前按键,也不要按错键。如果提前按键或按键错误,则会有一个声音提示,那么这一组反应时测量作废,重新开一组。若刺激呈现4秒钟后仍未反应,此组测量也作废,并重开一组。”主试按下“辨别反应时”键,实验开始。每个单元结束后,主试按“打印”键,打印本单元实验结果。若重新开始另一单元,则需先按“复位”键,使计时计数器清零,再按“辨别反应时”键,新一单元启动。每个被试进行3个单元的实验。

结果:

1.分别计算每个被试的A反应时、B反应时和C反应时,并根据减法求出其辨别时间和反应选择间。

2.求出全组所有被试的辨别时间,选择时间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讨论:比较辨别反应时与选择反应时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参考文献:

王甦,“认识过程的反应时实验”,心理学杂志,第2卷第l期,1987,37-42

实验六心理旋转实验

目的:验证库珀和谢帕德的实验

器材:1.JGW—B型实验台速示器单元,计时计数器单元。手键一个。

2.测试卡片12张,第张上面有正向和反向的”R”一个.两种字母的倾斜角度有6种:0°﹑60°﹑120°﹑180°﹑240°﹑300°。

3.注视点卡片一张。

步骤:

1.卡片随机排好顺序并列表,将顺序号写在卡片的背面,将应作出的正确反应填入表中相应位置。

2.接上电源;将导连线的一端接速示器的“反应时检出”,另一端接计时计数器的“反应时输入”;反应时手键接在计时计数器的被试侧“手键”插口上。

3.速示器电源选择“ON”,灯亮表示接通。明度测试卡调节A、B视场的明度达到基本一致;在“工:作方式选择”栏,将A选“定时”,B选“背景”,选“A—B”顺序工作方式;在“时间选择”栏,将A定为“0200”。

4.打开计时计数器电源,电源灯亮,计时屏幕显示“0.000”,“正确次数”和“错误次数”均显示“0”,表示电源接通。“工作方式选择”为“反应时”。;

5.将注视点卡片输入B视场。被试坐在桌前,面部贴紧速示器观察窗,两眼注视屏幕中心的注视点,左、右两手食指分别放在手键的红、黄按钮上。

6.指导语:“我宣布‘预备’口令后实验开始,请你判断屏幕上的字母是正向的‘R’还是镜像的‘R’。如果你认为是正向‘R’就用左手食指按红键,同时报告‘正’;如果你认为是镜像的‘R’就用右手食指按黄键,同时报告‘反’。要求判断和按键准确而且迅速。

7.将实验卡片按顺序依次输入A视场。主试每输入一张卡片,发出“预备”口令1—2秒后按下速示器单元的“触发”键,计时计数器自动记录被试每次的反应时间和反应结果。

8.实验结束后,询问被试在判断时是否在进行心理旋转。

9.按计时计数器的“打印”键,打印实验结果。

结果:

计算不同角度条件的平均反应时间,并以平均反应时间为纵坐标,以对应的角度为横坐标,画曲线图。

讨论:

1.被试是否真正在连续地进行心理旋转?

2.对文字辨认的反应时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实验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328—330

实验七句子一图形匹配实验

目的:检测句子与图形不同匹配条件下的辨别反应时。

器材:1.JGW—B型心理实验台速示器单元,计手键一个。

2.白色卡片上有上下两个相距2cm的黑色图形:星形和十字,并有描述两图相对位置的一个句子。星形和十字的上下、左右长度均为2cm。描述分八种:星在十字下面:星在十字上面:星不在十字下面;星不在十字上面:十字在星下面:十字在星上面:十字不在星下面:十字不在星上面。两种图形的描述各有8种匹配方式,所以共有16张卡片。注视点卡片一张。

步骤:

1.将16张卡片按随机原则排成顺序并列表,表中列出每次应作的正确反应。

实验顺

序 1 2 3 … .

16

应作出的正确反应

被试的反应

反应时

2.接上电源:将导连线的一端接速示器的“反应时检出”,另一端接计时计数器的“反应时输入”:反应时手键插头插在计时计数器被试侧“手键”插口上。

3.速示器电源选择“ON',灯亮表示接通。用明度测试卡调节A\B视场的明度达到基本一致;在作方式选择”栏,将A选“定时”,B选“背景”,选“A—B”顺序方式:在“时间选择”栏,将A定为“2000”。

4.打开计时计数器电源,电源灯亮,计时屏幕显示“0.000”,“正确次数”和“错误次数”均显示“0”,表示电源接通。“工作方式选择”为“反应时”。

5.将注视点卡片输入B视场。被试坐在桌前,面部贴紧速示器观察窗,两眼注视屏幕中心的注视点。左、右两手食指分别放在手键的红、黄按钮上。

6.指导语:

“实验时你将看到由一个星和一个十字组成的图形,还有一个描述它们相对位置的句子。你要判断这个句子是不是符合图形。例如图形是‘星在上,十字在下,,如果句子是‘星在十字上面’则句子与图形符合,你就用左手按键,同时报告“合”:如果句子是‘星在十字下面’,则句子与图形不符合。你就用右手按键,同时报告“不合”。判断和反应要又准又快”。

7.将卡片按表中的顺序依次输入A视场。主试每输入一张卡片,发出“预备”口令1一2秒后按速示器的“触发”键,计时计数器自动记录被试每次的反应时间和反应结果。

8.按计时计数器的“打印”键,打印实验结果。

结果:

1.计算图形和句子不同匹配情况下被试的平均反应时。

2.计算不同匹配情况下反应正确的百分数。

讨论:

1.分析个体判断过程经过几个加工阶段?

2.肯定陈述和否定陈述对反应时有什么影响,分析原因?

