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肉瘤
肝血管肉瘤治愈的案例

肝血管肉瘤治愈的案例
肝血管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治愈的案例相对较少。
然而,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可以提供一些希望。
一个案例是上海的张先生,他被发现患有直径达35厘米的肝脏特大血管瘤,重达11斤。
这个肿瘤在三年内从无到有,迅速生长,占据了整个上腹,甚
至影响到盆腔。
由于肿瘤巨大,腹部明显隆起,触诊腹壁紧张。
然而,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嘉定院区)的医生们成功地摘除了这个巨大的血管瘤。
另一个案例是关于年仅22岁的小李(化名),他因右上腹剧烈疼痛被诊断
为右肝巨大的占位性病变,右肝上长了个直径约13cm的肿块。
普外科刘德见主任医师、胡军副主任医师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及体格检查,发现小李2年前就因左侧乳腺血管肉瘤行手术切除治疗。
而肝脏上的病灶在9个月前只有9mm大小,但患者没有进一步检查治疗。
短短9个月时间,右肝肿块增大约14倍,不排除左侧乳腺血管肉瘤术后转移至右肝可能。
然而,医生们成
功地切除了右肝肿块,左肝代偿性增大。
以上两个案例表明,尽管肝血管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但在一些情况下,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的方法仍有可能治愈。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案例都是个案,具体情况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血管肉瘤病理分型

血管肉瘤病理分型
血管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于皮肤和软组织。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这种疾病,对血管肉瘤进行正确的病理分型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血管肉瘤的三种主要病理分型:
1.未分化型:
未分化型血管肉瘤是最常见的一种,它具有高度的恶性潜能。
这种类型的肿瘤细胞形态多样,大小不一,染色深,核分裂像多。
肿瘤细胞可形成不规则的血管腔,但缺乏分化成熟的血管结构。
未分化型血管肉瘤通常在年轻人中发病,并且可能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于四肢和头部。
2.分化型:
分化型血管肉瘤又称为血管内皮细胞瘤或良性血管瘤,是血管肉瘤中最良性的类型。
与未分化型相反,分化型血管肉瘤具有低度恶性潜能。
肿瘤细胞形态相对一致,大小近似,染色浅,核分裂像少。
肿瘤细胞形成较为规则的血管腔,并具有分化成熟的血管结构。
分化型血管肉瘤通常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发病,并常见于皮肤和皮下组织。
3.混合型:
混合型血管肉瘤是一种同时包含未分化型和分化型成分的肿瘤。
这种类型的肿瘤具有高度的恶性潜能,并通常在年轻人中发病。
混合型血管肉瘤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于四肢和头部。
与未分化型和分化型相比,混合型血管肉瘤的治疗和预后较为复杂,需
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总结:
了解血管肉瘤的病理分型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未分化型和混合型血管肉瘤通常具有较高的恶性潜能,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而分化型血管肉瘤较为良性,治疗方法相对温和,通常以手术切除为主。
血管肉瘤 病情说明指导书

血管肉瘤病情说明指导书一、血管肉瘤概述血管肉瘤(angiosarcoma)又名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是起源于内皮细胞或其前身细胞,为血管内皮或淋巴管内皮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
好发于老年人头面部,皮损为红色或紫红色斑片或结节,触痛,可发生溃疡和出血。
英文名称:angiosarcoma。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发病部位:全身。
常见症状:疼痛、包块、溃疡。
主要病因:目前病因尚不明确。
检查项目:细胞学检查、血常规检查、免疫学检查、超声心动图、B超、CT、MRI。
重要提醒:血管肉瘤预后差,病死率高。
临床分类:1、老年头面部血管肉瘤常见于老年人的头颈部,男女患病比例为2:1,皮损可单发或多发,早期损害为境界不清楚的红斑或瘀斑样损害,外观上像是头皮外伤后的淤血或血肿。
但周围多有红晕、结节状卫星灶。
皮损受到外伤后容易发生出血,亦可发生自发性出血。
当患者使头部低于心脏水平时,上述皮损可变成深红色或青紫色,并可自觉疼痛性血管搏动。
皮损可迅速演变为蓝色结节、斑块,向周围组织浸润性生长或发生远处转移。
2、伴发淋巴水肿的血管肉瘤皮损多发生于慢性淋巴水肿部位,如乳房切除术后的上臂(Stewart-Treves综合征)、先天性淋巴管畸形。
0.45%的患者在接受手术11-12年后发病,皮损为伴发水肿的浸润性出血性斑块或紫色结节。
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9-31个月,5年存活率为6%-14%。
多发生肺脏转移。
特殊情况下,血管肉瘤呈低度恶性,类似局限性淋巴血管瘤。
3、放疗后发生的血管肉瘤病变发生于接受放疗部位,临床表现与伴发淋巴水肿的血管肉瘤类似。
如果原发病为良性病变,则放疗后至血管肉瘤发病时间间隔为23年;如果原发病为恶性病变,间隔期缩短为12年。
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6个月到2年。
肝血管肉瘤

.
