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中毒

合集下载

砷中毒科普讲座课件

砷中毒科普讲座课件
引言 砷中毒的类型 砷的来源 砷中毒的症状 砷中毒的预防与治疗 总结
引言
引言
砷及其风险概述:砷是一种自 然存在的元素,但长期接触高 砷水平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负 面影响。
砷中毒的类型
砷中毒的类型
慢性砷中毒:长期接触低剂量砷可导致 慢性中毒,影响多个器官系统。
急性砷中毒:暴露于高剂量砷时,可能 在短时间内引发严重中毒症状。
砷的来源
砷的来源
地下水源:某些地区的饮用水 可能含有高砷水平。 食物和饮料:一些食品和饮料 中可能含有砷,如富含砷的稻 米和水果汁。
砷的来源
工作场所:某些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砷 污染,如农药和金矿等。
砷中毒的症状
砷中毒的症状
皮肤问题:长期接触高砷可导 致色素沉着和皮肤癌等问题。 呼吸系统问题:砷可影响呼吸 器官,导致呼吸困难和肺部感 染。
砷中毒的症状
循环系统问题:长期接触砷可能引起高 血压和心血管疾病。
智力发育问题:儿童长期接触砷可导致 智力发育受损。
砷中毒的预防 与治疗
砷中毒的预防与治疗
饮用水安全:确保饮用水的砷 水平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营养均衡:均衡饮食,避免过 量摄入富含砷的食物。
砷中毒的预防与治疗
个人防护:在工作环境中采取必要的个 人防护措施。 医学干预:及早寻求医疗帮助并接受相 关治疗。
总结
总结
砷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 ,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预防 措施。
公众应了解砷中毒的来源和症 状,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保 护自己的健康。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含砷中毒急救措施

含砷中毒急救措施
接下来,要是中毒情况比较严重,那可得赶紧送医院啦!医生就像是我们的大救星,他们有各种办法来对付这个小恶魔。在去医院的路上,也不能闲着呀,可以让中毒的人多喝水,这样能帮助身体快点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素排出去一些。
到了医院后,医生可能会进行洗胃呢,这就像是给胃来个彻底的大扫除。然后还会根据情况进行输液呀、用药呀等等一系列操作。这时候咱们就得相信医生的专业啦,他们肯定会想尽办法把中毒的人救回来的。
大家可别觉得砷中毒离自己很远哦,有时候一个不小心就可能碰上了。所以呀,多了解一些急救措施总是没错的。这就好像是给自己准备了一把保护伞,万一遇到了风雨,也能有个依靠。
反正不管怎么说,含砷中毒可不是小事,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平时多注意防范,真要是遇到了也别慌张,按照这些方法去做,相信一定能把伤害降到最低的。咱可不能让这个小恶魔得逞呀,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
咱再想想,平时生活中可得多注意,别让砷有机会来伤害我们呀。像一些含砷的农药、工业废水啥的,可得离得远远的。还有一些食物,要是被砷污染了,也坚决不能吃。这就好比是提前给小恶魔设个关卡,不让它轻易靠近我们。
要是在工作中会接触到砷,那可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呀,戴好口罩、手套啥的,就像给自己穿上一层铠甲,把砷挡在外面。
含砷中毒急救措施
哎呀,砷中毒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儿啊!砷这玩意儿,就像个隐藏在生活中的小恶魔,稍不注意可能就会惹上麻烦。
要是真不小心砷中毒了,那可得赶紧行动起来。首先,得尽快让中毒的人离开那个可能含有砷的环境呀,这就好比是赶紧逃离“恶魔”的地盘。然后呢,要想办法把胃里还没被吸收的砷给弄出来。这时候可以催吐呀,就像把脏东西从肚子里赶出去一样。可以用手指或者筷子啥的刺激一下喉咙,让中毒的人吐出来。可别小瞧这一步,这能减少砷进一步在身体里捣乱呢!