参考文献:

王甦,“认识过程的反应时实验”,心理学杂志,第2卷第1期,1987,37——42

实验八加法反应时

目的:验证斯滕伯格(Steinberg)的加法反应时实验。

器材:1.JGW—B型实验台速示器单元,计时计数器单元,手键一个。

2.卡片42张,其中32张为识记卡片,上面写有黑色数码l-6个不等;另有检

3.练习用识记卡片2张,每张上有四个数码。

步骤:

1.接上电源:将导连线的一端接速示器的“反应时检出”,另一端接计时计数器的“反应时输入”;反应时手键接在计时计数器被试侧“手键”插口上。

2.速示器电源选择“ON”,灯亮表示接通。用明度测试卡调节A、B视场的明度达到基本一致;在“工作方式选择”栏,将A选为“定时”,B选为“定时,选“A—B”顺序方式;在“时间选择”栏,将A定为“2000",B定为“0500"。

3.打开计时计数器电源,电源指示灯亮,计时屏幕显示“0.000”,“正确次数”和“错误次数”均显示”0”,表示电源接通”工作方式选择为反应时。

4.被试坐在桌前,面部贴紧速示器观察窗,两眼注视屏幕中心,左手食指放在红色反应键土,右手食指放在黄色反应键上。

5.32张识记卡片随机排好顺序并列表,将顺序号写在卡片上,并将检测卡片数码和应作出的正确反应列在记录表相应位置中。

实验顺序(卡片号) 1 2 3 (32)

检测卡片数码

应作出的正确反应

被试的反应

反应时

6.指导语:

“我发出‘预备’指令后,你就注视正前方屏幕的中心,当你看到黑色数字时(不论是几个数码),请努力记住它们:当看到红色数码时,请判断它是否是你刚才看到的数字中的

一个数码。若认为是,则迅速用左手食指按红色反应键并报告‘是’:若认为不是,则迅速用右手食指按黄色反应键并报告‘不是’。下面练习2次。

7.将练习用的识记卡片输入A视场;将检测用卡片输入B视场。主试每输入一张卡片,发出“预备”口令l一2秒后按速示器单元“触发”键,被试按指导语操作。注意检测卡片上的数码是识记卡片上的数码与不是识记卡片上的数码各练习一次。当被试熟悉操作情景后开始正式实验,否则继续练习。

8.练习完毕后,主试按计时计数器单元右下方的“系统复位”键,再按“反应时”键。然后按照记录表中的顺序输入识记卡片和检测卡片,依照步骤7操作。注意:识记卡片必须放入A视场,检测卡片必须放入B视场。直至32对卡片全部呈现。

9.按下计时计数器单元的“打印”键,打印每次的反应时间和反应结果。

10.更换被试重复以上实验。

结果:

1.计算不同条件下正确反应的平均反应时和百分数。RT=T一200ms。

2.比较不同数码长度的反应时差异。

3.比较不同位序的检测数码的反应时长度。

讨论:

1.本实验中,信息加工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2.影响反应时的因素还有哪些?

参考文献:

王甦,“认识过程的反应时实验”,心理学杂志,第2卷第l期,1987,37——42

《操作系统原理》信管专业实验指导书资料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指导书 班级: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工程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研室

目录 引言 (1) 实验题目一 (2) 实验题目二 (4) 实验题目三 (6) 实验题目四 (8) 实验题目五 (10) 实验题目六 (12)

引言 操作系统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理论课程,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实现原理,对认识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十分重要。 操作系统实验是操作系统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试验环节的锻炼使同学们不仅能够对以前的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加以巩固,同时能够通过上机实验,对操作系统的抽象理论知识加以理解,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因此,实验环节是同学们理解、掌握操作系统基本理论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实验指导书,根据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设定了相应的实验题目,由于实验课程的学时有限,我们规定了必做题目和选做题目,其中必做题目必须在规定的上机学时中完成,必须有相应的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选做题目是针对有能力或感兴趣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或上机学时的剩余时间完成。

实验题目一:模拟进程创建、终止、阻塞、唤醒原语 一、题目类型:必做题目。 二、实验目的:通过设计并调试创建、终止、阻塞、唤醒原语功能,有助于对操作系统中进 程控制功能的理解,掌握操作系统模块的设计方法和工作原理。 三、实验环境: 1、硬件:PC 机及其兼容机。 2、软件:Windows OS ,Turbo C 或C++、VC++、https://www.360docs.net/doc/107267258.html, 、Java 等。 四、实验内容: 1、设计创建、终止、阻塞、唤醒原语功能函数。 2、设计主函数,采用菜单结构(参见后面给出的流程图)。 3、设计“显示队列”函数,目的能将就绪、阻塞队列中的进程信息显示在屏幕上,以供 随时查看各队列中进程的变化情况。 五、实验要求: 1、进程PCB 中应包含以下内容: 2、系统总体结构: 其中: 进程名用P1,P2标识。 优先级及运行时间:为实验题目二做准备。 状态为:就绪、运行、阻塞,三种基本状态。 指针:指向下一个PCB 。

软件系统 用户操作手册

机票预订系统 ——用户操作手册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操作手册供本系统操作人员参考之用,为浏览器端使用人员说明本系统操作方法。 1.2 项目背景 本项目(机票预定系统)时由蓝天航空公司委托,由本软件开发小组负责开发。 1.3 定义 WINDOWS XP:本系统所采用的操作系统。 SQL SERVER:系统服务器所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1.4 参考资料 1.机票预定系统项目开发计划软件开发小组2007/8 2.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开发小组2007/8 3.概要设计说明书软件开发小组2007/8 4. 详细设计说明书软件开发小组2007/8 5.软件工程齐治昌谭庆平宁洪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 2. 软件概述 2.1 目标 本系统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机端两个部分,旅行社为客户机端,航空公司为服务器端。客户机和服务器通过网络进行通信。旅行社通过网络把预定机票的旅客信息(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旅行时间,旅行目的地等)传输到服务器,服务器程序通过对

数据库的查询来为旅客安排航班,并把安排结果传输到客户机,客户机印出取票通知和帐单。旅客在飞机起飞前一天凭取票通知和帐单到旅行社交款,客户机将旅客信息传输给服务器,服务器在数据库中校对无误后,发出确认信息给客户机,客户机即印出机票给旅客。 2.2 功能 系统实现了在各个客户机端预定机票的功能,并在B/S结构的基础上采用了一些实时处理,以达到快速响应。客户机端除了预定之外,本系统还可进行航班查询和取消预定的功能。服务器端还实现了对航班信息的自动管理和数据库查询,维护功能。 2.3 性能 数据精确度: 输入数据: 旅行社输入: 旅客姓名String 旅客性别String 身份证号码String 联系方式String 电子邮件String 工作单位String 航班号String 航班日期Date 飞机票号String 座位等级String 出发地String 目的地String 航空公司输入: 旅客姓名String 旅客性别String 身份证号码String 联系方式String 电子邮件String 工作单位String 航班号String 航班日期Date 飞机票号String 座位等级String 出发地String 目的地String 销售统计的年月String

