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培训试题2
光谱一级考试与答案

光谱一级考试与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谱分析中,哪种类型的光谱仪最适合用于分析固体样品?A. 原子吸收光谱仪B. 原子发射光谱仪C. 红外光谱仪D. 紫外-可见光谱仪答案:C2. 光谱分析中,下列哪种元素的检测限最低?A. 钠(Na)B. 钾(K)C. 铁(Fe)D. 铜(Cu)答案:D3. 在紫外-可见光谱中,哪种物质的吸收峰通常位于200-400nm之间?A. 芳香族化合物B. 脂肪族化合物C. 糖类D. 蛋白质答案:A4. 红外光谱中,羰基(C=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通常位于哪个波数范围内?A. 1000-1200 cm^-1B. 1200-1600 cm^-1C. 1600-1850 cm^-1D. 1850-2000 cm^-1答案:C5.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火焰原子化器的温度通常是多少?A. 1000-1500°CB. 1500-2000°CC. 2000-2500°CD. 2500-3000°C答案:B6. 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哪种元素的发射光谱最亮?A. 钠(Na)B. 钾(K)C. 钙(Ca)D. 镁(Mg)答案:A7.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中,哪种类型的样品最适合进行定量分析?A. 气体样品B. 液体样品C. 固体样品D. 悬浮液样品答案:B8. 红外光谱分析中,下列哪种官能团的吸收峰通常位于3000-3600 cm^-1?A. 羟基(OH)B. 羰基(C=O)C. 羧基(COOH)D. 氨基(NH2)答案:A9.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哪种类型的光源最适合用于分析痕量元素?A. 空心阴极灯B. 氘灯C. 钨灯D. 卤素灯答案:A10. 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中,下列哪种物质的吸收峰通常位于400-700nm之间?A. 芳香族化合物B. 脂肪族化合物C. 糖类D. 蛋白质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光谱分析中,________光谱仪可以用于分析样品中的金属元素。
红外光谱练习题

红外光谱练习题红外光谱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方法,在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针对红外光谱进行一系列练习题,旨在帮助读者加深对该分析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一、选择题1. 关于红外光谱,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红外辐射的波长范围在380-780 nm之间B. 红外光谱主要研究紫外线的吸收特征C. 红外光谱是利用物质的红外辐射进行分析的方法D. 红外光谱只适用于溶液状样品的分析2. 下列哪个峰位代表了化学键中C-H键的伸展振动?A. 1600 cm-1B. 2900 cm-1C. 3400 cm-1D. 4000 cm-13. 对于一份有机物样品的红外光谱图谱,下列哪种波带最常见?A. 单峰B. 双峰C. 三峰D. 多峰4. 在红外光谱分析中,通过观察哪些特征可以判断化合物是否含有酰基?A. 1650 cm-1和1720 cm-1之间的伸缩振动B. 900 cm-1和1000 cm-1之间的振动C. 3300 cm-1附近的振动D. 2800 cm-1附近的振动二、判断题1. 在红外光谱图谱中,波数越大代表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振动频率越低。
正确 / 错误2. 红外光谱图谱中出现强吸收峰,代表该波数处的化学键伸缩振动很强。
正确 / 错误3. 红外光谱可以用于定性分析,但不能用于定量分析。
正确 / 错误4. 在红外光谱分析中,鉴别化学键主要依靠峰位的位置而非峰的强度。
正确 / 错误三、解答题1. 简述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和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