砷中毒急救措施

砷中毒急救措施

砷中毒急救措施
嘿,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砷中毒急救措施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砷中毒啊,就好像是个不打招呼就突然来捣乱的小坏蛋。

要是不小心砷中毒了,那可得赶紧行动起来呀!首先呢,得赶紧让中毒的人离开那个可能还有砷的环境,这就好比是把人从火坑里拉出来一样重要。

然后呢,要把他身上沾了砷的衣服啥的都脱掉,就像给人洗个澡,把脏东西都洗掉。

接下来可关键啦!要催吐,这就好像是让肚子里的坏东西赶紧出来,别在里面捣乱啦!可以用手指或者筷子啥的去刺激喉咙,让中毒的人把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

但是可得注意别太用力了,把人弄伤了可不好。

要是能喝点牛奶或者鸡蛋清那就更好啦!这就像是给胃穿上一层保护衣,让砷没那么容易伤害到胃。

你想想啊,就像给胃罩了个金钟罩一样,是不是挺形象的?
然后呢,得赶紧送医院啊!这可是救命的关键一步。

可别磨磨蹭蹭的,时间就是生命呀!医生就像是超级英雄,他们有各种办法来对付这个小坏蛋砷。

在等待急救车来的时候,也别闲着呀,可以给中毒的人喝点水,让他保持清醒。

就好像是给他加油打气一样,告诉他要撑住。

你说这砷中毒多吓人呀,平时咱们可得多注意。

那些可能有砷的东西,咱可得小心点用,别不小心让自己中了招。

总之,砷中毒可不是小事,一旦发现就得赶紧行动起来。

别犹豫,别害怕,咱们要勇敢地和这个小坏蛋战斗!让我们一起守护好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别让砷中毒这个小恶魔得逞!这就是我要说的,大家可都得记住啦!。

砷中毒的科普知识

砷中毒的科普知识

砷中毒的分类
急性砷中毒:症状严重,病情 危急,容易导致死亡。 慢性砷中毒:症状轻微,患者 可能长时间不知道自己中毒。
砷中毒的原因
砷中毒的原因
水源砷中毒:由于地下水中含有大量砷 ,因此饮用这些水可能导致中毒。 食源砷中毒:一些食品中含有砷,比如 蔬菜、水果和海鲜等。
砷中毒的原因
职业砷中毒:工作环境中的某 些化学品可能含有砷,长期暴 露在这些环境中容易导致中毒 。
结论
如果出现疑似砷中毒的症状, 应立即就医,接受合理的治疗 。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预防和治疗
预防和治疗
饮用安全的水。 尽量减少接触环境中含有砷的物质。
预防和治疗
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 量元素等的食物,有益于身体 健康。
就诊于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可 以使用一些药物和治疗方法进 行疾病的缓解和治疗。
结论
结论
砷中毒是一种危险的疾病,千万不要小 视它。
饮用安全的水、合理的饮食以及减少环 境中的砷接触,都能够帮助我们预防砷 中毒。
砷中毒的科普知识
目录 介绍 砷中毒的分类 砷中毒的原因 预防和治疗 结论
介绍
介绍
砷是一种高毒性元素,可以引 起急性和慢性中毒。 砷在环境中的来源很多,比如 水、土壤、空气以及食物中都 可能含有砷。
介绍
砷中毒引起的疾病和症状包括皮肤损害 、神经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等, பைடு நூலகம்至可能引起癌症。
砷中毒的分类

砷中毒

砷中毒

砷中毒文章目录*一、砷中毒的概述*二、砷中毒的原因*三、砷中毒的主症*四、砷中毒的急救措施*五、砷中毒的护理知识*六、如何预防砷中毒砷中毒的概述砷中毒主要由砷化合物引起,三价砷化合物的毒性较五价砷为强,其中以毒性较大的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中毒多见,口服0.01~0.05g即可发生中毒,致死量为60~200mg(0.76~1.95mg/kg)。