用户操作手册模板

【XXXXX应用项目】 用户操作手册 报告人: 报告时间: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项目背景 (3) 1.3定义 (3) 1.4参考资料 (3) 2.软件概述 (3) 2.1目标 (3) 2.2功能 (3) 2.3性能 (3) 3.运行环境 (4) 3.1硬件 (4) 3.2支持软件 (4) 4.使用说明 (4) 4.1安装和初始化 (4) 4.2输入 (4) 4.3输出 (5) 4.4出错和恢复 (5) 4.5求助查询 (5) 5.运行说明 (6) 5.1运行表 (6) 5.2运行步骤 (6) 6.非常规过程 (6) 7.操作命令一览表 (7) 8.程序文件(或命令文件)和数据文件一览表 (7) 9.用户操作举例 (7)

1.引言 1.1编写目的 【阐明编写手册的目的,指明读者对象。】 1.2项目背景 【应包括项目的来源、委托单位、开发单位和主管部门。】 1.3定义 【列出手册中所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文。】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资料的作者、标题、编号、发表日期、出版单位或资料来源,可包括: a.项目的计划任务书、合同或批文; b.项目开发计划; c.需求规格说明书; d.概要设计说明书; e.详细设计说明书; f.测试计划; g.手册中引用的其他资料、采用的软件工程标准或软件工程规范。】 2.软件概述 2.1目标 2.2功能 2.3性能 a.数据精确度【包括输入、输出及处理数据的精度。】 b.时间特性【如响应时间、处理时间、数据传输时间等。】

c.灵活性【在操作方式、运行环境需做某些变更时软件的适应能力。】 3.运行环境 3.1硬件 【列出软件系统运行时所需的硬件最小配置,如 a.计算机型号、主存容量; b.外存储器、媒体、记录格式、设备型号及数量; c.输入、输出设备; d.数据传输设备及数据转换设备的型号及数量。】 3.2支持软件 【如: a.操作系统名称及版本号; b.语言编译系统或汇编系统的名称及版本号; c.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名称及版本号; d.其他必要的支持软件。】 4.使用说明 4.1安装和初始化 【给出程序的存储形式、操作命令、反馈信息及其含意、表明安装完成的测试实例以及安装所需的软件工具等。】 4.2输入 【给出输入数据或参数的要求。】 4.2.1数据背景 【说明数据来源、存储媒体、出现频度、限制和质量管理等。】

系统用户使用手册

网上招聘系统用户使用手册 V1.0 北京长江软件公司 评审日期: 2006年6月22日

目录 1.导言 (3) 1.1目的 (3) 1.2范围 (3) 1.3缩写说明 (3) 1.4术语定义 (3) 1.5引用标准 (3) 1.6参考资料 (4) 1.7版本更新信息 (4) 2.概述 (4) 3.运行环境 (5) 4.安装与配置 (6) 5.操作说明 (7) 5.1管理端子系统的操作说明 (7) 5.1.1 登陆管理 (7) 5.1.2 题库管理 (8) 5.1.3问卷管理 (9) 5.1.4 职位管理 (10) 5.1.5简历管理 (12) 5.1.6面试管理 (14) 5.1.7用户管理 (16) 5.2客户端子系统的操作说明 (17) 6.技术支持信息 (22)

1.导言 1.1目的 该文档的目的是描述网上招聘系统项目的用户使用说明,其主要内容包括: ●运行环境 ●安装与配置 ●操作说明 本文档的预期的读者是: ●用户 1.2范围 该文档定义了系统提交产品的使用说明,主要描述了产品的操作流程,以及配置说明。 1.3缩写说明 HR Human Resource(人力资源管理)的缩写。 JSP Java Server Page(Java服务器页面)的缩写,一个脚本化的语言。 1.4术语定义 无 1.5引用标准 [1] 《企业文档格式标准》 北京长江软件有限公司

[2] 《用户使用手册格式标准》 北京长江软件有限公司软件工程过程化组织 1.6参考资料 无 1.7版本更新信息 本文档的更新记录如表K-1。 表K-1 版本更新记录 2.概述 《网上招聘系统》是在线招聘系统,它使用了struct框架技术,运行在Tomcat 服务器上,数据库系统为Microsoft SQL Server2000。此系统分为管理端和客户端两部分,管理端提供题库管理、问卷管理、职位管理、简历管理、面试管理以及用户管理等功能,可以增加并删除试题,编排问卷,发布新职位,编辑职位信息等功能。客户端安装在公网上,应聘者可从Internet网上查询职位信息,通过填写应聘材料,提交问卷进行应聘。 通过这个系统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起了一个桥梁,可以大大减轻招聘公司人力资源部人员的工作重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通过问卷筛选合格的人才。由于本系统采用struct 的开发技术,有清晰的三层体系结构,而且设计中也注重了复用技术的运用。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 提交产品包括: ?客户端子系统 ?管理端子系统 ?用户使用手册 ?产品提交手册 第三章介绍系统的运行环境,第四章介绍系统的安装与配置,第五章介绍系统的操作流程说明。

海康综合监控与运维管理平台V 用户操作手册

min 海康威视iVMS-9300综合监控与运维管理平台 用户操作手册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2016.3

目录 目录 (1) 第1章前言 (5) 1.1编写目的 (5) 1.2术语和缩写 (5) 第2章平台概述 (6) 2.1环境要求 (6) 2.1.1运行硬件环境 (6) 2.1.2运行软件环境 (6) 2.2用户登录 (7) 第3章运维概况 (7) 3.1视频概况 (11) 3.1.1视频概况 (11) 3.1.2一键运维 (13) 3.2卡口概况 (14) 3.2.1过车统计 (15) 3.2.2资源信息 (15) 3.2.3服务器信息 (15) 3.2.4最新异常信息 (16) 第4章巡检中心 (16) 4.1运行监测 (17) 4.1.1监控点视频 (17) 4.1.1.1 监控点明细查看 (17) 4.1.1.2 视频预览 (18) 4.1.1.3 工单上报 (19) 4.1.1.4 视频质量诊断图片查看 (20) 4.1.1.5 图像重巡 (21) 4.1.1.6 查询导出 (21) 4.1.2录像 (22) 4.1.2.1 录像详情查看 (23) 4.1.2.2 巡检一次 (24) 4.1.2.3 工单上报 (24) 4.1.2.4 查询导出 (25) 4.1.3卡口 (26) 4.1.3.1 卡口信息 (26) 4.1.3.2 异常信息 (28) 4.1.4编码资源 (29) 4.1.4.1 设备详情查看 (30) 4.1.4.2 工单上报 (31) 4.1.4.3 查询导出 (31) 4.1.5解码资源 (32) 4.1.5.1 解码资源详情查看 (33) 4.1.5.2 工单上报 (33)