2. 通过红外光谱图谱,如何判断有机物中是否存在羧基?3. 举例说明红外光谱在材料科学上的应用,并对其优劣进行评价。
4. 解释红外光谱图谱中碳氢不饱和基团所产生的吸收峰特征。
四、应用题请参阅附图中给出的红外光谱图谱,并回答以下问题。
1. 该有机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哪些具有特定红外光谱特征的基团?2. 根据图谱,推测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
3. 该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官能团是什么?4. 进一步应用红外光谱,你觉得可以对该有机化合物进行怎样的性质、结构等方面的分析?附图:(插入红外光谱图谱)结语通过此系列红外光谱练习题,相信读者对红外光谱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光谱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光谱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光谱分析中,波长最长的是()。
A. 紫外光B. 可见光C. 红外光D. 微波答案:C解析:光谱中波长最长的是红外光,波长范围大约在700纳米到1毫米之间。
2. 光谱分析中,波长最短的是()。
A. 紫外光B. 可见光C. 红外光D. X射线答案:D解析:X射线的波长最短,大约在0.01纳米到10纳米之间。
3. 光谱分析中,哪种光的波长范围与可见光最接近?()A. 紫外光B. 近红外光C. 远红外光D. 微波答案:B解析:近红外光的波长范围与可见光最接近,大约在700纳米到2500纳米之间。
4. 光谱分析中,哪种光的波长范围最宽?()A. 紫外光B. 可见光C. 红外光D. 微波答案:D解析:微波的波长范围最宽,从1毫米到1米不等。
5. 光谱分析中,哪种光的波长最短,能量最高?()A. 紫外光B. 可见光C. 红外光D. 伽马射线答案:D解析:伽马射线的波长最短,能量最高,波长小于0.01纳米。
二、多选题6. 光谱分析中,以下哪些是光谱分析的常用技术?()A. 原子吸收光谱B. 原子发射光谱C. 红外光谱D. 核磁共振光谱答案:ABCD解析: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都是光谱分析中常用的技术。
7. 光谱分析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光谱的产生?()A. 光源B. 样品C. 仪器D. 环境条件答案:ABCD解析:光源、样品、仪器和环境条件都会影响光谱的产生。
8. 光谱分析中,以下哪些是光谱分析的优点?()A. 灵敏度高B. 选择性好C. 操作简便D. 可以进行无损检测答案:ABCD解析:光谱分析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和可以进行无损检测等优点。
三、判断题9. 光谱分析中,所有类型的光都是电磁波。
()答案:√解析:光谱分析中涉及的光,包括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等,都是电磁波的一种形式。
10. 光谱分析中,波长越长,能量越高。
()答案:×解析:光谱分析中,波长越短,能量越高。
光谱二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光谱二级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满分20分)1. 光谱分析中,哪种类型的光谱仪适用于远距离分析?A. 单通道光谱仪B. 多通道光谱仪C. 连续光谱仪D. 离散光谱仪答案:B2. 在光谱分析中,哪个波长范围通常用于分析金属元素?A. 紫外区B. 可见区C. 红外区D. 微波区答案:B3.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光谱分析中的常用溶剂?A. 乙醇B. 丙酮C. 正己烷D. 水答案:D4. 光谱分析中,哪个参数可以用来描述光谱的分辨率?A. 波长B. 波长范围C. 光谱带宽D. 光谱强度5.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哪种类型的光源最适合?A. 连续光源B. 线光源C. 点光源D. 面光源答案:B6. 光谱分析中,哪个设备用于将样品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A. 检测器B. 光源C. 单色器D. 样品池答案:B7. 在光谱分析中,哪个参数与检测器的灵敏度有关?A. 量子效率B. 波长C. 光谱带宽D. 光源强度答案:A8.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光谱分析中的常用滤光片材料?A. 玻璃B. 石英C. 塑料D. 金属答案:D9. 在光谱分析中,哪个设备用于选择特定波长的光?B. 单色器C. 检测器D. 样品池答案:B10. 光谱分析中,哪个参数与样品的浓度无关?A. 吸收度B. 透射比C. 光谱带宽D. 光谱强度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题,满分5分)1. 光谱分析中,样品的____和____是影响分析结果的两个重要因素。