二硫化砷(雄黄)、三硫化二砷(雌黄)及砷化氢等砷中毒也较常见。

急性砷中毒主要见于口服砒霜所致,长期服用含砷药物也可引起中毒。

职业性砷化物中毒见于熔烧含砷矿石,制造合金、玻璃、陶瓷、含砷医药和农药以及印染的生产工人。

砷化物可经皮肤或创面吸收,长期接触砷化物可引起慢性中毒。

饮水中含砷过高,可引起地方性砷中毒。

砷中毒的原因含砷药物剂量过大或长期服用所致,也可由于误食含砷的毒鼠,灭螺,杀虫药,以及被此类杀虫药刚喷洒过的瓜果和蔬菜,毒死的禽、畜、肉类等。

三氧化二砷(又称砒霜,红,白信石等)我国北方农村常用于拌种,其纯品外观和食盐、糖、面粉、石膏等相似,可因误食,误用引起中毒,亦有因饮食被三氧化二砷污染的井水和食物而发生中毒者,母亲中毒可导致胎儿及乳儿中毒。

职业性砷化物中毒见于熔烧含砷矿石,制造合金、玻璃、陶瓷、含砷医药和农药以及印染的生产工人。

砷中毒的主症早期症状: 有头痛、头昏、乏力、口周围麻木、全身酸痛,重症患者烦躁不安、谵妄、妄想、四肢肌肉痉挛,意识模糊以至昏迷、呼吸中枢麻痹死亡。

晚期症状: 发生中毒性肝炎(极少数发展成肝硬化),骨髓造血再生不良,四肢麻木、感觉减退等周围神经损害表现。

砷中毒的急救措施经口急性中毒者应及早催吐,或用温水、生理盐水或1%碳酸氢钠溶液洗胃,随后立即口服新配制的氢氧化铁(12%硫酸亚铁溶液与20%氧化镁混悬液,在用前等量混合配制,用时摇匀),使其与砷形成不溶性的砷酸铁,再给予硫酸钠或硫酸镁导泻。

也可洗胃后灌入活性炭30g、氧化镁20~40g或蛋白水(4只鸡蛋清加水约200ml搅匀)。

砷中毒科普宣传PPT

砷中毒科普宣传PPT

谁容易受到砷中毒影响?
高风险人群
农民、矿工及居住在砷污染地区的居民是受 砷中毒影响的高风险人群。
这些人群因工作或生活环境暴露于高浓度砷 而更容易发生中毒。
谁容易受到砷中毒影响? 儿童和孕妇
儿童和孕妇对砷的敏感性更高,可能对其发 展和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尤其是孕妇摄入砷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谁容易受到砷中毒影响? 老年人
持续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谢谢观看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较弱,容易受到砷中毒的 影响,且恢复能力较差。
老年人应特别关注环境中砷的浓度。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早期症状
如出现腹痛、呕吐、腹泻等早期症状,应及时就 医。
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砷对身体的危害。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长期接触
长期接触砷污染环境或食品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健 康检查。
如何预防砷中毒? 食品选择
选择经过安全检测的食品,避免食用可能含 有砷的食品。
了解食品来源,尤其是海鲜和稻米。
如何预防砷中毒?
环境监测
关注居住环境中的砷污染,特别是在工业区 或矿区附近生活的人群。
使用环境监测设备可以帮助检测空气和土壤 中的砷含量。
如果发生砷中毒,应该怎么处 理?
如果发生砷中毒,应该怎么处理? 立即就医
发现中毒症状后,必须立即就医,尽早进行排毒 处理。
医疗机构会根据中毒程度采取相应的解毒措施。
如果发生砷中毒,应该怎么处理? 告知医生
向医生详细说明接触砷的方式和时间,以便医生 做出准确判断。
医生需要了解详细的接触历史来制定治疗方案。
如果发生砷中毒,应该怎么处理? 后续观察
治疗后需定期随访,以监测身体的恢复情况和可 能的后遗症。

慢性砷中毒诊断标准是什么

慢性砷中毒诊断标准是什么

慢性砷中毒诊断标准是什么慢性砷中毒是一种很严重的现象,致死的几率也是很大的,因此对慢性砷中毒要能够及时确诊,就要了解它的症状,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咽喉有灼烧,紧缩感,一定要做好全面检查。