用户操作手册模板

用户操作手册模板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阐明编写手册的目的,指明读者对象。 1.2 项目背景:说明项目的来源、委托单位、开发单位及和主管部门。 1.3 定义:列出手册中使用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愿意。 1.4 参考资料: ● 列出有关资料的作者、标题、编号、发表日期、出版单位或资料来源 ● 项目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合同或上级机关的批文;项目开发计划;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测试计划 ● 文档中所引用的其他资料、采用的软件工程标准或软件工程规范。 2 软件概述 2.1 目标 2.2 功能 2.3 性能 2.4 数据精确度:包括输入、输出及处理数据的精度。 2.5 时间特性:如响应时间、处理时间、数据传输时间等。 2.6 灵活性:在操作方式、运行环境需做某些变更时软件的适应能力。 3 运行环境 3.1 硬件 ● 列出软件系统运行时所需的硬件最小配置,如计算机型号、主存容量 ● 外存储器、媒体、记录格式、设备型号及数量 ● 输入、输出设备 ● 数据传输设备及数据转换设备的型号及数量。 3.2 支持软件 ● 操作系统名称及版本号 ● 语言编译系统或汇编系统的名称及版本号 ●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名称及版本号 ● 其他必要的支持软件 4 使用说明 4.1 安装和初始化:给出程序的存储形式、操作命令、反馈信息及其做含意、表明安装完成的测试实例以及安装所需的软件工具等。 4.2 输入:给出输入数据或参数的要求。 ● 数据背景:说明数据来源、存储媒体、出现频度、限制和质量管理等。 ● 数据格式:如长度、格式基准、标号、顺序、分隔符、词汇表、省略和重复、控制。 ● 输入举例。 4.3 输出:给出每项输出数据的说明。 ● 数据背景:说明输出数据的去向、使用频度、存放媒体及质量管理等。 ● 数据格式:详细阐明每一输出数据的格式,如首部、主体和尾部的具体形式。 ● 举例 4.4 出错和恢复:给出出错信息及其含意;用户应采取的措施,如修改、恢复、再启动。 4.5 求助查询:说明如何操作。 5 运行说明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实验前准备工作:Linux的安装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Red Hat 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步骤。 2.掌握启动、关闭操作系统的方法。 二.实验准备 Red Hat Linux操作系统既可以单独安装在一个计算机系统中;也可以与其它操作系统如windows操作系统一起安装在一个计算机系统中,但注意在安装时要先装windows操作系统,再装Linux;或者利用主机的资源(如CPU、内存、硬盘),模拟出的一台新计算机。然后在虚拟机中安装windows、Linux等系统,使用虚拟机对主机的要求比较高,建议内存512MB以上。 1.硬盘分区 理解硬盘、分区的名称: ?IDE硬盘名称: /dev/hda, /dev/hdb …… ?SCSI硬盘名称:/dev/sda, /dev/sdb …… 分区名称:/dev/hda1, /dev/hda2 …… 一个硬盘最多分4个主分区和扩展分区,扩展分区最多只能建1个,扩展分区不能直接放数据,还必须建立逻辑分区才能使用。 安装Red Hat Linux至少需要两个硬盘分区:一个或多个―Linux native‖类型的分区,一个―Linux swap‖类型的分区。即使将Linux安装在一个专门的硬盘上,或者一台不安装其他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上,仍然需要为其创建分区。在安装过程中,会提示用户为Red Hat Linux 创建分区,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硬盘空间来创建分区。推荐以下分区配置: (1)一个根分区 (2)一个交换分区 (3)一个/usr分区 (4)一个/home分区。 2. 安装类型 Red Hat Linux提供了三种类型的安装: (1)客户机类型安装(workstation) (2)服务器类型安装(server system) (3)自定义类型的安装(custom system) 三.实验内容 请在虚拟机中安装Linux。 1. 安装虚拟机软件 常用的虚拟机软件有Vmware和VPC,如果主机性能较好,还能同时虚拟出多台虚拟机;一台虚拟机对应主机上的一个目录,删除该目录就删除了虚拟机;该目录拷到其它电脑

云平台用户操作手册v10

云计算管理平台 用户操作手册 文档日期:2015年7月20日 文档版本:

关于本文档

目录 目录错误!未指定书签。 1. 准备工作错误!未指定书签。 1.1 基础知识错误!未指定书签。 1.1.1常用术语错误!未指定书签。 1.1.2使用系统的基本要求错误!未指定书签。 1.1.3运行环境错误!未指定书签。 1.2系统统一规则错误!未指定书签。 1.3工作界面介绍错误!未指定书签。 2. 登录及统一权限管理错误!未指定书签。 2.1登录及退出错误!未指定书签。 2.1.1登录错误!未指定书签。 2.1.2退出错误!未指定书签。

3. 云门户错误!未指定书签。 3.1云中心概览错误!未指定书签。 3.2资源使用情况错误!未指定书签。3.3最近活动错误!未指定书签。 3.4资源机构分配情况错误!未指定书签。 3.5告警分布错误!未指定书签。 3.6应用使用情况错误!未指定书签。 4. 我的云中心错误!未指定书签。 4.1待办事项错误!未指定书签。 4.2已办事项错误!未指定书签。 4.3我的申请错误!未指定书签。 4.4我的虚拟机错误!未指定书签。 4.5我的资源池错误!未指定书签。 4.6任务活动错误!未指定书签。 4.7事件告警错误!未指定书签。