答案:浓度、基体效应2. 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____是样品原子激发的主要方式。
答案:热激发3. 光谱分析中,____是指光谱仪能够分辨的最小波长差。
答案:分辨率4. 在光谱分析中,____是指样品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能力。
答案:吸收度5. 光谱分析中,____是指样品对光的透过能力。
答案:透射比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题,满分10分)1. 简述光谱分析中,连续光源和线光源的区别。
光谱考试试题及答案

光谱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光谱是指光线经过光学仪器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线,分解后的光线形成的称为______。
a) 艳彩b) 艳带c) 色带d) 色谱2. 光谱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______。
a) 可见光谱b) 红外光谱c) 紫外光谱d) X射线光谱3. 以下哪个不是光谱学的应用领域?a) 化学分析b) 物理实验c) 天文学d) 经济学4. 彩虹是由______产生的。
a) 折射b) 反射c) 散射d) 干涉5. 光谱线上的暗线被称为______。
a) 光谱带b) 阴影线c) 谱线d) 波谱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真假,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1. 光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
(√)2. 光谱仪是用来产生光谱的仪器。
(×)3. 光谱学只在天文学中有应用。
(×)4. 蓝光的波长比红光的波长短。
(√)5. 光的折射是光谱产生的原因之一。
(√)三、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 请解释在光谱中什么是连续谱?连续谱是指光源发出的光在经过光学仪器分解后,光谱上的波长连续且没有明显的断裂,包含了所有波长的光线。
2. 简述红移和蓝移现象。
红移是指光源向远离我们的方向移动时,其光谱中的波长变长,红色波长增加,所以称为红移。
而相反,当光源向靠近我们的方向移动时,其光谱中的波长变短,蓝色波长增加,所以称为蓝移。
3. 光谱学在天文学中有何应用?光谱学在天文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通过观测天体的光谱,可以获得天体的化学成分、温度、速度等重要信息。
光谱分析可以帮助天文学家了解天体的组成和物理性质,例如星际空间中的元素组成、行星大气层的温度和气体成分等。
四、解答题请根据给出的光谱图回答下列问题。
[此处插入光谱图,可手绘]1. 根据光谱图,你能判断这一光源的性质是什么?通过观察光谱图可知,该光源产生了连续谱,没有明显的谱线断裂。
因此,可以判断该光源是一个连续光源,如黑体辐射体或白炽灯。
光谱培训试题2

光谱培训试题2光谱培训试题2一、填空题1.原子发射光谱是由电热能对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的激发跃迁产生的,线光谱的形成缘故是原子外层电子产生的跃迁。
2.发射光谱分析中各元素的谱线强度与光源的温度关系是各元素具有其最佳温度,当光源温度为一定时,其元素的原子发射谱线强度与原子浓度成正比。
3.将试样进行发射光谱分析的过程有:A。
激发B 复合光的分解C 跃迁D 检测E 蒸发按先后次序排列应为:E A C B -D4.1926年的内标法的显现,使光谱分析能够进行定量分析。
5.目前看谱镜中常用的色散元件有棱镜、光栅。
6.实际看谱分析时,从光栏中看到的有线光谱,带光谱和连续光谱。
7.看谱分析最好在绿色区进行,因为该色区对人眼灵敏度最高。
8看谱半定量分析适合元素低浓度分析,看谱分析误差时10%——20%9.看谱分析中所用的看见光波长范畴是390——700nm.10.钢10CrMo910,相当于中国材料号12Cr2Mo,其中Cr、Mo 平均含量分不为Cr2.25%、Mo1%。