1
英文名称
angiosarcoma of liver
.
2
别名
肝恶性血管内皮瘤;肝库普弗细胞肉瘤;肝网状内皮细胞瘤; 肝血管内皮细胞肉瘤;hepatic angiosarcoma;Kupffer细胞肉瘤; malignant hemangioma of liver;肝血管内皮肉瘤;肝脏恶性血 管瘤;肝脏血管肉瘤;库弗细胞肉瘤
.
1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病因
人类肝血管肉瘤发病有关的因素(表1)。
.
11
发病机制
肝血管肉瘤的演变过程可能有下列5个主要途径:
①肝小叶窦内皮细胞从非典型增生到间变细胞增生;②肝细 胞初期增生,随之萎缩和消失;③窦周间隙纤维组织增生;④ 进行性窦扩张到血肿形成;⑤窦壁细胞和汇管区毛细血管内皮 细转化为肉瘤细胞。
1.大体检查 肿瘤多为单个圆形灶,边界较清,可有纤维包膜。 切面为灰白或棕黄冻胶状发亮组织,与出血、坏死灶交错排列, 瘤体内可见充满不凝血液的大腔隙。在同胶质二氧化钍或氯化 烯接触的病例还常见有网质状纤维化,脾脏也常肿大。
.
6
流行病学
肝血管肉瘤是血管源性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但与其他 肝脏肿瘤相比,仍然是少见的。而在国外肝血管肉瘤为最常见 的原发性肝脏肉瘤。日本曾报道17417例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尸 检中有40例为肝血管肉瘤。美国年发生约25例。肝血管肉瘤全 球每年约有200例报道。国内多为个案报道,王玉梅(1985)、苏 恢四(1987)各报道1例,常维玲(2000)报道2例。王万忠(1996)报 道了3例肝原发性血管肉瘤,男性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32.7 岁,占同期肝脏恶性肿瘤检出率的0.69%(3/436)。
头部血管肉瘤一例报道

者 的护 理 , 总 结 出 围手 术期 的护理 概 况 。在 手 术 前 要进 行 心 理护 理 以及 术 前 准备 ; 在 手 术 中及 手 术 后 也 要进 行 一些 基 本 项 目的 护理 , 比如 麻 醉 处理 、 恢
编辑 / 何 志 斌
头部血管 肉瘤一例报道
张 栋 , 杨卫兵 ’ 刘文春 , 李 丽君
( 1 . 解放军第 1 8 1 医院普外科 广西 桂林 5 4 1 0 0 2 ; 2 . 解放军第 1 8 1医院皮肤科 )
就诊 。家 族无 类似 患者 。 体 格检 查 : 一般 情 况 良好 , 神 志 清楚 , 全 身 浅 表 淋 巴结无肿 大 , 心肺 腹体检 未发现 明显异常 。专科 检 查 :头部可 见弥 漫性 分布 浸润 性红色 斑 块 ,大小 约
短 期 内要 服用 抗 感 染 的药 品 , 并 定 时对 患 者 体温 等
基 本 情况 进 行 监 督 , 尽 量保 持 患者 身 体 处 于康 健 状 态, 不要 出现 感 冒发 烧 情况 。手术 约 1周后 方 可 对 患者进 行 拆线 处理 。 2 . 5出院指 导 : 患者在 出院后 仍要 保 持 对鼻 部 的护
排 除一 些 引发皮 瓣血 液 循环 障碍 的原 因。一般 可 以 通 过 观 察 皮 肤 颜 色 及 毛细 血 管 充 盈 等 其他 基 本 状
3 讨 论
本 文 通过 对 3 0 0名 进 行 鼻部 整 形 美 容 术 的患
血管肉瘤的诊疗进展

血管肉瘤的诊疗进展
血管肉瘤是一种很少见的恶性肿瘤,属于血管内皮组织起源的恶性肿瘤。
由于该疾病症状不明显,早期很难确诊,因此诊疗进展十分重要。
本文将就血管肉瘤的诊疗进展进行探讨。
一、病因及临床表现
血管肉瘤的病因不太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等有关。
临床表现主要有局部肿胀、疼痛、皮肤发紫、出血、乏力、体重下降等。
二、诊断方法
1. 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等检查可以发现血管肉瘤形态、大小、位置等。
2. 组织病理学检查:这是确诊血管肉瘤的最常用方法,通过活检或手术取材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类型、分级及预后。