4.8账户设置错误!未指定书签。 4.9系统通知错误!未指定书签。 5. 服务目录错误!未指定书签。 5.1创建虚拟机错误!未指定书签。 5.2创建资源池错误!未指定书签。 6. 应用管理错误!未指定书签。 6.1应用管理错误!未指定书签。 7. 健康中心错误!未指定书签。 7.1实时告警错误!未指定书签。 7.2告警配置错误!未指定书签。 7.3主机监控错误!未指定书签。 7.4虚拟机监控错误!未指定书签。 8.基础设施错误!未指定书签。 8.1资源管理中心错误!未指定书签。 8.2虚拟机创建策略错误!未指定书签。

用户操作手册

项目名称(The English Name)用户操作手册

XXX项目小组修订表 审批记录

目录 1.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背景、应用目的与功能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术语和缩略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系统运行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系统硬件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系统软件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系统操作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系统操作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系统的启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主要功能操作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操作系统实验-实验指导书

3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实验学时:16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技术 操作系统上机实验 一、实验目的 主要目的是配合操作系统课程的学习,模拟实现操作系统的功能,有助于对操作系统的理解,同时加强学生对系统设计、程序编写、代码调试、软件开发过程基本技能的掌握。 上机作业应作到:覆盖讲授的所有原理内容,使得学生通过上机实践对原理有更深的理解;每一道上机作业,都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一个完整的、可运行的小型软件,籍此提升基本的软件开发技能。 二、实验要求 (1)上机实验之前,学生应当为每次上机的内容作好充分准备。对每次上机需要完成的题目进行认真的分析,选择合适的算法,列出实验具体步骤,写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程序清单,准备出调试程序使用的数据,以便提高上机实验的效率。 (2)按照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以及思考题的要求进行上机操作。录入程序,编译调试,反复修改,直到使用要求的算法,使程序正常运行,得出正确的输出结果为止。 (3)上机作业要求提交原始代码、设计文档和可运行程序。以完整的作业包的形式提交。实验报告应当包括:实验题目,程序清单,运行结果,所选取的算法及其优缺点以及通过上机取得了哪些经验。程序清单要求格式规范,注意加注释(包含关键

字、方法、变量等),在每个模块前加注释,注释不得少于20% 三、实验内容 上机实验包括:操作系统使用、SHELL编程、进程管理、进程调度、死锁处理、存储管理、文件系统几个部分。 实验1: SHELL编程 实验目的 熟悉linux常用命令,为以后的实验打下良好基础; 熟悉vi编辑器的使用; 了解Shell程序的语法规则,能编写简单的Shell程序。 实验内容 1、使用常用的Linux命令,主要包括如下命令: date, mail, write, man, ls, cat, mv, grep, tail, head, cp, wc, pwd, who等; 2、使用vi编辑器编辑文件,熟悉vi编辑器的各种操作模式和常用命令。 3、使用vi编辑器编写一段Shell程序,取名为mycal,实现与Linux中cal命令类 似的功能,当输入: $mycal [月份名] 年时,屏幕输出指定的年月的月历。例如: $mycal October 2009 屏幕输出2009年10月的月历。 注:参数可以是英文或者是数字。 实验2:观察Linux的行为 实验目的 了解Linux proc文件系统; 加深对Linux系统的理解; 增强Linux系统管理知识。 实验内容 在Linux中,proc文件系统提供了一套在用户态检查内核状态和系统特征的机制。proc文件系统将进程的地址空间、系统的硬件信息、系统相关机制(中断、I/O)等内容全部设置为虚拟的Linux文件,为访问系统内核数据的操作提供接口。 1、以root登录系统,并进入/proc目录,键入ls命令,查看/proc下的内容,同时 查看每个文件的读写权限。 2、根据/proc下的信息,回答:CPU的类型和型号、当前Linux版本、从启动到当 前时刻所经过的时间、当前内存状态。

平台操作使用手册

平台操作使用手册 一、增加用户 如果本级管理员想增加下级用户,先要增加“工程组织机构”,才能增加用户。 1)选中左侧树形菜单的“工程组织机构”,再单击右上角的“增加”,在弹出的“新建机构”对话框中填写要增加用户所属机构的相关信息。 2)选中左侧树形菜单中的“用户管理”,单击右上角的“增加”,在机构选项的菜单栏中选择刚才增加的“机构”,填写用户的其他信息既可以增加用户。 二、高级研修班申报 1)选择左侧“高级研修班初审/申报”,再单击右侧的“新建申报”即可以填写申报的相关信息。

三、开班通知和方案申报 1)选择“开班通知和方案上报”,在右侧的栏目中选择需要上报通知的高研班,点击“上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即可选择通知上传。 2)开班通知和方案请至少提前一个月上传到平台,以便审批。如有其他要求请跟专技司联系。 四)结业上报 1)选择左侧“结业上报”,在右侧中选择需要上报的高研班,点击“上报”,即可上报总结报告、经费结算表和考核学员名单。总结报告、经费结算表和考核学员名单可以分别上传。

2)上报学员名单时首先请点击“下载导入模板”,将模板下载到电脑中,然后填入学员名单、课时等等,里面栏目不要做任何修改。名单填好后再点击“导入学员”,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上传”,选择刚才的模板,然后点击“提交”即可将学员导入到系统中,此时学员名单并未提交到人社部专技司,只有本地管理员可以看到。此时本地管理员还可以修改、添加、删除学员信息。 3)确定学员名单完整后,就可以再次点击最下方的“提交”按钮,此时名单即提交到人社部专技司,平台管理员就可以生成证书编号。一旦点击此“提交”按钮,学员信息任何人(包括平台管理员)都无法更改,也不能对学员进行任何添加或者删除。慎重建议各管理员在提交人员名单确定好,如提前提交出错后果自负!