二、选择题: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常采纳内标法,其目的是为了提升灵敏度 B. 提升准确度C. 减少化学干扰D. 减少背景在下述那种情形下应选用原子发射光谱法而不选用其他方法检测。
A.汽油中的铅B. 煤中的钠C.小麦中的硒D. 高纯金属中的杂质元素.3.看谱分析最好选择在人眼灵敏度高绿色区进行,该色区波长范畴是A.440—470nm B.495—581nm C.470—600nm D.500—650nm4.原子或离子外层电子跃迁,辐射出的谱线是A.连续的线连续的线光谱B.不连续的线光谱C. 带光谱D. 连续光谱5.看谱分析难熔元素时,需要A.预燃及燃弧时刻要短B. .预燃时刻短,燃弧时刻长C. .预燃及燃弧时刻要长D. 预燃时刻长,燃弧时刻短三、是非题看谱分析能够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原子中每个轨道上能级的能值差不多上确定的。
正常情形下电子总是在能级最低的轨道上运行,这时的原子状态称作基态√原子是元素的具体存在,是体现元素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光谱分析考试复习资料试卷

填空题(二级)1.(光电转换器)的作用是完成光电信号的转换,即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为以后的信号处理做准备。
2.原子吸收光谱法的背景校正方法主要有:氘灯背景校正法、(塞曼效应法,空心阴极灯自吸收校正法)。
3.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主要检测检测方法有:(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
4.(原子吸收光谱仪),是基于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共振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一种光谱分析仪器。
5.原子吸收光谱仪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辐射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检测与控制系统及数据处理系统。
6.等离子体光源的优点有:多元素同时测定、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基体效应小等;缺点是(谱线重叠干扰,大多数非金属元素难以得到灵敏的光谱线)。
7.原子发射光谱是原子外层电子受热能、辐射能或与其他粒子碰撞获得能量跃迁到较高的(激发态),再由高能态回到较低能态或者(基态跃迁)时,以辐射形式释放出其激发能而产生的光谱。
8.(光学系统)是将光源发射出来的具有各种波长的辐射能按波长顺序展开,以获得光谱。
简答题1;简述直读光谱分析中标准样品,标准化样品,控制样品的作用。
(一级、二级)答:(1)标准样品:是为绘制工作曲线用的,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应与分析样品相近似,应包括分析元素含量范围,并保持适当的浓度梯度,分析元素的含量系用准确可靠的方法定值。
(2)标准化样品:是用来修正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仪器测量值对校准曲线的偏离,要求均匀并能得到稳定的谱线强度。
(3)控制样品:与分析样品有相似的冶金加工过程、相近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用于对分析样品测定结果进行校正。
可用于类型标准化修正。
2;简述标准物质在分析工作中的主要作用。
答:1)刻度和校准仪器;2)评价测试方法;3)作为测定工作标准;4)建立测量体系的质量保证;5)在商业贸易中的应用;6)测量结果的可溯源性;7)统一量值;3;实验室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
答:1使用相同或者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或者校准2留存样品重复测或者校准3样品不同特性结果之间的相互关系4审查报告结果5实验室内对比6盲样测试7使用标准物质或质量控制物质8使用其他已校准能够提供可溯源结果的仪器9检测设备功能的复查10适用时,使用核查或者工作标准,并制作控制图11测量设备期间核查。
光谱培训试题及答案详解