1、口服急性砷中毒早期常见消化道症状,如口及咽喉部有干,痛,烧灼,紧缩感,声嘶,恶心,呕吐,咽下困难,腹痛和腹泻等,呕吐物先是胃内容物及米泔水样,继之混有血液,粘液和胆汁,有时杂有未吸收的砷化物小块;呕吐物可有蒜样气味,重症极似霍乱,开始排大量水样粪便,以后变为血性,或为米泔水样混有血丝,很快发生脱水,酸中毒以至休克,同时可有头痛,眩晕,烦躁,谵妄,中毒性心肌炎,多发性神经炎等,少数有鼻衄及皮肤出血,严重病儿可于中毒后24小时至数日发生呼吸,循环,肝,肾等功能衰竭及中枢神经病变,出现呼吸困难,惊厥,昏迷等危重征象,少数病人可在中毒后20分钟至48小时内出现休克,甚至死亡,而胃肠道症状并不显著,病儿可有血卟啉病发作,尿卟胆原强阳性。

2、砷化氢中毒常有溶血现象,亚急性中毒时出现多发性神经炎的症状,四肢感觉异常,先是疼痛,麻木,继而无力,衰弱,直至完全麻痹或不全麻痹,出现腕垂,足垂及腱反射消失等;或有咽下困难,发音及呼吸障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有时发生皮肤潮红或红斑,慢性中毒患者多表现为衰弱,食欲不振,偶有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尚可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贫血,红细胞和骨髓细胞生成障碍,脱发,口炎,鼻炎,鼻中隔溃疡,穿孔,皮肤色素沉着,可有剥脱性皮炎,手掌及足趾皮肤过度角化,指甲失去光泽和平整状态,变薄且脆,出现白色横纹,并有肝脏及心肌损害,中毒患者发砷,尿砷和指(趾)甲砷含量增高,口服大量砷的病儿,在作腹部X线检查时,可发现其胃肠道中有X线不能穿透的物质。

3、饮食保健,饮食方面多避免损害肝脏等食物,可清淡饮食,多食些补血的食物,如大枣、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及抗氧化的食物。

消除患者的焦虑与悲观情绪。

多鼓励患者,给予其信心。

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

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

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地方性砷中毒是一种由于长期摄入含砷水源或食物而引起的慢性中毒症状。

该病在一些地区较为普遍,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建立准确的诊断标准对于及时发现和治疗地方性砷中毒至关重要。

一、临床表现。

地方性砷中毒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症状包括,慢性皮肤病变,如色素沉着、角化、糜烂和溃疡;周围神经系统病变,如感觉异常、麻木和肌无力;消化系统症状,如腹泻、恶心、呕吐和腹痛;其他症状还包括贫血、白内障、心血管系统病变等。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液检查,地方性砷中毒患者的外周血可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情况。

2. 尿液检查,尿液中砷的含量是诊断地方性砷中毒的重要指标,超过正常范围的尿液砷含量可以帮助确认诊断。

3. 皮肤病变检查,对于有皮肤病变的患者,可以进行皮肤划痕试验,一般来说,地方性砷中毒患者的皮肤对砷的过敏反应更为明显。

三、病史调查。

病史调查是诊断地方性砷中毒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长期的饮食和饮水情况,尤其是对于那些长期饮用地下水或者食用当地特产的居民,应该高度怀疑地方性砷中毒的可能性。

四、影像学检查。

对于存在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可以进行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如脑部CT或MRI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神经系统病变。

五、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史调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当地地下水或食物中砷的含量,可以做出地方性砷中毒的诊断。

一般来说,具有典型的皮肤病变、尿液砷含量升高和长期饮用地下水或食用当地特产的病史的患者,可以被诊断为地方性砷中毒。

六、治疗。

一旦确诊为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应立即停止摄入含砷的水源或食物,同时进行相应的解毒治疗。

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地方性砷中毒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史调查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诊断标准,及时发现和治疗地方性砷中毒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减少病患对健康的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砷毒:烧煤如吸砒霜在交乐乡,人们清楚的是,48岁的砷中毒患者龚光能已因肺癌去世,正病入膏肓的55岁的邵先进也将步其后尘。

但人们不甚明白的是,在交乐乡的街道上,前来赶集的人中有多少将面临相同的命运2月22日正逢赶集的日子,贵州省黔西南兴仁县疾控中心的黄建香和朱爱华陪同记者来到砷中毒最严重的交乐乡。