B70用户操作手册讲述

仪表板和车内总览 致奔腾轿车的用户: 感谢您选择一汽轿车公司生产的奔腾轿车。我们在设计与制造奔腾轿车时,时刻都将让顾客完全满意的理念放在心上。 此手册是您安全驾驶奔腾轿车的参考资料。请在首次驾驶车辆前,务必仔细阅读该手册,了解熟悉车辆的结构、使用方法及本公司的规定。充分利用本车的优良特性,确保安全无故障行驶,并正确保养您的车辆。 我们有优秀的专业维修人员为您的奔腾轿车提供常规服务,这有助于保持汽车的性能及转售价值。一汽授权的奔腾轿车维修网络可以为您提供及时和必要的帮助。这些服务店中有专业的维修服务人员,专门用于维修奔腾轿车的工具和设备。当您的汽车需要保养和维修时,请您到我们授权的奔腾轿车服务店。 我们向您承诺:一汽轿车销售有限公司的全体员工时刻关注奔腾汽车带给您的偷悦,以及您对奔腾产品的满意度。 关于本手册的重要说明: 请您将本手册保存在汽车的杂物盒中,以便于您安全、愉快地驾驶您的奔腾轿车。如果您转售汽车,请将该手册留给下一任车主。 精益求精是奔腾轿车的永恒追求,本公司将不断对汽车进行改型和改进,因此我们保留随时变更技术规格而不事先通知的权利,并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请您勿以其它版本用户手册的内容与您所购汽车的装备和性能进行比较,并以两者之间的差别为依据提出补偿装备的要求。如果您对所购汽车及用户手册内容有不明之处,请咨询奔腾轿车销售服务店。

请注意: 本手册适用于一汽轿车公司生产的奔腾轿车所有车型、装备及选装项目。因此,您可能会在手册中发现一些装备的有关说明,该装备却没有在您的奔腾轿车上安装。 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中国长春 如何使用本手册 我们希望帮助您从汽车中得到更多的驾驶乐趣。如果您仔细阅读本手册,您将可以在许多方面感受到这一点。 插图是对文字的补充,以便更清楚地说明如何愉快的驾驶汽车。通过阅读本手册,您会了解汽车的特性、重要的安全须知以及在各种路况下的驾驶技能。 在本手册中的下述符号表示“不要如此操作“或”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提及左手与右手时,是按照汽车的前进方向判断。尽管该手册的说明针对左侧驾驶的汽车,但是它同样适用于右侧驾驶的汽车。 索引:开始阅读时最好从索引开始,索引包括了按拼音字母顺序排列的手册中的所有内容。您会在手册中发现几处“警告”、“注意”以及“注释”。 ! 警告

视频监控系统用户操作手册

视频操作系统 用户操作手册 昆明德泰力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监控系统用户操作 一、开机与关机 1.1开机 插上电源线,按下后面板的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录像机开机,开机后视频输出默认为多画面输出模式,若开机启动时间再录像设定时间内,系统将自动启动定时录像功能,相应通道录像指示灯亮。 1.2进入系统菜单 正常开机后,按Enter确认键(或单击鼠标左键)弹出登录对话框,用户在输入框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出厂时有4个用户admin,888888,666666及隐藏的default,前三个出厂

密码与用户名相同。admin,888888出厂时默认属于高权限用户,而666666 出厂默认属于低权限用户,仅有监视、回放、备份等权限。(为安全起见请及时更改默认密码) 1.3关机 A进入【主菜单】>【关闭系统】中选择【关闭机器】(关机时建议使用此方法,以避免意外断电时对设备造成的损害。) B关机时,按下后面板的电源开关即可关闭电源。 1.4断电回复 当录像机处于录像、定时录像、报警录像工作状态下,若系统电源被切断或被强行关机,重新来电后,录像机将自动保存断电前的录像,并且自动恢复到断电前的工作状态继续工作。 二、录像操作 2.1预览 设备正常登陆后,直接进入预览画面。 在每个预览画面上有叠加的日期、时间、通道名称,屏幕下方有一行表示每个通道的录像及报警状态图标。 2.2手动录像 2.2.1进入手动录像操作界面 单击鼠标右键或在【主菜单】>【高级选项】>【录像控制】中可进入手动录像操作界面。在预览模式下按前面板【录像/?】键可进入手动录像操作界面。 2.2.2开启/关闭某个或某些通道 要开启/关闭某个通道的录像,首先查看该通道录像状态。“O”表示关闭, “?”表示开启)使用左右方向键移动活动框到该通道,使用上下方向键或相应

用户操作手册编写规范

编号: 版本号: 发放号: 文件名称:用户操作手册编写规范

变更记录 注:对该文件内容增加、删除或修改均需填写此变更记录,详细记载变更信息,以保证其可追溯性。

用户操作手册编写规范 用户操作手册旨在告诉软件的使用者在使用本软件时所应采用的方法与程序,并提供有关的信息,如系统结构、软件功能、操作流程等,以协助软件的使用。 用户操作手册的重点章节是‘第四章功能概述与操作说明’。操作说明必须尽量地详尽,以便使用者易于掌握。 目录 第一章简介

本章将简要地说明用户操作手册(以下简称本手册)的目的、范围、名词定义和参考文件。 1、手册目的 本手册的目的在于告诉某某系统软件的使用者,本系统软件提供了哪些功能,以及如何正确地、有效地来使用这些功能。 2、手册范围 本手册首先简要地介绍本系统软件的结构以及软件环境,然后说明本系统软件为使用者提供的各项功能及其详细的操作步骤。 本手册的使用者包括: {在此罗列使用者……} 本手册各章节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简介:简单说明本手册的目的、范围、名词定义和参考文件。 第二章系统概述:简单说明本系统的结构及其执行环境。 第三章公共操作:介绍开机、系统注册与退出、关机等公共操作,并指明为系统中各项操作所共有的屏幕属性、按钮定义及键盘定义。 第四章功能概述与操作说明:逐一说明各项功能及其详细的操作步骤。 其中“第四章功能概述与操作说明”为本手册之重点, 希望使用者能深入了解。 3、名词定义

这里定义为了准确地解释本手册所需要的字头词和缩写词。这些信息也可以由手册的附录提供,或引用别的文档。 4、参考文件 参考文件清单。 每个参考文件的标题、索引号或文件号、发布或发表日期、出版单位等。每个参考文件的来源。 这些信息也可以由手册的附录提供,或引用别的文档。 用户操作手册的参考文件至少应包括本系统的“软件需求分析报告”。第二章系统概述 本章将简要说明本系统之目标、范围、结构、及软件环境。 1、系统目标 说明本系统主要目标。 2、系统范围 说明本系统之主要范围。 3、系统结构 说明本系统之软、硬构件结构。 4、软件环境 说明本系统的软件运作时所需环境。 第三章公共操作 本章介绍开机、系统注册,主菜单操作,退出,关机等公共操作,并指明为系统中各项操作所共有的屏幕属性、按钮定义及键盘定义。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Linux系统管理与维护》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初识Linux操作系统 一实验名称 初识Linux操作系统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Linux的启动、登录与注销。 三实验内容 1.以root用户和普通用户两种不同身份登录Linux,说出其登录后得差异。 2.图形模式下的注销、重启与关机。 3.学会在虚拟机上登录和注销Linux。 四操作步骤与结果分析 五问题与建议