光谱培训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谱分析中,波长最长的是:A. 紫外光B. 可见光C. 红外光D. X射线答案:C2. 光谱仪中,用于将光分散成不同波长的部件是:A. 光源B. 探测器C. 分光器D. 滤光片答案:C3. 下列哪种物质在紫外光谱中不会产生吸收峰?A. 氢气B. 氧气C. 氮气D. 二氧化碳答案:C4. 光谱分析中,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A. 波长B. 吸收度C. 光谱带宽D. 光强答案:B5. 光谱仪的分辨率是指:A. 光谱仪能够检测到的最小波长变化B. 光谱仪能够检测到的最大波长变化C. 光谱仪能够检测到的最小光强变化D. 光谱仪能够检测到的最大光强变化答案:A6. 光谱分析中,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A. 波长B. 吸收度C. 光谱带宽D. 光强答案:A7. 光谱仪的灵敏度是指:A. 光谱仪能够检测到的最小波长变化B. 光谱仪能够检测到的最大波长变化C. 光谱仪能够检测到的最小光强变化D. 光谱仪能够检测到的最大光强变化答案:C8. 在光谱分析中,如果样品的浓度增加,其吸收峰会:A. 变宽B. 变窄C. 变高D. 变低答案:C9. 下列哪种光源不适合用于光谱分析?A. 氙灯B. 钨灯C. 激光D. LED答案:B10. 在光谱分析中,样品的制备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是:A. 可以忽略B. 非常重要C. 无关紧要D. 有时重要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谱分析中,波长最短的是________。
答案:伽马射线2. 光谱仪中,用于检测不同波长光强度的部件是________。
答案:探测器3. 光谱分析中,样品的浓度与吸收峰的________成正比。
答案:高度4. 光谱分析中,样品的________会影响光谱仪的分辨率。
答案:颗粒大小5. 光谱分析中,如果样品的浓度增加,其吸收峰的________会增加。
答案:面积6. 光谱分析中,样品的________会影响光谱仪的灵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谱培训班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原子发射光谱是由电热能对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的激发跃迁产生的,线光谱的形成原因是原子外层电子产生的跃迁。
2.发射光谱分析中各元素的谱线强度与光源的温度关系是各元素具有其最佳温度,当光源温度为一定时,其元素的原子发射谱线强度与原子浓度成正比。
3.将试样进行发射光谱分析的过程有:A。
激发B 复合光的分解C 跃迁D 检测E 蒸发按先后次序排列应为:E A C B -D4.1926年的内标法的出现,使光谱分析能够进行定量分析。
5.目前看谱镜中常用的色散元件有棱镜、光栅。
6.实际看谱分析时,从光栏中看到的有线光谱,带光谱和连续光谱。
7.看谱分析最好在绿色区进行,因为该色区对人眼灵敏度最高。
%2010%——8看谱半定量分析适合元素低浓度分析,看谱分析误差时9.看谱分析中所用的看见光波长范围是390——700nm.10.钢10CrMo910,相当于中国材料号12Cr2Mo,其中Cr、Mo平均含量分别为Cr2.25%、Mo1%。
二、选择题:1.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常采用内标法,其目的是为了A.提高灵敏度B. 提高准确度C. 减少化学干扰D. 减少背景2.在下述那种情况下应选用原子发射光谱法而不选用其他方法检测。
A.汽油中的铅B. 煤中的钠C.小麦中的硒D. 高纯金属中的杂质元素.3.看谱分析最好选择在人眼灵敏度高绿色区进行,该色区波长范围是650nm600nm D.500—B.495470nm—581nm C.470—A.440— 4.原子或离子外层电子跃迁,辐射出的谱线是连续光谱D. 不连续的线光谱连续的线连续的线光谱B.C. 带光谱A.5.看谱分析难熔元素时,需要A.预燃及燃弧时间要短B. .预燃时间短,燃弧时间长C. .预燃及燃弧时间要长D. 预燃时间长,燃弧时间短三、是非题1.看谱分析能够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2.原子中每个轨道上能级的能值都是确定的。
正常情况下电子总是在能级最低的轨道上运行,这时的原子状态称作基态√3.原子是元素的具体存在,是体现元素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性质不会发生变化。
√4.激发态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外层电子要跃迁回低能级,并发射出光能。