1976年,朱爱华作为知青曾在这个乡劳动了3年,也就是在这一年,在交乐乡,中国确诊了第一例砷中毒病例。

由表皮角化发展成皮肤溃烂,最终可能导致皮肤癌,许多砷中毒患者面临这样的命运。

“交乐乡本地的小煤窑产的煤含砷量极高,这里的人用敞炉的方式取暖、烘干粮食,砷可以通过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造成砷中毒。

”朱爱华边走边向记者说。

中科院贵阳地化所曾做过试验,分别用普通煤和含砷煤将玉米干燥一个星期,然后再将烘干的玉米给小老鼠喂食。

由使用普通煤烘干的玉米喂食的小鼠未出现死亡且生长正常,但是,由含砷量高的煤烘干的玉米喂食的小鼠在15天内全部死亡,并且出现明显的肠道、肝脏及肾脏损伤。

天无三日晴的贵州又湿又冷,但来赶集的人却是摩肩接踵,朱爱华在街上不断遇到熟人,他和他们打着招呼,询问他们的情况。

“他就是一个砷中毒病人。

”朱爱华停了下来,拉着一位中年汉子说。

患者叫黄金书,43岁,正在叫卖他的两捆甘蔗。

他把手伸开给记者看,那也是一双癞蛤蟆皮一样的手,长满了玉米粒一般大的痱子,黑黑的一片。

“已经有20多年了,痒的时候我就用指甲刀把痱子剪掉,剪的时候要流好多血,过不了多久又长出来了。

”黄金书笑着,对满手的疙瘩已经习惯了,“脚上也是这样,身上长的是白点。

”除此之外,吃饭不香,走路酸痛是黄金书感觉到的症状。

“我爱人也有。

”他指着不远处正在忙着卖小商品的妻子说,他的父母、岳父母也都中了砷毒,都已去世。

“他也是。

”没走几步,朱爱华又找到一个砷中毒患者段正强。

56岁的段正强除了具有黄金书同样的症状外,他已感觉到左边肋骨部位开始变硬。

朱爱华介绍说,砷中毒的常见症状为皮肤损伤,包括手和脚的角化症、躯体色素沉淀、皮肤溃烂、皮肤癌等。

内脏器官中毒的临床表现也很明显,包括肺部机能障碍,神经疾病、肾毒等。

肝硬化、腹水及肝癌是砷中毒后造成的严重后果。

砷中毒是不可逆转的,一旦患上即永远成疾,药物只能减缓病情加重,并且因为没有市场,几乎没有药厂生产这方面的药。

“我到兴义的医院去照片,照片后医生也没有告诉我是怎么回事,什么原因。

”段正强说,他心疼他做检查花费的两百多元钱。

告别段正强,我们遇到了年轻的唐建琴。

36岁的唐建琴除了手掌和脚掌长了大颗的痱子外,还没有感觉到其他症状。

将来会发展到什么状况,她不知道,也不敢想。

“兴仁县有2000名砷中毒患者,但这是以前粗略的统计数据,现在到底有多少,我们还没有做细致的调查。

”同行的兴仁县疾控中心副主任黄建香说。

而中科院贵阳地化所研究员郑宝山估计,贵州西南地区自1976年以来确诊的慢性砷中毒患者至少有3000例,仅兴仁一县就有约2000例,另有6个县大约7万到20万人口因使用含砷量高的煤而受到砷毒威胁。