实验二Linux的桌面应用 一实验名称 Linux的桌面应用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熟悉Linux操作系统桌面环境 熟悉Linux文件系统及常用的操作 掌握Linux下使用外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 掌握Linux下安装应用程序 三实验内容 1.查看GNOME提供的“应用程序”、“位置”或者“系统”菜单,运行其中的应用程 序和工具。 2.查看Linux文件目录结构,学会常用的文件目录操作,如复制、粘贴、移动、删 除、更名、创建文档、创建文件夹等。 3.练习在Linux下使用光盘和U盘。 4.学会网络配置,使计算机能够进行网络浏览等操作。 5.学会在Linux下安装新的应用软件。 四操作步骤与结果分析 五问题与建议

实验三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 一实验名称 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安装Linux操作系统 三实验内容 1.通过学习《项目五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及远程服务》的内容,学会如何安装Linux。 环境:windows 系统、vmware虚拟机、Redhat Linux镜像光盘。 通过安装向导将安装分为两步:1、基本安装,2、配置及具体安装。 在第一阶段重点如何分区,在第二阶段重点掌握如何设置密码及安装桌面环境。四操作步骤与结果分析 五问题与建议

OA行政办公系统用户操作手册分解

OA办公系统用户操作手册 一、前言 为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学校启用了新行政办公系统(OA),将公文处理、表单审批、学校通知公告等业务模块部署到电子系统上,方便各部门对工作进行信息化、规范化管理。本手册是学校行政办公系统软件(OA系统)的用户使用手册,主要是为指导用户使用本产品而编写的。希望本手册能够帮助您在短时间内对OA系统有一个概括的了解,让您亲身体验到它所带来的方便与快捷。 二、登录系统 OA行政办公系统为网络版,登录形式简单方便,只需在浏览器中输入服务器地址,即可访问系统。目前学校OA行政办公系统服务器支持内网、外网访问,无论在学校还是在校外,只要可以上网,即可通过浏览器登录办公系统进行工作处理。同时OA行政办公系统配备有手机客户端,通过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亦可登录学校行政办公系统处理工作。登录系统入口如下: 学校官网行政办公系统入口; 服务器内网地址:http:// 192.168.168.104:5007; 服务器外网地址:http://58.47.177.160:5006; 手机客户端服务器地址:58.47.177.160:5005。 登录页面如下:

各用户的登录帐号详见通知,初始密码为123456,首次登录系统,请修改个人密码,防止他人盗用。 三、系统首页 1. 个人空间 个人空间用于展现与个人工作紧密相关的信息,如待办工作、表单审批、跟踪事项、我的模板、日程事件、我的计划、常用文档等。用户个人可自行配置,预置的个人空间如图所示:

个人空间的管理:若单位管理员设定用户可以自定义个人空间,则用户自身可对个人空间的管理,进入【个人事务】--【空间栏目】,同样可以设置布局,并进行栏目设置。如图,用户设置个人空间:

蓝鸽作业系统用户操作手册

互评式作业平台——用户操作手册 互评作业 一、概述 学生进入到互评作业模块中,系统将自动获取当前学生所需互评的作业,并以列表的形式展现。学生选择一份作业进入互评后,根据教师制定的评估方法对所需互评的学生作业中的主观题进行批改并提交。 图1互评作业主界面 二、操作说明 1、选择作业 根据作业列表信息,选择一份作业,点击图标“”,进入互评界面。 2、互评作业 互评界面左边以树的形式展现当前学生需要互评的学生及所对应的作业,右边显示内容根据左边树型列表切换而变化。 所有的主观题评估分为四种互评类型显示:单词短语类型,作文翻译类型,口语类型,特殊题型(仅指篇章听写)。 2.1 互评总体信息

图2 互评总体信息 1)点击【提交】按钮,则提交对应学生的互评结果,标志完成了对该学生的互评批改。 2)点击【全部提交】按钮,则提交所有学生的互评结果,标志完成了对所有学生的互评批改。 3)点击“显示互评任务详细情况”,展现互评任务详细情况,如图3: 图3 互评总体信息-查看互评任务详情 4)点击左侧“学生1”,“学生2”,“…”,可查看对应学生的互评情况 2.2 单个学生的互评信息

图4 单个学生的互评信息 1)点击【提交】按钮,则提交当前学生的互评结果,并返回到互评总体信息主界 面,标志完成了对该学生的互评批改。 2)点击“查看或评阅”栏中的“详情”图标“”,则可进入该题型的互评批改 界面。 3)点击左边题型树中某学生的相关题型,如“命题作文”、“短文回答”,则进入该 学生相应的题型的互评批改界面。 2.3 互评主观题型信息 互评主观题型信息包含:单词短语类型、作文翻译类型、口语类型、特殊题型(仅指篇章听写)四种题型。 2.3.1 单词短语类题型

软件项目用户操作手册模版

六、用户操作手册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项目背景 (2) 1.3定义 (2) 1.4参考资料 (2) 2.软件概述 (2) 2.1目标 (2) 2.2功能 (2) 2.3性能 (2) 3.运行环境 (2) 3.1硬件 (2) 3.2支持软件 (3) 4.使用说明 (3) 4.1安装和初始化 (3) 4.2输入 (3) 4.3输出 (4) 4.4出错和恢复 (4) 4.5求助查询 (4) 5.运行说明 (4) 5.1运行表 (4) 5.2运行步骤 (4) 6.非常规过程 (5) 7.操作命令一览表 (5) 8.程序文件(或命令文件)和数据文件一览表 (5) 9.用户操作举例 (6) 1.引言 1.1编写目的 【阐明编写手册的目的,指明读者对象。】

1.2项目背景 【应包括项目的来源、委托单位、开发单位和主管部门。】 1.3定义 【列出手册中所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文。】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资料的作者、标题、编号、发表日期、出版单位或资料来源,可包括: a.项目的计划任务书、合同或批文; b.项目开发计划; c.需求规格说明书; d.概要设计说明书; e.详细设计说明书; f.测试计划; g.手册中引用的其他资料、采用的软件工程标准或软件工程规范。】 2.软件概述 2.1目标 2.2功能 2.3性能 a.数据精确度【包括输入、输出及处理数据的精度。】 b.时间特性【如响应时间、处理时间、数据传输时间等。】 c.灵活性【在操作方式、运行环境需做某些变更时软件的适应能力。】3.运行环境 3.1硬件 【列出软件系统运行时所需的硬件最小配置,如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操作系统》 实验指导书 (适合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湖南工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二O一四年十月