√5.原子或离子外层电子跃迁,发射出的线光谱是连续的。
×.元素谱线出现的难易取决于激发电位,而与电离电位无关。
×6 定性分析时选取高灵敏度分析线是为了防止漏测低能量元素。
√.7.8.在分析有色金属时使用铁电极是为了引入丰富的铁谱线。
√试样中某元素含量越高,则看谱分析该元素时进行半定量越准确。
×9.10.元素中原子在激发(电弧、火花)状态下,每种元素的原子发出自己特有的光谱。
根据产生谱线的波长可以决定纲中含有那些元素。
√四、问答题:1 .简述原子发射光谱产生的过程答:原子发射光谱是以电能或火焰作用于气态原子的外层电子,当原子外层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后,就会使外层电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激发态)。
原子外层电子处于激发态时是-8-不稳定的,它的寿命小于10秒。
当它从高能级回到低能级时,就要释放出多余的能量。
此能量以光的形式发射,通常发射出紫外光或可见光,即为原子发射光谱。
2.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主要部件是什么?答: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主要部件可分为:i.光源光源具有使试样蒸发、解离、原子化和激发、跃迁产生光辐射的重要作用。
目前常用的光源有直流电弧、交流电弧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等。
ii.分光元件有棱镜和光栅。
检测器iii.多位光电倍增管。
3.什么叫看谱分析?答:看谱分析是由于光源的作用,激发产生的谱线经过棱镜或光栅进行分光,然后由人眼进行鉴别的过程。
4.看谱分析的分析误差可能性?答:1.激发部位不对2.电极污染3.试件表面没处理。
4.分析条件与分光标志的条件不符5.引燃时间太短6.强光直射。
7.第三元素存在引起的干扰。
5.看谱分析法的优缺点。
优点:1.快速方便,容易掌握。
2.设备简单。
3灵敏度高。
4应用范围广5.对样的破坏小。
6能同时测出多个元素,分析速度快。
7排污少,费用省。
缺点:1材料不均匀时代表性差2 人眼误差3受环境条件影响大。
b a 当试样中元c百分含量为常数。
ab为指数.6罗马金公式的物理意义?答:I=ac素浓度低时,b≈1,I=ac元素浓度与谱线强度成正比适合半定量。
b.当元素浓度高时,0<b<I. I=abc曲线AB没有自吸。
元素浓度C与I不成正比,不适合半定量分析。
0=a自吸严重,谱线强度呈饱和状态,更不适合半I=ac当元素浓度很高时C.b=0,则定量分析。
7.纯铜电极有什么有点答:1.导电性好2导热性好导热快3不易氧化4灼热程度的连续光谱辐射小。
5可以制的很纯,加工清理方便。
8.什么是分析线?什么是对照线?其各有什么作用?答:被分析元素的谱线称为分析线。
对照线是指用作比较的光谱线,通常指基本元素的谱线。
作用:分析线用作定性、半定量,而对照线用作半定量。
9.在分析有色金属时,使用电极的作用?答:铁电极能引入丰富的铁线谱。
组的特征谱线和分析线。
11组以及钒请大致画出铬2组、钼10.2组特征谱线:四条长距离铁谱线。
铬1组特征谱线:三根铁线及中间加一根铁线。
钼组特征谱线:在紫色区很容易找到三根亮度很大的铁线。
钒1 为什么原子或离子辐射产生的光谱不是连续的?11.,答:由于原子或离子的外层电子在基态和激发态时所处的能级是不连续的(量子化)所以产生的谱线为不连续的线状光谱。
简述光栅和棱镜的分光的原理。
12.而棱镜的分光原理是基于构成棱镜的光学答:光栅的分光原理是用于光的衍射或反射,材料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看谱分析时如何选择分析线对?13.分析线、比较线最好选择在眼镜灵敏度高的区域,尽量不要选择两种意思的交界i答:处,谱线有足够的亮度,且稳定性好。
.要注意第三元素的干扰,最好本牌号的标志观测本牌号的试样。
ii(同为原子线或离子线)Iii.分析线和比较线匀称性要好。
.在分析时,使用的标志灵敏度和准确度要高,要求分析线和比较线有明显的变化,Iv 既谱线亮度不呈饱和状态同一试样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观测。
iiv.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相关知识1 力学性能: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的一些性能称为材料的力学性能。
指标主要有: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
2 硬度:材料抵抗局部塑性变形或表面损伤的能力。