3. 免疫组化检查:用于检测肿瘤标记物和免疫表型,帮助诊断和治疗选择。
三、治疗方法
目前对于血管肉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
1.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血管肉瘤的首选方法,可根据肿瘤部位选择开放手术或微小创手术。
2. 放疗治疗:放疗可以作为术后辅助治疗或单独治疗,可以避免复发或转移肿瘤的可能。
3. 化疗治疗:单独化疗的效果不好,一般用于非手术患者或术后辅助治疗。
4. 靶向治疗:靶向药物可以通过靶向肿瘤细胞的分子靶点,调控肿瘤生长和浸润,抑制血管生成,达到治疗效果。
四、预后与预防
血管肉瘤的预后较差,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关键。
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预防方法,建议通过健康饮食、锻炼、减少烟酒等不良习惯来降低患病风险。
综上所述,血管肉瘤是一种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不明显,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预后较差,需要积极治疗,加强预防。
肝血管肉瘤表现

肝血管肉瘤表现
说到血管肉瘤是很多人不陌生的,这类疾病对身体健康影响很大,身体患有这样疾病后,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否则会引发身体多种问题,治疗血管肉瘤常见方式就是手术,这样的治疗方法能够彻底改善疾病,不过对患者病情不同治疗方法也是有一些区别,那肝血管肉瘤表现都有什么呢?
肝血管肉瘤表现:
可有腹痛、腹部不适、乏力、恶心、食欲差、体重减轻、发热等。
病程进展较快,肝肿大,晚期可有黄疸、腹水,腹水呈淡血性。
常有肺、胰、脾、肾和肾上腺等肝外转移,以肺转
移最为常见。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增多或减少,血小板减少。
多数病人有肝功能异常。
磺溴酞钠潴留试验(BSP)可阳性,ALP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胆红素、ALT升高。
2.其他辅助检查
(1)胸部X线片可示有肺不张或胸膜肿块。
(2)在同胶质二氧化钍相关的血管肉瘤病例中,腹部平片可发现不透明的肝、脾和腹腔淋巴结影。
(3)CT可发现不匀质低密度占位病变及肿瘤破裂影像。
(4)肝血管造影显示异常血管形态,肿瘤周边持续染色
和中央放射透光区。
在对肝血管肉瘤表现认识后,治疗这类血管肉瘤也是要长期进行,而且治疗过程中,患者家属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这样对患者患者病情才会有帮助,同时对肝血管肉瘤检查上,都是要按照以上方式进行,利于患者病情掌握。
上皮样血管肉瘤表现

上皮样血管肉瘤表现血管肉瘤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疾病,这类疾病对身体健康影响很大,患有这类疾病后要及时的进行治疗,这样对改善血管肉瘤有很好帮助,那上皮样血管肉瘤表现都有什么呢,上皮样血管肉瘤在表现上也是有很多方面的,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使得对这类疾病有更多的了解。
上皮样血管肉瘤表现:主要发生于青年男性,好发于四肢远端,尤以指屈侧、手掌、前臂屈侧及腕部多见,也可见于头,颈部及阴部。
初发皮损为真皮或皮下结节及斑块,褐红或灰黑色,中央易发生溃疡。
四肢近侧皮损常沿筋膜面或血管、神经向心性发展,临床表现类似于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
深部损害附着于筋膜、腱鞘及骨膜,伴肢体肿胀、疼痛及活动障碍。
本病发展缓慢,局部切除后常复发,早期有淋巴结转移,后期常转移至肺。
组织病理学改变:肿瘤多位于真皮、皮下及深层组织,呈不规则结节状,中央常发生坏死,周边有上皮样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并混有多少不等的梭形细胞,两型细胞均可有异型改变。