前言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其实践性、应用性很强。实践教学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实验目的是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加深对操作系统基本方法的理解,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Linux环境下调用一些常用的函数编写功能较简单的程序来实现操作系统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应用方面打下一定基础。要求学生在实验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自行完成各个操作环节,并能实现且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完成一个实验解决一类问题。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其分析、设计和解答类似问题;对此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能够熟练使用Linux用户界面;掌握操作系统中进程的概念和控制方法;了解进程的并发,进程之间的通信方式,了解虚拟存储管理的基本思想。同时培养学生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完成实验分析、实验方法、实验操作与测试、实验过程的观察、理解和归纳能力。 为了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编写了这本实验指导书。在指导书中,每一个实验均按照该课程实验大纲的要求编写,力求紧扣理论知识点、突出设计方法、明确设计思路,通过多种形式完成实验任务,最终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完成实验任务,得出实验结果。任课教师在实验前对实验任务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讲解,要求学生按照每一个实验的具体要求提前完成准备工作,如:查找资料、设计程序、完成程序、写出预习报告等,做到有准备地上机。进行实验时,指导教师应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对调试过程给予积极指导。实验完毕后,学生应根据实验数据及结果,完成实验报告,由学习委员统一收齐后交指导教师审阅评定。 实验成绩考核: 实验成绩占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总评成绩的20%。指导教师每次实验对学生进行出勤考核,对实验效果作记录,并及时批改实验报告,综合评定每一次的实验成绩,在学期终了以平均成绩作为该生的实验成绩。有以下情形之一者,实验成绩为不及格: 1.迟到、早退、无故缺勤总共3次及以上者; 2.未按时完成实验达3次及以上者; 3.缺交实验报告2次及以上者。

软件用户操作手册

软件用户操作手册 1.引言 1.1编写目的【阐明编写手册的目的,指明读者对象。】 1.2项目背景【说明项目来源、委托单位、开发单位及主管部门。】 1.3定义【列出手册中使用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意。】 1.4参考资料【列出有关资料的作者、标题、编号、发表日期、出版单位或资料来源,可包括:a.项目的计划任务书、合同或批文.b.项目开发计划.c.需求规格说明书;d.概要设计说明书;e.详细设计说明书;f.测试计划;g.手册中引用的其他资料、采用的软件工程标准或软件工程规范。】 2.软件概述 2.1目标 2.2功能 2.3性能 a.数据精确度【包括输入、输出及处理数据的精度。】 b.时间特性【如响应时间、处理时间、数据传输时间等。】 c.灵活性【在操作方式、运行环境需做某些变更时软件的适应能力。】 3.运行环境 3.1硬件【列出软件系统运行时所需的硬件最小配置,如a.计算机型号、主存容量.b.外存储器、媒体、记录格式、设备型号及数量.c.输入、输出设备;d.数据传输设备及数据转换设备的型号及数量。】 3.2支持软件【如:a.操作系统名称及版本号.b.语言编译系统或汇编系统的名称及版本号;c.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名称及版本号;d.其他必要的支持软件。】 4.使用说明 4.1安装和初始化【给出程序的存储形式、操作命令、反馈信息及其含意、表明安装完成的测试实例以及安装所需的软件工具等。】 4.2输入【给出输入数据或参数的要求。】 4.2.1数据背景【说明数据来源、存储媒体、出现频度、限制和质量管理等。】4.2.2数据格式【如.a.长度.b.格式基准;c.标号;d.顺序;e.分隔符;f.词汇表;g.省略和重复;h.控制。】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4磁盘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实验四 实验题目:磁盘管理 实验目的:熟悉并掌握磁盘管理常用命令;掌握利用虚拟机增加新硬盘,使用fdisk对磁盘分区操作;熟悉和了解磁盘显示信息内容;掌握使用卷组进行磁盘管理操作。 实验类型:综合 实验要求:必修 仪器设备:计算机 实验内容、方法、步骤: 1,使用GUI方式建立用户user01,具体属性如下: 登录shell为/bin/bash, 主目录/user01, 用户id: 520, 用户组grp01 2,使用修改配置文件方式建立用户user02,具体属性如下: 登录shell为/bin/bash, 主目录/user02, 用户id: 530, 用户组grp02 3,使用命令方式建立用户user03,具体属性如下: 登录shell为/bin/bash, 主目录/user03, 用户id: 530, 用户组grp03,附属组grp02 4,对user01,user02,user03,设置密码并登录。 一、磁盘和分区信息查看 1 fdisk查看当前系统硬盘及分区情况,在实验报告中说明当前的磁盘容量,分区数量、名称和大小,分区挂载点,分区使用方式(卷组名称、逻辑卷名称和大小)。 步骤:fdisk –l 2 显示当前文件系统使用情况,在实验报告中说明当前主要文件系统信息及使用情况(包括主要文件系统名称、挂载点、容量、使用量及百分比等)

步骤:df –h 二、添加新硬盘 内容:关闭虚拟机操作系统,添加2块硬盘,大小分别为5G和10G。开机后查看新硬盘是否成功添加。 步骤: 1 关机:init 0 2 添加新硬盘:右键单击虚拟机,选择setting(设置)。在Add中按照要求添加2块新硬盘(HardDisk) 3 开机后,打开终端。输入命令fdisk –l 或ls /dev/sd*查看新硬盘是否添加成功。 三、对新添加硬盘进行分区 内容: 1. 将第二块硬盘sdb分区(5G),要求分区1(sdb1)为主分区,类型为swap (82),大小为500M;分区2(sdb2)为主分区,类型为linux(83),大小为2G;分区3为扩展分区(sdb3),大小为sdb所有剩余容量;分区5为逻辑分区,类型为lvm(8e),大小为2G。分区后,查看sdb新添加所有分区,将截图添加到实验报告中。 2. 将第三块硬盘sdc分区(10G),要求分区1(sdc1)为扩展分区,大小为10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