除了砷中毒外,氟中毒是另一个由燃煤带来的威胁。

在氟中毒最严重的荷花村,随处可见弯腰驼背的人,即使是骨头还没受到损害的年轻人。

村里几乎没有身高达到 1.7米的,并且大都干瘦。

这里没有活到70岁的人,一般是五六十岁的时候就死了黄褐色的氟斑牙,是氟中毒的典型症状之一。

全省一半人口氟中毒“贵州的地方病主要有三种:碘缺乏病、地砷病和地氟病。

碘缺乏病是全球性的疾病,基本已得到控制。

地砷病主要在黔西南地区,而地氟病是全省性的疾病。

”贵州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安冬说。

他对贵州氟中毒的情况也熟烂于心:“贵州有1000万氟斑牙患者,64万氟骨病人,以县为单位,氟中毒的人口1900万,占贵州人口的一半。

”氟中毒的严重性要远远高于砷中毒,贵州氟中毒最严重的地区是位于黔西北的织金县。

春节后,记者来到离织金县城10公里的荷花村。

荷花村的村名,据村里的老人说源于民国十五年,当时村里人从江南一带带回荷花的种子,在村前的池塘里种下,荷花成活了,每年夏天都开出洁白的荷花。

荷花村周围郁郁葱葱,空气清新,但是荷花村的人们长期以来都认为这里“风水不好”。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种怪病笼罩了这个山村,得这种怪病的人,都有牙齿变黄变黑、腿呈X形或O形、躬腰背驼或者下肢瘫痪、手臂只能弯不能伸出去等等症状。

“每次记者来都要去荷花村。

”织金县疾控中心地方病防治科科长王德顶说。

他接待过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正是媒体的报道,织金的地氟病才引起省、中央和人们的关注。

”在荷花村,随处可见弯腰驼背的人,即使是骨头还没受到损害的年轻人。

村里几乎没有身高达到 1.7米的,并且大都干瘦。

“我们这里的人到外面去打工,人家都不要。

”侯基文对记者说。

他今年35岁,身高1.6米不到,腿向外弯曲。

只要上了点年纪,身体的残疾就会让这里的人丧失劳动能力,行走困难。

并且如果摔了一跤,往往就爬不起来,只有卧床等死。

“非正常死亡的人很多,一般都是摔倒之后死亡的。

”王德顶说。

据村里的人说,这里几乎没有活到70岁的,一般是五六十岁的时候就死了。

村民杨正权的父亲去年夏天在屋外摔倒之后就不能行动。

杨正权曾到外省打工,感觉到自己干活越来越吃力后他不得不回到家里,“我早晚都会像我爸一样。

”他显得无奈而又麻木。

32岁的他还没有娶到老婆,因为流行怪病,村里的姑娘都想往外嫁,其他地方的都不愿嫁过来,婚嫁成了氟病流行区的年轻人的一大问题,从上世纪70年代发现氟中毒以来,荷花村的人口越来越少。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怪病?1979年,贵州省防疫站、中科院地化所到荷花村进行调查,发现当地8岁以上的人群氟斑牙患病率为100%,氟骨症患病率高达77.6%。

调查组对当地群众食用的粮食、生活用水及煤炭、土壤、岩石等进行氟含量检测,发现煤的氟含量为598mg/kg,土壤的氟含量为903mg/kg,而生活饮用水和新鲜粮食的氟含量都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当时得出结论,荷花村氟中毒是由燃煤引起。

“农村的粮食主要是玉米,秋天收玉米的时候,天气潮湿,为了避免发霉变质,人们都要用煤火烘干玉米。

辣椒是主要调料,人们也用同样的方式烘干辣椒。

农村都使用敞炉,这样粮食和人都直接暴露在含氟量极高的煤烟中。

”王德顶说。

经调查,当地经烘烤的玉米、辣椒等农作物的含氟量超过国家标准的几十倍甚至数百倍。

这和砷中毒一样。

据中科院地化所的检测,兴仁县砷中毒流行区居室内空气含砷浓度要比中国的空气质量允许标准高出5-100倍,空气中的砷在被烘干的食物表面形成覆盖层并渗入食物,使得辣椒和玉米的砷浓度比普通食物要高出30-70倍。

艰难防治路屋内烤火、屋上炕玉米,是贵州农村常见的生活场景。

正是这种没有烟囱的敞炉,使得燃煤中的氟和砷悄悄侵入人体。

贫穷是和砷毒、氟毒一样严重的顽疾。

贫穷的地区,人们居住条件差,健康意识差,所以更容易患上氟病砷病。

现在人们已知道,这并不仅仅是个医疗问题,也是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对于砷中毒和氟中毒,政府曾做过免费医疗试验,效果都不好。

这两种病,一旦得上就无法治愈,救助工作主要在预防。

要预防砷中毒、氟中毒,最简单最先要做的方式是烟囱出屋,避免人和粮食在高砷、高氟环境下直接暴露,于是改炉改灶的工作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