我们所见病例的临床特点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符合该病诊断。
患者病程后期头皮及左侧肩胛部发生转移,最终出现了气胸。
因本病少见,皮肤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也不足,临床上易发生误诊,多误诊为孢子丝菌病。
病理上,尤以低倍镜下本病类似于栅状肉芽肿性疾病,例如环状肉芽肿,类脂质渐进性坏死等,应注意鉴别。
其它应与本病在病理上鉴别的疾病有滑膜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肉瘤及血管肉瘤等。
如将该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点综合考虑,诊断不难。
必要时可做免疫组化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上皮样肉瘤大部分瘤细胞角蛋白及EMA染色阳性,也有CD34阳性反应的报告。
在对上皮样血管肉瘤表现认识后,改善这样疾病也是要长时间进行,而且治疗这类疾病过程中,患者也是积极配合,常见治疗方法就是手术,这样的治疗方式复杂,治疗后患者也是需要恢复一段时间,因此恢复过程中,饮食、作息要合理安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cation and behaviour 位置和表现
• Primary- Spleen, Cardiac (right atrial appendage or right atrium), liver, lungs, kidney, skin (SQ), bone,
Clinical Presentation 临床表现
Depends on the primary tumor site and the organs affected. 根据原发肿瘤位置和受影响器官 • Dyspnea 呼吸困难 • Pallor 颜色苍白 • Acute hypovolemic Shock can be seen due to rupture of the tumor 由于肿瘤破裂,可见急性的低血容量性休克
Reason for the shock -hypovolemia secondary to internal hemorrhage.
休克原因-继发于内出血的血容量过低。
Diagnostic Plan 诊断计划
CBC 血常规 Chemistry panel 生化 Abdominal ultrasound 腹部超声 Abdominocentesis 腹腔穿刺术 Thoracic radiographs 胸部X光
14岁母性混种/西伯利亚哈士奇
History 病史
Found in the backyard weak and unable to stand. 在后腕发现虚弱不能站立
Saha-on the ground, weak and ataxic upon rising. 躺在地上,虚弱,共济失调
Sasha presented nonambulatory with pale mucus membranes. 表现出粘膜苍白不能行走
pulses, no pulse deficits. 脉搏虚弱,无脉搏不条 • RR呼吸速率: RR呼吸速率=30. Quiet breath sounds dorsally.
Breath sounds auscultable ventrally. 背侧呼吸不清,腹侧呼吸尚 可听诊 • NE神经末稍: Miotic pupils, no PLR direct or consensual. 瞳孔缩小或没有直接的瞳孔光反射或交感性瞳孔光反射 • GI/GU胃肠/泌尿生殖道: Splenic mass palpated. 触及脾有团块
• Cutaneous hemangiosarcomamore common in females. Dogs with lightly haired, poorly pigmented skin are predisposed: whippets, salukis, bloodhounds, and English pointers. May be sunlight induced.