3 奥氏体A:碳在γ-Fe 中的固溶体,在合金钢中是碳和合金元素溶解在γ-Fe中的固溶体。
晶体:面心立方晶格,在金相组织中呈规则的多边形4 铁素体F: 碳与合金元素溶解在a-Fe中的固溶体。
晶体:体心立方晶格。
强度、硬度不高,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5 渗碳体:铁和碳的化合物,又称碳化铁。
常温下铁碳合金中碳大部分以渗碳体存在。
6 珠光体P: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是含碳量0.77%的碳钢转变的产物,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相间排列的片层状组织。
7 马氏体M:是碳在a-Fe中过饱和固溶体。
8 消除应力退火:将工件加热到A 度,保温后缓慢冷却的方法。
100-200以下C1.目的:消除焊接、冷变形加工、铸造、锻造等加工方法所产生的内应力。
钢化学成分分类: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合金钢。
这一类钢在钢中特意加入了除了铁和碳以外的其它元素,为了改善钢的性能,氮硼,,钛,钒,铌,锆,钴,,铬,镍钼,铜,铝,硅,钨,.称为合金钢通常加入的合金元素有:锰等.我国合金钢牌号按碳含量,合金元素种类和含量,质量级别和用途来编排.牌号首部用数字表明碳含量,为区别用途,低合金钢,合金结构钢用两位数表示平均含碳量的万分比;高合金钢,不锈耐酸钢,耐热钢用一位数表示含碳量的千分比,当平均含量小于千分之一时用0表示,含碳量小于万分之三时用00表示.牌号的第二部分用元素符号表明钢中主要合金元素,含量由其后数字标明,当平均含量少于1.5%时不标数字;平均含量为1.5%-2.49%时标数字2; 平均含量为2.5%-3.49%时标数字3. 高级优质合金钢在牌号尾部加A,专门用途的低合金钢,合金结构钢在牌号尾部加代表用途符号.例如:16MnR 表示合金钢平均含碳量0.16%,平均含锰量小于1.5%,是压力容器专用钢09MnNiDR 表示合金钢平均含碳量0.09%,锰,镍平均含量均小于1.5% 低温压力容器专用钢0Cr18Ni9Ti 表示合金钢属高合金钢,含碳量小于0.1% 含铬量17.5-18.49% , 含镍量8.5-9.49% 含钛量小于1.5%专门用途碳素钢例如20g g表示锅炉碳素铸钢20R R表示容器ZG200-400 ZG表示铸钢除了碳以外,钢中还含有少量的锰,硅,硫,磷,氢等杂质,这些杂质对钢的性能也产生影响:1.锰Mn 作为脱氧去硫剂加入钢液.锰能溶入铁素体形成置换固溶体,在钢中有增加强度、细化组织、提高韧性的作用。
锰还可以与硫化合成硫化锰,从而减少硫对钢的危害性。
但锰在钢中作为杂质存在时含量较少一般小于0.8%,对钢的性能影响并不大。
2.硅Si 作为脱氧剂加入钢液的。
硅能溶入铁素体,在钢中有提高强度、硬度、弹性的作用,但会使钢的塑性、韧性降低。
硅作为杂质在镇静钢中含量约0.1-0.4%,在沸腾钢中约0.03-0.07%,少量的硅对钢的性能影响并不显著。
3.硫S 是由矿石,生铁和燃料中进入钢内的有害杂质。
硫在铁素体中溶解度极小在钢中主要以硫化铁形式存在。
硫化铁与铁形成低熔点共晶体(熔点985度)分布于晶界上,当钢材中在800-1200度之间锻轧时,由于低熔点共晶体熔化而使钢材沿晶界开裂,这种现象称“热脆”硫在钢中含量有严格限制,压力容器专用钢材的硫含量不应大于0.020%4.磷P 主要来自矿石和生铁,少量的磷溶于铁素体中,可能由于其原子直径比铁大很多,造成铁素体晶格畸变严重,从而使钢的塑性和韧性大大降低,尤其在低温时,韧性降低特别厉害,这种现象称为“冷脆”。
磷在钢中含量的严格限制,压力容器专用钢材磷的含量不应大于0.030%5.氮N 氧O 氢H 钢在冶炼过程中与空气接触,钢液会吸收一定数量的氮和氧;而钢中氢含量的增加则是由于潮湿的炉料,浇注系统和潮湿的空气。
氮、氧、氢在钢中都是有害杂质。
氮会形成气泡和疏松,特别不耐腐蚀。
氧的存在会使钢的强度、塑性、降低,热脆现象加重,疲劳强度下降。
钢中溶入氢,会引起钢的氢脆,产生白点等严重缺陷。
一.硅和锰是你合金钢中最常用的强化元素,硅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
在含量低时,锰对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不显著。
二.铬和镍在低合金钢中用量不大,主要作用是增大奥氏体钢的过冷度,多而细化组织,取得强化效果。
铬和镍还能增加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改善冲击韧性和降低冷脆转变温度。
三.钼在铁素体中的最大溶解度可达4%,的明显的固溶强化作用,同时钼又是强的碳化物形成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