“我们在70年代发放了第一批炉子,作为试点,国家先后3次为荷花村进行了改良炉灶,改敞炉为回风炉。

”织金县疾控中心主任张晓东说。

贵州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安冬介绍说,贵州省需要改良的炉灶有300万个。

但是,每年疾控中心能够得到的用于改灶的经费只有二三十万元,而到目前为止,贵州省财政投入改灶的数量也就是5万户左右,如果按这个速度计算的话,全省需要六百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整个病区的改灶任务。

如果要一次性完成全省300万户的改灶任务的话,需要拿出7.6亿的资金。

然而,即使是改好的炉灶也没有发挥它的作用,回风炉在荷花村很多人家中成了摆设。

“回风炉不顶锅,只能做饭,不能煮猪食,还是敞炉好用。

”村民们这样说。

即使是使用回风炉的人家,回风炉也只是用来取暖做饭,煮猪食、烘粮食还是用敞炉。

并且,回风炉一两年需要换一根烟囱,一根烟囱要100元,很多农民都不愿出这笔钱,烟囱坏了之后,回风炉也就成了敞炉。

单一的改炉灶也不是一个切实有效的方式。

研究人员发现,改用回风炉后,室内空气的氟浓度确实大大降低,但干燥粮食的效率也降低了,延长了干燥所需的时间,结果是玉米和辣椒的氟污染没有得到同步的降低。

这样虽然可以避免重度氟骨症的发生,但不能避免氟斑牙的流行。

在改良炉灶的前提下,改变燃料和食物结构才是有效的防治方式。

作为防治地方病的一项措施,政府关闭了当地的小煤窑。

近年来,煤炭资源大省贵州煤炭供应出现紧张,煤价飞涨,织金、兴仁地方病流行地区的人们又开始使用当地的煤炭。

为改变氟中毒病区的燃料结构,政府曾为村民修建沼气槽,打算用沼气来代替煤。

但沼气槽也基本上是摆设,要让沼气槽发生作用,一个家庭需要养6头猪2头牛,这对年人均收入不足500元的织金山区的村民来说,几乎是不能做到的。

自己家的玉米全部用来喂猪,购买大米作为主食,是防治氟污染的一个有效方式。

但这对于荷花村以及其他受氟威胁的贫困地区,是很难做到的。

荷花村主要种植玉米,以玉米为主食,多出来的玉米都卖不出去,因为人们都知道里面有氟。

贫穷是和砷毒、氟毒一样严重的顽疾。

贫穷的地区,食物结构单一,房屋居住条件差,厨房和居室合为一体,健康意识差,所以更容易患上氟病砷病,而一旦患病,就会更加贫穷。

现在人们已知道,砷毒和氟毒并不仅仅是个医疗问题,也是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同样需要改变的还有生活习惯。

记者曾问兴仁县疾控中心的朱爱华是否有砷中毒,朱在交乐乡当知青3年,与当地居民面临同样的生活环境。

朱爱华笑笑说:“并不是用含砷的煤就一定会中毒,还要看营养状况和生活习惯。

”相比于当地居民,朱爱华认为自己在这两方面都要好得多。

“贵州农村,玉米、辣椒都是不洗的,如果吃之前像大米一样洗洗,情况也会好得多。

”朱爱华说。

针对此,贵州制订了一个综合防治氟中毒的方案,即“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先导,以改炉改灶为主线,配套实施改厕、改水、修建沼气池、路面硬化、退耕还林还草、帮扶经济等措施,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在荷花村,处处看到“要想不得氟中毒,烟囱要出屋”的标语。

“我们在全县的中小学开展氟中毒教育课,每周要有一二个课时,…小手拉大手‟,教育孩子,让孩子传输给父母。

”张晓东说。

地方病考验政府在乡村的墙壁上,处处可见这样的宣传画。

“烟囱出屋”被视为解决煤毒的出路之一。

几十年过去了,对于氟中毒的认识和研究仍需要深化。

“这是一件苦事,没有人愿意去做。

”一位研究人员说针对地方病患者的种种措施不易落实,深层次的问题更难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