Case Presentation- Sasha 案例陈述
Presenting Complaint (April 1)
现病史(4月1日)
Pale mucus membranes 粘膜苍白 Acute Weakness 急性虚弱
Signalment 症状
Sasha is a 14 year old Fs mix/siberian husky dog
Hemangiosarcoma 血管肉瘤 Hemangioma 血管瘤 Hematoma 血肿 Schistocytes -supportive of a change in
microvasculature 裂细胞-说明有微脉管系统改变
Assessment 估计
Post fluid therapy values (PCV, TP) -moderate anemia and hypoproteinemia. 输液治疗后-中度贫血,低蛋白血
Thoracic radiographs 胸腔X光
Thoracic radiographs were unremarkable. 胸腔X光无异常
Assessment 估计
Internal hemorrhage. 内出血 Large splenic mass. 脾脏有大肿块
Assessment- Differentials 鉴别诊断
a malignant tumor of endothelial cells 一种恶性内皮细胞肿瘤
Epidemiology 流行病学
• Increased incidence- German Shepherds 增加发病率-德国牧羊犬
• Other breeds affected- Pointer, Boxer, Labrador Retriever, Golden Retriever, English Setter, Great D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 Poodle, Siberian Husky. 其他易发品种-波达,拳师犬,拉布拉多,金毛,英国塞 特,大丹,贵宾,西伯利亚哈士奇
oral cavity, muscle, urinary bladder, peritoneum.
初级-脾,心脏(右心耳或右心房), 肝,肺,肾,皮肤,骨,口腔,肌肉, 膀胱,腹膜
Location and behaviour 区域和表现
• Metastasis: most often- liver and lungs. In addition- kidney, skeletal muscle, peritoneum, omentum, lymph nodes, mesentery, brain, spinal cord, urinary bladder,adrenal gland, diaphragm. 转移:最常见-肝,肺。其他-肾,骨骼肌,腹膜,网膜,淋巴 结,肠系膜,大脑,脊髓,膀胱,肾上腺,隔膜
Sasha was taken to surgery and a splenectomy was performed. 进行脾切除术
Splenic Hemangiosarcoma 脾血管肉瘤
Post Op手术后
Complications seen include VPCs, pain control, and bleeding. 并发症包括心室期外收缩,疼痛控制和出血
No evidence of thoracic metastasis or abdominal metastasis were noted at the last treatment. 无明显证据显示在最后一次治疗有任何胸腔转 移和腹腔转移。
Sasha
In Nov. she returned for a recheck with pale mucus membranes 在11月份,再次出现粘膜苍白
Physical Exam ( Abnormalities) 体格检查(异
常)
• GEN全身: Quiet, unresponsive. 全身,无反应 • EEN眼、耳、鼻、咽喉: Ears cold to the touch 耳朵冰冷 • MS: Nonambulatory 无法行走 • CV心血管: HR心率=120, MM粘膜=pale, CRT血凝时间=3s. Weak
Leukogram -stressed animal. 白细胞像-应激动物
Chemistry panel and U/A -hemorrhage and possible dehydration 生化和尿检-出血也可能脱水
Plan 计划
Due to no other abnormalities observed in the abdomen and with no mets seen on thoracic rads splenectomy is indicated. 腹腔内无观察到其他异常,胸部X光无异物, 考虑脾切除术。
Problem List 问题列表
Shock 休克 Pale mucus membranes 粘膜苍白 Splenic mass. 脾脏肿块
Emergency Treatment 紧急治疗
LRS -bolused. 乳酸林格氏溶液-快速注 入
Clinically improved ,BAR. Able to rise and walk comfortably. 症状改善,四肢可站起,可轻松行走
Due to widespread metastasis identification of the primary tumor may be difficult. 由于广泛转移,故原发肿瘤的诊断较为困难。
Clinical Presentation 临床表现
Depends on the primary tumor site and the organs affected. 根据原发肿瘤位置和受影响器官 • Progressive or intermittent lethargy 进行性或间断性昏睡 • Anorexia 厌食 • Collapse 虚脱 • Weight Loss 体重减轻 • Exercise Intolerance 运动不耐受
Abdominal Ultrasound imaged metastasis in the liver and at the pedicle of the spleen. 腹部超声显示肝脏和脾脏根部有转移。
She was euthanized in November. 11月份实施安乐死。
Hemangiosarcoma 血管肉瘤
Abdominal Radiographs 腹部X光
Abdominocentesis 腹腔穿刺
peritoneal fluid: hemorrhagic exudate 腹水:血性渗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